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讲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乐曲的把握更具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乐感培养是基础和关键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教授汤谱森《火车》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5、示范、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
6、模仿法。钢琴的教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或较难掌握的弹奏技术,我会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肢体协调弹奏和较难掌握的技术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这种既实际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该阶段少走或不走弯路,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技巧。
7、分解法与完整法。根据乐曲或练习曲的特点,教学生学会分手、分句、分段、分声部练习,学会把乐曲或练习曲中的难点抽出来单练,这样把乐曲或练习曲进行分解进行一个局部的单独联系,或是在已弹好整体的前提下,对特殊技术难点集中力量,单独攻破;或对某一乐曲弹奏上进行精雕细刻;或对某一和声关系的细微变化、不同声部力度布局上的适当控制等耐心地分解练习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为合手练习铺平道路,还大大缩短了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在提高弹奏质量阶段是最有效的教法。
以上是我自己这些年来对钢琴教学的一些浅谈。对于钢琴教学来讲,我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提高。选择钢琴教学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通过“专业的、快乐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的音乐路越走越远。钢琴教学并不困难,但是要教好自己的学生,这是需要我长时间不断的努力的,我坚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可以做的更好,我相信以后我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2
1月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高级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后,更加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需要扎实的键盘功底,更重要的是钢琴教学方法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在钢琴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教法上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针对“白丁”学生,要从培养他们对钢琴音乐的兴趣人手,挑选一些大众熟悉的、容易接受、便于掌握的钢琴小品,如“雪绒花”、“十个印第安人”;对有一定音乐基础、音乐修养较好的学生,应选择一些音乐内涵丰富、富于哲理意蕴的乐曲,针对不同个性、气质的同学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灵气较足的学生,可选择一些严谨、庄重、表现坚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优点。这类作品有,“土耳其进行曲”、“前奏曲”等。而对内秀而个性比较拘谨的同学,选择一些热情、奔放,具有某种戏剧性的乐曲,常常可以诱发他们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于自我表现。
除此之外还应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这可以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尽可能多的使他们从钢琴这一角度去了解音乐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古典乐派到印象派、现代派等不同风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学习,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带感性实践特征的风格“类型感”。
而在技术训练上面应该做到抓重点与难点的结合。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其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弹奏方法、基本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须抓住手指训练尤其是手指流畅性训练作为学生学琴的主要难点加以重点突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之中。
二、调节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在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去听应该用哪种声音或者触键更好的弹奏。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3
1月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高级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后,更加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需要扎实的键盘功底,更重要的是钢琴教学方法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在钢琴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教法上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针对“白丁”学生,要从培养他们对钢琴音乐的兴趣人手,挑选一些大众熟悉的、容易接受、便于掌握的钢琴小品,如“雪绒花”、“十个印第安人”;对有一定音乐基础、音乐修养较好的学生,应选择一些音乐内涵丰富、富于哲理意蕴的乐曲,针对不同个性、气质的同学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灵气较足的学生,可选择一些严谨、庄重、表现坚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优点。这类作品有,“土耳其进行曲”、“前奏曲”等。而对内秀而个性比较拘谨的同学,选择一些热情、奔放,具有某种戏剧性的乐曲,常常可以诱发他们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于自我表现。
除此之外还应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这可以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尽可能多的使他们从钢琴这一角度去了解音乐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古典乐派到印象派、现代派等不同风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学习,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带感性实践特征的风格“类型感”。
而在技术训练上面应该做到抓重点与难点的结合。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其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弹奏方法、基本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须抓住手指训练尤其是手指流畅性训练作为学生学琴的主要难点加以重点突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之中。
二、调节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在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去听应该用哪种声音或者触键更好的弹奏。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4
琴路漫漫,非常有幸的与钢琴结下情愿,并成为了童版很多小朋友的钢琴老师,今天静下心来想谈谈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幼儿钢琴中从初级到高级普遍出现的一些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家长。老师们交流。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学生曾经告诉她妈妈,罗老师是她最崇拜的偶像,她要努力把钢琴弹好,还有一个小男孩写了一篇作文是我最喜欢的钢琴罗老师"其实举以上两个列子并不是趁机想自催宣传一把自己有多牛,而是激发了我很多的感想,我觉得钢琴老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当稚嫩,教师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对话,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先让孩子对教师的个性。风格等现有一定的了解,不急于直入教学主题,当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默契之后再过度道实质性的钢琴教学,通过教师亲切友好的谈话。讲解和富有表现力的钢琴弹奏等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和学习钢琴弹奏知识
二:巧妙童趣的介绍钢琴这个庞大的玩具
钢琴对于3至5岁的小朋友来说俨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幼儿在看见钢琴的时候大脑里肯定有很多疑问: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多大象老虎和小鸟的声音?我是否也能弹好听的乐曲呢?等等,针对幼儿的好奇心,通常我会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钢琴的顶盖轻轻掀开,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钢琴的内脏”,然后用他们的小手弹响钢琴,也可由老师即兴弹奏孩子熟悉的小儿歌,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原来钢琴是这样的,一些小疑问就自动解决了,孩子的兴趣也慢慢激发起来了,在幼儿对钢琴具有一定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正常的钢琴教学了。
三: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对于一些音乐知识,如读谱。节奏。节拍。手型等等各方面都会另一些幼儿费解,这时教师可以大胆引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例如:高低音谱号,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我记得我的这群孩子中的绝大多数就从这首小曲子爱上钢琴了。等等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孩子心领神会,轻松学习钢琴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前苏联钢琴教育家涅高兹也说过: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之前,学生———无论是幼童。少年。或成人,应当已经在内心掌握了一些音乐,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一些音乐记在脑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听觉听见它。”那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
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老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获得钢琴表演的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使学生将自己的钢琴表演和实际的音响感受结合起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五: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在进入钢琴教学以后我想强调一下老师与家长的配合至观重要
l老师与家长:a通常我会在上完第一节课后留时间与琴童父母交流,这段时间可以说和上课同样重要,首先要告知家长每天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练琴习惯,譬如:规定好每天几点开始练琴,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最好分阶段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一阶段半小时即可,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一定要高效率的练琴,把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等等这些小动作在弹琴之前先通通做好,然后认真练琴。(b):接下来要把本次上课的重点以及本周的训练要素告知家长,在家里,琴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陪练老师。(c):学琴路上,家长与孩子的互动非常重要,要知道孩子学琴路上总免不了风吹雨打,坎坎坷坷,这时如果我们琴爸琴妈们能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在弹琴以后做一些小活动以增加他们学琴的兴趣。如:家庭音乐会。四手连弹。编唱小儿歌等等
六:重视手指练习的教学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习惯是手指练习的基本要求。我一般不要求学生看谱练,而是从讲解乐理知识入手,配合上听觉,让学生自己找,虽然开始可能慢些,但记忆深刻,不会弹一个忘一个,最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其中的一些指法规律
2:“预备”的重要性
在触键发音前手先到位“预备”好,是准确演奏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说,远距离的大跳要抽出来单独练习,准确先导,速度其后,从慢练开始,在手指触键发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学生会在某个段落总是弹错音或碰错键,我会把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的要求提出来,让他在错音前停下来,先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先用较慢的练习,手指找到正确的位置再弹下去,几个来回后,在发音正确的基础上加速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
3:两手独立性的练习
培养两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乐曲中,也常常会有左手伴奏右手弹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连。右手跳左手连的部分,学生常常会跟着一只手走,即:要么两手一样的轻响,要么两手都用一样的奏法。这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两手分别做的不同的动作,分手慢速练习,然后才逐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七: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拥有一双灵敏的,善于倾听的耳朵,能够倾听自己弹奏声音的对错。音的质量。音色以及节奏的对错等等,是每一个习琴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在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钢琴中这种综合性。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会听长音,听声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还在弹,可以要求孩子试试看是否还能听见上面的那个音,这时学生的听觉器官会进入一种准备状态,凝神细听,如果我们不提醒他们,他可能就听不见那个长音的保持。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聆听,并告诉他们听什么。怎么听,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在整个弹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起到监督和指导弹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八: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一个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八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走向高点(高潮)收束结尾,这是音乐忽而语汇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说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和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样",我一般要求学生在新功课基本上可以完整弹奏时,就开始要求弹奏的乐句感,我让孩子们把音符串起来用说话的语气弹出像唱歌一样。比如有“落提”连线的两个音,我教孩子弹成“你好”“苹果”的语气语调。
教孩子学会“用脑”、“体会”先从听觉开始训练效果较好。比如,我教孩子开始练习单指下落时,首先让他们自己听,并启发他们听这声音在走动——逐渐走远了——直至消失,然后再慢慢地提起,弹下一个音。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5
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使琴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面对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长热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时,又觉得自己作为启蒙老师的压力很大。如何科学地把这些孩子领入音乐的殿堂,让钢琴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在从事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盲目地追求“快”
浮躁的社会心态所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级。有的家长要求老师学一年就让孩子考三级,学两年考五级甚至更高。琴童家长相互询问“考几级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级数就判断谁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师水平好。在这样的心理下钢琴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产生了养成了一些错误的练琴习惯,如:有些学生学琴没多久就双手摸谱,于是有些调号的作用常常被忽视,随意更改指法,弹错了音也毫无知觉。不能做到慢弹精弹,毛毛糙糙了事,弹琴的时间不能保证,一周中“两天没练,三天少练,两天狂练”的情形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不去注意乐曲的风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记硬悲,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所以作为教师我觉得首先要让父母了解学琴的目的',学琴是为了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级,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实,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多孩子因为专门应付考级而缺乏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长沟通后,让他们在心理上对考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现场演奏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师在指导时,教会他们规范识谱。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强调三个号,即谱号、调号和拍号。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用铅笔自己圈画出来。根据学习程度教师要合理地渗透一些乐理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并适当地进行曲式分析,和声分析等,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乐曲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乐曲。还要讲解一般的指法规律,让学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养成规范的读谱习惯。
在练习方法上,我认为在刚开始学习一首新曲时需先慢练,再加速度,最后根据乐曲要求速度弹奏。慢练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综合乐谱上的信息,教准确地弹奏,减少因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弹奏错误,逐步眼培养视奏能力和听辨能力,巩固手型和基本技术。但是往往在这样的要求下,有些学生在第一次回课时就会把曲子弹得慢腾腾,死气沉沉,几乎可以说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么都没有。造成的原因是因为速度太慢会使乐曲性质脱节,在练习过程中只有单音印象,则形不成曲调,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总练不熟,影响进度,并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为慢而慢,我要求学生上课时一定要把乐曲弹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练是适当降慢速度,还应该弹出乐曲的感觉,否则这样的慢练是达不到练习目的的。
2、过度强调技术,忽略了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现在有很多年龄很小的孩子学琴,他们长得非常可爱,而且能够弹一些小曲,但当他们表演时却对乐曲无动于衷。有的孩子只是弹出一些干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着“一、二、三、空”地弹一些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弹错了旋律时不知所措,有的则是每个音都“极认真”地完成把手指抬起来再放下去的任务,有的在弹琴时眼睛四处张望等等。这些都是没有音乐的表现,我认为这样的学习对于儿童来讲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们的教学,孩子在初学时都是充满着对音乐的喜爱和幻想来的,由于我们在教学中的某些要求脱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现象。即孩子学得痛苦,家长陪得痛苦,老师教得痛苦。有时候,我们过度强调了基本功技术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乐感觉,只要求手指能够站住,指尖有力,这样会让那些年龄小的孩子认为弹琴就是这样枯燥无味的一个个抬指。一旦形成,想要改变这种顽固的概念和习惯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和时间。儿童的手指大都比较软,如不考虑这个基本的现实情况而强求“有力”必然会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帮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来达到“有力”的结果。这样的技术要求超出了儿童自然条件所能达到的水准,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紧张,手臂抖动,而实际的手指未能达到有力。还有些孩子只会机械地抬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连弹几个音,就连弹短倚音,也只能弹成,扼杀了音乐的美感。还有的家长叫初学的学生在桌上练手指,而不是接触琴键,结果使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喜爱,造成对弹钢琴丝毫不感到乐趣,只是傻弹。这是极可悲的现象,音乐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学习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当然,技术训练并非不重要,正确的方法要反复强练习,并力求使学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纯技术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乐方面。
比较好的方法是当儿童初次学习钢琴时,就使他生活在生动优美的音乐之中。教师应弹给他听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听的儿歌,和他一起随钢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于儿童所接受的,让他们体会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并使他听出钢琴可以发出许多不同的音色等等。可以让他们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区的音色,在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弹一首简短的歌。告诉他们通过学习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钢琴上弹出自己喜爱的旋律(尽管他弹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这样就能让孩子感觉到弹琴的目的就是要把乐曲弹得生动、得意、使听的人受到感染。在美好的音乐熏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发出好听的声音就得手指站起来,就得支撑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来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懒惰手指弟弟”的比较,用手臂放松站好与不站起来所发出的声音比较,启发他们时要有明确的声音要求,再加上技术上的指点,示范弹出应有声音的方法。这样他们通过倾听和模仿,在练习时就有了追求的目标,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练习。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6
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是否有许多是被浪费掉的,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话题。
此话题的.中心点就是要研究钢琴教学中选曲精炼、技巧科学、进度安排合理与否等等。
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钢琴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此。由此导致大批热爱钢琴的学生由于马拉松式的学习和弹奏一些枯燥无味、技巧不断重复的练习曲而半途而废。
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其优秀之处就在于他能在很大程度的根据学生需要,不断地创造、适应和调整他的教学方法。
初级训练如果科学、全面、牢固,学习过程中许多丢掉的时间就可以省下来。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让他们在弹奏中用耳朵来学习音乐,不是用手指来掌握技巧,这也是节省钢琴学习时间的一个途径。
节奏的训练不仅是在培养乐感,也是在培养技巧,这是演奏学习最优化的训练内容。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7
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使琴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面对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长热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时,又觉得自己作为启蒙老师的压力很大。如何科学地把这些孩子领入音乐的殿堂,让钢琴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在从事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盲目地追求“快”
浮躁的社会心态所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级。有的家长要求老师学一年就让孩子考三级,学两年考五级甚至更高。琴童家长相互询问“考几级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级数就判断谁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师水平好。在这样的心理下钢琴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产生了养成了一些错误的练琴习惯,如:有些学生学琴没多久就双手摸谱,于是有些调号的作用常常被忽视,随意更改指法,弹错了音也毫无知觉。不能做到慢弹精弹,毛毛糙糙了事,弹琴的时间不能保证,一周中“两天没练,三天少练,两天狂练”的情形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不去注意乐曲的风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记硬悲,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所以作为教师我觉得首先要让父母了解学琴的目的,学琴是为了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级,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实,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多孩子因为专门应付考级而缺乏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长沟通后,让他们在心理上对考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现场演奏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师在指导时,教会他们规范识谱。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强调三个号,即谱号、调号和拍号。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用铅笔自己圈画出来。根据学习程度教师要合理地渗透一些乐理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并适当地进行曲式分析,和声分析等,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乐曲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乐曲。还要讲解一般的指法规律,让学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养成规范的读谱习惯。
在练习方法上,我认为在刚开始学习一首新曲时需先慢练,再加速度,最后根据乐曲要求速度弹奏。慢练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综合乐谱上的信息,教准确地弹奏,减少因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弹奏错误,逐步眼培养视奏能力和听辨能力,巩固手型和基本技术。但是往往在这样的要求下,有些学生在第一次回课时就会把曲子弹得慢腾腾,死气沉沉,几乎可以说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么都没有。造成的原因是因为速度太慢会使乐曲性质脱节,在练习过程中只有单音印象,则形不成曲调,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总练不熟,影响进度,并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为慢而慢,我要求学生上课时一定要把乐曲弹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练是适当降慢速度,还应该弹出乐曲的感觉,否则这样的慢练是达不到练习目的的。
2、过度强调技术,忽略了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现在有很多年龄很小的孩子学琴,他们长得非常可爱,而且能够弹一些小曲,但当他们表演时却对乐曲无动于衷。有的孩子只是弹出一些干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着“一、二、三、空”地弹一些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弹错了旋律时不知所措,有的则是每个音都“极认真”地完成把手指抬起来再放下去的任务,有的在弹琴时眼睛四处张望等等。这些都是没有音乐的表现,我认为这样的学习对于儿童来讲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们的教学,孩子在初学时都是充满着对音乐的喜爱和幻想来的,由于我们在教学中的某些要求脱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现象。即孩子学得痛苦,家长陪得痛苦,老师教得痛苦。有时候,我们过度强调了基本功技术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乐感觉,只要求手指能够站住,指尖有力,这样会让那些年龄小的孩子认为弹琴就是这样枯燥无味的一个个抬指。一旦形成,想要改变这种顽固的概念和习惯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和时间。儿童的手指大都比较软,如不考虑这个基本的现实情况而强求“有力”必然会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帮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来达到“有力”的结果。这样的技术要求超出了儿童自然条件所能达到的水准,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紧张,手臂抖动,而实际的手指未能达到有力。还有些孩子只会机械地抬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连弹几个音,就连弹短倚音,也只能弹成,扼杀了音乐的美感。还有的家长叫初学的学生在桌上练手指,而不是接触琴键,结果使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喜爱,造成对弹钢琴丝毫不感到乐趣,只是傻弹。这是极可悲的现象,音乐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学习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当然,技术训练并非不重要,正确的方法要反复强练习,并力求使学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纯技术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乐方面。
比较好的方法是当儿童初次学习钢琴时,就使他生活在生动优美的音乐之中。教师应弹给他听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听的儿歌,和他一起随钢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于儿童所接受的,让他们体会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并使他听出钢琴可以发出许多不同的音色等等。可以让他们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区的音色,在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弹一首简短的`歌。告诉他们通过学习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钢琴上弹出自己喜爱的旋律(尽管他弹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这样就能让孩子感觉到弹琴的目的就是要把乐曲弹得生动、得意、使听的人受到感染。在美好的音乐熏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发出好听的声音就得手指站起来,就得支撑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来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懒惰手指弟弟”的比较,用手臂放松站好与不站起来所发出的声音比较,启发他们时要有明确的声音要求,再加上技术上的指点,示范弹出应有声音的方法。这样他们通过倾听和模仿,在练习时就有了追求的目标,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练习。
在初学时就要求有乐曲性质、越剧、音乐起伏、声音变化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诗歌如歌的乐曲,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利,有的轻捷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他们会主动把乐句弹得有内容、有表情乐句有走向,句尾有自然结束感,而绝不会弹成单个声音或把句尾弹成重音。他会懂得几个小乐句合成一个乐段后,就会与音乐向前展的要求,并这样去弹奏而产生整体感觉,把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都尽可能准确表达出来。例如:弹一首进行曲,如联想到队伍前进,当然就要弹的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的弹一些音符。又如弹一首摇篮曲,可以联想到静静的夜和母亲轻柔的歌声,从而努力去追求温柔、恬静的声音,而不是干涩、生硬、敲击的声音。若是弹一首圆舞曲,应当启发学生向导三拍子的舞曲,要能在所弹的乐声中起舞。如果学生在弹琴时思想中有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曲调,想的是表现音乐内,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音乐。即使是练习音阶也应该有具体要求。如声音饱满、均匀连贯而不生硬、刺耳、忽轻忽重等。总之要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尽管有时由于初学,有些学生一时还掌握不好,达不到要求,但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加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耐心教诲,一定能学到技能,取得成果。
我想,许多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乐感,对钢琴是充满兴趣和向往的,这颗心的种子是非常可贵的,作为他们的老师一定要尽心保护它们,发展它们,而不是扼杀。让我们用音乐来浇灌这些幼小的嫩芽,让美妙的音符真正在他们心中绽放。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03-02
钢琴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2-06
钢琴教师弹唱教学心得体会12-22
钢琴教师教学心得11-07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7篇)03-02
教师钢琴教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03-02
钢琴教学心得体会05-16
钢琴教学心得体会(经典)05-16
钢琴教师弹唱教学心得体会3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