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09-09 15:21:33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

  今年是我从事教师职业的第二年,很幸运,能有去南昌观摩学习的机会。学习了两天,共有八位名师通过现场教学和说课互动交流,深入探讨了怎样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践行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引导教师做好语文统编版教材“深度思维”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

  一、何捷老师之风趣教学

  何捷老师上的是三年级的《鹿角与鹿腿》,何老师通过读轻重音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状态。何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时不时引起现场老师一阵欢笑。何老师上课会经常的提出贴切课文重点的问题,比如说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鹿的心情的变化,于是就有学生陆陆续续补充完整答案。整个课堂丝毫没有严肃之感,学生们都沉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并在恋恋不舍之中结束了现场教学。

  随后,何老师进行了说课,他指出,现在的语文学科已经从以前的“2。0的两基时代”步入了“3。0的核心素养时代”,老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单元内容系统和助力系统。20xx年国家颁布了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课标指出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属于基础教育,并要分别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进行语文教育,而不再是以前的二分法。

  听了何老师的讲解,我和在场老师都学习和领悟到了最新的教育信息,这让我们都受益匪浅。也让我们都知道了现在统编版教材注重的是阅读与写作,而不是以前的死记硬背。这也需要老师从细节和教学上适应新时代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孙双金老师之山水教学

  孙老师的教学总是离不开中国的山水,哪怕是他教学的《敕勒歌》也总能与南方的山水联系起来。首先,孙老师由他的故乡南京联系于南昌山水的异同进行引导,进而讨论出本课课题,让学生们想象一下流传千年的北朝名歌描绘的北方的景色与南方有何不同。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孙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敕勒歌》的内容和格式仿写一下我们的城市南昌。同学们你一句他一句发言,逐步将一首新奇的《南昌诗》创作了出来。同学们吟咏着自己写的新诗,让现场的老师们无不感叹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这样,同学们在自己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一堂精彩的“文化诗歌课”。

  随后,孙老师进行说课交流,孙老师从深度教学、为什么要深度教学、怎样建议实施深度教学以及深度教学的具体运用这四方面展开论述深度教学的内容。并着重从引领性、挑战性、主动性和成功性或者发展性这四种性质来展开深度教学的特征。孙老师精辟的解释和概括,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也让我们从论述的角度对深度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张祖庆老师之绘本教学

  张老师的绘本教学,是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绘本教学。张老师给人一种浑厚充满磁性声音,听他上课是一种享受,感觉像是播音员再给你朗读美文一般。张老师先是介绍了绘本与其他写作的区别,然后播放了两个短视屏,并着重提出分别从观影、图片整理和配文的顺序进行观察和归纳总结。张老师让学生反复观看《父与女》,并学会分析短片中有什么变化和无变化,让学生从女儿的角度试着给远去不归的父亲写一封信,让学生自己写,并选出代表读一读。张老师也时不时亲自用感情深厚的语调进行诵读,学生写得好,老师读得好,台下很多老师不禁潸然泪下。

  这一堂课,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情感的教育。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情感,学会生活。我们也要向张老师一样,用爱的心血去浇灌炽热的灵魂!

  四、吴琳老师之情境式教学

  吴老师执教的是《中国古代寓言》,面对的是一群三年级的学生。吴老师以“快乐读书吧”为引导,让学生体会小故事的大道理。吴老师讲到寓言故事是一面镜子,故事的道理是以寓言的形式从侧面的反思,体会表达的道理。吴老师这堂课的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亲身表演《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情节,让学生在情景剧游戏中体会文中的深刻道理。同学们演得开心,学得开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的学习。

  在随后的说课中,吴老师着重讲解了部编版语文教材倡导“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吴老师指出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性,老师应该要学会预测课文,这对教学是有极大地帮助的。吴老师也放映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阶段应阅读的课外书刊具体读本。这让在场老师深刻体会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五、王龄香老师之基础式教学

  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六年级《匆匆》一课的教学。王老师注重的是基础的知识与细节地处理,王老师从重点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促进他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匆匆》一课应体会的情感。比如为什么文中多采用ABB型结构的词,体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又比如“几滴水”体现时间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表达的用意是什么?老师引导得好,学生学习的认真。在课的末尾,王老师播放了各国《匆匆》的翻译版,结束了这场妙趣横生的教学。这堂课有太多的亮点,让在场老师也被深深的带入了课文学习之中,收获满满。

  六、孙庆博老师之读中学教学

  孙老师带来的是二年级《画杨桃》的教学。孙老师充满童真性的'语言,仿读文中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读出了文中同学们对画“错”杨桃同学的嘲讽语气,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读对话的乐趣。孙老师让学生们自己试着读对话,但也要读出那种尖锐嘲讽的语气,读的最好的同学会得到真杨桃的奖励。这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学们读得绘声绘色,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课堂活跃的魅力。

  七、王林老师之整本书理念的介绍

  王林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曾参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的编写、参加教育部专升本《儿童文学》教材和《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报刊发表论文近30篇,并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多本。王老师深刻从阅读教学中提出当今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并为我们展示了4F提问法,具体从《明锣移山》的故事为我们介绍了语文教学的风趣性。王老师的讲解很深奥,也让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了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整本书的阅读教育理论,起到了从初步接触到整体认知的学习。

  八、吉春亚老师之探寻汉字之美

  吉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课文《探寻汉字之美》,吉老师通过布置任务进行课文导入,并给予同学们3分半钟时间思考,并逐步总结出中国汉字的神性美、诗意美、形态美、音韵美这四种汉字的特点。并进而转述外国人眼中的汉字特点,有“酷”

  “可爱”“天马行空”等。通过认识,更让同学们体会到写好字的重要性,正所谓“字如其人”,于是同学们的学习好生字的意识更加重视了。课堂教学在诵读《少年中国说》中结束了。老师们也有了课堂生字教学的新认识。

  通过两天八位特级老师的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让我对当今语文教学有了受益匪浅的认识。无论是“崭露头角”的阅读学习;还是“目之有道”的绘本教学;还是“重其于量”的整本书教学;还是“推陈出新”的3。0时代;还是语文学科“针砭时弊”的核心素养时代……这些都是这两天学习的总结与精华,也是我们这些步入教育事业教师的注意点和关注点。

  教之有意,育之有情。爱的教育,终究会从本着“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熠熠生辉。而我们的教学也应更人性化,更实际化。让学生在祖国的春风沐浴下成长;让学生在园丁的哺育浇灌下茁壮;让师生在爱的熏陶沉淀下绽放――也许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初衷吧。

  总之,这次的南昌之行充满意义,有很多的收获,有很多的感悟,感谢领导提供的学习机会,我一定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实践中做,真真正正体现我们当下语文的教育理念。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2

  20xx年3月27、28日,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了赵志祥老师、孙双金老师、蒋军晶老师、张学伟老师、戴建荣老师、罗才军老师、何捷老师、魏星老师、孙庆博八位老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后分享和精彩专题讲座。一系列教学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位好老师一定是善于引导的老师,老师们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无不让人称奇,感叹语文教学的文学化和艺术化。下面我就几位教师的课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简单的几分钟交流,让学生忘却了嘈杂的环境和紧张的情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如戴建荣老师就和学生问好这件事展开交流,赵志祥老师用幽默风趣的“反话”与学生交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更新观念,内化理论。

  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课改下,我们应当做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心中要有一个一个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既要强强相争,又要弱弱相持。如此次听课,几位讲课教师都是很注重学生想什么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思考再思考,从不敢说到尝试说再到喜欢说的过程,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想。

  三、培养习惯,掌握学法。

  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中都将习惯的培养贯穿课堂始终,如春风化雨般使学生的好习惯一点一滴形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方法是工具,能够帮助孩子去探索丰富、精彩的世界。

  通过此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让同学成为同学,做一位善于引导的教师。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

  四、语文素养最重要。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需要华丽的包装,也无需精致的课件,他一出口就是文章,一说话就是哲理,谈吐优雅,儒雅别致,语言富有魔力,能让学生跟着哭跟着笑,这与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是分不开的。所有语文老师一定要多读书!

  总之,这次南昌之行,我收获很大,感谢学校的领导给予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一定会在语文的教学方面不断地努力,将学习到的东西与自己的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心教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3

  就我这一学期的观摩体会而言尽管课程和教法不同,但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师德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前提条件。所谓为人师表,在这几位老师身上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需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2、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3、注重对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现代大学生,思想开放而复杂。作为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授最新的方法,培养完善的人格。而这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为学生树立表率。这一点辛剑老师做的.非常好。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讲台上,让我看到了优秀教师应具有的品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另外作为年轻人,我应注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比如大部分老师都采用了课件教学,使得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作为年青人,在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有优势,应该在学校教法革新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总的说来,我认为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坚持科研教学两条腿走路,教学科研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注重教法和技巧的学习;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4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内容却是丰富多采,包括演示课、讲座、教师互动三个板块。名师们以他们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语言、诙谐有趣的神态、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深深地折服了与会的一千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每位名师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学生则是积极参与、沉浸课堂,听说读写,样样拿手。我不禁感叹: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丽!听课回来,重新审视自已的课堂,我觉得我也应该在平常的课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精神,让我们平常的家常课也生动、有趣起来!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第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语文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薛法根老师在《好课的秘密》讲座说:“语文教学要走教学的正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语文教学要培养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的确,本次演示的十三节课,不管是绘本教学、口语交际还是作文指导与课文内容教学,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语言文字的动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王文丽老师展示的《祖父的园子》,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充分地品。像“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些能充分体现萧红作品语言特色的句子,王老师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细细揣摩品味,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孩子充分的说句式相似的句子,如:祖父xxx,我就xxx;祖父xxx,我就xxx。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写相似的句子。如:让孩子们仿写“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孩子们就写出了“树结果了,就像在聚会似的。花谢了,就像睡着了似的。树绿了,就像穿上了新衣似的。玉米长高了,就像在跟谁比长个似的。蝉叫了,就像在发牢骚似人……”王老师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让学生会说会写。

  第二、不同体裁、不同类型、不同教法

  语文应该教出文体与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文本的体裁、类型,如散文侧重情感的感悟,诗歌侧重于语言的美感与韵律感,而小说则侧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绘本的教学则侧重于引导想像与训练说话。如《咚咚咚,是谁呀》是则绘本故事,这就需关注绘本故事的特点,用好绘本,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让他们充分地说。林莘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出示了五幅图,都先出示遮住一大部分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像,猜猜它是谁。然后又让孩子们用“我觉得它是谁,因为……”的句式同桌小声说,再小组汇报。在此基础上出示绘本内容,指导孩子读,然后再让他们仿照句式写。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没有一项落下,非常符合绘本的特点。再如骆应华老师执教的《穷人》,骆老师整堂课抓住小说的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骆老师先让学生找出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横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竖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惶恐的不断加深。从而得出:环境描写,映照人物的内心;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秘密,这就是托尔斯泰式的心理描写。洛老师整堂课也牢牢地抓住小说的两大要素来教学。

  第三、指导朗读、层次分明、方式多样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朗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文本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全国著名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在读这方面尤为突出。薛老师整堂课甚至没用多媒体,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引导孩子有问题从书中去找答案,不理解了从书中去读。他的口头语是:“看书、看书、看书!”并美其名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剪枝的学问》这一课堂,薛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我”几次去王大伯家,圈出“去年冬天的一天”、“春天到了”、“夏季”这些表示时间的词,然后让他们说在这些时间里,“我”看见了什么?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就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细读文章,边读边圈出心理活动的词,指导学生了解“着急地问”要读得语气急、声音大、语调往上扬。还指导学生分清叙述语和角色语,让学生读出不同年龄角色不同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叙述语要读得娓娓道来的感觉。薛老师反复引导朗读,有序地引导熟读成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师指导朗读在一个学生身上花了五分钟,并让大家一起目睹了这孩子朗读能力的飞跃进步。薛老师说,每天至少要花五到八分钟在一位学生身上,每天抓一位学生,一年下来,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导。薛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听薛老师的语文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的课堂开放而有序,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得那么主动、生动,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自始至终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第四、风格各异、细心聆听、锤炼提升

  聆听课堂,印象深刻,因为每个执教的老师都形成自身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王文丽老师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薛法根老师讲究回归语文本质,林莘老师进行静悄悄地课堂革命,张维娜和陈金龙老师用学生活动体验来指导学生写作,何捷和欧义赐老师用绘本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王梁贤和冯巍老师则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我在感喟名师在课堂中的那份沉稳,那份大气外,也为他们背后的付出深深感动。在享受他们辉煌的同时,我想,更应学习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语文教学的执着,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走得更远!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5

  按照学校的安排,自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校6位老师在校长的带队下,前往与我校结对挂钩的xx市xx区十九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一周的观摩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却让我受益匪浅。利用这次机会,我们和十九中的老师互相沟通了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同时反思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概括出来了。此次的交流学习,使我对此深有感触,以下是我此次交流学习的些许体会。

  一、听:

  本次学习以随堂听课为主。西十九中为我们每位前往学习的老师都安排了一位对应学科的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秦梅双老师同时也是英语教研组组长。我听了秦老师的几节课,同时也听了另两位英语的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课堂较真实,环境较宽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较灵活,重、难点把握恰当,对学生鼓励性语言较多;学生思维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昆十九中学生的情况与我校学生的情况很相似,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做到了精讲多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例如:在老师进教室之前,已有科代表在自觉地带领学生学习;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领悟,自己练习,从而达到自我提高。而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满堂灌”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看:

  除了听课,课余时间我们也走进了她们的办公室,看到了她们认真批改作业,精心备课,耐心与学生交流的身影。昆十九中除有各个教研组的办公室外,还有以年级为单位的办公室,各年级的办公室与所教年级在同一层楼上,办公室也是各年级教师的教室,方便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利于与学生交流沟通。

  每一张办公桌上,都可见许多的教材资源,备课资料及一摞摞认真批改过的学生作业。课后时常可见学生来背书及问作业的身影,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的自觉性极高。昆十九中大部分学生为跑校生,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联系册,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签名。而我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跟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查:

  课余时间,我们也走进了他们的展室,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查阅。他们的资料很齐备,各科室、各教研组资料健全,包括音、体、美组,都有自己的试卷;而英语组的试卷集小至每单元都有试卷。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有迹可寻,且有鲜明的主题。

  四、问:

  通过与昆十九中部分老师的口头交流,我们得知,他们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很细致,也很有序;老师对待工作很严谨,也很敬业。他们虽然不坐班,但很多老师大部分时间还是到校自觉办公。他们的教研活动能真正为教学服务。由于正碰上全xx市初三年级毕业考,本应开展的教研活动临时取消,未能亲身参与,实是一大遗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固然短暂,然而它给我带来的影响却很深远。十九中老师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态度,广博的学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此次学习所得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随着朝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6

  非常感谢教务处能够给我们青年教工提供教学观摩学习的机会,使我无论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技巧方面都受益匪浅。在课程的选择上,除了选取化工专业课外,我还选听了偏重理论的高等数学课和侧重实际应用的英语课。尽管每位老师讲授风格不同,但他们还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态度认真负责,课程准备充分。

  经过一学期的观摩,我认识到这一点是讲好课的基础。以贺高红老师为例,尽管科研和行政工作繁忙,但她课程准备和教学方面仍一丝不苟,课件做的很生动。尤其难得的是她不辞劳苦,携带大量沉重的实物教具,使同学对工程问题有直观的认识。我将这个方法用到催化反应工程教学当中,学生反应良好。辛剑老师尽管年龄较大,但上课时声音洪亮,仍旧充满激情。并且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用生动的动画将原本枯燥难于理解的分子杂化轨道理论讲解的形象生动。如果没有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热爱和端正的态度,很难做到这一点。

  2、课程讲解循序渐进,深入细致。

  这一点是建立在端正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尽管每位老师讲授风格各异,但在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对于使用课件的老师,课件都做的非常生动。如匡国柱老师,把众多的公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课件讲述的层次分明,深入浅出。而蒋志刚老师的板书有章有法,显然经过了精心准备。他讲述时细致入微,讲分部积分遇到的种种情况都条分缕析,学生当堂都能很好的'掌握。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3、讲课富于启发性,非常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贺高红老师的化工原理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贺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真正是所谓的润物无声,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当中,时真妹老师幽默风趣,给更多学生更多的机会学用语言。蒋志刚老师有意留些问题和时间给学生,让同学们能够当堂利用所学的知识,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4、渊博的学识和扎实深入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保障。

  这些老师在各自专业领域中都卓有成就,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是他们讲课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基础。有经验的老师曾谆谆告诫过我,学会掌握一门课容易,但将其讲明白就不容易,更不用说深入浅出。除了需要掌握课程之外,还需在自己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才能够真正的上好一门课。通过观摩,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科研中需要注意的一点,要科研教学并重,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7

  感谢工作室给我这个机会,参加了历时两天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理论境界,更品味到了一位教师的快乐与满足。

  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请来了国家级的数学特级教师牛献礼、刘松、樊玉、叶鸿琳进行展示课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讲座。四位专家带给我们的展示课非常精彩,不仅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而且理念新颖、教法灵活。不仅为我们充当了授课的样本,更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述着核心素养的含义。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经验和感悟分享给我们,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使我对数学教学、对教师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数学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讲明白。

  牛老师从理解对应关系找到间隔数和树棵树的关系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讲授《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点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建构植树问题模型,设计思路新颖。课堂上学生通过推理—猜想—验证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从开始的拘谨到发现乐趣,尝试探索,到收获成功和快乐。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应该重视过程教育,培养学习智慧。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我们还应知道学会不等于会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他人的讨论和反思,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授,而要通过问题引领和驱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要为学生提供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教师去讲明白。牛老师的课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整堂课他没有去想办法帮学生区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而是淡话类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推理、验证,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模型。通过练习验证了学生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真正发生。

  刘松老师为我们做的培训内容是《核心素养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他告诉我们何为整合与拓展,如何整合与拓展,并通过《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复习课阐述自己的主张。

  时代在发展,作为教师如果不求思变总有一天会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被时代淘汰。未来教师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要做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做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我们要让教学真正发生。当下的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授课前必须做好调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否则就是无效教学,就是“空转”。

  三、上一堂真课。

  樊玉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思考我们一节课的师生状态,我们和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被漠视过?这样的教学意义何在?我们改如何改变,让自己的存在产生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樊玉老师用一个词语来解读这个问题—表现力。我们和学生都要拥有表现力,把自己的优势变大,做到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不能做一个不思进取之人,苟且度日之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让上课成为诱惑,寻找自己的亮点,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做一名学生喜欢、懂教育、会教书、会生活的老师,从而使自己享受教育、享受美丽。

  四、数学是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叶鸿琳老师的讲座让我清楚:对儿童来讲,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对老师来讲,数学教学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我们要相信儿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评价儿童的能力,他们的笨方法可能是开启思维的起点。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8

  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习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习的设计结束,贴近生活的练习,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习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习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习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习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麼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近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习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9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不久的新教师,我刚刚完成了自己从学生到教师的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样是身处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当老师让我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很想竭尽所能地为我的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可是因为经验不足,我的课堂总不那么精彩,总结每堂课,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和遗憾。正当我思索着如何才能进步的时候,学院督导室组织的新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在观摩活动月中,我积极去听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为自己选择听课对象:第一,我选择由督导室在校园网上推荐的教师,这些教师分属不同专业,所授课程有代表性,因此我选听了朱华老师、张岩松老师和李桂英老师的课;第二,我选择教授跟自己所授课程同类的教师,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给我以直接的启发和帮助,因此我听了杨泓老师和李元成老师的课。

  在听朱华老师的市场营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她授课的条理性非常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并不孤立,都在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出现做铺垫,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贯穿很好的整体,知识难度层层递进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把握规律并有迹可寻,这样学生理解和接受就比较容易,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从朱老师的课中我意识到备课对一位教师而言是多么关键和重要,如果没有老师课下的精心准备,上课就不会这样精彩。

  张岩松老师的现代交际礼仪课,最吸引我的是他旁征博引的丰富案例。在礼仪课上如果只注重讲授一些概念性的知识,会使课程内容十分空洞,可是张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加进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从别人那里看到和听到的有关案例,有些知识点他还以提问的形式同学生一起探讨。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张老师的课中我体会到要想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就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老师得有一桶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要在平日多学习,多积累,这样才有可能让你的学生从你这里得到的更多。

  李桂英老师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课堂组织上的灵活性。也许是因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她的课始终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里进行。知识的讲授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更直观、生动地交代相关概念,课堂中还适当地穿插、安排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因长时间听课而疲劳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学习效率更有保障。同时,课程最后还安排了学生试讲的小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总之,李老师的课调动了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去培养实践能力,是一门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好课。

  听过了以上几位不同专业老师的课,我学到的不单单是他们当堂课所讲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一堂精彩的课,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是什么,也可以说我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接着我又听了两位自己所在院系跟自己所教课程同类的教师的课,同样收获多多。

  杨泓老师所讲的学前美术课和我本学期教的学前美术课是同一进度,听了她的课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杨老师的课讲得很仔细,黑板上代表性极强的范画演示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点,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比较容易。她对学生的实践作画指导很有针对性,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存在的个性问题,因材施教进行指导。我觉得这样做更有利于全班整体绘画水平的提高,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刚刚接触国画的学生而言,李元成老师的国画课中如何掌握好笔墨的运用是难点,但是李老师能够利用自己独特的讲解方式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首先在黑板上分解笔触,然后在宣纸上边讲边画做第一遍演示,接着在宣纸上和学生们一起进行第二遍演示,这样一遍遍耐心而细致的讲解使基础不同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得很好。在接下来的实践时间里,他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对画得好和进步大的同学提出表扬,增强了学生们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李老师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一点是我在讲课中一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通过这次听课,我同样获益良多。

  在这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又重新回味自己在每一次的听课中得到的感受,无论是与自己不同专业还是与自己相同专业的那些教师,他们的课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形式,但是都展现出了精彩的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他们的课之所以丰富,之所以生动,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这些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有认真备课的教学态度,更有一颗爱岗敬业的责任心。

  通过自己一个多月来的听课感受,我深深感觉到学院督导室组织的这次新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是多么有必要。在这次活动中,我每听一位教师的课都能从其精彩的课堂讲授中学到自己在教学中所欠缺的东西,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思索着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尽管现在的我依然经验不足,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我已不再有刚从事教育工作时的那种不知所措之感。

  我感激学院督导室组织的这次教学观摩活动,因为它让我得到了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笔宝贵的财富,听的每一堂好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因此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后我还要经常找时间去听优秀教师的课,以他们为榜样,让自己由新教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学院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0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草长莺飞的五月,我满怀着热情与期盼来到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一份期盼,一份无法言说的兴奋充盈着我的内心。

  近距离接触专家,记录名师课堂,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仿佛来到了教育领域的一片新天地,让我如明镜般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感悟,提升,成长。

  一、理论的种子,播撒

  专家们渊博的知识,漫溢的智慧,插着理论的翅膀撒向我们,撒向一线教育!因为一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丰厚的文化滋养,强大的精神濡染……

  李静纯老师的讲座《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博得大家阵阵欢笑与掌声。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不是与生俱来,而要靠老师们不断训练。教学是一种手艺,而教师是一个手艺人。他绘声绘色的讲授,让我对教师所具备的基本功又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了解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面对儿童不同于面对成人,课堂场景不同于日常场景,外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学校规则不同于家庭规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加强基本功训练,把成人心换成童心,用动作和语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包天仁教授的话语让人沉思,催奋进。也许当前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但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要进一步弄清小学英语性质、原则、目的。小学外语教学是一门语言课,无论什么方式都要让学生学到语言,体验成功。细细揣摩他的话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归纳复习能力的培养。

  二、行动的花儿,绽放

  走进黄山中学,感受名师别样的精彩,行动的花儿,如期绽放。步履匆匆我们观摩了三十二节来自不同省市优秀教师的现场课,穿梭于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英语课堂,领略他们不同课型的教学风采。选手们各具特色,各显神通,精彩纷呈,让我饱尝了一顿教学盛宴。

  第一天,我聆听了第二会场的现场说课。参赛说课稿的设计都围绕着新课标要求展开,教学过程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重点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学程序设计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大都建立在对具体学情的分析上,以学定教。周诗杰老师的点评发人深思:一节课为什么设计?怎样设计?依据什么教学理念设计?怎样教才是最有效的?说课也需要一定技巧,听众是否从说课中明白教学内容?要用什么方式吸引听者这需要语言技巧。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接下来的现场观摩课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将一节课比作一首乐曲,那么在这首乐曲中,学生就是乐团的乐手,教师则是指挥家。一节课优秀与否,教师的素质极其重要。我们欣赏有纯正外语发音,肢体语言丰富,声音甜美,极具亲和力的教师。其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河南的教师,她亲切自然、表情丰富、口语流利、教学技能娴熟,充分显示了教师个人素质,让人觉得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

  每节课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位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每个环节都力求新颖。如在导入环节,来自西藏的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圣诞树引出课题Christmas。再如天津老师在课伊始播放宠物视频,Whats the name of my pet?以轻松的方式和亲切的口吻激起学生兴趣,然后引起学生对animals的喜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印象最深的是黑龙江马老师带来的绘本教学。绘本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在课堂上马老师通过图片、背景音乐、动作多种载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对于绘本教学专家认为绘本与其它课型有所不同,它是悦读——语言——信息的过程。绘本教学它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相通而不相同。关键就在于它的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把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单元目标具体到每个模块教学设计,对文本进行合理加工整合,这是上海课的特点。在平时的课上,我常常照着书本上课,没有做到融会贯通,对于教材的内容也是绝对服从。今后要从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保留重难点,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灵活处理教材。如海南省教研员吴晓所说:“吃透教材是关键。把握文本,整合与补充,教不是教教材,而是由教材教,教的`时候关注情境创设,关注学与教,学与用结合。”

  三、思考的果儿,高挂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为什么学生们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一堂好课背后需要太多的付出。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关注的是师生间的交流,这包括语言、情感、表情、肢体等。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我们往往忽略了基本功训练。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总依赖于课件,备课时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制作课件上,以至于课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回归最原始的课堂,提高自身素养,学好各种技能,让学生真正喜欢我的课,这是我应努力的方向。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有尊严。

  学生学会了什么?预设的课生成了什么?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在语言学习上应怎样突出内容?教学是否从点到面,从个别到整体,由浅入深?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语音渗透,寻找发音规律,加强语音辨认……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思考的。

  皖之行,载之归。这次观摩研讨会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学教育改革动态,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离开黄山的那一刻,我知道:教学的道路上我并不孤单,因为我结识了那么多的知名专家教授、那么多优秀的教师。铭记我们的引路人,携上我们的同行者,背上沉甸甸的行囊,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1

  9月18日至20日,广西第三届小学习作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桂林市体育馆举行,有来自全区多所学校的教师,教研员,以及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和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做专题讲座、上观摩课。我很高兴地参加了19日上午的活动,让我走进名师课堂,真正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感触特别深刻。

  浙江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金剑辉的作文指导课给我的印象颇深,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听的特别仔细。

  首先金剑辉老师用魔术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的谜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猜测,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再请几位学生来“揭秘”,并让讲台上的学生按照宣纸上的字词进行表演(哭泣、大笑、目瞪口呆),特别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并把自己和同学们的心理和神态描绘一下。然后请所有的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揭秘,由点到面,很好地照顾到了全体学生的亲身实验。他开放式的教学及较典雅简洁的语言表述,给我带来许多启迪,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更让我感觉到快乐学习的真谛,他的作文课也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把在课堂中感受最深、最有趣的片段写得具体、生动,并让他们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听他的课,既是一次提升,也是一种享受。

  金剑辉老师的“秘密”用一个科学小实验就贯穿了整节作文课,以示秘、揭秘和试秘为教学主线,以活动实践和自主观察体验为主要形式,强调作文的亲历和感受,凸现课程资源整合与作文教学的和谐统一,重视教学方式和学生习作方式的创新,加上他风趣轻松的课堂语言,大气又不乏精到的教学引领,在揭开这个小实验秘密的同时,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尽情表达的习作之门,也为我们揭开了作文教学的诸多秘密。

  随后金剑辉老师的作文点评课也颇具特色,他的课堂自由开放,让学生以各种文体来写作,如诗歌、记叙文等。让同桌互相评改作文,并找出其中精彩的部分,他特别强调要找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去欣赏他人,也让被表扬的同学充分体会到自己作文的优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最好的还是最后再拟题目,因为这节课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以及从何种角度去写作,最后才让学生想作文题目就会更加生动、深刻。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2

  我有幸跟随江艳老师来到南师附小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亲耳聆听了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知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感触很多。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薛法根老师的《和时间赛跑》这一课的教学看似朴实而平淡,但细细品味,不禁让我为大师的文本解读、驾驭能力而钦佩不已。我想:品味大师的教学就像品味那拥有淡淡清香的绿茶——幽香飘远、余味绕舌……上课伊始,薛老师让学生听写三组词语,“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并引导他们结合亲身体验谈感受。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作者产生这三种心情的原因,薛老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耐心地引导他们由最初只能说不流利的一句话再到能流利地说三句话,这不仅带给了一个孩子的进步,而且更是教师对“循循善诱”这个真谛的诠释。接着,薛老师花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引领学生去感悟“文中爸爸说的那段话”,通过范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这段话的情感特点。然后让学生感受“昨天”、“童年”、“一生”从短到长的三个时间,去体会“时间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再巧妙地通过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了”字进行体会,由此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中绽放出了语文的色彩,使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真正回归本色语文,注重学生“双基”的夯实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做一个有“根”的人。

  诸向阳老师执教的《晨诵与绘本》,先是带领孩子们走进日本作家金子美玲的小诗《向着明亮那方》,了解作者,然后朗读小诗,仿写交流;再是带领孩子们走进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交流这个绘本带给你什么想法……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明了,操作性强。聆听诸老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美酒,那充满诗意与灵气的课堂,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我聆听着,沉醉着,仿佛经历了一种心灵的洗礼。接着,诸老师就《语文教师如何研发微课程》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主要从“开学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梅花三弄课程”、“毕业课程”等方面进行讲解,让我们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文化魅力。是啊!我们语文教师是应该研发微课程,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教师理应成为孩子们无声的点灯人。为着美好的语文,为着诸老师的真诚与执着。我想,我们也应当引领孩子们“向着明亮那方”而努力!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林莘老师执教的《燕子》就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上课时,她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等,体现出对春天的赞美,对燕子的喜爱。同时,根据课文语言文字的变化,时而低声细语、时而大声疾呼、忽而声色俱厉、忽而婉转动听。这样,以表情、语调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春天的`世界,我们的耳畔充盈的都是音乐的美、节奏的美、语言的美,俨然忘记了眼前林老师的年龄,宛如一位妙龄少女正带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捕捉春天跳动的生机。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是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教学记叙类的散文、小说,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而面对文辞相对枯燥的说明文,也能领着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了。支玉恒老师《太阳》一课的教学,便指导学生读出了说明文的情调。纵观支老师的整堂课,轻预设、重生成,教法简单却极其富有实效。尤其是他在整整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始终热情洋溢,面带可亲的笑容,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挥动右手,打着起伏有致的节奏,师生宛如共同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

  短暂的两天悄然而过,却承载了太多的经典和收获,给我未来的教育生涯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为我未来的职业天空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更让我对未来的课堂充满了憧憬与希望。我会怀着朝圣之心走近名师,在仰视中学习,在平视中汲取,在审视中思考……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3

  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11月15日,我邀请西峡县城区一小田青梅校长一行7人来到固始六小,开展送课交流活动。为期两天的教学观摩和相互交流,使我校教师更好地掌握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也使我对课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田校长7月调入西峡一小时,面临着教师年龄老化、缺编严重、软硬件条件落后等诸多困难。如何使这样一所学校破茧成蝶,变成享誉全国的课改名校呢?田校长在报告中介绍了她们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学校领导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实干精神。田校长调入西峡一小后,首先致力于打造务实创新、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管理团队。在她的带领下,该校领导班子以引领课改为己任,主动承担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率先在全校上“三疑三探”公开课,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教师投身教改实验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被同行们誉为一个“疯子”带出了一群“疯子”。

  二是对教育事业的高远追求和深刻思考。西峡一小将课改目标定位于“让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正是有了这样的追求和气魄,西峡一小才没有仅仅满足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推广,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学校各项工作都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借助课改,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西峡一小借“三疑三探”模式的推广,着力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活动,使人人、科科、节节都能上“三疑三探”开放课,并使全体教师享受到课改带来的职业幸福。这也使我理解了田校长赴各地送课讲学时都要带着新手上路的战略眼光。

  四是借助课改,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西峡一小的课改不仅着眼于课堂,也把“三疑三探”课题实验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创建之中。通过“小问号”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探究的成功、成长的幸福;通过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展示了富有内涵、充满活力的学校形象。

  西峡一小的课改实践启示我们:在推行课改的过程中,校长要跳出“课改”看“课改”。

  首先,校长要用平和、端正的心态看待课改。课改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校长应借助课改搭建起学校发展的平台,全面激活学校的发展潜能,为学校发展赢得生机,积攒后劲,而不能仅仅照搬一下别人的教学模式,寄希望用课改解决学校的一切问题。

  其次,要取得课改的成功,“功夫在诗外”。由于洋思中学等课改名校都产生于一些边远薄弱学校,这使得许多校长产生了通过课改让学校走出困境、一举成名的想法。然而,洋思中学的经验已走红近二十年,慕名而去的`参观者达几十万众,可至今没能“克隆”出第二所“洋思中学”。其原因是: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固然先进,而更让人钦佩的则是蔡林森校长献身教育的高尚情怀,洋思中学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管理措施。“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缺乏这些内功和精神,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也不可能使一所学校“起死回生”,“脱胎换骨”。

  所以,校长应把课改当做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立足校情,务实创新;立足课堂,放眼全局;既“谋术”,又“谋道”,在提高办学水平、办出学校特色上下真功,用实劲,坚持不懈,尽心尽力,才能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收获学校的全面发展。课改是理念,更是一种态度;是方法,更是一种责任。课改不是一株可以随意移植、供人观赏的花草,而是一颗良种。它需要生长的环境,更需要我们以农夫的心态,静静地守候它的成长!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4

  从大连学习回来后,应王校长的要求,写一份心得,在全体教师会上交流。

  首先在这里对学校提供的这几次学习机会表示感谢!

  下面我来把学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感受,那就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以前在乡下教学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听课学习,感觉自己的教学就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通过这几次学习,我听了不少专家名师的现场做课以及讲座,感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长处值得我学习。我感觉每个人年龄不同,性格各异,讲课的风格也各有千秋,我想根据年龄层次分别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先从老前辈说起。印象最深的就是支玉恒老师,他今年75岁了,但精神矍铄,依然活跃在讲台上,并且笔耕不辍,这种精神让我感动、钦佩。他的教风朴实自然,落落大方,真是天然去雕饰。他在讲课过程中,没有以老前辈自居,而是和学生亲切交流,拉近距离,并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他对教材的理解透彻挖掘深刻,并在讲课过程中灵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遇到学生易混易错的生字时,当场讲解纠正,加深学生印象。这和我们在讲公开课时争议的,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不同,任何知识点,只要学生掌握得不牢固,都可以再加以练习,不要过分拘泥于课堂结构。

  张化万老师,也是一位老前辈,今年69岁了,依然精神饱满。他讲的是一节作文课,指导学生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心目中谁特点鲜明,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学生纷纷回答,有足球迷老爸的,有爱打扮的妈妈的,有冰块老师的,有调皮可爱的弟弟妹妹的等。接着让学生交流对谁的回答印象最深刻。又指导学生拟特别的题目引人入胜的开头,再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教给学生选取材料的方法,比如,怎样从细节上描写,和人物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省略不写。写的过程中,又对学生讲解写作文的第一要求,如写字工整、语句通顺、用语准确等。学生写完后,让学生当堂念自己的作文,并让同学们点评,并讲了点评方法,如先夸夸别人,再帮他找找问题。这一节课,学生始终紧张而兴致盎然,从中学到了习作方法,我们也感受到张老师的善于指导,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老师的讲座,也让人学到了很多,他通过举行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指导学生写出真实有趣的作文,避免假大空,并提出“人格觉得文格”的观点。这节课收获很大。

  再说说少壮派的代表人物。首先,我想说的是王崧舟老师,他是被称为大师级的人物。他在武汉讲的是《去年的树》,在大连仍然讲的是《去年的树》。他倡导的是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他的声音充满磁性,娓娓道来,他的课件设计充满诗情画意,配乐凄美动听,很煽情,在讲课过程中,当他看到学生泫然欲泣的瞬间,赶忙关掉了音乐。他的引导启发循循善诱,教材讲解由浅入深,最后的结尾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整个过程中,真的让人感到诗意涌动。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进行写话练习。让学生带着想象去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感受《去年的树》平淡简约的`叙事风格,体味作者留白的意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温文尔雅的大师风范。很可惜,他两次讲的是同一节课,很希望能听到他不同的课,领略他别样的风采。

  下面,我再说说叶秀萍老师的低年级的识字课。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识字课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从她的课中,让我看到了识字课也可以加深的。她在讲课过程中,加入了汉字演变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汉字的来源,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汉字演化中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促使学生牢固认识汉字。她的课堂轻松活泼,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字,给生字组词。这些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武凤霞老师,是我们河南人,她是一个非常善于钻研的老师,写了不少语文教学方面的教育专著。她的课,带有河南地域特点,跟咱们现在举办的优质课观摩课有相似之处,让人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课堂上,她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善于用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说完了少壮派,我再来说说后起之秀。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许嫣娜老师。她是学校的业务校长,对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很有研究。她的课曾多次获得全国特等奖。她一共上了两节课,都是二年级的课,一节是《荷叶圆圆》,一节是绘本故事《纸马》。她的课生动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在讲课中,她把自己变身为孩子,语言语气都很吸引学生。特别是她用变魔术的形式开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调过来了。她在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注意随时组织课堂纪律。比如,让学生读两遍课文,第一遍读完后对老师点点头,第二遍读完后坐端正,老师对他点点头。识字教学融入到学习课文中去,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方法去记生字。她在讲课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发展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后起之秀中又一个杰出人物,就是管建刚老师,他来自江苏苏州,他一出场,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不管从穿着打扮还是语言风格,都接近娱乐节目主持人,非常具有煽动性,课堂驾驭能力也很强。他讲的是《春联》,这一课属于说明文。一般说来,说明文属于比较枯燥的体裁,不易上得生动形象,充满活力。然而,管建刚老师做到了。他在讲课过程中,比较注意指向写作方面的指导。我们学一篇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本的学习,来学写此类文章。他除了引导学生了解和春联有关的知识,还引领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材,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从而,提醒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选材。

  以上就是我对外出学习的一些感受。从专家名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悟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但是,我觉得自己资质愚钝,可能学得只是一点皮毛,不过,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吧。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5

  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荐参加了在临沂一小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中观摩了宋运来老师和魏星老师执教的两节作文课,并聆听了他们的作文教学方面的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直观的、生动的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眼睛一直凝视着执教老师和学生,手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两位专家的课堂或生动幽默或简约朴实,却殊途同归,归于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归于对学生的爱,归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召唤。

  宋老师的课激情四溢,师生交流中充满了幽默睿智的问答,教师善于创设一个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口语交流和写作动力思维,注重了对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唤醒。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的处理,看似夸张,其实恰恰他是从儿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发,爱与鼓励会使孩子们走得更远,并会将爱与鼓励传给更多的人,直至我们的社会。宋老师的讲座同样是激情四射、热情洋溢,他从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动力方面,从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的根源到改良现代语文教育的对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的观点,既发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师的课就像一条澄澈的小溪,缓缓的流淌着,澄清的能让学生能顺着溪流照见自己的影子,流着流着就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出学生无尽的潜能。魏老师的课堂设计非常简洁,教学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引来一次次参加观摩教师自发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学生精彩表现的肯定,也是对魏老师高超的教学能力的钦佩。魏老师的讲座从儿童思维入手,对教师作文教学设计技巧方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对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广度、宽度、深度,进行了拓展,八对关键词的解读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两位特级教师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两堂课两个讲座,像一枚石子抛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层层的涟漪,更像岸边的灯塔,指引着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参加学习培训的意义正在于斯,外延远远大于学习内容,思索远远多于所见所闻。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2-03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05-15

(实用)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06-08

(必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06-08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10-10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5篇12-03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15篇)12-03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集合15篇)03-10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集合15篇】06-08

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5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