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阶段性总结优秀[15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阶段性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阶段性总结1
本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凭借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数学课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年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如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从多方面具体地体现和展示本课题的实验情况和效果,是我们这个学年课题研究的工作重点。我们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可我们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成果、课题组活动做法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进展
(一)理论与实践并进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定要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意识,养成学习的习惯。课题组长带头并要求和督促组员每月必须至少写一次学习笔记和感想。这个习惯从课题实验伊始一直延续至今。我们课题组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我们在网上申请了一个课题组的邮箱,大家若发现有好的文章都可以放入邮箱中供大家学习,在开展课题组学习活动时,还将所看到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
(二)制定课题计划,例行课题组常规
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组长及时拟定了本课题组的实验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实验的重点、要求与进程。然后各组员再根据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课题计划,以便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来开展实验。本课题组这一学年的常规工作有:
1、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例会。
2、每月每人写一篇学习笔记。
3、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和分管的任务,各施其职,使课题组能自觉、健康、稳步地运转与成长。
4、争取学习机会,组织和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开展课题实验的方法和经验。
5、写出案例分析和反思
6、对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撰写论文。
7、收集资料,整理个人资料袋。
二、期末盘点,喜获丰收。
期末是丰收的季节,我们课题组进入了盘点和整理资料的阶段。一期下来,教师积累了各种研究资料和教学经验,向领导们、同行们、家长们、学生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所上的研讨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同行们的欣赏和家长、学生的喜爱。撰写的教案或论文还获得了各种级别的奖励。
老师们一份份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案例评析、精品课教案、教学反思、学期总结等等,仿佛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而那一张张奖状,就象一串串金色饱满的麦穗,它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盛载着我们丰收的喜悦。
三、课题组活动花絮
我们课题组的工作是踏踏实实我们的课题组活动是积极而多彩的。我们的科研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又作用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在取得的成效使学生们受益,使领导和家长们满意。课题组的工作既严肃又活泼,既充满困难又充满了希望。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我们课题组成员团结一致,争取把小学数学课堂拓展教学的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扎实,让研究成果作用于广大的学生,在学生的提高和发展中绽放光芒。
教学阶段性总结2
一直以来,我校都在进行有效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有效教学有些认识和理解,并在教学中有些想法和做法,现在来谈谈: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认真贯彻学校组织开展的“有效教学”活动,提高认识。此项活动的探究意义重大,经过认真的学习探讨,我们对此项活动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的认识。认识如下:首先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以学定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氛围的上上策略。“教”与“学”本末倒置,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亦步亦趋,就会全没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的使命就在于造就学、成全学,从而达到不需要的学的境界。其次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还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要把“技能”与“学法”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学会云用比较研究的方式处理问题。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从我校教师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促进作用明显,收到了较大的成效,在此作以简要汇报。
第一,从参加此次活动的形式来谈。
1、在开学初通过学校教研组活动认真听取有效教学的总目标及最终目的,与教研组老师共同探讨有效教学的着眼点,启发思维,取长补已,做到对此次活动的开展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2、在每周定时、定点、定主题的备课组活动时间里,共同确定不同阶段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商讨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及对不同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认真准备发言,讲自己实施有效教学的得失及下阶段准备实施的内容。备课组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以求更大成果。
3、认真参加围绕“有效教学课堂”开展的听评课活动。听评课活动中在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里参加的最齐全,所以从中受益也是最大的。听评之后,相互学习,取长补已,感到收益很大。第二,从参加此次活动以来确定的研究课题来谈。主要从本学期教授的内容入手,再明察秋毫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阻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入手。另外,就阻碍课堂有效性的不良因素,我们也做了适时的探讨,如:提高学生的听课技巧,减少教师与学生间误会,多增进感情的方式等等课题。
第三,从进行有效课堂探索收到的些许成效谈。由于每次参加学校听课评活动最齐最全,所以我们在一起探讨有效教学的话题也相应的比较多,从中受启发也多,受益也大。总的感觉,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确实有一定的远见性,这是教师通过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寻找改革的切入点,“积跬步以致千里”,我相信在不断地探索中老师们都会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成果。我们音体美组三位老师也因此更加具有凝聚力,团结协作,共出效应,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三)寻求不足努力创新
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需要尽快改进的地方。第一、在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回归学生的同时,课堂上设计的环节有时过多,显得繁琐,老师为追求环节的紧凑性,每一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的自主性反而没有体现出来,老师只是追求预设的环节的效果,而对于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有效的引导。要将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上。第二、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要成为教学中的隐障,因为我们语文教学较其它学科更趋向于形象化,如果用过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势必会影响学生领悟知识的技能,而只是依赖于单纯的画面效果。第三,现在参考书很多,网上的课件也很多,学生可依据的资料很多。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问要务实,要从教材的基本点出发,认真解读课本。
有效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是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必经之路,“痛并快乐者”,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教师也会有更多喜悦的收获,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阶段性总结3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是当前形势下“延期开学”对我们教育行业的具体要求。于是借助互联网隔空架起学习的桥梁。线上教学初期已基本完善,现阶段“对于如何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实效性”,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我校正在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将我校线上教学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平台融合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我校教学上主要依托于《同上一堂课》的名师资源和本校教师直播细化课堂内容,师生互动依托于视频连麦和视频会议两种方式;作业批改以家校本和微信群为主,发挥钉钉平台的.优势,让网络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二、规范作息
模拟在校生,营造学习氛围。严格把控时间,丰富课表内容,语文、数学、英语、课间眼保健操、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特色课程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线上学习劳逸结合,保护视力最重要。
三、课前预习
教师前一天会把预习单和微课视频等资源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预习有目的、有方向。
四、微课助学
因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校的线上授课采用微视频网上授课的方式。微课制作内容少而精,视频形式活泼有趣。
五、分层导学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作导学案。把导学案分成三个层次:一基础题,二能力题,三提高题。便于学生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答疑解惑
教师利用微信群和家校本进行答疑解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七、小组合作
建立线上学习合作小组,分别建独立的小群,每天作业发到小组群里,小组内组员轮流检查组内作业,然后反馈到班级群里,汇报情况,教师做总结。并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评选日冠军小组,周冠军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减轻家长的负担。
八、考试检测
让学生通过考试增强学习信心,乐于参与线上学习。教育永远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站在讲台,就是你我的生命绽放。让我们心怀远方,砥砺前行,共克时艰,上好每一节线上课程。
教学阶段性总结4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积极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教学改革实验,师生充分发挥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的优势,侧重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工作进程中,我们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而且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十分显著作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都有着不同层度的改进。
一立题背景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以极大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在教育领域里,人们借助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孩子们成长在21世纪这个人类的信息时代,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应初步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逐步实施“校校通”工程,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其他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整合性的根本在于它的学科交叉性和它支持知识联系的整合性。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实现了卫星电视系统、因特网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合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为扩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奠定了基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边远地区带来契机,将对西部地区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3.传统的教学手段、方式效率低,严重阻碍教育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小学综合课程,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现代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探究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成为迫切需要。
4.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再现各种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的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
6.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的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需要教学手段激发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上个世纪以来,教育界对网络在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给了更大的关注。面对信息社会带来的冲击,我校领导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谁领先了一步就是领先了一个时代,也就抢占了教育发展的至高点”等观念,为此,全校形成共识。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上培训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和办学能力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心,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新途径。近年,我校在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投入资金,加快硬件、软件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初具规模,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我校实验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容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实验,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即是(1)现代媒体技术,即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也就是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现代媒传技术,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也就是媒传教学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3)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即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也就是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三种技术合起来,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学法、教学设计是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所以用三种技术,也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两件事情:1.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教学人员、教学环境等等。我们的实验中、需要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最主要的是现代教材资源和现代教学技术环境资源,也就是现代教材体系和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和利用。就是使教学过程各组成要素(教学任务、内容、手段、方法、效果等)及其相互关系,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整体优化。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学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2、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的理论与实践;3、现代教育技术对普通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4、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与教过程的评价。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在新的教学环境(技术支持的环境)下,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应用中,需要采用何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2、学校如何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1、通过研究、总结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应用中,所采用何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在信息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验法为主,以文献法、调研法为辅。四本阶段实施过程中心工作
1.软、硬件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与关键(1)硬件建设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我们自20xx年建校开始重视现代教育设施的投入,五年来,有计划的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方面设立专项资投入金,至今已经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了一个以主控室为控制中心的综合应用型校园网。到目前为止,学校有两个教学微机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即网络中心、一个多媒体教室和20个办公室都配备微机,所有微机全部连入校园局域网。利用交互式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一个通畅、高速、性能强,能同时传输资料、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号的传输系统。校园网将全校21个信息点的100余台的物质基础微机联结起来。这个校园宽带网络环境为我校的个性化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师生的信息素养建设是关键
在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握的原则是观念先行,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同步开展,队伍建设适当超前,促进硬件投入进度,加大软件的开发。
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能力,要有现代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在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树典型,抓示范、在校内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研究课、网络教学示范课、两项全能基本功竞赛、优秀CAI能手等活动,将原以为很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每位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学校现有条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完全可行的。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向教师提出了"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应用"的学习与实践要求,自20xx年以来先后开设了windows入门、课件制作、网络基础、网页制作等培训班,设立了校本培训班和校外培训班,共开设了5期培训班约20课时的技术培训。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以其丰富的知识量,快捷的传输为多个学习者提供了同一问题的多样化的、不同的观点,提供了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判断的机会,我们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求、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极积性。强调以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教学过程的探究化、教学活动的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明确实施目的、制定实施方案。
依据课题总体要求,以教研组为核心,召开参加课题人员会议,明确本阶段实验目标,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在总结上一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本阶段的实施方案,在高一、二、三年段全面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的一般教学模式。任务落实到每位实验教师,明确分工,每月进行一次课题调研课,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每学期写出与课题相联系的结段性总结,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要求,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确定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模式。确保把教研活动落到期实处。
四实施的阶段性效果和存在
问题1效果:(1)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通过实验使课题组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加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使我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力迅速提高,明江、闫春哲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均获一等奖,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好评。(2)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本阶段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对多媒体图片、动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使方面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意识得到了加强。其解读、运用各种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成绩获得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存在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平时教学与课题构建脱节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课题构建实施中的连续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缺乏持久性。(2)实验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解不够,在实施中多数情况下凭经验进行,使实践缺乏强有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实际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五本模式下一阶段实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学生的现有认识实际,把握住两考考纲。
2.优化教学过程,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师生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
3.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阐述观点和回答问题,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帮助学生形成相互交流学习成果的良好习惯。
4.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教学中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梯度性,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今后的设想
1.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从理念上更新提高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增加相互间学习,不断苦练内功,提高三种技术的应用能力,做到得心应手。
农垦北安分局第二高中课题组
20xx年12月21日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阶段性实验报告
农垦北安分局第二高中课题组
20xx年12月21日
教学阶段性总结5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
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 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在三乡光后小学听课时,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五 、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升华情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上,他们在看、听、读之中,就能凭借直觉和联想去体会,使抽象的文字化为真切的具体的画面,从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导语的设计、角色的演示,
让学生从中体会陶罐和铁罐神态的不同,激发学生不仅仅从语言中感观,还得学会神态的感情色彩;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文章的“味道”,让学生在对其“滋味”的品尝中领会语言的内在含义,使思维活动更加深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语感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丰富多彩的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美好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既使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得到升华,又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教学阶段性总结6
开学以来,全体一线教师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努力构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不继更新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初步迈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开学初,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分工明确,每位领导坚持听课、评课,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特别注重抓好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查等几个基本环节。组织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以此来监督和促进教师在备课,批改作业两方面的工作。
通过落实常规,使教师在备课,上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规范和提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对政治、业务做了一次检查,《思与随笔》次检查,《听课记录》一次检查,自我研修一次检查。大部分老师的`教案书写美观,规范,内容具体,各个项目填写齐全。个别教师投机取巧,丢项少写,已督促完成。不少教师的学习笔记内容全面,态度认真。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 大力加强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深入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改革实验。开学初进行了学课标,通教材的活动,三月份开展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组内研讨课,四月份进行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示范课。同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办学原则,有计划地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学习,使全体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因为领导重视,措施得当,我校教学秩序稳定,多数教师的业务水平直线上升。
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面:
1、进一步完善备课制度,尤其是集体备课,要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业务提高的重要途径,加强检查指导。
2、进一步加强常规教学检查和管理。
3、对作业批改工作进行指导,进一步统一规范和要求。
4、加强学生的写字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检查。
教学阶段性总结7
“人生识字聪明始”。从这里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在 小学 阶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 语文 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语文 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它各学科学习的质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些陌生的汉字呢?作为主抓识字教学的语文教师来说,不妨试图改变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自己课题实验的情况。
一、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一)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促进兴趣的提高。 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通俗易懂。教学中充分发挥短文识字的载体作用,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激活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识字。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识字与实物及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实物词语时,我们通常采用实物教学,调动所用感官共同学习。再让学生观察本课图画,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3、直观教学,将抽象具体化、形象化。 通常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更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如:教学《我是什么》一文中“漂浮”“飘浮”两词学生很容易混淆。怎么办?可以从字形上进行分析理解,但更适合低年级的分辨方法是演示法:如让学生观察旗杆上的红旗在风的吹动下在“飘浮”。而一根木棍浸在一盆水中为“漂浮”于水中。
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安排的练习设计成为一个个游戏,如让学生读小鱼身上的词语,并告诉学生,谁读对了,就把小鱼奖给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的游戏识字法更适合在低年级学生中实行。
学生在有了识字的兴趣之后,识字过程当中便需要掌握和运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如:顺口溜识字法、加一加识字法、换来换去法、猜字谜等,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兴趣,使识字变成是学生的一种兴趣活动,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丰富活动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才会不断的取得进步。因此,我们会经常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以便学生更好的巩固已有的识字成果,促进学生的识字兴趣。
1、争当“识字小天使”。根据教学情况,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检测,对于每一阶段取得好成绩的同学给予加星的奖励;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识字的交流,对每位学生的课内外识字情况进行记录,学期末进行累计,评选出班级的“识字小天使”。
2、定期举行朗读比赛。每学期中末期,班级、学校都会开展朗读比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文或是课本之外的材料,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诵,根据学生的水平评定出不同的'奖次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多形式的展示、评比,给学生创造了赏识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找到了自信。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这项实验当中来。
二、阶段性成果
1、学生方面:
经过一个学期的“识字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识字量的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也随之提高。仅仅是《课外阅读》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许多学生还积极的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儿童读物,在班级开办了读书角。每天的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孩子们都会兴致勃勃地进行读书活动。
2、教师方面:
能够及时开展调查认真进行分析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相关的实验计划。平时注重学习相关材料,更加重视学生识字写字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实验方法的教学研究,及时记录点滴收获。
三、实验中存在的困惑及努力方向
当然,在实验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于一些入学年龄小,学习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来说,完成课本之内的识字任务都比较吃力,对他们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课外识字是本着自由、自主的原则进行的,这样,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一帮一”的合作形式,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教学阶段性总结8
经过半个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我组的教学小课题“七至九年级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初见成果,使得我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在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总结前阶段的经验,吸取教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向着课题研究的深层迈进,成果不断涌现。下面对本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调查,发现原因。
词汇是学生的最大的“拦路虎”,英语词汇不但数量大,而且非常活跃,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词汇的变化最快、最明显。主要表现在:(1)新词的不断出现。(2)旧词,一词多义的现象更加普遍。(3)英语大量吸收了外来词。
我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这和生源地的教学要求,教学环境及条件等有关,从客观上讲生源基础差,这点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初中是学生英语语言接触相对紧密的阶段,正是在初中阶段,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母语之外的语言有认识不清,理解不够,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新鲜好奇之后的乏味,以及对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的认知的贫乏,对于语言的基本构成词汇的学习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不愿意去记忆单词。
英语词汇的多变性让学生望而却步,也让教师很难把握,事实上,有许多词汇问题,即词法问题,被我们许多教师当成句法问题,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归纳、讲授,要求学生们记忆和“触类旁通”。但是,用各种规律、拐棍、理论和条理记忆的单词除了一部分记忆深刻的以外,有相当的`数量记忆不清、形象模糊、概念混淆,不能致用。
另外,“职业倦怠”也是教师容易出现,因为我们这个职业,在有一定的年限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习惯性思维,不思进取现象是有出现。
二.针对问题,本阶段研究措施及方法:
1.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年级由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分别指导,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用相应的单词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束缚,在全校学生中基本形成了利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的局面,英语词汇学习的新途径越来越宽阔平坦。
2.相关实验教师继续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验,实验效果更加显著。组内教师集中备课,互通有无,通过听课、讲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并总结出一些方法:
(1).形音结合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语音规则及运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拼法。能准确拼读单词,往往就可以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即做到发言正确,以形发音,以音记形。
(2).充分重视造句练习法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
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
(3).列表记忆列表这个形式可用来对单词进行分类记忆,不一定画表格。分类可按主题内容把单词分成若干类,如:卧室用具、起居室、亲戚名称、人体部位名称、文具名称、交通工具名称、动物名称等等。这些词有些有某种联系,由一个会联想到另一个。
(4).加大阅读量,提高重现率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记住。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
(5).以旧带新这是一种广泛的联想,在已有知识上建立新的知识。例如,由已认识的单词组成的复合词,利用词根、词缀组成的新词等。在记单词过程中,“以旧带新”起很大作用,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旧的越多,新的越容易建立起来。
(6).通过“小词”学习词汇学习词汇,也应运用突出重点,基础先行的原理,使学生牢固掌握一批能量极大的“小词”,从而建立自己的“基本词汇量”。
3.继续实行“分工合作,三线并举”的工作方针。课题组相关教师的具体工作随着教学工作的改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本阶段的分工为:七年级组由靳景燕老师负责,八年级组由袁亚丽老师负责,九年级组由张晶老师负责,各年级组成员的调配和衔接仍然由组长靳景燕老师负责。“三线并进,齐头并举”的的工作方针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效益。
三.研究成果及收获。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厚的回报。由于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也、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实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本阶段在全校各班都进行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使得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面貌有所改变。各任课教师在实践中也更加成熟起来,课堂教学和词汇活动有了很大的改观。
2.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积极实践新的方法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单词学习的技巧和策略,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研究组教师设计很多帮助单词记忆的游戏活动。这些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平等参与的空间,深得学生的喜爱,每一次活动都积极参与。五、课题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组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还很不平衡,有些实验项目只是流于形式,既没有实施计划,又没有实验总结,虽然也做了一定的实验工作,但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没有做好把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效地统一起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坚持到底,让课题研究更加果实丰满!
七至九年级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提克阿热克乡中学英语组
20xx年5月15日
教学阶段性总结9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丰都县教科所领导的关心下,本期“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工作收获甚佳。为了使课题实验工作能够进一步顺利地开展,达到更好的目标,现将本期的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1、本学期教科室重新修订了《xx镇中心校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实验教师考核制度》、《xx镇中心校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管理办法》、《xx镇中心校课题奖励办法》等,通过对这些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加规范了学校的课题实验工作,为课题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本学期重新完善了《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上课和评课要求》,使全体实验教师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为实验课题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在本学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全体实验教师认真按照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步骤和要求展开研究,在研究中重点落实“十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在读中求创新,在读中收集资料、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学校课题组平时注重深入课堂听课,对课题实验教师实行按月考核。
(三)严格实施了导学案教学制度
1、基本上把握住了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教学流程:教师设计学案——→学案集体备课——→课前下发学案——→紧扣学案自读,做好“五步三查”环节。
2、真正落实了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注重了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学校对教师利用教学案上课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在教学案的集体备课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备文本基础:即教师集体研究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题的识记要点、点拨要点和拓展范围,形成统一的'指导方案,力图通过对学生完成文本基础题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教好的落实所学课文的文本基础知识,并获得对文本的大体感知。二备核心目标:即教师集体研究学案中的核心目标相关教学内容、解题思路、点拨方法。充分预见学生在完成核心目标试题中可能提到的问题,要在充分的熟知文本的基础上,准备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阶段性总结10
一段时间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课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新理念的认可,更看到了来自于理念引领下的学生、教师、课堂的多种变化:
1、变单一学习方式为多种学习方式并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多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方式,致使不少学生缺乏兴趣。在课改实践中,教师们看到了理念与实践的落差,看到了站在教师那边的教育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们开始把教育的视线投向了学生那边,把选择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探究式学习运用于课堂,使课堂多了几分生机,多了几分灵气。
2、变识记为主的作业设计为多样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最近两年,我们努力探索作业的多种形式,突出了作业的“精”和“准”,把实践性作业、探索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相机使用,真切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而服务。
3、变单一教学为学科有效整合
为使每个师生能富有个性地发展,使师生互动、团队互助、共振互应得以持续发展,我们努力营造合作化的'学习氛围,加强了学科间的互动研讨,变单一教学为学科有效整合,建立了大课程的观念。07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了“注重学科整合,丰富学生经历,全面提升素养”金山区小学整体推进二期课改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会上,我校还作了题为《实践整合理念全面提升素养》的主题报告。
4、变被动研究为主动研讨
西方不少研究发现,无论教师参与校外短期培训,还是接受继续教育,通常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或教学技能及时转化为实践,但校内教师间的互助式听评课和指导却能弥补这样的缺失。为此,从07年开始,学校提出了“相伴教研”的理念,努力推行互助式的听评课,推出了领先课、相约课、推优课等研究,使教师逐渐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不是靠等待,也不是靠别人来拽,而是要有主动的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学期中,每学期至少有60人次的老师邀请他人进入自己的课堂听课。
5、变封闭型交流为资源开放型共享
在“相伴教学”的思想引领下,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资源库已建成,里面有课题、案例、教案、试卷、课件、论文、作业精选等多种资源。资源库的建成,不仅使教师间增加了交流机会,也使资源得以循环使用,并不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教学阶段性总结11
为提高我校教师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推进广大教师在教学领域中的行动研究,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促进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进,在科研中发展,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开展了教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的教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此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加强培训,统一认识。通过学习、讨论新教育思想,从教育理想的高度来审视本实验,更新教师的观念,使全体教师从心底里参与随笔写作活动。
2、学习理论
学习国内外关于教师随笔、教育叙事、教师专业日记写作的理论,思考如何指导教师开展随笔写作,如何活动更有成效。
3、建立制度
根据活动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使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迹。
4、搭设平台
(1)学校为教师选购四百多本教育书籍,每年订购多种教育教学刊物。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读12本好书,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教研组每学期向外推荐优秀随笔,推荐写作积极分子参加县级以上的“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激发教师写作的成就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好阶梯。
(3)学校认真选取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随笔、论文等,争取在各种教育杂志上发表或各级各类征文评比中获奖,并打算将优秀教学教育随笔汇编成册。
5、开展活动
(1)教师在每次月假放假当天,将随笔交至校长办公室签字批阅。校长阅览之后,再将优秀随笔推荐到各教研组,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教师间相互阅览、留言,实现同行互助式的校本教研方式。
(2)在教研组内开展读书沙龙、随笔写作讲座等活动,让教师的个人经验与同行的感悟相碰撞,收获更多的教育智慧。
(3)教研组内每月结合教师随笔开展一次课题研究交流会。我校每个教研组都确立了一项课题,如:语文组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数学组的《如何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英语组的《学生英语习惯的培养》等,每个月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围绕本组课题,结合老师个人的随笔,探讨交流好的方法、经验,使课题研究工作日渐成熟,也为教师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经验。
二、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了学校教师骨干队伍的发展壮大。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教师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随笔,首先要让教师广泛吸纳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此,学校通过外出培训、校本培训等渠道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几年来,我们先后派出了二十多位老师赴上海、杭州、西安等地参加了关于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研修项目培训。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扎实、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四大课题组,各课题组都有分管领导,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研讨活动落到实处,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使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迹。
2、教师教研水平有所提高。
平时,我们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教后反思,经常撰写教学论文、随笔、案例分析,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评比,积极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教师通过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实现了培育质朴清新的人文精神,使教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对新教育实验的认识,课题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青海教育》、《海北教育》、《门源教育》等各类杂志发表论文上百余篇,在县级以上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共有三十多篇获奖。
3、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及生存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三年多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唯有反思,我们思维之泉才会永不枯竭;唯有不断反思,笔下才会诞生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灵动之作;也唯有反思,我们才会由一名“新手型教师”真正提升为熟练型甚至是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师写随笔”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我校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勉励,逐步养成了“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良好习惯。本来,在上课、批改作业以后,好多青年教师都会感到无所事事,空余时间基本是依赖电脑。现在,学校的大部分青年教师在认真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写出了许多有一定质量的教育随笔。通过读书、思索、写随笔,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品味提升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教师对新教育实验认识不够,没有认真分析日常工作中的教育教学现象,所写的随笔还在走形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2、教师随笔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在理性认识上尚需进一步加以提炼总结。
四、今后的设想:
1、学校局域网正在规划之中,全面建成后实现校园网全面覆盖后,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在线”、“校园网”等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随笔交流活动,并积极在学校门户网站实名传帖,发表教育教学随笔,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2、将此项活动确立为课题,并申请县级以上级别课题,使此项活动真正上升为理论的高度。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相信,有上级专家的指导,有学校领导的的支持,有全体教师的努力,我们写教育教学随笔的这条路一定会丰富而又多彩。
教学阶段性总结12
这一年我校就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意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彼此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把“高效课堂”作为重中之重。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一、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二、教师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淌。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情。
当然,我校在推行“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要么设计的检测题没有时间做;要么,在学习过程中问题不当,破坏语境,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总之,我校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
一、必须把课前预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开放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的课前预习。因为学生只有预习才知道,哪里会了,那里不懂,在课堂上和同伴讨论什么,向老师请教什么。可以说,预习是否充分,决定了课堂是否高效。要搞好预习,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编制高质量的预习学案。学案的思路决定了课堂的思路,学案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质量。每位老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同事负责的态度,精心编制每份学案。备课组要早计划、多讨论,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二是指导学生搞好预习。要给学生布置明确而具体的预习任务,指导具体的预习方法,确定预习达到的目标。我们老师要告诉学生,预习也是学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更要认真,更要细致,更要深刻。二、老师的点拨要准确到位
现在的课堂,老师的讲被限制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这就要求我们非常明确讲什么,点拨哪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证师生学习信息的畅通,老师必须十分清楚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学生“需要什么”这一信息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一是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中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备课。二是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留意他们的举动,聆听他们的发言,发现他们的思维障碍。我们再点拨时,就容易多了。三是讨论完毕,每个小组都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填入“课堂疑难反馈卡”,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会更有效。
三、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单位,只有激活每一个小组,激发每个小组的学习热情,才能使我们当前的课改更具持久力和生命力。1、千方百计利用好小组长。
一个好组长,就是一个好小组。平日要多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小组内的困难。定期组织小组长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定期评选最受欢迎的小组长、最负责任的小组长。
2、对每个学习小组一周一评价,一周一总结。
这里面最关键的有三方面的评价:①课前预习质量。②课堂展示③当堂检测的成绩和当堂落实的效果。我们的设计必须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否则,有可能流于形式,半途而废。
3、对学习小组要实行动态管理。也就是说,小组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班内出现一个特别优秀的小组时,可以把其中的几个骨干分配到其他几个小组,把好经验,好作法,好风气带过去,促成几个组的共同发展。当出现一个特别差的小组时,可以把相对较差的几个同学分配到几个比较好的小组,防止他们掉队。就当前的课改形式而言,建立激励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经验的积累非常必要,适时进行反思能使我们进一占得到提高。目前,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正在我校领导与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强力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将会更上一层楼。
教学阶段性总结13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二、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三、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四、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制作,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为家长的辅助教育提供相应依据,建设和谐的家长-教师-学生新纽带,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五、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
六、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所以每位英语教师应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则应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我们可以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教研组和每个备课组应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以供学校统一决策。
教学阶段性总结14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探索过程我们的研究过程
根据课题实验第一阶段实施方案,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建设硬、软件环境
为了能让我校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1年3月,学校进行了校园网二期工程,投资17万自行设计并施工实现了将校园网扩展到家属区的目标;201年5月学校投资建设了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实现了班班通,彻底解决了多媒体教室不够用的问题;并将出口带宽由原有2M升为10M,使得学校的信息公路更加通畅;为了让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们还为课题组的老师专门开设Ftp服务器,方便老师们的网络应用和交流。这一切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在资源库的建设上,学校在原有教师原创课件、K12资源库的基础上,又与北大附中签订了网络合作学校的协议,学校师生员工通过卫星、互联网可以直接使用附中的课堂实录、有声大课堂、资源库等信息资源,学校为这些资源库还专门配备了共计240G的硬盘空间;为课题研究和了解全国教育动态和前沿提供了很好的软件条件。
2)培训
“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素质必须跟上甚至超过软、硬件环境的发展,应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并全面提升其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首先从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更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才能使教师跟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佳结合点,用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以继续教育考核为手段,以竞赛、奖励为激励措施,对课题组乃至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轮训。
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培训分模块、分层次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应用软件的升级换代,可以说是目不暇接。加之众多的培训学员基础不一,各授课教员的专长不一,难以在一个培训层次和班次的情况下解决培训的各种具体需求。所以在具体操作上采用了“培训层次化、教学模块化、选修+学分制”的方法,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所谓培训层次化,即是指将教师按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初、中、高三个层次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培训中设立初级班、中级班,按学期滚动开展,将培训长期而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业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较高层次教师,则采用兴趣研究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管理网络、网站建设、校本培训的人员,还经常进行送出去进行专业培训的方法,提升自身素质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
教学内容模块化、选修+学分是将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分类,由培训教员按照各自的专长选择培训模块进行教学,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培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已经掌握的教学模块可以不参加统一培训,但必须在统一培训结束时参加考核,合格者则给予该模块所应得的学分。这样避免了无谓的重复培训,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管理的可操作性。
通过系列化的、滚动的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邀义务对巫溪县中学、双桥中学、凤鸣山小学等兄弟学校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获得了一致好评。
3)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及取得的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举行了讲座、展示课、研究课、课件比赛等一列活动,以期从多个角度进行引导教师参与到信息化的进程中来,一部分教师从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在全国、市、区、校各个层面各个学科的各种比赛、论文评比中频频获奖。研究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文字和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教师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
2.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将文字、声音、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制作成CD-ROM等光盘长期、大容量地贮存。
3.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建立教学专用网站,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信息技术可以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信息技术也可以是“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表以及汇报研究成果;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
3.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相对而言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教师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3、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4、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教师利用工具软件记录、管理教学日志,并定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
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
3、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养是指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能力:
运用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能熟练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鉴别、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
生成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加工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富有个性,从而创造新信息,用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效益,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信息协作的能力。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交往与合作的中介,与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协作关系。
信息免疫的能力。浩瀚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科学的甄别能力和自控、自律、自我调节能力,能消除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总之,过去存在的难以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可以通过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互促互动,结合重组;在学科教学的结果上,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整合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学科教学的彻底变革。
教学阶段性总结15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我尝试在课堂中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这一课题研究做出小结。
一、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愉快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愉快教学的有效性,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实验活动,主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游戏的设计及组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愉快教学氛围的营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愉快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学生们的情绪体验,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更愉快地学习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通过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在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活动还不能调动每个孩子参与的热情,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3、课堂上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热情。
(二)今后改进的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愉快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习愉快教学的更多高效的策略。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坚持撰写实验札记,阶段性小结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教学阶段性总结】相关文章:
教学阶段性总结05-24
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02-26
学校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02-25
小学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12-30
中学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01-14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12-30
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15篇02-26
小学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10篇02-25
阶段性教学工作总结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