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电工基础教学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工基础教学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
一、引言
《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电路的组成及对电路的分析,内容广、概念多、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按现行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法,简单的把教材灌输给他们,效果通常很差。尤其是面对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浮躁、自我调控能力较差,但是同时他们往往又存在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现实情况,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地采用目前较为成功的项目教学思路。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而且,项目教学方法没有特定的结构或一层不变的教案或教学材料,它是一个复杂但灵活的框架,用于帮助师生进行互动的教与学,教师在成功实施项目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地激发,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下面以《电工基础》课程中“测算电阻值”项目教学为例进行一下探讨。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测算电阻值”是《电工基础》课程的一个项目教学任务。
电阻是电工基础中的一个基础元件,如果不认识电阻,不会判断其大小,将无法学习各种电路计算的定理、定律,相当于未真正进入电工基础的学习。因此这个学习任务是很重要的。
2、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中职机电及相关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由于初中学过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掌握;但以往的教学普遍比较理论化,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直接告诉学生电阻的种类、性质、特性。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辨认一个电阻、如何通过看色标知道它的大小,如何用万用表测量它的值。因此学生无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动手能力,更不要说具备什么职业技能。因此在进行该学习任务的教学时,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应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相互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习任务的目标分析
该学习任务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认识电阻、判断电阻大小”这个项目来学会如何辨认一个电阻、如何通过看色标知道它的大小,如何测量它的值;通过举例、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本项目教学可以设计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阻定义、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掌握如何用色标法判断电阻的大小;
(3)掌握如何利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ZK(〗1、用色标法判断电阻的大小
2、利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
难点:〖ZK(〗1、色环的颜色、第一环的判断
2、色环读数的方法。
3、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步骤、读数。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测算电阻值”的学习中,给学生布置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流程:先提供给学生一些电阻元件;再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用色标法来表示大小,及如何进行计算判断;再提示学生没有用色标法的电阻该如何测量其大小,提供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供学生自行选择。在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六)、流程图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思考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总结,有以下思考:
1.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项目的选取要以《电工基础》课程内容为依据,既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要让学生有一定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几乎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项目活动任务。总之,项目的确定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需要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讨,紧紧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2.实训设备、场地是项目教学法的基本保障。项目教学法是要求学生以任务为引领,在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为了更好的“做”,则必须需要一定的实训设备和场地。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2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生源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对他们来说,学好这门课程难度相当大。所以,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灵活处理教材,把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尽量使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减少认知过程中的困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入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费劲。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我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当学生听完后对其很感兴趣,还不断向我提出问题。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习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动力。这样,就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了。
二、完善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想教好这门课程,还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总结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概念和性质,掌握一些定律、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差别,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电容的串并联时,和电阻的串并联相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两电容器串联,每个电容器两端电压的计算公式与电阻并联的分流公式相类似;两电容器并联,每个电容器上流过的电流的计算公式与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相类似。
再比如,分析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有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等,每种方法各具特点,不同题目有最好的计算方法也有最差的计算方法,通过一题多解的.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多种方法的特点,增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以便计算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节省解题时间。
2.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即把抽象的知识和常见现象放在一起,通过类比,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如在学习电流的形成时,由于电流是摸不到看不见的,学生感觉很抽象,我们就可以把它和水流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类比,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电荷在导体中做定向运动的一幅画面,很快对电流建立起了直观的认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电压可以用水压来比较;电阻可以用道路障碍来比较;电容器可以用水库来比较等等。注意,这些类比只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并不代表概念本身。
3.减负法
职业学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其教学核心体现在服务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中,本着“文化够用,技能突出”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不需要刻意追求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理论性很强的内容、繁杂的推理和计算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工作中基本用不到,只要让学生知道最后的结论即可。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层次,对教材作不同的处理,为学生减负,也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
4.归纳总结法
学生普遍感觉《电工基础》“公式太多记不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理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既可以大大减少记忆量,还能灵活加以应用。
每一章的内容学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及与前面所学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养成这个习惯,不要等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完成,渐渐地培养了他们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走进课堂,利用投影、多媒体等手段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特别是在处理某些教学重点、难点,但又不能直接实验展示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充放电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毫秒,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一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用灯泡的亮、暗这一现象来描述,将过程拉长,让学生在脑中感受电荷的迁移,形成充放电的印象,进而通过现象分析电路中各参数的变化和工作过程。然后,学生再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较难理解的问题花很短的时间就能解决。
四、加强练习测验
按教材的规定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去做某一定理(概念、原理)的练习题,或用某种公式反复解同类练习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章结束时可以做一个测验,以此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均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想真正教好这门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和研究。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总结。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3
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全面的就业竞争力、从业适应力,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了学校各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探索新型的技能培养模式,也成了每个职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目标。
一、新型技能培养模式的提出
学校针对注册入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目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与完善,总结出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技能培养模式——“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三年短暂的学历教育年限内,把他们培养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符合当今生产第一线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生源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教育“接合点”,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以及师资、经费和设备等着手,初步构建“基地‘加’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链,然后依据企业调研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基地”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指校内、外对口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多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差、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而直接到企业上岗又满足不了生产技能要求的实际问题,探索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的有效途径,根据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把专业技能分解为基础技能与基本技能而进行分阶段培养。基础技能为掌握和运用某项专门技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单元,如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专用设备的规范使用等等。基本技能为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完成企业某项生产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或设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等等。基础技能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基本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基础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巩固提高。基础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模式进行训练培养,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或模拟训练培养。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的条件下,再到校内外对口企业的生产岗位上,在师傅指导下通过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等训练方式,对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应用、巩固和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品字”型结构)所示:
图1 技能培养模式内容链图
三、“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教学环节
从以上“结构图”可以看出,两个小“品”字沿着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其相连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不可分割。从链条的始端到链条的.终端,学生完成了对职业技能的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生疏到娴熟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基础技能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汽修专业学生要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机械识图技能、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和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钳工实习》、《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汽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其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训车间融为一体,老师和师傅互为角色。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现代企业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的观摩和体验中“有的放矢”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某些“概念”和“公式”。即便是一些比较适宜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与实践、实物、实例的结合上来学习掌握。各个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钳工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和仪表;能进行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规范操作。
机械识图技能: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和机具(设备)。
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电气仪器、仪表。
(二)基本技能训练环节
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后,就进入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环节。基本技能包括:汽车驾驶操作技能、汽车维护作业技能、汽车修理作业技能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及实习有《汽车驾驶实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二级维护实习》和《维修企业顶岗实习》。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产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产教结合”教学,不是边生产边教学,也不是生产+教学,而是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以教为主、以产辅教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生产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到企业能够直接用得上,达到“无缝对接”。在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学徒,教学相长,共同克难攻坚,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各个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达到汽车驾驶员C1执照考核要求。
汽车维护作业技能:能按照汽车维修手册独立完成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汽车修理作业技能:能够按照汽车修理作业的相关修理、装配标准和工艺规范完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分类、总成部件检修、总成大修和竣工验收工作。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能够利用仪器仪表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使用中发生的常见故障。
(三)基本技能在生产岗位上的体验与应用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再“必真”,与企业生产的环境、过程、条件、工艺对接得再一致,也赶不上企业快速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已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还需要到企业生产岗位“真刀真枪”地体验和感悟,直接在生产岗位上真正完成对技能基础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是直接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体验,但还不能像一个企业职工那样独立担负起生产任务,还有一个对岗位生产技能边体验、边感悟、边掌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环节仍然是教学环节,或称之谓岗位生产性教学环节。也只有在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完成在直接生产岗位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所学技能成为生产技能。根据汽车生产岗位分为:诊断工位、机修工位、电器工位、完检工位。这一环节,各个工位的培训目标如下: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以下检查内容:第一,清洗气门积碳,清洗喷油嘴,以及更换火花塞。第二,检查空调、清洗空气滤清器;第三,检查刹车油和刹车片。第四,车轮动平衡和胎压。根据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
机修工位:能够对车辆发动机、车身、悬架、转向等部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正确的拆装工序,按照工人师傅的指导,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工作。
电器工位:要求实践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电气线路图,熟悉电气零部件的组织按照部位,按照电路图判断出故障点。
完检工位:要求实践学生熟悉二级维护的所有检测项目,能够熟练完成汽车灯光、制动、动力、电气等方面的线路检测与故障诊断。全面掌握汽车电路、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
(四)对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环节
学生初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对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顶岗进行做工,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来完成由生疏—熟练—精确的熟能生巧过程,锻炼成为一名毕业后到企业直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能手。这一环节与前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前三个环节从总体上讲都属于教学环节,是在老师和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一环节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上在师傅的总体引导下,完成对前三个环节所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过程。这一环节的岗位,称之为企业生产岗位,我们同样分成四个工位,各个工位的技能目标将按照实际生产来定,比企业实训岗位技能目标稍高。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确定车辆故障产生原因,并且能够初步估算出针对故障或损坏的部分的维修成本;同时,要编写出维修工艺卡,为下一步维修做好工艺卡片。
机修工位:主要针对车辆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等部位进行检测维修,同时,可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及油路、气路的检修与日常维护。
电器工位:主要针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电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汽车车身电器装置、汽车空调系统等做检修与零配件的修复与更换。
完检工位:主要针对修复过的车辆进行系统完整的检测,包括车辆外观、内部及性能方面,确定检测数据符合规定范围后,由完检负责员工签字,交付客户验收。
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巩固提高过程,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了到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站得稳、发展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总结
职业教育主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用岗位技能,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法向技能型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企业安全操作意识增强,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4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是多门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的基础。为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学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进行课程改革,将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项目背景
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施情况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
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即项目任务)。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四)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手能力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之前一味地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找出知识点,并结合实物消化重点,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点,更能够掌握怎样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例如一个小的心形灯,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原理、技术参数等。当一个心形灯焊接完毕时,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元器件的性能、作用。还能从中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3、由于是初次尝试项目教学,因经验不足以及该班三自教育和技能大赛等原因 ,导致本学期只完成了11个项目教学,有电子温度计、行走机器人两个项目未能完成。
三、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1、开展项目教学,打破了体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变学生“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
5、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课程标准。
6、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对仪表工具的正确使用。
7、开展项目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在4号楼201、402进行,因做实训项目时需要大量插座,但实训室条件无法满足,故需要大量的接线板代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是重复的。有的项目任务所需时间很短,而有的项目任务又较为复杂。难易程度缺乏过渡性衔接,造成在知识点的过渡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
3、在实训内容的监管方面,因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理论内容花费时间过多,而用于实操训练的时间没有保证。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过多的在意产品制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相关知识点缺乏深度的了解学习。
五、需改进的方面
1、项目任务的设计在现在执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2、过程考核的表格设计上还需完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重点学习,应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
3、考核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团结协助能力,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操作。
机电一体化教研组 20xx年6月27日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5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结束了。在同志们的支持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在思想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爱岗敬业,工作积极,团结同志。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机床电气控制》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工作。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1、认真备课
课上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备得是否精彩,因此每节课我都认真作好课前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内容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该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仔细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如何组织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甚至细化到自己的每句话应该怎么说,以便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他们对所教课程感兴趣,为能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2、积极上课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会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一定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作业少而精。教师是每节课的组织者,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3、精心批改作业
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本年度由于疫情利用钉钉在线教学。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辅导,从最基本知识点着手,然后是电路结构和原理,每讲完一节课,我都要利用钉钉软件在线布置作业,讲解知识点,当天的内容当天完成,不让学生欠债。不断地给他们鼓励,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批改作业方面,每一次都能做到全批全改,对个别学生错的地方、不会的地方,认真讲解,从不放任自流。
三.教育工作方面
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6
本学期《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此教材在编写时,紧密的结合汽车用电的实际情况,文字简练,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根据本学期11春季班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1春季汽车运用与维修班共12人,其中男生12人,无女生。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提前分流的,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但由于是他们的一门电子专业课,他们对电子课本身的兴趣还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学期《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采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玉萍主编的中职电子类通用教材。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绍了直流电路,第二章分析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第三章介绍了正弦交流电路,第四章,对变压器与电机知识进行了讲解;第五章,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知识,第六章,整流与直流稳压稳压电路,第七章,晶体管放大电路,第八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九章介绍了基本数字部件。同时书中辅有十三个实验课程。从课程安排上看,本学期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每周4课时,预计实际教学十八周,共计七十二课时,由教材与课程安排来看,本学期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电路基本物理量,串、并、混联电路。
2、掌握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
3、了解电磁现象及其应用。
4、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5、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6、了解半导体元件的基本知识明及基本性能。
7、了解整流与稳压基本内容。
8、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计算与分析方法。
9、了解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10、了解基本数字部件的参数及应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性。
由于汽车电路较简单,但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覆盖面广,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尽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电路,从而去掌握复杂电路的知识。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为了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举例、讲解、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兴趣。我在给他们授课上尽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课的增加可以把学生的感官认识加强,适时通过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理论的动力,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好汽车电路的重要性。
3、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家中都是独子或是由父辈把他们带大,这就使他们在性格上和与人交流上比较偏执。由于本学期汽车电工电子在实践课上对学生要求较大,有很多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如果上课他们不能很好的听课在实践课上就做不出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会在课下和学生主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对汽车电路学习的的想法,并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想法用到实践课上。
4、从学生自身出发,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不一样,在学习上就会形成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让每一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成就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对于个别认知度较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多做一些课外的实验以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并在实践课上单独留一些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电路,碰到问题我在给他们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增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实践课。
五、教学进度表
直流电路第3-4周实验一:
万用表的测量技术和验证KCL定律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第二章第5-7周实验二:
同名端的测定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第8-10周变压器与电机第四章第11-12周实验三:
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联结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知识第五章第13周实验四:
半导体二极管极性判断及特性测试整流与直流稳压稳压电路实验七:
单相整流、滤波电路第六章第14-15周实验九: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十: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第七章实验五:
晶体管极性判断及特性测试第16周实验八:
汽车照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基础实验六:
单管电压放大器第八章第17周实验十一:
基本逻辑门电路实验十二:
三一八译码器基本数字部件第九章第18周实验十三:晶闸管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7
时光飞逝,一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在校领导关心下、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本人能够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业敬岗,共同努力、团结拼搏、自加压力、不断进取,全面推行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11级4个机电班的<<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开始真正认识本专业的一个窗口。所以,在课余我大量的查阅也关本课的教学资源,努力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现将本学期本人的主要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功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
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学生喜欢上了这门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直接挂钩,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子就调动了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作业做好了,那么考试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教育学生,首先就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为此,平时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文件,细心领会其精神。譬如,在假期,我也丝毫未放松过自己继续加强政治学习,并续写万字笔记,从而不断提高了自身思想素养。在工作中,我对学生加倍关心爱护,课间与学生互相沟通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献爱心等公益活动,从而使师生在政治思想素质上达到一并提高的效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8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应用到教学中,形成统一的整体,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电工基础》课程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既要具备高度的电工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实际操作,以体现其实用性的特点。目前,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必须予以优化和升级,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 《电工基础》课程概述
《电工基础》是高职高专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涉及了电路、电阻、磁路等内容,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升级版[1]。该教材的学习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其中理论知识很强,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且该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导致该课程成为电工专业课程中的难点,成绩一直不理想。
2 《电工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众科目都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电工基础》课程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师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受挫,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产生厌烦感,且该课程的内容都具抽象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电工基础》课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2.2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学生缺乏课堂实践机会,课堂的参与度不高,会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吸收,不能亲力亲为,对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以及非正弦交流电的区别及原理就不能深度领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够说服力。由于《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趋于理论性,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缺乏实践性,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制约着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2]。
2.3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高职高专大都是民办院校,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少,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这也导致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施短缺的现象。《电工基础》课程的开展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民办院校很难满足这一要求,缺乏实践基地,制约着知识的学习,也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2.4 教师能力存在问题
《电工基础》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具备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集合在一个教师身上,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整合。但是,目前《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由两个教师负责,这样对知识点的整合就会存在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3.1 化抽象为具体操作
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和特点[3]。电工基础理论内容的枯燥性很难被学生接受,化抽象的内容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电工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加以验证,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该课程中设计的内容很多,围绕着“电路”这个主题,通过对电路等的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掌握操作的流程和原理,进而上升为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的实现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高职高专院校以职业教学为主,而职业教学要体现其实用性,用加强学生的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
4 《电工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4.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教学开展提供基础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是必然选择,可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教学基础[4]。传统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部分是采用两个教师负责,对知识点的整合性和统一性不足,不能直接从知识型向技术型进行转化。针对这一现象,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转化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对电路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都要建立联系,更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学生实践性的认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电工实践机会,以增强对电工理论知识的诠释,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条件。
4.2 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大专业实践操作力度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电路实验室,可对其中涉及的电路实验进行演示性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从中体会生活的奥妙。教学实践基地不仅仅要满足实践操作,还要融入理论知识教学,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再划分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实验室中,应具备实训桌、空气开关、电源、插座、电流表、电压表、电流互感器等部件,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创造实验条件[5]。例如,在学习三相电路时,对三相交流电路的概念进行学习,教师应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对三相交流电路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实践性讲解,能让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以及三角形连接等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会对相关知识了解的`更为透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3 提倡小组合作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应提倡选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彼此的情感和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结意识、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将学生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电工基础知识相当,小组成员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具价值和意义[6]。例如,我们以低压配电电路的安装为例,每个小组一个集训桌,并提供所需的空气开关、电流互感器、导线、电源等构件,让学生们在安装低压配电电路时,对每个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功能都要予以了解,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电路连接,连接完毕后,教师检查小组的连接情况并让代表予以解释说明,其余的小组对该小组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
4.4 提倡任务驱动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的形式,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任务的实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只有学生自己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从中体会电路各元件、各种电流等的原理,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有别于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应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是对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考察,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小组讨论部分的关注,小组合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为教学实例,教师先向学生讲述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操作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布置本节课的任务,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检查每个小组对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的成果,进行小组评价,教师再予以评价,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从中评比出最为优秀的小组,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对表现欠缺的小组予以鼓励,最终教学完成。
4.5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
为了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更好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利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校企合作还面临着瓶颈的问题,认为从高职院校中获取的利润相对较小,不会对其构成吸引力。企业应端正态度,不可拿利益来衡量教育事业,应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且高职院校的优质人才会直接留在企业中,为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让学生在企业实地进行实践操作,教师或企业的专业辅导人员予以辅导,能深度了解其理论知识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解读,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总结,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基础,提高学生《电工基础》课程的专业水平,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5 结语
总之,将理实一体化应用于《电工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既提高了学生的电工理论知识,也实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并通过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予以诠释,使其更具说服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使用,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改变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将重心倾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9
按照学校教务处、商财部和加工制造部的安排,本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三对口高考电子班《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高二机电1401班(高考班)《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我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并认真编写好教案,本期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下列几点:
1、认真备课,科学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理论基础较差,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辅导”作为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夯实每一步,精讲每一节,向四十五分要质量。首先是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及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点;其次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作好知识铺垫;三是了解本学期学生复习应掌握的知识内容,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尽量与本学期的复习内容相衔接;四是选择合适复习资料及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提问、互动、讨论、模拟试题、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环节,使教学灵活有趣,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尽量要求自己的表达清晰准确,通俗易懂;讲解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对于联系紧密的章节与章节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多作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讲解例题
时,尽量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重视教学检查,合理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及时进行单元测验;本期进行了十次单元测验。重视课后辅导,晚自习下班,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2、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一是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二是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三是开展问题讨论;四是多应用幽默,让学生在紧张之余情绪能得到舒缓;五是在教学中灌输与本课程有关的历史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六是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与知识点贴切的比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扫清数学知识障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数学基础较差,加之各科教材的不断变更、不配套,对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也增加了一些难度,比如,一些数学内容要到下学期才学,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认识,是靠从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开始学的。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有关习题不会解,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使学生觉得电工技术基础难学,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顺利复习,我就专门为学生编写了手算开平方的计算方法及例题等资料,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学期主要是高三的电工教学工作。一是在内容上增加了容量。二是教学方法上要求“上不封顶”。深切地感到高三教学任务重、要
求高,对口高考班难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加强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与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发展相适应。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0
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特对本学期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素质方面
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本学期主要内容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2.电路模型
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4.欧姆定律
5.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6.基尔霍夫定律
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二) 电路的分析方法
1.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
4.叠加原理
5.戴维宁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电压与电流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8.串连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四) 三相电路
1.三相电压
2.负载星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3.负载三角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4.三相功率计算
(五) 磁路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3.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4.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三、教研教改方面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领会新教材的特点、内涵,注意与同事的交流,特别相关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验,汲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
如果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对某门课程发生兴趣,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过程就将教师被动地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电工基穿的`教学中,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呢?
(一)、联系日常生活及生产用电常识,打消畏难心理,建立学习自信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如何用电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那么第一堂电工基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学得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障碍,让他们对《电工基础》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要介绍这门课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及生产中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给学生结合实际谈学习电工基础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设想,基本上消除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畏难情绪。我在课堂教学上总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感到电工基础知识并不陌生,并且还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建立新的概念、定律和公式,使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没有了心理障碍,觉得电工基础的知识易于接受。建立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自信心。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尽量从小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学问题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接受,使学生消除了畏惧的心理障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常采用实验,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各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新课之前先提出预习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的内容自己来做实验
(四)、主动探究
提高素质,造就能力是电工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能力的造就是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这个过程来使成为事实的。
基本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
(五)、平易近主教学造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创造力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首要由创造精神决定,“能不能”创造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相关。咱们中专生业教诲在造就学生立足社会、综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创造力的造就放在榜首。
生业教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造就具有生业意识、生业技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对情况的顺应性、竞争性和创新性。中外专家把富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国内外一些企业家认为未来的生业人才一要有勇气和胆识;二要肯不断学习;三要可以或许搞好公共关系;四要有创造性;五要有全局眼光。因此,创造力的造就是生业教诲目标的焦点,而教学平易近主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与学是一个彼此影响、彼此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实行平易近主教学,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职位地方为主动的积极参与,使成为事实师生之间的彼此尊重、平等交往,接纳设疑、启发、讨论、鼓励等办法,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接纳顺向思维求拓展、逆向思维出新意,引导学生领悟、创设情景、下手动脑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要领,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促进自我发展。 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时候,要注重准确驾驭教材和学生的心理,充分考虑到情境创设的对象、手段、方式和结果,要适当、正确、艺术性地运用以上要领,使患上创设的教学情境合情合理、入脑动情,只管即便把教学活动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但这样一来对教师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程度和实践能力,成为一位“双师型”教师。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1
本学期《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系统、详略得当。根据本学期20xx秋季班汽修专业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3级汽修班共51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3人,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差,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但由于是他们的汽修专业主课,对电工课本身的兴趣还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学期《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采用高教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会主编的通用类教材。
全书共分十章。课程导入介绍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单元一,直流电路;单元二,电容和电感,单元三介绍了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单元四介绍了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安全用电。
三、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性。
由于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覆盖面广,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尽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电路,从而去掌握复杂电路的知识。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为了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举例、讲解、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兴趣。我在给他们授课上尽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课的增加可以把学生的感官认识加强,适时通过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理论的动力,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重要性。
3、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家中都是独子或是由父辈把他们带大,这就使他们在性格上和与人交流上比较偏执。由于本学期电工基础课程在实践课上对学生要求较大,有很多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如果上课他们不能很好的听课在实践课上就做不出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会在课下和学生主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学习的的想法,并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想法用到实践课上。
4、从学生自身出发,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不一样,在学习上就会形成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让每一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成就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授方认识实训室,实验台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掌握安全用电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了解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知识。了解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法,对于个别认知度较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多做一些课外的实验以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并在实践课上单独留一些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电路,碰到问题我在给他们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增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实践课。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2
本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对工作做一总结,总结成绩,思考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本学期受学校的安排,担任了10机电两个班《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期间还进行了电工电子的`实训任务。10机电班是秋季新入学新生,总体上讲,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综合素质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还相差很远,对于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倾向性与意志力也较底。相反的方面倒是好动,喜欢有动手机会的实践性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要求高,其难度已涉嫌大学一年级课程。于是这样跨越式的教学显得难度较大。(例如学生们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都没学过,高中物理也没有经历过,有些甚至不懂勾股定理等等),为此,采取的教学策略只能是尽量降低理论难度,以尽量通俗易懂、学生能够接受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穿插适当、必要的数学、物理知识;力求使学生打下必要的专业理基础。教学以学生学会、够用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实践技能的养成。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3
《电工基础》是主要介绍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以及交流电路等知识,是学好电工专业课程的基础。《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等特点。大多数学生感到:《电工基础》课,原理枯燥难懂、实验深奥难明、习题面广难解,于是厌学、厌听、厌钻的情绪油然而生!
一、课程体系
(一)内容抽象,整体性强。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首先体现在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上。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其次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电工基础”中公式繁多、复杂,解题的方法较为灵活,电路逻辑性较强,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好此课程必要条件。另外其内容有较强的整体性,例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知识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一是层次二的前导和基础,层次二是层次一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它们是逐步展开和逐步深入的,且脉络清晰,共同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二) 实验的重要性。
《电工基础》的实验课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实践环节,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技能的基本训练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通过电路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一般电量的基本测试方法和调试方法及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与设备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 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观察,则电压表读数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然与电源电压相同。
在研究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时,很多学生认为如果一个原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明白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二)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地“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都觉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采用:
1.基于兴趣教学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14
本学期,电工基础课程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教务处的部署,本学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思想素质。
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认识到为人师表的教师本身师德的修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加强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才能与教育形势的`发展相适应。
二、教研教改方面
本学期我重视了教材的研究,在分科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带动下,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领会教材的特点、,注意与同事的交流,特别相关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验,汲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
三、教学方面
这学期担任电工基础教学。一学期下来,有一些感受,有必要总结如下:
教材有两大特点。一是内容增加了。二是教学法要求“上不封顶”,不再像以往大纲那样有明确的上限。感觉到任务重、要求高。而学校下达的周课时与以前一样,学校安排的课时却比以往的少了。学校电工类的学生多,就业后与本专业的内容联系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科教材的变更、不配套,对电工基础教学又增加了一些难度。如一些数学内容要到下学期才学,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的认识是首先从电工基础上开始的。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有关习题不会解,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使学生觉得电工基础难学,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课后习题的编写过程对这一现实问题认识不足。
如何教好电工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回顾一下,这学期的教学,也觉得走了一些弯路。在第二章串并联上花的时间多了一点,这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后面的应用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容易接受也容易掌握。为今后电工基础新教材的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体会。
一学期过去了,刚好完成教学任务。学校领导对电工基础教学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也在这里一并对电工基础教学给予帮助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06-24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03-04
电工基础说课稿07-27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8篇03-04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1篇)07-14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工作总结12-10
教学基础工作总结02-04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12-01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总结07-0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