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1
语文课开展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途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被广大师生所青睐。这种课堂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课堂的高效与否,取决于探究活动是否有效。
一、探究活动要有目的性
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能力的提升点,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方面设计探究环节和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和发散性。要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如学习完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假设你就处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你会与故人说些什么话?(用现代话语表达)有个学生回答,“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另一个学生回答,“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还有一个学生回答,“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教师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但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二、探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在探究时创设问题情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如一位老师在上中考专题复习口语交际课时,播放一段录像,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不知不觉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气氛自由、宽松、热烈,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该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最后又做了一些专题练习,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充满着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三、探究的活动要有组织性
正确的探究方法和策略是使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探究可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等品质。交给探究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常见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明确探究任务,独立质疑思考、分享碰撞达成这样三个环节。
1. 明确探究任务:在探究问题出示之后,老师要强调探究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的过程和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
如在郦道元的《三峡》一文的教学中,出示问题:《三峡》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有何不同?教师明确,此问题的重点是两文中探究问题的“异”。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1.想一想什么是衬托手法,衬托手法可以分为哪两类?2.在两文中勾画出运用了衬托手法的语句,标注是正衬还是反衬。3.学习小组长组织交流,记录员做好记载,做好交流的准备,全班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2. 独立质疑思考:明确了探究的任务、方法和重难点之后,学生进入独立学习的过程。在问题的引导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立思考、勾画、标注,思考对问题的观点、理由和疑惑点,准备在组内质疑交流。这是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2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语文知识和应用方法外,还应结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具有直观有效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过程的完成。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国学知识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老师带领学习的效果毕竟有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就要从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
一、语文思维的多样性
教学形式以班集体的形式开展,即一人带课多人听课的固有模式下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固化,单一没有特色,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一味地跟随老师的思路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这种看似省时高效,实则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长远发展。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学习本质上还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老师都是直接大量地灌输给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有独立思维能力,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训练,需要在抛弃传统僵硬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解答案,被动地认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背诵、套用书本内容,实则这种方法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上课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率低下。语文学科的学习的确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演算,但语文也不是思考为零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的参与者,老师和学生都要转变原有的观念。语文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每一题都有固定答案,语文答案是有自己的思考、理解成分在里面,灵活性较大,生搬硬套老师的答案没有意义,反而造成做题时无法快速思考,影响解答。
敢于质疑。课本和老师教授的`知识不是唯一,很多学生却视为权威,这种僵化思维严重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高效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文化的发展讲求求同存异,学习也如此,任何时候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不迷信,拥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能促进学习的进步、知识的传递。
二、提升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实践中,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可采取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教师在教授新的课程内容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课本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完成问题解答。
小组合作模式学。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又能够学习到别人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这种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发散思维,综合学习。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聆听学习地位,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自然也就不能高效地学习课程内容。强调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倡和鼓励多样化教学。
三、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意义
高中语文学习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就必须促进其独立思考,增加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多数人认为语文是记忆性学科,多读多背就可以,但语文思维是通过记忆获得知识,通过理解存储知识,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判断,给出总结,是集想象力、理解力和记忆力为一体的。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发挥导向性作用,加强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语言信息、文字信息的交换,优化思考结果。培养学生以更加开放、直观的态度看待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老师而言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也是渗透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了语文学习开放性思维,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生难免会有一种惰性,依赖课堂、依赖老师和课本,只知道一味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失去主动学习的欲望,削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被动懒散的态度永远不能促进知识的吸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成长。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拓展其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和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是当前教学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3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现阶段,语文的课堂教学从形式到方法上都存在很大改变,尤其以活动课教学最为显著。活动课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教学特点,利用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活动课教学隔更为生动,能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形式归于古老,教学内容太过封闭。就是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和实际生活相脱节,严重缺少时代气息,而在教学方式上经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全部剥夺了。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下降,进而引发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理想。所以,语文教学要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有效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做贡献。
二、活动课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课堂内容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活动课教学是一种十分开放的教学项目,它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语文应用知识,尤其是一些新研发的领域,同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德实际生活有联系,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例如,在开展有关春节专题节目的手抄报时,让学生多收集一些民间对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使用能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喜爱率。在课堂方法教学中,课堂活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与主动性,以前的课堂教学经常注重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只是陪角,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语文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学生带入到语文知识的殿堂。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从头到尾一直注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导,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主动参加,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语文,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提高。
三、语文活动课教学源于生活
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应以生活为源泉,这保证了活动课内容、方式的多元化、动态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例如,教师在纠正学生的用字错误中,要改变传统的纠正错字方式,不能将只局限在书本、教师中。应从课堂中走出来,将学生加入到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翻阅报纸、街头辨认用字,区分字的使用正误,并根据自生的语文基础,编订一份《勘误表》,提交给老师。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能力与知识,还能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学生将课内、外知识相融合,加强了语文知识的功底,使活动课教学发挥出真正的意义。这种辨字活动所涵盖的语文内容、层面和意义以及所展现活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语文的教学不能以“教”为目的,而是要将“教”转换成技能与知识,以学生自主、积极的独立完成学习内容为宗旨。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实践性、群体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添加剂。从活动中可以清晰看到,学生在一堂堂的活动课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所无法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较为好动,并且好胜心强,因此在每次活动中都一定会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裁判,虽然学生的语文功底有所差距,然而活动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大家处在同一个出发点,败者不气馁,胜者也被接纳、认可,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课教学对整体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这种促进显而易见,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相比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个性得到发展,互相比对、鼓励,进而产生的凝聚力、爆发力、探索力都十分惊人,令很多教师震惊不已。
四、活动课教学的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
在长时间对语文活动课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想语文活动课展现它的优势,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效益,就要在活动实践中展开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其中在实践中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并展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第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第三,一定要让语文活动不仅生动,还要有效。所以,活动一定要以教学为宗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活动课教学方案的实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课堂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现阶段高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做好活动课做好活动课教学,为培养适应我国发展的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4
一、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方式不同,人文教育主要指对学生的心理、文化素养进行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实施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人文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人格、心性进行完善式的教育发展方式。人文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对人文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首先是人文教育的精神层面,主要指人文教育具有培育学生观察力、理解力的作用,同时能帮学生理解、探寻人生的奥秘;其次,是在文化知识层面上解读人文教育,指的是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不仅要在课堂中展开知识性的教育,还要能够在课堂中融入具有人文素养的教育活动等;最后,是在思想层面上解读人文教育,思维层面发展人文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以上几个层面的实施,人文教育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它对教学活动积极的一面。
二、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社会也在进一步完善,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不仅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才能,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更重视。为了顺应时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高校毕业生的道德素质,高校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一定的人文教育活动。教师通过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2.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必然要求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帮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还能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长期以来,一些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在期末测评中取得好的英语成绩;有一小部分学生把英语当成一种语言工具,助其就业。这些高职英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使他们不能真正理解高职教学活动的真正含意。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将英语语言背后的人文知识素养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在具备一定人文知识素养的背景下开展英语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寻英语知识文化的热情。
三、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1.人文思想在高职英语教材中的体现英语教材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高职英语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多是一些西方文化的教学内容,语言表达富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基于这种教学内容开展的英语教学丰富了高职英语人文教学课堂,使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课堂成为可能。2.富有人文思想的高职英语词汇在教学中的体现在高职英语学习中,词汇是开展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英语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学词汇依托课文中的英语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中融入人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高职英语词汇是高职英语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3.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设置有助于人文思想的渗透英语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课。在英语方面,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教学时间较长,这使高职英语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在高职课堂开展人文教学更具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行为改变做出及时的跟踪调查,人文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四、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途径
1.充分利用高职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开展教学高职英语教材是高职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资料,高职的英语教材中蕴含着浓浓的西方文化知识素养。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职英语教材开展人文教育的教学,在高职英语教材中充分挖掘英文词汇、语句、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的资料,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讲解、适当延伸,帮助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2.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是高职英语教学课堂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要想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顺利开展人文教育活动,高职英语教师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中既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教育内涵,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英文知识,在播放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3.开展高职英语第二教学课堂高职英语的第二课堂指的是存在于课堂之外的英语教学方式、场所,即英语实践教学。教师通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渗透,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向学生展示西方的礼仪活动、节日风俗等。4.打造一支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高职英语教师是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因此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成效。学校要不断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技能培训,组织高职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人文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教学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5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它不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盛行的“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虽试图解决传统语文教学遏制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但它与一般的语文课相并列,将语文课的知识性(或学科性)与活动性割裂开来,形成纯粹的知识分析课和单纯的语文活动课,显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我们提出的活动化教学正是力求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它也有别于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而我们提出的语文活动化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正好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互为补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1.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改变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长期以来存在着大量的课文分析和以“一问一答”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导致学生普遍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活动化教学以大量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习得知识,无疑将会为改善师生关系、营和谐教学氛围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2.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化教学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将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克服学习意志薄弱等不利因素。活动化教学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学习巧妙地化入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避免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不利因素。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索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某些规律,改变初中语文课堂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形成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围绕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1.研究设计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个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2.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设计。即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用合适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
3.研究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操作流程,构建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模式或一般模式。
4.研究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模式在散文教学、诗歌教学、小说教学、说明文教学、议论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四、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制定课题研究与管理的相关制度。
2.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反复调研、反复讨论,查阅新课改和活动化教学等方面的专著,确定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
3.广泛占有资源,征订《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杂志,购买《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等教育教学专著,开通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专业网站。
4.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研究实施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月会制度,将活动化教学理论与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讨论、交流,逐步形成对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共识。
2.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征集导学、探究、运用、拓展等教学诸环节的课中实践活动,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1~2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力争结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设计出一批实践活动,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
3.围绕“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设计”这一主题开展理论思考、论文征集、课堂教学研讨等系列活动,力争总结出简洁明了、易记易懂、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口诀。
4.邀请专家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并结合中期评估意见对研究工作做适当调整。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6
近几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阶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内部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这些都体现出了对高中语文活动课程的重视。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1.高中语文活动课课程目标的设计
高中语文活动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和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课程目标的设计有所不同。例如:以演讲与辩论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演讲辩论,提高思想认识和文化修养,增强观摩事物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探讨若干个典型演讲、辩论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示。掌握演讲、辩论方法;通过观摩演讲、辩论活动,感受演讲、辩论的机智与艺术,分析演辩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观摩听众反应,了解演讲者、辩论者的表述效果;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养成在每一次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反复实践,丰富临场经验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发展个人潜质,弘扬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目标设计是高中语文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课程才有可能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2.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一般从以下四个阶段实施:(以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这一活动为例)
2.1 准备阶段
2.1.1 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
2.1.2 制订活动方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2)活动的内容:描绘出一幅简明的图画(或图形,符号等),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内容浓缩在“标志”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并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3)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前收集各种图标,如大型活动会议的会徽,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的形象标志等,增加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图标内涵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自我形象的设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通过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文字的表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活动的对象、情境、时间和空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所有的学生和授课教师;利用活动课时间,主要在课上进行设计(可利用课下收集资料,进行整理)。(5)活动的具体过程:确定主题―制订方案一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设计一学生总结一教师评价。
2.2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讲故事、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与此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研究型学习小组,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提供帮助并共同参加研究活动;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思路。以以上活动为例,教师将自己设计的形象图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案、题目、文字说明猜测图标代表着谁。之后,教师讲解图标中所表达的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也对学生的设计给予了形象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上去。
2.3 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况中主动搜集和处理文献资料或研究素材,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等。
2.4 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是正确的,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要多种多样,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制作网页等方式加以表达。将研究成果整理以后还应分别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方式表达。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型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赞美与分享,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以上面活动为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再推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创作者要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标志的含义。
3.高中语文活动课的评价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是不能缺少的。在学生进行了相互交流和总结以后,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包括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目的的讲解、对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讲解、对整个活动的评价。当然教师的总结在让学生学习、了解比较成功的作品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所以教师的总结应尽量以肯定的语气来进行,如:“这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适合自己的形象。以后我们会更多的开展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以后更加的努力,比现在做得更好。”最后教师还要指出这次活动的不足,并对以后的活动提出建议。
我们要积极地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人语文教学当中,让语文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与趣味。让学生能够真正乐意去学习语文,让“大语文”不再是学生头疼的话题,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贴近素质教育。当然语文活动课可能会受到诸如高考独木桥、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关键的还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有坚决彻底的课改思想,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无私爱生的奉献精神,语文活动课就一定能进行下去,发挥其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8
一、英语文化节的开展及可行性研究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文化节”的开展印象最为深刻。为使我院具有鲜明的英语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丰富校园文化,英语文化节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师生学外语、用外语的热情。英语文化节以“Learning English in Practice(在实践中学英语)”为主题,积极倡导“动口、动手、动脑”,以“普及英语、全员参与”为活动宗旨,力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充分参与,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文化节中都能体验到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英语文化节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课外活动的舞台
高职学生的学习任务比高中阶段压力要小,没有了高考压力的学生,不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时间的增多,必然要对校园活动有更多的关注。而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正适合了学生对英语实践的需求,在文化节期间,很多学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我院外语师资力量雄厚,文化节期间形成不同的教师活动团队
我院外语系共有29名英语教师,他们担任着全院的公共外语课程、英语选修课程、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承担各项大型英语活动。每年的英语文化节是大家最忙碌的时刻,各项英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了提高各项活动的有效性,对各项活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开发,我院组织了专门的英语教学团队,如英语口语教学团队、英语文化教学团队、英语竞赛教学团队等。这对教师的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良好的师资是我们开展和推进各项活动的基础。
3.必要性研究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辅以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熏陶与实践活动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更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创设更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但英语文化活动的开展毕竟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开展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如果没有学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资金方面会紧张,只靠企业赞助和学生会拉来的经费,会使活动进行的'时间和部分活动的效果打折扣。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特色的需求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为主要目的。例如,高职商务英语的毕业生直接在工厂、公司负责外贸单证工作的数不胜数,工作对他们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旅游英语专业也在开放的舞台中大展身手,特别是上海的世博会和迪士尼的开工又搭建了他们的就业舞台。需要就是最好的理由,需要就是市场。
2.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决定了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离不开课外的英语文化活动的补充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我们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英语课堂上改变了靠教师一人表演的天下,出现了真实对话情景和视频材料的再现。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帮助我们改变了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环境。然而,除了在英语课堂上有些英语气氛外,其他时间全部是汉语环境。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上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高职英语学习效果始终差强人意。但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不可能在英语教学上分配大量的课时,实际情况是英语教学的计划课时在不断削减,据此实际情况,我们将更多的研究放在了课堂外的教学和活动的开展。力求通过更多的活动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3.对英语文化的需求与不同区域的发展的有关
随着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要求,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尴尬,在一些高职高专的研讨会中,英语课时的不断减少基本变成普遍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它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高职生学英语没有多少必要性,这种状况在沿海的发达地区相对要好一些。最近接触的一些上海的院校,在他们那里外语在就业中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的课时相对有些保障。
三、英语文化节的开展促进了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人文素质是指全体学生应该普遍具有的知识和经历是其为将来适应社会需要所必备的全面的素质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学、语言(龙溪虎,1999)。而高职院校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使得一些人文学科的课时在不断减少,但是个人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是在大学阶段。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的气质、修养、品质。因此校园英语文化节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舞台。英语文化节的长期开展使学生在人文知识上得到扩展和补充,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人文知识,弥补了学校课程课时的不足。
2.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节,不仅创设了校园英语教学环境,而且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各项英语活动中的成功表现或获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美和鼓励,成功的经历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内在动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能力上,学生通过活动,他们的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及课外教学的有效性。在多项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成为一个活动的主体,共同参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就不止是语言、表情甚至是肢体动作。这样的活动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彻底改变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反之,冷漠的师生关系,既不利于教学,也难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要力争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心得02-18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02-22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06-19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13
高中语文教学总结11-24
(经典)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07
高中语文教学教案03-20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17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08-21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