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年月日》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月日》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月日》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章“年、月、日”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接触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在本单元以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后,学生将会把它们用于实际生活,小学阶段不要求对时间进行再拓展。因此此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本课,学生将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及其判断方法。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判断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天数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经历动手操作,搜索资料,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提高观察、判断、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突出重点:采取大月歌和左拳记忆法,把抽象的知识概括成有趣的顺口溜与点拳头。简单,学生易于接受。
突破难点: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是本课难点,必须让学生独立去观察、猜想、归纳,才能顺利内化成自身的知识。
5、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接触了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时间单位,如年、月。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越来越多地积累关于较大的时间单位感性知识,“六一”儿童节、每年的生日、元旦、国庆、植树节等让孩子建立年月日的初步时间观念。这些知识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此课的基础。“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较为繁多。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出现混乱。
二、说教法
(一)教学指导思想
1、“开放观察研究”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新课标理念之下,教师应扮演主导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所思考,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法上,我是采用“开放观察研究”的方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教育素材。通过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年历进行观察、统计、思考、总结,同时在学校生活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数学交流与数学表达的能力。新课标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具有浓厚现实意义的年历入手,本章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调查成果”建立“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平年、闰年、大月、小月、特殊月、判定大小月的方法、判定平年闰年的方法等等的知识使本课知识密度相对较大。本课在知识连贯性方面稍微欠缺。与单位“时“的联系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显得并不紧密。所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处理上我采用观察研究方式,唤醒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同时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形成新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3、动画、游戏、比赛多种形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运用多种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很重要。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动画、游戏和比赛,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规律的运用,加深印象。
(二)教学准备
1、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家里和亲戚朋友家里的年历,找出其中连续四年,观察数据并完成“课前调查成果”纸。
2、教具:年历卡、PPT幻灯片。
三、说学法
课前,学生搜寻资料、观察、概括、对比、思考,把生活的数学进行归纳、总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课上孩子以儿歌和游戏为桥梁,把客观规律内化成为自身知识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后,大月歌、左拳记忆法等作为知识的载体,将帮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和学习的诸多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连续四年的年历,完成“课前调查成果”。
学生手中的“课前调查成果”如下
年份天数
1月31
2月28/29
3月31
4月30
5月31
6月30
7月31
8月31
9月30
10月31
11月30
12月31
全年365/36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个月有多少天?
3、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
4、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课堂教学环节
(一)汇报课前调查结果
同学们,在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年历,观察连续4年的年历中的天数。同学们的结果怎样?有什么发现?下面请一个同学来把他的调查结果汇报出来。
学生汇报如:
1、一年有12个月。
2、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30天,还有29天和28天。
3、有31天的月份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四、六、九、十一月,
有28天或29天的月份是二月。
4、二月有28天或29天。
有的年份全年365天,有的366天。
(二)学习新知
1、月份和年份
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小月”。对于天数会改变的、最特殊的二月,我们称它为“特殊月”。(边板书大月、小月、特殊月)
二月如此与众不同,这里面一定藏着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请数学小博士为我们解释清楚。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地球总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四年就与标准时间相隔将近一天。人们就在这一年的二月份多加一天。就是366日了,这样的年份我们称为闰年”
2、月份的记忆方法。
要记住大月和小月,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提问)
学生介绍自己记忆的方法,可能是单双数记法、大月歌记法、左拳记忆法等等,只要符合规律,都予以肯定。
①单双数记忆法:七月以前单月是大月,八以后双月是大月.
②大月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③左拳记忆法:从拳头边沿开始数,凸起来的地方是大月,每个月31天。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每个月30天,。二月除外。
3、读一读、赛一赛
①全班同学用左拳记忆法一起边做边念。
②比赛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熟练最响亮。
③全班同学读大月歌,且考考哪个小组记得最牢。
④数学活动。活动要求:当老师说月份数,是大月时全班男生起立,是小月时全班女生起立。老师依次说出三月、十一月、七月、九月、六月、八月、一月、十二月,二月。
4、判断平年和闰年
我们已经学会辨别大月和小月的方法。那么,平年和闰年又怎样区分呢?
我们仔细想想,闰年就是当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所以,我们只需要看二月份的天数,就可以判断出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了。请翻开书本49页“做一做”,把闰年圈出来。观察闰年的年份数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如下:
①每四年就出现一个闰年。
②都是双数。
③都是4的整倍数。
总结规律:把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我们用发现的规律,猜一猜20xx年之后的下一个闰年。(xxxx)把它除以4检验一下。再找出xxxx年的年历检验一下。
5、练习反馈,引出疑问: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1864年、1963年、xxxx年、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6、平年闰年判定的补充规定。
1900÷4=475没有余数,可是它是平年,为什么呢?请听数学小博士的解释。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加了44分56秒。看起来误差很小,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多算了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判断题①五月是大月。()
②十一月是大月。()
③20xx年是平年。()
④xxxx年的二月有29天。()
⑤20xx年的一月有31天。()
(四)全班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年月日》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相信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年历卡查阅有资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1)思考:除了前面我们学的时、分、秒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各自的含义及他们的关系是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帮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张自己整理的表格,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修改、评价,并大力表扬、鼓励给老师提意见的学生,使学生放开胆子畅所欲言。这样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我再准确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时间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等。随后课件出示如下题目:
①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 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及记忆方法。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看书质疑,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
4、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重点练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比较难的是对闰年的判断。针对难点我先用课件显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让学生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之后用红色显示闰年的几个年份,引导学生“用4除”来判断闰年的方法。这是一般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来判断是否是闰年,并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行。
(2)发展练习: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根据学生发言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在某一个月中,都有谁过生日?其中两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5、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按照老师板书的年、月、日给填写关系。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说说我的板书
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年月日》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掌握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的。体现了时间由短到长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个时间单位,不仅是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互联网搜索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弄清每个月的天数。
5、教学难点: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二、说教法
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的教法是:
(1)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课件演示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创新式的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三、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进行简单操作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年历。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是那年那月那日上小学的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教师先让学生二人小组互说课前预习搜集到的重要节日以及父母的生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从年历中了解到哪些知识,再通过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根据每个月的天数,你能推算出全年的天数吗?”完成统计卡。
(出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卡对12个月进行分类,教师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鼓励学生: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很快记住哪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了两种记忆方法: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自己的年历,然后以四人小组交流填写统计表,由于学生拿的是不同年份的年历,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就可以发现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这样学习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大月、小月
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而后设疑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大月与小月。然后先让学生自学48页歌诀记忆法和左拳记忆法。而后老师重点点拨,强化学生记忆。
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淡化基础知识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还是要掌握的。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一起去探索记住大、小月的有效方法。
(三)总结新知,理解运用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为强化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其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年月日》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我分四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最后说的是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因此,我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用“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探索”来反映学生亲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用“发展”来阐明教与学的目的,以培养能力去提高适应新环境的适应水平。
计算机课件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还处在发展中,同时我希望通过这堂课抛砖引玉,促进我校电化教学的发展。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说过程。
1、导入阶段。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新课的引入,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共鸣的第一音符。首先,我利用课件演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画面,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学生全身心进入最佳状态,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思维,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从而揭示课题,进而让他们深入奥妙的数学世界。
2、讲授阶段。
在导入的基础上,对日历中的“年、月、日”我分了五个层次来教学这部分内容。
(1)教学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年月日都是较大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我先让学生观察年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表扬答得好的同学,并根据回答作板书。教学着重启发:每月的天数是多少?目的是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并分清时间的观念。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的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会记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在这个时候教学生读儿歌,目的既可调节课堂气氛,又可加深学生的认识。告诉学生自己的拳头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大小月,教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区分大月和小月。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新的知识点的介绍、自己喜欢的节日和生日的查找,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年历表中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3)认识平年和闰年。
我知道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带着随意性,所以我让学生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通过启发学生观察每张卡片的二月份,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二月份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有些年的二月是28天,有些是29天,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指出2月是28日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板书)。
(4)计算全年天数。
我指导学生计算全年的天数,提出合理的计算,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计算全年天数、展现不同的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机械的记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方法的优化。]
3、练习阶段
练习题包括填一填,判断,口答,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通过研讨、发现、交流等方法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及时组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总结阶段。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概念,最后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在总结时,我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使新知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系统化。
《年月日》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笼统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同学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同学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同学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同学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同学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同学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规范》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同学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同学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同学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规范》的基本理念:"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相信自身的同学,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同学能自身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同学拿出课前搜集年历卡查阅有资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
(1)考虑:除了前面我们学的时、分、秒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各自的含义和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身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同学探究知识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考虑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同学汇报交流,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同学也可以协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和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沛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张自身整理的表格,让同学大胆地进行修改、评价,并大力褒扬、鼓励给老师提意见的同学,使同学放开胆子畅所欲言。这样对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待同学充沛发表意见后,我再准确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时间单位和其之间的关系等。随后课件出示如下题目:
①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让同学在小组中说一说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和记忆方法。
接下来我鼓励同学看书质疑,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同学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同学多问"为什么?"。
4、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重点练习:同学对本课知识已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比较难的是对闰年的判断。针对难点我先用课件显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让同学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之后用红色显示闰年的几个年份,引导同学"用4除"来判断闰年的方法。这是一般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来判断是否是闰年,并告诉同学,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行。
(2)发展练习:说说自身的生日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根据同学发言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在某一个月中,都有谁过生日?其中两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同学的思维,有利于同学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5、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同学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依照老师板书的年、月、日给填写关系。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示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同学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同学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同学有自身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发明,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同学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同学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同学的发明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师生一起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同学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年月日》说课稿6
教材分析:
“年月日”一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探索学习时间单位及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感受,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新大纲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
(1)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知道一年中各月的天数: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2)在探索年、月、日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判断平年、闰年。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而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我特为学生设立了如下学习方法:
学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猜想验证、分析实践,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践验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
综上所述,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交流,构建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提高→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时间吗?”学生发言,说出节日或生日等时间。
3、教师归纳: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时候,往往要告诉人们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教师从学生关心与感兴趣的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这一资源入手,动态地
呈现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环节探究交流,构建新知
1、认识年历
A、课件展演示年月日的来历。
B、利用手中的年历,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年历,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C、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30天:四、六、九、十一月
二月28天
二月29天
D、计算一年的天数。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展示交流,教师板书: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E、练习,圈出xxxx年中,你认为有意义的时间。
(采用多媒体演示年月日的来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观察年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现创造,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认识大月、小月。
A、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大月、小月的定义。
B、指出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C、记忆大月和小月。(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
D、游戏。我们一起做游戏吧!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拍手,要是小月女生拍手。教师最后报到二月,根据学生的反映得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引入平年与闰年的教学中。
(通过用左拳记忆法和记大月的儿歌,轻松地帮助学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平年、闰年。
A、利用1981年——xxxx年二月的月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记录表。
B、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会说出有的年二月有28天,有的年二月有29天,教师适时指出: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揭示出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后,继续提问:“为什么会有平、闰年之分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出示小知识,学生既知道平闰年的来历,又知道每4年中就有一个闰年。教师再追问:“闰年的年份与数字4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首先出示年份除以4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然后让学生进行平闰年判断的练习。当学生判断1900除以4没有余数,而它却是平年时,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学生设下悬念,再及时出示小知识,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学生也掌握了整百年是不是闰年的判断方法,即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C、练习,再次判断平年和闰年。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特别是整百年是否为闰年的判断更是学生数学智慧的一次提升,同时插入平年闰年的课外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完善。)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年月日的知识,并得到了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方法到智慧岛去闯闯吧!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反馈提高
1、填空我最棒!
(1)、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今年的一、二、三月共()天。
(4)、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 )天。
(5)、四月份有()个星期零( )天。
2、判断我更行!
(1)每年都是365天。()
(2)24个月就是两年。()
(3)小明的书包是xxxx年2月29买的。()
3、口答: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月哪日出生的?
4、拓展练习。
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了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哪两个月?
(慧智岛闯关的练习遵循了学生爱动、爱玩、爱挑战的特点,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也培养了他们大胆探索的精神。)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谈谈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3、“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及要点知识进行梳理,利于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通过学生上网查找,把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年月日》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闰年平年
()()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xx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年月日》说课稿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分五个阶段来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是说教学方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调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能快速判断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及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2-3张年历卡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六个环节进行设计:
第一个环节是:联系生活,设疑导入
第一步是设疑:以王小红每年都过生日,她的姐姐芳芳明年十二周岁才过第三个生日来设置悬念。然后师引导学生猜想原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师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完今天这节课,你们就知道答案了。教师板书:年月日(师顺势说明年月日是时间单位)
第二步是探究前的初步感知:让学生把自己的的出生日期说给大家听,再圈一圈自己的生日和特殊的日子,然后看图片适时在学生回答中渗透品德教育)
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出隐藏在学生内心的疑惑,以探究疑惑为主线,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个环节是: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结合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的形式来完成本环节教学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先是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自己对于关于年月日的认识,再让学生拿出题卡1、题卡2,听老师说要求,告诉组内学生先交流自己的年历卡填写题卡1,然后组内继续观察、合作探究几个年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写在题卡2上。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几种年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引出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这样设计是让自己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识,更好的把握教学起点。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习惯。本环节公分两层。
第一层:认识大小月,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我是让学生汇报几种年份的相同点来引导学生认识大小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发现知识,体验合作的乐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识记大小月有没有什么妙方,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目的是让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体验自我体验的快乐。
第二层:学习闰年、平年
为了有效地突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我通过小组汇报几种年份的不同点引出二月份的天数是不同的(如xxxx年和20xx年)从而来教学平年闰年、年月日的关系及四年一闰1997年-20xx年的二月天数的)的知识的。先是利用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教学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之后做了一个小总结。接着设计了1997—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去发现: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时候,这一年就是闰年。这一环节的教学,留给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计算、合作交流、共同概括,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练习时,我特意安排了1900年,引导学生知道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并利用多媒体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还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回顾整理小结完成板书,并出示完整歌谣,完成了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完美收关。
(三)、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力求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四)、首尾呼应,解疑答惑
在“拓展练习”中,主要解决导入部分的问题,做到前后呼应,紧扣主题。
(五)、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六)、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办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年月日》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
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
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 ?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
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xx年时, 我用了20xx÷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
小
《年月日》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设计理念
虽然年月日时间单位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设计课时考虑到这一点,先了解学生已知的内容,自主探究,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的搜集、汇报、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3、这里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新课探究
1、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2、分析年月日的产生。
3、引导探索:(1)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3)生交流。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
一年有12个月
小月(30天)4、6、9、11
特殊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对比xxxx年的日历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月天数不同,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月份叫闰年。)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4、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师:(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a、歌诀法b、拳头记忆法。(出示拳头,师:这是什么?你们有吗?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自学课本P48)
(2)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3)师生共同玩游戏: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二月为什么没人起立,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在20xx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的?在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你们知道妈妈的生日吗?找出自己的生日
(2)请你想一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
(3)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一月?一日?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平均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谢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怎么产生的,使学生认识到它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有许多亮点。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本节课谢老师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参赛比较,“这样比公不公平”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学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
谢老师在教学中能通过直面的课件演示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并启发学生发现移动前和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通过例题的深入研究,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帮着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逐步清晰。
三、学会运用平均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练习设计,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和学习!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分五个阶段来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是说教学方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地说出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复习旧知,直入正题
用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吗?这一问题引入,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点明了新知的性质。也告知学生本单元知识是“时分秒”知识的延续,便于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和学习新知。
(二)、介绍年月日的来历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听老师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年月日 的形成。再者开门见山提出关于年月日你都了解些什么?让学生展现已知,暴露未知,点明学习的方向,便于把握教学的起点。
(三)、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第一层:观察年历 ,认识大小月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先出示20xx年的年历,让学生观察今年的年历下,仔细观察,看你能从年历中发现些什么?我再引导,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1月有多少天,2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一说。通过观察探究对照比较,发现各月的天数,学生观察了20xx年的年历后,有了一定的方向,我再让学生观察书76页和77页的年历,然后将你观察到地每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然后我提问,你能根据这些天数分一分类吗?跟据学生的汇报,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含义。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深入学习我点出留在下一节课。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的同时我再次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看一看20xx的的年历是不是一样的,。在学习全年天数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后,展示最优算法。以上的教学,目的 2 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表达。
第二层: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识记大小月有没有什么妙方。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汇报,我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脚;二月来了,不出声”的游戏。在这一活动中我让静的知识接受转变为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快乐中理解数学知识。
(四)、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如在外婆家玩了连续两个月这一练习就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力求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有教育意义(如在今年的年历上圈一圈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在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的同时渗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五)、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年月日》说课稿12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九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系;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判别平年、闰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识。本节课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围绕教学重点“讲清时间单位年、月、日等知识”,让学生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自己观察→质疑→再观察→再质疑→结论→验证,记住各月,平年、闰年及各季度天数的作用,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年月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三年级学生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对一年、一月的天数也有初步了解。但是学生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由来,判断、记忆的方法的了解等几乎没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自己网络搜索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及由来;知道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过程能力与方法: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对年、月、日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形成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
4、信息技术能力目标:能以独立或协作方式正确、熟练地操作信息工具,在网上浏览、检索、有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年月日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探究出年月日之间的奥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共分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日子,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年、月、日”在我们生活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资源、探究规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欣赏“万年历”,自主寻找有意义的日子,探究年、月、日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是观察→质疑→再观察→再质疑→结论→验证等六个环节,体现运用信息资源,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
三、搜集信息、巩固新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是均等的,既能为学生提供自学的舞台,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许多课外知识。四、操作实践、延伸拓展。本环节我设计了一组联系生活、拓展应用的实践操作拓展题,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拓展性学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 在本节课中我落实了:“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数学的美。在有关数学内容的学习中,体会实事求是的精神,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最新理念。
《年月日》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时间单位是较抽象的计量单位,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超来越多地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简单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课外知识,还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途径获得新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和年、月、日有关的资料或信息,这样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自己了解并掌握的年、月、日相关知识,从而提取并整理出相关的重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接着创设情景,合作探究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资料,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学具:图片、各年份的年历卡。
二、说教法与学法
1、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概括、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明白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不仅仅只在课堂。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重点问题,亲身经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沟通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吗?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互动合作探究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探究材料
以前我们用钟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10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是哪一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吗?申奥成功又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上找出你知道的纪念日,爸妈或自己的生日说给大家听。
(5)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原来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仔细观察你能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吗?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板书: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6)认识大月、小月
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把每月的天数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大月。把每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特殊的月份。
2、学习大月和小月的记忆。
你有什么方法记大小月?和同桌说说。
(1)拳头记忆法:让学生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月的天数。
(2)歌决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3)单双数规律:7月差是单月是大月,7月后面是双月是大月。
(三)测评巩固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四、全课小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是怎么学到年月日的知识的?有什么收获?
《年月日》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规定原因产生好奇和困惑。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在抓住重点的同时,我以突破"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展开。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过生日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将运用激励性语言、肢体语言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策略:
设置悬念——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六、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卡纸。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知这一道理的我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3月24日)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今天是小红的生日。一大早,她就吃到了香喷喷的生日蛋糕。真高兴!可是她的朋友芳芳却特别难过,因为她今年已经九周岁了,可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借机引出课题。
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以小组为单位请你根据材料(一)20年,20年的年历把1-12各月的天数填在表格一中。(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1)如果填好了,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月有31天,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给请出来。(课件闪烁大月月份。)我们给有31天的月份起名叫大月。(板书:大月)
(4)还有的月份有30天。我们把它们也请出来吧。(课件闪烁小月月份。)它们叫作小月。(板书:小月)
(5)还有哪个月没有出来?它有什么特点?也给它起个名字吧。(板书:二月、28、29)师:一年中大月有几个?
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补充板书。
小结:7个大月和四个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个月(板书12个月)刚才通过我们的实践操作,得出了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0年的2月有29天,20年的2月有28天,合计有多少天?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全年天数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先分工,后合作。让学生先分工把不同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记在探索记录卡上,再合作把四个人的探索记录卡制成汇总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汇总表,比较,交流、发现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就能记下来?(小组合作)
(6)学生展示方法
① 拳头记忆法。
②顺口溜记忆法: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八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③歌谣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特殊要记清。
(关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7)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月份,是大月,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请女生站起来。
(这一游戏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各月的天数。由此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
探究"平年和闰年"
(1)刚才老师出示2月份时,为什么你们男生女生都不站起来呀?根据2月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二月的天数。那二月的天数有什么规律吗?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下吧。出示活动二的要求。
(2)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二)把1997年-20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3)根据表格你都了解到了什么?20年申奥成功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年呢?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汇报每4年中就有一个闰年。或每隔三年就有一个闰年。我们看看是这样吗?(用小红框演示)看来闰年跟4有关系。
(5)推想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年?用这个方法推推20年是什么年?再推推20xx年是什么年?
(7)推不出来了,怎么办?(次时有的学生会想到用年份除以4来判断平年闰年)
(8)用这个方法算一算20xx年是什么年?(学生计算)
(9)根据计算结果再来判断下面各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多媒体出示)
(10)为什么1900年能够整除4却还是平年呢?请智慧博士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吧。(多媒体播放小知识)
(11)所以要判断一年是不是闰年,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如果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通过记录1981-20年二月份的天数,探索四年一闰的问题,这种设计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以数学观点来观察思考。加强了探索性和思考性。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题:
1.采蘑菇,做游戏
课件出示蘑菇图片,学生选择是平年还是闰年,2.动动脑,来判断
课件出示判断题,学生以抢答方式进行。
开放题:香港回归祖国是1997年7月1日,到今年7月1日是多少周年?
拔高题: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几?
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能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我出示一个自制的年历转盘,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动手设计一个。
环节五: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八、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有十二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31天 大月 (7个)四、六、九、十一 30天 小月 (4个)
二月 28天 平年 (365天)
29天 闰年 (366天)
《年月日》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已经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互关系;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教材为依托,网上素材为背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大月、小月和特殊月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2、能力目标:能判断任意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还能判断任意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和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个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教学难点是知道大月小月,学会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学法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讨论--验证--总结--概括--应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分三个部分,一创设情境,认定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 巩固新知、拓展提升;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定目标
在年月日这节课中,我们要学习年、月、日。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介绍年、月、日的来历,目的是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认识2003年7月份的日历,目的让学生知道要判断一个月有多少天,就看这个月最后一天是几号?最后观察2003年历,完成学习指南的内容。
2、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份是31天;4、6、9、11月份是30天,2月份是个特殊月。介绍大月小月,并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大月与小月。这样的设计,使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倾听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将机械记忆变为有意义的记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再通过有趣的小组合作猜生日,对新知加以巩固。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3、了解平年、闰年。
首先让学生观察1993——2004年二月日历了解这些年份的二月份的天数,接着介绍平年、闰年。判断1993——2004年哪些年是闰年,哪些年是平年?并从中发现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问照这样算,下一个闰年应该是哪一年?最后质疑那为什么四年就有一个闰年呢?通过知识加油站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升华。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以及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最后是学生畅谈感受,交流收获。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年月日》说课稿】相关文章:
《年月日》说课稿06-30
《年月日》说课稿12-26
年月日说课稿03-07
年月日认识说课稿06-29
年月日说课稿范文08-05
《认识年月日》说课稿07-28
《年月日》的优秀说课稿02-05
《年月日》说课稿13篇06-30
《年月日》说课稿15篇02-17
年月日说课稿1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