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4-01-19 17:16:0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跷跷板吗?看熊二和光头强也在玩跷跷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他们的体重悬殊太大了,光头强高高的被挂了起来。看吉吉和图图也来了。光头强和吉吉涂涂坐在一边,熊二坐在另一边,怎么样?对呀,跷跷板正好平衡了,那你们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就是,对,熊二的体重等于光头强+{吉吉+图图的体重,其实在跷跷板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究方程的意义。

  【新授】

  活动一:

  根据翘翘板的这种现象呀,科学家就设计出了天平。看老师面前就有一个天平,天平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我们认识克的时候就认识了她,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呢?请你来介绍,你介绍的可真全面,请坐,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一个刻度盘,天平中间有一个指针,天平左右两边物体重量相等的时候,天平就平衡,我们一般是左物右码。

  那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天平,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先将右盘上放上100克砝码,再在左盘上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谁来用一个式子的来表示呢?请你来说,说的非常准确,请坐,50+50=100。

  活动二:

  那我们一起观察这个算是它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来说目光非常敏锐等号左边和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接下来再来认真观察,老师将左边两个50克的砝码拿下来,在重新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杯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是100克,同学们是这样的吗?那老师带往杯子里倒一些水,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呀?对呀,天平朝向杯子这边倾斜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加水的重量大于100克。那我们再向天平右边放个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天平还是朝杯子这边倾斜,那你们能用将这个过程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一下嘛,请你来说。说的真不错,请坐。杯子加水的重量大于200克,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做的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你的小脑袋可真灵活,请坐。对呀,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水的重量,刚刚我们已经称出了杯子的重量是100克,所以用式子来表示就是x+100大于200。同学们,你们都想到这个方法了吗?你们可真棒,那我们继续操作,我们再向右边托盘放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呀?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天平朝向右边托盘倾斜了。那这个过程我没有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呢?对呀,x+100小于300,看来我们刚刚放100克的砝码放过大了,那我们再放一个小一点的试一试。

  我们将这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的砝码来试一试。同学们仔细观察,对呀,我们的天平竟然平衡了,那也就是说我没杯子加水的重量等于250克,那我们用算式来表示该如何表示呢?来躲着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x+100=250。同学们可真是太棒了,活动三:

  通过我们的共同探索,和一起操作写出了这么多的方式,我们带来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些算式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端正的坐姿来示意老师,看哪个小组的发现又快又好开始。老师看同学们都已经坐端正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请你来说观察的非常敏锐,请坐。有的算式是等式,洋浦的是不等式,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等式的两个算式之间他们有什么不同呢?请你来说,这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请坐。第二个算式有一个未知数x,而第一个没有,其实像这种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方程。

  那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呢?对呀,不是。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我们需要注意哪几点呢?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我们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

  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那老师这样说你们看对不对?方程是等式,对这样说是正确的,那等式是方程呢?对呀,这样说不正确,因为还需要一个条件,也就是说这个等式里必须含有未知数。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方程的意义。

  不知不解本节课已经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本节课都有那些收获呢?班长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他说啊通过本节课认识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看来啊本节课上特听讲非常认真,请坐!

  【作业布置】

  那接下来老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课下去搜集一下我国古代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呢?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本节课就先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观察、分析、操作、讨论中探究学习;(2)、让学生构建概念数学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有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会知识探索过程中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二、说教法:

  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的、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互相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充分利用身边事物。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三、说学法:

  学法: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和思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比较、概括和应用的能力。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四、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天平,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方程贴卡。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运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谜语导入,(古怪老头,肩上挑担,为人正直,偏心不干 ——打一实验用品)引出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平感兴趣,从而请学生说说对天平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平的原理。

  认识天平

  (1)介绍天平

  (2)提问:天平有什么作用?

  (3)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评价学生)

  (4)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天平可以用来量取物体的重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个天平进行演示来研究一下相关的数学问题。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1、创设情境,抽象数学算式

  情境1:(多媒体演示)天平左边的托盘上盛放2个50克的砝码,右边的托盘上盛放1个100克的砝码。

  (1)教师演示课件,提问:①你观察到天平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一下这个现象吗?

  (2)学生回答问题,并列式:50+50=100(教师板书)

  (3)教师小结:当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时,天平是平衡的。因此,像50+50=100这个算式,左右两边数值相等,我们把这样的算式称为等式。

  (4)左边拿走1个50克的砝码,换一个物体,重y克,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生:天平右边重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一下这个现象吗?

  生:50+y﹥100(教师板书)

  生:天平左边重。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一下这个现象吗?

  生:50+y<100(教师板书)

  生:天平平衡。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一下这个现象吗?

  生:50+y=100(教师板书)

  情境2:(多媒体演示)演示出天平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100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平衡,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克。继续演示,在杯中倒满水,天平倾斜,说明不平衡,得到100+x>100的不等式。(板书:100+x>100)

  再在右端增加150g珐码,又得到100+x=250的等式。(板书: 100+x=250)

  情景3:天平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克的砝码,根据不平衡状态得到y<50的不等式。(板书:y<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平平衡了,得到y+y=50或2y=50的等式。 (板书:y+y=50或2y=50)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

  活动二:

  引导分类,概括方程的意义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同学们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

  1、请学生以4人为小组讨论交流,并交流分类的标准。

  2、请学生在黑板演示,发表观点。(会出现的分类情况)

  ①按“是否是等式”进行分类

  ②按“是否含有未知数”进行分类

  ③按方程,等式不等式分来

  (老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 鼓励表扬)

  本节课我选用第三种分类方式,因为这种分类很细致,而且通过这种分类我们能够认识一种新的数学名词---方程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已经被分好的.式子,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逐步引出课题《方程的意义》,继续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么你掌握它的相关知识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内化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一)方程意义的巩固

  (1)多红旗比赛,下面哪些算式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35+65=100 ②x-14>72 ⑦x+y=p ⑧3a=9

  ③y+24 ④47=5x+32 ⑨⑩0.2+x>1.3

  ⑤28<16+14⑥6(a+2)=42 ⑩20-y<x11、 X=0

  (2)教师提问:通过这道练习,同学们对方程有了哪些更进一步的认识?

  (3)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引导学生总结:

  ①未知数可以在等式的任意一边,甚至是两边都有。

  ②任何字母都可以当作未知数??

  (二)突破难点,探索“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方程一定是等式。( )

  等式一定也是方程。( )

  几何关系图:

  展示学生结论: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等式中含有方程。

  (三)根据文字列方程 请一位学生说出他的年龄,老师比他大15岁,你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吗?

  (四)根据情景列方程

  1、你有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2、你能列出方程吗?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八、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

  方程的意义

  50+y=100 50+50=100 50+y﹥100

  100+x=25050+y<100

  y+y=50或2y=50 100+x>100

  方程 等式 非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ppt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生1:20+x=100

  生2:100-x=20

  生3:100-20=x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

  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①20+30=50 ⑤ 80<2χ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④50+2χ>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不等式

  ①20+30=50 ④50+2χ>180

  ②20+χ=100 ⑤ 80<2χ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20+χ=100 ①20+30=50

  ④50+2χ>180 ③50×2=100

  ⑤ 80<2χ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师: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的的式子有哪几个?

  生:②20+χ=10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 ) ⑥ 0.49÷χ =7 ( )

  ② Y+24 ( ) ⑦ 35+65=100 ( )

  ③ 5 χ+32=47 ( ) ⑧χ-14>72 ( )

  ④ 28<16+14( ) ⑨9b-3=60 ( )

  ⑤ 6(a+2)=42 ( ) ⑩ χ +y=70 ( )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6X + ( =78

  (2)36 + ( ) =4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方程的意义。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出示实物天平。

  (实物天平比较小,用屏幕上的天平来模拟实验。)

  2.两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西瓜,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猜猜看,天平可能会哪边重呢?(说明两边的重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用式子描述重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一场篮球比赛,红、蓝两队打得还挺激烈的,你能来描述两队的情况吗?

  用式子表示两队比分的关系。

  红队的教练啊也关注了这个情况,马上叫了一次暂停,并作了战术上的调整,一上场的一段时间里,只有红队连续得了?分,请你猜一猜,两队的情况会怎样呢?

  用式子来表示比分的三种关系。

  4.创设四个情景。

  (1)每个情景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关系式清晰地来描述吗?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刚才我们对情景的.描述得到了很多式子。

  200+200=40018<2318+?<2318+2318+?=23

  280>100120<4?25+?=7022y+720=1050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1)看是否是等式。

  (2)看是否含有未知数。

  ……

  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4.引导概括方程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三、抓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本质。

  1.演示动态平衡。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2.出示情景(没有等量关系,不能用方程表示。)

  出示情景120元正好买2个玩具企鹅。(有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

  3.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四、联系实际,应用与拓展。

  1.周老师从无锡到徐州来上课。

  (1)线段图。

  (2)我乘火车从无锡站开出,每小时行?千米,7小时到达徐州站。无锡站到徐州站的铁路长525千米。

  (3)到了徐州站,我买了3枝圆珠笔,每枝?元,付出20元,找回2元。

  2.情景图。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队获得了?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了32枚,日本队获得y枚。男孩说:“中国台北队金牌数的16倍正好等于中国队的金牌数。”女孩说:“日本队的金牌数等于中国台北队的8倍。”

  3.开放题。

  小芳集邮共260张,小明集邮共300张。怎样才能使两人的集邮张数一样多?(用方程表示)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先说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习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等式、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2点: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打算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义,会列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

  《课标》中指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解决问题。我主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取新知,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打算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感知意义;巩固练习,深化意义;总结提升,评价自我;拓展运用,回归生活;共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课的开始我安排了学生来认识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感知天平的原理和用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天平感兴趣,进而也会对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大的期待。

  (二)、自主探究、感知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些认识这一环节我将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认识等式。出示天平图,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同时提出问题: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吗?揭示等式的含义。追问:如果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物体的质量关系吗?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学生可能出现用50<100,或100>50两种式子。板书式子。

  2、认识方程。首先教学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提出问题:在天平的左边放一物体。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同时让学生感悟未知数可以用一定的字母表示,播放录音:介绍“你知道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用式子表示。对于可能出现的三种算式x+50=100,x+50<100,x+50>100及时的板书;其次,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类的依据,交流反馈各种分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这样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让学生区别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出示判断一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来深化理解方程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最后安排用方程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5本书共用去100元,每本书价钱是y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5y=100;有一袋面粉50千克,吃了X千克,还剩下15千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50-X=15。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通过对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方程描述,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巩固练习深化意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实现这个过程,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来突破重点,为此我安排了这样的一组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练习第三题、辩一辩。如判断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等题目来深化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有利于加强学生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四)、总结提升评价自我

  最后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说说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五)拓展应用回归生活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列举出来。布置这题作业。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6

  本节课时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法

  本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做课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突出本课重点,使用实物投影教学,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了学生对式子的分类情况,达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从而促使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说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合适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要掌握所学基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激情与理想,困难与挫折,成功与欣喜,学生的百感滋味在小小课堂学习过程中四处交汇。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和语文课本,找两本一样的课本,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有什么感觉呢? (一样重或平衡)。同桌再交换左手中的课本,又有什么感觉? (一边重一边轻或不平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它是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学生活动(一) 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100g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办法用手中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吗?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二) 要求:

  (1)请把左边托盘里的一个砝码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①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想一想:不知道质量的米袋该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得出:略。

  (2)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①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③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三) 要求:

  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③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②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50+x=100。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50+x=100这样的等式!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并用着重符号记录。

  4、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意义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识应用

  1、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并说明其理由。

  (1)35+65=100 ( ) (2) X-14>72 ( )

  (3) y+24( ) (4)5x+32=47 ( )

  (5)28<16+14 ( ) (6) 6(a+2)=42 ( )

  小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 “√”,错的“×”。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1.5+X是方程。 ( )

  (3)、3x+2=15 是等式。 ( )

  (4)、23+37=60是方程。 ( )

  (能根据你的判断写出两个以上的方程吗?)

  4、现场调查:

  我们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男生有多少个?请你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5、仔细观察下面每个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看看哪些能列出方程,哪些不能,为什么?

  四、思维拓展:

  你有好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方程,谁能说一说你的认识?读“小知识”,了解方程的历史。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7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说教学重点

  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说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学习解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掌握了它会使我们多了一种解题方法,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义:

  介绍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图)

  天平实验,引出方程:

  1、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里倒人约X克水,使天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100+x=250)

  2、教师:①观察100+x=250:这是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②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方程)

  小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深入探讨理解:

  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集合图来表示吗?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54页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判断并说胡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3)不是方程。( )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1)加上35等于91。(2)的3倍等于57。

  (3)减31的`差是86。(4)7.8除以等于1.3。

  4、先说出下面题目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卖出χ筒,还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牛重χ吨,这头牛比大象轻4.75吨。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5、开放题:妈妈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钱为妈妈买几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钱如果买4枝则多3.6元,如果买6枝则少0.6元。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有用的条件,你能列几个方程?(同桌议一议)

  四、课堂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说教材:

  《方程的意义》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操作、观察、讨论、分析中探究学习;

  (2)、让学生构建概念数学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游戏中乐有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会知识探索过程中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三、说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新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性渐进原则和直观性原则。

  四、说教法:

  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的、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互相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充分利用身边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五、说学法:

  学法: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比较、概

  括和应用的能力。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运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谜语导入,引出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平感兴趣,从而请学生说说对天枰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平的原理。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50=10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250克),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500克),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250+250=500)

  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既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活动二:

  我还创设了2个情境,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

  情景3:演示出天平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100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平衡,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克。继续演示,在杯中倒满水,天平倾斜,说明不平衡,得到100+x>100的不等式。(板书:100+x>100) 再增加珐码,又得到100+x=250的等式。(板书: 100+x=250)

  情景4:天平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克的砝码,根据不平衡状态得到y<50的不等式。(板书:y<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平平衡了,得到y+y=50或2y=50的等式。 (板书:y+y=50或2y=50)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

  活动三:

  引导分类,概括方程的意义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标准。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1)"找方程",即教材62页第1题:下面的哪些式子是方程?

  X+3.6=7 3-1.4=1.6 ax2<2.4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不是方程的题目要说明理由。

  (2)“写方程”, 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和举出反例,巩固方程的意义。

  (3)数学游戏:教师出示式子,学生做动作。如果式子是方程,学生就跳一下。如果是等式,学生就蹲下。两样都不是,则不用做动作。

  (4)"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2题:根据天平列出方程。

  (5)根据文字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3题。例如:小明x岁,爸爸40岁,爸爸和小明相差28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加深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⑴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⑵ 你有什么收获? ⑶ 你有什么感想?⑷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⑸ 你还有什么疑惑?⑹ 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

  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100+x=250

  250+250=500 2y=50 方

  等式 a+2=17 程

  x+y=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9

  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

  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课程标准把“式与方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及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重要学习内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容易将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混淆起来,所以我觉得本课的难点是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的贴纸。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活动: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1分钟)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在天平一边放上一个梨,另一边放上两个西红柿,展示梨比西红柿重,两边一样重,西红柿比梨重,三种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情况,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天平感兴趣,进而也会对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大的期待。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些认识这一环节我将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将时间控制在13分钟左右。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6分钟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2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一个50克的砝码和一个10克的砝码,右边放上三个20克的砝码,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50+10=20x3)

  根据情境1、2的展示方式,让学生继续看课件写出算式来。在这里将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式,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板书所有式子如下:

  50>20xx+10=20x3X<200X+10=20xxY=50050=3x+203a=4b

  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活动二:引导分类5分钟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我会说这些式子有些凌乱,同学们能不能掌握一个分类标准,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的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我根据学生思维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交流汇报:(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不等式等式方程有未知数无未知数

  根据板书,我会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相同的?

  学生会回答有,然后学生边归纳我一边板书这些相同的式子,接着我会追问这些相同的式子又具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学生通过观察会回答它们都是等式,它们都含有未知数。我会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表扬,并强调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方程是我们数学王国的新朋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此时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接着,我让学生说说黑板上有的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强调含有未知数和是等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第三环节:深入拓展,辨别概念活动1:找方程(出示课件)

  3x42=1265X>106+X=14X+4<1423=""m="5"36-7="29">708+X

  6+X=143x42=12636-7=29

  10÷m=5

  等式方程方程的概念虽然概括出来了,但是理解消化它还需要继续学习。通过上面的分类讨论,学生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中看出两个条件都是必要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方程。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找出课件中的等式与方程,并详细解释有的式子为什么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最后通过画图用2个集合圈来表示方程和等式关系,使学生对等式和方程有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达到这一步,才能算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了方程的概念。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在寓教于乐中,学生享受着探索过程中的乐趣,也掌握了这个知识。等式方程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灵活运用20分钟开始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展示课件,我说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根据题目列出相应的方程来。

  (1)马老师坐大客车前往重庆办事,客车准载45人,坐了x个座位,还有10个空座位。10+X=4545-X=10

  (2)从石柱坐到重庆,总共240千米,马老师坐了4个小时,找出图中的相等数量关系。

  38+b=8686-b=3886-38=b此时,题目难度升级,题中数学信息增加,我首先请学生齐读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我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1400+Y=2700

  6X+48=96

  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加深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五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新知,明确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取新知,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后通过一定的情景进一步学习方程的意义,列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要在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在天平的演示情景中观察,思考,说出等式的特点,并由分类等式、不等式,在等式中找出熟悉的等式和陌生的等式的相同点几不同点,使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从而推导方程的意义。之后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在头脑中建立起“方程”的概念,并能扩展到根据方程的意义列出简单的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

  最后,来和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我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06-10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1-16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05-25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5篇)11-08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5篇09-27

方程的意义教案03-30

《方程的意义》教案09-16

《方程》说课稿04-07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02-16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