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18:14: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说课稿汇总7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型连衣裙款式设计》,下面我将从岗位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这6大方面解说本课题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以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如何让学生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是教师应先于教学所思考的问题,为了上好本堂课,我首先进行岗位分析。

  一、岗位分析

  服装设计师助理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岗位标准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如下四大方面能力,所以专业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我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走是要求学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引是引进企业任务,规范教学过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校了解岗位流程,毕业能胜任岗位工作。

  了解完岗位,下面,我说说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出自《服装设计》这本教材,由高教社出版,于国瑞老师主编,是服装设计方向的主要课程,教材章节设置非常合理,适合模块化教学。第二章从服装造型、款式要素论述了服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要点。

  本课题是第二节和第四节内容的拓展教学,我将教材知识与企业任务相结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将为学习服装分类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课题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能描述X型连衣裙特征和局部设计特点。

  能力目标:按企业任务要求,完成X型连衣裙局部设计。

  情感目标:熟悉企业流程,了解企业规范。

  2. 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如下重难点

  (1) 重点:X型连衣裙局部设计的应用。教学中,通过课堂讲解、岗位实践巩固学生对于该重点知识的掌握。

  (2) 难点:款式设计能符合企业规范。通过仿真教学、多元化评价突破本课题难点。

   为了讲清重难点,下面,我说说教法。

  三:教法分析

  众所周知,要教好学生,还需先了解学生。本课题

  教学在服装技能班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展,技能班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通过第一学期的学期,学生已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简单的款式设计,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但这些仅仅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助理的基础,学生们不熟悉岗位流程和企业规范,不了解市场需求,就是无法将自身的技能转化为企业所需的设计图稿。

  针对这些情况,我对本课题教学设计如下3种教学方法:

  1. 仿真教学法:工作室即课堂,我在校企一体化服装产品研发中心开展教学,这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岗位,掌握实用性技能。

  2. 角色扮演法:由我担任设计总监完成知识传授、岗位指导过程,学生扮演设计师进行款式设计,企业人员和教师扮演客户完成课堂评价。

  3. 任务驱动法:我将联办企业的设计研发任务引入课堂教学,并细分为7个环节,整个课题教学围绕该任务展开。

   为了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我指导他们掌握如下2种学习方法:

  四:学法分析:

  (1)合作学习法:我将学生分成3个研发小组,要求他们合作中完成市场调研、设计研讨、岗位实践过程。

  (2)探究学习法: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探究中完成课题学习。

   下面,我重点向各位解说本课题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为了上好本堂课,我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整理2间仿真实训室,企业20xx春夏发布会视频和成衣、多媒体课件,课堂评价表、款式设计方案模板,我还邀请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参与。

   准备好这些,我们就开始本课题的学习。

  本课题以企业的设计研发任务展开,通过课前、课堂及课后,完成7个任务工作,其中,课堂环节4课时完成。我的教学过程以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作为指导思想,注重教师、学生、企业人员间的协作。

  1. 任务1:市场调研、探求未知 课前一周,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收集与X型连衣裙相关的图片;通过淘宝网及逛街了解连衣裙的廓形特征和局部设计特点,并形成《X型连衣裙市场调研报告》。

  该任务点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调研中形成疑问,突出探究式学习法。

  2. 任务2:企业引领、导入新课 本环节在服装多功能展厅,开始了课堂教学,首先由企业人员展示“恋依格”女装20xx春夏的视频,并说明该品牌的风格特征:浪漫、淑女风格,年段定位28-35岁,接着,学生观察成衣,并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最后,由我承接研发小组的设计任务:20xx春夏X型连衣裙款式设计。

  该任务点的设计意图是将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课堂,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新课。

  3. 任务3:调研分享、知识内化

  我首先要求各组分享调研报告,并展示收集的图片,接着组织全体同学思考并回答:X型连衣裙的设计要点表现在几个方面?

  带着疑问,我通过PPT演示,从三个方面入手,:X型女装概述、风格特征、局部设计的应用,其中局部设计的应用是本课题重点,我通过举例的形式和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以肩部、腰部、下摆为主的设计元素,最后,由我做知识点学习总结。

  该任务点注重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掌握本课题重点。

  4. 任务4:设计研讨、突破难点 本环节由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在讨论解决如下2个方面问题:1.如何使设计稿符合企业规范?我将按企业规范所设计的款式评分表发给学生,并由企业人员进行详细解说:企业规范就是要形成设计方案、款式图绘制规范、设计符合品牌风格特征、款式合理适合量产,这一点也是课题的难点所在2.设计总监提供面料图案,并组织大家进行现场分析。

  该任务点注重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于课题难点的理解。

  5. 任务5:岗位实践、合作研发

  本环节在服装研发中心进行,首先我将设计方案模板和面料图案发给同学,并向他们提出要求:1. 应用所学的局部设计和提供的图案进行款式设计。2.设计完成后按评分表要求进行款式自评。

  随后同学们开始进行款式设计岗位实践,我作为设计总监进行现场个别指导,注重学生是否按照企业规范完成设计图稿。

  该任务点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熟悉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完成款式设计。

   6. 完成了款式设计,下面我们进入任务6: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我组织学生轮流展示各自的款式设计作品,并作简要设计说明和自评,学生展示作品的同时,教师、客户、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作品评分。

  接下来是款式评价,客户就市场需求方面对设计进行点评;企业人员则就企业规范问题进行详细解说;教师则注重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加上已完成的学生自评,构成多元化评价体系。该任务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多元化评价,强化学生对于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理解。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注重学生对于知识重点的掌握。

  7. 任务7:拓展延伸、技术转化 本环节在课后进行,本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建立微信平

  台,与企业设计师加强联系,完善设计图稿,优秀的设计作品在企业的帮助下成衣制作,最终进入订货会,接受市场评价。

  该任务点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参与成衣开发流程,通过订货会平台检验教学成效。 以下,是服装专业的学生参与联办企业新品发布会现场的照片,当学生的作品走上了T台,作为专业教师的我倍感欣慰,我也很乐意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最后,我谈一下教学反思。首先,我说一下本课题教学的亮点所在。

  (1)我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相适应。

  (2)我以企业的成衣开发任务为纲,在校企一体化服装产品研发中心开展教学,课后将优秀作品转化为成衣,进入订货会,充分体现校企一体化办学优势。

  (3)教学中构成由学生、企业、社会、教师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将充分检验本课题的教学成果。

   当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订货会,我们发现,校企一体化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也是我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当然,我相信,借助校企一体化平台,我会不断创新教学,我的学生也一定会成为企业可用的技术型人才。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专家、评委对我的说课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客人到我家》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待客、做客懂礼节”的要求设课的。本课选用了小军一家人热情、礼貌待客的事例,使学生从一家人待客的过程中了解待客的一般礼节。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待客的基本礼节,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2、情感目标:使学生从内心尊重客人,愿意做有礼貌的主人。

  3、行为目标:使学生待客时做到:会说请进,向客人问好,会说请坐,给客人递水,并能有礼貌地回答客人问出客人走时送出井说再见。

  二、说教法、学法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因此,我对本课的教法和学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情境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这堂课我准备始终运用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如上课伊始,用课件(小熊请客)的'故事导人.接着课件演示课文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主动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待客人热情礼貌)这一道德观念的 形成。这节课中我还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画面让学生直观的辨别是非,达到深化道德认识的效果。

  (二)辨析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并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来识别真伪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辨一辨”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具体事例判断哪些待客行为不正确,在分析辨别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可以得到锻炼,道德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

  (三)实践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演一演”这一环节,让一个学生当小主人运用学到的待客礼节接待客人,让学生评价他做得好不好。

  (四)延伸开拓法:思想品德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向课外的延伸,也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养成习惯。我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设计了一道实践作业题:老师要来你们家家访,你打算怎样接待我?老师将对你们的待客行为作出评价,这样就把所讲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

  (五)合作学习法:现代社会既分工又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次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如在安全教育时,我设计了“遇到陌生人到你家,你该怎么做才安全?”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表演“客人送你好吃的或爸、妈留客人在家吃饭,你该怎么做?”时也是先讨论后表演。这样做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体现一个“趣”字。

  (一)利用媒体,以趣导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小熊请客)来导入新课。这样做的目的是激趣,形成心理最佳预备状态,为明确的主题教育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以趣明理。

  明理就是使学生明白课文所讲的道理,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画面直观明理。在教学课文时,我利用小军一家人接待客人的画面,围绕“客人来时小军一家人怎样做的?客人问话时小军是怎样做的?客人与大人谈话时小军是怎样做的?客人走时他们又是怎样做的?”这几个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感知要做一个热情、礼貌待客的好主人。

  2、利用儿歌,自悟其理。在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读儿歌,让他们在读中悟理,知道热情礼貌待客的好处。

  (三)辨别是非,升华认识。

  在学习课文之后,我准备为学生提供几组生活画画,让学生判断是非,为下面的导行奠定基础。

  (四)联系实际,以趣导行。

  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时,我设计了“演一演”这一环节。一是让学生即兴表演接待客人。二是分组讨论并表演“客人送你好吃的或爸爸、妈妈留客人吃饭,你该怎么做?”在有趣的表演中,“小主人”热情、礼貌待客的行为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他们的行为无疑影响了大家,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编写特点

  在1——4册书的编写基础上,五年级上册从词汇量、听说读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方面对五年级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册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力求创设各种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强调语言运用

  本套教材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了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

  (2)注重能力培养

  本套教材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了“学会学习”的主题。在设计上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 listen , and act. Wr with ur friends. L and write. Self-assessent等等。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3)注重兴趣培养

  本套教材在内容、形势、方法、插图设计方面较前几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比如第一单元就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介绍家乡重庆为主线培养学生与外来客人的交流能力。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名称、展示不同民族服装到介绍重庆的风景名胜,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2、本课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重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lessn 3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前两课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名称,让孩子学会用“I’ fr …”“Where are /is u /he/she fr?”进行交流,第三课就贴近学生生活,设计了和平与外国小朋友谈论家乡的教学内容。我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为基本的设计理念,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要途径,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本堂课是Lessn 3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以及让学生熟悉第二课时中所需的语言点——地名的表达方法,(可参照Lessn 4 中的Culture Garden )第二课时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交际能力。

  二、说教学对象

  情感是教学成功的第一要素,中底段小学生倾向于学习的直接动机,而高段学生则趋向于间接动机,我们要恰当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能初步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进行交流。随着年龄与认知水平的增长,孩子们对三四年级常用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再感兴趣,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课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课堂活动不能太简单,太低级,而应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比如本堂课中我设计的头脑风暴游戏,在操练I lie …best.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他们以前学过的单词短语进行归类然后不断替换出新句子,这个活动有一定难度,因为它有一个横向与纵向的信息差的交错,横向学生要不断练习这个句子,纵向学生必须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学生必须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它比单纯的操练游戏更能激发五年级同学的兴趣,学生们也比较喜欢这类游戏。

  另外,设计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就比如一个没有见过猴子的人你怎么给他描述他都不能理解猴子是什么东西,同样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我所教授的学生因为都生活在市中心,对解放碑、朝天门、三峡广场十分熟悉,所以本堂课我就以同学们倍感亲切的景点作为教学材料,同学们自然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当然,如果学生对重庆市区的情况不熟悉,(比如云阳的孩子们)我认为完全可以以生活经验为准绳,运用孩子们所熟悉的家乡的景点作为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

  1、对话教学策略

  对话教学这一板块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体会,在这里抛出来和大家共享,同时也恳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1)明确教学任务——立魂

  在设计一堂课前,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要明确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教,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这堂课提高学生某方面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我们设计教学就有了方向,也就是使我们的.教学有了魂。比如这堂课,我希望能提高学生待人接物的生活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语言交流的水平。

  (2)把握教学内容——凝气

  在设计前,教师必须通读全本教材,细读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单元,做到心中有数,将教学内容按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然后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与文化意识去制定目标。同时我们要树立一种思想:尊重教材,但决不依赖于教材,由于各校校情、学情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教材,适当安排教学内容。如在我设计的这堂课中,我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我把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却又比较生僻的句子留到后面的复习课中处理,将第四课中的”Culture Garden”中的重庆著名景点作为教授内容引用进来,丰富语言点的外延范围,同时也是课堂的整个气凝聚起来。

  (3)丰富教学手段——养生

  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我们就进入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习得语言?我本人比较偏好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下的课堂活动应该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以小组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鼓励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激情、互动、平等”是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的意义,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因此我认为一个良性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养生的过程。在这堂课中,老师完完全全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老师和陌生人打招呼、穿上纸做的韩服和学生配合表演节目,使自己也扮演了一个参与学习的角色,这对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2、本课设计策略

  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契机,往往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当天有外校老师来学校听课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设计,让听课老师扮演客人,学生是小导游,开展介绍家乡的系列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总之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是最好的教学途径。

  (1)本次教学在形式上以活动为主,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

  (2)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PR教学法、交际操练法

  (3)教学评价: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奔向亚太市长峰会——乘坐时间火车”的评比栏,将学生分为4个大组,每个组有一张手工制作的日历,当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时,就由组长揭开一张,看哪个组最先迎来峰会的开幕这一天。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同学们在获得一个个成功时都开心地撕下日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2、认知目标: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口语,并能熟练进行问答:Hw d u lie…?It’s… 能用“I lie… best”正确表述。

  3、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及交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War up

  开课以一首“Hell”烘托气氛,师生一起跳上一支集体舞可以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和隔阂,同时让学生情绪高涨,迅速进入角色。

  2、Lead—in

  (1)复习

  唱歌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三组图片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第一组:穿着不同特色服装的小朋友,让学生们回答:“Where is he /she fr?”

  第二组:依次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旗,让学生回答“Where are u fr?”; 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同时为后面布置本课任务:市长峰会来临,同学们要承担外国小客人这一接待任务,学习介绍家乡埋下伏笔;

  第三组:出示中国和重庆的地图,引导学生说出“I’ fr Chngqing , China.”最后出示地图并在地图上找到同学们的学校,结合当天有老师来学校听课这一实际情况开始新课。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很自然地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

  (2)布置任务

  结合峰会即将来临,老师设计了一个招募“英语小导游”的任务,同时也出示日历表并介绍了分组以及评比的方法。这样,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大大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Presentatin

  (1)利用生成资源,将教学内容的难点分散并巧妙地呈现,结构紧凑,环环相扣。

  如教学“Hw d u lie ur schl ?”时,老师在开始新课时就利用有客人来学校这一真实的环境,通过和客人现场交流引出新句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同学们在和客人打招呼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这句话。

  然后,教师把“ur schl”替换成“Chngqing”,学生就容易掌握并理解了。同时在教学“Hw d u lie Chngqing?”时,老师还让同学们观看一组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的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句型自然就顺手拈来。

  (2)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家乡组图引出“I lie …best”.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组内造句,使每个同学得到充分的锻炼。这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看图片的一角猜地点,并用“I lie …best.”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重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照片,先全遮住,然后点一下露出一点点,第一下再露出一点点,让学生用“I lie …best”来竟猜,大大刺激了学生说的欲望,效果也比较好。

  4、Drill and cnslidatin

  本堂课的操练以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相结合,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活动,巩固新知,并使学生的认知得以拓展。

  (1)在“I lie …best”新句型教授完后,让学生替换句型中的单词,设计了“头脑风暴”这一游戏,老师在多媒体上分类展示了“城市”“景点”“国家”等名词或名词短语,同学们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说句型,看谁说的句子又多又正确。本组不能重复,但可以用老师提供范围外的单词,很多同学的创新思维这时就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有的同学说水果,有的说体育用品等等,这样我虽然只教了一个句子,学生却学会了成千上百个句子,同时学生在玩的同时也对新旧知识进行了纵向的梳理,知识体系得以归纳补充。

  (2)听读课文,回顾本课重点。这个环节是对话教学中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无论我们的活动有多么的丰富多彩,多么的有创意,回归书本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老师当场穿上韩服表演外国客人,给学生作示范,

  然后让学生表演课文的对话,

  进入模拟语言环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与客人交流,请客人参与教学活动,上台扮演外宾,选出优秀的“志愿者”,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实地运用了语言,完成任务的同时素质得以提高。

  最后达到本课高潮,每个同学都扮演志愿者,走到听课教师中间去和客人大胆交流,每个客人手里都有一朵我事先准备好的红花或者是小贴画,如果同学能较好地进行交流,客人们就会把礼物送给同学们,这样我把评价的放手了,让听课老师和同学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达到我最终的教学目的。其实通过这一活动,对同学们的身心发展极有帮助,首先他学会了怎样待人接物,怎样运用新知识,再者,他们的自信心也树立起来了,因为客人老师们都是宽容而耐心的,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老师们都能进行细心的引导,虽然同学们的程度不一样,有的起先还有点羞涩,但最后每个人手里都握着礼物,脸上都洋溢着同样开心的微笑,我当时的心情和他们一样快乐。我想只要孩子的自信心能树立起来,那么学习英语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而这就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成功。

  (4)师生随着欢快的节奏唱儿歌,在放松的同时对本课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以及巩固。

  老师将课文的重点句型巧妙地串成一首儿歌,在快节奏中带领同学唱起来、跳起来,让学生再次对本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至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接近尾声,我重放重庆的图片,在悦耳的音乐中结束新课,布置作业并鼓励学生熟练掌握语言,以新世纪小主人的风貌迎接客人,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一点肤浅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和同行们指正。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平时的每堂课中多想、多做、多尝试。我们的外语教学必将不断迎来教育的春天。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上承18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下接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经历了各种曲折之后,1978年召开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历史性转折。本课讲的就是对内改革,而对内改革的成功又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所以本课为下一节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本课讲述了1978年至今的经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识记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

  理解国企改革的原因,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2)探究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3)使学生认识只有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祖国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理由:这两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解决方法: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结合课本上的导言和资料回放指引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和理解;后者课本讲解得很清晰,由学生阅读后,概括具体措施。

  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理由:本课讲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对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了解不多、不深入。尤其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清楚。

  解决方法:通过情景再现,教师以讲述为主,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到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而对本

  课知识感兴趣。但对一些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适当的运用

  一些史实、图片和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本课的.历史就发生在今天的学生周围,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前要采取实践学习法,提前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历史知识、使自己对经济体制改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两段改革前的凤阳花鼓词,迅速调动学生注意力,导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课教学: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解决此问题,可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出示小岗村改革契约和照片和材料,提出设问:为什么小岗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签订这样一个契约?可由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及教材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教师总结:

  人民公社的体制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农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困难的现状。它率先实行分田到户,无意中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从而指出了改革的必然性。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再通过歌词“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情景再现风阳县小岗生产队大包干的情况,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师设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指导学生结合本课课文资料理解和总结,教师给以补充完善。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措施,教师可展示乡镇企业的照片和现代农民生产、经营方式巨变的录像《现代化农业》,使学生理解农村改革的又一重要步骤——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理解农村改革的方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以图为证,如小岗村的“友谊大道”和小岗村的住房,让学生体会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渡句:农村改革的巨大成果,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导入下一环节。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可出示一封福建一工厂厂长向省政府伸手要权力的公开信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两个工厂经营的实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感悟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回答: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②如何给企业“松绑”?此问题可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想,如果你负责国有企业改革,比如你是主管工业的市长,或者是国企的厂长,你该如何行动,写一篇简短的改革方案。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可展示师生收集的资料,比如青岛海尔集团、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电网公司等企业都是世界前500强企业以及我们身边发生的种种变化,使学生体会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通过前面两个标题中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计划经济已经僵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要发展必须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本标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四、启示: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 长足的 发展。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加突出。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美术第十四课《千变万化的帽子》,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述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确定了《千变万化的帽子》一课是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结合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定制了如下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提高学生物以致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设计。

  2、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形式制作各种造型的帽子。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把平面的纸通过折、剪、贴制作成立体的帽子。

  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会制作不同造型的帽子。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小学四年级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导,学为主体”的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教程程序

  为了使学生在听、说、做、思、看等环节经历美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帽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帽子,在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后面的教学作下铺垫。

  (二)引导启发,了解帽子的形状和材料。

  任何事物的制作过程都是从观察、了解、思考、探究、制作的过程。只有在认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制作过程中不出差错,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1)这些漂亮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2)这些漂亮的帽子是哪些材料制造而成的呢?

  (3)在装饰上你还会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帽子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积极性。

  (三)自主探究——怎样制作帽子

  首先我让每个小组选出自己所喜爱的帽子,然后围绕“你知道这顶漂亮的帽子是怎样制作的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认真观察书中的图片,相互交流,大胆设计帽子的制作过程,然后老师亲身示范帽子的制作过程。

  你看一顶漂亮的帽子制作成了。

  就这样,让教学的重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

  (四)动手创作——制作帽子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制作过程的快乐”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制作的方式,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进行创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以一个学习小组为例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我想这对其他的同学也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五)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设计的作品基本完成时,我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这一环节。以学生自评为主、互评和师评为辅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堂活动中来,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六)小结延伸

  我知道科学、精炼的课堂结束语起到了“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在小结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了,在这节课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快乐?学生会从创作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语中获得快乐。这一环节加深了整个教堂过程的印象,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顶帽子。

  四、板书设计

  千变万化的帽子

  1、裁剪

  2、粘贴

  3、装饰

  4、整理

  总之,本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一定会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体会更多的快乐。

说课稿 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欢乐的泼水节》是山东美术出版社二年级艺术教程下册第六单元《五彩云南》中的第三个版块。它着重从民族特色出发,展开对傣族的民族风情等有关知识的介绍,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表现傣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了解“泼水节”以及傣族人民甚或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

  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本课教学内容对于江汉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也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借助一定的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素材来让学生感知、熏陶、内化、领悟和迁移。进而让学生学唱儿童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时的欢快和喜悦情绪。

  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主题图,了解傣族的民俗知识。

  2、学习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欢乐的情节,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3、模仿孔雀舞的动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声中,创编舞蹈或即兴舞蹈。

  二、教学过程有效创新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教学时,采用了猜谜游戏引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游戏:首先我提问:“在风景秀丽的云南,有一个美丽的民族,他们把一种鸟当作自己吉祥的象征,人们对这种鸟非常的崇敬,刘老师来模仿这只鸟,你们来猜猜是什么鸟?”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我让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老师舞蹈的动作来猜,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情绪高涨,在准确猜出后,产生了成功的喜悦。

  2、巧用电教媒体,连接多种艺术门类

  艺术课程是在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的学习内容,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传授的逐渐递进,转向强调关注学生艺术整合能力和多种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以孔雀朋友(挂画)为契机,以孔雀羽毛为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贯穿教学始终。然后借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傣族风情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同时用《金孔雀》的歌曲旋律做背景,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歌曲的旋律特点,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奠定基础。

  为了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民俗特点。我运用电教媒体,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泼水节,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学习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3、合理借助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艺术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知识素材,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当中,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故事情境,使孩子们对少数民族充满了幻想与向往。通过观看傣族舞的图片和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傣族舞的基本特征,为即兴创编舞蹈奠定基础。

  4、运用电教媒体,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将孔雀羽毛奖励给学生,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得到的羽毛给孔雀贴起来,看看,你们的小巧手能把孔雀装扮美丽吗?”在音乐《金孔雀》的旋律中,学生打扮孔雀。师:“瞧瞧你们打扮出来的孔雀多美呀,那咱们把今天学的《金孔雀》也送给它好吗?最后学生在载歌载舞的环境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三、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有机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自然地、轻松地走进课堂去了解泼水节以及傣族人民的地域、风俗、和服饰。而且,教学中通过音乐与视频的有效介入,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画面,同时也感受了所学歌曲的节奏,透过画面感知了舞蹈动作的特点与要领,这样很好的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观察中有效的实现了艺术知识与能力的构建,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因此整节课学生欢乐轻松地学唱儿童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中欢快、喜悦的情绪。另外,教学中,反复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引导学生即兴创编舞蹈、表演舞蹈,有效的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喜爱与赞赏,同时潜移默化地爱到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感染熏陶。总之,整个多媒体的学习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取得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优势吸引着学生,特别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在展示艺术意境,表现艺术内涵等方面,具有形象、快捷、模拟逼真、超时空等的优点,它能引导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像的展示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优化了艺术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艺术教师,我同时更希望: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整合发展能成为我们的教育浪潮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情况。

  2、说教材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内容,概率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确定事件(包括一定与不可能两种)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密不可分的,在本单元教材中也基本上是以实验数据的统计为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的。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例题和一个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其中的例1,感受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

  2、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爱祖国爱家乡和怎样做人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正确地描述这些事件。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五、教法及学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盒子、彩色乒乓球、节目签。

  七、说教学环节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二)观察体验,建立概念

  (三)实践探索,发散思维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下面我将一一阐述这五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通过猜一猜老师带来的礼物的游戏,感受可能性中的不确定事件,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的主题——可能性。接下来通过谜语的形式猜出老师带来的礼物,再次感受有些事情的发生又是确定的。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选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每个学生投入、参与其中,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体验,建立概念

  建立“可能”“一定”“不可能”的概念。

  首先创设情境,因情境中活动的需要而组织学生开展了“抽签表演节目”这一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个概念,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活动:出示三张卷起来的纸条,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以抽签时学生抽一张跳舞签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推理能力)。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3.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纸条了。

  4.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并且明确“可能”这种情况属于不确定的,“一定”“不可能”是确定的。

  (三)实践探索,发散思维

  正确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现象。接着以一个“摸球获奖”的游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和事件的不确定性。

  1、活动:1号盒中有6个红球,2号盒中有3个红球和3个绿球。请学生从1号盒中摸球,引导学生思考会摸到什么球?再请一位学生从2号盒中摸球,引导学生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根据摸到的球给予相应的奖励。老师设定条件,不可能摸到红球,让学生帮老师选择从几号盒中摸?想摸到绿球,又该从几号盒中摸?从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

  2、小结:当一个盒中全部是红球,任意摸一球,一定摸到红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当一个盒中既有红球又有红球,可能会摸到红球,也可能会摸到红球。(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兴趣、爱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可能性的三种情况提出问题,并能形象的描述事出件发生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下面两个练习:

  1、涂一涂(课件出示)

  2、连一连(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按照由易到难分层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更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体验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的提问引发学生畅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明确可能这种情况是不确定的,不可能和一定是完全确定的。

  2.一题多解,考虑问题要全面。

  3、生活中有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的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同时让领悟数学思想和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八、板书设计

  我觉得这样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九、教学反思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二三十名学生可能有二三十种不同的反应。但是,老师一定要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是由学生发现知识而不是老师去灌输。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尊严说课稿01-17

《台阶》说课稿01-23

《繁星》说课稿01-23

散步说课稿01-26

《爬山》说课稿01-26

《金子》说课稿01-20

《琥珀》说课稿01-20

《鲸》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