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21:04: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竹”、“松”的画面,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然后教师破题,介绍铭文特点。

  【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1、理内容

  学生品读探究:

  ⑴ “陋室”“陋”的理由。

  ⑵ “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明确:

  ①环境雅 ②情趣雅 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话能统领全篇?

  (2)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写法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 ,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四)探究感悟,话别陋室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 积累名篇,铭记陋室

  学生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附: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环境雅

  陋室不陋 情趣雅

  心志雅

  托 物 言 志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2

  市实验 庄敏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家》。

  一、 指导思想

  鉴于一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喜欢诵读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纬度,我确定了执教本课的指导思想——“结合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生活经验、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掌握识字方法,达到识用结合的目的。”;让孩子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自己学习,鼓励孩子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初读、细读、展评读这一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语言;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 教材简析

  《家》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家”向人们描绘了广义的大“家”。儿歌前四句写出了孩子熟悉的“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是“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最后点出了本课的主题“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挚爱。本篇课文的句式简单但富有情趣。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使学生喜欢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能正确认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通过学习课文,向学生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4、启发学生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

  四、重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12个生字。

  五、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趣教学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识字环节采用“读一读、记一记、玩一玩、用一用”趣味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依据“情趣教学”的阅读功能目标,我采用“激发兴趣——培养情趣——情趣升华”这一程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六、说学法

  教师的教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感知、感悟、阐发”的活动中得到提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七、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分为四个基本教学环节进行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学习成功的起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有了学习热情才会乐于学习。一开课,老师就谈到:“今天,有几位小伙伴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老师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图片,读词(把要求会认的字写成红色)。随文识字,更有利于分散学生识字的难点。“上节课,他们看到小朋友们都有自己幸福的家,可羡慕了。今天,它们就想要让大家来帮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然后告诉孩子这些小伙伴的家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培养情趣,主动识字

  这一步的重点是让孩子在儿歌中认字、识字。

  现代教学强调以学定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在入学前一认识了不少生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点带面来学习。从整体入手,通过读儿歌来人识字,借助字熟读儿歌。

  1、请已经会读儿歌的同学来分行交给其他同学读儿歌,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并强化识字。

  2、学生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教师板书。读词语,认读生字:天、树、林、河。

  3、识字的过程往往枯燥无味,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识字。(1)指读前四句中穿红衣服的字宝宝。(2)没有课文提示,直接读本课要求会认得字,请男女生比赛来读。(3)借助“我说我对”这一游戏,使学生认字、读字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学生积极思维,快速应答,小组内的和做游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团结合作精神。(4)《神秘的礼盒》这一游戏,通过学生摸礼盒中的礼物,先读对字,然后再帮助反面的小伙伴找到家,就可以得到这个礼物。最后让学生自由发挥,你还可以帮助哪些小伙伴找到家。通过这个游戏,既巩固了学生识字,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积极的思维。

  三、情趣升华,拓展思维

  语文教学强调以读为本,“书生琅琅”应该是语文课的特点。在本节课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读,注意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学生识完字后,我请学生来说,小朋友们找到了家,心情是怎样的。从而不同层次的评价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

  我又问学生,小朋友们都找到了家,那我们的家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说出祖国。认读生字,并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名字,国旗。让学生来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当学生说到“自豪、自信”时,给学生放映一段奥运会时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带领孩子们呼校训,陶冶学生的情操。带着这种情感,孩子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

  八、板书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有趣的脸》一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0课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学生学习了《会说话的手》,知道用手的不同动作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围绕人的脸部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由单一的脸部表情变化转化成生活中有趣的表情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再加上选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和形式各异的儿童画作品,为学生提供多种画法的范图,使学生领会到相同的表情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创新意识,为下一课《照镜子》的主题创作教学做好铺垫。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生活中人物不同的脸部表情,初步认识脸部表情与五官变化的基本特点与大致比例。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用夸张的'手法轻松、自由地表现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有趣的脸。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认识到欣赏人物画时,脸部表情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有趣的脸,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难于用准确的线条表现所观察到的事物,加上一年级学生很难做到边看、边分析、边表现,写生仍以记忆为主。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如何表现有趣的脸。

  教具准备:图片、范作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征和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本课主要运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多元评价”等教法,通过“演、看、玩、想、画、评”的交替活动,遵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规律,强化课堂调控,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学法

  通过“演一演、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画一画、评一评”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观察体验,理解人物脸部表情的基本特征,并把观察体验大胆表现出来,提高观察、欣赏与表现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

  遵循“直观体验积累表现素材——观察分析捕捉事物特点——欣赏借鉴艺术表现手法——评价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主线,本课教学共分演一演、玩一玩、看一看、画一画、评一评五个环节来实施。

  活动一、演一演,引领观察。

  1、老师用卡纸遮挡住眼睛以下的部位,做“喜”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并猜猜老师的表情,并说出依据。

  2、邀请学生进行“喜、怒、哀、乐”的脸部表演,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进一步观察。

  3、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表情的变化(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

  4、揭示课题:“你们还能够表演出更丰富、更夸张的表情吗?大家一起来看看‘有趣的脸’”。(板书课题)

  以上活动设计,通过师生、生生的造型游戏,让学生体验造型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发现人物脸部表情和心理变化的关系,初步感知脸部表情与五官变化的基本特点与大致比例,以及怎样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表现。

  活动二、玩一玩,丰富体念。

  准备各种味道(酸、甜、苦、辣)的食物让学生品尝,并用表情表现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说出他们脸部变化,并根据他们的脸部的变化,猜猜他们品尝的是什么味道。

  本环节 “尝、看、说、猜” 活动循环往复,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进一步观察、发现人脸部夸张表情和特征,为下一步创作积累记忆素材。

  活动三、看一看,获得感悟。

  1、欣赏摄影作品。课件播放 “申奥成功的喜悦”、“抗洪战士的疲劳”、“雪灾中焦急的等待”等人物表情突出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表情的多样性。

  2、欣赏绘画作品。运用课件播放绘画大师及小朋友的作品,挑选几幅代表性的作品(如毕加索用线条表现“惊恐”的表情;小朋友用大面积的红色表现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还有边吃西瓜边扇扇子的“惬意”,作者在构图上大胆而夸张地将整张脸几乎填满了画面,那张得大大圆圆的嘴正要咬着那块红通通的西瓜。这些作品不但构图饱满,而且主题鲜明,视觉效果强烈)。通过看一看、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与分析: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绪的?让学生逐步认识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与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有趣的脸”。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典型的作品做为直观教学,本环节采用大量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与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从线条、构图、色彩及其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进行观察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有趣的脸”的主观感受,掌握表现“有趣的脸”的绘画方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活动四、画一画,学会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创作一张“有趣的脸”(相机播发背景音乐),要求大胆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进行夸张的表现,特征要鲜明。提示:练习中可以根据前面观察到的表情特点进行创作,要敢想敢画,画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巡视时,注重创新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与求异思维,体会创作的乐趣。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发现并向学生反馈表扬,这样既鼓励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也能给没有头绪创作的学生一些借鉴。

  活动五、评一评,促进提高

  学生自主把作品拿到讲台展示,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趣味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做做相应的表情,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通过欣赏与评价,进一步学会如何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有趣的脸,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欣赏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四、说板书设计

  为简明扼要地说明“脸”的表现方法,突出教师示范和激励学生成长,我设计板书如下:

  作业展示

  有 趣 的 脸

  教 师 示 范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无一不被这夕阳的美所打动而留下了千古佳句。夕阳也许在李商隐地眼中是颓废的美,但在这篇文质兼美的《夕阳真美》一文中,却是充满活力,有着与众不同之美。我们带着低年级孩子走进文本,让孩子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特别是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多彩多姿而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实际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⑵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默读。

  ⑶紧扣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的描写,在美的意境中将语言文字内化为孩子的语言,指导孩子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太阳落山时的美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对语言的品悟能力还很欠缺,如何带领孩子由直观的画面走进抽象的,蕴含想象力的文字,发展语文学习能力呢?基于学生的发展立场,在教学时应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投入到本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发展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就是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关键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我采用以识促读、寓识于读,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说教学流程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如何上好课才是关键。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欣赏美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语言文字更是如此。一上课,我便在黑板上板书“夕阳”二字,并提问:看到这两个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孩子调动原来的知识结构进行一个文字的表达。根据学生的想象我进行这样的'总结:听了你们的描述,我不禁要说“夕阳真美”,随即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这么美得夕阳你想不想去看看呢?此时出示夕阳的图片,让孩子初步欣赏夕阳的美景后再读课题。

  【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孩子已有的知识积累,还通过画面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提高了孩子对文本的探索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文本,触碰美

  1、第一个层次的读:自主学习,教活词语

  导入新课后,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自由读文。我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夕阳真美 说课稿 相关内容:2.蚕姑娘教案苏教版语文第三册 18 青松《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山行 教案啄木鸟和大树《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19、蓝色的树叶(教案)《晚上的“太阳”》教学实录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在检查学生读词语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读生字组成的词语,采用指名读,开火读,小组内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的过程中相机正音。在读词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生字中韵母“an、ang”多次出现,如:傍、芒、蓝、灿……指导孩子读好这些生字,对这类读音进行巩固。

  读完后进行提问:“这些词语中还有哪些是你不理解的?”【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对部分词语进行理解,也为下一课培养学生对夕阳各个阶段的观察与感受作好铺垫】

  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我采用的是放在课文里随文理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山?我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并告诉孩子这样有高有低的山就叫连绵起伏。这样设计,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进而更好地体会夕阳的壮丽。再如“壮丽”这个词什么意思?我便出示图片,“看,太阳快落山了,它的余晖染红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给群山披上了红色的披风,这山既雄伟,又美丽。这就叫‘壮丽’。”【有些词语是可以“言传”的,但也有很多的词语只能“意会”,在教学这两个抽象的词语时,“意会”的方法要比“言传”的效果更佳。如何意会呢?要从实际出发,因词而异。这里我借助图画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观察、联想、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2、第二个层次的读:品读美文,整体感知

  扫清了拦路虎,孩子再次读文,会更多地关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老师再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促进孩子对文本的感知。此时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检查孩子的读书情况,相机正音。然后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孩子进行观察“你在图中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总结:“其实这幅画的情景就是我们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内容。【新课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巧妙的让孩子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感知。】

  3、第三个层次的读:聚焦重点,理清文脉

  每个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孩子了解课文大意后,再给孩子走进文本的空间,让他们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和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在反馈交流时,我将重点指导“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顿号的读法,以及怎样读好“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这句长句子。另外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对2、3、4三个自然段进行简笔画板书,将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过程通过图画和文字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也自然明白了这三个自然段就是太阳落山的过程,也是文章的重点。为后面精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精读文本,感受美

  有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孩子对文章情感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此时师生一同走进课文的2、3、4自然段,进一步品词析句,感受语言文字所带给我们的美感。在精读文本时,我放手让孩子读,读出他们的独特体验,再进行全班交流。

  多次与文本对话后,我们便会发现文章的2、3、4自然段中出现了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这便是文字的色彩美,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美让学生感受到夕阳的美。例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夕阳真美 说课稿 相关内容:2.蚕姑娘教案苏教版语文第三册 18 青松《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山行 教案啄木鸟和大树《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19、蓝色的树叶(教案)《晚上的“太阳”》教学实录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同学们,太阳把身边的云朵染成了哪些颜色?

  2、只有这三种颜色吗?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领悟省略号的作用)

  3、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还会有那些颜色呢?

  4、还有这么多颜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么多颜色都说进去吗?

  5、(出示图片)是呀!这么多美丽的颜色,让我们怎能不说:夕阳真美!你能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6、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出示课件,填空背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孩子在想象说话中拓展和积累了词语,训练了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让孩子通过画面在品读中真切感悟到“夕阳真美”】

  文中除了色彩美,我们也不难发现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是太阳落山时的一种动态美,“西斜、收起、披着、下沉、涨红、染成、走向、留在”这些动词让语言文字变得生动起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动词引导学生感悟夕阳的活力。例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就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此时的你想对西山说点什么吗?

  2、是的,多么壮丽的夕阳西斜图呀。(出示图片)谁来向我介绍一下呀?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走进深蓝的天空,走进披着余晖的西山吧!齐读。

  4、听着你们的读书声,我不禁想要感叹“夕阳真美啊!”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体会“披着”这一动词让文章变得更生动,再通过画面的欣赏和情感的解读再一次体会夕阳的美。】

  太阳落山的画面在孩子的脑海里一次次定格,语言文字一次次品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也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感悟到“夕阳真美”。

  (四)拓展阅读,迁移美

  在充分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本节课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描写夕阳的诗句,让孩子从精辟的诗句中,优美的意境中再一次感受“夕阳真美啊!”

  五、说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壮、沉、涨、灿、慢、伏”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蓝、芒、余”都是上下结构,写时要注意上窄下宽。重点指导“壮”字,这个字里含有一个新学的偏旁叫做“将字旁”,要教学生正确书写,笔顺是点、提、竖,右边是“士”,不要写成“土”。

  六、说板书

  夕阳真美

  西斜

  下沉

  落山

  这样图文结合的板书既让孩子理清了文章内容也感受到太阳下山时的美。

  七、说目标的检测

  1、识字写字在以识促读、寓识于读的方法和写字的练习中已经能够达成。

  2、我通过出示填空的方式来检查孩子的背诵情况。

  如:太阳慢慢地( )。它圆圆的脸( ),把身边的云( )……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氯气说课稿12-07

燕子说课稿12-09

《亡羊补牢》说课稿12-09

排序说课稿12-09

《洗澡》说课稿12-10

祝福说课稿12-11

麋鹿说课稿12-11

《军神》说课稿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