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民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民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上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点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先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先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先生创设愉悦、轻松、自立、开放的进修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诱先生立足文本说话,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整全为先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上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点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陲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黉舍里,各民族的小先生身着艳丽的服装,把黉舍点缀得灿艳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加了黉舍的村落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分歧民族的先生,穿戴分歧,说话分歧,但都成了好朋友,在故国的大家庭里,在艳丽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进修。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顽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爱慕。这体现了故国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和团结。体现了黉舍团结的氛围,反映了黉舍的欢乐、平和气氛。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课文条理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黉舍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初以高傲歌颂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陲的小学。除对黉舍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说话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先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插两课时来完成,上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常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准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爱好之情,背诵本人爱好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先生幸福的进修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高傲感和歌颂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诱先生通过对课文的全体掌控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和睦团结和他们幸福的进修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高傲、歌颂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如许的理解,本课我遵守“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练习的科学性,体现练习的条理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如果让先生品味“宁静”“热闹”这两个词,并留意教学方法的变更。组织先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宁静;并进一步引诱先生想象“校园里为何这么宁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示宁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先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通过先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宁静构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点,我不同意纯技巧的朗读指点,但是我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点还是须要的留意读的条理变更,从自在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点。在反复朗读中,引诱感悟,激发情感。
3、强学法指点。教学的目的,不但要使先生学会,而且要引诱先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先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示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四、教学预设
研讨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引入,介绍材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先生的进修爱好,活跃课堂气氛。
2、引诱交流,了解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分歧的民族有分歧的服饰,更有分歧的风俗。初步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导入课题,进修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先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了解文中的有关民族。
2、初读课文,标出天然段,自先生字,读通句子。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四、自立品读,自我感悟。
五、自立进修,深入探究。
(一)捉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那艳丽的服装,把黉舍打扮得灿艳多彩。”感悟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艳丽夺目,使黉舍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摆……”通过想象,感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3、“凌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巷子上,走来了很多小先生……”通过山花烂漫的环境,衬托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二)捉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凌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巷子上,走来了很多小先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分歧,来到黉舍,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学们的团结。
2、“上课了,分歧民族的小先生,在同一间教室里进修。大家一路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捉住“分歧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路”这几个词语体会孩子们虽然民族分歧,但他们团结和睦,不分彼此。
(三)捉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很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四)捉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平和。
“大家一路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候,窗外十分宁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风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通过成绩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如许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进修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样做呢?
(4)为何不直接写孩子们进修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宁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正面烘托孩子认真进修。——意思讲到就行)
六、总结课文,指点朗读。
引诱先生带着歌颂,带着高傲,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七、联系实际,课内涵伸。
1、为何一个边陲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平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久是一家人!正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平和!
3、让我们一路再听《爱我中华》。
八、板书设计:
一是突出次要内容,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
二是表示表达的情感高傲与歌颂;
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抽象,教给孩子们全体掌控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三、学情分析
经历了两年小学的语文学习,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预习课文,努力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显浅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五、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六、说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七、说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引导交流,了解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初步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导入课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了解文中的有关民族。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五)、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感悟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通过想象,感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通过山花烂漫的环境,衬托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学们的团结。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体会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通过问题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这样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六)、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八、说板书设计:
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
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粗浅认识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做出调整,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初步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导入课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了解文中的有关民族。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五、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感悟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通过想象,感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通过山花烂漫的环境,衬托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二)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学们的团结。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体会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通过问题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六、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八、板书设计: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高焕英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本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语文课上兴趣浓厚、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 27 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三单元: 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四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第五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第六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七单元 :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第八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识认字 250 个,写字 250 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 10 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 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五、教学活动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要多读少讲,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民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民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5-2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2-17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2-11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01-12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01-24
(优)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0-26
仿写《大青树下的小学》02-20
大青树下的教案02-18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5篇02-19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5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