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

时间:2024-04-11 07:17: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灯下漫笔》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灯下漫笔》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1

  《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定位为“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文章,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文章,至少在这类文章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年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种知情结构和认知意愿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是文本和学生心理结构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结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多角度研读品味,把握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进一步培养散文鉴赏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了解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事情理融为一体的风格,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及其实现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串讲法。对于鲁迅的文章,串讲法是更合适的选择。一方面,鲁迅的文章从语言到思想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学生难以把握要领,读懂其内在的深沉含义;同时,鲁迅作为文学大师,文章字字千钧,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如果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往往会遗漏掉很多我们不愿被遗漏的有价值的东西;另外,对于散文佳作,如果将阅读教学还原到阅读的本原状态精读细品,更能品出味道,获取滋养。

  当然,这种串讲并非老师唱独角戏,而要求教师要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平等参与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思想,在文本情境和理趣的帮助下,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获得能力的提升。

  2.讨论法。讨论、研究是在对文本熟知的前提下的一种理性的提升,对于精品散文来说,研究与讨论必不可少。它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养成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模糊的阅读鉴赏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并迅速地巩固下来。

  根据文本的特点,除了继续强化“圈点批注”等语文常规学习方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揣摩、品味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及其认知意义阐释

  阅读,特别是精读,一般都可以按“感知、理解、鉴赏、评价、吸收、运用”的过程来进行。基于这种认识,本课准备分三步走,前两步在课内完成,第三步引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完成。第一步是“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第二步是“领悟感情、概括主旨、评价特色”,第三步是“拓展阅读、交流讨论、迁移提升”。

  第一步: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在以串讲的过程中,应从语言入手,通过对语言的解读逐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以下以第一部分为例说明串讲的过程及要点。

  1.串讲、研读第一部分(1-5段)。

  标题。从语法结构入手把握标题的'特征:①偏正式结构,核心是动语素“笔”,意为“写作”,②修饰语“漫”,体现了文章内容和作者思绪,③修饰语“灯下”,渲染写作氛围,也可以透露出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说明:标题一般都短小精悍,有助于对文章的把握,应培养学生养成分析标题的习惯]

  第一段:

  ①明确的叙述对象是“钞票”和“银元”;

  ②关联词在结构文章中的重要作用,“连……也……”、“至于……,则不必……,也……”、“除了……之外,都是……,而且”、“但……”;

  ③体会鲁迅先生叙述的层次性。[说明:展示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美和情感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展示应该结合不同的文本特点随机选择。汉语虚词在结构文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让学生明确。如有可能,可以再举《祝福》中的关联词的使用以加深印象。]

  第二段:

  ①上一段结尾写“受到打击”,下段以“就是……”承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

  ②对民众心理的精准描摹,本段的写作意图是“停止兑现”后民众的普遍心态是“降格以求”,但作者没有直接写,而是经过了几个层次的铺叙,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及对作文的启发意义,这种叙述节奏的控制其实是一种情趣。

  ③品味“溜”和“不讲爱国了”,体会鲁迅语言的风格:经常在叙述的过程中顺手一击加以讽刺。[说明:阅读是一个综合的心智活动过程,文章阅读过程中意义的建构必须借助一定的情境,而这种情境只能在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中生成。]

  第三段:

  ①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自己?

  ②文学化的语言,对恐慌的类比联想,使语言更具形象性。

  ③由第一段的“沉重累坠”到本段的“沉垫垫地,性命的斤两”反映了民众怎样的一种心理变化?[说明: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整体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所有局部语言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可以从“降格兑钞而非常高兴”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心理变化类似)

  第五段:

  这一段与第四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段以“假如……”开头对第四段的判断进行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说明:借助文章强有力的逻辑结构可以摆脱割裂文本阅读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2.串讲、研读第二部分(6-11段)(略)

  3.串讲、研读第三部分(12-14段)(略)

  4.在串讲的过程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回溯历史,紧扣史实,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的召唤。

  第二步:概括主旨、领悟感情、评价特色。在师生一起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后,学生对文章已经没有阅读的障碍,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也有基本的了解,但这仍然是一种局部的、感性的认识,必须通过研究和讨论形成对文章整体而理性的认识,而研究和讨论是以问题的驱动的,所以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

  1.针对课文的定向讨论:文章的谈论对象有哪些?有什么观点态度,下了什么结论?在下结论的同时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启发引导过程:这个问题涉及文章的主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对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①对象: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②结论: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期瞒、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③情感:作者对百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统治者饱含憎恨,无情地鞭挞、揭露和嘲讽;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热切的期待。]

  2.开放式的课堂讨论: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联系课文及自己的知识储备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概括?你觉得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灯下漫笔》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复杂的杂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的单纯的散文要繁琐,学生接触得相对较少,《灯下漫笔》既是名篇也是难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说教法

  分析法

  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对结构的清理,对语言的揣摩,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说步骤

  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拓展阅读——小结全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讨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他——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

  3、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四)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五)小结全文

《灯下漫笔》说课稿3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深刻的思想当然来自深入的思考,但也离不开广博知识的支持和印证;广博丰富知识也必须有深邃的思想的观照,才能熠熠生辉。作为说理散文,“理”固然是灵魂,而“情”则是血脉,失血的灵魂总是令人生厌的而本文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训练培养学生读写技能。所以本文是“重点”篇目。

  (二)学情分析鲁迅作品独特的风格,给大多数高二学生的阅读理解留下了一道道障碍(思想的,思路的,语言的)所以这也是“难点”课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能否顺利教读本文,关乎本单元教学的成败。

  (三)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勤于思考,勇于批判的习惯。

  (2)抓住关键语句品味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

  2、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品味鉴赏语言,理解其含义,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说教法讨论课型。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一部分由教师拟定,这些问题务必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另一些问题由学生枯阅读后提出,——学生的问题可能是散乱的,但只要有思考价值,即应当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应当激励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有所质疑,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关键是思想要“动”起来,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在讨论课中,教师是激励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工作者。教师应当使课堂讨论充实、活跃、有序而有趣。为了便于操作和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讨论课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不得应有专人负责。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以用互相质疑,互相问难,互相交流。讨论重在过程,对某些开放性问题应当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课堂教学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弄清一些词语,把握思想核心,理清思路的几次飞跃。教师布置思考题目,学生研读课文,拟定问题。第二课时,组织课堂讨论。

  三、说学法教是为了学,教法的设计是为学法服务的,没有学法的指导,“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故而学法的指导是重中之重。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培养这样的习惯:快速通览全文,宏观把握,抓主旨,理思路;仔细品味揣摩,微观考量;发现问题,勇于思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句。

  四、说教学程序

  四步四级:初读总览研究质疑讨论探究迁移训练

  (一)引入新课

  鲁迅在《夜颂》中说自己是“爱夜的人”。而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顾城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那么,1925年4月29日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鲁迅又寻到了怎样的“光明“呢?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讨论,交流。教师可作如下提示:(此提示语以下从略)

  (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奴性”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总认识,也是全文的'核心思想,围绕这个思想,文章思维有如下三级跳跃:⑴由“以钞兑银”的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判断。⑵在回溯历史后,得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惊人发现。⑶这样的历史和现实当然让我们“不满”,怎么办?鲁迅说——“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文章的思路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滑行,而是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出色完成了这三级跳跃。

  (三)弄清词义:

  执迷:对某人或某事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产生、发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一治一乱;一个时期太平,一个时期混乱。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蒸蒸日上:蒸蒸,上升和兴盛的样子。比喻事情蓬勃发展,日日都有进步。

  朝三暮四: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三)学生研读课文,思考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并拟定供下一节课讨论的问题。

  (四)课堂讨论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

  心理变化类似:当人突然陷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境地时,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马”的待遇,尽管“不算人”也会“心悦诚服”的心理和有关“银元”的得失心理有相似性。鲁迅的联想和推断就是建立在这样“相似性”的基础上,在一般人看来毫不相干的人和事之间,他却能别具眼光地提示出内在的相似和相通,从而给读者以新奇的发现的喜悦。

  2、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他——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

  ③“‘人’的价格”的内涵是什么?

  指老西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④奴隶规则”是指什么?

  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⑶造成这样一治一乱的恶性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一是几千年封建暴政,二是几千年形成的国民奴性。

  2、简要鉴赏第三部分:

  ①这里所说的“主子”清道辟路的“做乱人物”指的是哪类人物?

  指造反、起义的农民。就其本质而言,都不得是给新的“主子”清道辟路,或者他们自己成为新的统治者。

  ②“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是这样吗?

  不。从下文“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一组句子,可以看出,鲁迅所处的时代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③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希望中国出现“第三样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

  “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

  (五)讨论“思考与练习”部分题目和教学相互质疑的问题。

  (六)写作练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既有理趣又有情趣。你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语段。

  (七)课堂结语一件小事,竟引出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民族灵魂的大话题,这是因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故能以小见大。漫漫五千年文明史,“奴”字一言以蔽之,其偏激令人咋舌,但其深刻又有几人敢望其项背?下因为目光如炬,故能洞察古今,鲁迅是广博的。你也许不能完全赞同他,但你不能不服他,因为所有观点都有事实依据和逻辑依据,神通万里,思接千载,鲁迅是广博的。鲁迅是冷静的,他的笔是解剖刀,将人们看不到、不愿看的东西揭出来,他的解剖刀甚至直逼你的灵魂,一道寒光闪过,你惊颤了,你震撼了;鲁迅又是激情的,而且是火辣辣的爱憎分明,“冰”和“火”如此 的对立统一构成了鲁迅特殊的理趣和情趣;鲁迅是含蓄委婉的,又是直言不讳的,鲁迅是幽默和蔼的,又是 横眉冷对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都因为鲁迅是丰富的。正因为他深刻、广博和丰富,所以鲁迅总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高山仰止,兴许我们达不到鲁迅的境界,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平时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我们将会深刻起来,广博起来。让我们爱鲁迅吧。

  五说多媒体技术运用:使用powerpoint.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二者应当融为一体;在powerpoint上主要输入一些文本,为课堂教学准备一些辅助材料,扩充课堂容量,并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故而宜简洁实用。

  六板书板书的目的在于钩玄提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更应简而又简,精而又精。

  板书设计如下:

  灯下漫笔

  做奴隶不得

  小事→变奴隶现象(治乱)→本质不满→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

  引子披专制揭奴性出路

  思维的三级跳跃

《灯下漫笔》说课稿4

  一、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价值

  《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定位为“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文章,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文章,至少在这类文章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年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种知情结构和认知意愿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是文本和学生心理结构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结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多角度研读品味,把握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进一步培养散文鉴赏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了解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事情理融为一体的风格,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及其实现意义。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串讲法。对于鲁迅的文章,串讲法是更合适的选择。一方面,鲁迅的文章从语言到思想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学生难以把握要领,读懂其内在的深沉含义;同时,鲁迅作为文学大师,文章字字千钧,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如果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往往会遗漏掉很多我们不愿被遗漏的有价值的东西;另外,对于散文佳作,如果将阅读教学还原到阅读的本原状态精读细品,更能品出味道,获取滋养。

  当然,这种串讲并非老师唱独角戏,而要求教师要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平等参与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思想,在文本情境和理趣的帮助下,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获得能力的提升。

  2.讨论法。讨论、研究是在对文本熟知的前提下的一种理性的提升,对于精品散文来说,研究与讨论必不可少。它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养成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模糊的阅读鉴赏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并迅速地巩固下来。

  根据文本的特点,除了继续强化“圈点批注”等语文常规学习方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揣摩、品味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的安排及其认知意义阐释

  阅读,特别是精读,一般都可以按“感知、理解、鉴赏、评价、吸收、运用”的过程来进行。基于这种认识,本课准备分三步走,前两步在课内完成,第三步引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完成。第一步是“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第二步是“领悟感情、概括主旨、评价特色”,第三步是“拓展阅读、交流讨论、迁移提升”。

  第一步: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在以串讲的过程中,应从语言入手,通过对语言的解读逐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以下以第一部分为例说明串讲的过程及要点。

  1.串讲、研读第一部分(1-5段)。

  标题。从语法结构入手把握标题的特征:①偏正式结构,核心是动语素“笔”,意为“写作”,②修饰语“漫”,体现了文章内容和作者思绪,③修饰语“灯下”,渲染写作氛围,也可以透露出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说明:标题一般都短小精悍,有助于对文章的把握,应培养学生养成分析标题的习惯]

  第一段:①明确的叙述对象是“钞票”和“银元”;②关联词在结构文章中的重要作用,“连……也……”、“至于……,则不必……,也……”、“除了……之外,都是……,而且”、“但……”;③体会鲁迅先生叙述的层次性。[说明:展示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美和情感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展示应该结合不同的文本特点随机选择。汉语虚词在结构文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让学生明确。如有可能,可以再举《祝福》中的关联词的使用以加深印象。]

  第二段:①上一段结尾写“受到打击”,下段以“就是……”承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②对民众心理的精准描摹,本段的写作意图是“停止兑现”后民众的普遍心态是“降格以求”,但作者没有直接写,而是经过了几个层次的铺叙,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及对作文的启发意义,这种叙述节奏的控制其实是一种情趣。③品味“溜”和“不讲爱国了”,体会鲁迅语言的风格:经常在叙述的过程中顺手一击加以讽刺。[说明:阅读是一个综合的心智活动过程,文章阅读过程中意义的建构必须借助一定的情境,而这种情境只能在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中生成。]

  第三段:①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自己?②文学化的语言,对恐慌的类比联想,使语言更具形象性。③由第一段的“沉重累坠”到本段的“沉垫垫地,性命的斤两”反映了民众怎样的一种心理变化?[说明: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整体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所有局部语言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可以从“降格兑钞而非常高兴”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心理变化类似)

  第五段:这一段与第四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段以“假如……”开头对第四段的判断进行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说明:借助文章强有力的逻辑结构可以摆脱割裂文本阅读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2.串讲、研读第二部分(6-11段)(略)

  3.串讲、研读第三部分(12-14段)(略)

  4.在串讲的过程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回溯历史,紧扣史实,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的召唤。

  第二步:概括主旨、领悟感情、评价特色。在师生一起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后,学生对文章已经没有阅读的障碍,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也有基本的了解,但这仍然是一种局部的、感性的认识,必须通过研究和讨论形成对文章整体而理性的认识,而研究和讨论是以问题的驱动的,所以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

  1.针对课文的定向讨论:文章的谈论对象有哪些?有什么观点态度,下了什么结论?在下结论的同时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启发引导过程:这个问题涉及文章的主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对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①对象: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②结论: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期瞒、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③情感:作者对百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统治者饱含憎恨,无情地鞭挞、揭露和嘲讽;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热切的期待。]

  2.开放式的课堂讨论: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联系课文及自己的知识储备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概括?你觉得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三)板书设计

  板书一:

  板书二:

  中国百姓——极易变为奴隶,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统治者——对百姓期瞒、压迫、剥削和杀戮——憎恨、鞭挞、揭露、嘲讽

  中国社会——想做奴隶而不得、暂时做稳了奴隶——对第三样时代热切期盼

  (四)作业设计

  1.有评论家认为,鲁迅杂文集《热风》中的杂文更接近“感”,而《坟》中的杂文更接近“论”,往往“以细密的逻辑层层推进,说理充分”,请结合原文进行具体的阐释。

  2.主题阅读:在互联网上查找并阅读有关“国民性”的文章,写一篇《灯下漫笔》的读后感。

【《灯下漫笔》说课稿】相关文章:

《灯下漫笔》说课稿11-09

灯下漫笔说课稿08-04

夜灯下的随想高中作文04-26

颐和园说课稿圆明园说课稿03-25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春风》说课稿12-22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22

jqx说课稿12-22

《秋游》说课稿12-23

色彩的说课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