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4-05-15 10:00: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1

  一、课标与教材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2第五章第二节,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两部分内容,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人类社会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人类要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些观念涉及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然而,只有观念是远远不够的,人类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体现了这些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行动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关资料,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归纳某一环境问题的成因,辨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培养综合思维。

  因此,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缘由。

  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性。

  而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涵。教学难点是: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缘由。

  二、学情与教法

  学生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影响到人类生活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生初中甚至小学时就已经接触,知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但是没有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内涵知道的较少,理解的不够深刻,也不能从生活中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通过讲授法让学生知道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的展示,让他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类社会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的努力,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认识“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多媒体播放20xx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xx: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全球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前,我会先播放视频《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问题:视频中反映了我们面对的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难答出:水污染、乱砍滥伐、地面塌陷、雾霾等。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讲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

  接着多媒体展示《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并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根据课本及已有认知,能够说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我会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之后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指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指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后面学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好基础,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并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通过讲解补充,可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会采用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示问题:如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集体和个人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能够说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从行动上保护环境,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社会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倡导人们在生活中绿色环保,比如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改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垃圾分类回收,设立自然保护区等。

  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接着我会进行讲解: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其中,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多媒体展示资料:我国和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并提出问题:结合实际生活,为什么这三项措施可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一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注意事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会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出他们相应的指导建议和提示。

  学生经过讨论后能够说出: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贫困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基础设施跟不上,没有统一的垃圾回收站,农业生产较为原始,对于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因此消除贫困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任务。如我国农村脱贫中,有教育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人类工业发展的历程中,开采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主要燃料,造成很大的污染,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用天然气等绿色清洁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很大贡献,特别是在全球变暖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刻不容缓。在生活中,很多人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物品外包装等,都是在进行可持续消费,包括物品回收再利用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将进行最后的总结: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不仅有教师讲解的部分,也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部分,教学难点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即能够调动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够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的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可持续的消费者?

  他们可能会说: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淘米水浇花;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进行补充: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负使用、回收、再生”原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思想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行动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开放式的作业:组织一次班级内的“闲置物品交换”活动。

  【设计意图】师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利于知识的整合。趣味性的作业布置有利于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高中地理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地的形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作用密切相关,本节内容承接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将山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课时教材共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是褶皱山的形成,二是断块山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地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地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储备上,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中外名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大陆漂移学说”的知识铺垫,对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是具体案例的运用与拓展,更强调原理和本质的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时间内难以亲眼目睹其变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经验,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学习本节有一定的复杂度。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延伸课堂教学,起到点拨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正确使用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能举例说明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实践意义;

  2.知道断层和断块山的概念;能阐述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褶皱和断层,加强动手能力;

  2.通过分析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成因,提高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质构造的意义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学方法;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成因,并指导实践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1.理解褶皱山的概念,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难点】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2.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地貌判断。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下:地图法、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探究法、案例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进行导入,通过展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富士山等山地的景观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原因相同吗?制造学生思维的困顿状态,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褶皱山

  (1)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找出褶皱和褶曲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演示一下褶皱的形成。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演示,更好的理解褶皱山的形成。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2)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设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①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是如何弯曲变形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②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怎样的地形?

  【教师讲解动画演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1-4个岩层,1-4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这四个岩层,沿着水平线比较得出:背斜中间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向斜中间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

  【动画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动画过程。

  【教师点拨】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所以我们再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褶皱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有利于反应大气受热的发展变化过程,能揭示辐射热交换的本质。

  【合作探究】

  教材P74活动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展示】结合所学知识,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的相关知识。并讲解褶皱山的相关知识。

  (3)板块构造学说

  阅读教材P73最后一段和图4.10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①岩石圈分为几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的边界类型分为哪两种?(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合作讨论】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为什么?(红海处于生长边界,所以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在不断缩小。)

  ②请冲刺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红海扩大变成大洋,而地中海缩小甚至会消失)

  【规律总结】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多火山和地震。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

  (二)断块山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74两段,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断层?②断层形成了哪些地貌?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

  2.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合作探究】根据断层的动画演示及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①断层和断裂是相同的吗?(不相同,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断层。断层必须是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②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③修筑大型重要的工程(如水库、隧道等)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在断层附近能找到水源吗?(断层处岩石破碎疏松,地基不稳。断层附近修建水库、隧道容易造成大坝塌毁,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有地下水出露。)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掌握这一重难点知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程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课后作业以必做题两个部分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作业如下:探究火山的形成过程和火山结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说课稿,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

高中地理说课稿3

  一、课标与教材

  《喀斯特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喀斯特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以及分布地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各种地貌的特征及区域分布有初步认知。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这条课标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视频图像资料中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喀斯特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与教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的地形以及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其中5种基本地形的划分主要以较为简单的外部形态划分的;高中阶段则采用成因分类,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为学生展示《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的片段,并提出问题,旅行家徐霞客描述了哪一种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教材找出喀斯特地貌的相关概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我会进一步总结解释,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

  这部分内容是增强学生对喀斯特地貌区域分布认知的重要内容,我会出示《喀斯特地貌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并思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通过读图学生不难得出喀斯特地貌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地貌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由于学生对地貌直观认知的不足,我会采用图片展示和板书绘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展示《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在地表都有哪些分类?由图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接着我会展示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溶洞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在地下都有哪些分类?它包括了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喀斯特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地貌识别的能力,增强地理实践力。

  4.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我利用了教材中关于分析射电望远镜选址原因的探究活动。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关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相关片段。并组织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合作探究,结合之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从气候、地貌、排水几个方面阐述工程选址原因。①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②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坑,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边坡稳定性好。排水: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设计意图】本次探究活动内容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最后,我会播放视频《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介绍短片》,带领学生领会喀斯特地貌的奇幻壮丽,激发对于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查找资料,调查所在省份地区,是否存在喀斯特地貌,并搜集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4

  (一)开场白(略)

  (二)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的内容。本单元是自然地理知识最为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单元;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五)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虽然他们可以从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获得有关资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统。由于条件所限,传统教学也只能以小量的图片和资料可以辅助讲述,学生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感受比较平淡和肤浅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上述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可以播放视频——加利福尼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一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接着导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阐明地理过程,再逐步深入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举实例时,要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现代教学论认为,地理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还有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功能。讲授地质灾害应着力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迫切性,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在培养能力方面可按大纲要求,还应包括培养学生

高中地理说课稿5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两部分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农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2)、通过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

  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二、说教学方法

  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辅以比较法和图表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三、说学习方法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活动讨论法,辅以对比法

  四、教学程序

  教学纲要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用时事法以当前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引入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中的地理,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体现课题的时代性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含义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

  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2、农业地域的形成

  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2页中两幅地理景观图,引出区位的含义,并归纳出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两幅地理景观图进行比较,层层设问,最后讨论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活动1:“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域”首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孟买、北京、罗马的地理位置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图,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得出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活动2:“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的立体业”

  说明地形、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城市周边农业发展变化”,“海南岛大规模蔬菜栽培”等案例来说明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通过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但人类可通过经济技术条件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例如塑料大棚可以改变温度,修筑梯田可以改造地形

  用讲述法讲解农业地域的概念

  通过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从澳大利亚气温分布、降水分布、人口分布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

  训练学生有关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

  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用地的结果,让学生学会协调人地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巩固小结

  尝试让学生构建本节课框架结构

  加强本节知识联系,展示人地关系

  四课后思考

  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影响三明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

  五板书设计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的含义

  3、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4、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2、农业地域的类型

  3、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高中地理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接下来我一一进行阐述。

  一、课程标准

  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原理及锋面控制形成的天气特征。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不同于上一节的是他描述的是小尺度大气状况。

  学生熟悉天气但不知天气的成因,因此将天气现象形成确定为本节课重点。天气现象是动态变化的学生难以理解,将天气变化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锋与天气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各自的成因特点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法解决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运用对比法、讨论法探讨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利用读图分析法解决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四、学法指导:

  地理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图文转化。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采用情景导入(让学生看一段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的观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迅速吸引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基础知识巩固

  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利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题,同时我将进行板书。我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我着重讲解冷气团,暖气团的性质,为后面冷锋、暖锋的讲解做铺垫。

  (2)重点知识讲解

  接下来从冷暖气团相遇的地方引出锋,强调锋面附近气压、气温、湿度变化大,并说明日常降水形成的条件:①有一定的水汽含量;②有凝结条件(降温、凝结核)。结合课件冷锋的静态图对冷锋天气特征进行讲解。

  (3)难点突破

  让同学们阅读P41第五自然段,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预设学生对“被迫抬升”不能理解。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生活中推土机推土,土被迫沿着铲向上走。结合课件的冷锋动态图对冷锋过境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并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夏季暴雨来临时得天气进行突破。

  (4)拓展延伸

  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运用冷锋的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暖锋,并完成下表。

  (5)典题检测

  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典题检测,达到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布置作业。

  (7)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使得同学们能够看懂天气预报,对天气的变化能够做出分析。让同学们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在我说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一、锋面系统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

  3、冷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4、暖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高中地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在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其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二、说学情

  一方面,高一学生通过收听天气预报,对于台风、气旋、高压等天气系统有了一些零碎的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天气预报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并为真正了解其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天气系统,掌握冷、暖锋以及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尤其是联系现实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天气系统就在我们生活中,它们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气团与锋的概念和分类;能判断出冷锋和暖锋。

  2.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3.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以及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

  2.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这种结构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析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完整。

高中地理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中第二部分的知识,这一部分是从动态上学习地球上的水,它是学习后面水资源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水循环的三种模式,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并且讲解了不同环节的特点以及水循环的意义。学习本节知识,能够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全球动态水的循环,同时提升对于资源的认识。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在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已具备一定的常识,不能从相互转化的角度去理解,且这部分内容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确定方向、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对教材知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为:

  【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谈话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诗词导入的形式,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诗词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认识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首先,是通过阅读教材与谈话启发的形式学习水循环的概念与类型。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

  我会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

  【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学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在了解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三种类型之后,接下来主要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

  因为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相对比较抽象所以我会播放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思考海陆间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学生回答】通过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出,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最后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即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当学生熟知了水循环的过程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水循环过程的认识,我会让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知识,自己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运动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呈现,能够让学生理解内涵,同时学生自己手绘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能够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绘图、制图能力。

  3.水循环的意义

  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同时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示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海边气温变化等。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理解生活中的案例,最后与教师一起总结水循环的意义。即: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等。

  环节三:小结作业

  由于水循环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通过生活案例分析的方式,将知识形象化,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程的总结环节我会与学生一起通过水循环的示意图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同时让学生课下去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

  1.说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范围,说明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体现自然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商品谷物农业则体现了社会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一个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备了大量的地图和景观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组织学生查阅地图,挖掘地理信息,培养分析能力。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必须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找出优势区位因素来。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优势。

  2.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生产特点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分布”图,认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地区分布和区位特点;分析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关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难点:

  对比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二.说教法:

  设问教学、案例探究和对比归纳

  多媒体电脑,教学地图

  2课时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进而认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通过读《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范围、形成的区位因素,学习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巩固对两种农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用已学的农业区位因素来引出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析。

  2.新课讲授: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设问,引出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初步认识,然后通过读《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认识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接着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学习水稻种植业的特点,通过读我国水稻种植景观,认识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求学生阅读49页阅读材料: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了解我国的水稻种植业现状。

  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自学为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经营方式、生产特点以及形成的区位因素;然后通过案例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比较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巩固对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认识。

  3.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季风区

  2.区位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人口、人均耕地、习惯

  3.特点:

  1. 小农经营;

  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市场、交通、自然条件、机械化水平、农业科学技术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问题研究,该节课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能够对于前面知识的运用,能够结合所学分析住房应考虑的因素,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负效应,对于城市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的分析面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知识目标:购房影响因素;

  理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含义及特点,能够分析材料现象。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身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情感目标:树立对于城市化应有的`情感态度,结合自身不要随意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

  如何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说教法

  小组探讨、调查研究、对比归纳

  课本资料、多媒体

  三、说学法

  1、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分析了住房选择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总结出购房的原则性问题,合理地指导我们购房。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因为事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调查过了,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都期待展现成果,故直接表现同学们的内心节约时间。

  2. 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分成四组,对南京三个住房地段进行调查,新街口夫子庙、板仓、仙林,对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地段的房价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为何要在该地段购买住房,基础设施设置等等其它与居民购房有关的因素。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来源于社会还能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问题设计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郊区的房子,特别是别墅,都是些高档居所,许多有钱人的居住场所,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居民都往城里挤,为什么还会有许多有钱人往郊区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逆城市化。

  ◆设计意图:承转过渡知识,从购房选择因素的学习过渡到郊区化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五、说板书设计

  无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区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另外,必修三都是以区域为话题进行扩展,因此学好这一节为以后的学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又结合本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进行两个或多个区域差异的对比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

  3、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1)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2)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难点: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4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通过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具备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不是很好,特别对初中知识遗忘较多,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温故知新,为学生分析问题做好铺垫,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也是讲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本节课我采用模拟旅游激趣导课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

  (课前准备:各学习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图片及音像制品等,模拟从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漠河出发,一直旅行到祖国的南海诸岛。展示沿途的所见所闻。)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作一次有趣的旅行,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出发,一直旅行到祖国的南海诸岛,在沿途中,你将看到哪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差异?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示课前准备成果。

  (让学生亲身体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从气温差异,自然景观,建筑物甚至会有学生联想到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差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二.说教法: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一、说教法

  根据以上对于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授课中,我将以小组讨论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提问法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学生分组学习,仅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不断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直观演示法的运用,能使得学生通过模型和动画的展示,构建对喀斯特地貌认识的空间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二、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掌握地貌的基本知识,学会善于分析原因。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接下来就开始进行我说课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的阐述。

  环节一:导入

  导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随着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能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上课伊始,我会向学生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以及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在游记写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向学生提出问题: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貌。

  依据:图片和游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快速进入课堂。

  环节二:新授

  1、自主阅读,老师引导,了解喀斯特地貌概况

  首先,我会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找出并理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及其分布。即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其中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最为典型。紧接着我会根据概念及其分布地区,通过图片展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学生得出原因①碳酸盐类岩石;②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依据: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2、小组讨论,探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变

  其次,我会出示典型地貌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试着对汇总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进行分类。小组得出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溶洞中发育有石钟乳、石幔、地下河、石柱、地下瀑布等。之后我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提问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由溶沟发展为洼地,经过峰丛、峰林,再演变为孤峰直至残丘。

  依据:通过地图和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清楚的认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变,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环节三:巩固

  我会组织学生完成活动,利用刚刚所学的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知识,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进一步思考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活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即为喀斯特地貌,保证雨水下渗而不会淤积;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少;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依据:学生学习后,只有将其运用到另一知识中,才能保证深入理解知识。

  环节四:小结

  我会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即本堂课学习到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分布地区,并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

  依据:通过课堂小结,可以让学们更加清楚本节课所学的全部内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环节五:作业

  让学生课后假设自己假期将要去路南石林旅游,写一份介绍当地景观的旅游简介,分享给同学。

  依据:课后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巩固知识点,并将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桥梁。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并且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各位老师: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来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从城市形态到城市土地利用到城市功能分区最后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三部分内容实质是相互联系的,从外到里,从表到内,构成本节内容。本节课在本章城市化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学好本节内容,才能有助于下面课程的深入,更好地学习理解下面的内容。同时在本教材中属城市这一内容,是人类聚落的结果,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即是与前一章的紧密联系,对后面的学习起着启下的作用。同时可以强化一下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聚落到城市与生活到生产生活人地关系再到可持续发展,谨记这一思路学习思考人文地理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

  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与类型。

  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与变化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

  城市功能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讲述、归纳总结

  多媒体

  城市结构相关材料

  三、说学法

  1、利用图片展示信息,引入问题;

  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教师展示一些自己曾拍摄过的城市形状鸟瞰图,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城市形态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起悬念进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活动设计:结合课本设计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及引出不同的功能分区。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合作看图2、2找出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又形成怎样的功能分区?

  通过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知道有那些利用方式以及建立在土地利用基础上的功能分区。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提高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对知识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抽象概括及表达能力。利用问题,创设思考。

  3、问题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结合课本找出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模式形成的因素又有哪些?

  学生回答,使其掌握基本模式及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把握每一模式各自的特征,学会把握事物本质。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同时引导,通过原因规律的探究,大胆设想,总结规律掌握人文地理学习思路。

  4、活动设计: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结合实例,分析说明。

  提问:结合江宁区的变化,分析江宁区城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课本24页活动题,提出功能结构布局方案?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掌握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活动题方案的提出,学生能够掌握布局的规律性,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的不枯燥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够通过总结,深层次认识城市结构布局,活学活用。

  5、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按照知授在联系设计,易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便于深入了解记忆。

【高中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12-27

高中地理说课稿4篇06-26

精选高中地理说课稿3篇06-27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02-16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02-16

高中地理说课稿10篇06-28

高中地理说课稿3篇06-28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02-06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说课稿02-19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