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地位和作用
首先看教材。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我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落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应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掌握了一种物质”向“贯通一类物质”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不断地创设思维情境,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由分类的意义到分类有标准到分类方法到分类应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感知由生活到化学,思维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2.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即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始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含义(分类方法的加工整理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模块3:分类的方法(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丰富推展阶段)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模块4:分类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思维的迁移、分类方法的逐步完善阶段)
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体会用到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对学习化学有何帮助?
七、小结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八、板书设计
简洁,形象,直观,概括以便学生易于掌握。
高一化学说课稿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现行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学大纲对原电池的原理作了C级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处理
一、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其中原电池的原理也是本节的难点。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便于教和学,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实验“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以往“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留有“空白”、“开发区”,如在实验中要想验证是否有电流产生等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音乐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略创新成功的喜悦。同时除实验外,还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肉眼看不见的电子运动情况,这样可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探究法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二、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手段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辅助教具:计算机、实验仪器及药品等无论运用哪一种媒体,都不能让其仅起着教师讲课的演示工具的作用,避免学生“享受”现成结论,而应使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处理及设计的依据
导课:引入一个医学小故事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课件模拟拓展1、启发学生从图4—24中归纳出原电池的用途。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课题。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建立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以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的信息,阅读有关的资料···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材仅以图示简要介绍了原电池的用途,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资料,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教材处理及设计的依据
教学过程2、设计“水果电池”整合小结两极在材料等方面的差别。应用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回家收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时间分配:导入2’分组实验25’总结5’练习13’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和氧化还原两方面概括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及组成条件,解决导课中留下的问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的飞跃。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一些有梯度的习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强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
教学效果预测通过这样五步教学过程的分步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散,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突出了重点。
高一化学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氯气》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而且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氯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第一章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在教材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是以实验验证的方法完成的,这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提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目标分析:
卤素是一族元素,通过对氯气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联系和思考,更好的掌握整一族的元素。
知识目标: 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三.过程分析
1. 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颜色及其状态,再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在瓶后衬一张白纸,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2. 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推理验证法。引导学生由氯的原子结构分析,推测它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概括出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设问激疑:根据氯的原子结构,请学生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应该如何?如何验证?培养学生由原子结构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
2.实验验证:
(1)与金属的反应:做好两个演示实验①铜在氯气中燃烧。 ②铁在氯气中燃烧。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注意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应用第一章所学知识)。在做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教师
一面演示一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灼热铜,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活泼金属铜能与氯气反应?把产物溶于水又有什么现象?进一步加水又有什么现象呢?铁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氯气能与金属反应,那它能不能与非金属反应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与非金属的反应
做好书上的氢气与氯气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⑴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⑵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见光爆炸。特别是第二个实验,当学生听尖锐的爆鸣声时,会全班鼓掌表示祝贺!这种成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来水能不能直接用来养金鱼?为什么?通过这一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生活问题引出氯气与水的反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氯气有一定的认识,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归纳氯气的化学性质.很多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极其非金属能在氯气中燃烧,并且会写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4.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 氯气的性质为什么这么活泼?其电子结构排布?
(2)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会反应又生成什么呢?
高一化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特点的理解。
二、说教法
1、情景激发
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小组讨论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动画、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学生思考为何目前已有的一百多种元素却形成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物质,通过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积极的思考回答后,教师给予点评、鼓励。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索,建立概念
1、关于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教学
让学生观看水分解的微观动画,提出问题:1、水分子是如何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2、为什么要通电?通电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整合,从而引出化学键的定义,并对定义加以强调:
(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
(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
(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
通过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即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关于离子键的教学
让学生观看Nacl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1、如何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运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这个反应的实质。组织学生讨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在讲述离子键概念时,对于学生易于忽略的排斥作用加以强调。通过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关于共价键的教学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Hcl的形成过程是否和Nacl类似?让学生观看Hcl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出Hcl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出共价键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根据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列表从概念、成键粒子、成键作用、成键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培养学生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最后得出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共价键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巩固基础,拓展提高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c.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哪些含有共价键
Na2s、K2o、mgcl2、H2、NH3
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B、cacl2c、KoHD、cl2
(四)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讨论,回顾本节课内容,对自己所学知识做出总结。最后教师及时给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评价自己,体会成功。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1.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1)化学键: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2)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键的类型
(1)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成键方式:静电作用
离子键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2)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成键方式:共用电子对
共价键形成条件:一般在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高一化学说课稿5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氯气,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氯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
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第三部分:学法分析
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差别大,不易过多拓宽氯气化学性质的知识。应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强化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处理:
1.本章应预见学生判断溶液颜色有困难:可以准备几瓶Cl2、Br2、I2的水溶液、酒精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贴上标签、注明颜色让学生观察。
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卤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展示:氯气、空气、氯水、水四瓶溶液,让学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实物氯气归纳出氯气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氯气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氯气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小结:氯气的毒性与氯气活泼的化学性质有关。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易液化。
强调:氯气是有毒的。闻氯气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引入:新闻材料,配置多媒体讲述:伊普雷战役
问:什么是伊普雷战役?
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猪嘴防毒面具为啥像“猪嘴”?
多媒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过渡:氯气是有毒的,那么毒性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氯气的毒性机理。
引言:按照结构决定性质的原则氯气的毒性一定与它的结构有关,我们首先考察氯原子的结构
【演示实验】氯气的漂白性
【复习提问】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Cl2水中的HCIO是强氧化性的弱酸。
小结:板书:氯气的化学性质:Cl2 +Cu—— Cl2 +H2 —— Cl2水——Cl2 与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要求要严要细,安排学生组装实验室中氯气装置(无药品),严到又快又整洁,细到先拿什么后拿什么,先拧什么螺丝钉后拧什么螺丝钉都清楚。结合实验室制取氯气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引导学生提问,问为什么?如为什么收集氢气可用排空气法和排水取气法?为什么制取氢气不需尾气处理?为什么制取氢气需加少许硫酸铜最后所得溶液为黑色?完成实验室制取氯气后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问题:实验室制飘白色的粉温度稍高有副反应发生,甲、乙、丙三人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请指出三个装置的各自的`缺点或错误(如没有可不填)甲————————乙——————————丙————————————.
(2)下图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用12mol L-1的浓盐酸100mL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15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各步反应无反应物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
多媒体回答:(1)甲:①发生装置错误,②U型管右端没有接尾气处理装置。乙:①没有降温装置,②D应换成U型管,改装消石灰。丙:①没有降温装置,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C(F)、B、E (3)MnO2只能氧化浓HCl,随着反应的进行,[Cl-]减小,还原性减弱,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结合氯离子的检验的教学,区别检验与鉴别的概念,比较氯气、氯离子、新氯水、久置氯水主要含有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等概念,用实验室中制取CO2 、H2复习离子方程等概念。
第五部分:信息返馈:
与学生多交流是取得信息返馈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制造师生间的民主氛围,通过讨论、提问、批改作业、考试既能掌握学习状况。
高一化学说课稿6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现行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学大纲对原电池的原理作了C级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材处理
一、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其中原电池的原理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为了便于教和学,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实验“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以往“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留有“空白”、“开发区”,如在实验中要想验证是否有电流产生等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音乐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略创新成功的喜悦。同时除实验外,还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肉眼看不见的电子运动情况,这样可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探究法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手段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辅助教具:计算机、实验仪器及药品等无论运用哪一种媒体,都不能让其仅起着教师讲课的演示工具的作用,避免学生“享受”现成结论,而应使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处理及设计的依据
导课:引入一个医学小故事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
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
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
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课件模拟拓展
1、启发学生从图4—24中归纳出原电池的用途。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课题。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建立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以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的信息,阅读有关的资料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材仅以图示简要介绍了原电池的用途,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资料,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
2、设计“水果电池”整合小结两极在材料等方面的差别。应用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回家收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
时间分配:
导入2’
分组实验25’
总结5’
练习13’
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和氧化还原两方面概括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及组成条件,解决导课中留下的问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的飞跃。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一些有梯度的习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强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
教学效果预测通过这样五步教学过程的分步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散,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突出了重点。
高一化学说课稿7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今天我们来认识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分组 ①观察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②把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观察其物理性质、表面的氧化膜。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金属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那么对金属钠进行加热又将如何?
钠的燃烧。
描述实验现象
生成物是氧化钠吗?
不是,生成物呈浅黄色,而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2Na + O2 Δ Na2O2
淡黄色固体
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潜水艇供氧剂。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 4Na2CO3 + O2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要求学生写出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氧化剂、还原剂)
初中我们学习过铝在氧气中的燃烧,若铝在空气中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呢?
2、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铝的熔点为665℃,氧化铝的熔点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的保存及其物理性质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加热 2Na + O2 Δ Na2O2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钠、铝、铁、铜与氧气的反应
高一化学说课稿8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为下一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奠定基础,也为第三章解释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终结行为的变化,它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落脚于学生的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我深入的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阅读自修,能正确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找出离子键的构成微粒、形成条件;
2. 通过讨论、总结、练习,能用电子式准确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要落实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之上。
A.知识基础
1. 学生已经具备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本知识,知道粒子在最外层电子为2或8时稳定。
2. 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与各自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B. 能力分析 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C.障碍分析 在微观概念的理解上要由有表征性抽象到原理性抽象过渡,不易吃透,知识迁移和应用上还比较缺乏。
三、教法分析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会采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低起点,小台阶,采用动画演绎,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提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对知识技能推进的同时,努力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有效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设计
1.【设问1】:(1)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超过元素的种类?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呢?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多媒体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设问2】:金属钠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它们为什么可以发生反应呢?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题,我们现在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该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分组讨论:a.两种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分别容易发生什么变化?
b.当它们变化后又会有什么相互影响呢?
接着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 NaCl 的形成,由表征性抽象向原理性抽象过渡,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形成条件等。用动画演示比较抽象的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难度。
3、启发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组织讨论从产物 NaCl到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 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设问3】:以上我们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它清晰、直观,但是,书写结构示意图时有些麻烦,1、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这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式,请同学们看21页的资料卡片,归纳电子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 阳离子的表示方法。
【设问4】:原子的电子式我们知道怎样写了,那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式又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几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式,请同学们归纳它们的书写规律。
阳离子:Na、Mg、Al、 +2+3+
阴离子:
(引导学生从电子数目、结构特征、电荷位置等考虑)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学习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总结出书写要点,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容易犯错,用顺口溜"打点、穿衣、带帽"帮助学生记忆,并加以习题巩固。
练习: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硫原子,溴原子,硫离子, 溴离子,
通过用电子式表达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练习进行反馈强化了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在教学方法上边学习边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完善知识、系统总结的习惯,也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整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上我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AB型如NaCl,A2B型如Na2O、Na2S,AB2型如MgCl2)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要点:
1.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2.不能把"→"写成"====";
3.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加深印象。
6.教学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1.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C、S、 Mg 、K、 Br 、 O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F K2O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
一、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书写 a 原子 : H× Na×
b 阳离子:Na Mg
C 阴离子:
d离子化合物: AB A2B AB2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2+2++-2-
高一化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地位
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
(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
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激学法
2、探究实验促学法
3、cAI辅助教学法
4、归纳、演绎法
学法:
1、实验探究法
2、归纳演绎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教材中没有把教材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把教材内容做为了解学科科学的生长点,以学生探究实验贯穿始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本节课让学生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对于更好地展现学生多元智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智慧潜能,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课:创新实验:西红柿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出美妙音乐。
目的;创设新奇刺激的前置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调动学生感知兴趣和探知热情。为什麽西红柿电池能产生电流?
(二)教学重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突破方式: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教材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
依据:
1、教材演示实验不便于所有学生观察,缺少学生的参与,不能充分发挥不学生自身主体作用。
2、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去学会发现并作出相关链接,主动构建有成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知识意义。
具体做法:
用锌片铜片稀硫酸模拟西红柿电池做两个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前后现象的差别。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使学生的原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产生了差距,引发了学生新的问题。为什么导线连接后铜片上出现气泡,教师设置几个有梯度,和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在有限的时间里经过讨论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澄清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
讨论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装置中确实存在电流且证明电子的流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以上问题的提出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求真务实的优秀品质,告诉学生实验结果的分析要靠实验证据不凭主观臆断想当然。
实验结束教师收敛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给原电池下定义。从而完成学生思维从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一质的飞跃。
最后用3D动画模拟锌铜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并将图象定格让学生书写两电极反应式。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两个层面上共同认识原电池反应原理投影生活中常见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图片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上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学生的创造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的学生问题意识独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培养。
(三)、教学重点二:掌握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突破方式:增加教材没有的开放性探究实验。即给定多种药品(电极:锌片两个,铁钉一根,石墨棒一根。溶液:稀硫酸,硫酸铜,酒精,四氯化碳四种溶液和电流计仪)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
1、sTs教育观重视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认为能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论证比单纯地得到指向结论的结果同样重要或更重要。
2、实验方法论认为,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
3、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将探究性学习确定为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基于以上原因,我大胆处理教材,将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这一讲授性知识变为实验探究性学习。
该实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发散性所以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发讨论如何确定探究的方向,如何处理实验中三个变量关系,如何逐一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原电池构成的一般条件。学生依据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所得多种实验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分类,加工选取有用信息,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得出正确结论。
该做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同时学习者之间通过讨论,交流,用集体的感知来丰富,强化个人的概括,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叉反馈来强化,矫正,丰富个体的探究结果,有利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在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上升,不仅促进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探究策略和方法得到提高,才能,智慧和判断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四)化学史教育:教师讲述伏打电池发明的故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五)小结:
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
目的:
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六)练习: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构成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而设。
(七)作业:
家庭小实验:制作水果电池。
目的:该实验为开放性创造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升华创造意识。
高一化学说课稿10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基本学完化学必修教材,已有了较全面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利用自然界可能的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化学变化角度来看,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元素。教材中通过海带中提碘的实验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图设计,一方面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养成学生应用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对待科学的态度;同时学生也能了解开源节流方面的知识,明白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候,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很好素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我确定的本节教学目标是:请大家看屏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淡化、海水制盐等知识;能顺利完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设计出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并能正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图片或文字资料获取需要的信息,得出海水综合利用的几个方面;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得以提高和锻炼;通过资料和讨论知道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意识,认识和体会化学在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协调共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指导思想之一。
了解了教学目标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重点:我把“海带提碘、海水提溴;以及使同学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化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设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因有二,一是学以致用,回报社会;二是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境教育也应一样。
难点:我把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设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虽然是高中阶段,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仍较差。
以上是我的教材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学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教材已经学习过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它是本节课学习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是海带提碘及海水提溴的理论基础。在老师引导下,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获得成功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法学法是:
教法学法分析
问题统领下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归纳,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感知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鉴于以上分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具体实现部分:即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首先,我设置了课前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目的是以欢快熟悉的的歌曲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暗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海洋。
关于教学过程,我分为3个环节。
环节一:(时间约10分钟)
新课导入:以三亚为什么能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引出三亚优美的自然环境——椰风海韵、三面环海(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呈现广袤的大海。追问海水资源如此丰富,那么面对三亚的旱季出现的间歇性停水,能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呢?从而导出新课。
(这样的导入设计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为感知人与自然的的和谐相处埋下伏笔。)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关于海水水资源的利用的教学,首先我简单介绍海水淡化的历史,给出常见的淡化海水示意图,按照课前的分工,组织学生讨论海水淡化原理及应用的优缺点,并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得出结论:蒸馏原理、优点、缺点,老我再做出点评。
这样设计采取了课前布置讨论内容,有利于节约时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及团队精神。
关于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我设计为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了解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认识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至于制盐和以盐为原料的盐化工内容的处理,我整合到后面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总结上,指出在《化学与技术》模块还将深入学习,有利于突出本节重点。
环节二:(时间约25分钟)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海带里提取碘的实验,二是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设计。
2.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
在对从海带里提取碘的实验教学上,我打算以图片的展示为引导,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
⑴、海带中的碘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离子)?
⑵、I-具有什么性质?(高价氧化低价还原)
⑶、怎样才可以把I-转化为I2?(加氧化剂H2o2)
⑷、加氧化剂怎样才知道有碘单质生成呢?(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变蓝)
⑸、很多氧化剂都可以氧化I-,用H2o2有什么好处?(颜色变化明显,绿色氧化剂,环保)
然后要求各小组相互讨论,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再请各小组中心发言人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最后由我评价总结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而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分工等情况,处理偶发事故,如指导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出猜想,课后再设计实验验证)、规范操作等。强调特别要注意安全问题,对于分工不明确的予以指导,确保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
这样通过步步紧逼的追问,实际是以问题为抓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统领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后面的教学一气呵成。
3.海水提溴
在对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设计部分的教学上,我打算以对溴的'“海洋元素”名称由来的介绍为过渡,教师设疑导学,要求学生根据海带提碘的实验启示,结合书91页的[资料卡片],分组设计具体的提取流程,汇报、交流、总结,画出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让同学们根据书上的信息设计提取溴的流程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明白化学原理和技术在海水开发中的作用。
通过环节二的教学,学生能够体会到:从海水中富含碘元素的植物中提取碘,从提取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中提取溴,原理非常简单,但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真正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和从海洋里提取溴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实现,让学生体会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有很大差距,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环节三:(以下时间约5分钟)——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本部分教学内容我打算通过幻灯片分别展示:一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具体实例,另一个是蓝色海洋与污染后的海洋对比。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视野,又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我们海南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上,一定要合理开发,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把我们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绝不能只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应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感慨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性。
然后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布置作业
1、课本第93页第4题(目的是为了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从海水中提取元素的流程、原理。)
2、用手机
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记录生活中体现:“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这一理念的行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作为三亚市民的你,关于环境开发和保护方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使同学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化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这一教学目标,不使其过于空洞,流于形式。)
以下是我上课时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4.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积极倡导“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中的情况千变万化,这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高一化学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气体摩尔体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了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认识概念的个性和共性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这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个性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性。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课程。
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给出一些物质的数据(0 ℃、101 kPa),要求学生利用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求出体积,填好表中空格。(可将学生分为3~4组分别完成。)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发现规律性。
2、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①物质粒子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3、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固体Fe、液体H2O、气体CO2粒子间距示意图。(引导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固体、液体粒子间距比气体粒子间距小得多。)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从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气体体积近似相等且约为22.4 L。
[设问]在其他条件下,气体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呢?(从而引入气体摩尔体积)
4、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5、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高一化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位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甲烷的受热分解。将《甲烷》这一节内容放在教材的必修2,是考虑到学生在高一化学中已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价、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而甲烷作为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又是学习烃的入门,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甲烷的知识,就是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在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联系不是非常的紧密,对无机化学部分学的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学习化学的新的开始,只要鼓励学生努力就可以学好,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了解甲烷物理性质;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以及它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因、外因辨证关系”等哲学思想;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重点甲烷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的概念;
2、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机理
四、学情、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经过初三化学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以及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在老师的教导下,结合具体形象的甲烷的结构式的模型、有关甲烷的反应机理的视频,再通过他们本身的努力学习,可以对甲烷有比较好的掌握。
2、学法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起到带领、教导和解说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甲烷这一主题,之后对他们讲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并借助甲烷的结构模型以及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的视频等形象而生动的方法让他们掌握甲烷的相关知识点。
五、教法分析
主题引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案→归纳总结
六、教学程序
1、甲烷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2: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
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从甲烷的分子式出发,讲解甲烷的.密度与溶解性。
解决问题,给出答案:无色无味,密度0。717g/L,不溶于水,不容易强酸与强碱。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甲烷的物理性质,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同时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_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增加学习兴趣。
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主题引入:给学生们一段有关天然气的课外趣味阅读,由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这点引出有机物的概念,同时也引出甲烷。
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
引导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定点的正四面体。
甲烷的化学性质
主题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可以燃烧,可以使人中毒。在生活中,天然气具有易燃性,易爆性,说明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引入问题:甲烷会与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
分析问题:借助甲烷的分子结构式模型,从甲烷特殊的分子结构出发,手动拆解模型来解释甲烷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并且观看甲烷分子的视频。使学生加深对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的掌握。
引出答案:与学生再一次一起观看甲烷的氧化反应与取代反应的视频,同时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出发,向学生解说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产物等内容。
作用:使用形象而生动的模型与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并且还加深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的掌握,同时还可减轻死记硬背甲烷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的枯涩。
归纳与总结
依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在这一节课,学习了:
a、甲烷的分子式CH4,结构式与电子式
b、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不溶于强酸强碱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c、甲烷的氧化反应:CH4+O2→CO2+2H2O
高一化学说课稿1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B、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4)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
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设问引入新课:物体运动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转入:任何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例如,1滴水是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多少,也应该有相应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科学上称为“物质的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要过多的强调,以免将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心理压力加重)。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
引入:每种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速率的单位是“米/秒”,“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等。“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也应有相应的单位,它的单位是什么?
分析:由于“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学生首先想到“个”。由于粒子太小、数目多,用“个”作单位,不方便。例如,1滴水中有1.67x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个”不行。科学上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多少?
让学生联想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国际千克原位,指出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x1023个。然后进一步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x1023mol?1表示。
运用实例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的关系:n=N/NA。
3、摩尔质量的引入:通过设问,1mol不同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相同,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
学生进行讨论,考虑到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出其质量是不相同的,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提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
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摩尔物质含有6.02x1023个粒子。
(2)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3)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4)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5)1摩尔小麦约含6.02x1023个麦粒。
2、填写下列空白
(1)1molO中约含有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个H2SO4;
(4)10molNa+中约含有个Na+;
(5)28mol电子中约含有个电子;
(6)1.204x1024个水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同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3、布置作业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高一化学说课稿14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节选自全日制普高教科书<<化学>>第二册第二章,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碳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硅的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联系C的知识来学习硅的新知识。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并掌握晶体微粒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力与晶体类型的关系,晶体类型与晶体主要物理性质的关系
b、掌握理论知识指导学习硅元素性质知识的方法
c、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会将平面图想象成为空间结构,又能将空间结构表示在平面图上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都有一定乐于展示自我。在本节课的概念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与乏味感。
由于理论性较强。采用互动式教学 理论性较强,用图片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程,我准备请同学在课前对景德镇陶瓷。秦始皇兵马俑等作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早请同学作介绍后,我将给他们较为具体的去陈述中国陶器的历史。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含硅的性质。
2、丰富知识的外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请学生归纳课本内容并回答
提问如"谁知道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谁知道硅在宇宙范围内的含量?""硅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3、借助于多媒体向同学们看晶体彩图
从晶体的外在结构引入硅的结构及其硅晶体结构平面
再展示金刚石晶体球棍模型
通过对比金刚石晶体与晶体的结构分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再推出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通过讨论晶体硅。金刚石。二氧化碳。碳化硅四种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再比较它们的化学键,对它们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利用判断题,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模糊点
4、指导学生归纳本章本节的内容
归纳。总结。及时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并及时解决可能留下的问题。
五、总结
高一化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说课内容:人教版必修①《引言》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等。引言课即第一节课,不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旨在为学生打开学习化学知识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一节成功的引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引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叩开高中化学殿堂的大门,奏响学生化学知识的乐章,精心设计了以“大话西游“为主题的入学第一节课。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②了解化学研究的目的与学习化学的方法;
③认识co2、H2o既可以灭火也可以生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看影像视频、阅读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②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使学生领悟学习化学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使学生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难点:领悟化学学习的意义。
二、学法分析
学生经过初三一年化学课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认识化学问题的能力,也初步了解了化学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短,普遍缺乏对化学知识的理性与系统认识,学习方法往往也不成熟,但都具有好奇、好问等较为原始的学习兴趣。引言教学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学生这些原始的动力转化为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并且教学以学生暑假生活为接口,玩中学,学中玩,自然过渡,开展学习,学生容易接受。
三、教法分析
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搜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产生认同和共鸣。学生对《西游记》电视剧的喜欢,源于对刺激感知系统的动作画面与离奇的故事情节有较大兴趣,表现出对孙悟空英雄式人物的崇拜。如何让学生这种直觉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暂时兴趣向持久兴趣发展,此时就要有意识加以引导:将神话与现实自然结合,使科学知识走下高高的殿堂,让英雄人物回到人们中间。
看电视-读原著-做实验,大话西游,用学生熟知又模糊的材料逐渐产生并形成一条清晰的认知线索,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化学学科的大门。同时,自然科学人文化,体现了“大教育”的新观念与新思想,无论学生将来向何方向发展都将终身受益。
四、教学程序
1、切身交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新生入学第一节课师生第一次见面,相互问候后一句“大家暑假都做了些什么?”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不经意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看电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西游记》电视片段:孙悟空腾云驾雾、上天入水、七十二变,精彩的画面充分刺激学生的感知系统,在兴奋与激动之中拉开序幕。
3、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让学生朗诵原著片段(“《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部分内容),为后面评西游打好基础。板书大话西游,吊起学生胃口。在惊讶与不解中顺利过渡。
4、三评西游,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评西游,谈古论今,神话变现实,化学显实力。
要点简介:《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按现代观点来看,就是一部科幻小说。它源于对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的不解,从而衍生出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向往:长生不老,上天入水,呼风唤雨……如今这些向往很多都变成了现实:延年益寿、航天潜水、人工降雨……这些粗看起来是以物理为主体或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科学,但其核心作用是取决于新型材料与化学物质,而这些新型材料与化学物质都是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合成或研制。
二评西游,谈炉论器,仙丹成毒药,化学明道理。
要点简介:最早化学在中国,化学起源于炼丹,炼丹从客观促进了药物化学的发展。用现在观点来看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就是一个化学反应仪器,炼丹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但炼丹违背了科学道理。通过高温最后得到的物质一定重金属或是其氧化物,所谓的“丹”非但不能医治百病,长生不老,反而大多数都是有毒物质。即使是佛祖高僧坐化焚酌所得到的“舍利子”实际上也就是僧者体内的结石。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点来嘲笑古人,正是他们的牺牲与尝试才为我们积下了宝贵的经验。
由此,顺势提出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启发思考,揭示出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实验史:
你知道吗?催动人类迅速进化的因素是什么?是从生食到熟食,是火!
你知道吗?推动电器工业迅猛发展,通讯技术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元素是什么?是半导体,是硅!
你知道吗?返回航天飞船的外体,既耐高温又有高强度还近乎绝热的材料是什么吗?是一种新型合成物质,是陶瓷!
三评西游,谈悟空论英雄,太空何起居?化学揭神秘。
要点简介:由孙悟空到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从影视偶像到现实英雄,航天英雄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英雄起居探秘。通过二氧化碳和水灭火、生火现场实验,使学生思维上有衔接,同时认知上有冲突。
附:课堂实录(片断):
[老师]进一步引问:你们还知道吗?我国现代的孙悟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在天上的生活起居怎样?太空舱内的氧气怎样补充?产生的二氧化碳怎样处理?
[学生]异口同声:带氧气瓶,……
[老师]引导思考:压缩的氧气需要很笨重的钢瓶存放,无疑会增加飞船的重量,能否有其它的方法呢?
[学生]交头接耳,欲言不语。
[老师]转移话题: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先简要介绍讲台上放置的水与二氧化碳,随即在放有砂子的两个烧杯中分别点燃一团棉花)提出问题:怎样将火灭熄?
[学生]胸有成竹:加水!加二氧化碳!
[老师]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倒入水与二氧化碳,火熄灭。
[学生]兴奋、满足。
[老师](举出一个试剂瓶)介绍:我这里有一种黄色物质,请大家看:
[老师]演示:取出少量黄色粉末用棉花包住,放在蒸发皿中,用滴管滴水。
[学生]当看到棉花起火燃烧时,不解,起哄。
[老师]再演示:又取出少量黄色粉末用棉花包住,放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学生]开始屏住呼吸,当看到棉花又起火燃烧时,惊讶,喊叫。
[老师](稍停顿)提问: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热烈:反应,放热,有氧气生成,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老师]鼓励并引深:同学们都说得很
对。那么,是什么反应生成o2的呢?
[学生]齐答:有水,二氧化碳!
[老师]肯定并深入:对!这就解决了我们宇航员的呼吸问题。这种黄色粉末叫过氧化钠。
多媒体展示并讲解原理:
在初中,同学们已经知道:营养终端的能量物质是葡萄糖。反应产生了氧气又吸收了二氧化碳,既解决了呼吸问题又消除了污染。这样,使学生体验了化学的神密色彩,又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得以扩充。引导观察氧气的消耗与来源,揭开太空起居的神秘面纱、欣赏平衡的美妙。
5、回归教材,介绍化学学习方法。
回归教材,强化高中化学学科特点;介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介绍我校化学学习六字学习法——记忆、理解、联系。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联系是目的。联系就是要养成一个随时将身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思考的习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诠释了科学学习与科学发展的真谛,符合新课程理念。
6、布置作业,释放学生蓬勃激情。
故事得以延伸,思维得以发展,兴趣得以提升,作业释放激情。
指导学生自学引言,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则体会:如神奇的化学,我眼中的化学等,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以上六个环节以评西游、论英雄为核心,通过三评西游,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表面在与学生大话西游、崇拜英雄,实则无时不在渗透化学学习的意义,一明一暗,张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了触动与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板书动态生成,附其中一个班最终呈现结果:
六、教学反思
1、教师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展示。
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与体现主要靠老师,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主要还是应该在课堂。带领学生步入科学的殿堂,这是老师的责任。是带领学生参观,还是引领学生发现,与其说是教学技术,更应该是教学理念的问题。走进教室先调查了解学生,从假期学生所喜欢的活动继续并过渡,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最向往的航天航空,从神话引入,转到现实,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还如此重要!衔接流畅自然,达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灵活处理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型教材观。
2、学生的情绪心理产生极大震动。
新课标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课程呈现方式是以社会生活背景为线索、以实验探究为中心,在这一节课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整节课是以老师的讲述与演示为主,但学生也有充分的参与,特别是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反应从开始“这是什么课?”到“激动,似大悟”到最后“兴奋,尖叫”,从课堂学生的情绪与变化来看,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灵的触动、意识的重视、行为的动作。
3、我们的思考:
作为引言课,我们不能单纯评价内容是否超纲,学生是否都能完全接受,或者量化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点来衡量课堂效果,而使学生能产生心灵的碰撞,能形成学习的原动力,诱导或促使学生去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这才是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当然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继续维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摸索加以巩固。
【高一化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说课稿11-08
高一化学说课稿范文01-29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02-05
高一化学说课稿 15篇02-15
高一化学说课稿 (15篇)02-15
高一化学说课稿15篇12-09
高一化学说课稿(15篇)12-09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03-04
高一化学说课稿合集15篇07-04
高一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