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丰子恺《送考》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丰子恺的《送考》。我准备从以下十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关于教材:
首先,这套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凤凰传媒集团共同打造,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用“主题单元划分法“代替了以前的”文体划分法”,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
二是在阅读之外,还加入了口语表达、文体写作和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共同突出单元主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
《送考》这篇文章选自教材的第二册第一单元“生活的滋味”。
它有三个特点
1、丰子恺能写能画能作曲,亦师亦友亦僧侣,作者独具魅力,文章风格突出
2、记叙手法写人,抒情、议论说理,多种手法并用。
3、浅读课文,只能感受到作者对考试制度的批判;再读课文,会认识到是对孩子的同情;深读课文,才能悟出是作者对每个人最终都要告别童真走向世俗的无奈。
教学对象: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
1、学习十年的语文,所掌握的记叙文的知识最为丰富,2、但是在写记叙文时总感觉缺少素材,文章或平淡无味或缺少深度。
3、并且学生正处于“花季”与“雨季”的连接点,从少年向青年转变,还保留一些童心,但已渐行渐远。
(所以我有如下设想)
教学设想:
1、本课原来是自读课文,但是结合本单元“生活的滋味“单元主题,《我的母亲》重在研究“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母亲”,《多年父子成兄弟》重在讨论“怎样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两代人的关系”,本文则重在研究“怎样对待我们的童心”。母爱、父爱、童真三者俱备,所以安排两课时。
2、让指导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明确结构。
3、学生读懂“牵牛花”,了解“孩子们”,讨论“童心都去哪儿了”,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
由此我们制定了本次课的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丰子恺及其“童心论”
2、能力:
A、学习记叙、抒情、议论三者融合的写作方法
B、学会抓住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主题
3.情感:找回童心,做一个真实、自然、勇敢、善良的人
(要想达到以上目标,需要解决以下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重要段落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重点2——理解作者的思想,认识到童心的珍贵
难点在于:
通过分析“牵牛花”与“孩子们”的关系,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
(为了解决重点与难点,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有三种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
讨论分析法:分析“物”与“人”,讨论“童心”与“成长”,理解主旨
分组学习法:分组研究四种情感,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1、情境导入,唤醒情感2、漫画欣赏,了解作者3、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4、分组研讨,解决重点5、分析主旨突破难点6、拓展深化,找回童心
7、作业巩固,关注生活
一、情境导入,唤醒情感(5分钟)
首先请学生观看“送考”图片并思考:你觉得家长当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
(13级同学对去年的中考还记忆犹新,可以迅速调动他们的情感;大部分同学都有家长送考,学生有话可说;而课文的重点就在于丰子恺对送考的态度与情感。)
学生讨论得出:家长的心情主要是:紧张,激动,期待
●继续提问:同样作为送考的家长及老师,丰子恺的心情与上面的家长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进入第二个环节——了解作者
请同学欣赏几幅漫画。
●他的漫画给你怎样的印象?(3分钟)
(学生容易概括出:大都以儿童为主题,而且视角很独特,并且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批判。)
展示作者资料,用巴金的话总结作者:“(他是)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他有)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巴金)
——这不仅是丰子恺绘画作品的特点,也是他的散文作品的特点——
进入第三个环节——整体感知
●请学生划分层次,再次通览全文,思考作者送考时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能从第三节中找到答案,他不像其他家长“紧张,激动”和“期待”,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去送考,并且颇有“闲情”逸致。)
●为什么会这样?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作者对文章描写的重点即“牵牛花”和“孩子们”分别是怎样的感情?
(学生在第三节可以找到对牵牛花的态度,即“讨嫌”,也就是觉得它“可恶”,要求学生用同样的表达方式概括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倾向。学生很快得出:作者觉得他们“可爱”、“可怜”又“可悲”)
——接下来进入第四个环节——分组研讨教学重点
然后班级分成四组,分别研讨这四种感情。
第一组——“可恶”的“牵牛花”(10分钟)
这一组主要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去送考?是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心吗?
二、作者对牵牛花是怎样的感情倾向?作者以前为什么喜欢牵牛花?为什么现在不喜欢了?
三、作者为什么宁愿送孩子考试也不陪牵牛花?作者送考的目的达到了吗?
●结果怎样?
(总结明确:作者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牵牛花“盲目地爬高”的厌恶,并由“牵牛花”过渡到“孩子们”)
(接下来分析“孩子们”,每一组首先寻找体现孩子们这一特点的段落和文字,然后分析怎样体现这一特点)
第二组——“可爱”的“孩子们”(29分钟)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觉到作者笔下孩子们的可爱?
(1)、路上考老师,“嘲笑”老师(2)、考试完后,心口不一,准备不取(3)、等先生心急如焚,诅咒老师
●讨论:为什么些情节能体现孩子们的“可爱”?
(以第一处为例,讨论后学生明确,只有小孩子才敢提问题来为难大人、老师或家长,并且在大人回答不出时,才敢嘲笑他们,但这种笑话却没有恶意,只是孩子们真情流露,所以作者“虽羞,但并不成怒”。说明孩子们只是把作者当成自己的朋友或同学,无拘无束,体现孩子们“调皮可爱”的特点)
总结,以上内容主要通过“记叙”(幻灯)的方式描写孩子们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幻灯)表现他们的可爱。
第三组——“可怜”的“孩子们”
(1)、“愁容满面进考场,像被押赴刑场”
(2)、“全体肃静,听候发落。”
(3)、“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
(学生朗读后分析得出:通过“记叙”(幻灯)的方式描写考试如“审判(幻灯)、考生如囚犯”的场景,学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非常可怜。)
第四组——可悲的孩子们(10分钟)
(1)、“埋头只看圣贤书,两眼不看窗外事”(2)、“水平不够,也要碰碰运气,以爬得更高”(3)、“仿佛考进名校,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
(学生朗读后讨论总结:通过抒情议论(幻灯)的方式,批评了以考试升学为人生唯一的理想与目标的倾向,不关心生活,失去了纯真(幻灯),觉得这种人生势利功利,非常可悲。)
五、分析主旨突破难点
作者先说“物”,后谈“人”,言在“物”,意在“人”,文章中“牵牛花”与“孩子们”的连接点在哪里?
(学生找到:是最后一节。
请学生齐读后思考:“未开花”、“天时”、“爬得很高”、“枝叶憔悴”实际上分别指的是什么?
(“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了,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1、未开花
(开始许多同学会认为指的是“未考上好学校”,经过提醒悟出应该是相反的内容。讨论后明确,是指孩子们“没有健康成长”。)
2、天时
(在孩子指的是“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环境。)
3、爬得很高
(是指考取学校,有了功名)
4、枝叶憔悴
(指孩子缺少灵性,失去纯真与活力,开始变得世俗,功利)
继续提问:
●这四种情感,作者的感情重点究竟落在哪一个上面?
(学生此时容易得出:应该是“可怜”与“可悲”。作者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有的只是爱;对于渐渐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参加考试的孩子,在“爱”之外还有了“怜”与“悲”,因为他们渐渐脱离了单纯与天真。)
总结主旨:
文章通过对孩子们投考的描写,批判了世俗社会的功利,呼唤儿童纯洁、善良、活泼、真实的天性的回归。(既然如此,我们肯定很想知道:童心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六、拓展深化找回童心(15分钟)
观看2分钟视频《童心》,了解什么是童心(对世界的好奇,对万物的爱,善良、真实,自然,宽容)
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叫《华瞻的日记》,以三岁儿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作家王朔写过一本小说《看上去很美》,从幼儿园孩子的角度来关注那段特殊的历史;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过《小王子》,他想告诉所有的大人,孩子们才应该是这个星球上永远的主宰……
他们都是童心未泯的人。你呢?
——童心测试
1、你在路边看到一条受伤的狗,你会?
A、去看一下它的伤势,想办法治疗 B、继续走路
2、你辛辛苦苦种植多年的花枯死了,你会?
A、伤心地吃不下饭 B、拔掉再种一棵
3、你看到路边乞讨的孩子,你会觉得
A、太可怜了,很想帮帮他 B、肯定是骗子,饿死活该
4、被朋友欺骗了,你会
A、有了好玩的东西还是和他分享 B、再也不相信朋友了
5、十五的夜晚,你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想到的是?
A、嫦娥的故事 B、空气终于变得好一些了
6、爸爸冤枉了你,打了你一顿,你会?
A、仍然爱他们,因为他是爸爸 B、恨他,不再象以前那样爱他
(以上测试题,分别涉及到“同情”、“关爱”、“信任”、“想象力”和“宽容”,所有的“A”选项都是我们童年的做法;所有的“B”选项,是很多学生或成人现在的选择。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童心”的重要;通过测试题的参与,学生方能悟出“童心是怎样丢失的”)
讨论:1、童心都去哪儿了?
(讨论明确:“世界”的纷乱,“社会”的复杂,加上“大人”的功利与世俗,使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人)
2、怎样才能找回我们的童心?
(讨论明确: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对他人友好,保持好奇心,不以强凌弱……)
(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文的学习从文字表面引入文字深处,同时进入到作者心灵的最深处,也把学生从课文里带入到生活中。)(课文讲完,布置作业)
七、作业巩固关注生活:
1、欣赏丰子恺更多的漫画和文学作品,体会其内涵
2、观察身边具有“童心”的人,写一篇文章,题为《我身边的“孩子们”》要求:能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童心”。
(通过课文的讲解,学生了解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理解了文章中“牵牛花”的真正涵义,明白了“童心”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再通过课后的阅读、观察与写作,书本与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联系,使学生真正能有所收获。)
以下是板书内容和课堂教学视频
资源整合
本节课整合了《语文》教材、作者相关著作、网络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共同促进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如果说这两节课还有可取之处,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点:
1、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文本与生活相联系,既教书,又育人
不足在于:
对于丰子恺的”童心论“,学生理解容易,认可难。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改进:深入了解作者,关心热爱生活
最后我用丰子恺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丰子恺《送考》说课稿】相关文章:
白鹅丰子恺课文教案_丰子恺杨柳课文教案04-14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12-24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02-17
《送元二使安西》的说课稿05-23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汇总07-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06-26
中考体育考试送考方案(通用6篇)06-0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06-28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优秀5篇)07-0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7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