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别的知识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1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由于吨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往往只是眼见,却未必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学重点是建立1吨的概念,难点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
二、说教法和学法
xxx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分4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水果贸易市场的画面。
“一个苹果重450————,一箱苹果重1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估计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中这一车苹果的质量为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从实物中认识吨。(幻灯片展示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两幅画)
教师引导学生:图上的吨或t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吨”的概念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4)、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数量上初步感知吨的重量,并反馈有多少同学已经知道“吨”。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随时发现数学。
2、实物体验,联系生活
本环节逐步由抽象到具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思维,以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是非常重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1)、出示实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个5千克的铅球
教师请学生抬大米,掂铅球。引导学生:1吨的重量要几袋这样的大米啊?20袋这样的大米你们还抬得动吗?铅球同上过程
(2)、同桌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教师引导:1吨的重量相当于几个我们这样的`同学?
(3)、联系生活举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把吨这个重量单位用于生活,强化吨的概念的构建。
3,单位化聚,练习巩固
(1)、出示例题:5吨=( )千克5吨680千克=( )千克
20xx千克=( )吨2450千克=( )吨( )千克
(2)、开放题: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主要有什么收获?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学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对24时计时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题材。结合这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理解24时计时法,能用它正确地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②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其中,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对两种计时进行互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尊重学生,选择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辨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完成知识建构。
三、结合生活,巧设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合作探究,理解建构;③联系生活,实际应用;④趣味游戏,巩固深化;⑤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按照“说一说——猜一猜——想一想”的主线进行教学的。
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个电视节目?它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开始了?(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电视上写的是晚上7:00吗?(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19:00和晚上7:00表示的是同一时刻吗?
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计时法?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记时法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首先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12时计时法;再用《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构建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注意;最后借助“想一想”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
另外,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几个时刻,并出示课题《记时法》(板书),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好准备。
2、合作探究,理解建构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比较两种计时法、理解24时计时法、沟通两种计时法。
(1)比较两种计时法
为了使学生体会两种计时法形式的不同和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结合板书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同?②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③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工作纸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名称比较
()计时法
()计时法
学生汇报时,统一认识:这种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板书)。它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而这种计时法采用0时到24时计时,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它简单明了、不易出错,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
(2)理解24时计时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学生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敏捷、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高效。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我采用了动画演示和学具操作两种手段。
首先播放这段动画(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发现12时后的时刻依次是13时、14时、15时……使学生形成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操作学具使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思维。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时间刻度的纸条(出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0时至12时和12时至24时。结合时间彩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①红色、蓝色彩条分别表示什么?②请把规定的时刻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③0时是今天的开始,它和昨天有什么关系?④0时是白天还是黑夜?把月亮画上去吧!
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一天的时间这样短,怎样才能干更多的事呢?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3)沟通两种计时法
同学们,为了让大家吃好早饭,二七区教文体局把咱们上课时间向后推迟了10分钟,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瞧!这就是我们新的`作息时间表(屏示),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填完后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作息时间表
节次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
午第一节上午8:30——上午9:108:30——9:10
第二节上午9:20——上午10:00()
课间操()9:50——10:10
第三节上午10:20——上午11:00()
第四节上午11:10——上午11:50()
中午
下
午第一节下午2:40——下午3:20xx:40——15:20
第二节下午3:30——下午4:10()
活动下午4:10——下午5:00()
【使学生在“观察范例,发现规律——完成表格,应用规律——组内交流,概括规律”的思维过程中,掌握两种
计时法的互换。(上午相同,下午只需加上或者减去12即可。板书)】
3、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个现实题材:
(1)观察图画内容,你知道答案吗?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钟面和画线段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53
首班车:6:00
末班车:20: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19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郑州市商业银行营业时间
储蓄:周一至周日9:00——17:00
结算: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00——17:00
(2)李叔叔要去火车站附近的红珊瑚大酒店参加会议,晚上8:30结束。他能赶上哪趟公交车回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这是银行的营业时间牌。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深入的思考。
4、趣味游戏,巩固深化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我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用握拳的手臂表示时针,另一个手臂表示分针,请同学们根据2个手臂的位置和夹角判断它表示的时刻。(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钟面既可以表示3:00也可以表示15:00。然后再出示18:00和6:00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是相同的。
【这个环节看似游戏,实则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巩固和深化。】
5、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上网、阅读、请教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节课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省略号。】
四、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板书
我采用了比较式板书形式,突出了重点难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想,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长度”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但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
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等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 1
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五、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摸一摸”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准备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测绳等教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软尺,彩笔、直尺。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森林里举行“森林运动会”马上要举行的是小蚂蚁短跑比赛的情境,用三只小蚂蚁赛跑的故事作为开头,投学生之所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整节课起了一个好头。通过观看三只小蚂蚁爬树叶的过程,学生清晰的辨析出什么才是完整的一周,为后面理解周长作了有利的铺垫。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学到的陈述性知识有:图形的一周是指图形边线的起点与终点的重合。程序性知识是:看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蚂蚁爬的路线。
(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了
(1)描一描
让学生用彩笔描出手中树叶的边线,并说出打算用什么方法画。学生描好后选一幅贴黑板上。课件出示小蚂蚁说的话,然后问学生:它的话中哪个关键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周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时候再让学生能从我们身边找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摸一摸
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平面图形的一周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已知的图形或物体上去找、摸一周,让学生充分体验“边缘”“一周”,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周长”这一数学模型,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周长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周长的认识由事物上升到了半抽象,再让学生去摸一摸,学生对一周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合作交流,建立新知(小结周长的定义)
根据小蚂蚁的话:(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很容易说出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可桌面的周长,而可桌面的形状就是长方形,进而推导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的物体抽象出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像,在这样的基础上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周长”,对“什么是周长”的理解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大量感性直观的知识,结合具体事物陈述什么是树叶(数学书封面,课桌面,黑板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第二次是由具体到抽象,什么是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揭示周长的定义,建构新知识。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环节教师组织学习同桌,小组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形成陈述性知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四)巩固练习,解释应用
为了及时巩固内化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个环节我采用一个智力大比拼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性强的心理,强化所学习的知识,我设计了三个闯关的练习
第一关:辩一辩,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强化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的理解。
第二关: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让学生判断两个图形周长是否一样,强调平移方法,讲解测量计算图形的周长,这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周长的含义,就是一周的长度;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关: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
(五)回顾总结,建构体系。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条理的,系统的知识过程,更是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同时师生,生生间的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续学习的信心。
(六)实践任务
1.回家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胸围,腰围和臀围。 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初步学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以往教材相比,这部分知识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但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教科书的第82~83页例4及练习二十的相关习题。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应该说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从学习长度单位的进率到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是认识发展的一次突破。学好本课内容,不仅能巩固前几节课知识,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由于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受负迁移影响,学生计算面积进率时容易出错。例4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教学重点是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参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三、教法、学法
1、由于学生在以往生活、学习中较频繁接触周长等一些进率为10的单位,受相邻长度单位进率为10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相邻单位进率都是10的错误迁移。再加上三年级学生思维分配力较弱,有时在计算中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比,寻找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相邻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它们的进率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
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学生口头推算。如要求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平方厘米,8个平方分米就有8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800平方厘米。又如要求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每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300里面有3个100,就是3平方分米。
2、学法点拨
(1)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与直观图象相结合。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如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图片中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摆,或画、或算来得出1平方分米=1000平方厘米的结论。
(3)要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面积单位换算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想的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人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与面积单位》这部分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培养能够使用适当的参照物比较图形面积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增强动手操作、归纳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
解决问题
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单位,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与态度
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乐学”,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与体验面的大小,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在求知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对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的感悟。
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有三方面:
1、理解物体表面的这个“面”与它们的大小叫做面积的这个“面积”。
2、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3、使学生从“线”的认识到“面”的空间飞跃,形成正确的表象。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上我主要采用的是活动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方式就比较综合了,有观察、分析、操作、合作交流等,这些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从以下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一开始我尽量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我用一把米尺与一把卷尺,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这两样东西的用途,学生已经学过长度单位,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把心去动起来(板书:长度单位)这时再分别出示32开、16开、8开三张白纸,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张纸你来选一张,你将用来干什么?为什么?引出大小。(板书:大小)这时学生还没有一种表面的意识,再让学生摸摸身边的数学书、文具盒、桌子的表面并说一说自己的'感觉,让学生亲自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为大家的这个发现起个名字吧,导出“面积”。(板书:叫做它们的面积)以上是我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快的分出数学书面、文具盒的面、桌子的面的大小来,这时出示两个难以一下了分出面的大小的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此时课堂中定会起争议,小组里商量一下,用你们讨论出来的方法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时学生的求知欲强、兴趣浓。学生会用剪一剪、拼一拼来比较;或用圆片;或用三角形;或是画格子来比较,这时就会出现有的用大格子的,有的用小格子的。这时学生对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已经心中有数,汇报后教师故意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拿不同的两个组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来比较,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好用的形状来做为测量单位。这时学生已经明白不同大小的格子来比较物体面的大小是不正确的,所以要找出一些测量面积的单位来请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看,引出的1平方厘米。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平方厘米大小的东西,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能亲身体会到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如果大的物体也用1平方厘米来量是很麻烦的,学生就会想着去找更大的面积来测量,就会发现还有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又用类似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对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有个认识。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这是我进行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三)观察比较,促进迁移
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对面积与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如果此时安排适当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层层深入,能使学生对所学印象更加深刻。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这个道理。对面积这一概念的强化中可以出示几个简单的图形,并有些是不封口的,让学生比较大小,这时学生就会明白只有围成的平面图形才能比较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在面积单位的强化上,让学生比一比1分米和1平方分米,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根本无法比较或者是每小组用同样长的绳子围出一个图来,各组一比较就发现周长相等的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却不相同等等,这些不但发展了智力、形成了技能,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学生能从“线”到“面”的真正飞跃,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这是我设计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四)分层练习,巩固所学
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得很灵活,教师可以使用课本中已有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做些选择题或是填空题。其间教师可以进行巡堂,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个大概的评价。全班交流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后进的学生。还可以在这里渗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五)全课总结
这个总结可以让学生来进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课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的教材。这局部教材是在同学认识了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同学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同学探索的欲望,引导同学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养同学观察、推理、分析、综合、笼统、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规范,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同学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点:让同学在自身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四、教学方法:
依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从同学爱听的故事动身,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改变同学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同学的协作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同学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研讨新知、引导同学总结、点拨同学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同学的学法:
“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同学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同学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考虑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身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二、说教法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本节课,我选择了以讲解法、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补课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价格竞猜,引入小数
老师今天带了一些礼物要奖给今天表现好的学生,但在那之前要请大家先来猜猜这个奖品的价格是多少?(标价牌上的价格是0.7元)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买东西的经验吧,老师也在超市里收集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看(出示主题图)。
这些价格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区别?
这些价格都是用小数表示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数——小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
(1)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2)你们会读小数吗?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3)学生尝试读,读错的师生进行纠正。(提示小数的读法)
(4)那小数应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5)你们知道这些食品的价格吗?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呢?
(6)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结合实际说一说。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复习旧知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2)课件展示一米长的尺,在尺上找出一分米来。
(3)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米的1/10是几分之几米?
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1米。(课件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4)不足1米,可以用分数、小数表示,那3分米要写成以米为单位,怎么写呢?9分米呢?
师小结:不足1米,小数点左边是0。
(5)观察这三个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观察这三个小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课件展示将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
现在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2)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3)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18厘米呢?
(4)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
(5)观察发现:百分之几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
4、老师的身高155厘米=()米
(1)观察前面两组小数的相同点(整数部分都是0),为什么都是0?如果超过1米,整数部分还会是0吗?
(2)老师的身高是155厘米,你能把它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填写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2、教材89页做一做。
3、改写数学日记。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数学日记,你能帮他把日记里的这些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吗?(早晨。我从2米4分米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的牙刷刷牙,迅速洗脸,到早餐店买了一个6角钱的鸡蛋和1元5角钱的包子后,飞奔到学校)
2米4分米=()米2分米=()米6角=()元1元5角=()元
(四)课堂小结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总之我是通过生活情景初步感知小数,再利用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最后运用巩固,不仅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而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张老师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开始让学生进行数字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小数同时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小数并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
2、自主探究 , 认识小数
小数的含义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教学例题时,教师结合商品的价格并让学生说说商品的价格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发现规律,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小数的方法。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教师紧紧结合教材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出规律。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3、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结合身高实例,巩固小数的认识
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教师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5、拓展延伸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9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用一位数除》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是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学习除法的分步计算的算理,从而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任然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相对于几何课的有趣生动,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班中的同学往往喜欢在课上做练习题,而不愿意理解计算的'算理。然而没有算理的支撑,计算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对于《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节课,我将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通过情景设计与具体活动操作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的分步计算,从而为第二课时竖式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情境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
2.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问题。
3.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并能够写出分步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通过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进行复习引入,为本节课作铺垫。
40÷4=36÷4=50÷5=26÷5=60÷6=16÷6=16÷3=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整个新授环节我分为三个层次,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
1、情境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探究76÷4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情景:小胖有76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伙伴,每人分到几支铅笔?请学生以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这个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先分捆,再分根,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的方法。教师以填空的形式将分铅笔的方法和计算的式子记录下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为之后计算商有余数的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题作铺垫。
每人先分得()捆,就是()支。
□÷4=□ 余下()支,每人再分得()支。
□÷4=□ 合起来每人共得()支。
76÷4=□ 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想象分铅笔的过程,得出76÷5和76÷6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借助上一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不借助教具,同时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想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并写下分铅笔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的算式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50÷5=10 余下(26)支,每人分得(5)支,剩(1)支。
26÷5=5……1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5 )支,剩(1)支。
76÷5=15……1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60÷6=10 余下(16)支,每人分得(2)支,剩(4)支。
16÷6=2……4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2 )支,剩(4)支。
76÷6=12……4 媒体呈现分步计算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三个算式中商的关系。以此得出总结:两次分的被除数相加就是要分的总数,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总结出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71÷4一题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直接写除分步算式,并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再次强调先分捆,再分根的重要数学思想。
3、小组讨论76÷3的计算方法。
不同于之前的除法算式,76÷3需要学生尝试拿出更大的整十数去分。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先拿出3捆分,再拿出3捆分,这样的思考过程应当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思考:能否直接拿出6捆分给3人,每人分得2捆?这样整捆的只要分一次就可以。
整个新授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从而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的算理,完成教学重难点的任务。
三、练习巩固
在练习环节,我出了这样四组有层次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72÷6=□78÷3=□60÷6=□12÷6=□67÷5=□……□95÷4=□……□□÷5=□□÷□=□□÷5=□……□□÷□=□……□□÷3=□60÷3=□
第一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能够整除的除法,我提供了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只需填入计算结果;
第二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在过程中,缺少了一个被除数,需要学生自己思考;
第三组则缺少了两个被除数,此时学生需要运用算理,思考先拿出几十来除;
第四组就需要学生自己写出计算过程。
四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借助一定的支架进行练习,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整堂课在注重算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设计的动手操作,活动讨论,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新授环节和练习的设计以分层的形式逐步进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第二课时竖式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0
教材简析:
教材在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小步子的编排方法,所以本单元学习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仍然关注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以生活的事例和帮助理解的直观图来学习分数加法。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作些准备。教材中的例1,通过直观的图形,使学生理解为2个1/8加上3个1/8,结果是5个1/8,也就是是5/8。由于没有讲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可能有学生没有观察或者观察不出或者不能想象出直观的图形,出现2/8+3/8=5/16的现象,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数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这是关键。教材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使学生初步感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意义)才能直接相加。
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能力培养目标: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难点:受整数加、减计算法则的影响和对分数的含义不理解,分数加法学习有困难。
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有效地达成目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
(1) 用直观演示……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法上: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具操作建立分数加法的起始知识。
(2) 用练习法……
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学习。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一是结合学生喜欢的四个学生过生日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观察交流中引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小红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小明吃了其中的二份,小明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等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练习,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关系。
二是在这一情景中,引出小明与小红一共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由于生活常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十分之三。此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促使学生对这一生活常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也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探索交流拉开序幕。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实物图,在观察与拼摆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十分之一加二个十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三。有了这一初步认识,出示书上的例1,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的观察,理解二个八分之一加三个八分之一是五个八分之一,是八分之五。在两个实例的观察理解中,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只要分子相加,有效避免学生中可能出现2/8+3/8=5/16这种现象。有了这一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完成图文并茂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在比较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只要分子直接相加就行了。
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图文结合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在学习中体会到的正确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二是只有算式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正确的表述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一共是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使学生能把方法抽象运用于习题的计算,三是结合生活场景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应用题练习,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体会的.数学知识的用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结合课始的生日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回答问题:如谁和谁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接着让学生思考,三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想?四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么想?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进行知识的扩展,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四个小朋友把整个蛋糕吃完了吗?还有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在知识的冲突中结束本课的学习,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作好埋伏。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教学理念:
在这一节课学习活动中,主要注意以下三条:
一是联系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二是在知识运用中,让学生主动的把知识进行延伸扩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是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环境中运用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教学设计在中,肯定会出现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欢迎多提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1
一、前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合作来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数学书本,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分小组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过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写);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
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
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体位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学生独立设计,反馈。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让学生亲身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周海军和王小娟同学上学可以怎样走?(练习一第3题)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学中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板书设计东南西北北(上)西(左)东(右)南(下)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在本课时教学中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校园和教室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这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学课本例1。
教学目标: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运用到时机生活中。
教学重点难点:由直观到抽象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策略:同图示法和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哪些面积单位。然后再看图、画图或比划相应的长度与面积单位,进行对比。除了强调两种单位的区别,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联系。如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等。区分了两种单位的含义、图形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加以区别,即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使用面积单位。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例2、例3。
教学目标:在理解面积意义的基础上,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于解决问题中。
教学重点难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沿着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方向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用小正方形拼摆大长方形大正方形中,猜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数小正方形中,在观察讨论中验证猜想,在图形的变换练习中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的内容。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对比周长与面积。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以源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为主,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以及稍有变化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与巩固。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例4。
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按1∶1的比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在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内画出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类推出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两个土地面积单位,了解它们的实际大小,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行换算。
教学策略:公顷和平方千米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具体了解1公顷有多大,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并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如果有条件,可以再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巩固梳理本单元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先进行基本知识的复习梳理,再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各种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
四、学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具:预习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这一环节将用时7分钟。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这一环节是重点环节,将用时17分钟。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
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
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长×宽。
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3个图形(图A:2行6列,图B:4行3列,图c:1行8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
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A
图B
图c
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同时也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这一环节将用时8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异同。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将用时10分钟。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以下习题:
活动一,求一张长方形餐桌的面积。(学生联系生活,练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课本例3)
活动二,求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课本78页下边做一做)
活动三,强化训练,提高难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面长方形,里边正方形,剩余阴影部分)
(五)总结过程,突破重点
这一环节我将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并引导回顾研究的过程。
设计意图:一节课总结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我布置以下习题:课本79到80页2、4、6(必做),8(选做)。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让水平不同的同学都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行面积=长×宽7×6=42(m2)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6×6=36(m2)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能为学习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更是为小学阶段几何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游戏引入,初步感知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第一个环节,先设计一个填色比赛:将全班分成两组,第一组涂这张大纸,第二组涂这张小纸,在规定时间里,哪组最先完成,就能取得胜利。游戏结束后,第一组的同学一定会怀疑这个游戏的公平性。
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明原因:因为两组比赛用的纸张大小不一样,谁要涂的纸面越小,谁在游戏中就越容易取得胜利。
这一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也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具体到抽象,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也初步感知了面的大小,为下面学习面积的概念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第二个环节,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感知,才能加深对“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让学生指出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让学生说说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时,都有些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表面,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进一步认识面积。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在教学封闭图形认识面积时,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小组讨论找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然后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最后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课件出示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师问:如果要给它涂色,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图形的大小我们能确定吗?学生
通过仔细观察课件,便能发现,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能确定的,进而明确“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小结:引导学生将面积的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得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学生在比较中产生了分歧,有些同学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大,有些学生认为第二个图形面积大,还有些同学想到把这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结果发现都无法很准确地比较出来。师问:那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比较出两者的大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借助几种测量工具(出示学具袋)。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中,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
学生会发现: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因此,归纳得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用正方形测量面积最合适。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对于学生“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1)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展示汇报结果。
(2)拿一拿:让学生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检查学生拿出的是否正确。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4)试一试:这张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得感知到了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课本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后,出示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
师问: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
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并将总结的任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能在他们的理解上加以延伸。
五、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与讲解同步进行,层次分明。通过板书能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加速概念的形成。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5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42-----P43《平均数》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并非编者任意而为,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中,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女生中有2人套的成绩很好,另3人套的比男生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套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得分,可以在纸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用学具移一移。这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层次低的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可以移动方片的学具,层次高的学生可以用列算式的办法,从得出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在反馈移动方片方法时,老师适时引出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在反馈列算式的方法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投中的总个数,再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介绍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 。
以上过程我觉得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相结合,清晰地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在求平均数的活动中,探索算法,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里有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让学生体会求平均数一般用先求和在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
《数学乐园》说课稿07-09
数学说课稿11-05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初中说课稿数学01-06
说课稿小学数学12-04
数学说课稿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