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说课稿优秀(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说课稿1
一.内容和内容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人教版数学必修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函数的一个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学习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两个特殊函数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为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判定。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学会利用定义判断
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力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由特殊
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导入有点慢,讲的有点细,导致时间上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感觉还是自己讲的太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用了多媒体,使用ppt,使得奇偶性函数概念的探究过程更形象更直观,是学生理解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1.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使用幻灯片展示图片蝴蝶、雪花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引入对称在函数中的体现。
2.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作出函数y=x的图象,并观察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如何?
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分别计算f(1),f(-1),f(2),f(-2),学生很快会得到f(-1)=f(1),f(-2)=f(2),进而提出在定义域内是否对所有的x,都有类似的情况?借助课件演示,学生会得出结论,f(-x)=f(x),从而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根据以上特点,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定义,同时给出板书:
函数f(x)的定义域为A,且关于原点对称,如果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类比探究2
偶函数的过程,得到奇函数的概念,又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研究奇偶性的前提。
3.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接着通过学案上的例一,总结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及步骤:
(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验证f(-x)=f(x)或f(-x)=-f(x)
(3)得出结论
由学生小结判断奇偶性的步骤之后,提出新的问题:函数按奇偶性如何分类?既奇又偶的'函数是不是只有一个?试举例说明。
4.布置作业:
六.目标检测设计
学案上的题型主要包括奇偶性函数的判断及应用
七.教学反思:(从两方面)
1.思成功
一:是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呈现背景,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来获取相关概念,实现了 “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的连通、“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连通;二:是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探究过程,学生在疑惑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积极性高涨,通过看别人怎样观察,
听别人怎样介绍,也学到了知识.
2.思不足
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学生的活动,由单一的问答式转化为多方位的考察,以采用
学生板演或者把学生练习投影到屏幕上让全班学生纠正等方式,更好的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语言组织:
在讲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到说话语速,语言组织等讲授技巧,应该用平缓的语气讲授,语言描述要简练易懂,不能拖泥带水。
教学环节(的完整):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到教学环节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有复习引入、讲授新课、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重要的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小结造成教学设计不完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环节。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以后的教学反思,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完善,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这些错误,以便更好的适应教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高中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
【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目的: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主导的切入点: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
【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目的: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
流程: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目的: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
⑵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
【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什么物质可以导电。
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进行分类?(目的: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我的体会是: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 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 酸
非电解质 碱
盐
2.电离的表达 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高中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队列跨越式跳高教材。
一、【教材分析】
1、队列:队列是在统一口令下,从事协同一致的动作。三年级小学生生理发育不健全,在一、二年级的队列基础上,只能是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所以和四年级以后的队列动作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队列动作枯燥、乏味又是很严肃的,教学时,必须让学生认真对待,让他们明确概念。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2、跨越式跳高
跳高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并且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根据三年级小学生生理特点,跨越式跳高教学只能是初步学习简单过竿的方法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重点是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动作方法。进一步学习解散、集合和齐步走的队列动作;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点】
1、齐步走的摆臂和身体姿势。
2、跨越式跳高的过竿方法。
四、【教学步骤】
1、上课式: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后,我让学生自主做游戏,看谁玩得好。
开课按排自主游戏,一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二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
2、鸣哨游戏结束,学生原地站好不动,师:刚才大家游戏玩的很开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集合比赛,看哪一排集合最好,站排好的标准三个字,大家一齐说哪三个字,学生回答:快、静、齐。(分四排分别进行)(进行鼓励性讲评)。
然后换方向两排一起进行集合训练,最后四排一起训练,(简评:大家做的都很好)
3、走步练习
(一)原地摆臂练习。
因为在一、二年级这个动作已练习过多次,所以师不用讲解、示范,而是问学生,走步时手臂应摆多高?你会吗?摆给我看看。
a、学生练习,我巡视、纠正。
b、师做正、误表演,让学生回答,哪个正确。※加深动作印象。
(二)原地踏步走练习。
①、学生踏步练习。
②、统一口令练习。
(三)齐步走练习。
①、全体一起走一遍。
②、正、误动作演示,谁对?谁错?错在哪里?回答后再练习一遍。
③、师:下面我们进行分排表演,如何评分?(师生共同制定标准)
摆臂错误 1′/人次
头不正 1′/人次
脚步错 1′/人次
姿势不好 1′/人次
满分100′。
④、一排表演,其余观看,并指出哪个同学有错误。
⑤、讲评(多给予鼓励性讲评,某排虽然名次不好,但进步很大……)。
⑥、最后全班一起走一遍。
4、跨越式跳高
(一)专门性练习(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开下肢关节。
(二)引导练习
①、正踢腿;
②、外摆腿;
③、里合腿;
④、一腿外摆另一腿里合练习;
⑤、跳起做一腿外摆,后腿里合4——5次;
⑥、上步跳起做一腿外摆,后腿里合4——5次。
(三)跨越式跳高
组织分四组:其中一组为右脚起跳者。
步骤:
①、走过斜放竹竿(皮筋代替)。(要说明为什么要用皮筋,便于教学,不能触皮筋)
②、跳过斜放竿:二步助跑,三步助跑。
③、跳过低横竿:二步助跑,三步助跑,五步助跑。
④、老师示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强调两腿伸,直腿依次过竿。
⑤、学生练习三遍后,进行优生表演。
⑥、抬高横竿练习。
⑦、重新分组:(按能力跳不同高度)
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展示自己,更好地学习动作。对跳的较低横竿组的学生,老师多给予指导,鼓励他们努力争取向高一组进入。
⑧、逐个讲评(打分):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标准,满分5分。
四个要点:踏跳有力1′。
直腿地竿1′。
两腿依次过1′。
动作轻盈优美1′。
然后逐个表演,师生共同打分。
5、跳高比赛,游戏。
组织:分四组,前放高、中、低三个吊球。
步骤:
①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要求。
②比赛。
③表演优秀者再拔高吊球高度,给予展示机会。
④讲评。
接跳高后进行比赛,是学习跳高技术的延伸和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提高跳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6、放松活动
①腿部放松。
②摘苹果。
③侧跳步放松。
④总结下课。
高中说课稿4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四、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五、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
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过程
1.谈谈实验的导入: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
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并不难,若从定义上复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但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弱。
故做以下两组实验:
a.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b.盐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提问:(1)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或产生同一种气体?
(2)是离子反应?
(3)是什么离子参加反应?
结论:Ag++Cl-=AgCl↓ CO32-+2H+=H2O+CO2↑
教师指出上述两条就是离子方程式。
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指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
并且引导学生得出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这样导入课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
把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2.谈谈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
书中给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而书写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离子反应中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S)=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促使碳酸钙的溶解,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反应趋于完成。
但这样书写跟课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
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这节课教学上的一个升华点,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故在教学中可这样引导:
(1)碳酸钙在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参加微粒是离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碳酸钙在溶液中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故用化学式。
这样同学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时不防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
(2)石灰乳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
根据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在浊液状态或固态时就写化学式。
这时为了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师生可共同讨论归纳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可提问学生应查什么?
可用幻灯片:判断正误
(1)Fe2++Cl2=Fe3++2Cl-
(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
这两条方程式学生还没学过,但能用现有知识去判断,高而可攀,使学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获得学习的乐趣。
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谈谈练习选用:由于学生刚刚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为了巩固知识并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安排这样一组问题:
(1)Ba(OH)2溶液能否导电?
(2)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一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让学生提出几个方案,分析,比较。
然而展示实验装置并演示小灯炮发亮。
(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能使电灯熄灭?这一问题不仅巩固离子反应知识,而且使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训练。
师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几个方案,如用盐酸,硫酸,硫酸钠。
(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课本P74练习6实验装置并演示,请学生观察现象并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
提出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来表示?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氨水和硫酸反应
(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利用这一系列扩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的想法,改变习惯性单纯吸收,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4.谈谈总结:对于离子方程式定义的总结,可与电离方程式定义,化学方程式定义进行对比,使定义进一步深化。
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着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书写过程中的注意点。
说明并不是所有电解质之间都能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反应就不能表示。
如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
体现事物发展规律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5.谈谈应用:离子反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离分析,水的净化,电镀,医药,染料,“三废”处理和生命活动中都有存在。
中学阶段主要应用在离子的分离和检验。
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氯离子的检验。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物质溶于水后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如:NaCl==Na++Cl-(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3、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4、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巩固练习(幻灯片展示)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Fe3++H2
C.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2I-+Br2=2Br-+I2
D.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Cu2++Fe=Fe2++Cu
2.采用四种不同方法鉴别K2S,K2SO4两瓶无色溶液,并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3.用法0.2mol·L-l的H2S溶液100 ml与0.1mol·L-l的NaOH溶液300 ml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中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征》这节课是本套教材的开篇内容,它交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从而为本学科指出了研究的对象。本节内容的呈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从而召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3、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4、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讨论的组织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探究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习方法
学生以小主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目前我校还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基于这种实际条件,我一实物为教具,准备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实物,及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实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虫,水瓶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小组竞赛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一开始上课,先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教师把师生课前准备的实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组把它们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写在纸条上,看哪组正确率最高,然后排列名次。这种导入新课 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
2、充分质疑 分析讨论 畅所欲言
从上面的竞赛内容,順理成章地提出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问题(1)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真正体现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错误观点,使生物的共有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以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举例和讨论 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1)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动物都要吃东西吗?植物也"吃饭"吗?它们吃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一出,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最后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下各小组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大小便?动物都要排出体内的废物吗?动物还有哪些排出废物的途径?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这说明生物都有什么现象?
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生物都要排除体内的废物。
(3)小游戏、小讨论:拿东西在小组成员眼前晃一下,他会怎样?或拿东西想打他的头,他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植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证明你的说法?
对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能解释的很少,而且解释的也不够到位,特别象植物对刺激有明显反映的例子少。这时教师做适当的解释得出结论即可。更多的疑问作为质疑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最后总结出: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小竞赛:
举例说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组举的多。谁能说出生物体是有什么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吗?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比谁的知识丰富,谁为小组作出的贡献大。由此启迪学生,平时要多用功学习,将来才有胜过别人的希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由学生总结出: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由此设疑,为以后的学习设下伏笔。
(5)学生讨论:
小猫掉到水里,长时间出不来会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把所知道的告诉给其他同学。通过表达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对呼吸进行深入地探究。
4、课堂小结 课后延伸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生物的特征,教师板书。
同时提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如果你对课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意见而需要补充和建议的话,课后可以进一步观察生物,查阅相关资料。
5、课堂练习
小组间举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问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教师做裁判。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呈现生物的六个特征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高中说课稿6
各位专家: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收放时空,凝境显情》。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介绍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三首作品属同一词牌创作,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三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从比较鉴赏的角度,有不少值得细细品味之处。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短小精悍,音韵和谐;都有不流于俗的语言,言简意“远”,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我看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三首词都以数点笔墨,通过虚实情境的灵活选用,借助时空的变化,来串联意象,成功创设各个不同的丰厚意境,表情达意。这无疑是三首作品既不同又相通的地方。英国诗人布莱克说“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现实时空是有限的,但文学的语言要求在有限中给人以无限的感受,而高度凝练的古典诗词,更是如此,这其中,便有时空收放的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诵读揣摩,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时空变化。
2.回归情境,感受时空变化对提升诗歌意境,丰富诗人情感的微妙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三首词的比较鉴赏,体会时空安排与意境情感的密切关联,体会虚实之间展现的艺术张力。
二、说学生
【学情分析】在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思维僵化,浅尝辄止。凡遇作品,就是找意象概括意境得出情感,抓了意象,也仅流于机械式的赏析,眼中只看到了诗歌大的轮廓,不愿读透,从而无法品味诗歌意境的佳妙,“入不得诗内”;二是抠挖字眼,执着于表面的字义词义,肢解作品,将体味诗中的韵味、作者复杂多元的感情抛之脑后,“出不得诗外”。如何让学生抓住意境之神入得诗中,体悟情感出得诗外,便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需要反复实践的重心。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比较鉴赏法
围绕一个鉴赏点,将三首词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诗歌意境情感的不同,来体会时空虚实情境设置在此间的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重难点上,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多角度多层面的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在分歧中加深感悟。
3.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比较鉴赏,文本较多的情况下,将本课中几个关键性的结论以提纲的形式罗列,让学生有更好的整体把握。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共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梳理概括——思考探究——小结反馈。
(一)引入新课:
以介绍大师的金句入手,陆机在《文赋》中说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这句话不难理解,“四时”、“万物”也就是自然界的时间和空间。诗人们在四时的交替中叹息,在观万物后引出纷繁的思绪,这实际上明确道出了诗人与时空的缘分。以此带入新课,以这组小令为例,和学生一起来粗浅的感受古典诗词中时间和空间的运用艺术。
(二)读诗,梳理概括:
引出这一概念后,带领学生落实文本。在诵读之后,先就常规的鉴赏思路,自然地请学生把握三首作品整体的意境和情感,为后面的品析打好基础。
1.提问:这三首词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苏轼:雪后小桥,江上春雨的典型景象,营造了素净空明的意境
牵挂期盼归“乡”之思
秦观:紧风,晓寒,冷霜,陋舍,鼠窥,人马喧闹,营造了凄冷孤苦的意境
悲苦凄凉羁旅之愁
纳兰:落红,冷簟,孤灯的景象,营造了迷离冷清的意境
忐忑辗转迷恋之苦
这三首小令,意象特点明确,抒发情感的关键字眼清楚,情感把握的难度不大。
2.接下来,请学生在理解了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梳理出时空脉络:
提问:三首词在营造意境时,除了选取典型的景物,还交代了怎样的时间和空间背景?有没有变化?
明确:时空
苏轼:过往冬日雪后如今春日雨后黄州小桥京城玉堂
秦观:一夜驿舍内
纳兰: 之前(偶遇)如今(辗转)未来(寂寥)金井房内
有的学生可能在梳理时会有错乱,教师可以点拨,怎么把握时空呢?学会关注诗歌的时间空间顺序,如暗示时间的词、点明季节的特征景物,和人物的活动轨迹。
(三)品诗,思考探究:
明确了时空背景之后,便引入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有选择性的思考“时空”对于词作意境与情感的作用
提问:其实诗歌时空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对表情达意都有一定的作用。这里,请同学们结合其中一首或两首,来具体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促动学生去体会,诗歌作品的时空组合,往往会让诗歌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生发出独特的魅力。学生可能做不到深入鉴赏,看得比较浅,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来引导,如秦观词,引导学生去发现时空的高度紧缩的特点,关注在这个时空背景下异常细致的描写,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两者存在的反差,再去体会时空的紧缩对刻画这一特定时刻的诗人形象的独特作用。(紧缩的时空和放大的描写形成了一种艺术张力,时空越紧缩,感受却越丰富,感受越丰富,越又显得环境越压抑,而这样一来,作者在贬谪飘泊途中,敏感到有点神经质的苦闷就得以突显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文本,去启发学生,比如纳兰词,我们可以援引《雨霖铃》中相似的时空跳脱的方式,词中三次时空的腾挪,甚至是交叠的手笔,与诗人因苦恋而陷入迷离恍惚的状态相契合,而词人对这段恋爱的念念不忘,萦绕心头,忐忑期待又自认期望渺茫的心绪,更因此而得以强化。这种张力,便是时空在凝境显情方面“点铁成金”的妙笔。
这一环节,教师预留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研读文本,加深认识。需要说明的是,三首词在时空的运用上各有不同,都有丰富的作用,不必强加给学生教条式的结论。名家有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不拘泥于形迹,只要学生能抓住“神韵”即可。
附:
时空的拓展拓出意境之灵
苏轼:这首词清淡自然,空明洒脱,诗人因眼下春雨淋漓,又到耕种时节,就回忆起当年在东坡耕作的悠闲快意,表达了思归之情,当然,这里的思归,并不是归乡,而是回到他曾经生活过的有深厚感情的黄州,更可能包含作者对远离官场纷扰,坚持自我气节的一种寄托。这本是一首很简单的诗,情感清晰,写景也接近于白描,但诗人在时空上做了一个突破,引入了对过往离开黄州时记忆中的那座小桥,架构了另一个时空支点,这个支点,使眼下的春意盎然与离开后的雨雪霏霏,京城的江上春意和黄州的小桥寥落形成了反差,意境更为丰富,牵挂的那个地方便也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身处京城的诗人时刻牵挂的却是离开时那破败的那一抹画面,思归的情感也就有了落点,表现的更为真切。
时空的紧缩衬出形象之魂
秦观:这首词时空高度紧凑,选取了诗人在贬谪途中住宿荒野客栈的一个晚上来展开。短短一个晚上,闭塞狭窄的空间中,时间凝结于一点,而诗人却着力于这一点,不管是霜风紧吹,短睡惊醒,或是饥鼠窥灯,晓寒侵被,户外嘈杂,诗人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描述着这一夜在客栈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紧缩的时空和放大的描写形成了一种艺术张力,环境越紧凑,感受却越多,感受越多,越显得环境的压抑,而这样一来,作者在贬谪飘泊中的敏感到有点神经质的苦闷就得以突显了。
时空的穿梭,交叠显出情感之神
纳兰:这首词是学生最容易体会到时空的腾挪变化的。起笔是回忆当初在一个落红满地的暮春时节在金井旁邂逅了意中人,此后突然跳脱,到当下表白自己的心绪,急切猜测对方是否对我也有意呢?谁能理解我的心事呢?谁省,谁省?有哀怨,有期盼,有忐忑,眼见诗人郁结于心的情绪应该喷涌而出了,却又戛然而止,再跳入另一时空,以一幅未来的诗人于冷席之上孤灯难眠的画面,来结束全诗。由过往,到如今,到将来。当然,学生可能对这首词的时空判断意见不同,实际上这首纳兰的爱情代表作,评论家也有很多的解读,“满砌落花红冷”既可以理解为当时邂逅之景,看基调又可以理解为如今看到金井的萧条景象,映衬诗人此刻的低落忐忑;“从此簟纹灯影”既可以理解为将来的落寞场景,亦可以理解如今已是这番光景。诗无达诂,不管学生作怎样的理解,如何对这首词进行时空组合,都不妨碍我们体会到在时空的穿梭里,诗人对这段恋爱的念念不忘,萦绕心头,忐忑期待又自认期望渺茫的无奈情感。而时空的变化多样,穿梭甚至交叠,也与诗人因苦恋而陷入迷离恍惚的状态相契合。
(四)悟法,小结反馈:
借助探究环节的反复推敲,以这三首小诗为基点,实际上是可以让学生粗浅的了解到诗歌中时空收缩,拓展,交叠穿梭的几种组合。当然,时空的组合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一节课并不能囊括。但通过这节课以及课后的迁移阅读,让学生明白,诗人在营造意境时对时空的灵活运用,或实或虚,实际上能够在拓展诗歌的意境,映衬诗人的形象,支撑诗歌的情感方面有“点睛”的妙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只有悟出这一点,才算更进一步的真切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神韵。
五、作业布置:
时空收放艺术是古典诗词具有极大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法。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时空嵌套的手法,让人叫绝,“离”的惆怅中有憧憬的温馨,“合”的美满中却蕴含回忆的酸楚,短短二十八字,两度时空交错,凸显着人的聚散离合。课后请学生试着赏析,并再举几例,通过对更多古典诗词这一技巧的品析,加深对此的认识。
附:说板书设计:提挈纲领,简洁明了
拓展拓出意境之灵
时空组合紧缩衬出形象之魂
穿梭、交叠显出情感之神
高中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资料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平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明白向量能够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资料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经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经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本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可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资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
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经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3、讲解与练习: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平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比较中看出两者的不一样,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环节:
①学完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能够选用。
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
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平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景,所以要复习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习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可是并没有构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可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平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齐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齐不能用。这时要经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能够经过平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近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理解,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齐时,须把起点移到一齐,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能够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能够用。
设计意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能够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并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比较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齐,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明白怎样做。可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能够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经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一样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能够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经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习,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能够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终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资料,使学生印象更深。
(1)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
(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高中说课稿9
一、说教材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
《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以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尽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对《氓》这首诗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情感,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体会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
(2)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从教师层面说。
我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和理解婚姻失败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
从学生层面说。
引导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自由读,整体读,个别读。实现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探究。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把语文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
从教学环节层面说。
倡导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流程也会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来继续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自由诵读,寻找称呼。
自由朗读文章,寻找诗歌中女主人的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微妙变化,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钟)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也就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跟他很熟了,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板书:恋爱---------婚变-----------决绝
3、二读诗歌,关照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学习“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展现出女主人公怎么样的思想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多媒体展示)
明确: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板书)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板书)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愤恨、决绝(板书)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适时的用下面琐碎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进女主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与主人公对话。
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场婚姻中我有没有责任?
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那些因素给了她痛苦?
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个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女子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她用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个道理?
女主人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女主人离婚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4、讨论、辩论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学生讨论辩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恋爱-------------------------婚变--------------------------决绝
高中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离心运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总结了因圆周运动条件变化而产生离心运动,它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防止,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习过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对本节课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学生之前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离心运动的事例,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本质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了很大提高,其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喜欢怀疑、争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离心运动的`原因和条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离心运动的利弊。
2.通过多次实验,观察探究离心现象的成因及其轨迹特征;通过观看生活中离心运动的实例,及老师演示的几个小实验,学生认识到离心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3.通过不断地实验,学生能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强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
【重点】
离心运动的条件,应用。
【难点】
离心运动的两种形式各自的条件以及运动轨迹的区别。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学法、小组活动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导入环节:
我采用的是实验导入,向学生展示如下实验,将一个旧电池放在转盘上,转动转盘,电池跟着一起做圆周运动。以此实验为依据,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圆周运动及向心力的知识,同时提出问题:当转盘转速增加时,电池会如何运动,并实验展示,从而引入新课——离心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离心运动的例子,同时复习前面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实验中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即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离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之后再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一:老师用一根绳子拉着小球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
实验二:倒置开口玻璃瓶,在瓶口放一小球,在桌面上摇动玻璃瓶,让小球转动,然后拿起玻璃瓶,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
通过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消失时,物体会沿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
然后询问学生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离心运动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也会做离心运动,并且通过实验三来演示这类情况,即:一根短管,中间穿一根较长的绳子,绳子两端分别系一个球,手握短管,进行摆动,当转的越来越快时,发现上面的绳子变得越来越长,下面越来越短。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不会沿切线方向运动。
最后也让学生观看汽车转弯是的离心现象,师生一起总结离心运动: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物体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叫离心运动。
并且提问学生离心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物体的惯性导致离心运动的产生。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实验及问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很好的融入课堂,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提高对物理课堂的兴趣。】
然后进入巩固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离心运动的例子,同时分析如何避免离心运动带来的不便与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课堂最后,我首先会对离心运动的应用于防止做出总结,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要求学生课下思考如下一个问题:转盘上有两个相同的物体,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转动转盘之后,哪个先滑离?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成人高考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现当代散文第四课《泪珠与珍珠》。我之所以选择此课是因为: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通过本文研究点在散文教学中发挥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的整合作用,将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此外,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多是散文体裁的。因此,我主要想通过《泪珠与珍珠》一课时的教学,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认知目标: 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2、能力目标:透过字面含义揣摩文句所渗透出的深厚感情。 3、情感目标:感受“泪”的深刻含义,热爱生活,体验人生真情,营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学习重点是体味眼泪蕴涵的情感 ,学习难点是品味寄寓的人生感悟。
之所以确定此研究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是基于我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理念:1、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下,将教师职能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散文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语言训练体会散文的情感; 3、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补充提供较丰富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二、说学生
我所任教的是计算机专业的高二学生,他们的基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下学期结束时他们就会定向选择成人高考或对口高考来达到自己靠入大学的目的。《泪珠与珍珠》是台湾作家琦君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生活中学生也有流泪的体验,容易达到共鸣。他们已能通过浏览网上资源来完成学案。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案导学,课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浏览展示幻灯片和引导学生口头表达。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借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手段,教师点拨帮助突破难点;通过浏览展示有关老师制作的“泪珠”的幻灯片,使学生从中回顾所学的诗词,体会散文的思想情感,赏析经典的流泪瞬间,从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口头作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作业中通过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四、说教学流程
1、导语
从前几年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琦君的作品导入。
如此设计导语妙处有二:一、开门见山;二,新颖独特,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作者介绍中突出她的“饱经忧患”是为课文张本。突出她的文学史地位是为了激发同学们课外阅读琦君作品的兴趣。这一过程预计2分钟。
2、听读归纳、设计问题
这是本课的关键部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琦君写了哪些眼泪?这种种眼泪可不可以颠倒顺序来写?为什么?2、每一滴泪珠深处都有一颗心,分别加以概括。假如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么多颗心,你觉得最恰当的是什么?3、讨论:假如把这些眼泪比做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的,说说看。
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即散文的“形”。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即散文的“神”,设计第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走入作者逐步深化的情感世界。
课堂设计问题,预设和生成并重,当然生成更重要。所以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调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回答第一、二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第三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这句话从结构上说起着引领贯串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它代表了琦君70年的所有的人生体验,这些包含着人生丰富高尚的情感的泪珠,在琦君老人眼里都已幻化成世间最美丽宝贵的珍珠。以上过程预计用时20分钟。
而自这些泪水中,最让她感受深刻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思乡泪”,齐读第五自然段,体味海外游子血浓于水的望乡深情。一同欣赏《虞美人》(朗读)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加以赏析,配上吟唱,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理解主旨的目的,形成教学的第一个高潮。以上过程预计5分钟。
3、拓展练习
拓展部分,设计三个环节:一、请同学们展示课本中的眼泪,二、欣赏经典的流泪瞬间。三、口头作文。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从中回顾所学的诗词,体会散文的思想情感,赏析经典的流泪瞬间,从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
赏析10个经典流泪瞬间,设计了一段背景音乐,目的是渲染气氛,形成教学的第二个高潮。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承载了太多真挚纯洁的情感,每一滴晶莹的泪珠都凝结了一段人生深沉的体验和悲欢……不管眼泪背后的内容是什么,只要是真情流露,就一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你可有流泪的经历? 都流过哪些泪?人生感受是什么。进行口头作文。以上过程预计用时8分钟。
4、评价反馈
分4小组组织学生对口头作文进行评价,看哪一组讲得最好。通过网上评价表量化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来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整合的效果。以上过程预计3分钟。
5、说作业布置
在口头作文互相借鉴,开拓思路的基础上,再以“一次流泪的体验”(何时、何地、为何)写一篇二百或四百字左右的小散文。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初步创作,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了作业分层法。
五、说教学反思
㈠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个体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机智灵活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交流,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给予学生一个自主阅读、交流的空间,让他们提出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调动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还考虑到,就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而言,教学不能太过于随意性,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发的生长状态,而应该给学生以探究的路径与方向,因而分析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能更好的把握文本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后,确立了共同探究的两个问题“思想内蕴”和“整体构思”,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就产生了矛盾,学生即时生成的学习目标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学习目标间如何协调一致?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题目为何取为‘泪珠与珍珠’,取为‘泪与心’,好不好”,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未作以明确的解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留下了不解与遗憾。
因而教师需对问题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并合理运用共同完成目标的弹性,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提出的问题质量并不高,教师不能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提到课堂上来讨论,而一旦课堂上出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意外问题时,可以把一些次要的目标放到课外来实现,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色彩,又能完成预定任务。这样,教学目标的灵动与有序既给学生留下阅读思考空间,又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
㈡教学目标不应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应关注“终极目标”;不能用“过程目标”取代“结果目标”。
我在研读文本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正确理解‘泪珠’的内蕴和把握文章的思路”,而在整合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时,也从大多数同学的表述中将全班同学的学习目标定位在这一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学习上来。但一切教学目标应服从于终极目标,即“精神成人”“精神成长”,并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而“正确理解‘泪珠’的内蕴和把握文章的思路”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却并未明确规定应唤起他们的精神体验,感受琦君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教师只着眼于学生获得、掌握的知识信息,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文学作品的教育中,不能过多的把眼光放在它的社会意义、思想内容等外部价值,或者段落大意、阅读技巧等的分析上,忽略了文学教育的实质恰恰是向内面开拓,即使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鉴赏自己、解剖自己的灵魂。而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这一观点来指导教学,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泪珠的内蕴外,还必须引发学生的感受力,使每一个学生读出他自己的情感体验。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与亲情友情有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都可能出现滴滴晶莹的泪珠,这些都是作者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的相契点。因而教学中更应关注终极目标,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认识自己的精神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应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应反思自己的心灵世界。
再者这两个教学目标只是陈述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学习结果加以的规定。但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因而符合阅读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是“结果目标”而应是“过程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自主选择、主动发出的一系列行动,应描述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学生才能明确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自主与创造性阅读。比如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感悟课文中自认为最优美的语句;表述自己初读课文的最深感触;领悟作品的思想内蕴;联想到生活中最令自己感动的“泪珠”并加以阐释。这样“过程目标”实现了对标准化结果的主动回避,而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
高中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难点定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与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思考问题片面不严谨。
2、教法分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采用先学生讨论,再教师讲授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用教师的讲授来纠正由于学生思维过分活跃而走入的误区,和弥补知识的不足,达到能力与知识的双重效果。
3、学法分析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使他们发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再根据高一学生爱动脑懒动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描点画图,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继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与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与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
问题2:折纸问题:让学生动手折纸
学生回答:①对折的次数 与所得的层数 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②对折的次数 与折后面积 之间的关系(记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
问题3:《庄子。天下篇》中写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学生回答:写出取 次后,木棰的剩留量与 与 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遇到挑战,激发斗志,又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 ②
(2)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指数函数模型,便于学生接
受指数函数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 分别以 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三)新课讲授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含义:
设计意图:为 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 会有什么问题?(如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 , 都无意义)
(3)若 又会怎么样?( 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2:若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3:已知 是指数函数,且 ,求函数 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
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 图像。
设计意图: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对于 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 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
(四)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 的大小 :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 的图象,比较 的大小。
高中说课稿1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古典乐派风格及大师贝多芬”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都提到音乐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在弘扬民族音乐同时还应开阔视野,理解尊重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第八单元第十五节“贝多芬”中的《第九交响曲》。
在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要求欣赏两首乐曲《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杰作之一,学生曾问贝多芬:这首乐曲表达的内容?他答:你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由此可见,此曲是一首思想性高、斗争性很强的乐曲。
《第九交响曲》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是他在交响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集中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作者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第九交响曲》孕育很长时间(自1808-1822年)直到1824年完成写作。首演后取得巨大成功。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县一所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1)班的学生,全班46人。这些学生大都来县城几所初中校,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古典主义音乐不了解,都知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对《第九》交响曲不太熟悉,只知道《欢乐颂》的简单旋律。
2. 有个别是招收来的艺术特长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同学都有较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导入新课环节——引导法 直接进入主题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讨性学习古典主因音乐风格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体验、分析法
本节课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为重点内容,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分析和理解音乐内容。演唱《欢乐颂》主题。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产生的影响。
3.拓展环节——比较、讨论法
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让他们用感受、体验、分析作品的能力来探究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四)技术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利用教材及配套课件,和师生搜集的视频资料,充分认识贝多芬及音乐风格。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学生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初步接触过贝多芬及他的作品。如《第五命运交响曲》。也通过其他学科,了解了一些贝多芬的相关信息。本节课是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因此,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引导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要注意,不能过高或过大,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通过作品欣赏,总结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
第四乐章,体会“自由、平等、博爱”敢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在古典主义音乐的鉴赏学习中感悟、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懂得古典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及奏鸣曲式。
2.分析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对作品的理性分析,感受《第九交响曲》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二)教学难点
聆听《第九交响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第二十三热情奏鸣曲》引出作者贝多芬。
简单介绍这首曲子,通过欣赏使学生掌握奏鸣曲相关知识。
(二)新授
(1)介绍贝多芬生平。 (投影短片介绍)
(2)介绍《合唱》交响曲创作背景。(投影短片介绍)
(3)学生演唱《欢乐颂》主题片段
1)听《欢乐颂》主题片段
2)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4)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
1. 旋律、节奏的特点?
2. 从乐队演奏到人声合唱,音色的转换,对音乐的情绪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3. 为什么贝多芬把人声加入交响曲中,人声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三)总结
通过欣赏学生总结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特征:
继承德奥民间优良传统,确立了主调音乐风格,在音乐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古典类型的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和歌剧的规范。他们的创作以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为特征,构成了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四)扩展
课后作业
写一片听后感,巩固学习成果,鼓励继续探究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安排在完成分类依据的选择和分类结果的确定之后。
(二)评价量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这节课是一节以合唱为主的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依托合作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引起兴趣,并深入认识。让学生参与熟悉主旋律,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使学生得到完整的艺术享受。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鉴赏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了讲授、体验、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鉴赏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完整的艺术享受。
由于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有差距,因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足。另外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方面还有待于多加思考。
高中说课稿14
请学生举例说明“花言巧语、哗众取宠、玩弄权术、文过饰非,虽说高论惑人,愚弄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的。”
(8)联系“为人、为文”看看如何强调一个“淡”字?
(9)分析写法
杂文:往往是借此喻彼,以形象生动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所谈论的“此”与“彼”之间不一定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是因作者的联系而架起“此”与“彼”之间的桥梁。
话题 相似点 正题
白菜 性格:淡 社会风尚
自然 不相侵相扰
纯正 不自命不凡 交往
淡 本原 不巧言令色 言行
持久 不跟万物相争
淡而不厌,久而不倦
(10)拓展题:在21世纪的今天,讲求竞争,提倡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你认为作者所提倡的“淡”是否过时了?
强调:淡泊与竞争是两个范畴的概念
淡泊:针对的是名利、为人、待人接物,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竞争:体现社会价值
两者之间也有联系,要体现社会价值不等于就可以不讲道德、修养,竞争也要提倡公平竞争。
(11)作业:
淡的品格自古以来就倍受称赞,许多事物都被人们寄寓了淡的精神,如:“梅、兰、竹、菊”,而本文却选择了白菜,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理由。
教后记:
整堂课基本按照预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实施,思路比较清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较好。对文本的.处理比较合理,挖掘有一定的深度,做到了讲好教材,用好教材。
但也存在几个问题:1、引申的实例中,林彪的例子、秦桧的例子、魏忠贤的例子是正确的,但有关“来俊臣”的例子是否恰当,值得商榷。2、本文的体裁是杂文,在授课过程中说成是状物散文似有不妥。
高中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章"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而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无数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系,会分析物体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况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
教学难点:
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⑴复习力的合成,便于学生学习新课。
⑵提出问题:力的分解应如何进行?
结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⑶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又如何呢?
这样设计是使学生明确已知一个力,如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作出无数多个分力。
如果给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答案能唯一确定吗?
⑷探究Ⅰ(演示实验)
观察在斜面上的小车,其重力产生的效果。
步骤一:倾角不变情况下,在小车上一大钩码,待稳定后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二:在小车重力不变情况下,改变倾斜角,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软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弹簧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课堂训练:已知一个力,根据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目的:让学生及时的应用知识。
⑸探究Ⅱ(分组实验)
设问:如图,大人斜向上拉车的力产生哪些效果?
(每两个学生一套)台秤、木块(一侧面带羊眼)、夹有滑轮的支架各一个,钩码细线若干。
①把木块放在台秤上,如图,在实验记录表中第一行记录台秤的读数。
②用细绳一端与木块上的羊眼相连,另一端与钩码相连,并把绳子挂在支架上的滑轮上。保持滑轮的高度不变,增加绳上的`钩码,在表中记录台秤相应的读数。
③保持钩码不变,改变滑轮的高度h,在表格中记录台秤相应的读数。
滑轮的高度悬挂钩码的重力台秤的读数竖直向上拉的效果力结论
1──── ──
2h1
3h2
4h3
5h4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确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竖直向上拉物体的作用效果,另一个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向前滑动。
课堂训练:已知一个力,根据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结论: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后,根据几何知识就能计算分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⑹利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呼应新课引入(视频播放)
设问:为什么人从绳子中间拉车时更容易把车拉动呢?
为什么将绳子逐渐拉开时,绳子会断呢?
②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同时使用动画演示,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⑺小结与作业
小结:
①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②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高中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说课稿06-21
2023高中说课稿01-07
高中说课稿范文03-11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高中音乐说课稿11-14
高中政治说课稿07-13
高中地理说课稿05-15
高中物理说课稿05-16
高中体育说课稿07-21
高中政治说课稿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