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科学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5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认识能量转换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放映幻灯4)再通过开灯、放录音、搓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常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环节二、亲手实验,感知能量转换的过程。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为两个层次循序渐进突破。(放映幻灯5)首先采用美国杜威先生“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四人一组完成小实验。先在汤勺里倒入适当凉水并测好水温。然后固定花生米,点燃花生米加热水,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最后组织学生描述能量的转换过程: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时,才能更好地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地发展其思维能力。
第二层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模式图引导学生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科学课强调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定量分析能使他们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一定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因此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梳理图上的一组复杂而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这是书上的一幅彩图,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这样就浅入深出、深入浅出将一个抽象的科学知识体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科学的概念和思维。用活教材,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与让学生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学生终身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本钱。
环节三、做小玩具,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体会能量转换的过程。
动手做小玩具,我认为是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的一个亮点,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再一次被激发到高潮。(放映幻灯6)课文详细地介绍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且给出了成品样式和操作情景,学生能顺利完成操作,在学生玩过之后探究讨论这个小玩具里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很容易就能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再让学生玩玩自己熟悉的溜溜球,充分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变。这个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而且初步感知了抽象的科学体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环节四、动手画一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这个活动是在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学习的巩固和检验,是从探究到实践的过程。因此我采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自由发挥做画,这个环节不但能使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孩子的科学素养。
环节五、总结巩固,延伸运用,学会持续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课堂结束时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的收拢式提问结合板书对课堂学习内容做一个扫描式总结,然后观看一段DVD影象资料引发学生深层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既加深学生对能量转换的认识,开拓视野,又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最后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问题:“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一种能量的增加或减少,转换的另一种能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促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能自主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四、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能量的转换
转换
一种形式的能量——→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电灯
电能——→光能和热能
划火柴
(燃烧花生米)
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飞旋的纽扣
动能-——→重力势能
……——→……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2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2、认识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懂得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中能确定自变量,并控制无关变量。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在铁生锈实验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证据证明铁生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对铁生锈的原因作出猜测,并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测。
2、认识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难点:
1、能正确设计变量控制实验并能在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镊子、铁钉、水、课件、一次性杯、保鲜膜、未生锈的铁片、锈蚀严重的铁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锈的情景,引出课题。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锈的图片)课前老师收集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怎么了?你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吗?(板书:铁生锈了)
师:请你们回顾一下,生活中你见过有哪些常见的铁器有生锈现象?(二)、活动一:观察铁锈
(1)铁生锈是什么变化?请说说你的理由?
(2)那铁生锈到底是什么变化呢?我们必须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各组按要求进行研究。
PPT提示要求:1、用感观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2、从金属的特征进行比较?
3、把研究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3)观察铁片和铁锈,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那铁生锈是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寻找到的证据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板书:铁铁锈)
(三)活动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过渡:铁生锈好不好?有什么不好?
(1)学生交流铁生锈的危害。
(2)视频介绍铁生锈的危害。
过渡:铁生锈危害那么严重,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然我们想让铁不生锈,那我们就要先研究铁生锈的.原因。课前同学们都对铁生锈的原因进行了猜测,你们猜铁生锈与水、酸和空气有关,你们设计的实验合理吗?下面我们要请其他组的同学来评一评。每个小组都会拿到不是自己组的实验,请根据评价表上的两个问题对他们小组的实验进行评价。(PPT展示问题)
(3)小组围绕教师的两个问题互评小组实验。
(4)汇报交流。(教师用板书引导)
(5)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正完善实验方案。
(6)小组领材料实验。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铁生锈了
铁铁锈
化学变化
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水
猜想:铁生锈与
酸
空气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问题并制定方案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指纹。(板书课题:奇妙的指纹)
(二)搜集指纹
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
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印的指纹,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项(课件出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把手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
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
可以解决哪个问题?
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
3.小组讨论,汇报
4.全班评议修改方案(评议团要边听边思考,他们这组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5.小组确定方案
6.小组活动。如果有说不清楚的,可以画下来。
7.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8.有哪组研究了指纹的样子吗?展示交流
9.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把指纹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出示)板书
10.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仔细,看来指纹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纹吗?
(课件出示:指纹保险箱、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鼠标、指纹优盘)
11.教师介绍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
(四)课后探究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指纹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画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画,这一切都要你们去发现。
小学二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三:动物怎样生活
课堂回放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手里拿着记录表,有序地走进不一样的实验室里。当同学们发现桌上栩栩如生的猫的标本、鱼缸里活泼可爱的金鱼和乌龟、鸟笼中上窜下跳的鹦鹉、青蛙和蜻蜓生动形象的图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来,由衷地喜欢上了它们,对它们的观察、了解更为迫切。
为了保证观察的时间,同学们按照个人喜好自主的结合为六个研究小组,以获得充分的对一种动物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观察,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秘密。
“说说你们发现了小动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观察猫的人数最多,虽然给他们提供的是猫的标本,但同学们平时对猫的了解颇多,发言很踊跃。
“我们看到的是只黄猫,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浓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顺,很舒服,还掉毛呢。”
“是啊,这标签上写的是1999年做成的标本,时间好长啦。”
“这个猫标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师点点头,说:“大家说的是猫身体上的一些特点,关于猫的身体构造特点还有补充的吗?”(引导学生由平时凌乱、无序的观察到科学探索中的“有序观察”)
“猫的眼睛白天眯成一条线到了晚上会很亮,是为了能抓住老鼠,。”
“猫的胡须还比较长。”
“猫的尾巴总喜欢向上卷起来,卷成一个圈。”
“猫的鼻子总是湿湿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补充吗?”
“猫还会上树,爬得可快了。”
“猫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猫爱吃鱼和老鼠。它每次发现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让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来吃。”
“猫也有脾气,高兴时就跳到你的身上让你抱;不高兴时,就躲起来。
“猫吃饱了,喜欢玩线团,在筐子里玩。”
……
“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乌龟。我想问一下,这只乌龟是老师您养的吗?”
“不是,是四(2)班陈泰宇同学养的。继续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个壳,上面有些花纹,身体不算大。有四肢爪子,还很坚利。”
【小学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02-17
小学科学说课稿06-22
关于小学科学说课稿02-24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06-03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11-03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11-04
精选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01-06
小学科学说课稿4篇12-31
小学科学说课稿6篇01-04
小学科学说课稿八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