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说课稿[大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说课稿1
各位老师好:
我是户县二中的李敏,今天讲的课题是《平面向量的坐标的表示》,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二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来加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但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很好,所以在复习时要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然后开展对本节课的巩固性复习。而本节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高考的考点分析:
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平面向量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更是有所加强。这些试题不仅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等基本知识,而且常考平面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等知识的解题技能。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融会,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数学素养,为考生展现其创新意识和发挥创造能力提高广阔的空间,相关题型经常在高考试卷里出现,而且经常以选择、填空、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三、复习目标
1.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2.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根据《20xx高考大纲》和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难点为:平面向量坐标运算与表示的`理解。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指导,归纳概念与运算规律,模仿例题解决习题等过程来达到突破重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是复习课,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练习”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的复习,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做题来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点。
五、说学法
根据平时作业中的问题来看,学生会本节课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等方面。根据学情,所以我将指导通过“自学,探究,模仿”等过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六、说过程
(一) 知识梳理:
1.向量坐标的求法
(1)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2)设A(x1,y1),B(x2,y2),则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
设 =(x1,y1), =(x2,y2),则
+ = - = λ = .
2.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x1,y1), =(x2,y2),则 ∥ ________________.
(三)核心考点习题演练
考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1.已知A(-2,4),B(3,-1),C(-3,-4).设 (1)求3 + -3 ;
(2)求满足 =m +n 的实数m,n;
练:(20xx江苏,6)已知向量 =(2,1), =(1,-2),若m +n =(9,-8)
(m,n∈R),则m-n的值为 .
考点2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3,2), =(-1,2), =(4,1)
若( +k )∥(2 - ),求实数k的值;
练:(20xx,四川,4)已知向量 =(1,2), =(1,0), =(3,4).若λ为实数,( +λ )∥ ,则λ= ( )
思考:向量共线有哪几种表示形式?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哪些作用?
考点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例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
则的值为 ; 的最大值为 .
【提示】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向量数量积运算问题时,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运算,这样可以使数量积的运算变得简捷.
练:(20xx,安徽,13)设 =(1,2), =(1,1), = +k .若 ⊥ ,则实数k的值等于( )
【思考】两非零向量 ⊥ 的充要条件: =0 .
考点4:平面向量模的坐标表示
例4:(20xx湖南,理8)已知点A,B,C在圆x2+y2=1上运动,且AB⊥BC,若点P的坐标为(2,0),则的最大值为( )
A.6 B.7 C.8 D.9
练:(20xx,上海,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0,-1),P是曲线上一个动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高二数学说课稿2
《异面直线所成角》是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章中的第二节《空间两直线》中的重要内容。《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章,而本节内容恰是把平面内的直线扩展为空间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的关键,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课。
第一方面:教学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一定的作图识图能力,本节教学也要求培养学生对空间两直线所成角这一立体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并会作出,求出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在习题讲解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3、德育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求热情和逻辑清晰的辩证主义观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求出异面直线所成角。
第二方面:教法的选定
本节内容作为《立体几何》中两大重要概念之一––––"角"的初次接触,就要求学生能牢固的落实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作法,并能对具体问题求出所成角,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空间想象力,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和学生思维模式缺乏"立体性"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练习教学法",从习题入手,辅以计算机软件,将平面图形"立"起来,为学生创设较好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再利用"问题中心式"教法,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方面:学法的指导
要从两个方面教会学生落实本节内容。
1、根据计算机软件所设计的空间几何图形,带领学生去识图,读图,作图,并能依据图形的特点去分析,作出或找出所要求的所成角,从而加强学生的图形空间想象力。
2、找到所求角后,还需指导学生利用逻辑的分析和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方面: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步:采用"温故式导入",提问学生"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在同学回答的同时,由计算机打出概念,并在重点字"锐角或直角"处闪动,突出重点。再利用计算机演示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作法,重点体现选取不同点平移均可。
第二步:进入例题讲解:"如何对具体问题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呢"
首先,由计算机给出本节第一道例题,及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审题,该题为求证"两直线平行"的简单证明题,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异面直线所成角概念的理解,突出选取"空间任一点平移直线均可"这一原则,为此,特由计算机设计出选取不同点平移的图及证法,再一次强调概念。
然后,进入第二道例题,同样由计算机给出题目和图,该题为"在已知正方体内求两组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不同于前题教法处在于,在教师进行了启发性提问后,由计算机给出3个不同选点,教师让同学自己分析并到前面操作电脑,选取解法,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并由学生自己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解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对特殊几何体中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应以几何体为依托,寻找特殊位置进行平移,并利用三角函数及平面几何知识进行求解"这一结论。
例3的讲解思路及方法同例2相同。
这样,在计算机创设的空间图形效果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总结并掌握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和规律,从而达到落实知识的目的
接下来,由同学们独立完成一道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内容。
第三步:总结
总结采取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对本节内容所涉及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进行小结,全面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第四步: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回顾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练习。
综观本节习题课,作异面直线所成角并求值这一难点的突破,几乎完全采取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本节内容的重点,再配以教师适当的点拔,讲解,达到学生真正扎实的落实本课内容,这样,全面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辅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板书设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习题课:
例1:证明,如果一条直
线和两条平行线中
的一条垂直,则和
另一条也垂直。
例2:已知: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为DD1中点,棱长为a。
求:1,CE与AA1所成
角的正切值。
2,D1B与AC所成
的角。
例3:在已知正四面体S
—ABC中,各边长
均相等,均为1,E
为SC中点,F为
AB中点。
求:1,EF与SA所成角。
2,EA与CF所成角
余弦。
练习:已知: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A1B=60,DAD1=45
求:AD1与A1B所成的
角的余弦值。
高二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为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也曾经尝试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说从知识和学习方式上来说学生已具备了自行探索和推导方程的基础。另外,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己,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别人现成的观点,但同时也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我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并能独立推导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挖掘与探究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
4.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是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5、教材处理:
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点调整:教材中是借用细绳画出的双曲线图形,而我改用几何画板画出双曲线图形。因为相比之下,几何画板更为形象直观。通过几何画板,学生不仅可看到双曲线形成的过程,而且较易看出椭圆与双曲线形成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很类似,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椭圆的经验, 所以本节课我
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以类比思维作为教学的主线
(2)以自主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用几何画板画双曲线。但不是单纯用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而是用动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知识引入---- 知识回顾、观察动画、概括定义
在课的开始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1)椭圆的第一定义是什么?定义中哪些字非常关键?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高二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第二册(上)第七章第三节第4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
下面根据我写的教案,把我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做一个说明.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角度,而两条直线平行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距离,而平行线间的距离是通过点到直线距离来解决的.此外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解析几何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问题时,都要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这一节是直线内容的结尾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如交点、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公式推导的获得,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条: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点
(3)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按照大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和素质教好的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
3、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二、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的说明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教学用具的选用
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2、具体教学安排:
2.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由于字母的运算有难度,引导学生从直线的特殊情况入手,这样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想到,如果直线是坐标轴或平行坐标轴的时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自己完成推导过程,选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2.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特殊情况已经解决,引导学生考虑一般直线的情况.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收集得到思路一:过P作PQ ⊥ l于Q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PQ方程,由PQ与l联立方程组解得Q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
我及时评价这种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为此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
(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构造又是一个难点.
(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第三个顶点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线l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根据特殊情况的证法提示,过P点作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l的交点R、S.或同时做x、y轴平行线.这样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
三种思路已经有了,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学生能观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继续引导:能不能不构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数学相关量?我们刚学习了向量知识,能否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呢?(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向量的模可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证明两直线垂直时也已经用到向量知识,法向量又是本节课后阅读材料,本班学生基础和素质较好,在学习直线方向向量时已经布置阅读).
提出问题: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PQ的`模呢?根据实际情况提示一方面PQ的方向完全由直线的方向而定(与法向量共线),另一方面PQ的长度又与点P有关,它的长度又如何控制下来?所以有思路五,由师生一起分析,取λλ(A, B )法向量n=,而PQ = n,以下只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距离.
2.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究竟哪种好呢?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课堂上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但教学中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叫学生对五种思路进行分组练习.
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我巡视,观看学生解题,了解情况,根据课堂时间的实际情况,选取做好的学生的解题过程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体解法,还能得出最佳解题方案,接着我展示最佳解题方案的规范步骤.目的让学生有良好的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起到教师典范的作用.
2.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
公式推导出,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我也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结果是一般情况得出的,而对于当A = 0,或B = 0时,点在直线上是否成立,它们与当AB ≠ 0时,点在直线外有什么关系?这并没有验证.而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为此我提出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当AB ≠ 0时得出,对当A = 0,或B = 0时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l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任意点、任意直线.同时体现整体认识和分类讨论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1)先特殊后一般的证法,(2)多角度构造三角形,(3)知识联系,向量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通过练习,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转化(或化归)的数学思想.
2、具体教学安排:
由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
(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①3x=2 ②5y=3 ③2x+y=10 ④y=-4x+1
设计说明:练习1的设计解决了上课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练习2的设计故意选特殊直线和非直线方程一般式,主要强调在公式应用时,直线方程是一般式,应用公式的准确性.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我选取的是课本例题,课本只有一种具体点的解法.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由特殊点到任意点,由特殊直线到任意直线,从而延伸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是: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炼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知识总结,通过学习知识所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学生总结和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加以经验总结.
(五)[课外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
2 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设计说明:作业1是课本习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2是根据课堂分析,让学生总结公式推导的方法.除了课堂上想到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思考,比如在用两点距离公式整体代换等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广阔性.
四、关于教学评价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语言与行为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思维暴露出问题时及时评价,矫正思维方向,调整教学思路;为了获得后反馈信息,布置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指导我今后教学.整个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高二数学说课稿5
一、概说
1.教材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它的学习方法对整个这一章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直接影响其他圆锥曲线的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和范示。同时,也是求曲线方程的深化和巩固。
2.教学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概括、推理和探索能力的极好素材。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总结归纳,应用提升等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坐标法的规律,掌握数学学科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3.学生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思维活跃,又有了相应知识基础,所以他们乐于探索、敢于探究。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属经验型,运算能力不是很强,有待于训练。
基于上述分析,我采取的是教学方法是“问题诱导--启发讨论--探索结果”以及“直观观察--归纳抽象--总结规律”的一种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引、思、探、练”的结合。
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椭圆定义的理解及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难点是:标准方程的推导。
二、目标说明:
根据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确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椭圆定义、掌握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2.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数形结合,掌握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注重探索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行数学美育的渗透,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学习。
三、过程说明:
依据“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新的教学理念和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教学目标、新型的教学方式、新型的呈现方式”体现如下:
(一)对教材的重组与拓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遵循拓展、开放、综合的原则。教材中对椭圆定义尽管很严密,但不够直观,所以增加了影音文件:海尔波谱彗星的运行轨道图,最后,让学生交流用几何画板画椭圆以及5个探究性问题,作为对教材的拓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新课导入:以影音文件“海尔波谱彗星的运行轨道示意图”导入,呈现方式具有新异性,激发学习兴趣;画板画图,增强动手操作意识,直观形象从而引入椭圆定义,进而研究椭圆标准方程。
2.新课呈现:
学生通过观看文件、动手操作,然后自己总结椭圆定义,符合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知规律,而且提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然后,进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培养运算能力,进而探讨标准方程的特点。教师作为热烈讨论的平等氛围中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谈论和参与体验,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学美学教育,掌握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最后的几个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敢于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3.巩固应用
根据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设计三组九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联系、思考、讨论、反馈、矫正,增强运用能力。
4.继续探究:
(1)观察椭圆形状,不同原因在哪里;
(2)改变绳长或变换焦点位置再画椭圆,发现关系;
(3)用几何画板交流画图,观察形状变化;
(4)如何描述形状变化?
引导学生探究欲望,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评价说明
本节课的学生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一)形成性评价:从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学习兴趣、交流合作、情绪情感方面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指出其可取之处并耐心引导,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面对挫折,持之以恒地科学探索精神;当学生做的精彩有创新,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阶段性评价:从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方面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测试。评价结果以每次测试成绩和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为依据。同时要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行动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本课充分体现了“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新课程理念。
五、说课总结
这节课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是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二数学说课稿6
一、教学设计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教科书将二项式系数性质的讨论与“杨辉三角”结合起来,是因为“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由它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才能,应抓住这一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节内容以前面学习的二项式定理为基础,由于二项式系数组成的数列就是一个离散函数,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便于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画出它的图象,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发现规律,形成证明思路等都有好处.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应用意识.
研究二项式系数这组特定的组合数的性质,对巩固二项式定理,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组合数、进行组合数的计算和变形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学习微分方程等也具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学生已学习两个计数原理和二项式定理,再让学生课前探究“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并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心理特征: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就能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相关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难点:结合函数图象,理解增减性与最大值时,根据n的奇偶性确定相应的分界点;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关键:函数思想的渗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体验“发现规律、寻找联系、探究证明、性质运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体会应用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赋值法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4.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入、引申,采用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合作探究、课下延伸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我国古代数学的热情.
三、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
教法: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学法:从课前探究和课上展示中感知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和函数图象性质领悟性质,在探究证明性质中理解知识,螺旋上升地学习核心数学知识和渗透重要数学思想.
四、教学基本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1. 展示成果话杨辉
课前开展学习活动:了解“杨辉三角”的历史背景、地位和作用,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
(1)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杨辉三角”,对它有何了解及认识.
(2)各小组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成果——“杨辉三角”包含的一些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弘扬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杨辉三角的规律,为学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埋下伏笔.
2. 感知规律悟性质
通过课外学习,同学们观察发现了杨辉三角的一些规律,并且知道杨辉三角的第 行就是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设计意图】寻找二项式系数与杨辉三角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
3. 联系旧知探新知
【问题提出】怎样证明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呢?
【问题探究】探究:(1)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 可以看成是以 为自变量的函数 吗?它的定义域是什么?
(2)画出 和7时函数 的图象,并观察分析他们是否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3)结合杨辉三角和所画函数图象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
增减性与最大值: ,所以 相对于 的增减情况由 决定.由 可知,当 时,二项式系数是逐渐增大的.由对称性知它的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且在中间取得最大值.当 的偶数时,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 是奇数时,中间的两项 , 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函数思想探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生画图并观察分析图象性质;运用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归纳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升华认识;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4. 合作交流议方法
【继续探究】问题: 展开式的各二项式系数的和是多少?
探究:(1)计算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1,2,3,4,5,6).
(2)猜想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3)怎样证明你猜想的结论成立?
赋值法:已知 ,
令 ,则 .
这就是说, 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 .
元集合子集的个数(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个2相乘,即 .
所以 .
【问题拓展】你能求 吗?
在展开式 中,令 ,
则得 ,
即 ,所以 ,
在 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归纳猜想各二项式系数的和,引导学生验证猜想结论是否正确;同时为了突破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性质的难点,引导学生从模型化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高潮,既加深学生对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又从深度和广度上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串联和呼应.
5. 反馈升华拨思路
练1. 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和第八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等于 .
练2. 的展开式中前 项的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后半部分逐渐减小,二项式系数取得最大值的是第 项.
练3.已知 ,求:
(1) ;(2) .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会用赋值法解决问题,促进其有意识的运用.
6. 悬念小结再求索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从数学和生活的角度)?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延伸】今天同学们展示了一些杨辉三角的规律,但是作为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的杨辉三角还有更多有趣的规律,相信大家一定有极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的奥妙之处.
【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活动主题:杨辉三角中的奥妙.
活动目标: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更多奥妙.
活动方案步骤: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发现规律,猜想证明;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结论;与指导老师及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整理、总结与反思,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主干知识,体会探究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次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杨辉三角”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疑问离开教室,培养学生自主研修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和推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二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教科书将二项式系数性质的讨论与“杨辉三角”结合起来,是因为“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由它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才能,应抓住这一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节内容以前面学习的二项式定理为基础,由于二项式系数组成的数列就是一个离散函数,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便于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画出它的图象,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发现规律,形成证明思路等都有好处.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应用意识.
研究二项式系数这组特定的组合数的性质,对巩固二项式定理,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组合数、进行组合数的计算和变形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学习微分方程等也具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学生已学习两个计数原理和二项式定理,再让学生课前探究“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并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心理特征: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就能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相关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难点:结合函数图象,理解增减性与最大值时,根据n的奇偶性确定相应的分界点;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关键:函数思想的渗透.
1.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体验“发现规律、寻找联系、探究证明、性质运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体会应用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赋值法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4.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入、引申,采用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合作探究、课下延伸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我国古代数学的热情.
教法: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学法:从课前探究和课上展示中感知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和函数图象性质领悟性质,在探究证明性质中理解知识,螺旋上升地学习核心数学知识和渗透重要数学思想.
1.展示成果话杨辉。
课前开展学习活动:了解“杨辉三角”的历史背景、地位和作用,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
(1)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杨辉三角”,对它有何了解及认识.
(2)各小组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成果——“杨辉三角”包含的一些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弘扬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杨辉三角的规律,为学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埋下伏笔.
2.感知规律悟性质。
通过课外学习,同学们观察发现了杨辉三角的一些规律,并且知道杨辉三角的第行就是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设计意图】寻找二项式系数与杨辉三角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
3.联系旧知探新知。
【问题提出】怎样证明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呢?
(2)画出和7时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分析他们是否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3)结合杨辉三角和所画函数图象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函数思想探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生画图并观察分析图象性质;运用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归纳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升华认识;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4.合作交流议方法。
【继续探究】问题:展开式的各二项式系数的和是多少?
探究:(1)计算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1,2,3,4,5,6).
(2)猜想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3)怎样证明你猜想的结论成立?
赋值法:已知,令,则.。
这就是说,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
元集合子集的个数(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个2相乘,即.。
所以.。
【问题拓展】你能求吗?
在展开式中,令,则得,即,所以,在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归纳猜想各二项式系数的和,引导学生验证猜想结论是否正确;同时为了突破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性质的难点,引导学生从模型化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高潮,既加深学生对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又从深度和广度上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串联和呼应.
5.反馈升华拨思路。
练1.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和第八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等于.
练2.的展开式中前项的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后半部分逐渐减小,二项式系数取得最大值的是第项.
练3.已知,求:
(1);(2).
6.悬念小结再求索。
【课堂延伸】今天同学们展示了一些杨辉三角的规律,但是作为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的杨辉三角还有更多有趣的规律,相信大家一定有极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的奥妙之处.
【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活动主题:杨辉三角中的奥妙.
活动目标: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更多奥妙.
活动方案步骤: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发现规律,猜想证明;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结论;与指导老师及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整理、总结与反思,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主干知识,体会探究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次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杨辉三角”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疑问离开教室,培养学生自主研修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和推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为研究函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前面几节课里学生对导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教材从形的角度即割线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了切线,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导数概念的本质内涵。这节课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思维、运用形成完整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变化快慢等性质最有效的工具,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2、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逼近”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本质内涵。
1)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中采用的逼近方法;
2)理解导数的概念,将多方面的意义联系起来,例如,导数反映了函数f(x)在点x附近的变化快慢,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等。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曲线在一点的切线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完善对切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逼近、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于直线来说它的导数就是它的斜率,学生会很自然的思考导数在函数图像上是不是有很特殊的几何意义。而且刚刚学过了圆锥曲线,学生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也有了一些认识,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确定下列教法:
学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节课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几何画板、幻灯片。
高二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为研究函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前面几节课里学生对导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教材从形的角度即割线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了切线,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导数概念的本质内涵。这节课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思维、运用形成完整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变化快慢等性质最有效的工具,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2、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逼近”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本质内涵
1)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中采用的逼近方法;
2)理解导数的概念,将多方面的意义联系起来,例如,导数反映了函数f(x)在点x附近的变化快慢,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曲线在一点的切线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完善对切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逼近、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逼近、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悟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法与学法
对于直线来说它的导数就是它的斜率,学生会很自然的'思考导数在函数图像上是不是有很特殊的几何意义。而且刚刚学过了圆锥曲线,学生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也有了一些认识,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确定下列教法:
教法:从圆的切线的定义引入本课,再引导学生讨论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得出曲线的切线的“逼近”法的定义。同样通过几何画板的实验观察得到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直观感知“逼近”的数学思想。因此,我采用实验观察法、探究性研究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相结合,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学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节课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几何画板、幻灯片
高二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古典概型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进行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理想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而且得到的是概率准确值,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而接下来要学习的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有很多相通之处,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学习几何概型奠定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古典概型在高等数学中概率论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做好衔接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性质,知道了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这三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此时学生们并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随机事件的概率在教材中主要通过观察和试验的方法,得到一些事件的概率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多的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还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数学的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仍需提高。 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在一些细节上不完备,反映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慎密,过程不完整,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略显单薄。
情感分析:
由于本章开始的内容起点低,坡度小,与实际联系紧密,多数学生对本章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心里有想好好学习的意愿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理念指导下,以教材为背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
2。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结合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概率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难点:基本事件的理解。
对于本节课难点的确定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开始确定了三个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同组教师进行探讨后,最后确定为一个:基本事件的理解。因为本节课只要能对基本事件理解到位,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以及发现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就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了。对于难点的突破,我并没有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把理解的过程贯穿在本节课的始终。采用的方法是先是体验,后了解,然后再体验,最后争取让学生达到理解的层次。
五、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取引导发现与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入问题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一步步归纳概括出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增大教学容量,力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首先应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数学是可以学好的,也是有乐趣的,更是有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思考,大胆尝试,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想的提升,通过数学语言的组织表达,锻炼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合作探究,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过程
1、聚焦课堂
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事件的概率估计。但这种方法耗时多,而且得到的仅是概率的近似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找计算事件概率的通用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概率的一种特殊模型———古典概型。
2、明确目标
(1)理解基本事件的含义
(2)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古典概型问题。3。问题驱动
那到底什么样的概率模型是古典概型呢?古典概型的概率又如何求解呢?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先让学生先考察两个试验,分析一下事件的构成。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
教师提出问题:以上两个试验的结果分别有哪些?这些结果具有哪些特点?把每个试验结果看成一个事件,它们都是随机事件吗?第二个试验中“出现偶数数点”可以用这些结果表示吗?这些随机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吗?学生思考并讨论,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对于这两个试验,我并没有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际操作,情形足够简单,背景足够熟悉,无需动手操作。大量的重复试验可能会导致学生变得茫然,觉得无聊,并不能真正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趣,反而浪费了时间。数学中有的知识点或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先让学生体验,帮助学生感知基本事件的含义,并为基本事件的`理解这一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基本事件的的定义和特点的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师生评价
师生互动中,得出基本事件的定义和特点(教师板书)
(过渡性语言)基本事件是我们解决古典概型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基本事件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两道例题。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强调书写的规范性。
基本事件为A??a,b?,B??a,c?,c??a,d?,D??b,c?,E??b,d?,F??c,d?(教师板书) 例2 。某人射击5枪,命中了3枪,试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表示命中,X表示未命中 )
方法一:请同学们列举出所有基本事件(教师板书)(列举法)
方法二:教师简单介绍树状图(教师板书),并告知学生树状图也是列举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树状图)
设计意图:在列举法学习中,增加一个例子,分别用树形状图与直接列举法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通过思考抛硬币、掷骰子的试验和例1、2,让学生认真体会这些试验的共同特点,得出古典概型的定义。古典概型的定义(教师板书)
你能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一些古典概型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加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认识,让学生初步体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古典概型是最基本的概率模型,是高考的重点,在高等数学概率论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好古典概型是学习其它概型的基础。下面我们看几个问题,帮助大家深化一下对古典概型概念的理解。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问题(5)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换意见,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特别是举一些破坏了古典概型两个重要特征的例子,以突破古典概型识别的这一重要知识点,前两个问题还可以为以后学习几何概型埋下伏笔。
在解决前面的问题和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例2中,所命中的三枪中,恰好有2枪连中的概率为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基本事件总数为n的古典概型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m的随机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教师板书)
基本事件总数
设计意图:考虑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使学生逐步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合情推理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认知的自然升华。在概率的计算上,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过渡性语言引出下面的例题与变式。
例3。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察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变式:在标准化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多选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评价补充。对于此变式的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并强调解题过程的规范性。
设计意图:在课本例题后增加一个变式训练,变式的基本事件为15个,暗示学生在基本事件较多的试验中,需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才能补充不漏快速地写出所有基本事件。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并再次感受列举出所有基本事件在解决古典概型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拓展提升
练习1:有同学认为,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看成一次试验,出现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全是正面,一正一反,全是反面。所以一次试验中的基本事件有三个,并且概率都是1。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3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基本事件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动手试验。如果学生真的没有理解到位,那就必须进行动手进行试验了,下面的练习2就必须舍弃。原因有两点:
1。课上时间有限2。基本事件的理解这个难点不能突破,练习2存在的价值也就。
练习2: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多少个基本事件)(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4)向上的点数之和是几的概率最大?此时的概率是多少?
请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不同思维的角度将古典概型中学生最容易错的忽视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暴露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最后一问,使学生对表格能有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最后一次加深学生对基本事件的理解,再次尝试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6、当堂反思: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反思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学习中的新问题课下可以多多思考,多多交流,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评价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八步流程”的教学模式,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注意其思想变化,进行恰当引导;通过观察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课下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的不足,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
高二数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知识来自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着好似一章新知识,该部分知识被安排在五本必修课本中的第三本,处于高中知识的过度阶段。而在上课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些相应的问题,下面两个问题就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1、为什么要在数学中教语句?
2、学语句不上机,是不是纸上谈兵?
现在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首先,学语句是为了算法思想,而基本算法语句 是算法思想的直观表现,是程序框图的语言形式,所以学语句是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实辨能力。(有条件上机的进行实践,没条件上机的进行思辨,在实践中思辨,在思辨中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所以,学语句不上机,不是纸上谈兵。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之前(本节课主要讲输入语句、输出语句与赋值语句),学生已在本章知识的第一节学习了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思想与定义,而且该部分与一些初等函数知识相挂钩,并且相互结合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在必修1已经对初等函数知识有了相应的学习与了解。
三、教学法;
该部分知识主要采取说教法进行讲授,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为公式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算法语句中的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2)理解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实现,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难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六、教学过程;
例1、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一个学生去办公室帮我去我的办公室泡一杯茶”,通过这个例子来听到学生,让他们了解其实计算机与人的办事思维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会告诉学生:办公室的位置、办公桌的地点、茶叶、茶杯等信息,即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入过程);然后学生开始行动,将茶叶、水放入茶杯(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赋值过程);最后学生将完成的茶水给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出过程)。
通过该例子的引入,使学生对本次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使他们在接受正式的计算机基本语句之前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该部分知识,最后达到减轻学习知识难度的目的,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例2、用描点法做函数y?x3?3x2?24x?30的图像时,需要求出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出当x??5,?4,?3,?2,?1,0, 1, 2, 3, 4, 5时的函数值。
(现在教学生来泡茶)算法分析:
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入过程,泡茶第一步) 第二部,计算y?x3?3x2?24x?30。
第三部,输出y。(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出过程,泡茶第三部)
下面,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复习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程序框图,将上面的算法分析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算法语句,最后得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定义。
高二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中重要定理,它是在研究了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空间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既是线面垂直关系的一个应用,又为以后学习面面垂直,研究空间距离、空间角、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这节课也是培养高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垂线定理的引出、证明和初步应用。对定理的引出改变了教材中直接给出定理的做法。通过讨论空间直线与平面内直线垂直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发现定理。这样,学生感到自然,好接受。对教材中的例题有所增加,处理方式也有适当改变。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理解三垂线定理的证明,准确把握“空间三线”垂直关系的实质。
(2)领会应用三垂线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应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应用意识教育和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对高二学生来说,空间概念正在形成,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模型演示、推理论证,领会三垂线定理的实质,正确认识“空间三线”的垂直关系;同时掌握“线面垂直法”研究空间直线关系的思想方法。本节教学难点是准确把握“空间三线”垂直关系的实质,掌握应用三垂线定理的一般步骤。领会定理实质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平面内一条直线与斜线及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确定的平面垂直;应用定理的关键是要找到平面的垂线,射影就可由垂足与斜足确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说教法分析
建立模型,启发引导,猜想论证,学习应用,发展能力。
让学生动手做模型,教师演示指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线面、线线关系的变化;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线面、线线垂直关系存在的因果关系,逐步推理,猜想命题,论证命题,从而发现定理,揭示定理的实质。对定理的应用,只要求学生在理解定理的基础上理清应用定理证题的一般步骤,学会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立体几何的教学特点,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严格证、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能成了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学环节)复习提问:
(1)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3)什么叫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学生回答,教师作图1)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和图形准备)
2、(教学环节)演示启发
由以上复习可知,平面的一条垂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平面的斜线显然不能垂直于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那么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有垂线吗?有几条?请同学们来做做看。(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铅笔在桌面上搭建模型)
通过以上实物操作的方法来表示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有垂线,而且有无数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斜线在平面内的垂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有什么关系?
结论:直线a与射影AO垂直
那么,我们在平面内找斜线的垂线时能否只找到与其射影垂直的直线,换句话说,平面内的直线a与斜线PO的射影AO垂直时,a与斜线PO垂直吗?
结论:根据观察a⊥PO,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采用观察、猜想、发现的方法引出定理比课本上直接给出定理显得自然,学生好接受,)
3、(教学环节)引导证明
观察得来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证明才能确认,我们把刚才的问题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证明一下。
把定理改为一道普通例题,让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严格论证问题的习惯和正确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4、揭示定理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判定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方法:只要它与斜线的射影垂直即可。以后我们在平面内做斜线的垂线,只需做它射影的垂线即可。现在我们上面这道题用文字表述出来:
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当且仅当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高二数学三垂线定理说课稿这就是著名的三垂线定理,它实质是平面内的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它集中反映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这三者的关系。这个定理之所以著名,不仅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证明线线垂直的重要方法,为研究计算空间角,空间距离,研究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而且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线面垂直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5、(教学环节)定理的应用
例1课本P155例1
例2课本P155例2
例3补充题: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1)BD1⊥AC
(2)BD1⊥B1C(3)BD1⊥平面AB1C
小结:使用三垂线定理证题的一般步骤:一定定平面及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二找找平面的垂线、斜线及其射影
三证证平面内一直线与斜线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简单例题的推证,总结出使用定理的方法,为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打好基础)
6、(教学环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三垂线定理,应学会按“一定、二找、三证”
的步骤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
7、(教学环节)作业布置练习:P157,题3、5作业:P156,题1、2、4
思考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各顶点连线中,与BD1垂直的直线有那些?(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五、说板书设计:块为定理的板书及定理的证明,中间第二块为举例讲解,右边第三块为学生练习和课堂小结。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二数学说课稿1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第一课时,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和夹角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一直线到另一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夹角公式成立的条件及特殊夹角的求法。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另外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也是这堂课的重要目标。
二.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定义、公式,但例题的选择较课本难度有所加深,这是因为教材上的例题只是公式的直接应用,通过学生自学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对一般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并着眼于会考与高考的要求,例题的难度有所加深,这样选择教学内容也是与教学目标相符的。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这是因为:
1.《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2. 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会考与高考的要求,因此两条直线夹角公式的应用毫无疑问地成为重点。
教学难点是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推导,理由有二:
1. 由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是带方向的角,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
2. 在推导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过程中,要进行分类讨论,这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自学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自学辅导法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自学辅导法的关键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要求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理解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关于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方法,使他们“会学习”。
这一节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在疑惑不解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并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使疑问逐步解决,这样做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给出例题后,大多数学生能想到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来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再“尝试”用其它方法来解,通过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广,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并从两条直线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出发,引出“两条直线所成的角”这一课题。
接着打出投影片①,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图中直线L1与L2所成角的锐角(或直角)θ的大小,并要求给出θ与直线L1、L2的倾斜角α1、α2之间的关系。图(1)、(2)学生容易观察解决,而图(3)、(4)却无法直接观察出θ的大小 ,但能确定θ与α1、α2之间的关系,这时老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走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正确轨道上。这样设计,使学生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性。
然后老师挂出小黑板,出示问题(1)—(5),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使他们明确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与两直线夹角公式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又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完后先回答问题(1)—(5),这时为了学生对所学公式有较深的理解,先让学生将开始给出的图(3)、(4)作为课堂练习进行巩固训练,并要两位学生演板,演板后师生共同订正。接着为了使学生对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有较全面的认识,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位置的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情形,这样的安排也是为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逻辑划分(分类讨论)的思想”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认识,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精通的目的在于学习”。公式的应用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把概念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再打出投影片②(例题),例题是根据《会考纲要》中“能用坐标法解决涉及直线的简单应用(如光线的反射问题、有关轴对称和点对称问题)”的要求而选取的。大多数学生可以想到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求解,此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角度来思考,又有两种求解方法(见投影片)。
例题讲完后再将问题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饥饿感”。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我把这堂课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概念、两个公式和四种情形。然后给出两个思考题(见投影片③)。思考题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正确、周密地思考问题,同时为讲解下一节课作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是布置作业,它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选择的,通过作业的训练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中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赐教。
高二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自成体系,是数学中一个较独立的学科分支,与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在本章节的地位:《条件概率》(第一课时)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为研究相互独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是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及条件概率的计算;难点是条件概率的`判断与计算;教学关键是数学建模。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思想方法目标——归纳、类比的方法和建模思想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根据这两年高考改卷的反馈信息,考生在概率题的书面表达上丢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因此本节课还想达到:
表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严谨和简洁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困难,提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分析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四、学法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同时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课堂设计了:
①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②类比推导——得出公式
③讨论研究——归纳方法
④即时训练——巩固方法
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⑥作业布置——评价反馈
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首先引入两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例1】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个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则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实例2】有5道快速抢答题,其中3道理科题,2道文科题,从中无放回地抽取两次,每次抽取1道题,两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次抽到理科题,则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是多少?
每个实例有两个问题组成,后一个问题多一个限制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实例中前后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概括出条件概率的定义。
由于判断事件的类型对选择概率公式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引入定义后让学生再做一组判断题练习以巩固对定义的理解。
【练习】判断下列是否属于条件概率
⒈、在管理系中选1个人排头举旗,恰好选中一个的是三年级男生的概率
⒉、有10把钥匙,其中只有1把能将门打开,随机抽出1把试开,若试过的不再用,则第2次能将门打开的概率
⒊、某小组12人分得1张球票,依次抽签,已知前4个人未摸到,则第5个人模到球票的概率
⒋、两台车床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台的次品率未0.03,第二台的次品率为0.02,两台车床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随机取出一个零件是发现是次品,则它是第二台机床加工的概率是多少?
⒌、箱子里装有10件产品,其中只有一件是次品,在9件合格品中,有6件是一等品,3件二等品,现从中任取3件,若取得的都是合格,则仅有1件是一等品的概率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区分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
高二数学说课稿14
《异面直线所成角》是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章中的第二节《空间两直线》中的重要内容。《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章,而本节内容恰是把平面内的直线扩展为空间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的关键,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课。
第一方面:教学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一定的作图识图能力,本节教学也要求培养学生对空间两直线所成角这一立体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并会作出,求出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在习题讲解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3、德育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求热情和逻辑清晰的辩证主义观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求出异面直线所成角。
第二方面:教法的选定
本节内容作为《立体几何》中两大重要概念之一––––"角"的初次接触,就要求学生能牢固的落实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作法,并能对具体问题求出所成角,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空间想象力,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和学生思维模式缺乏"立体性"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练习教学法",从习题入手,辅以计算机软件,将平面图形"立"起来,为学生创设较好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再利用"问题中心式"教法,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方面:学法的指导
要从两个方面教会学生落实本节内容。
1、根据计算机软件所设计的空间几何图形,带领学生去识图,读图,作图,并能依据图形的特点去分析,作出或找出所要求的所成角,从而加强学生的图形空间想象力。
2、找到所求角后,还需指导学生利用逻辑的分析和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方面: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步:采用"温故式导入",提问学生"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在同学回答的同时,由计算机打出概念,并在重点字"锐角或直角"处闪动,突出重点。
再利用计算机演示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作法,重点体现选取不同点平移均可。
第二步:进入例题讲解:"如何对具体问题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呢"
首先,由计算机给出本节第一道例题,及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审题,该题为求证"两直线平行"的简单证明题,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异面直线所成角概念的理解,突出选取"空间任一点平移直线均可"这一原则,为此,特由计算机设计出选取不同点平移的.图及证法,再一次强调概念。
然后,进入第二道例题,同样由计算机给出题目和图,该题为"在已知正方体内求两组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不同于前题教法处在于,在教师进行了启发性提问后,由计算机给出3个不同选点,教师让同学自己分析并到前面操作电脑,选取解法,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并由学生自己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解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对特殊几何体中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应以几何体为依托,寻找特殊位置进行平移,并利用三角函数及平面几何知识进行求解"这一结论。
例3的讲解思路及方法同例2相同。
这样,在计算机创设的空间图形效果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总结并掌握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和规律,从而达到落实知识的目的
接下来,由同学们独立完成一道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内容。
第三步:总结
总结采取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对本节内容所涉及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进行小结,全面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第四步: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回顾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练习。
综观本节习题课,作异面直线所成角并求值这一难点的突破,几乎完全采取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本节内容的重点,再配以教师适当的点拔,讲解,达到学生真正扎实的落实本课内容,这样,全面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辅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板书设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习题课:
例1: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和另一条也垂直
例2:已知: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为DD1中点,棱长为a
求:
1、CE与AA1所成角的正切值
2、D1B与AC所成的角
例3:在已知正四面体S—ABC中,各边长均相等,均为1,E为SC中点,F为AB中点。
求:
1、EF与SA所成角
2、EA与CF所成角余弦。
练习:已知: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B=60,DAD1=45
求:AD1与A1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高二数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理解命题的含义,掌握判断命题的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对该命题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对命题理解能力是我们今后研究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学科能力的基础。
难点: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理解和掌握一个命题,一定要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所以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2、命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但对于程度好的A层学生还要理解:
(1)假命题可分为两类情况:
①题设只有一种情形,并且结论是错误的,例如,“1+3=7”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②题设有多种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形的结论是错误的例如,“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题设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平行;第二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不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不平行。整体说来,这是错误的命题。
(2)是否是命题:
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②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即命题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语法上,这样的句子叫做陈述句,它由“题设+结论”构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陈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过直线AB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疑问句“∠A是否等于∠B?”感叹句“竟然得到5>9的结果!”以上三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析语句,理解命题
1、教师让学生随意说一句完整的话,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说,如:(1)我是中国人。(2)我家住在北京。(3)你吃饭了吗?
(4)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画一个45°的角。(6)平角与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学生答:(1),(2),(4),(6)。3。教师给出命题的概念,并举例。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分析(3),(5)为什么不是命题。教师分析以上命题中,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每组再选一个同学说。(不要让说过的再说)如: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一定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如果a>0,b>0,那么a+b>0。
(5)当a>0时|a|=a。
(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锐角。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说出以下两个例子,并问这是不是命题。
(7)a>0,b>0,a+b=0。
(8)2与3的和是4。
有些学生可能给与否定,这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回忆命题的定义,加以肯定,先不要给出假命题的概念,而是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二、分析命题,理解真、假命题1。让学生分析两个命题的不同之处。(l)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0。
相同之处:都是命题。为什么?都是对a>0,b>0时,a+b的和的正负,做出判断,都有题设和结论。
不同之处:(1)中的结论是正确的,(2)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教师及时指出:同学们发现了命题的.两种情况。结论是正确的或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2。给出真、假命题定义。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注意:(1)真命题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个例外,如命题:“a≥0,b>0,则ab>0”。显然当a=0时,ab>0不成立,所以该题是假命题,不是真命题。
(2)假命题中“结论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如:“a的倒数一定是”,显然当a=0时命题不正确,所以也是假命题。
(3)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延长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4)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题,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3、运用概念,判断真假命题。例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1)若ab>0,则a>0,b>0。(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3)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4)如果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那么它们不相等。(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题,(2)(3)(5)是真命题。
4、介绍一个不辨真伪的命题。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至今没有人举出一个反例,但也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它对一切大于4的偶数正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1+1”只差“一步之遥”。所以这个命题的真假还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样辨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l)实际生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四、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2、初步会判断真假命题。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与真、假命题的关系。
2、抓住命题的两部分构成,判断一些语句是否为命题。
3、判断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而判断真命题,数学问题要经过证明。
五、作业
1、选用课本习题和本节学案相应习题。
【高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说课稿06-21
高二英语说课稿07-06
高二语文的说课稿11-07
高二政治说课稿范例11-20
高二语文说课稿01-13
高二的语文说课稿11-17
高二数学《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说课稿01-06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
数学说课稿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