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作文说课稿

作文说课稿

时间:2024-06-22 18:11: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作文说课稿15篇【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作文说课稿15篇【集合】

作文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作文指导课《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外貌描写的水平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

  一、说教学背景: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是一个大概念,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一点一滴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体验写作情趣,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二、说学情:

  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布置了作文之后,急急忙忙苦于应付,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去写,作文是流水账,平淡乏味,没有惹眼的地方,让看的人头疼,批的人犯难,而写的人更没劲,应付心里重。就外貌描写来讲,学生描写过于大众化,很少有个性可言。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是让学生掌握外貌描写的一些方法,使得学生不至于每次写外貌描写都浮于表面,或过于大众化,抓不住典型性,以至于无法刻画人物完整的富有独立个性的形象;二、是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情境,通过写身边熟悉的人物外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自主选取素材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

  掌握外貌描写的常用写作方法,培养自主选材的能力

  说教学难点:如何将这些外貌描写的常用方法运用到学生实际的写作中去。

  五、说教法:

  情境法、游戏法

  六、说教学意图: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在作文教学中,方法的指导非常要紧,盲目地写作往往会缺乏必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对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上,我试图通过让学生掌握外貌描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的创设,写作思路的开放性引导,不急于一步到位,最起码希望能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所实实在在的收获。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昨天一个朋友委托我帮她写一份寻人启事,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应该怎样写才好?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答:容貌、身材、表情、衣着打扮等。看,老师找了两则寻人启事,大家看看,思考:这些外貌描写中,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写?(实例印证)(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并适时的引出本节课内容————外貌描写)

  明确:抓住了人物的年龄、身材,长相,衣饰,神态等来描写的。(设计意图:加深了印象)

  (二)、新课讲授

  (整个过程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梯度,第一个梯度为通过外貌描写的实例指导写作方法;第二个梯度为身边同学的外貌仿写;第三个梯度为通过学生当堂作文的比较,总结写作方法。整个流程从方法的总结逐步到实践的深入,从起初的教师扶着学生,到最后的放手写作,提升总结写作方法。一步一步增加难度,形成明显的'梯度。)

  ㈠、梯度一:指导外貌描写写作方法

  1、外貌描写应重点抓住人物外貌特征

  师:同学们,先跟大家做一个竞猜游戏,根据老师给你的图片,猜猜这描写的是谁……出示三幅画片(成龙、小沈阳、鲁迅),观察人物突出特征,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特征。(出示幻灯片)(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抓人物的外貌特征,既有趣味性有有实践性。)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让学生对外貌特征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招————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外貌是表面,性格是内在,只有形神兼备才是活生生的人)

  温馨提示:第三招——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观察发现:第四招—————描写外貌要善用修辞

  ㈡、梯度二:身边同学或老师的外貌仿写

  当堂写作,自己写出班里一位老师或同学的外貌,然后同桌互改后交流评价。

  问:他哪些地方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这个环节是给学生提供身边活生生的示例,让学生先说后写,深切体会怎样的外貌描写才是有意义的。)

  ㈢、梯度三:通过学生当堂作文的比较,总结写作方法

  1、找两个写相同人物的学的作文来读,对比谁写的作文好,哪里写的比较好?你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写作的片段。

  (这个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自主写作,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既让学生锻炼了写作,又互相学习切磋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三、简要回顾收获,并总结。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很多看似一样的人,一样的有眼睛、鼻子、嘴巴,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那么真实而又唯一的,就让我们学会用自己慧眼,用自己妙笔去描绘每一个独特的生命。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现在的中学生们,总是把作文视为拦路虎,洪水猛兽,老师辅导作文课不是轻描淡写,就是敷衍了事,这既是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我们共同的困惑,对此,我也感同身受。接到炳辉安排我做课的通知后,我就一直心怀忐忑。唯恐托付不效,以辱咱名师工作室之名。虽然从教这么多年,但参加这种大规模教学研讨形式的公开课,而且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作文课,于我而言,却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然则领命,当慨然承担,权做对自己的挑战和考验。鉴于此,我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和乡镇中学的教学实际情况,认真揣摩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1、总的教学目标就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训练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并学会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进而形成写作能力,达成目标。

  2、本课教学思路是:完成“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3、组织教学,课前让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刻》、《音乐的巨人贝多芬》人物外貌描写片段,以烘托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的氛围,也为引课做自然的铺垫。

  并建议学生凡有精彩发言都给予热烈掌声,鼓舞学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引课是承接课前朗读片段,自然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5、每个环节的指导步骤是:教材举例-师生探究-活动练习-展示评价,进而使学生掌握巩固教学内容。

  6、起点要低,贴近实际,激发兴趣,考虑学情特点。咱们的初一学生知识储备不太丰富,教学中应尽量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逐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因太难而没信心,不会因太难而感觉压力,失去兴趣。例如:从引课到概念,到方法,我都依据本册教材中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的例子做切入口。从学生所熟悉的名著人物下手,感知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喜闻乐道的笑星赵本山、小沈阳为训练对象,掌握写作技巧,使课堂气氛、学生兴趣、掌握程度,都能有所体现。

  7、课堂训练形式采用猜一猜、比一比、练一练,从口语到书面语,从小组合作探究到独立自主练笔,充分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发挥主体作用。

  8、设计学生答语的固定形式,如:“我猜他组描述是———名著中的———,是从———中猜到的。”“我欣赏———组描述的———,欣赏的理由是———”使学生语言完整,容易答题。使被评的同学有一种被认可的愉悦感,成功感,自豪感。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我知道这节课设计的比较简单、原始、粗糙,在制作和使用课件上几乎为零,我打算在这个暑假把这项技能学到手。并真心期待能聆听到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指导。我会不胜感激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先谢谢大家。也感谢领导给我这次锻炼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并以此为动力,鞭策自己活到老教到老,教有所法,教有所乐!

作文说课稿2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主要表现在:

  1、淡化标题要求,选题宜自主化;淡化对学生作文的过多要求,强化自由作文。学生就能独立思考,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写作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情趣来,表达真情实感。

  2、遵循“无活动不作文”教学理念,预设教学环节:先前有生动活动,再先说后写,其次重视学生写作成就感感受。

  3、通过孩子们“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实践,感受写作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分析学生

  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写作基础,喜欢写,但写作中也有难度,如无话可说,无条理,少优美词句等。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学生主动想写,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教法介绍:

  1、“创设情境活动——说活动——写活动”:先前有生动活动,再先说后写,其次重视学生写作成就感感受。

  2、采用“先写后导”“导评结合”的方法。这样既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并顺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由的尝试。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导向明确,有的放矢,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3、强化自由作文。淡化标题要求,选题宜自主化: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标题不做要求,从标题上给学生以写的空间,结果学生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事,都是自己熟悉的,出现了大量的情满胸怀,让人动容的好作文。所以我们平时作文标题宜淡化要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情趣来。标题淡化了,也等于给学生选材上松了绑,这样学生就能独立思考,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写作。

  四、板书: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我手写我心

  总的来说,教学中,教师做到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身边的大事、小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引向课外,到广阔的空间中开源拓流,观察体验,索取和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完成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

作文说课稿3

  一、说教学内容: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肖像描写作文指导课。

  二、说设计意图: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刘老师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尤其是初一年段,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刻画人物个性进行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等专项作文指导及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刘老师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所以刘老师们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三、说学情:

  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刘老师们总希望学生笔下刻画的人物能“形神兼备”。但刘老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大都不能正确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的 “形”。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缺乏立体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本课时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肖像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肖像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肖像片段描写。

  3、通过范文阅读,感受优秀作文的语言气息。

  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4.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5.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了解和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探究法、知识迁移法、认识类比法、分组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朗读、观察、比较等活动,教会学生围绕中心精选细节,并大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去说,再现或创设情景,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而又顾及个性,分层递进教学时,做到目标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另外,还要注意德育、美育等学科的.渗透,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导学法、点拨法。

  2、学习方法

  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朗读法、情景再现法、观察探究法、比较鉴赏法、知识迁移法、类比法、由简到繁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旧教材、名著等。

  六、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有言:“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一上课,刘老师就说:老师最近嗓子坏了,刘老师真想用透明胶把的嘴巴粘起来。一句幽默的话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缓解紧张的气氛,自然地将学生带进课堂,走进肖像描写。

  1、学生把听到的原话说出来,然后改成转述句

  2、让学生把看到的老师的动作和表情说出来

  3、老师的语言动作里,你们领悟到了什么?(老师的特点)

  4、让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连成一段话

  5、总结过渡:你们真是细心的人,要体现老师的幽默最主要的什么呢?(语言)其实写人有很多的方法,结合学过的课文回顾写人的方法。让学生汇报:语言,动作,神态,肖像活动,外貌等。这节课刘老师们就来学习外貌描写。

  6、外貌描写指什么?(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等的描写。外貌包括: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

  这一环节通过巧设悬念,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在写作之前具有导向作用,在写作活动过程中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回顾片断,畅谈启发

  出示片断一、《人物描写一组》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思考问题

  (1)这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作者是谁?写的是谁?

  (2)找一位同学分析一个这段话描写了这个人物的什么方面?这些方面有什么特点?体现出这个人物的什么个性特征。

  穿着:

  眼睛:丹凤眼,三角眼 眉毛:柳叶、吊梢眉

  身材:苗条 体格:风骚 脸:粉面 唇:丹唇

  从丹凤眼、柳叶眉、身材苗条、粉面、丹唇刘老师们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个漂亮的女子。但三角眼、吊梢眉、威而不露又说明她是一个很凶、很泼辣的人物。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一切都说明她是笑里藏刀的个性。

  (3)“风骚”该怎么解释?

  “风骚”在这里是指轻浮、轻桃,说明作者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所持有的感情态度是不喜欢,所以一些评说家就说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明似一盆火,暗似一把刀”,刻画出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片断二:《一面》“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 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思考问题

  (1)写的是谁?从哪些方面写的?

  明确:写得是鲁迅,从脸、头发、长衫、胡须、烟嘴这几个方面写的。

  (2)特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长衫:牙黄色,羽纱做的。

  胡须:隶书“一”字形 烟嘴:安烟的一头己经熏黑了

  (3)。 从鲁迅的外貌特点刘老师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个具有什么个性的人? 正直、严肃、倔强。

  你们从这两个片段里发现什么了吗?畅谈写作特点或人物特点都可以

  这三个片断,分别是王熙凤、鲁迅的肖像描写,描绘的淋漓尽致,不光符合人物的身份,更凸现出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通过这两个语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了合理运用肖像描写能使文章更好地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揭示文章中心。学生知道了运用语言描写这么好,肯定就有运用的欲望。

  这一教学环节刘老师选用的范文是教材中的文章片段,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质资源。所以,刘老师从旧知入手,通过对文本的挖掘,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肖像描写片段,就是为了更好得使学生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也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以致用的道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更验证了作文与阅读相结合不失为一条研究作文教学的可行之路。

  三、比较片断,巩固方法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刘老师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刘老师的旁边,以后刘老师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长辫子,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刘老师叫李华,请多光照。” 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刘老师的旁边,以后刘老师们成了同桌。

  评价: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炼了大家的眼睛,找到了这个学生的突出细节,符合了人物的个性和身份。

  四、明确外貌描写的具体要求:(板书)

  1、 抓住个性特征,做到人各有貌;

  2、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主要外貌特征;

  3、要有一定的顺序;

  4、善于用比喻来强化描写的效果。

  五、游戏,猜猜他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现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产出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

  4、过渡: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刘老师们就来写一写你最近的人,为自己的同桌量身定写一个片段。

  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品读经典,感受名家风范,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又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肖像描写方法的理解。

  六,给同桌画像,实践运用

  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的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肖像描写方法,并用诗歌的形式总结方法。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刘老师们已经学习了常用的肖像描写方法,接下来你们展示自刘老师的机会到了。就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给一段话,补充肖像描写,

  练笔是最好的巩固,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思考、判断、运用,才能将概念、方法真正内化为能力。因此,判断肖像描写方法的应用,举三反一,逐步深化学生对肖像描写方法的认识,为下一部继续写作夯实基础。同时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七、评析文章,分享成果

  五分钟后,展示学生作品,其他生听读后给予点评,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突破了重难点。此时的写作不再是为完成任务而写,学生的写作热情已经被激发到最高点,写作已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

  八、名言总结,激励提高,布置作业。

  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刘老师的天才,毁灭刘老师的才华。

  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 需求和贪欲也许会使刘老师写得快点,却不能使刘老师写得好一些———卢梭

  作业的布置就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与再提高,同时所创设的情境也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始终激发写作的热情。

  九、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

  外貌描写要求: 有顺序,抓特征,善用比喻、夸张等

  刘老师把板书的权力让给学生,学生在练习之前回顾并写出方法,突出重点。

  说课完毕,更多精彩,请看刘老师课堂演绎!

作文说课稿4

  一、 说教材。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达到读写结合说真话抒真情的目的。我选择了一则新闻材料:《中国专家谈伊拉克战争》。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伊拉克战争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学生和全世界人民一样都在关注着一个焦点。围绕第二次海湾战争,你能说些什么,又由此想到了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有了这样的生活素材,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写出好的。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二、 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的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 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 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三、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3、学生修改法。个人自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是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的能力。

  4、集体改。让学生对典型的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 说教学过程

  (一).与学生谈话,增进师生的感情,并导入新课。导入语: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什么?我们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着什么?那就是美伊第二次海湾战争。此时此刻,那残酷的战争还在继续着,那惨不忍睹的悲剧还在上演着。对于这次海湾战争,你想说些什么,或由这次战争你想到了些什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海湾。

  (二)发放材料,阅读材料。

  (三)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也可以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可自由结合。以5人为单位。组长由自己的组员推荐。

  (四).讨论:1.你对美国和伊拉克这两个国家知多少。(个人想,小组讨论) 2.你对海湾战争知多少。(个人想,小组讨论)

  (幻灯片)展示第一次海湾战争、这次海湾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图片和内容。尤其是在医院里的悲惨一幕。

  (三).作文片断练习。

  (四).快速修改;

  1.个人改。学生完文之后,自我修改。

  2.个人修改完毕,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才是好。以此作为小组评改的依据。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可略作补充。

  3.小组改。教师巡回指导。每人都和其他同学下评语。如果在评改中有异议的地方,小组内部可以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小组之间可以商榷。也可以让老师们也参与进去参加讨论。

  4.集体评改:由学生自由推荐共同的评改。(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对所看到的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老师则从学生的评论中总结概括。从的题目,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归纳。

  (五)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走近海湾

作文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全市语文教育界的领导、专家、优秀教师们一起共同探讨中学作文教学问题。刚才所上的一节课是《“烦恼”主题活动作文教学》研讨课。“主题活动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合肥市教研室吴申道老师领衔,和我共同主持的一项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xx年立项)。这节课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实践课。下面我主要从内容定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向大家作个汇报。

  一.内容定位

  先谈谈主题活动作文的概念。

  主题,是指活动的主要内容,不是活动的中心思想或思想内容的核心。其实是活动和写作的一个类话题,是活动和写作的一个大的话题,也是活动和写作的母题。

  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

  主题活动作文,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某一主要内容进行的创设轻松写作环境活动后开展的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命题写作而生成的作文。它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源起,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资源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整合,它是为了开发作文教学资源、激活学生作文兴趣、营造良好的作文氛围的一种作文理念。

  主题活动作文教学,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某一主要内容开展活动,以活动为契机,寻找与主题相关又让学生感到好写的话题进行命题写作的教学。在活动引导下学生写作的题目是主题的拓展延伸。可以看作是话题或母题的拓展延伸,其实是个子话题。在主题活动作文教学中,“活动”是教学的手段,“作文”是教学的目的。活动是努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写作,活动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为学生提供遴选生活素材的思维方向。

  主题活动作文教学要求教师从主题活动中找出最容易贴近学生生活的触发点,深入学生心灵,在这基础上多角度思考命题,拟出能激发学生灵感的题目。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不知不觉地打开写作思路,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和“怎么写”。最终达到让学生“乐写”“善写”的目的。

  再谈谈我为什么要选择“烦恼”主题活动作为本堂课作文教学的内容。

  “烦恼”是成长中的不变的话题,也是我们一辈子的话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题就是“成长的烦恼”,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青春随想”,“青春的烦恼”是初中生的重要话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人生体验”,这里也包含着“烦恼”主题。“烦恼”主题适合任何一个年级的中学生作为写作主题的。但是写作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我今天的这节课选用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原因有二:一是我们通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是从心理学角度上考虑,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中学生心理断乳期,也是他们情感最脆弱的时期。

  管建刚老师说:“生活重于生成”“评改重于指导”。我认为,作文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养育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生是生长的主体。作文就是满足学生生命个体的生存、生活、精神、交往、审美等各种不同的需要,是学生每一阶段的情绪生活的不同反映和对生活的个性体验。根据主题活动作文教学的理念,我把本堂课的作文教学设计为:通过学生评改“烦恼”主题的佳作活动,在评改中创设自由的写作环境,在评改中联系自身,还原生活,让联想的触角不断延伸,激发写作灵感,从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改有所悟,评有所得。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悟出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从而让课堂作文在植根生活的基础上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自然生成。因此,我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烦恼”主题佳作评改活动,掌握习作评改的方法,力求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二是在习作评改中让学生悟得“烦恼”主题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

  二.教学策略

  这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点拨法、讲授法、谈话法、训练法。因为是互动评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他人习作的评改,是习作评改活动课。运用评改活动,是让他们在佳作的评改活动中悟得“烦恼”主题的作文到底该“写什么”和“怎么写”。因为开启作文思路,重在引导,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烦恼是一种心理活动,运用点拨法让学生悟得写作“烦恼”主题作文取材的思维方向,立足生活,联系自我,多角度思考;悟得“烦恼”主题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对比描写等手法的好处。从而解决本堂课的重点问题。运用新闻资料展示和谈话法让学生沿着“烦恼是什么——为什么烦恼——烦恼的后果(怎么样)”这样的思路展开,联系自身生活,自然引出本堂课要写作的题目“让我纠结的_______”。其目的,强调写作本主题作文,要突出烦恼的过程。运用讲授法是让学生了解作文改和评的具体步骤、方法,甚至是填表的要求、细节,因为学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去做,如何去改、去评,如何改好习作,如何评好一篇习作。运用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习作评改和点评的方法,从而明确作文前从两方面列写提纲,因为学生并没有列写提纲的具体概念。读提纲、评提纲,是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对“写什么”和“怎么写”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思路。学生作文时能想得到,就能写得出。梁启超先生说,作文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系统,二是有序。这里的`“系统”就是作文的内容,这里的“有序”,就是有条理。我只让学生在这节课中列写提纲而没有让学生当堂写片断或者整篇文章,原因在于,初中生模仿能力太强,不能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模仿借鉴的。我向来不主张学生在具体的一篇文章,在具体的文字上进行模仿。这样会制约学生的创造力,这样会影响学生作文的创新,也容易让学生陷入缩构或抄袭的误区。当然,随后的一节课是让学生依据提纲进行当堂作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学生的佳作《长高的苦恼》进行圈点批注、点评来展开。作文没有教材,我之所以选择同龄人的佳作作为本堂课作文教学的文本,没有选择美文和名家名篇,是基于学生普遍的心理承受力来考虑的。因为同龄人的佳作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小作者之间的距离,从内容到写法,甚至到文字的运用都会让学生感到很贴近,很亲切。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原来写出优秀作文就这么简单!不会像名家名作让他们感到有心理压力,感到高不可攀,甚至有畏惧感。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作文是没有差生的。每位学生的生活都比我们的成年人的生活丰富,他们的活动量比我们大得多,但是为什么作文写不好,这不仅仅因为语言基础差、命题脱离生活等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作文时,他们不知道围绕一个作文题目,朝哪个地方去想,也就是说,孩子们的写作思路没有被打开。生活就是他们写作的不竭之源。帮助他们打开“写出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路,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主题活动作文教学正是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打开写作思路的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提倡引导学生写作紧紧扣住生活,联系自己,是因为作文只有植根生活,才能绽放文化的光芒。写作是传承文化,而文化书写着生活,生活就是文化,生活就是情感,生活就是思想。文化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是文化,黄昏与月亮是文化,黑头发黄皮肤是文化,流动的河水是文化,长空的雄鹰是文化,江南的水乡是文化,集市的吆喝是文化,安徽的黄梅戏、徽商是文化,巢湖的民歌民曲是文化,甚至巢湖、庐江的方言也是文化……当巍巍巫峡回荡声声凄凉的猿鸣,当草堂长啸“大庇天下寒士”的一腔呐喊,当风萧易水传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与“悠然见南山”的云淡风轻交融,当大漠孤烟的雄浑苍凉与小桥流水的婉约宁静相撞,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气相交……我们拨开时间的云雾,感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柔美,文化的阳刚和文化的坚韧。正如文化作文创始人谭蘅君所言:“我们的一切都在文化的包裹之中,我们的思想情感浸满文化的琼浆,我们的言行举止打着文化的烙印,我们在文化中拔节成长,而后又成为生活着的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在书写生活中创造文化经典。脱离生活的文化是无本之源的文化,是虚伪的文化,假大空的文化。在当今“散文化”作文泛滥的今天,引导学生拥有文化良知,担当文化责任,维护文化秩序,重建文化经典,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本堂课我要求学生训练的作文题目是“让我纠结的__________”。这道半命题作文,是我的原创作文命题,我之所以选用这样一个题目,不仅仅因为这道题属于“烦恼”主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好写,有写作的欲望。于漪老师说:“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好的作文命题,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见,一道好的作文命题,对学生作文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我一向主张,我们搞教育科研,搞课题研究,要想真正产生实效,真正体现教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做课题研究时,就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扎根课堂教学,二是扎实试题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真正出成效、出成果。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把握的。叶圣陶先生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既然是作文评改活动,就应该让学生先掌握评改的方法,就要围绕“评改的项目、圈点批注、填表点评、写后札记”来设计,让学生在评改中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他们获得终身受益的东西。通过具体的佳作评改演练,真正学会自改互改方法,能自评互评。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角度,让学生点评作文,而学生的点评是依据习作中具体的例子,也就是通过圈点批注后得来的,旨在通过这样设计,让学生经过由浅入深的探究,逐步领会这些方法,在点评中悟出取材方向和写法。从而在写作中会运用自己悟出的方法。这就是评中悟。写烦恼不是仅仅出示一道作文题让学生去写,而是由一则关于学生压力带来烦恼的新闻资料引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烦恼,创设情境,引出新的写作命题“让我纠结的____________”,让学生围绕“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来列写提纲。再让学生说提纲,评提纲。简单地说,本堂课的流程就是:相机导入——评改活动(改中评,评中悟)——书写烦恼(屏显资料,话说烦恼,写、说、评提纲)。

  结语:作为课题研究,本堂课还可以采用收集有关“烦恼”的名言、诗句、歌曲等比赛活动来引出命题写作,可以开展“如何看待烦恼的讨论会”这样的活动来引入命题写作等。作为一般的写作课,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烦恼事,采用聊天式引入写作话题,也可以就“让我纠结的___________”这道题,从审题、立意、选材上交给学生思路方法等等。我今天的这节课,选择作文评改作为活动,是基于管建刚老师说的“评改重于指导”的认识,是基于我对于课堂教学的一贯追求:那就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课,都必须是真实的、原生态的课。如果采用其他形式的活动,我事先都要和学生提前一周的左右时间接触,安排学生一些任务。我安排这样一个评改活动就可以避免和学生事先接触,看看我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我觉得真实的课堂才真正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真实的课堂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功力,真实的课堂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真实的课堂能还原教学的本来面目,促进教育科研日常化。所以我每次上公开课,我都讲究原生态的课,即使在本校,同样的课题,如果我在本班上过了,我一定借班上课。我这个人脸皮厚,不怕“献丑”。本堂课在文本的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一篇病文或者中等文章进行评改升格,由此让学生悟出“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最好”。毫无疑问,我今天这节课只是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探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多多批评斧正。

  最后,我想说的是,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就是要培养有道德、有思想、有修养的文化人。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养育工程,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文化人。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学生珊,一个语文考试成绩从来没超过15分,作文从来不做的学生,我的学生川,一个语文考试成绩从来没超过30分,写的作文从来没超过3行字的学生,他们在写作文时的痛苦与无奈的表情,那种一提写作文就头疼,就惧怕的眼神,那种思路被打开时的惊讶的目光和表情,让我终身难忘。就是因为一堂像今天一样的主题活动作文课,就是一次和我简单的聊天导入,彻底改变了他们。今天,他们不仅不怕写作文,而且不少于600字。还有像国这样一个中考总分不超过180分的学生,语文居然考了91分,因为他的作文很有情感。这也正应了曹勇军老师的话“学生的作文水平上去了,语文成绩不会差”。现在已经获得上尉军衔。还有考上清华大学硕士生的祥,一次聚会上,他紧握着我的手说:“金老师,我虽然学的是理工课程,但是我的毕业论文和应聘时文采和口才得到普遍的赏识和认可,完全得益于您在初中时的作文指导!”……这些许许多多的成功个例,让我再一次明白:作文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

  谢谢大家!

作文说课稿6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说课稿设计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第一单元的课文描写了古今中外的人物,他们各具个性,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学习写作的极好范例。为了引导学生把人物写活,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观察人物特点,将人物描写方法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写出人物个性。教学重点是学会几种人物描写方法,难点是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得鲜活有生命。

  二、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写作要求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三、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3、学生修改法。个人自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是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4、集体改。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用一则寻人启事激发学生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并导入新课。导入语: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板书课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介绍写人物个性特征并提示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指导习作

  1.肖像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鲁迅外形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练一练: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特征

  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与老师们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请你描写一下班主任的肖像,使我们对他能够有所了解,好吗?

  学生自由作文并交流。

  2、语言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举个例子《儿子眼里的父亲》

  练一练:你成了世界上100个不幸的人中最不幸的一位,英语测试比80分少一点,比60分多一点,针对你的成绩,设计父母的一段对话。

  学生分组模拟,分角色表演,分析父母的性格。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重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练一练:说出写动作的成语,并组句。

  4、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实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楞。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练一练:民主选举班长的会议刚刚结束,学习并不出众,甚至连老师也不特别关注的你,却出乎意料地被全班同学选为班长。请你谈一谈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5、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在写作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单用一种手法的时候很少,写一个人,往往既写这个人的肖像,又写这个人的语言行动,还写他的心理,以及别人对他的议论评价。

  (四).作文片断练习:猜猜他(她)是谁

  同学们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班内同学进行描写, 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快速修改,讲评

  1.个人改。学生完文之后,自我修改。

  2.个人修改完毕,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以此作为小组评改的依据。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可略作补充。(选择真实材料,

  写作

  时要实事求是;选择典型材料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有独特发现,有新见解;语言生动形象等)

  3.小组改。教师巡回指导。每人都和其他同学下评语。如果在评改中有异议的地方,小组内部可以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小组之间可以商榷。也可以让老师也参与进去参加讨论。

  4.集体评改:由学生自由推荐文章共同评改。(文章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对所看到的文章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老师则从学生的评论中总结概括。从文章的题目,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归纳。

  (六)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结束语:

  写好一个人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七)作业

  单元作文: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作文说课稿7

  老师们:你们好!随着对新课程的不时深入学习和实践,依据对《作文插图》一课进行设计,我今天的说课将采用“四说”的说课模式。即一说“依据课标说教材”、二说“落到实处说教法”、三说“围绕理念说学法”、四说“实践操作说过程”。理论根据将贯穿在以上流程中。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教什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六年级下册第八课,课题为《作文插图》。本课是把文字以图画的形式进行表示,运用各种基本技法来展现丰富的情节或人物,再结合蜡笔、水粉等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出作文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协助同学体会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精神,培养同学对文学作品形象地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示能力。图画贴切地表示了文字,文字如实地展现了画面,图文之间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关系,达到了图文并貌的效果。教材的内容是让同学运用《作文插图》的形式,形象地表示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也可以先画一幅图,然后再根据画面内容配上相应的作文,还可以边画边写.教材中提供了6幅奇异的鱼类,贝类和其它物后的照片以和6幅同学作品。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力图体现“立足基础”、“体现创新”的教学原则。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优秀教案。使每个环节都蕴涵着多重目标,在意义构建的同时,对同学渗透思想教育。

  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新课标》造型表示的阶段目标,结合高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以和社会的关联,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 教学目标:使同学能画出一幅图文并貌的作品。

  3. 情感目标:使同学体验探究、发现、动手、发明、胜利的喜悦和乐趣,发生对美术学习耐久的兴趣。

  4. 创新目标:在认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发明性的,进行插图练习。通过发挥个性、体会合作的形式,发明出富有情趣的美术作品。

  本课的重点:要求在作文的关键段落画插图,可画出作文所描写的主要形象,也可以画文中的精彩片段。

  本课的难点:怎样用形象来表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可以在作文的关键处选择画插图,也可以先画图,再依照图画的内容来进行写作,还可以边画边写,形式不拘。)

  解决措施是:

  ①运用观察、发现、启发等教学方法,来更好地表示作文插图;

  ②启发同学给自身的画配上优美的作文,来突破难点。

  二、落到实处说教法(怎么教)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最佳的教学效果、出其不意的教学发明,都来自于教师与同学双方的高度融合,当今的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主角,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引导同学自身发现学习美术的方法以和发现自身的美术表示方法的比重。因此,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同学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主要根据学科的整合采取“启发式——引导法”,加深同学同学的认识。以创设的几个不同要求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沛动用教具,不时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竞赛的引导下,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的认知、体验热情。

  根据高年级同学竞争意识强,愿意性张扬,喜欢挑战这一特点,我采用问题法教学,所谓问题法——我的理解是创设一个能激发同学积极思维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同学在主动参与中自主掌握知识,发展想象力的方法。文章虽然妙笔生花,但假如配上形象的绘画来表示文中华彩的篇章,那就更加相得益彰了!

  三、围绕理念说学法(怎样学)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身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同学创设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同学联系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主动交流。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使每一名同学都能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同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给同学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使同学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四、实践操作说过程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一起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火烧云》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教学内容。萧红笔下那形状和颜色变幻莫测的“火烧云”已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用这一课引入教学,不只唤起了同学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叹和向往之情,而且火烧云的色彩效果已浮现在了同学的脑中。又如,本课还介绍了火烧云形成等科学知识,在拓展同学知识面的同时,使同学了解,云彩那丰富的色彩,完全是光折射后所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使同学在不经意间,又浏览了科学课的知识。配以课件的协助,文字与生活中的画面完美结合,使同学有了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环节:观察体验,探究学法。

  获得知识就意味着发现,意味着解决总是,只看在同学面前展现出直观鲜明的形象,结合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同学才干深刻理解和掌握美术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操作是:选择同学们相对熟悉的文章和图象,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让同学们在欣赏中认识插图只是一种文字的“辅助说明”,同时,让同学学习介绍收集的有关带有图文的资料。可以利用直观的欣赏图画,配合同学的文字朗读,使同学们在头脑里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析、比较和想象。在同学的自主探究下,使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锻炼。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和启发提问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个环节:大胆实践——重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

  首先,为达到同学能自主地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创作绘画,我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能力,请他们自身选择创作的方式。然后,大屏幕循环播放录相,在轻音乐中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在进行个别辅导外,重要的是启发同学的创作感觉,在创作中和时发现亮点,利用实物投影仪和时展示、研讨,让一些好的方法技巧得以传达。注重同学中的个性的发明,激励同学独出心裁画出与众不同的作文插图,达到启发想象力和创新。同时也鼓励相互合作,创作出连贯的插图,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

  第四个环节:小结——重视知识的导入和发展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留下3分钟时间,采取同学自评,互评和师生评相结合方式,使同学在横向联系中拓展思路,体会了胜利的喜悦,从而达到情感目标,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同学在展示自身图画的同时,配乐朗诵,然后请作者介绍作品,同学们发表评价,教师和时发现优点加以鼓励。这样同学在自评互评中取长补短,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使学习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综上所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我力图使同学在观察、分析、探究、想象、交流、创作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创作的合作者,成为了同学漫游知识海洋的“指路明灯”,而同学才是知识大厦的建设者,知识的享受者。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的技能、认知、情感、创新各项预定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圆满完成,体现了新课题要求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同学形成了对美术的耐久兴趣。

作文说课稿8

  一、教材地位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由实践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敢写只是作文的第一步,而能否学会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一步。在修改方面存在的毛病往往是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基于此点,第一单元“成长”作文的讲评显得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生“成长”作文的再提高。又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因此,作文讲评要下功夫进行,丝毫马虎不得。

  二、教学目标

  优等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语言的锤炼,逐渐提高表达水平。

  中等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赏析成长的习作,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困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自查文面方面的不足,达到文面完美的程度。

  学习方法培训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修改成长类作文的方法。

  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能正确赏析成长类作文,并精心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难点:发现作文中的不足,并学会正确修改

  教学关键:通过讲评能寻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

  积极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采用不同方式的激励法。在讲评中抓住典型习作,巧妙设置点评习作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随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同时,利用大屏幕图片、个人抢答、小组竞赛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思考和修改习惯。

  五、学习方法

  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研讨、畅谈、抢答等多种形式,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学会修改自己习作的方法,进一步写好“成长”记叙文。

  六、教学过程

  1、定向示标。教师出示本节目标,学生齐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自查体会。教师出示文面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每名学生再结合评语自我反思成长作文的优缺点,对于文面的不足要认真加以修改,学生查出问题并能够自我纠正即可,如能说出关于成长作文的大方面如何修改更好,教师随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分组交流。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组长组织本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成长作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优等作文要分析精彩之处,结合自己的成长,审视作文,汲取长处,并用到自己作文的修改上。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各组修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学生分组到前面汇报,说出自己对同组内别的同学的指正。教师予以评价。

  4、范文点评。教师总评本次成长作文的共性优点及不足之处,并强调本次成长作文的写法。各组之间可以根据教师的点评体会自己的作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关于《我长大了》的好的习作,同学分组加以交流、评价,然后各组汇报自己的赏析程度及修改意见。重在借鉴作文中的优点,为己所用。教师再适时地加以评价、归纳,从总体上把握本次作文修改的方向。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点评精彩开头、结尾,精彩议论及简炼事件,让学生受到语言方面的熏陶,学会运用,让自己习作的语言变得不再平淡。

  5、习作修改。教师出示“我的修改”要求,各组根据范文的体会以及自己习作的特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组长可以组织组员再采用互改的方式进行修改,最后组长再负责检查修改程度。然后各组汇报改正情况。在修改时教师巡视,随时加以指导。

  6、总结体会。各小组汇报本节课的收获,重点谈出给自己今后作文的启示。教师对于各组的表现予以评价。并要求学生课后继续修改完善作文。不合格的作文要求学生课后重写。

  七、板书设计。我力求简洁、精炼,根据“文面、内容、语言”几个关键词来让学生理解修改习作的方法。

作文说课稿9

  【习作内容】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情。这次习作就写一个熟悉的人。先想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怎样把这件事写具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例文,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什么呢?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猜中了就知道了,好不好?请听好!

  出示课件1:有一种动物,早上用4条腿走路,中午用2条腿走路,黄昏用3条腿走路。

  1、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为什么一下子就猜中了呢?(生说理由)

  3、小结:是啊,它抓住了人一生行走的特点,让我们一猜就猜中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人(板书:写人)。

  师述:人,是万物之灵,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在介绍一个人、写一个人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把他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介绍出来、写出来,这样,读你的文章的人印象才会深刻,明白吗?

  二、学习例文,指导习作

  1、阅读习作例文《可爱的小表弟》,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一个人的。在阅读之前,大家注意阅读思考的问题(出示课件2:阅读思考),请一个同学读题。

  ① 请同学们拿出讲议,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再一起来讨论。 ②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提醒

  2、相互交流:

  ①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小表弟)

  ②小表弟具有什么特点?(顽皮、聪明)

  ③文章是通过写他的哪一件事来表现“顽皮”这个特点的呢?又是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聪明”这个特点的呢?

  ④在“顽皮、聪明”这两个特点上作者重点写了哪一个特点?(聪明)为什么要把这个特点作为重点来写呢?(因为聪明是小表弟的主要特点)

  ④这件事的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刻?

  3、小结:读了这段话,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弟弟就好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这篇文章把人物的特点抓住了,表现得也非常形象,大家觉得写得怎么样?(好),写人的文章我们就应该这样写。

  4、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们觉得写好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分成4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5、相互交流

  ①写好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板书:1、抓住人物特点) ②要举一件具体的事例,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板书:2、运用具体事例)。

  ③特别是要注意详略得当,这件事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地方要详写、具体写。(板书:3、把重点写具体)

  6、小结:大家概括得很好,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写人的要求(齐读板书1、2、3),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具有个性,人物的形象才会生动,那个人写得才会像,才会传神。

  哪些人我们可以去写呢?(凡是我们熟悉的、了解的'人,我们都可以去写。)为什么呢?(因为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我们就知道他们的性格、思想特点,我们就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这样写出来呢才会传神、才会像。)

  7、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写一些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做一下有趣的心理测试:什么意思呢?我说一个词,为你提供一个思考的范围,你听到这个词,最先想到哪个人你就脱口而出,不要举手,就在自己位置上,反应要快,请准备好。

  “1、2、3:同学!”你最先想到的是谁?你为什么会想到他?他的哪一点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呢?(2-3个同学说,教师适时点拨)

  “3、2、1:老师! ”、家人、小伙伴???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说得很好,老师很高兴。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写人)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呢?(师指板书,生齐读)。下节课我们就来动笔写,怎么样?有困难吗?题目自拟。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1、抓住人物特点

  2、运用具体事例

  3、把重点写具体

作文说课稿10

  我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一直对上台有种莫名的紧张。当接到任务说要上作文课,让我感到十分的为难。选什么题材呢?上课时出现各种状况该怎么办呢?……还好有学科组的老师们,他们每个人都回家研究本册书八个单元的习作,然后集中起来再讨论,选出其中的几个主题后,再回家思考方案,查找资料,最后选定为与学生生活最近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本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围绕着童年展开的。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对正经历着童年生活的孩子们来说,童年并不陌生,但是要将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写出来,大多数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仍不知如何下笔、如何选材,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试图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触角,交流自己天真无邪的童年故事,感受童年的特别,并懂得珍惜童年、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引领童年之片段写话一课做一个汇报: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

  上公开课,老师会紧张,学生也会紧张。而音乐的魅力真的很不小,当你静悄悄地走进教室,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沉重,而音乐却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听《童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想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孩子们哼哼曲调,辨辨歌词,自然引到了今天的话题。

  二、画面欣赏,再现童年。

  文章不是无情物,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要让学生能顺畅地下笔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写,怎么才能让学生有话写呢?我是从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入手。课前让学生在家翻阅了自己童年时的照片,并让学生带上一张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备用。其实,选照片的过程就是一次回忆的过程。在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一组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童年照片,意图再次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再现孩子们多彩的童年。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美美地欣赏童年的照片,时不时说说照片上的人、事、物,让学生们充分的想象。学生们欣赏着,快乐着,想象着,当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时,他们情不自禁地笑着,议着"他们好像在比声音。"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他们就乐滋滋地说开了,记忆深处的童年故事便慢慢地都浮现了出来。课堂上,孩子们毫无拘束地讲着,看到学生们如此的兴奋,看到这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好高兴,我想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效的。但同时我也忘记了时间,真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交流。

  三、范文引路,明确写法。

  凡事都讲究方法,写作文更是如此,它有着许多的技巧。而简单的说教,理论其实学生知道,但学生就是不会实际运用。我们的学生有着超强的模仿力,他们可以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这样的实例更加的吸引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们读一读,拿出笔在值得学习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可能学生没有提炼出写作方法,但最起码他会知道"写作文要用上怎么的词,怎样的句子等等。"课堂上发现学生划得各有不同,有圈动词的,有划形容词的,也有划整句整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模仿的过程。我通过学生划的,和学生一起概括,让学生们明确这样的写法就是动作描写,那是神态描写等等。这是一种侧面的肯定,肯定学生的答案——自己写时也要这样写。

  四、点拨与评价,让学生更明晰。

  课堂的有效引领一直说很难,而对于随机生成的做有效的引领更难。从磨课到那天正式上课,大的环节一点都没有变,然而每一堂却都大不一样。这些不同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成与自己的导向。

  回想当天的课堂几处的点播,导向是很明确的,一是在说话方面,当学生欣赏完照片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时,开始都比较简单,当一个学生说到去云南丽江骑牦牛的时候,我追问学生 "牦牛很丑为什么敢骑上去?骑上去心情怎么样?牦牛怎么大?怎么高?你怎么骑上去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的表达相对比较具体了,我们知道的信息也更多了。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接下来在说难忘的童年故事时都能像这样具体地说,因为老师追问的,其实我们都很想具体了解的,也正式整个故事最精彩的"接下来的`学生说的就比较具体,仿佛那抓螃蟹,被螃蟹夹着,脚被困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说话中得到了提升。二是在将要写片断时,往常的习惯都是从头开始写,而这次却只要写故事最精彩的片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马上理解到的,在第一次试教时,由于自己的疏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头开始写得。而后面的两次试教和当天的引导,"像上面那段例文一样,选童年故事中最精彩的一个画面,抓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把它写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马上领会直接写那个片断。

  老师的引领确实直接关系到学生接下去要说的,要做的,但确实很难调控当分析例文时第一个学生就从"盯、舔了舔……"这些词概括到了动作的描写,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快的提炼出其他的几种描写,而我却没有抓住这次生成,结果绕了好大一圈。

  评价是作文课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操作的一还,不仅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要让学生有所得,还要发现并改正错误的信息,引导学生更好的写作。第二次试教用上了投引仪,但学生却没有被上面的所吸引,出现了冷场,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课后学科组的老师给我想了很多的计策和方法。在后面的这两次课堂,学生们真的很投入,他们会认真地听,努力地看,积极地思考,发现错别字,给同学建议,为同学鼓掌,给作文打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进步着。但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好多的问题,前一节还记住了要点,方向清晰,正式上课时却忘了。

  总之,在选材,准备,磨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还要向优秀的教师多多学习。

作文说课稿11

  课题:人教版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习作,写体现人与人相互关爱的事

  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本次习作就是以人与人相互关爱的事情作为写作内容进行习作训练的,属记事作文。习作所在单元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每篇课文中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如果说阅读课文有陶冶情操,震撼心灵的作用,那么习作则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世界中印象深刻的,令人感动的值得记录下来的事告诉别人。习作中所采用的有效表达方法往往是阅读课中学习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6年级学生来讲写事并不难,学生基本能依据6大要素组织材料进行习作,学生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而有时无话可说。教师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是写好本次习作的重要条件。学生体会到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才能乐于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学生在记事时容易只注重描写现象或单纯记叙事情的过程,忽视对事情本身意义的挖掘,将阅读课中学到的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应用于本次习作中是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根据以上我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次习作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提升学生的情感基调。

  知识目标:将学到的通过抓住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方法应用于习作中。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细思生活中的小事,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培养学生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众多的生活小事中挑选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明辨写事与写人作文的区别。

  教学难点:深入刻画令自己感动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达真情实感。

  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充分激发他们习作的主动意识,本次作文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明确写好记事文章的基本方法。在读一读演一演的过程中,修改习作进一步明确修改的意义,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在作文教学中相机联系有关的知识开拓作文思路,增强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本次习作基本按照,习作前激发--交流中指导--评价中修改这样三大步骤进行的'

  一、课前激发:

  (意图:让学生在无意识已经上作文课的状态中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令自己感动的故事。既使学生受到真情感染,也为本次习作提供了素材。)

  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来自于善良的真情如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如黑暗中的灯火照亮你人生道路,让我们讲一讲进一段时间你留心观察到的或曾经给自己印象深刻的温暖故事,

  然后告诉学生:同学在坐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听到你们那一个个温馨故事,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想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这类事,在写之前看一看应注意那些问题。

  (意图:使学生乐于将自己生活世界中印象深刻的事告诉别人,加深课标提出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印象,并引入课题。)

  二、课堂指导

  1、自主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依据与意图:作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自主审题后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对题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待学生自读要求后交流,然后教师小节。这里可归纳为体现相互关爱的事;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真情实感四方面要求。、

  2、指导选材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写文章目的要明确,要选择典型事例来写。)

  组织学生交流要写什么事,为什么要写着件事?

  3、指导命题

  学生自主命题与展示后教师将学生的题目分成几大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记事作文命题的方式)

  4、指导写作

  (1)、为指导学生把事情写完整,让学说先填写这样一张表格: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情发生的主要人物---------------

  事情发生的起因------------------

  事情发生的主要经过----------------

  事情的结果-----------------------------

  (设计意图:依据记事作文的六大要素把事情写完整。)、

  (2)万事开头难,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开头是非常好的范例,因此借助教材可让学生

  明确叙事作文开头写法。

  (3)、有龙头当有凤尾,品读四篇课文的结尾学生会感悟到好的结尾会使文章更完美。

  (4)、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采取的做法是组织学生讨论重点细描的应是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把怎样得到别人的关爱,或如何关爱别人写具体,即围绕主题组织材料)、

  (5)、用心灵物语激发学生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或心理。如:一个人什么品味,只要他一开口就知道了。

  (6)、写事与写人的区别;记事与写人;最易混淆因为记事离不开人,写人离不开事,记事应侧重于对事件的叙述,着力表现事件的意义,

  三、评价中修改:

  一篇描写生动具体的文章一定能再现事情发生的场景,再现事情发生的经过,也就是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尽在其中,一篇内容具体的的文章是一个生动的剧本,让学生说其他人配合演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叙事完整,描写具体。既可以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事作文的要求。我的做法是让想展示作文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描述的事件,然后选几个认为能表演好的同学演一演,同学演的顺畅便是叙事具体清楚,相反,则是忽视了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有了以上的过程,再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描写不具体的地方并能进一步挖掘事例本身的意义,也愿意和别人交换修改习作。然后,学生自改习作。教师作适当的帮助与指点,特别是习作困难生。最后,组内交流改前与改后的语句、语段,谈谈修改体会。

  教师小结。要想写好写人写事的记实作文,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吸引力,拥有更多的读者,一定要做到:会观察,勤思考。多读书,重积累。生动描写,表达好。

  教学评价

  1、新课标在5-6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本次习作前指导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使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作用,以文本为载体,读写结合在作文教学中相机联系有关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习作技能,、

  3、新课标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要求,本节课修改作文采取演剧本为例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敢于演自己作品的是一个挺自信但习作能力并不是很强的学生,现在我展示的就是他演作品前后的习作,演剧本的方式是修改与评价学生作文方式的一个尝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作文说课稿12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一、说教材

  《胜似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训练之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单元 "人间真情"专题要在孩子们的心田上撒上爱的阳光,盛开爱的花朵,淌过爱的溪流,点燃爱的烈火。书上这幅《胜似亲人》的图画就描绘了一首爱的赞歌,通过习作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互相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画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只木盆,周围晾着已经洗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由此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在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中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话能力。进行独立写作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由于孩子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或是留守儿童,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很多孩子对爱的体验不是很深刻,不少学生往往畏惧习作,甚至无话可写,习作语言干巴枯燥,内容空洞不丰满,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头人",缺乏个性和生命的灵性,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常常令我们读起来索然无味。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2.问题交流法。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到可能性的答案。学生在各抒己见、畅说欲言的氛围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拓宽写作思路,为自由而有创意的习作丰富材料。

  3.指导点拨法。在学生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和语言上需要及时修改的地方,老师要适当点拨引导。

  4.点评、借鉴法。引导学生用自评、他评等方法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进一步修改习作。欣赏范文,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请学生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说说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出"爱"的主题。

  接着让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体会到的爱,老师加于引导,逐步明白有亲人的爱,也有别人给我们的爱。

  至此,我已经引出了本课的课题。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加深学生对爱的体会,引导学生进入人间真情的情感氛围,为学生的真情流露做好铺垫,相信孩子们心中一定会受到深深地触动。

  2.明确目的,导入主题: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下面,我们来观察一幅图画,看看画里面表达的又是谁对谁的爱。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体现目标导学理念。

  (1)认真观察图画,注意图中画了哪些内容。

  (2)从图中信息猜测老奶奶和小姑娘之间的关系,想象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补充完整画面之外的`内容。

  (4)发挥想象,将画中看到的内容和画外想象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完成一篇习作。

  (二)观察图画,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看图画上有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归纳画中的内容:画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只木盆,周围晾着已经洗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

  2.讨论: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她们之间的关系:老奶奶是少数民族,小姑娘却是汉族人,她们不是亲人。这时出示本课的题目——胜似亲人

  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这一环节应该能让学生明白画中反映的事情: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小姑娘,为写作奠定基础。

  (三)拓展思维,丰富内容

  1. 发挥想象: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要求学生动笔写写: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

  ②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动作、声音和心理活动等写具体。

  根据学生情况,相机出示参考词汇:

  动作描写: 系 背 蹲 浸 擦 搓洗 捶打 刷 漂 拧 展开 搭

  声音描写:哗哗哗 嚓嚓嚓 唰唰唰

  心理活动:呀,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纪轻,有的是力气。

  细节描写:细细的汗珠渗满了额头 溪水溅湿了小姑娘的布鞋

  2.当小姑娘洗好了衣服,把衣服和床单晾晒好后,老奶奶回来了,看到此情此景,老奶奶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小姑娘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发挥想象,把当时她们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写下来。

  3.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2)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3)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你有什么想法?

  (四)深化主题,拟订题目

  在合理想象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小姑娘与老奶奶之间的爱,更加明确"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主题,并确定文章的中心,围绕中心去选材;在拟定题目时,引导学生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作文,又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

  指导学生列好习作提纲,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自主作文,教师巡视,相互点评。

  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

  仔细观察 周围的环境

  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

  可能是什么关系

  展开想象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总之,只要我们努力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写作内动力,就能使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使作文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儿,从而迎来一个收获的冬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作文说课稿1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跟大家在一起探讨作文课,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们学校一直特别重视作文教学,现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帮助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勤于动笔的习惯。除了从量上要求多写外,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学生愿意写,会写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在探究。

  后来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入选教材的课文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写作的范本。我们想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延伸开去,自然而然将课堂引向作文教学,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那么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便会不再是可怕的事情。为此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就确定了“寻找课文的读写结合点”的小专题。我们在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组内所有成员针对三年级习作要求及学生特点,对每一课都进行思考,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特色的地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绝招》中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的词,《秋天的雨》中表示颜色的词用得非常有特色,我们就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学完《灰雀》之后我们安排学生补白《灰雀历险记》。学完《小摄影师》《风筝》之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进行续写。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们让学生按课文的形式进行仿写《美丽的文登》《美丽的抱龙河》等等。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找准一个着眼点进行随文练笔,以达到“用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去规范学生所不能规范的语言,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去丰富学生所不能丰富的语言。”

  根据小专题研究的计划,我设计的这节课是根据《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进行仿写,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下面我就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授课设想。

  一、游戏导入。

  儿童是最善于模仿的,所以我在导入部分设计了一个模仿的小游戏,目的.有三个:

  一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写作情境;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

  其三是启发学生明确模仿的要领。

  二、分析例文 仿写句段

  1、积累词语。要想把作文写得生动、形象,学生的脑中必须有丰富的词语才行。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也有关于AABB、ABAC式词语积累的安排,而在这一自然段中又正好有这样的词语,所以我就安排了第一个环节,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好处,然后积累相关的词语。只有让学生的语言仓库更加丰富,他们在作文时才会更有灵活性,才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2、学说一句话。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的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我安排了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事物主要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方法,并且让他们马上进行练说自己看到过的鱼的特点。

  3、认识分号,学写句子。现在学生在呼喊“作文难写”,教师在感叹“作文难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来掌握习作方法。因为课文是孩子们最熟悉的,那里蕴涵着生动的习作方法,那正是孩子们最乐意模仿和接受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板块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学写排比句。写云彩对学生来说想像的空间比较大,学生容易发挥,这样引导学生修改就比较容易找到具体的事例,这样学生便能切身地体会到修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模仿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创新。所以我在指导学生仿写的同时,还极力想让学生能灵活地仿照这些“例子”,在模仿的同时能进行创新。所以在写云彩的时候,我加上了正在做什么,而且是有梯度地提示,先是提示有的像什么样的什么正在做什么,后是有的像什么正在做什么,最后只提示有的像什么。

  4、学写一段话。现在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围绕中心来写,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认识中心句,学习能给一个场景抓出特点,写出中心句,然后能围绕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地描写,我怕学生一时找不到主题,我就为她们准备了四个场景,我想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灵感,想出自己喜欢的场景来。

  愿望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知道还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作文说课稿14

  一、教材地位

  “成长”作文属于记叙文写作,它隶属于第一单元。本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侧重于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关注自己成长的足迹,体会自己成长的历程。在成长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有小小的烦恼。写好这篇作文,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写作记叙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培养学生关注自我成长的兴趣和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写作记叙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优等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快速合理地构思成长类作文。

  中等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成长类文章,从中得到有益的写作借鉴。

  学困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追寻成长的足迹,体会长大的感觉。

  学习方法培训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构思成长类作文的方法。

  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能运用积累快速合理地构思成长类作文,并体验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关键:积累成长的素材并理解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积极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采用不同方式的激励法。在指导中抓住相关作文,巧妙设置关于成长的积累题,并随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同时,利用大屏幕图片、抢答、小组竞赛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思考、参与意识。

  五、学习方法

  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研讨、畅谈、抢答等多种形式,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独立写作和思考成果的机会,并学会迁移写作方法,把握写作成长记叙文的思路。

  六、教学过程

  1、定向示标。教师出示本节目标,学生齐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话题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为写作之源。如何积累对学生写作至关重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让学生关注读书,关注生活。事先下发作文提纲,有目的地让学生课下积累。养成动用各种资源积累相关素材的好习惯。课上教师让学生出示作文提纲,并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回答大屏幕的`问题,侧重成长记叙文的积累。从中检查学生课前对成长作文的素材积累情况,根据积累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为写作指导做好准备。

  3、方法归纳。“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是学生写作的现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单元所学,在课文中进一步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默读例文,回答长大的标志及写作的借鉴,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成长作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合作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再进一步归纳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4、习作构思。我让学生根据归纳的写作方法进行构思同题练习。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明确了成长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而且联系生活体验更加深了记叙文写作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5、总结体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做到一堂一得。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七、板书设计。我力求简洁、精炼,根据几个关键词来让学生理解写作的方法。

作文说课稿15

  一、基本思路

  1.出发点

  我先认真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点研读了写作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然后,比较分析了第四、五、六单元的“引写”,一个是观察事物的特点,一个是观察景物的特点,再有一个就是想象。最后选定了“想象”是因为它更能反映新标准的特点,这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

  第一,新标准的教学目的中提到,要“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而“想象”作为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因素,显然比另外两者——观察——更能体现这一教学要求。思维呆滞、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写文章总是吃力的、枯燥乏味的;想象力丰富,语文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则可能写出妙趣横生的文章。这是考虑到想象本身在思维及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新标准也十分重视想象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写道:“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还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选择了想象这一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

  2.对本节课性质的认识

  我们认为,这是一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片断作文课。

  这是一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写”应当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为这节课的终极目标。

  但是,鉴于想象的重要性,这节作文课又不同于其他作文课,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应当是贯穿全课的一条线索。新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那么,在这节课中,突出的就应当是借助于想象作

  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严密程度和创造程度。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教材设计的三条练习都不是通常所谓“大作文”的题目。或者说,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去创作的部分,都不是很长,是片断作文的练习。我们认为,这是恰当的,是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因此,我在这节作文课的设计中纳入了整个作文的全过程:作前、作中、作后的练习与指导,这样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了编者的意图。

  3.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在这节课中,学生写作、讨论、评点、修改的时间占整个学时的一半以上。

  另外,新标准还要求:“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也力求做到这一点。

  二、教学要求的定位

  1.本课时在想象作文训练序列中的定位

  无论是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是想象作文的训练,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应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循序渐进的有计划、有序列的培养。这一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想象作文,是一节起始课,因而,不能追求面广量大,否则会导致浮泛而不扎实,如蜻蜓点水,如浮光掠影,无所收效。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选择一个题目,集中力量在这个题目的完成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为以后继续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学习写想象作文,其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是能力培养。因而,对“引写”的知识短文中的要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达到了解的层次即可,在课上也只提及要点,而不作全面的研读。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定位于想象要合理和想象要有新意,学习难点定位于想象要有新意。这样的安排在配套的教参中有详尽的论述,这里不多说了。我们要强调的是采用“有新意”这样的措辞,而不采用创造性或创新精神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教学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宜拔高学生的水平,对学生提过分的要求。课本上知识短文的提法是科学的,合理的,我认为作为教师要灵活运用好教材。

  3.对于学生的定位

  因为面对的是初一刚进校的学生,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都有限,所以,我们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拆闹钟这一则,让学生有话可写,不在选材上设置障碍,就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想象上来,也保证了写作的速度。选择练习一作为课外作业,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了写、议、评、改四个字,力求做到随着学生写作过程的发展,思维的训练也步步推进,在不同层次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1.作前指导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而“想象”要做到合理于有新意,特别是要做到有新意,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本课的设计是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感知想象以及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然后立即迅速的使学生切入到自主思维即作文中,以免适得其反,指导过多可能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思路下,我在导语之中融入提出想象的要求,既是一个由读引入写的导入,一个想象能力的迁移过程,也是体会和明确想象的要求的重要的过程。在写作之前只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注意想象的合理与有新意;一是对字数和时间的要求。就后者而言,标准上的要求是“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我们发现,由于课本上设计的这个题目很贴合学生实际,有不少学生自己就拆过闹钟或类似的经验,他有话可写,所以事实上学生写起来还是很快的。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12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300字以内的想象片断作文。实际操作下来,这是可行的。

  2.写作

  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是决定这节课能否收到效果,收到多大效果的基础。

  3.作后评点

  先是学生的小组讨论。这段教学过程设计的用意有两点:其一,学生起初思维的活动是有层次之分的,写出来的作文是有高下之分的,而且,由于作前指导得较少,这个区别可能还很大。那么,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组交流,学生自然心中有了比较,吸取了别人作文中想象的优点,从而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后来的全班点评做好铺垫。其二,我们原来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单向的,学生写,教师改,然后又回到这个学生手中。这堂课中增加小组讨论样一个环节,就使得学生在一个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换,这对学生的思维的刺激是巨大的,学生的收获也是丰富的。 然后是比较评点,这是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力求做到安排好所评点的作文的层次:想象,合理的想象,有新意的想象。对于每一篇例文的评点都突出推究是否合理与有新意,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学有收获。在评点中,也不搞老师的一言堂,先让学生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申,力求学生的所得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东西。

  4.作文修改

  学习效果的呈现主要在于修改。学生如果在评点中对于想象有所感悟,那么,在修改中将反映出来。应此,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在修改中,教师要发现范文,及时反馈给学生。

  这就是我所做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作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颐和园说课稿圆明园说课稿03-25

作文说课稿06-21

说课稿05-17

[优]作文说课稿06-22

作文说课稿(通用)06-21

作文说课稿(优选)06-22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怪兽说课稿08-25

《养花》说课稿06-27

信任说课稿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