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时间:2024-06-23 16:41:3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5篇(经典)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5篇(经典)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内容之一,学习本课时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还要学会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问题,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综合实践价值,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本课时是安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了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1-3页内容。本课时是作为一个拓展性的知识点出现的。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找一找身边的白色污染”和“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用几个塑料袋?”引入, “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用掉多少个塑料袋?”继而导出“白色污染”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再经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本课时的重点: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信息。

  本课时的难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本课时关键:通过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目的:

  1、经历对“白色污染”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

  2、通过对“白色污染”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对人类及自然社会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生活的“白色污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组织开展以“白色污染”为题的课外活动,引导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课时教材内容安排特点,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运用谈话法和讨论交流法,兼并信息收集,观察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通过分析、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自主参与,积极探索,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1、信息收集法:通过询问,查找,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2、谈话法:教师以交谈的方式参与课堂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情景。3、观察思考法: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本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环境,发现“白色污染”,分析“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造成的危害,讨论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教师:“白色污染”图片和所收集的资料。学生:分成5个小组,调查计算“平均每一个家庭一天用几个塑料袋?”查找“什么是白色污染?”,并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流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一组“白色污染”图片。(路边树上挂满各种塑料袋,河水被塑料袋垃圾污染,田地里随处乱扔的塑料制品等。

  (2) 问:“观察这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指名小组回答,引出“白色污染”一词)

  2、汇报成果,展示能力。

  (1)反馈:“什么是‘白色污染’”?(指名小组回答)

  (2)反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各小组反馈所收集到“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3)教师反馈所收集到有关“白色污染”事例。

  3、合作探讨,深刻体验

  (1)思考交流a、观察思考: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b、交流:(各小组反馈思考结果)(主要有家庭使用塑料袋,学生在校的零食塑料袋,田地里的农用废弃塑料制品等)

  (2)小组合作计算:a、平均每个家庭一天用掉几个塑料袋?b、全校学生家庭每天共用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

  (3)分析交流a、思考讨论:根据以上数据和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b、交流:(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4)师生小结“白色污染”给自然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一、视觉污染 二、潜在危害)

  4、深刻认识,激发行动

  (1)讨论交流a、讨论:我们已认识到“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b、交流反馈:(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2)你将怎么做呢?(指名学生回答)

  5、课外作业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可怕的“白色污染”

  1、 什么是“白色污染:?

  2、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3、据以上数据和收集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4、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2

  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水污染》这一课后,有位同学跑到我跟前悄悄说:“老师,你说光能不能污染我们?”我诧异了:光污染,这可是个新名词。于是追问:“你是怎么发现光污染的?”这位学生有点得意地说:“星期天我去徐州,发现许多高楼大厦上的玻璃经太阳一照,刺得人眼睛睁不开。”多好的发现,看来,小孩子也能发现大问题。于是我决定采用“调查光污染”作为本次综合实践课的活动主题。并且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光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一些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并向学生渗透不利的`自然条件是可以被改造和利用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针对活动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教师注意收集与“光污染”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光污染”的问题。

  2、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组建考察小组一般4—— 6人,明确分工,还要指导他们考察活动的具体方法,周密选定考察地点、路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开始进入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流程设想:

  这节课分三个阶段:一为启动阶段。在学生听了一个真实的报道之后畅谈感受,这样靠事实说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入光污染的话题然后指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光污染,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小结。二是调查体验阶段,指导学生考察光污染情况,在考察前让学生交流自己打算怎样去考察,预测一下将会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帮助学生设计考察报告表。讲清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利用活动课及周日进行实地考察;第三阶段是汇报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智慧的主人,他们展示汇报成果,汇报考察情况,一定会兴致盎然。在本课结束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本次光污染活动的调查,你们懂得了什么?你们还想为环保做些什么?)把活动开展下去

  本次活动虽是平时我们很少关注的话题,但对学生,对生活却具有指导和警戒意义,相信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定会受益无穷!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3

  一、说主题的确立

  火山喷发后留下了珍贵的火山石资源被勤劳智慧的人们加工后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我县独特的地域资源,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火山石,特设计了《走近火山石》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渠道收集、整理资料使学生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感受火山石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点

  1、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火山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四、说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说活动对象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我选择五年级学生作为本次活动对象。

  六、说活动准备

  (一)制作课件

  (二)设计探究计划表、实践指南、外出活动申请表、采访表、探究日记、学生活动评价表。

  七、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观察法

  八、说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一课时)

  第二阶段:依据方案,展开探究(一周)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应用深化(一周)

  第四阶段:成果交流,展示评价(一课时)

  九、说活动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上课时,我播放课件,主要向学生介绍火山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此时,学生被神奇的火山石深深打动。

  (1)你想知道关于火山石的哪些问题?

  (2)学生提出想探究或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内进行筛选。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筛选学生感兴趣的、值得探究的、学生有能力探究的问题。

  2、确定探究小组,设计探究方案。

  (1)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教师指导分组,确定小组名称,制定活动口号。

  (2)指导小组制定探究计划。

  3、小组分工,明确探究任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愿意探究的问题、内容,方式。根据学生的意愿分组,制定探究计划,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自己决定活动的过程、方法及探究结果的呈现形式。

  (二)第二阶段:依据方案,展开探究(一周)

  1、教师针对学生想探究的问题,联系相关部门专业人士让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

  2、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配合。

  3、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活动。

  各小组根据探究计划分步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小组需要收集大量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对探究问题进行了解、筛选用于介绍、交流、汇报、展示本组的收获。有的小组是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有的小组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走访、参观、调查本组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安全,我争取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配合,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每个组在进行实践调查时,都有老师、或家长引领、陪伴。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探究问题的精神。同时转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在学生做活动准备时,我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应用深化(一周)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后,各组都有一些收获。学生们那一份份调查的资料,现场拍摄的照片、访问记录,宣传小报,呈现在我面前,有了这些依据,我引导学生怎样进一步的应用,深入活动,真正才能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的关系。

  1、 整理资料,完成阶段性小结。

  2、跨组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分享他人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完整认识。

  3、把四个探究问题整合成四张展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整理完善资料,让他们分享、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经验。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汇报(一课时)

  1、师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

  2、各组进行成果展示。每组在一名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展示(图片、资料、视频展示)。

  3、活动评价

  出示实践活动评价表,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最后,通过交流与汇报,评选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在探究活动中合作最默契的评为——最佳合作奖在探究活动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为——最佳探究奖,在成果展示中,准备最充分,展示最精彩的评为——最佳成果奖。在访问过程中,表现优秀的评为——最佳访问奖。

  4、活动延伸

  引导学生:你准备怎样把这次活动的收获传播给身边的人?他们通过讨论得出: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主题队会、宣传小册子进行活动的传播,使更多同学和身边的人关注、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携手保护我们身边的珍贵资源——火山石。

  【设计意图】成果汇报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和检阅,又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才能。通过成果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火山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能分享他人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完整认识。我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情感进行肯定评价,通过自评和他评,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

  十、说活动总结

  经过三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活动顺利完成,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筛选主题、自主选择探究问题、确定有效的探究途径和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火山石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关爱小鸟》。

  本课题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探索领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解决或试图研究解决他们自己认为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其关键是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对鸟类各种资源有所了解,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提炼子课题等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鸟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小鸟的情感,在活动中了解鸟类各种资源,以及小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鸟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对身边伤害小鸟的行为提出制止。

  说教法:

  1.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营造氛围。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与小鸟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小鸟的可爱,构建一个真实互动的课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

  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担任主持人角色,在活动过程中适时调控。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说学法: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实现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2.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给学生表现自己,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鸟的世界,去关爱小鸟,保护小鸟。

  同时板书课题:关爱小鸟。

  活动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在我们这个地区,又生活着哪些鸟类呢?

  2.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哪些?

  3.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学生通过对照活动单的独学、对学、群学提出了想研究的问题,并且根据选题要求筛选、提炼出了几个子课题。

  活动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师:小主题与大主题的区别:

  回顾本节课内容,如何关爱小鸟,进行思想教育。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环保小卫士的!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为大家展示的主题活动是《寻找生活中的浪费》。我将从主题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五个部分来为大家展示这个活动。

  一、主题分析

  活动的生成: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我看见学生餐桌上的剩饭很多,就和学生们谈论起了有关浪费的话题,从学生们的谈论中我了解到,学生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浪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怎样去解决这些浪费现象等等,他们了解得非常少,“浪费”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为此我决定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浪费”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和动手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引领学生确定子课题。

  3.设计计划表,填写计划表。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活动实施时,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分组行动。

  第一组学生就“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出示学生做调查时的照片和视频)(出示调查问卷)调查完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问卷的结果做了汇总。

  第二组学生“以校园里水的浪费展开了调查”(出示汇报视频)。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了滴灌种田,请专业的技术员为学生们讲解了滴灌种田的好处(出示采访片段)。

  第三小组学生对本班部分学生做了零用钱的使用调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表格,进行统计。(出示学生制作的消费一览表及小组汇报视频)

  第四小组学生主要调查学习用品的浪费现象。汇报时,学生带来所谓的“废纸”、小铅笔头让同学们再利用,学生以对话形式展开他们的汇报(出示视频),这一活动的实施培养了学生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第三阶段汇报展示总结

  汇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充分体现了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的延伸

  (出示学生制作的作品)(出示学生交流时的视频)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6

  一、走出困惑

  新课标的实施如春风般地吹遍全国大地,我们沐浴在这春风里,感受到清新的气息,也带来了困惑。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松弛度?许多制度的条框还是束缚着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给师生带来一个广阔的空间,成为课改的突破口。

  我们学校有幸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材的编写、参与探索这一学材的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对每一个主题的选择与确定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选编的内容都必定要符合学生本人、社会与自然的密切整合,每个主题几乎都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科学、人际交往等领域。如《老师,您好!》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的创造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我们在编写与使用中慢慢地清晰起来。

  同时,本着发扬“为了让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的新课标精神,根据本校的德育特色,结合新世纪德育创新,增强德育教育的体验性、实效性,我们拟编写一套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材,根据年级特点形成系列,并且融入家长学校的内容,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用的校本教材,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体验教育。

  下面,我校选取校本教材综合实践精品课《我的爸爸妈妈》作说课展示。此课是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老师,您好!》一课主题的延伸,同样通过情感体验,以情晓理、以情动人。

  二、《我的爸爸妈妈》设计总体思路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涉及到“人”的内容最难设计,因为情感的体验不是光靠收集资料、做做游戏就能实现的,它必须触动人的心灵,震撼人的思想。因此,在设计关于父母亲情的《我的爸爸妈妈》这个活动时,我们力求在体验、感悟上下功夫。“细微之处见真情”,我们发掘学生与父母相处的细节,与学生真心交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伟大,学会感恩。

  (一) 观察了解,作好铺垫

  汇报课之前,教师布置了三年(2)班学生三项任务:

  1、跟随父母到他们的工作单位,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

  2、坚持每天做一件家务事;

  3、亲手做一份礼物给父母。

  (二) 真情互动,爱的交流

  学校邀请了三(2)班的家长参加汇报课,学生带着兴奋的心情,积极参与,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1、利用相片简介父母的特点、工作状况。

  2、调查学生坚持做家务情况。(调查结果只有两个同学坚持)

  体验:父母为孩子们付出了九年的心血,每天重复地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孩子们坚持一个月的家务都那么难,可想而知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使他们坚持了艰辛的岁月。

  3.分别向家长、学生了解他们是否知道对方的生日。(调查结果是父母全部都举手,但学生举手的了了无几。)

  体验:了解出生日是父母亲的受难日,要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他们含辛茹苦地抚养自己成长。

  4.做个游戏看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了解有多少。

  体验:互动的游戏环节让家长和学生都体会到要多观察、多关心对方的事情,了解除学习(工作)外的其他生活习性。

  5.老师选取了两个分别关于父亲、母亲的感人故事和大家分享。

  体验: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孩子牺牲了许多时间、娱乐、事业甚至生命,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吗?或许那两个故事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每一个父母付出的程度都不同,我们应该记住生活的点点滴滴,那里充满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6.老师大胆地用自己真实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老师把自己写给已经去世母亲的信拿给大家看时,真情所致,在场所有的人都落泪了。)

  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能体会父母的爱,趁他们健在给予真心的感谢和回报吧,孩子的乖巧、懂事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安慰。

  7.赠送自己做的礼物给到场的家长。

  (场面非常热闹、感人,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流下了热泪。)

  (三)平等交流,心灵对话

  在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把握好。要想学生产生共鸣,自然流露感情,老师必须以朋友的角色与他们平等、真心地交流。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抓住细节,在关键处适时点拨,师生的全情投入使实践课产生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1、在揭示课题时,老师先贴出涂粉红色的“妈妈”两字,然后说自己觉得“妈妈应该是漂亮、温柔、勤劳的”,你们心目中觉得妈妈是怎样的',想用什么颜色代表“妈妈”。接着“爸爸”两字是棕色的,你们猜老师为什么选棕色?最后才出现“我的”两字,揭示了整个主题。通过这样如做游戏般的交流,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畅所欲言,也为第一个环节打下基础。

  2、在讲故事时,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气,沉重的心情去演绎故事,让学生陷入沉思,感受父母的伟大,领悟孝道的内涵。老师还敢用自己的真实故事与学生们分享,当她展示出自己孩子稚嫩的礼物时,学生们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当她讲到妈妈离去的遗憾,孩子们静静的。老师知道,他们之间的心是相通的。

  3、在学生送礼物的环节,老师播放《念亲恩》《懂你》等歌曲,增加了感情的渲染,使活动达到高潮。

  这节课是在眼泪和感悟中结束的。下课后还有学生趴在书桌上哭,家长落泪了,听课老师落泪了,这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至今仍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铭记于心。家长们很有感触地说:“这种课让学生增加了亲身体会,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并且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刚刚作文起步的三年级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语言亲切、感情真挚,读来感人肺腑。我们觉得,因为这个选题接近学生生活、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体会的,所以他们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没有口号、没有造作。

  通过活动,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实践、体验、交流中受到了教育,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真情,懂得孝顺父母。而家长也在这过程中知道孩子的心声,更明白自身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由于执教者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通过巧妙的设计、有效的指导、真情的付出,使这节课取得显著的效果。

  注:此课在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广州实验区交流研讨会上作说课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贝壳巧制作”主题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

  1、实践资源丰富:我校位于渤海岸边,贝壳资源丰富。

  2、部分家长、学生具备简单制作经验:出海的渔民们经常把好看的贝类产品壳精心处理后制成心爱的小工艺品,一些心灵手巧的同学也模仿制作出简单贝壳作品。

  3、20xx年我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校,开展了以“走进贝壳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先后进行了“渤海湾贝壳种类调查与收集”、 “古贝壳堤的认识与保护”等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观激发兴趣、拓展生成了小学六年级“小小贝壳巧制作”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以贝壳简单制作为主题目标设计,不是让学生做工艺品)

  1、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简单制作过程,调查、预设、和自我调整能力得到提高。

  2、掌握简单制作的过程、方法,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3、

  (1)不怕挫折,坚持完成作品,合作改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体验到制作成功的快乐,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环保的意识。

  设计意图:三维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指导学生操作和活动评价。三维目标之间融合交错,不宜单独区分,因此没有单维分列。

  三、活动课时及重点、难点问题

  运用弹性课时组织活动,共16课时。

  (1)第一阶段:一至四课时连续进行,初步确定作品名称、预设制作方法、方案。

  (2)第二阶段(教学难点):五至八课时连续进行,确定作品名称、选择方法、制订初步方案。

  (3)第三阶段(教学重点):九至十课时,确定制作方法、完善方案。

  (4)第四阶段:6课时,尝试制作、成果交流、精巧制作阶段。

  设计意图:喜欢的作品不一定能做出来,需要材料、技术支持,所以作品名称不是一下就能确定的,相应的方法、方案也要随之调整,整个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初步确定作品名称、预设制作方法、方案。

  创设情境,走近主题

  1、参观、欣赏两种作品:(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第一种学校科技活动室贝壳制作作品。播放参观作品

  第二种作品是网上贝壳工艺作品。播放欣赏作品

  2、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最想做什么样的作品?为什么?”并从造型、颜色等方面说出喜欢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制作作品?”

  设计意图:问题是创新的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重视的不仅学生探究的`结果,更重视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真实体验。

  3、采取两种方式探究结果

  第一种方式——猜想。启发小组猜想,讨论制作准备、制作方法等技术性问题。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为猜想是创新活动的开始,没有猜想就没有万有引力的发现。

  第二种解决方式是网络调查和走访调查验证猜想。

  设计理念《指导纲要》要求:制作活动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应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有效整合,同时对本地有制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调查,也得到了实在的指导。

  设计理念:填写调查表可以使学生调查活动规范化,同时积累了资料。

  (二)第二阶段(活动难点)确定作品名称、选择方法、制订初步方案。

  按小组提示汇报调查结果,共同评价、总结方法:

  设计理念:网络内容纷繁复杂需要辨别真伪、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亲历探究过程,这也是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主要区别。

  (三)第三阶段确定制作方法、完善方案

  1、小组讨论、评价确定自己作品制作方法。

  2、集体评价方案,确定方案。

  (1)评价句式:

  “……这是我们小组的方案,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

  “看谁能为自己或兄弟小组提出评价意见?”

  “第几小组已经考虑到了某些方面如果再考虑到什么方面就更好了”

  (2)指导课件:活动子主题、活动的准备、制作过程与任务、安全事项等方面指导。

  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和方案是活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我只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始终没有讲解,方法、方案都经历了“预设猜想——初步确定——完善确定”过程,因为这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安全问题则不然,学生想不到的,必须马上明示,不可探究,结果(安全)第一。

  (四)尝试制作、成果交流评价、精巧制作

  贝壳粘贴作品、花篮作品和粘贴画完成情况较好;

  风铃作品工序较多,造型设计、粘贴位置选择确定较难,而且粘贴部位面积较小,完成进度较慢;

  塑胎作品制作也碰到了难题,塑胎短时间学生完不成,学生们就聘请木匠师傅作指导,另一个问题是塑胎粘贴需要的贝壳体积小、数量大,贝壳再收集、粘贴时间较长。

  我积极鼓励因为活动结果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

  请看制作图片:播放制作作品

  五、活动评价及感言

  学生感想较多,有收获也提出了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提出“看似平常的贝壳,制成作品摆在家里,全家都很高兴,但做好不太容易,要费点劲儿;调查时以为制作比较简单,可是一做问题就出来了,还要解决很多问题……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相同的感触:现在贝壳无论从数量还是形状大小上,要比三、四十年前相差太多啦,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六、课后反思:

  1、学习《纲要》,才能有效指导。刚设计活动时我从网上找到一些精美的贝壳作品,心里很高兴,随后打开《纲要》一看,小学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简易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初步具有技术学习、技术探究及技术实践能力”。于是我先改了目标,活动基本符合了学生年龄特点。

  2、技能需要反复探究才能形成。活动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开始设计6课时变成现在16课时,部分学生已经有了畏难情绪,方法只有一个“鼓励、支持,耐心指导”,让学生再调查、实践。也使我理解到技术实践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重组的活动,经验和教训同在,失败和成功相伴。

  3、兴趣不仅是起点,而且贯穿探究过程始终,才能保证学生活动主体作用。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很难长时间的关注同一件事情,特别是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意志比较薄弱,因此过程中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礼貌交流,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创新思维,有利于维护同学们自尊和团结奋进的氛围。

  4、体现了课程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活动与信息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整合,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多名指导教师的参与,既加强了指导力量,也使学生多方位、多视角的探究活动,效率得到提高。

  5、充分重视活动安全,制订安全预案。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活动环境,学生从安全意识、防范技能方面受年龄特点限制,制作活动中意想不到“小伤”时有出现,所以我始终把安全事项作为活动首要条件考虑。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儿童青少年创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他们每天在校的学习都和课桌椅密不可分,究竟每个学生应该坐多高的椅子合适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不知不觉的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丰富广泛的信息正通过网络,便捷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怎样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实际活动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实践”与“应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实践中信息技术对解决问题是有利的、有效的,逐步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我坐多高的椅子合适”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网络技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运用高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唤起学生关注自我、关注自身成长。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基础,能够有组织的开展小组研究活动,网络技术的使用对于他们也比较熟悉了,上网查找资料是学生经常使用的搜集信息的手段。但是,用米尺测量采集数据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综合以上几点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为:1、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及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米尺测量的方法及用计算机筛选数据的方法。3、引起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生长发育状况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选择适合的课椅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减少防止近视和脊柱弯曲的发生。那么每个人究竟坐多高合适呢?活动开始首先我请两名同学坐讲台上的椅子,高个子坐矮椅子,矮个子坐高椅子,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对椅子的关注,并展开讨论,长时间坐高矮不合适的椅子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得出容易疲劳和身体正常发育两个方面的影响,认识到椅子和我们的关系之密切和研究“我坐多高的椅子合适”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活动开始前首先请学生明确,课题中的“我”指的就是“自己”。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多高的椅子。因此,活动引发出查找相应标准的需要。用什么方式查找相应的资料呢?方式方法很多,首先由学生自由思考,提出自己查找的方式。此环节中我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查找的途径,有网络和文字资料,还可以咨询现场的老师。真正开始查找活动前先指导学生使用模拟网络,学生在了解了课堂上具备的资源后分组开展活动,有使用网络的、有翻阅文字资料的,学生需要大致的浏览全部信息,再针对活动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查找,筛选出哪些资料能够帮助解决今天的问题。本环节的设计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每种方式中都包含了大量和椅子相关的信息,信息量之大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对信息进行系统的思维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意识。

  通过学生的分析,最终筛选出两条不同的信息,这两条信息看上去似乎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且,真正能够更精确的解决问题的那条信息中还没有具体的答案,这样设计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引起学生的辩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这一信息的原因。学生需要通过比较与讨论进一步来确定能更精确的解决自己坐多高的椅子合适这个问题的依据,通过学生的辩论,最终得到统一意见,确定研究的依据:合适的椅高应略低于小腿一厘米左右(穿鞋)。确定研究依据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测量的标准,也就是从哪量到哪的问题。首先请学生思考,尝试解读标准的含义,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统一正确的测量标准。明确后,引导学生将标准迁移到实际的测量,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米尺进行实际测量。同学之间互相量一量,为了数据更精确,建议学生反复的多测量几次。培养学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学生再根据标准里的内容,将测量到的数据减去一,计算出自己适合的椅高。将这个数据报给小组长,小组长操作电脑,打开Excel表格将组内同学的数据按照序号输入表格。虽然最终的答案并不难得出,但由此而提升了学生在实践中思维的参与程度。

  为使活动进一步深化,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我又向学生提出了如何验证你们目前自己所坐的椅子是否合适的问题。学生自然的想到量一量椅子,参照测量示意图学生开始测量自己的椅子,有了前面测量的经验,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并且较准确的得到这次的数据,将活动推向深入。两个数据都得到后,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得比较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坐的椅子是否合适了。教师再利用电脑表格里的筛选功能,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筛选,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Excel软件,学生体验了输入数据、集合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的计算机操作活动,通过比较、筛选又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场大部分学生坐的椅子不合适,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再次展开思考,讨论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活动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今天整个研究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今天活动收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活动更深入地开展,将今天收获的知识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建议学生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拓展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希望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收获知识方法与技能的同时,真正的关注到自己,懂得恰当的使用计算机资源,尊重科学,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9

  活动设计意图: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河,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2.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

  难点: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设计理念: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了解水的重要性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教师的“设疑”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巧妙地设计了矛盾冲突的情景,使教师提出的节约用水要求变成孩子们的自身需要,而非被动的说教。活动更注重幼儿自身情感体验,通过设置矛盾,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没水时的焦虑心情及有水后的喜悦心情,从而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设计思路: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幼儿从他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设题,幼儿讨论

  ①娃娃家的娃娃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把娃娃洗干净。

  ②做完纸工后,小朋友的手上沾满了浆糊怎么办?

  幼儿:用水把小朋友的手上沾满的浆糊洗干净。

  ③小医院的白帽子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把它洗干净。

  ④花儿快干枯了,怎样才能救活它?

  幼儿:给快干枯的花儿浇水。

  2.幼儿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用水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结果发现水没了(活动前教师关掉盥洗室的水闸)。

  (二)、帮助幼儿探究原因

  1.为什么没有水了?

  幼儿:不知道。

  幼儿:被小偷偷走了。

  幼儿:停电了。……

  2.教师讲出原因:早晨来园时,看到水龙头滴答滴答地在漏,足足滴满了一盆,小水滴说了许多的话,请小朋友听一听。

  (出示一盆水)放录音:“我真生气,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还在滴答滴答地流着,我真伤心!许多人把我当宝贝,说我用途很大,能帮助人做许多事情,大家都离不开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总是不拧紧水龙头,瞧!我正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泪整整流了一盆,这次我太伤心,太生气了,我真不想让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问

  ①小水滴生气了,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幼儿:应该对她说别哭了。

  幼儿:别生气了。

  幼儿:我下次一定拧上水龙头。

  ②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幼儿:不能洗手。

  幼儿:不能洗脸。

  幼儿:不能洗娃娃。

  ③水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儿:洗东西

  幼儿:喝水

  (三)、引导幼儿尝试和讨论

  1.请幼儿用这盆水去做刚才没水时无法做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幼儿:用水能把娃娃洗干净。

  幼儿:用水能把小朋友的手上沾满的浆糊洗干净。

  幼儿:用水能把小医院的白帽子洗干净。

  幼儿:能给快干枯的花儿浇水。

  2.教师打开水闸后,再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体会有水的喜悦心情。

  3.讨论:如何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四)、欣赏儿歌《水是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让幼儿想像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水的重要性。

  (五)、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

  幼儿自由讨论

  幼儿:随手关紧水龙头,减少漏水量;

  幼儿:刷牙时,尽量用漱口杯装水,不要开着水龙头让水哗哗地流;

  幼儿:洗碗时,先把水放水槽里,再放碗盘清洗;

  幼儿:洗澡多用淋浴,且最好采用喷水量小的喷头;一水多用等)。

  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宣传牌,向全园的小朋友宣传要节约用水,珍惜水。

  活动延伸

  游戏:玩水《流水走迷宫》幼儿了解水的流动与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1、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注重活动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讲述动手、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的“动”起来,老师只作引导者,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效果分析

  此活动通过我层层深入地提问,使幼儿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继而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始终保持高涨的活动情绪。难能可贵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及时关紧水龙头,并能提醒家长用洗脸水冲洗便盆等,可见孩子的节约用水的行为正在逐步形成。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0

  大家好!请大家伴着《童年》这欢快的乐曲一同与我走近传统文化,走近十二生肖。

  一、课题的产生

  大家对十二生肖并不陌生,甚至会倒背如流。(教师展示十二生肖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生肖文化丰富而深厚,生肖动物形象影响也极其广泛。十二生肖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的崇拜,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亲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对于现在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仍有积极意义。

  生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年、月、时辰的生肖动物就伴随着他的一生。而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多种动物类型也是学生常见且喜爱的动物。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年级的学生对生肖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可能并不全面,我在上这节课时,通过一系列问题来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研究活动。

  所以鉴于以上原因又根据我市教科所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本教材,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个课题。

  二、活动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型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具有强烈的综合性。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的总目标。

  (出示知识目标幻灯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十二生肖的'起源,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考查外国是否有“生肖”,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了解和体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调查和归纳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能把把丰富的活动体验写下来。

  (出示技能目标幻灯片)

  2、技能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收集、制作十二生肖艺术作品,初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出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幻灯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学习交际时彬彬有礼、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协作意识,体验研究的乐趣,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中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理解并能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收集、制作十二生肖艺术作品。

  2、教学难点:破除迷信,通过具体事例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取引导法,着重指导学生的方案设计及小组的合作行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材料收集时,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提高活动的效果。

  五、整体思路

  (出示整体思路幻灯片)

  本主题活动的整体思路是:

  1、了解十二生肖的起源。

  2、认识十二生肖的作用。

  3、学会根据出生年月对照生肖年表推算属相。

  4、能解释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

  5、考查外国是否有“生肖”。

  6、收集、制作十二生肖艺术作品。

  7、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

  8、展示活动成果,把丰富的活动体验写下来。

  六、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预计一个月完成,分为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修改并确定并实施活动方案、研究成果汇报总结、拓展活动四个阶段,共计四课时。

  (出示活动四个阶段幻灯片)

  在第一阶段,我通过设置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与学生一起确定《走近十二生肖》这一活动主题。紧接着,我安排了成语接龙、宝箱取题、小组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确定了本主题活动的六个子课题,并初步制定了个小组的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在上一阶段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对各组初定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评价。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自己能发现方案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的修改意见的,我会给及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对于方案中学生无法找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同时给予鼓励。在修改方案后,我通过实物投影将修改过的方案展示出来,通过讨论并确定活动的方案;同时,我会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案与实际活动之间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在活动方案确定并实行后,活动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成果汇报总结阶段。首先,各小组将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以各种方式一一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我会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我会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性评价。当所有小组的展示都结束后,我先给学生安排了几分钟的自我反思时间,然后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小组的其他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谈谈感受、收获,并鼓励他们写下来。最后,我对学生们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后,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活动资料的收集。

  在拓展活动阶段,我先请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以讲故事、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属相与成功的关系”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属相不存在联系。从而达到是学生破除迷信,正确认识十二生肖的积极意义的教学目的。

  七、情景设置

  (教师出示谜语、生肖图、博士帽、百宝箱)

  在情境设置上,我把握学生荣誉感、探索欲强的特点,在学生猜出谜底后,让学生知道只有找到百宝箱中问题的答案才能赢得博士帽,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看火口已到,就说“同学们,你们愿意走近十二生肖,帮助生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这样就和孩子们一起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一活动主题。

  下面我主要说的是活动的第一阶段——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我设计本课时教学过程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导入活动主题:

  上课伊始,我通过师生问好,稳定学生的情绪,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紧接着,我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但是要猜对谜语才能见到它们。”并出示谜语。“一人有一个,你有我有大家有,全班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同学们你们猜一下,这是什么?

  (出示谜语幻灯片)

  (出示十二生肖图、博士帽和百宝箱)

  当学生猜出谜底后我会依次出示十二生肖图、博士帽和百宝箱。并且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只有找到百宝箱中问题的答案才能赢得博士帽。同学们,你们愿意走近十二生肖,帮助生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吗?”

  这样设计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出来。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确定了《走近十二生肖》这个活动主题。

  二、游戏热身,提炼子课题:

  (出示成语接龙幻灯片)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从百宝箱中获得问题,每个小组获得两个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

  当六个小组都得到问题后,我会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各小组成员从他们获得的两个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作为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形象的名字,然后将所选问题贴和小组名字一起贴到黑板上。

  (出示问题和组名纸条)

  到此就确定了本主题活动的六个子课题。

  三、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在子课题确定后,我会出示一张《小组活动实施方案》的表格,先请一名同学谈谈他想怎样填写这张表格。

  (出示《小组活动实施方案》表格幻灯片)

  这样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些启示,便于各小组制定各自的活动方案。接下来六个小组分别讨论填写各自的《小组活动实施方案》表。在这一过程中,我到各个小组中去,观察他们的完成情况,并给与适当指导。

  四、集思广益,讨论活动方案

  (出示第四环节幻灯片)

  当观察到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小组基本完成自己的实施方案后,我请学生暂时停止活动,然后从已完成的几份实施方案中选取了两份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和学生一起总结。我在引导学生对所展示的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修改建议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给予积极鼓励,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阶段的方案修改和确定埋下伏笔。

  五、小结本课,引起学生期待:

  结束了讨论环节,我在对学生本节课的变现给予肯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下节课继续完善并最终确定自己小组的活动实施方案,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出示幻灯片)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去体会,并以鼓励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充满信心与自信,更有兴趣地去完成自己的研究。

  (出示结尾幻灯片)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真理,它诠释了新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内涵:打通书本小世界与天地大世界的通道,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求知,在探索中成长。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缝沙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缝沙包”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科。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针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技法和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形状各异的沙包。

  二、学情分析:

  《缝沙包》——这一内容虽安排在高年级,但对于部分学生只会穿针、引线、打结,如果缝制一个完整的沙包,让学生自己进行缝制时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

  三、目标确定

  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针法。

  2、能力目标: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的沙包。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缝沙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并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沙包的缝制过程及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手缝的乐趣。

  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劳动与技术项目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1)、实物投影仪;

  (2)、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4)、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沙包);学生准备: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五、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示范,了解缝制过程——突破难点,学生制作——总结评价——开展游戏,课后延伸的思路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本节课通过沙包创设情境导入,激情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沙包吗?我又提出你们平时玩的沙包是从哪得到的?从而引出我的沙包是我亲手缝制的。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缝沙包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多钟。

  (二)、了解缝制过程

  缝制沙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先教学生三种缝法,让学生基本掌握,在把缝沙包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一一讲解,从穿针引线、将布块正面朝里,把正面完全充分的翻过来,在把怎么装沙包内部材料,给学生一一讲清楚,以免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弄的地面桌面都是米粒,最后封口让学生注意要把毛边缝合,这样会使沙包更加美观。了解缝制过程后,要和学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沙包是方形的,播放一些课件,让学生了解好多样式的沙包。并且让学生树立自信,问学生你们有没有信心比这些沙包做的更好,激发起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就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在强调缝前的安全注意事项,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0分钟。

  (三)突破难点,学生制作

  由于学生初次缝制沙包,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教师进行指导操作。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此环节20分钟。

  (四)、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制作告一段落后,请部分同学说说在制作沙包时的经验或想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体味学习的真谛、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显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8分钟 。

  (五)、开展游戏,课后延伸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欢乐,我安排同组学生利用亲手缝制的沙包在一起玩换沙包游戏。在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能够利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多加练习,回家后缝出漂亮的沙包,用自己缝的沙包去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玩沙包的。为下节课我们继续上玩沙包有学问起到了铺垫,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钟。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浅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2

  一、课题产生原因:

  零花钱是学生亲密的伙伴,每天伴随学生上学,放学时又离他们而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校中有几百名学生,他们每天共有多少零花钱?他们每天会花去多少零花钱?他们都买了什么东西?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消费。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决定利用综实课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来一次亲历零花钱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回答“该怎样使用零花钱?”

  二、教学过程设计:

  本次教研主题是:课题的产生与利用。由学生花钱的现象引领出实践活动的主题,很多学生都会带零花钱,既然有钱,通过课堂上的小调查,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来源。其次,让学生观看学生花钱的真实相片,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不难知道学生零花钱的去向。然后设计话题:我们自己的钱,一会儿就变成了别人的钱,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不要守住自己的钱?引发学生的争议,教师因势利导,导出实践活动的主题。这个环节,可能会花点时间,但并不太难,问题最关键的是:学生子课题的确立,也就是说:让学生研究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最初我认为,只要引导学生对零花钱来源的探寻,对零花钱去向的认识,才有可能正视零花钱的合理使用。因此,我准备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1、调查零花钱的来源;

  2、调查零花钱的去向;

  3、研究零花钱的合理使用;

  然后在过程汇报或是终结性汇报的时候,才对他们各组进行整合。但这样一来,就把各个小组截然分开,知道零花钱的来源,却不知道零花钱的去向,知道零花钱的去向,却不知道零花钱的来源。缺乏着两个方面的认识基础,又怎么谈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呢?如果不从这些方面成立研究小组,那么只能从学生零花钱的去向去调查,于是我试着把学生的研究小组分成:

  1、零食调查小组;

  2、学习用品调查小组;

  3、文体用品的调查小组;

  4、其他方面的调查小组。

  在预设这些小组活动计划时,我又遇到了一个困惑:设计第一个小组活动计划时,还很顺手。设计第二个小组时,就感觉存在一些问题,设计第三、四个小组的活动计划时,我根本就无法预设了。因为我发现这些小组的活动计划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原因就是他们都是按照零花钱的去向去活动的。小组与小组之间没有多大的区别,缺乏个性,也显得很狭隘。怎么办?如果不这样,学生的研究小组又将从那些方面入手呢?我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想着明天就要在本中心试上课,而今晚的教案仍无着落,那时候的心情,不只是着急,更多的是找不到问题出路时的苦恼与迷茫。

  但我最终还是确定小组的研究目标:

  1、买零食花去多少零花钱?

  2、零花钱都买了学习用品了吗?

  3、我们用多少钱买健康?

  4、零花钱有多大的作用?

  可是在第二天上完课的评析会上,就有教师提出疑问:既然本次教研主题是课题产生,学生的研究小组的活动目标也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怎么还是按老师的预设进行呢?这真是一针见血,一下子卡住了我的要害,这也是我对本次教研主题理解之后一直避而不谈的话题,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几斤几两,让学生自由畅谈话题,有谁知道他们会提出多少刁钻、离奇古怪的问题呢?我对他们的问题又将如何处置呢?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灵活机智,需要教师平时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这些素质和能力我都比较薄弱。但是子课题的产生只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所以我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只能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随机应变啦。

  学生子课题的产生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可以应用归纳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归类,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来确定子课题。最终我选择后者,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应该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赶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子课题的成立需要进行的环节就是活动计划的制定,这是整个实践活动的蓝图,如果让学生匆忙的定下活动计划,使计划不完善,势必影响今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准备了制定活动计划必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充分交流之后,再来完成活动计划,这样有利于他们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制定的计划才会更完整,才会更实际可行。这是我在预设教学过程时的真实想法。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想,恳请各位领导、教师批评指正。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3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吃水果已经是很普遍的事,然而开学初五(1)班的王同学由于吃完海鲜又吃葡萄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同学们对水果的极大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决定以《走进水果世界》为题在五(1)班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探究水果世界里的奥秘。

  二、活动目标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制定以下目标:

  1、 通过活动的实施,使学生对水果有正确的、系统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健康生活态度的关注。

  2、通过观察、调查访问、上网搜集资料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3、学会开展研究活动的一般步骤与方法,获得实践体验,感受到成功的满足。

  三、活动时间安排

  1、确立主题成立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课时。

  2、各小组实践活动2周。

  3、成果展示1课时。

  四、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

  本次活动的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我首先组织学生根据主题,讨论交流你最想知道的水果知识,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过筛选,我和学生们决定从“水果品种资料、水果食用方法、水果食用与健康研究、水果促健康宣传”这四方面分组开展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参加相应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共同制定小组的研究内容和活动计划。在这一过程,教师只作策略性的指导,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兴趣盎然地开始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勇于承担,各显神通,合作交流

  在2周的实践活动时间里,每个小组的成员勇于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各显神通,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资源走向社会去实施、完善小组的计划。

  水果品种资料组的小组成员分批到万佳超市、翠竹市场、水果店和网络上搜集大量水果资料、图片,采访销售人员分清水果的产源地,了解水果品种、价格等。水果食用方法组的成员分别从咨询家长、网络收集等途径了解各种水果的食用方法,并制定计划、亲自动手制作美味的水果沙拉和水果拼盘。水果食用与健康研究组收集资料之余,还邀请科学教师杨老师为同学讲解水果营养成分,邀请校医为全班同学举行《水果与健康》的专题讲座,归纳食用水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水果促健康宣传组则通过水果写生、水果小论文、漫画、简笔画等多种形式向我们展示水果世界中的形形色色。

  每个小组成员收集的.资料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筛选、整合,分享实践成果,提高同学对水果的全面认识。在这一环节里,学生努力去尝试,亲身投身于社会,力争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而教师始终作为一名协助者,全程关注学生调查的动态,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具有操作性。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总结表彰,反思成长

  经过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后,我们利用一节《走进水果世界》的主题班会进行成果汇报,每个小组代表绘声绘色的通过电脑小报、powerpoint课件、水果画报、水果拼盘、水果沙拉等多种形式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劳动成果,赢得了阵阵掌声,在热烈的气氛中,同学们踊跃举手,畅所欲言,他们不仅把学到的知识、收集的资料都展示给大家,而且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及自我反思也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学生们还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拍摄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收集小能手、最佳创意奖、最佳绘画和最佳小论文,奖项涉及的面广名额多,在最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课后,每个学生都填写一份《说说心里话》评价表,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记录下来,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不断进步,有的学生还对家长进行采访,以下是一个家长的话(播放视频)。

  五、活动体会与反思

  家长的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在这次活动中,从主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小组进行深入探究、到研究成果总结汇报,整个实践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口语交际,信息技术,美术等多方面知识也得到了综合运用,真正体现了多学科的整合。

  在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到:

  1 、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知识层面,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及已有经验,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指导。

  2 、学生在确定计划时,目标要明确,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得到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三位一体的支持与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综合实践这门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活动我做主》

  主题背景:

  我校共有学生836名,每周5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间活动就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学生们课间有的稳坐教室看书;有的在教室里疯跑,有的在狭窄的楼道内打乒乓球,一度造成拥堵事件,有的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浑身灰尘满头大汗,……由于学生年龄小、安全防范意识弱、是非判断能力差,这些活动往往让人十分担忧。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全校学生课间生活状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有选择的向大家推荐几种既有趣、有意义,又健康安全的课间活动,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这次以“我的活动我做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

  活动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了解同学们课间活动的现状。

  2、通过深入讨论分析知道各种课间活动的利弊,树立正确的'课间活动认识。

  3、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愿望,提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和研究策略。

  活动总体安排:

  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主题提出、制定方案——信息收集——实践探究——成果展示”等四环节。并采取“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参与为辅,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的组织活动方法。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课时安排:

  1、确定主题

  (1)谈话导入。

  A、除了学习以外,你最喜欢哪些运动或游戏?

  B、这些运动或游戏主要在什么时候进行?

  C、校园最近比较流行什么游戏?

  D、你对大家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假发学生兴趣?

  (2)提炼主题。

  根据谈话进程提出若干个主题,经过全班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

  2、按照现有学习小组适当合并组成较大的小组,全班分成三组。小组名称根据小组成员的意愿自由命名。

  3、指导编写活动方案。

  在这一环节教师对活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活动准备、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一定的指导。执笔人员要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着手编拟方案。(课件出示)

  第二阶段:课间观察、信息收集

  课时安排:

  第一部分 课间活动观察研究

  1、课前活动:

  发放课间活动观察记录表。(见课件)

  教师提出要求:每人连续观察记录3天的不同地点的课间活动情况。学生可以独立或结伴进行。

  2、小组汇总梳理。

  (1)每个人把自己三天来观察记录表提交小组,进行分类统计。

  (2)写出初步的观察记录报告。 (见课件)

  教师提出问题

  1、 这些活动安全吗?

  2、在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合适?

  3、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4、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

  学生根据最近的观察作答。

  第二部分 问卷和采访

  (1)学校的同学们对课间活动有什么看法?

  (2)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呢?

  设计意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集思广益。探寻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A 问卷调查活动

  (1)引导学生根据低、中、高年级设计不同的题目。

  (2)编制题目。

  (3)按照分工到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并收回所有问卷调查表。

  (4)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撰写报告。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汇总报告的文本格式:(见课件)

  B采访活动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写出采访计划。

  2、引导学生根据低、中、高年级设计不同的采访题目。

  3、编制采访话题。

  4、按照分工到各班进行采访活动,并把采访结果记录下来。

  5、对采访结果进行汇总,撰写报告。

  教师指导写出采访报告文本格式(见课件)

  第三阶段:实践探究、信息处理

  课时安排: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生的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1、各组汇报各项活动的情况。

  2、小组之间进行补充、质疑、评价等。

  3、师生互动交流。

  预设话题:

  A、你认为课间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B、课间活动的地点有讲究吗?

  C、大家在课间都在进行什么活动?这些活动对我们都适合吗?

  D、推荐几种有趣的、安全的、健康的活动给大家。

  E、你能够给学校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F、你能给其他小组提出在研究课间活动中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小组讨论,围绕刚才的话题进行充分探究,为最终成果的形成做准备。

  成果提示:

  围绕课题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

  每个小组根据小组研究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

  向学校分年级推荐几种大家喜欢的课间活动项目。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成果展示

  课时安排:

  1、成果展示

  (1)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形成成果。

  (2)各组展示小组中较好的成果,并进行汇报陈述。

  (3)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或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鼓励评价。

  (4)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2、过程评价。

  (1)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情况。

  (2)也可以对小组中其他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

  (3)填写活动过程评价表格。

  3、教师总结本次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发的主题是“聚焦全民健身热”,这个资源包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教学课件等。

  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聚焦全民健身热”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课型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展示活动阶段的一节成果展示课,以子课题组汇报展示为主,通过多种手段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自我,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本节课也是我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探索和体验。

  2、学情分析:

  从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而言。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他们已会提出自己感兴题的问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查找资料,获取信息。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方法及策略,与人交往能力、对事物的简单规划能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需要在有效的活动中逐步提高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3、学习目标:

  1、与小组同学合作,为实践成果选择恰当的展示形式,会用报告、录像、统计图、调查表等方式组织成果展示。

  2、在成果展示时,具有收集他人反馈意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成果展示时,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能适时进行评价、提问或补充。

  4、在交流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增强健身意识。

  4、评价任务设计

  5、主要教学流程:

  回顾导入约5分钟,分组展示约25分钟,发展提升约10分钟。下面我来具体介绍。

  一、激趣导入:

  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有了“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的体验,所以这里我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后面分组展示的环节。

  第二个环节:课前我与各组小组长进行了沟通,对他们的展示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了一些建议和帮助,我们具体来看:健身年龄调查小组的同学随机采访了200人,采用分年龄段的方法,用形象的统计图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从网络上查找到20xx年的健身年龄结构,也制作成统计图。最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我们直观地看出参与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进行对比分析,是我给他们的一点建议。我感觉这样处理,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出比之原来,健身队伍的壮大和队伍的年轻化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秘这种现象形成原因的热情和兴趣。

  这是我协助他们制作的统计图。

  健身原因探访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呈现了他们精心录制的三段视频: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畅谈了自己参加健身的原因,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汇总。

  【设计意图】其实退休老人参加健身,从很早以前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现在流行的健身热最大看点是参加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的健身意识增强了。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对年轻人及中年人的采访,我们将触摸到答案的本质。

  健身方式调查小组的展示形式可谓灵活多样,他们首先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人们喜爱的健身方式,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访问,并把结果汇总成统计表。最后通过小组同学生动有趣的体验作文来说明健身操等健身方式的兴起,才是全民健身热兴起的源头。

  【设计意图】通过对健身方式的调查,让我们对全民参与健身的原因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小组学生亲自参加健身操锻炼的有感之言,更是让我们对参与健身有了急不可耐的迫切。

  健身与健康调查小组的同学通过制作精美的手抄报,调动大家参与健身的热情;通过录制的医生的建议,来了解正确的健身方法;通过集体拟定的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中来。

  【设计意图】健身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了解得并不全面。小组同学通过制作手抄报并共享,让大家了解了健身的诸多益处。同时为了防止进入健身误区,他们还通过采访医生,精心录制了视频。可谓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健身方面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畅谈体会,共享收获

  在分组展示环节,主要参与展示的是小组共同智慧的生成。大家探讨的也是与本小组调查内容有关的,那么个人在这个活动中的收获有哪些?我们在这个环节给予每个人交流展示的机会。

  【设计意图】交流收获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学习方法,交流收获是为了互相借鉴与学习,交流收获是为日后的再学习指明提升自我的方向。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课题升华

  对活动进行总结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付出与收获,会激励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轮的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有一种课的境界是“课已毕,意未尽。”这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当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还想继续参与其中,那么我们不妨为学生的再探索搭建桥梁——让本节课的探讨继续下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05-21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02-2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05-23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07-29

综合实践说课稿11-22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汇总15篇)06-10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大全15篇)06-10

综合实践说课稿4篇06-10

综合实践说课稿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