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课说课稿

音乐课说课稿

时间:2024-07-24 08:59: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音乐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课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课说课稿

音乐课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五单元《童年的回忆》第二课时《红蜻蜓》。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四、教学难点: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五、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二、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师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教师范唱

  4.学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2)再次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3)自学第二段、第三段。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注意:第三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的不同)

  (4)齐唱全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设计意图:速度、情绪的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境,这正好比学生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会因个人喜好和经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音乐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现正是应证了音乐的多元化。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接着用"lu "跟琴哼唱二声部。最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五、表现歌曲

  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设计反思:在整堂课中,我都注重了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音乐特长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音乐课说课稿2

  一、说内容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雪绒花》,主要教学内容是唱《雪绒花》,欣赏《Do—Re—Mi》、《孤独的牧羊人》

  二、说教材

  歌曲介绍:《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决定了它的格调优雅恬静,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 ,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唱好歌曲,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课中,还有两首情绪欢快活泼、演唱形式多样的欣赏歌曲,因此本课第二个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课教学环节进行如下设计:介绍电影剧情——听《Do—Re—Mi》——猜谜雪绒花——学唱歌曲——用英语演唱——欣赏片段《孤独的牧羊人》。

  2、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欣赏电影片断为手段,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重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方面进行对比,拓展学生思维。

  3、在学习歌曲时,以教师语言启发为主,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操作、歌唱比较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能够唱准相似乐句,解决歌曲难点。并通过演唱歌曲,再从歌词中感受旋律,以表达歌曲的情绪。

  4、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欣赏电影片断和听老师演唱前,都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让他们明确欣赏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旋律许多学生都很熟悉,。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大了一些,音乐课的气氛已不像小一点的孩子上课好调动,我安排了由教师抑扬顿挫的语气讲故事, 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一天 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为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介绍《音乐之声》的剧情入手,讲到这里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影片产生好奇感,自然过渡到听电影中玛丽亚教孩子们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谜导入歌曲

  一说到猜谜,学生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植物,我再介绍雪绒花的得名。《雪绒花》的歌声随着影片的放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我们看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你能试着把歌词中人们对雪绒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学生带着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学唱歌曲:

  (1)首先听老师演唱歌曲,再带问题听录音,回答老师的问题看看这首歌的调号和拍号,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通过反复聆听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再通过用“lu”哼唱旋律后,让学生提出节奏有不太顺的地方,老师拿节奏卡片指导练习八分休止符用“哒”演唱节奏,再让学生唱准相似乐句,解决歌曲难点。

  (2)在进行歌曲处理时,也是从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以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生唱好歌曲后我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声很动人!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现很重要”。指导学生把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唱得明显一点。

  4、拓展感受:

  学生唱好歌曲后我发给学生英语歌词,我用英语演唱歌曲,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英文发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学生产生也想用英语学唱歌曲的愿望,我给学生介绍汉语、英语发音的不同,英语里有些音要连读。教读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单词后。让我们带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跟着音乐伴奏分别用中文和英语演唱《雪绒花》。

  5、欣赏电影歌曲片段

  学生已经学唱好歌曲后,我继续介绍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电影片断。(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音乐课带给我们快乐、欢笑、愿同学们都能唱出歌曲中对祖国的爱。最后回到本课的重点《雪绒花》,学生演唱歌曲走出教室,使他们能够领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音乐课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的欣赏曲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曲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该册第四课中,学生已学习过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组,认识了包括琵琶在内的几件弹拨乐器的知识,在第七课又出现了琵琶独奏曲的欣赏,很明显地显示出承接的作用。

  3、教学目标:《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这个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① 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② 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③ 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

  其中目标1、2为普通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标;目标3为提高目标,只要求部分优生达标。

  4、教学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5、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二、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在选择教法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景创设法: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乐曲《十面埋伏》是展示古战场上铁马金戈的战斗场面,这些场面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让学生去感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⒉主题辅助欣赏: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弹奏或播放音乐的主题让学生聆听并熟悉,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的作用。/

  ⒊分段欣赏法:乐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情节性很强的作品。对于这一作品我采用了分段欣赏法,按乐曲的顺序逐段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欣赏,使学生能掌握每段的音乐特点和表现的`内容。

  三、 说学法指导:

  《音乐教学法》指出:“欣赏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欣赏:

  1、指导节奏律动辅助欣赏:儿童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如果欣赏课只是单纯的听就显得单调,难以奏效。因此我引导学生将身体的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在三个重点乐段的欣赏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不但有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其他的音乐感觉。

  2、指导自由想象:艺术是没有定格的,尤其是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它是表现什么的?让学生大胆地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一般的独特见解。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 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目标教学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课使用了目标教学法的四个环节: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来进行教学设计。

  附教学流程图:

  前提测评

  认定目标

  导学达标

  初听 分段 全曲

  全曲 欣赏 欣赏

  达标测评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方 法 意 图

  前提测评:

  ⒈下面乐器哪些属于弹拨乐器

  ⒉听辩哪段音乐是琵琶演奏的 用多媒体出示测评题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为导学达标做好准备。

  认定目标:

  ⒈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⒉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⒊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 教师借助讲台设计大屏幕演示和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景。然后在学生阅览课本并提出问题后教师小结时自然地导出学习目标。既让学生进入欣赏情景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导学达标:

  初次全曲欣赏要求: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进行,并初步感受乐曲表现古战场的壮烈情景。欣赏后小组讨论 在播发乐曲时,大屏幕只出现古战场的静止画面。这次的欣赏让学生初次感性去认识乐曲,目的是培养感受音乐和独立欣赏的能力。

  分段欣赏:

  ⑴泛听1—5乐段

  ⑵欣赏“埋伏”① 播放主题句让学生用“啦”模唱② 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题句让学生分辨哪种能更好地表现“埋伏”

  ⑶欣赏“小战”“大战”① 播发“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② 播发“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再让学生对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听后讨论,教师小结。

  ⑷将“埋伏”“小战”“大战”三个重点乐段用大屏幕演示一次让学生欣赏。

  ⑸根据乐曲填空(见附表)

  ⑹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音乐创作。

  ⑴泛听这一部分采用音乐主题辅助欣赏和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的方法进行。⑵欣赏“埋伏”时,通过播发音乐主题让学生听并且模唱,使学生熟悉该段的音乐主题。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力度模唱该主题(其中一种是乐曲的原速度和力度)让学生通过分辨感受该段的力度和速度。

  ⑶①学生对古战不了解,因此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看“小战”“大战”的视频来了解古战。②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分辨“小战”和“大战”。学生已初步了解古战,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力度和节奏去欣赏音乐。

  ⑷指导学生通过模仿琵琶演奏的动作,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

  ⑸该表是以上分段欣赏的小结。

  ⑹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

  ⒋再次全曲欣赏 要求将刚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现一次。鼓励大胆发表见解,奖励有创新的同学。

  达标测评:⒈请同学根据乐曲编一个故事。(导学达标中〈根据乐曲内容填空〉〈用标题进行创作〉都是达标测评的内容。要求将刚才分段欣赏时理解的和想象的用口头表达出来。力求语言简练。

  附填空表:

  标题 力度 速度 场面

  埋伏

  小战

  大战

  附板书设计:十面埋伏

  战前准备:1--5段

  战斗过程:6、埋伏

  7、小战

音乐课说课稿4

  一、教学内容

  歌曲《数鸭子》是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巧嘴巴》中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数板与歌声能很好地衔接,把握节奏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数鸭子》。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感受四四拍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并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节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的美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音乐欣赏

  运用故事导入法,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歌曲:《数鸭子》。

  歌曲教学之前,设置二个声部的节奏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培养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念数板内容,一组模仿鸭子的叫声。

  甲: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0│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0‖

  乙: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

  第二步:学习歌曲《数鸭子》

  (1)播放《数鸭子》,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

  (2)谁听过这首歌?你能为大家唱一唱吗?(一部分同学肯定比较熟悉)

  (3)让学生找找歌谱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4)请会唱的学生跟琴小声演唱歌曲。

  (5)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中的难点。如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地方等等。

  (6)通过各种形式演唱歌曲:接龙唱,男生、女生唱等等。只是会唱还不行,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演唱过程中,极容易拖拍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正确的演唱速度来表现歌曲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

  (7)小组表演唱:

  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同时为歌曲伴奏。

  ②分小组练习后表演。(唱、跳、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互动,共同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歌曲,突破重难点。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在《数鸭子》的音乐声中有序走出教室。

  五、说教学预想

  这节课的设计,我本着推行教学民主的理念,从主宰变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对立变为和谐。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音乐课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法国号》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美丽的圆”中的第一课时内容,它是一首节奏规整、圆舞曲风格的法国名歌。F大调、三四拍,歌曲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夸赞。我认为这首歌曲的独特之处是编者借助这样一首小小歌曲,作为学生了解各类乐器及乐队等相关知识的一块“敲门砖”。为此,我将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法国号》的教学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解读人类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和人文知识。

  2、教学目标:

  ①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②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③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教学重点:

  ①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②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③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4、教学难点:

  ①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②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在本节课中,我层层铺垫,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音乐游戏、音乐律动、打击乐器伴奏中感知旋律、学习歌曲。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

  3、从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实践,采用“探究、自主、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游戏音乐。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师生对唱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法国号》的旋律。

  (二)音乐律动。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律动音乐。学生跟着老师跳起华尔兹。使学生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三)歌曲教学。

  1、了解法国号。

  欣赏吹奏法国号的视频。出示法国号。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并试着奏一奏。

  让学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国号的形状、大小、声音、演奏姿势等,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法国号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捧、摇、晃等有节奏的.动作,与听、视潜移默化地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开放了多个感官通道,充分发挥了“通感”“联觉”的作用,这比只开放一个听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2、学唱歌谱

  ①初听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教师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②分句模唱。课件出示歌谱,对比乐句,说说异同点。

  ③突破难点:课件出示最后一句的旋律走向,师生用手跟着旋律线滑动。学生体会旋律的高低,把握第四乐句的音准。

  ④用“la”来哼唱歌曲旋律。

  3、练唱歌词

  ①歌词分析;学生经过试着唱一唱,实践得出唱“嗡巴巴”时,声音要断开,富有弹性。其它部分的声音要连贯,像潺潺的河水,把二分音符的时值唱足。

  ②分句练唱;采用多种形式练唱;跟着伴奏有感情的唱;手捧“法国号”表演唱。引导学生分析乐句、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并通过哼唱、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进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4、打击乐器伴奏

  先分声部练习,然后合奏练习,最后为歌曲伴奏练习。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小结、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教学。

音乐课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苹中分校音乐老师张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鳟鱼》”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 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

  (五) 教学过程

  (六) 特点预设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

  (一) 指导思想:

  音乐欣赏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面向全体,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融合相关多元文化知识。把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立足于学生本身,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音乐实践,实践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鼓励音乐创造,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艺术熏陶和音乐教育。从而真正达到审美水平的提高。

  此指导思想,来源于初中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二)

  1、教材分析:

  鳟鱼》是《北京市义务教育》第15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是一首舒伯特写作的钢琴五重奏,属于西方音乐体系中的浪漫主义时期一首作品、在初中三年的课本中,从巴洛克时期到20世纪音乐,共被分别分在了5个学期中,在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重要时期是不可或缺的。从本学期来看,本单元是学生接触西方音乐唯一的一个单元,所以应当适当联系上学期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西方音乐有正确、整体的认识。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程,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本首作品选自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变奏曲。明显的变奏曲式是本曲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了解曲式的较好途径。

  2、学情分析:授课的班级为我校初二年级(4)班学生,这个班级是新组建的普通班,整体来讲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愿意欣赏,能听辨小二度与大二度,能较为准确的模仿节奏型。模仿音高。但对于识谱,识别节奏,有一定的困难。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有大致的定位、但不够细腻。对音乐细节的关注不够。音乐理论知识较差。所以,本节课要把音乐基础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兴趣中,切实学会相关音乐知识,把音乐内涵作为着力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把音乐与创作背景结合,挖掘其中的情感,从而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受益终身。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学生愿意继续了解西方音乐、并对其感兴趣。(因为在课标中提出,兴趣爱好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并且要尊重多元文化)

  2.学生能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理解作曲家在写作时的想法。(课标中要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3. 学生会钦佩舒伯特的才华、并能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之前欣赏音乐的'方法,通过对比、体验、听辨、模仿等方法欣赏本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判断他们在演奏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

  3.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分析,我预设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于分析其他音乐。

  (二)教学难点:对于本曲中调式的感受和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如下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欣赏音乐

  3、演唱主题

  4、听辨乐器

  5、分析段落

  6、分析情感

  7、检测扩展

  8、运用创作

  9、总结升华

  (六) 教学设计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总体把握,和深入挖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设想回答情况,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总结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情感教育,能力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不依靠教师,而是依靠自己,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可发展性。让学生终身受益。

音乐课说课稿7

  二胡曲《赛马》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该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局面,表示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一乐曲由热烈豪放的第一乐段、悠扬柔美的第二乐段、以和再现乐段组成。

  本学期的同学学习这一首曲子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在一年级学过《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人民小骑兵》、《挤奶舞》,三年级上学期学过《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等,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基本的舞蹈动作已有一定的了解。并经过长期的课堂常规训练,同学已养成专注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我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同学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等要求,针对同学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感受《赛马》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激发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知士标

  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

  三、能力目标

  在律动、模仿与创编伴奏中,培养表示能力、创作能力、合作能力。本课的重点: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示的意境地和情趣。难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初听感受、情景引入、分段感受、完整表示。在这些环节里,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战略:

  一、根据同学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我运用了达尔克罗兹教学理论,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参与式的聆听音乐,表示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

  二、我尊重同学的发明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创新表示。特别是创编伴奏过程中,我留出了充分时间,让同学自由探索地板鼓和凳子鼓的演奏方式,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同学用打击乐器胜利地模仿马蹄声、马鞭声,用串铃模仿马铃声时,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三、针对同学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图形谱,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更好地感受音乐。同学在看谱、划谱、唱谱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音乐的段落以和主题旋律,听辩出B乐段的三个层次。

  今天这一节课,全体同学都能精神丰满地参与每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示音乐、创新音乐的能力。还学会了协作的学习,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总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完成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

音乐课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小老鼠上灯台》歌曲生动有趣,幽默有童趣非常适合幼儿表演游戏。而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物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但是,小班幼儿情绪体验比较少,在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上有时还有些拘谨,此外,他们的节奏感、动作协调能力又比较差,为了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使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的参与进来,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大胆地表现,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这样就会更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因此,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以及教具理解歌词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

  (3)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理解歌词内容。活动难点定位于: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以及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我为本次活动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只。

  2、课件《小老鼠上灯台》、灯台教具小老鼠图片一只钢琴音乐伴奏。

  场景准备:幼儿围坐半圆形。

  五、学法、说教法

  学法:游戏法、实践体验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那么,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直观法:通过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内容直接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能使教学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教学重点自然解决。

  采用演示法和游戏法是因为能引导幼儿有目地的、仔细的观察小老鼠偷油吃的一系列动作,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通过自创的小手臂的肢体动作,与小老鼠偷油吃联系起来,使活动呈现了趣味性。让幼儿融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也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方法。

  在以上的教法中,我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活动过程:

  如何运用这些准备,完成目标,我为本次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六个环节: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情景式的语言似乎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使孩子们马上就会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2。练声,这个环节主要为幼儿唱歌做好准备,为幼儿打开嗓音,能更自然的学习唱歌曲。

  3、观察《小老鼠上灯台》课件。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了歌曲的内容。第二次快速观看课件老师念歌词

  4、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教具操作,表演第一遍,老师念歌词,后两边,老师唱歌曲,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5、借助指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灯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习歌曲。

  6、玩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老师带领幼儿扮演的小老鼠去偷油,并随着歌曲里的故事情节调整音量,让幼儿随着歌曲音量大小表演。并且体验猫来了的紧张情绪。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采用游戏的形式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既巩固了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满足了幼儿积极的表现欲望,使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7、结束部分:

  为了扩展孩子活动的空间,并迎合孩子再次游戏的兴趣,我把游戏的场地转移到了室外,使孩子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音乐课说课稿9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学唱《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木瓜恰恰恰》。《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稍快而热情的印尼歌曲。它优美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印尼人在卖水果的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本课安排二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教学目标:

  ①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② 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教唱、练习、舞蹈等教学法,利用跳唱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音乐表演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2、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练唱练跳的手段,让学生在跳与唱中感受叫卖调。通过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 设计流程: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表演这三部分组成。过程如下:

  首先导入新课:我是要谈话导入新课的,我是这样说的,大家好,见到你们,我很高兴。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听完后大家和我一起动动脚,动动手,目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快乐。接着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跳一跳感受节奏。最后,切入课题。提问: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其次学习歌曲这里我共设计了三步:1、导入:教师: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34页的《木瓜恰恰恰》。(板书课题)2、学习歌谱:①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②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并加以分析。③读节奏(一个切分音),④教唱第9乐句。3、学习歌词:①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②学唱歌曲,③指导学生唱好歌曲,④熟唱歌曲。

  三是歌表演:①练习恰恰恰舞步。②分组合乐练习。③小组评议

  最后是小结,鼓励学生今后要大胆地表演

  五、教学反思:《木瓜恰恰恰》作为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深远,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演奏和创编。同时,这些特点也非常有利于检验师生互动情况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谈话、提问的形式导入课题,学生都能够认真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了表现人们围坐在水果摊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很多学生还准备了真正的水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恰恰恰”处加入的拍手、拍腿、拍肩膀等动作,更是体现了歌曲本身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学生们的配合也真正调动了课堂气氛。因此,不难看出师生互动的程度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有所授,学生应有所获。我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配合,它是由多种活动方式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谁都知道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是指备课: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手段;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考虑到,然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就要看师生互动的效果了。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有讲解,有板书,有分析,有提问,有范唱,有演示等等;从学生方面讲,有欣赏,有思考,有提问,有讨论,有回答,有模唱等等。如果课堂上能把这各个环节,非常流畅的,完整的,环环相扣的进行下来,那么就一定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也一定会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取得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是老师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配合老师的教。这就要求老师要能够及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潜能是巨大的,在充分互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常常会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并从中体验到自我成功的乐趣。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音乐课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冬瓜和南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农家孩子的歌,表现了农家孩子参加劳动的快乐心情。《冬瓜和南瓜》是一首表现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歌曲,以甲甲种冬瓜和丫丫种南瓜为主线引出了一段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合作的趣事。歌词生动有趣,没有一句生硬的标语式的词句,但其中的教育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歌曲为d羽调式,可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具有叙事性,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出现了一些新的节奏型,具有对劳动的描绘性和总结性。旋律是五声性的具有湖南民歌的风味,与歌词的内容非常吻合,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目标。)

  ①指导学生学会歌曲,有表情地演唱。

  ②学生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xx·附点节奏和xxx切分节奏。

  ③通过学习歌曲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合作的精神。

  3、重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xx·和切分节奏xxx,休止符0x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确定了本课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采用直观教法、谈话法、听唱法和游戏法来教学。通过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贯穿于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意境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把快乐引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空间。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做游戏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获取新知的信心,他们在轻松的愉快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的乐。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从五个环节来讲)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师生一起律动踩着节奏点进教室,学生围坐成一圈。(创造这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伴随着动感而富有节奏的音乐,学生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作品并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2游戏:《猜猜我是谁》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老师这有些图片,你们能猜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西瓜、冬瓜、哈密瓜、南瓜,苦瓜,木瓜,黄瓜等。大家还知道哪些瓜呀?(生)真了不起,你们能分出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吗?水果:西瓜、哈密瓜、木瓜。蔬菜:冬瓜、南瓜,苦瓜、黄瓜等。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冬瓜和南瓜》(

  第二环节:发声练习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直观形象进行教学,使学生最终达到情意的表现,在发声练习中,我采用了《我学小动物叫》的练习曲,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声音干脆。例如:

  1234|5-|53|1-:||

  老师:小猫怎样叫(学生)喵喵喵

  小鸭怎样叫嘎嘎嘎

  这样练习,不用过多的理论讲解,学生就会把小猫、小鸡、小鸭……各种声音来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三个环节:节奏游戏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教学,因为游戏对每一个儿童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如:这是本节课的节奏练习

  ①xx·②xxx③x·x④x0x

  (多媒体出示瓜园图画)冬瓜、南瓜的上面都放了一些节奏,哪个小组回答的正确,老师就奖给他小红花。教师一一将冬瓜、南瓜上的节奏翻过来,教师先演示,全班打一遍,再指名小组打,打得对的小组同学奖励小红花,打不对的同学也给予鼓励,并请别的同学帮助。

  第四环节:学唱新歌

  在教学本歌曲时,我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

  播放歌曲《冬瓜和南瓜》,学生初听歌曲后,对歌曲只是个初步的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让学生走进歌曲,为更好学习歌曲打下基础。老师问:歌曲我们听完了,歌曲中描述了两个可爱的小主人公,他们俩是谁?

  他们俩在干什么呀?他们种瓜时的心情怎么样?那这首歌的情绪是:

  2、唱一唱旋律,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跟唱,跟唱时要求加上柯达伊手势。(柯达伊手势是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音阶唱名,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高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音高化成有实际高度的“音阶手势”,并让学生在具体视唱曲中,把旋律线化成手掌的实际位置高低。)

  3、读一读歌词,通过歌曲的节奏型朗读歌词,让学生轻松掌握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x·和xxx

  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4、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利用多媒体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了解了歌曲的内容,也看到了冬瓜和南瓜成长的过程。甲甲和丫丫真是一对互帮互助的好孩子,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冬瓜和南瓜都长出了小芽,他们肯定会有好收成。

  5、唱歌词,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歌唱。

  6、检查反馈

  (1)集体唱(注: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或纠正)

  (2)分小组唱(生评价)

  第五环节小结

  在快乐的40分钟里同学们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能正确、流畅地演唱歌曲,也学会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冬瓜和南瓜

  中速、高兴地

  甲甲丫丫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音乐课说课稿11

  各位考官好,我是应聘高中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金蛇狂舞》,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说教材

  这一课选自于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此曲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民间器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录成唱片的。乐曲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出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画了一副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民乐队合奏曲的了解。

  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激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聂耳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聂耳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能够为乐曲创编丰富的打击乐器节奏。

  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并有了大量的音乐素材积累,但是对音乐本体的组织形态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还不够了解。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考虑的因素。

  说教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欣赏法、评价教学法等。

  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合作探究法、实践练习法等。

  说教学过程

  我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4个步骤:

  1.导入

  让学生谈一下对聂耳的了解,并告诉他们聂耳除了写出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音乐以外,还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音乐作品,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

  2.新授

  (1)学生初听《金蛇狂舞》,感受音乐基本情绪,之后我会讲述该曲的背景知识以及聂耳的生平与贡献 。

  (2)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民乐合奏音乐,尝试归纳该音乐形式的特点。

  (3)分段聆听乐曲,并对乐曲的'曲式结构、配器以及旋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的感受乐曲。

  3.巩固练习

  (1)给学生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音色和节奏特点,并抽出常见节奏型进行练习。

  (2)播放一首被去掉打击乐器的民乐曲,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给曲子编配打击乐,并进行实践。

  4.小结

  (1)每个小组展示编配成果,之后以师生共评的方式进行探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介绍一些其他优秀的聂耳作品供学生课后欣赏。

  说教学体会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了解音乐的旋律组织形式,副板书的内容以知识点为主,方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篇三:《鳟鱼》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我是应聘高中音乐教师的1号,我的题目是《鳟鱼》,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6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这一课选自于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写成的一首艺术歌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整体气氛轻松活泼。这一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打下基础。

  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提升。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鳟鱼》,感受歌曲情绪,能够 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主题。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感受其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并有了大量的.音乐素材积累,但是对音乐本体的组织形态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还不够了解。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考虑的因素。

  说教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欣赏法、评价教学法等。

  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合作探究法、实践练习法等。

  说教学过程

  我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4个步骤:

  1.导入

  以舒伯特的一些趣闻轶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让他们对舒伯特有一个初步印象。

  2.新授

  (1)学生初听《鳟鱼》,感受音乐基本情绪,之后我会讲述艺术歌曲的特点以及该曲的背景知识 。

  (2)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尝试归纳该流派风格特点。

  (3)分段聆听乐曲,并对乐曲的曲式结构、配器以及旋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的感受乐曲。

  3.巩固练习

  (1)聆听《鳟鱼》的钢琴五重奏版,应到学生跟随乐曲哼唱旋律。之后让学生谈一下聆听不同版本的感受。

  (2)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讨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的同异。

  4.小结

  (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之后以师生共评的方式进行探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介绍一些其他优秀的舒伯特作品供学生课后欣赏。

  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了解音乐的旋律组织形式,副板书的内容以知识点为主,方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音乐课说课稿12

  我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的音乐教师黄晓乐,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一堂唱歌课综合课《采金秋》。

  说教材:

  本 课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藤篮》中的第三课时《采金秋》。《采金秋》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 乡村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学生们勾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象。本课时就是以学习这首歌曲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说教学目标:

  包括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创编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对歌曲《采金秋》的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丰收的良好情感,从中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说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节奏练习以及大跳音程的学习。

  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提问导入法、互动学习法、分组游戏法等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

  音乐课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学习歌曲后,我让学生用各种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同时分组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从而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节奏训练、歌曲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组成。

  首 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同时也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呢?”这个问题和学生的 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学生肯定会回答“秋季”;而后我接着提问:“那你们喜欢秋天吗?”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回答“喜欢”;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出一系列喜 欢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气候凉爽”等等;与此同时,我借助学生的回答继续引导:“秋天是凉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声音更 美!不信,你们听: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这样,我就顺利引出了这节课的第一条节奏训练,同时大屏幕上也出示了这条节奏,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 的声音来朗读节奏。接着,大屏幕上出现歌词,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今年又是大丰收喂!”并且要突出强弱,这样促使学生对歌词的旋律 产生兴趣;随即大屏幕出现旋律,学生随着琴声演唱这一乐句,在演唱中即时纠正学生在音准或节奏方面的错误,从而顺利解决了大跳音程这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歌 曲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第二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节奏难点,也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产生了一 定的兴趣。

  节 奏训练结束后,本课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歌曲学习。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两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所以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不会感到很陌生。大屏幕出现了 《采金秋》的完整歌谱,我首先采用童声的演唱方法给学生范唱了一遍歌曲,同时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描绘的情景;接着,又让学生听一遍教学磁带中学生演唱的这 首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顺势鼓励学生:“现在我们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们会比他们唱得更好!”接着,由我弹伴奏,并带着学生 演唱《采金秋》,在演唱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此反复几遍,学生对这首歌曲逐渐熟悉,最后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 后,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创编节奏。学习完歌曲后,我拿出准备好的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学生领取一部分打击乐器,要求学 生利用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同时完整地进行歌唱表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由于有了多种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 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整个课堂设计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大家!

音乐课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时《歌唱二小放牛郎》。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静静地听了一段后,我问学生可曾听过这首歌,许多学生摇头,但表示好听,我把音量调小,用低沉的声音向学生介绍歌词大意,并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三、四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并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断,向学生介绍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五、拓展延伸,说写碑文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

  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六、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给予指正。

音乐课说课稿14

  当幼儿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时,也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其中办家家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歌曲《办家家》就是根据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歌曲旋律简单、重复,有很强的表演情节;歌曲中说唱结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给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体现了歌曲欢快的风格。

  目标的确定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中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但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从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

  (2)、根据角色情境及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3)、在表演时尽量用眼睛看着同伴,体验目光交流带来的快乐。

  2、 在目标中提到"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同时,创编表演动作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幼儿已有办家家游戏的经验 2、图谱3、游戏道具:眼镜、炊具、布娃娃等二、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主要是激发幼儿兴趣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愉快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2提问法:主要是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

  3图谱演示法:通过形象的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三、说学法:四岁左右的幼儿更习惯形象思维,本节课我运用了角色表演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对唱和齐唱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说唱部分通过把难点前置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四、说活动过程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是谈话导入:"你们喜欢做游戏么?你们玩过办家家的游戏么?是怎样玩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游戏吧。"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来再现办家家游戏情境,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和动作。

  (二)从游戏中提升歌词及动作,进行节奏训练。

  教师提问:"刚才你们是怎样做游戏的?"有意识反馈并提升幼儿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学习说唱结合的部分并进行节奏训练:

  切菜:χχ χχ │χ χ│χχ χχ │χχ│炒菜:χχ χ│χχχ│χχ χχ │χχ χ│炒小 菜 炒小菜 炒好 小菜开饭了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活动重点分解并前置,通过积极引导幼儿再现自己游戏的经验来练习节奏学习歌词,为下一步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办家家不光是一个好玩的游戏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教师和幼儿一同听歌曲。

  2、 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内容,教师边贴图谱边唱出歌词。

  3、看图,教师清唱歌曲。

  4、幼儿边看图谱,边跟唱歌曲。

  (时刻提醒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不要抢,不要喊)4、根据角色唱出歌曲中对唱和齐唱的部分。

  "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样唱这首歌?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图谱,指导幼儿分角色唱,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学习歌词,借助图谱的帮助让幼儿听音乐自觉学唱歌曲,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四)创编表演动作1、幼儿两两结伴,听音乐做游戏。(按幼儿扮演的角色分别进行打扮,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到游戏当中去)2、教师提升丰富幼儿动作,再次进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时进行目光交流。

  4、活动过程中注意要渗透热爱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动延伸。在表演区提供歌曲伴奏带,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中创编替换新的歌词进行表演唱。

音乐课说课稿1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又到了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姑娘如期的和我们相约,小草探出脑袋,花儿散发芳香,小鸟枝头歌唱,还有,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这就是我今天 说课的课题《春雨蒙蒙的下》。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思想与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的下》为第十册第六课,教时安排在了正值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词简洁隽美,曲调抒情形象的童声合唱曲。使人由衷赞美春雨,热爱春天,对春天充满希望。

  2、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示个人魅力。

  3、目标的确定与分析

  ①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②技能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4、重难点的确定与分析

  ①重点: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

  ②难点: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5、教时安排

  我将本课设为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感受和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正确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喜爱、赞美春天的情绪。

  6、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钢琴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模仿雨声的乐器 同一首歌节目表演

  表演春天的头饰、道具

  二、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设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讨论法——通过自制乐器、处理歌曲、讨论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才能展示法——通过同一首歌这种特别的形成给学生足够空间,把他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4、多媒体展示法——通过MTV、录像、Flash动画等形成,丰富学生的视野,获得多种体验。

  (二)说学法

  1、体验法——让学生置身于音乐表演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2、模仿法——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创造意境。

  3、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制作乐器等形式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让每个学生互动脑筋,团结协作。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导语:春天来了,她的使 者——春雨也悄悄来了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快活的下,让我们在雨中歌唱舞蹈,尽情的欢笑

  活动: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创设情境,教师轻吟诗歌《春雨沙沙》

  意图: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引导学生情随意走,达到审美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目的,获得身心的愉悦,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合作探究

  1、导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绵绵的春雨让春天更加诗情画意。

  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境

  教师范唱歌曲

  意图: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对音曲的整体感受和审美体验,在美的情境中,学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学唱歌曲。

  2、活动:学生用LU 来体会歌曲的韵律

  意图: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

  3、讨论: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

  总结方案如下:

  ①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

  ②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

  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

  ④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

  意图: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

  4、导语:这首歌不但旋律动听,歌词更是简洁隽美。“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句式对称整齐,色彩丰富。

  让我们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完整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面向全体,通过朗读歌词的形式来体验音乐的韵味,学生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旋律和歌词共同赋予的美,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学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表现歌曲,参与创作

  活动: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装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泽一段“春天的交响曲”。

  意图: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拓展延伸 才艺展示

  走进春天同一首歌校园联欢会

  导演 策划:全体师生

  节目单:

  1、同一首歌(全体师生)

  2、歌舞表演《春雨蒙蒙的下》(学生)

  3、配示诗朗诵《春》(师生)

  4、合唱《春雨蒙蒙的下》

  (学生)

  5、诗词串联《春天里的古诗》(学生)

  春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春江 白居易《忆江南》

  春花 杜甫《绝句》

  春风 罗洪先《后园咏》

  6、舞蹈《雀之灵》(教师)

  7、器乐联奏(学生)

  古筝《春江花月夜》

  笛子《早春》

  手风琴《杜鹃圆舞曲》

  8、歌舞《小鸟小鸟》 (学生)

  9、春天的寄语(师生)

  10、同一首歌 (全体师生)

  意图:这是一台联欢会,一台属于学生自己创作的联欢会,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同一首歌为背景,以极具审美体验的春天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在吟诗、诵文、唱歌、舞蹈、演奏、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学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课整个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和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评委和同行的指导、帮助。谢谢大家!

【音乐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课说课稿01-13

音乐课《在暑假里》说课稿11-09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优秀06-07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优秀[实用]06-07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活动说课稿范文10-01

音乐课教案02-24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5-17

音乐课后教学反思06-08

音乐课教学反思05-29

音乐课教学总结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