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12-15 06:56: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实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实用】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

  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懂得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说两种树的特点。

  2、今天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起来到了这里,成为我故事当中的小主人公。我现在就来读读课文,看看学完课文后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兴趣读】

  二、朗读质疑

  1、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比赛读课文。指定段落读,要求:吐字准确、声音宏亮。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讨论问题。

  【锻炼学生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三、朗读感悟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他俩有什么不一样。⑴、当小柳树吐绿、发芽儿、长叶之后,他看着小枣树说了些什么?态度怎样?“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⑵、当小枣树结满枣子,大家在树下品尝枣子的时候,小柳树是怎样想的?读一读。小枣树责怪、取笑他没有?而是在小柳树一再追问下她才开口。读一读小枣树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7、分角色朗读全文。

  【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课文,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体会它们性格的不同,通过比较明白小柳树前后表现不同。】

  四、实践活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醒。

  五、课堂总结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2、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

  3、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用一组成语来告诫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苹果为什么落地》是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好奇》中的一课。本课主要是探究由地球引力而产生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和交流中,逐渐认识到“重力”形成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

  第一课时主要探究第一个活动过程“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让我们来研究吧”,这是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由地球引力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器。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落地的现象为基础,按照“谈话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汇报小结——拓展下课”的科学认知程序,来探究“苹果为什么落地”。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质疑——提出解决方法——自行验证解决的教学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从教学方法上看,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暗箱类事物”的科学探究历程,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的本质是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四、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伊始,先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苹果落地的图片,讲牛顿的故事,让学生围绕苹果落地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地.

  (二)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引导学生猜想“苹果为什么落地”?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该怎样设计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什么仪器?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从而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让学生在小组内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实验中的现象与发现展开讨论,学生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苹果落地

  牛顿————————科学家

  (发现好奇)

  苹果落地

  观察研究

  16、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五、教后反思:

  我很高兴,也很赞叹孩子们,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态度让人钦佩,也让人折服。

  1、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上面的片段中我思考了很多,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牛顿和地球吸引力方面的资料,课后再作一些拓展,这样做一者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具体地运用。

  2、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地方,一起探讨的地方,一起寻找答案的地方,而不是为了书本在教学。撇下教参,拿着书本,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我感觉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研究性学习进入语文课堂。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本堂课上,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极有兴趣,很想急切地知道答案,对于地球对哪些东西有吸引力兴趣极大,同时也想找出反驳别人的理由。因此在完成这次的课外寻找资料过程中,学生便表现得非常主动。在课外寻找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并且蕴含其中的探索精神,更显珍贵。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寻找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语文,丰富自己。也使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清澈的湖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的一篇课文。现就以下两方面说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科技突飞猛进,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间站相继兴建,新能源不断开发,然而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生存的环境正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如不警醒,人类终将遭遇灭顶之灾。

  保护环境,关爱自然从小是做起,从自己做起。就是给我们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到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

  2.说教材的内容安排

  跟随着小洁的月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胸鹰,赛跑的“龟兔”,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面包纸扔进湖里的时候,她看见那清清的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天空和如画的山峦。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拽紧了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3.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陪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德的熏陶,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4.课时建议:

  2课时或2课时以上。

  二、说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欣赏、变幻、展翅高飞等词的意思。能用……像……练习说句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促进学生的阅读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和行为美的和谐。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说学情

  从二年级已有知识和经验来看。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比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景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用课件图画,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从而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美好环境的感染。

  2.自主探究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识字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渎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成为学习的.主人。

  3.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体验。

  4.练习说法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在本课中,我设计了想象说话和句式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朗读感悟学习法。

  五、说教学课程序

  1.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前准备:画环保图画。

  2.设计思路:

  语文是一门审美性较强的学科,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体操。我想这种美的体操应该是语言文字的涌动,去感悟。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激趣导入,感知美——初读课文,寻找美——自主品读,欣赏美——交流讨论,发现美——拓展练说,延续美

  3.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美

  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给大家去看一弯清澈的湖水。(出示课间)清澈的湖水是怎样的?说一说。感受有情境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老师在问: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带着喜爱之情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寻找美

  风景美,语言文字更美。引入初读全文。给难读的生字做上记号,划出词语,多读几遍。

  交流预习情况,把难读的字、词指出来,再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互相合作帮助。(课文指出,教师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1.把难读的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纠正字音。

  2.检查学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注意把字音读准,及时评价。

  3.表扬学习成果:自学能力多强啊!读对了这么多生字和词语。让我们随着小洁荡舟湖上去欣赏如诗画的美景吧。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把句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板书:景美)

  (三)自主品味、欣赏美

  教师请学生来说说找到的句子。课标强调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补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是单纯性,机械的分析,要重朗读感悟,我依据理念这样

  课件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在赛跑。

  指名读句子,比一比谁读的好,进行朗读争星,鼓励学生乐读美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师板书山石奇特。

  在图上找一找,认一认这些石头,用动作表演“展翅欲飞”。

  再指名读,读出有趣,肯定,你完全有资格做小导游了,为我们介绍一下其它的山石。

  引导说话练习,图上还有怎样的山石,积累语言出事出示课件词语卡、奇峰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美不胜收

  读一读,积累词语。

  合作背诵(师生合作,美美背诵)

  1.课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读读,湖水给你什么印象?(平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闭上眼睛读一读。,感受美丽湖水。

  此时小洁的感觉是怎样的?有感情的读,我觉的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过渡:小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静的美,继续汇报美的句子。

  3.课件出示: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跳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重点能解决“跃”是什么意思?感受小鱼的有趣。结合老师范读——想象读——表演读,多种形式读,读中感悟景之美。

  4.在音乐中齐读1——4突然之前自然段。

  引导学生欣赏美的风景、感受美的风景。在教学设计中我是紧紧扣住朗读,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四)交流讨论,发现美。

  过渡,山石美、湖水美、鱼儿美、人更美,你从哪里看出来?(板书:人美)

  引导学生抓住面包纸的主线,抓住“刚想”“生怕”“”三个词语。指名,读,她在想什么?(想象读,想象说话练习)

  小洁在欣赏美景时又发现了什么?读出“不满”的语气。(板书不满)

  小洁把纸扔进河了吗?找出文中句子,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象在寻找什么。————她在寻找什么呢?生:垃圾箱,清洁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续美

  假如你是小洁,会对乱扔香蕉皮的小孩说些什么呢?(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学生个性的表达愿望。)

  (六)总结全文

  简述本文大意,让学生谈谈学后想法,强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七)说板书

  板书是整堂课的教学思路的缩影,是教学的蓝图。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家》是一篇儿童诗。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这首儿童诗就是以“家”为题,从比喻的角度写“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的家”,培养儿童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六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4行),点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二层(5~6行),点明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儿童的家。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运用“什么是什么的家”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准备采用电子白板中的一些功能,如:播放《娃哈哈》,在出示生字后,让学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把词拖到相应的图片中,抓住儿童诗的特点,以不同形式的'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整体诵读课文,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事物间联系,让学生在语文时间中提高语文素养。

  2、想像与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在学习课文开始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面,边看边想像启发学生体会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3、由扶到放,我先出示第一句,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家,让学生知道这是打比方的句子,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其它的句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学,动手找一找,画一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诗歌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四、说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先出示图片,再出示词语,读词语。

  2、初读课文,为图片找家,找到后连词成句,之后做一个游戏,为图片找家,指名学生多媒体演示。

  3、美读课文,说一说你是送谁回家的?到它的家里去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设置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演演、读读、想想,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风景图,配以歌曲《大中国》,让学生读出自豪感,最后齐唱《娃哈哈》,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么美的儿歌,你愿意把它记下来吗?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配乐背诵儿歌。

  5、教学生字。

  这就是我说课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短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的利弊关系。

  二、说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情况,本课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11个生字,写1个字,体会“落、打、飘”的用法。(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且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描写,让读者去猜,因此,我认为文章的重难点是:(1)认字写字,体会“落、打、飘”等词语的用法。(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3)适当地进行知识拓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创设意境法。

  让孩子们都来做小水珠,去亲身体验一下它的千变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件的辅助下,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2、学法:

  ①读中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采取自读、小组合作读、开火车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

  ②质疑问难法

  通过师生互问、学生质疑,引导孩子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自由合作探究法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朗读,讨论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

  五、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课的教学需要,我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并要求学生回家充分预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由教师利用课件直观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四则谜语,巧设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接着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些谜底发现了什么。学生有可能讲,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或都跟水有关等。趁势让学生初读课文。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猜谜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低年级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初读课文前我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提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给自己提读书要求,明确初读目标,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再用课件直观地出示所要认的11个生字,让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用好办法记住生字,其中尽可能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如联系法、形声法、加减法等。因为,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三)细读、品读课文

  认字环节结束后,选一小组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其余学生想想“我是什么?”,读后回答,课件点出一滴小水珠,问“谁愿意做小水珠”,可能会出现很多学生都想读的情况,那正好设定情境:大家都是小水珠,自己小声读课文。说出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出相应图片,为了后面的排序做铺垫。(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再指名小组读后,课件出示太阳晒,水变成汽的图。直观得让学生认识到“遇热水会蒸发”。水还会变成云,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图片,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问“我什么时候穿白衣,什么时候穿黑衣,什么时候穿红袍?”小组展示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填空,体会比较“落、打、飘”的不同用法,进行词句训练。(我这里所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体会比较不仅积累了语言,还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学完一、二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水珠、汽、云、雨、雹子、雪”图片,学生排序,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师范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后,课件出示①平静的池水;②缓缓流淌的小溪;③奔腾的江河;④波涛汹涌的大海;广阔无垠的大海。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环节使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让学生自学,并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课件出示灌溉农田的情景,水电站,洪水暴发的情景和拦河坝。

  (四)写字

  正如同识字教学一样,写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同样重要。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学生可能会说“黑”或“器”,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再由教师范写,学生点评,在书上写好这个字,然后在剩的字中再选一个写,先自己仔细观察,再写。整个写字过程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地分析。

  (五)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将课后泡泡中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使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动脑动手。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坐井观天》

  一、教材编排意图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故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要像小鸟站得高,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十三课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因此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识广;(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小学生认知很直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文中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进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略知文意,引导自主识字

  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刚刚打开课本,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这样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勇于面对主动解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完成任务,边作记号,老师边巡视,指导认读。

  3、借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语境中识字)

  4、指导识字,出示卡片,先带音节出示,再去掉音节出示。读准“信”、“青”。

  (三)研读

  在能够流利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

  1、录音范读课文。

  2、找生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思考时间两分钟。先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这里给学生充足时间(5分钟)。

  3、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自由表达。

  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精读(多样读法,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1、个别读,想象故事情境。(读重点段落——三次对话)

  2、齐读本课词语(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

  3、范读,语气感悟,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心态。

  4、对话读,听中感悟。(师读小鸟,生读青蛙)。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引读法、美读法(把自己当小鸟、青蛙,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读中学生自己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五)理解寓意,开拓延伸

  1、在上面通过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读书收获,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出课文寓意。

  2、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内涵,培养形式创造性思维。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解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1、字词上图文结合,插图上找“井沿”、找“边际”。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沿”应该注意什么笔画,“信”字、“际”字。写一写,认一认。

  2、指导学生读中发现问题,问一问,探究问题,辩一辩,解决问题,论一论,以读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3、设计科学启发性的习题:

  (1)用“因为……所以……”说一说,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小鸟说……;

  (2)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3)用简笔画设计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寓意。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11-12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5-2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8-13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2-03

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7-14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0-24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5篇10-26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5篇)08-14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21篇)09-07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