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6-27 00:38: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放弃射门》是小语教材第十册第八单元的首篇课文。讲了福勒为了避免踢伤对方守门员西曼而放弃射门的感人场面。从而体现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由于是最后一单元的课文,所以训练重点要综合体现整册教材训练点,但还要把“阅读时要有独特的感受落实在教学中”。教者要全方位考虑。针对此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力目标:学习运用作者对比赛场面,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出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二、说理念

  1、开拓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

  三、说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现在的孩子喜欢足球的特别多,有的学生为了观看世界杯,宁可不睡觉,不吃饭,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对于这样一篇描写足球的文章,肯定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老师如果不在导人上下一番功夫,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位球星?学生纷纷举手讲自己喜欢的足球明星。什么贝克汉姆、贝利、欧文……喝可真不少。我接着说:王老师也是一个超级球迷,我最喜欢的球星就是罗纳尔多。下面先请大家看一段罗纳尔多的精彩的射门镜头,记着,看后要有话可说。(看罗纳尔多射门的录象集锦,下面的学生都他精彩的球技所折服,一片唏嘘声)看后有的说:罗那尔多我爱你、他带球的水平太高了,我真佩服他;有的说:那足球就像粘在他脚上一样;还有的说:我体会到了行云流水的含义、射门太激动人心了……

  我紧接着小结过度,足球的比赛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射门的较量,射门是足球比赛最辉煌的,但我们今天即将要学习的《放弃射门》也同样辉煌

  板书:放弃射门

  (二)、切入重点,分析写法

  本文场面描写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写作例子,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个写作契机,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写作渗透。

  首先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那一段写了福勒放弃射门?学生马上找到了是第三自然段。这时我马上说:仅仅是福勒射门和放弃射门的一瞬间,作者用这么大的篇幅,把当时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场面再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好象真的看到了一样。什么原因使我们有如此真切的感受?有什么窍门吗?接下来我以大屏幕出示另一篇福勒射门的文章,让学生与书中的描写相对比,看看哪一篇更好,好在哪里。“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福勒带球冲破,直插对方禁区。这时禁区里只有守门员西曼一人,即使技术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球射入。这时的西曼要用自己的身体堵住势在必进的足球。福勒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只差最后一击。因为西曼扑到他的脚前,所以,他猛地将脚收了回来。于是摔倒在地。“

  学生发现:这段话少了许多人物的动作描写,还少了许多介绍当时紧张、激烈场面的词句等。

  我及时总结:“是的,要想把当时那精彩的一瞬间用你的笔写下来,就需要紧紧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以及人物的神态来进行刻画。同时还要把当时紧张的气氛描写下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情况。”

  通过这种对比的教学,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到如何写精彩。比老师费劲口舌的去说,去指导要省好多力气。真可谓事半功倍。

  (三)、应用学法,创造性表演

  孩子都具有表现欲,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件事乐此不疲。因此我设计了创造性表演这一环节。我问:“福勒由于西曼的扑球 ,他放弃了射门,摔到了。发挥你的想象,在球场上,这时候最可能发生的将是什么?如果你是福勒,你爬起来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此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说:“很可能发生一场战争”“我起来就会打西曼,或者骂西曼”。看学生的想法多真实呀!然后我让学生到文章中找答案,看看福勒是怎么做的,并填补课文空白,相像福勒和西曼语言和心理活动,最后四个人一组,仔细研读第四自然段,发挥你们的想象把福勒为西曼向裁判求情的场面创造性的表演出来。其他学生当评委,对表演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进行细致观察,为写作做准备。

  在此环节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既能锻炼胆量,又能训练观察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学习写法,进行写作

  学生对习作总有畏难情绪,在课堂上就写,那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到目前为止,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到最高状态,老师适机点拨“到现在我还在回味刚才同学们的表演,多精彩啊。我想:如果我也能像作者写福勒射门那样把同学的表演写下来那该多好啊!你们能写下来吗?”在学生高喊能的情况下,我马上出示习作要求:

  1紧紧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把刚才的求情一段写下来

  2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要求工整,只要你自己能看出来,能读出来就行。如果可能有些句子和词你也可以用横线代替。

  3写好之后我们进行交流可以吗?

  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写完,并在课堂上做交流。没有写完的课下写在日记本上。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识字6》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数量词的归类识字。教材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第一小节展示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认识六个生字;第二小节展示的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认识三个生字;第三小节展示的是一幅公园景色,认识两个生字;第四小节描绘的是少先队员的活动场面,认识三个生字。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识“海、欧”等14个生字,会写“海”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识的事物。

  4、培养学生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的创造力。

  3.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顾名思义,教学重难点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美观、正确。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并会写“海”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量词来表示一些事物。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叫小老师领生字,以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手段方法,促使学生爱读乐读,从中认识巩固生字的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整节课都以去郊游这么一个情境串联起来,首先以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玩,那咱们个地方可美了!你们想去吗?好!那现在就出发!”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来了,为下文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然后创设情境,以图片引出第四小节的内容“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并把它作为一个拿票上车的一个关卡,只有认识了这些字才能拿票上车去游玩。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就更高了,为了过这一关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听讲与思考。一个关卡通过了,这样在新课导入过程中第四小节也就学完了。可以上车出发了,并接着引出今天所要去的.地方,出示:海边、乡村、公园。这些地方美吗?有些什么景物?让学生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自己去学习《识字6》的一、二、三这几个小节。为了巩固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我又提出“如果你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忆认字的方法,更好地去自学文中的生字。

  2 学习课文一、二、三小节

  首先来到的是海边,出示海边的风景图,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示范句式“你在哪里看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在语言环境中强化识字。由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出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学生进行认读,再齐读第一小节,强化认知。

  接着出示乡村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课文哪小节是写乡村的,并指名读一读。“在乡村你又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秧苗、稻田、鱼塘、果园。再对这几个词语进行认读,并齐读第二小节。学习第三小节的方法与前面两小节相同。最后课件出示这三小节的课文,让学生看屏幕齐读,更好地巩固这三小节的学习。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适当的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游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

  3 自主认字和识字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来进行生字的教学,这样学生对于这些生字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学习起来也就容易多了。首先指名学生来读一读,让全体学生都了解这些字,再请位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读生字,这样与老师自己领读相比,学生会感到新奇,积极性也就显得更高了。会读生字了,还要有所注意,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也是他们探究、思考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能力。以上的生字教学都是在带拼音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学生基本掌握生字的读音后,我又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并让学生说说以什么办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而且对于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会变浓厚。最后再对生字组词,以更好地记忆。

  4 指导书写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会写“海”字,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首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海”字,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说说要注意的地方,大致了解“海”的结构位置,接着教师进行范写并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字。最后学生实践,进行练写,培养书写能力。

  5 学习数量词

  学生再读黑板上的词语,然后让他们帮忙从课文中去找找这些词语的好朋友,由此引出数量词。学生在以前的练习当中就做到过许多有关数量词的题目,所以数量词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也知道许多的数量词,所以我又问到“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室,你能找到哪些数量词?” 设计此环节在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

  6 板书设计

  一只海鸥  一畦秧苗  一道小溪

  一片沙滩  一块稻田  一孔石桥

  一艘军舰  一方鱼塘  一竿翠竹

  一条帆船  一座果园  一群飞鸟

  此板书设计的目的:抓住文中的重点来板书,直观、清晰、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我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认字,让学生在感受美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的同时,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通过多种方法、方式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使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实现本课识字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雷雨》一篇是看图学文课。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课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说过程】

  《雷雨》一课描写的是夏天下雷雨时景物变化的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预设,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进行导入并组织学习生字词。第二环节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部分。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欣赏关于雷雨前后的一些图片,然后紧紧抓住了“乌云、大风、闪电、雷声、雨、彩虹”这几个词语,通过引领让学生给“雷声、乌云、雨、大风、彩虹、闪电”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而让学生对下雷雨的整个过程有个更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按雷雨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分成三部分。第三第四环节是对每部分内容进行精细的解读,引领学生抓住其他一些景物以及文本中的一些经典字词和句子,如“压、垂”等字和“雨越下越大……”等句子来赏读全文,读懂全文。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思路也很清楚。

  【说方式】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同桌合作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简约识字环节。由于本文涉及的.生字不多,只有四个生字,而且“压、乱、垂、虹”四个生字识记简便,可以利用学过的生字通过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识记,所以在识字这一环节,我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准字音说出识记方法再读相关词语既“一读二说三再读”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文本的理解中。

  2、图文结合,朗读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几张关于乌云、闪电、雨、彩虹的特写图片,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初读课文之后,我安排学生对雷雨之前之时之后的一组图片进行课件展示,在赏完图片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从而再让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以此来理清课文的脉络,把课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部分。又如:课文第一段“黑沉沉”这个词学生不容易理解,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雷雨前的云很黑、很厚,所以看起来“黑沉沉”的。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

  雷雨时的情境,使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3、引导想象,加深体验。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后景色的感悟。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使学生边读边思,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看课件。而不是采用图解文字的方法。如:在读到“……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不叫。”以及“……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两个句子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议论“叶子为什么不动,蝉为什么不叫?”“如果是你,当时你会怎样?”以及“蜘蛛逃走了,他可能去了哪里?”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让学生感悟出此时此刻天气的闷热。

  4、体会悟趣,训练词句。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然后追问:①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近,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中,对“垂”字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给“垂”字换个字,即找找近义词的方式从而得到正确解读。再如“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中“越…越…”就用得极为准确,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听雨声,学生自然体会领悟出雨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从而会说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并且以“乌云越来越(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 )雷声越来越()……”的词组练习加深对课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可见,紧密联系视觉听觉效应等方式,在此基础上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然后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书雷雨前有乌云、大风、闪电、雷声;雷雨时雨量由小到大,大到小来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晰。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26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韧”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2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情感目标:

  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划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 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以上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五、板书: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学法让学生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创造。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3个生字,会读”耘田/绩麻/未解/耕织”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山水田园风光的:幻灯片轻松舒缓音乐卡片(1、词语昼耘田绩麻未解耕织傍桑阴2古诗<、山居秋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____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想)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2、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师简介图片内容)

  3、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本课: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怎能不让人喜爱?怎能不让人陶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___范成大(板书)、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搜集到关于范成大和<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

  5、检查课前搜集请情况、

  6、师小结、(多媒体出示:范成大,宋代诗人,字智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自幼聪明,官至参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共60首、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

  二、初步感知,了解古诗内容、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3个生字:昼耘绩(指名读,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记忆生字、)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全班齐读、

  3>指名读古诗,师正音、(多音字:“兴供”都读四声)

  2、再读古诗,读准节奏、

  1>放录音,生听并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3>师生分句读

  4>男女比赛读

  3、三读古诗了解诗歌内容、

  1>默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感知诗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交流汇报a、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解释

  四时:一年四季杂兴:各种兴致昼:白天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未解:不懂得供:从事傍:靠近桑阴:桑树下面

  b、诗句:指名汇报后,师小结、(多媒体出示)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要除去田里的杂草,夜晚还要在灯下把麻搓成线、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事,各自都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田织布的事(却并不闲着

  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靠近桑树的地方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3>同桌交流:一人说诗句一人说意思然后交换、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人的心声、

  1、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静静的读这首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看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2、生默读并思考。(播放舒缓音乐)

  3、交流汇报。A、昼耘田b、夜绩麻c、学种瓜(板书)师: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

  4、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生:我最喜欢“夜绩麻”的画面,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生:我喜欢“昼耘田”和“夜绩麻”,因为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们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劳动。(板书:辛勤劳动)生:我最喜欢“学种瓜”的画面,因为从这个画面里我能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爱劳动。(板书:爱劳动)生:我也喜欢“学种瓜”,因为从这里能看到那些孩子们很天真有趣呀,自己不会,还去学别人得样子,真有趣。。。。。。(板书:天真有趣)

  6、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聪明,说的非常好。请大家再想想面对这么辛苦的农民伯伯,这么天真可爱又热爱劳动的孩子,范老先生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很棒!你们值得我们敬重!你们很了不起。。。。)非常不错。诗人正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同时也赞美了农村儿童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

  1、指导朗读。A、师:对这些勤劳的人们,你们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赞美敬重尊敬。。。。)请大家带着赞美和敬重的感情来读第一句,好吗?(指名读)

  b、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大家又是什么样的感情?(赞美喜爱)好,我请个同学来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和喜爱的感情。

  c、分组朗诵,全班朗诵(防轻松舒缓音乐)

  2、背诵。)a、看板书背诵b、同桌比赛背c、指名背d、全班闭眼在音乐中背。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田园诗美不美?还想欣赏别的田园诗吗?多媒体出示:王维的《山居秋鸣》及相关注释。

  2、生自读古诗并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比赛读,比赛背(对于读的好的同学和能背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奖品)

  六、作业布置。

  师: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它体现了我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下来多去积累,多去阅读。下节课我们接着比赛,看谁能夺得冠军?有信心夺冠吗?(好,下课)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耘田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天真可爱

  (喜爱)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五彩缤纷”。

  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感悟语言的美,能仿照句子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是:

  1.通过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能仿照句子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我的教法和学法是: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图文结合反复品读、深究、讨论,感受秋雨的美。

  我的教学过程是:第一、通过词语积累,游戏导入课题,利用有感情的朗读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这过程中,我觉得达到了我要的效果,学生的热情激情都有了。第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我利用总分总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利用范读让学生体验课文情感,抓住课文线索,让学生读课文,说对秋雨的印象,找作者对秋雨的印象,最后品读句子。第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第一自然段我略带过了,只是和学生合作读了一遍,然后很快过渡到第二自然段。因为第二自然段是精读部分,所以把第一自然段看作是过渡部分。在讲第二自然段时我重视“读”的语文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读课文达到品读的效果。其中我抓住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细读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划出表颜色的词引出课文内容,然后利用课件图画,抓住关键的词指导学生的朗读,也随机让学生说了说课文的比喻句。第四,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主要是让学生用“…….像……”仿照课文说比喻句,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就省略了,留到下节课学习。

  我觉得在这节课中我进步最大的是:时间的把握。以前我心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往往是前面松后面紧,到最后急。而这节课,在时间方面我显得比较从容。

  下面我就说说几点教学后的反思吧。

  一、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没有准备得很充分,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涉及到老师要说什么,过渡语也只是临时发挥,很多都用的不好,如本想说:女孩子更喜欢花,就女孩子来读菊花仙子这句吧,结果像平时上课一样,说得很死板,最后齐读第二自然段也是这样,想用诗意一点的过渡语,结果却机械地过渡了。所以朗读指导的不是很好,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而后面的教学也显得有点胸无成竹的感觉。又如我没有精心做课件,做得比较单一,上的时候发现有些缺陷,如出示水果图时,不够多,不够诱人,田野图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效果图。枫叶图如果能加上动感就更形象了。另外,图片上的最后一排字被挡了一半,这是课前没有发现的。从这里我体会到:充分的准备,详细的教案对于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重要。

  二、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这节课,我很多地方都不够体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如在让学生画出作者写对秋雨印象的句子时,本想多让几个学生回答的,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画错了,所以就叫了一个较好的学生全说完。在划出关于颜色的词时,我没有多让几个学生说,使得一些学生想说没机会说,如一直这样就相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指导银杏树这副图朗读时,我没有先让学生说说: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而是我直接告诉了他们。上完课后我总觉得还是在上二年级的课一样,还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去解决的教学模式。三年级是低年级跟高年级的过渡年级,要开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他们的要求要高过于二年级的,但是我一直在想:怎么过渡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平常教学中我也在尝试给学生提高的要求,但是一问不知,最后还是我提问题,学生答。在这里我希望有经验的老师能就这么问题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

  三、设计的难度不高,我觉得唯一有点难度的是在拓展上,仿照课文用“……像……”说句子,可是因为时间原因,我就没讲了。或许这个是一大不足吧。

  下面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提出的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爱吃的水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本课是通过实物或挂图及投影片,让学生运用普通话,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同学们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样子、颜色、味道讲给同学们听。(2)评出一两种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水果。

  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儿童的生活实际来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与人交流的勇气。根据学生的识事经历来确立本课口语交际的难点;怎样来激发学生能围绕“水果”积极地参与讨论,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数学目的: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

  二、说教法

  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投影仪、挂图、实物图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

  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看一看” 中学会辨别事物特征;在“想一想”中学会善于思考问题;在“听一听”中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尝一尝”中学会判断水果的味道,并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比一比”中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演一演”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逐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能力的获取过程比知识获取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初识事物的特点,为本课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场面。

  “看一看”:

  出示投影:

  (1)内容是一盘水果。这是创设生活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思考问题的习惯。先让学生看一看盘子里有哪些水果,平时看到过吗?吃到过吗?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让学生去说,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同学们能听得懂即可,不能要求过高。把学生说话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想说要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2)是一个水果店。让学生看一看,然后,引出问题。这些水果你平时看到过吗?吃到过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水果店里的水果一一辨认出来,如果有困难,大家在一起讨论,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想一想”:

  联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平时吃过哪些水果?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如果有叫不出名称,说出水果的特征,就让大家来帮助你解决。在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注意那些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学生,要多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另外还要注重说话要有条理。让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例如按“名称——样子——颜色 ——味道”来说,即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说。在这个环节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言,说出生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营造口语交际的环境。

  “尝一尝”:

  出示准备好的水果实物,让学生亲口尝尝其味道,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再“评一评”在这些水果中,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水果是什么?因同学们的口味不同,说法不一,少数服从多数。同时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平时要能做到注意卫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尝一尝,培养学生的.辨味能力。

  “比一比”:

  选同学位最爱吃的水果,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它的特征。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最具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演。同时从各组里抽一名学生当评委,教师给予引导,提出比赛规则,评一评谁说得最好。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相互作学习,取长补短。鼓励学生善于表现自己,锻炼自我。从而学会怎样把事说明白,说清楚,说具体。并能做到表达自如。懂得听话时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述,边听边想,有不同意看法要用“我认为”、“我觉得”的语气向对方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习惯和能力。

  “演一演”:

  组织学生开展演示活动,并在演示的过程中及时反馈,相机纠错,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手、口、脑、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力。先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到大姐姐来作客,大姐姐揣出一盘水果放在桌上,用手指着会说些什么呢?先同桌说,再请学生表演。在表演中注意礼貌用语,如“谢谢、请”等。

  我还用投影片设计了两个图景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投影(1): “有个人挑着一担水果在街上叫卖。”让一学生扮演卖水果的,再让几个学生扮演买水果的。想一想,卖水果的可能会说些什么?买水果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先让同桌学生说说,再请上讲台表演,看谁表演得像,大家给予鼓掌,教师给予肯定。投影(2):“小姑娘拎着一些水果来看望一个病着的老人。”通过老人的表情和小姑娘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呢?先同桌表演试试,让学生看画面上的情景去想象,再指几个学生上讲台扮演一下,看谁表演得好。我用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图片来发挥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将口语交际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其口语交际的潜力。

【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说课稿06-09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4-27

小学语文完整的说课稿07-04

小学语文《太阳》说课稿07-01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07-09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03-13

小学语文《春雨》说课稿03-14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03-12

小学语文《白杨》说课稿03-09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