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说 教 材
翻开《胡同文化》,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少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说教,多了许多真切自然的情趣;少了一些“庄重”,多了许多诙谐;少了一些老调,多了许多雅致。好一幅清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它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同是市民生活的地方,由此也派衍出了市民文化,胡同与市民一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历史,像一位时间老人。作者谈胡同实质上谈的是胡同文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能体现文化气息, 作者也希望读者能感受这一份生活气息,这是分析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
而作者对于胡同及胡同文化情感的变化,还需联系作者的生平作恰当讲解, 让学生了解这一份情感的变化是自然的、伤感的、又是清醒的,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应很好地处理。
说 教 法
一、课前预习要求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1)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忍”是它的“精义”?
(2) 胡同文化为什么会衰落?它的衰落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说明:这个“课前预习”的设计,一方面是《胡同文化》一文内涵较深, 既有抽象的概括又有形象的描写、既有悠闲的调侃又有雅致的表达, 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可增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也不短小,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可有效地实现“长文短教”。)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导入: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文学的、艺术的文化是同学们重视并认可的, 而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却容易被忽视。所以为了更好地进入课文,可利用“词典”了解“文化”的定义,同时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 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胡同,走进“胡同文化”。
2.阅读理解:
(1) 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通过分析,明确本文文体。
本文是一篇“序” ,但是,整篇文章只有“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几个字, 表明这是一篇“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充满作者个性风格的散文。
(2) 打破从头到尾分析课文的思维格局,紧扣第12段,从“中间开花”,目的`是“突出重点”。
设计“教学手段”:对照多媒体课件的画面, 从文中精选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诵,使他们对文中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情认知。
设计“思考题” :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形式、精义。
讨论,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胡同文化的总体特点:封闭。
表现出的生活习惯:安土重迁、处街坊、易于满足、不管闲事。
总结: 这些生活习惯是闲逸的、简单的,体现了北京人的随遇而安、逆来顺受。
在这个部分抓住一些细节,仔细体味胡同文化的精义:文化活动:下棋、喝酒、遛鸟饮食文化:虾米皮熬白菜,嘿!语言习惯:闹学生、过学生可以推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作者突出胡同文化的精义“忍”时,又举了两个例子,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 师生共同体味京味文化。
总结: 忍耐屈从形成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封闭的胡同文化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重大组成部分。
胡同太多,以至于形成网络,而四合院就是这网中的“眼”,作者对胡同文化了解、熟悉,甚至是深深的依恋,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熟悉这四合院的生活,透过这个“眼”,我们可以看到胡同文化的内涵。如果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的话,四合院就是了解胡同文化的“眼”,因为北京人一幕幕的活的生活剧,都在这里上演。
3.赏析:
(1)学生齐读最后个自然段。
问:作者对“封闭”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胡同文化有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欣赏、喜爱,也有一些调侃(虾米皮熬白菜,嘿! )。
(2)但作者面对这种文化的衰落,又有何种感受呢?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感受的词: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3)除了怀旧、伤感、无可奈何,作者是否还有其他感情?
明确:从“再见吧,胡同”可见,作者对这一必然的发展现象有着一份清醒,有着一份超脱。这是难能可贵的。
(4)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种清醒和超脱?
明确:旧有的文化形态,在汹涌的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已显得“力不从心”了,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随着时代发展,胡同消失了,产生胡同文化的土壤没有了,高楼林立了,新的文化形态必然应运而生。
三、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推陈出新”的情况,要求学生举出几个话题,查找资料,写成小论文。这一环节,对学生的搜集资料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写作能力的形成都至关重要。
参考话题:
1.中山装— — 西装
2.格律诗— — 自由诗
3.文言文— — 白话文
4.戏剧— — 通俗歌曲
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厨房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学生观察厨房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通过画画家中的厨房或想象中的厨房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绘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者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的表现能力,还有事物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校方法,经过观察分析,进行一定的活动来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2.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家厨房照片资料、铅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相关课件(新老厨房的图片、画家的作品、学生作品)等。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视频导入
1. 播放一小段《中华小当家》做菜视频,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
2. 今天我们就来一堂有关厨房的课。揭示课题《新老厨房》。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观看动画片,把学生带入做菜视频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厨房的意义,为后面设计新课做好铺垫。二.看看我家的厨房
1. 教师展示现代厨房图片,学生比较自家的厨房。
2. 同学讨论,说说自家厨房不同的地方(包括厨房格局、常用的物品等)。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通过现代厨房和传统厨房的区别了解,懂得厨房的意义。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欣赏启发。
1.听完同学们描述自家的厨房后,教师与大家分享下其他关于厨房的`作品,用课件展示画家关于《厨房》的绘画作品和学生示范作品,
2. 教师提问:书本的三幅儿童作品分别用了哪些绘画工具?描绘的是厨房的哪一个角落?了解不同的美术用具、绘画方式表现不同的绘画效果(线描钢笔画、油画棒绘画、水粉画);明确绘画视度,学会抓住厨房的特色之处。
四、创作表现。
第一次练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创作一幅能表现自家现在厨房的特点的图画,可以选取一个视角,教师做巡回辅导。
过度:
五.设问导入。
刚刚同学们画的都是干净漂亮的厨房,你们想不想知道以前人们的厨房是怎样的呢?
六.拓展内容
引出老厨房的图片欣赏,与现代厨房图片进行对比,感受新老厨房的巨大变化。
七. 原因思考。
1.为什么厨房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厨房变迁的含义。教师总结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科技的进步。
2.预设问题:社会继续在不断快速发展,那厨房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八.交流讨论
1.教师设立大背景:假设你生活在一个世纪后的超级社会,你想象设计自己的未来厨房会是怎样的?厨房用具会有哪些改变?(可以从:结构材料;用具用途;燃料转变等方面考虑)
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设想。
九.想象创作
第二次练习:运用想象和夸张在原来的基础上创作一幅未来厨房的想象画。教师巡回辅导。
交流评价。
1.学生展示并评选作品。每位学生来老师这边领一个小印章,印在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上。
2.教师总体评价。
结课
情感延伸:教师总结,通过绘画自家的厨房,学会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养成观察的习惯,在家的厨房里多多帮助父母干家务。
课后交流与拓展
尝试用其他表现方式完成作品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 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 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 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 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3、教学安排: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难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三度音程听辨训练,熟悉旋律,律动。
(1)游戏导入通过音乐游戏,进行三度音程听辨训练,让学生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妙。
(2)合唱训练通过师生互动,学唱合唱部分的歌谱,并用竖笛合奏,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
(3)学唱歌谱采用划拍视唱法自主学习歌谱。
(4)演唱律动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第二课时: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下面重点说一说本课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
(2) 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4、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学生:有关春景的诗词、春天的植物(柳枝、花草等)、绘画工具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本课包含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思品、自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 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 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主二者相互结合。
2、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以“美”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 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1、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春天”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 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进行了场景布置,将关于春天的各种自然景观编制成多媒体课 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几棵柳枝,墙壁贴春雨、小草、小鸟、小花等图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生机所吸 引,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
2、导入上课开始,教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 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通过教师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配合多媒体动画,自然过渡到让学生欣赏春雨,学生 被绵绵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关春雨的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 诗句,学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这时让学生说春雨的感觉,便不知不觉引入了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 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 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地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 的欲望。
2、模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介绍作者,朗读歌词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雨老先生为我们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歌曲。教师先充满感情地范读一遍,和学生共同分析歌 词,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色彩美、韵律美、对称美、意境美的特点,这样师 生融合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
2、填词歌唱
6 | 5 6 5 3 | 1 . 2 | 3 5 3 | 6 2 . |2 - |啊! 春 雨 蒙蒙地 下
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划拍演唱,唱准时值。
3.歌曲处理如何使学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二声部要唱得清晰、和谐,要用较轻的音量,富有弹性的声音 歌唱,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来演唱,结束句表现出春雨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4.情感升华为了更进一步使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准确表达歌曲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选自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绿色钱包》里的插曲,并对《绿 色钱包》这部影片作简要介绍,了解歌曲的寓意,使学生懂得歌曲以蒙蒙地春雨象征祖国的关怀,以河边的杨柳、村前的杏花象征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 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将本课内容提炼与升华,让学生讨论用怎样 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分小组进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课前准备)、创作诗词、画一张画等活动,进行合作创编,这个创意使学 生从感知美、体现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给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每组推 选的代表到讲台前面进行成果展示,给学生搭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表现、歌唱春天,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观看优美的舞蹈,并有感情地演唱,采用第 一段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歌曲,第二段配乐朗诵(师伴奏),第三段齐唱、合唱。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诗朗诵等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 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对本 课进行小结,让学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春光。最后学生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本课我以美丽的春景为主线,层层 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 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的题目是《篮球运动行进间高手上篮》。我说课的顺序是这样的: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的上篮技术,行进间高手上篮是篮球运动最常用的技术,是中学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着重上篮步伐的练习,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学生,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动,活泼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运球上篮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的优良品质,以及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
四、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就是使学生正确的掌握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本课的教法:
A、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奥运会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B、讲解示范法——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
C、讨论、归纳法——讨论是以如何掌握运球与上篮为中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
2、学习方法:
A、自主探究法 B分析归纳法 C思考评价法 D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课开始时,我先通过提问奥运会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让学生有展示的平台。同时在玩的过程体会动作,通过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
2、基本部分:
A、运球接力比赛:巩固和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为行进间高手上篮的教学服务。
B、主动参与阶段:通过先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技术图片,接着讲解动作要点,然后练习行进间低手上篮,让学生先掌握脚步动作,再让学生练习手持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动作,最后再对篮框做行进间低手上篮,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C、分层次教学:接着让学生开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小组长发挥骨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内容的三步上篮动作,通过巡视,纠正错误动作。
D、成功展示教学: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让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展示动作,体验成功乐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结束部分:
课的结束部分,我安排了放松舞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达到身心放松,另外为弥补课中动作技术学习时间的不足,还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运球技术的练习。促使学生多一些时间从事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七、说效果预设
1、80%以上可以掌握原地运球
2、70%以上可以掌握行进间运球
3、60%以上可以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
4、预计整节课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左右。
八、说教学特色
1、教学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渗透。
2、课堂设计在注重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在教学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后,然后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4、通过分发评价表,对学生本堂课所掌握技术动作、情感价值进行如实评价。
5、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富有活力的局面。
九、说教学反思
1、篮球教材,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较强,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喜欢独自投篮。要求学生完成运球的兴趣不强。
2、上课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3、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如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4、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5
下面我从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普及的今天,科学素养已成为新世纪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学科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
2、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改变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其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识特点:本章讲述几何光学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色散。相对于学生初中知识增加了对折射的定量研究,引入了折射率,其中本节的全反射和临界角是全新的知识。
(2)知识地位:本长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从定性认识提高到定量研究。本章内容也是学习下一章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把握好对规律的.准确认识。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
(2)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
3、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定性的问题,尤其是单纯的公式推导,不是很感兴趣;而对于演示、影像、声音、动画等感性的事物更能提高注意力。
(2)学生的知识准备:学生之前刚刚学习了折射率,而本节内容是在对光的折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研究,所以对于折射率的理解要先进行复习。
4、教学目标确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2、理解全反射概念、全反射发生的条件,理解临界角的概念,掌握临界角的计算方法
3、知道全反射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蜃景现象的学习明确一切迷信或神话只不过是在人们未能明了科学真相时才托付于自然力的一种做法
5、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对阅读材料“蜃景”补充了录像资料和CAI课件,使其有更生动的感性认识
(2)学法:在学习中学生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学生的参与探究,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本课内容:通过展示光导纤维灯和海市蜃楼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进行本课内容:
(1)复习准备:
折射率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介质间的关系
光从空气入玻璃和从玻璃入空气的区别:注意折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关系,为引出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做知识上的准备
(2)新课教学:
说明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概念
从光从玻璃入空气的现象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实验和课件演示全反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现象,重点突出临界角的认识。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学生推导运算临界角的计算公式:sinC?1n
进行一个小练习:光通过平行玻璃砖时的光路分析;有没有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
知识应用:利用课件来演示。解释现象: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
光导纤维的原理和应用
(3)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内容
说课稿 篇6
设计理念:
《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小组合作习惯已初步养成。在设计《水果拼盘》这一课时就是以这一理念进行的,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明白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意识到美要靠双手去创造。
教材分析:
《水果拼盘》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年级下册的第五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告诉了学习这节课的目的:水果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水果拼盘是一门简单易学、富有创意的实用技艺。制作水果拼盘时,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将水果切成各种形状,拼摆成色彩鲜艳,口味多样,造型美观的果盘。第二部分是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份草莓拼盘,第三部分是设计制作一个主题水果拼盘。整篇教材包括百宝箱、金点子、巧手站、聪明泉和小看台五个板块。这篇教材它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自己喜爱的水果拼盘,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想象,通过多方的构思,创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初步学习基本的水果切割技能,并根据主题设计和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水果拼盘;
2、在尝试中体验劳动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设计制作中增强自主、合作意识,通过赏析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基本上同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初步学习基本的水果切割技能,并根据主题设计和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水果拼盘;
教学难点:
使用一定的刀法技巧,拼摆成造型优美的作品,并有一定的主题和和想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盘子、水果刀、各种洗净的水果、一次性手套、牙签,香菜等
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一)首先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通过赏析水果拼盘课件,让学生在赏析中激起兴趣。
[此环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境,通过课件出示四幅水果拼盘图,直观、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能调动他们在情感和行动上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时间:2~3分钟)]
(二)再通过实物展示,探究制作方法
1、由展示教师事先做好的一个水果拼盘,并用课件显示步骤,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水果有不同的切法。(课件出示教师事先做好的水果拼盘照片)
2、来研究水果的切法
(1)有分块切:如一个苹果,可以分成若干块。要求均匀、形状好,便于食用。
(2)有连接切:如一个草莓,将其对切,使根部相连,形成另一种形状。
(3)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还有什么好的切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工具,如何利用水果的形状进行切、削、剥等技法并注意安全。同时说明,所用的.工具都已消毒,要讲究卫生,不能用手去摸。(课件出示水果的切法)
3、说明要求后让学生操作,练习刀法
学生领取:一二种水果
(1)可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进行各种方法的切割,创造出各种更美的形状。
(2)也可小组合作,把切割的水果拼成简单的作品。
4、展示作品,评价优点
练习后,选择性地请一二小组进行交流评价优点。
[这一环节以实物引入,通过范作的展示导入授课内容,既迅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起学生的动手欲望,又能树立榜样形象,使学生“爱屋及乌”,对劳动与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在课件上出示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刀法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分组制作时能合理分工,迅速投入制作,在制作中掌握方法,为下一个设计做好铺垫。选择性地进行评价优缺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作品。(时间:10~12分钟)]
(三)通过刚才简单的练习,合作学习,大胆创新
根据老师给你们很多水果,你们能设计一个丰富的、有主题的、造型美观的水果拼盘吗?(教师出示各种色彩的水果)
1、再次展示课件,看看别人设计和制作的水果拼盘,对你有启发吗?让学生观察,在讨论交流中,明白如何设计一个有主题的方案。(课件出示水果拼盘图)
2、那么请你也来设计一个主题的“水果拼盘”方案吧!(课件出示方案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设计指导:a、确定主题;b、制作步骤;c、设计草图;
“水果拼盘”的设计
作品主题: 作者(合作者):
所需水果: 工具:
设计方案(制作步骤或草图):
4、介绍一个优秀方案,共同评议优缺点(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的方案表)
5、根据评议,小组修改设计方案,
6、领取材料,小组制作“水果拼盘”
[设计一个有主题的水果拼盘,是本课的难点。设计水果拼盘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载体,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运用多种能力,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所以采用了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中,正确处理小组整体目标达成和个人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同时,教师主动转变角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知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时间:17~20分钟)]
(四)作品展示,集体评价
完成作品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谈创作过程,各组进行互评,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谈创作的过程,体现的评价是对活动过程而非纯粹活动结果的评价,这样,是为了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反馈以促使学生改进学习,劳动成果的评比应重在表扬鼓励,不管做的怎样,也要让学生感到成功,激发他们再次创作的兴趣,在整个课堂中创设一种人文的评价情境,为学生今后大胆创造的提供一个动力。(时间:5~6分钟)]
(五)教师倡议,享受成果
1、倡议回家后为父母献上自己设计的一份水果拼盘
2、享受成果:尽情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吧!(品尝味道)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课堂上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应是终点,而应该是认识的开始,作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将活动延伸至课外。课堂应是愉悦的,快乐的,学生在完成一个作品后,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那心中是十分快乐的。从此,他们会对这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时间:1~2分钟)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 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年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该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课中,我借鉴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传统的方法引进了新课程课堂,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挑战一分钟》,选自大班下学期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是一节侧重社会领域的综合教学活动,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学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做事拖拉是多数孩子在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班级每天早上有30%的幼儿,因为来园时间晚,连桌面操作材料都玩不到)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应逐渐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概念,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但时间概念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特意设计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时间的价值,从自身操作活动中,亲自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当然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通过此次活动将珍惜时间的教育渗透、融入到一日活动当中,逐步达成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的目标,养成抓紧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重难点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确立时间概念。
2、大胆的表现、表达自己在一分钟活动和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3、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其中活动重点是:通过各种操作、游戏活动感知体验一分钟有多长,初步把握一分钟的概念。
难点是:知道抓紧时间,做事不磨蹭,懂得珍惜时间,初步了解应合理利用时间。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动目标及内容,有效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一下准备:
1、经验准备
1、经验准备
一日生活作息中渗透时间概念,认识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活动前完成了调查表,让幼儿对具体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有了粗浅的认识。用家园配合等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为活动中幼儿交流讨论提供了经验材料。
2、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挑战一分钟》PPT、故事视频、故事中元元晚起床导致迟到的系列图示;实物钟表、沙漏(可以让幼儿清晰感受到时间的长短和流逝过程,从而督促幼儿抓紧时间做事)调查表、记录表等。
(2)幼儿操作材料:串珠和绳子,印章,豆子和筷子;乒乓球;筐子等。
物质材料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幼儿是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提供这些材料就是为了给每个孩子都能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活动创造条件。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1)多媒体演示法:让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直接获得生活经验,多媒体图片、动画、让教学活动更直观、生动。符合幼儿的特点,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课件不仅让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激发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
(2)巧设提问法: 在不同环节中,适当的提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进行讨论,通过层层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进行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促进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3)直观图示法。
2、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听、看、说、想、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孩子活动的兴趣。
(2)交流讨论法:通过讨论发散幼儿思维,使幼儿得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游戏体验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
(4)操作体验法。
五、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通过五个环节。引导幼儿在体验、参与、表达、感受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1、感知一分钟(的情景导入)
2、猜想一分钟(的生活链接)
3、体验一分钟(的操作体验)
4、挑战一分钟(的游戏体验)
5、珍惜一分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延伸
第一环节:感知一分钟(的情景导入)
为了准确感受一分钟的时间概念,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3个小环节。开始我运用故事导入法,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的价值)
看完故事视频后引导幼儿讨论:
“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明确晚起床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的,我再用直观的图示法让幼儿明白元元是因为浪费了时间而迟到的。
图示为:①晚起床一分钟→②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③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④上课迟到20分钟。
但是,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是不清晰的。
接着运用体验和操作法感受认识一分钟的长短。树立时间概念
运用操作和体验一步步感受认识一分钟长短。树立时间概念
2、操作实物钟表(认识一分钟,树立时间概念)
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走一圈表示一分钟?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对分针、时针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重点直接放在秒针上,教师拿钟比划告诉幼儿秒针的秘密,秒针走一周就是一分钟。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和秒针走一圈,秒针走一下师幼数一下,这时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幼儿看秒针的方法,不管秒针从哪个数字开始走,只要转一圈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就是一分钟。
3、体验一分钟的时长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引导幼儿闭眼体验及看动画体验一分钟,并对比讨论:一分钟是长长的.还是短的?让幼儿充分表达自身感受教师及时小结提升经验
进入第二环节:猜想一分钟(的生活链接)
交流讨论:在一分钟里人们能做些什么事呢?
此环节通过丰富生活中相关经验,进一步确立幼儿的时间概念,充分引起幼儿自己想体验尝试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人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事情?
小学生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事情?
……
小朋友想不想试试我们一分钟能做什么事?轻松进入
第三环节:体验一分钟(的操作体验)
首先向幼儿介绍准备的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一份,计时一分钟,幼儿记录操作结果,然后交流讨论:你用一分钟做了什么事情?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是不一样的呢?(突出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老师引导幼儿感知,发现时间的价值和及自身努力的关系
情境中强化:既然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第四环节:是挑战一分钟(的游戏体验)
组织幼儿分组玩“传乒乓球”的竞赛游戏并讨论。
(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符合大班幼儿发展需要,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
是否专注、抓紧时间、动作快慢、协作配合情况等)。进一步克服时间运用的障碍。
第五环节:珍惜一分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延伸
这一环节重点运用讨论法,交流调查表,让幼儿说一说同样做四件事,自己干完需要多长时间,并根据幼儿所说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大小。为什么有人用的时间长,有人用的时间短?
梳理提升经验:做同样的事情,用的时间越短越好。从而知道时间不等人,一分钟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学会抓紧时间做事,有效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钟。
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并不能让幼儿养成抓紧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这更需要我们在活动延伸将时间教育生活化:
因此,延伸活动(我采取了,两条线索,强化珍惜时间的行动)
两条线索:
1、时间线索:1分钟可以做的事?
10分钟可以做什么事?(课间10分钟)
2、合理性线索:
合理安排好课间10钟?
合理的安排好晨间时间?
合理的安排好晚间生活?
合理的安排好一日生活?
合理的安排好每件事?
结合幼小衔接进而让孩子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通过两条线索进一步落实突破活动难点:
知道抓紧时间,做事不磨蹭,懂得珍惜时间,初步了解应合理利用时间,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心愿
六、说活动特色
本活动充分体现了的生活化、游戏化纲要精神,充分引导幼儿在体验、参与、表达、感受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凸显了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感受和体验。
环节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设计时我力求逻辑严密、步步推进。
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我安排了如下环节:
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事的资料分享——
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
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
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
环环相扣的步骤,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共同的讨论分享、及时的梳理归纳,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积极互动的环境。幼儿充分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专注、抓紧时间、动作熟练程度、快慢等).并在感受、体验及大胆表达表现中逐步明白:哦,原来时间通过合理有效的安排,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就叫珍惜时间了……进一步帮助他们克服了时间抽象在运用过程中的障碍。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太阳说课稿11-19
采茶说课稿11-20
《孔乙己》说课稿11-20
诗歌说课稿11-20
教案说课稿11-20
《春晓》说课稿11-17
《故乡》说课稿11-17
军神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