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说勤奋》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材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二、说教法学法:
1、自主讨论法: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不存在什么问题,内容深入浅出,没有什么孩子理解的难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太感兴趣,所以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2、采用变序法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但如果按层次学习,学生积极性不够,易产生疲劳感,随意我打乱顺序。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为教学的契入点。
3、中心突破法: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展开教学,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4、我根据《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这虽然是种要求,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体会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做为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说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体课件。(名人名言)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奋。
1、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长的故事?
(精练导入,明确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奋。
1、认真读一读第2、3小节。
2、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用笔在旁边圈圈画画。)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马光童第周
相同点成功了很勤奋
不同点天资聪明,古代的基础差,起步晚
4、研读关键词句,体会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通过对关键词语“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的理解,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然后感情朗读,通过读好关键词句来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4)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等词语,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三)、回归勤奋,课后拓展。
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小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大自然”。此文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教给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这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设想:
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是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教学通过朗读、赏析、感悟等环节逐步走进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释放。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从中体味大自然美丽的情趣。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 ) 高邈( ) 莅临( ) 咄咄逼人(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2.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三、内容研讨
诵 雨
1.范读并明确听读任务:
(1)勾划文中优美语句。(2)给读不准的字正音。
2.明确诵读任务:
(1)语音规范表情诵读。(2)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及写法。
3.佳句赏析(如此美丽的画面,源于作者优美的文字,别致的修辞。请同学们将你欣赏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读出你喜爱的句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述:我喜爱( )季的雨,她的( )永远是美的。
品 雨
1.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析 雨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1.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2.请在文中找一句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简单分析它美在哪里。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
小结: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赏析句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4、从内容及思想感情方面赏析句子
悟 雨
1.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文章第一段称呼雨为“她”行文中称雨为它,结尾称雨为“你”感悟作者的感情。
作者讲很多物象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
教师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四、拓展延伸
绘 雨
赏析刘湛秋的诗歌《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展开想象和联想,模拟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把自己对某个季节或某种景物的独特感受,试着用富有诗意的或蕴涵哲理的话表达出来。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飘落的羽毛
像一阵爱的抚摸
秋天,异样的恬静
苹果神秘地挂上白霜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一只解缆的船
像滚动的绒线球
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
枫叶在偷偷地把你张望
也许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
也许幸福会不期而降
大自然 你的美每搅动一次
心灵便有一千种和谐的音响
教师寄语:今天你们出色表现太让老师感到欣慰了,真是“芳林新叶催陈叶,大海前波让后波”呀!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我们刚才在赏析这部《雨的四季》时已经从作者优美流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条贯穿始终的情感主旋律。正因为作者在描绘雨的四季容颜变化的同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思索,才成就了这篇文质兼美、堪称精品的散文佳作。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节歌唱课。《在农场里》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叫声和可爱的神态,比较风趣,富于变化,是一首便于学生演唱和表演的儿童歌曲。学唱这首歌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合作意识。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该学段的学生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效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音乐,增加对小动物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音乐的乐趣,并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并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把握,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准确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并能够准确拍打出节奏。
五、说教法学法
那么为了更好的解决重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讲授法,并引导学生使用小组探究合作法和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对本节课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从五个方面进行展开,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教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下面我将会对每个环节进行一一的介绍。
首先是我的导入环节,上课伊始,我会为同学们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小猪、小牛以及小鸭子,并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片段,将听到的音乐片段与三幅图片进行连线。从而顺势导入到本节课《在农场里》。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利用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进行导入,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
其次是新课教授环节,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在农场里》并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不难会回答出本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欢乐的,速度是稍快的。接下来我带领同学们做节奏游戏,通过与生活动作相结合,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并能够根据变化,快速作出节奏反应。
通过这样的活动之后,同学们对本首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再次是学唱歌曲环节,该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会为同学们弹奏本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同时请同学们跟琴进行旋律的哼唱,哼唱过程中我会再次抛出问题:旋律中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节奏型或者哪个音比较难掌握?学生通过实际演唱后发现歌曲中的乐曲的空拍比较难掌握,对此我会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示范演示,并请同学们进行模仿,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学生成功的解决难点。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采用带着节奏读歌词的形式,对本首歌曲的歌词进行练习,并进行完整且正确的带节奏朗读歌词。
最后,我会为同学们弹奏钢琴伴奏,要求同学对歌曲进行完整的演唱,演唱过程中注意时刻提醒节奏、空拍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歌曲进行完整且多次的演唱。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整且正确的演唱本首歌曲。
又次是巩固提高环节,我会为同学们进行分组,对歌曲《在农场里》进行歌词的编创。过程中我会到学生中间给予编创建议,并进行示范和指导。学生编创完毕后,由各小组分别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最后我会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是希望让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不仅仅是会唱,而且还能联系姊妹艺术对歌曲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方式来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在农场里》这首歌曲,学会了在歌曲中去把握和演唱空拍,且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还能够边唱边演,提升了歌曲的创造能力。课后,我会让同学们在课下把歌曲唱给更多的小伙伴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欢乐情绪,把快乐带给别人。
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能够让同学们在师生共同的总结和互动中去再次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回顾的过程加深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了解。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识字7》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对反义词的对子的一课归类识字课。本课教材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更可结合第七单元的主题:品行教育,进行是非教育。可谓一举三得。
二、说目标
全文六行,六对反义词,较为浅显易懂。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而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在经典诵读中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三、说学生
本校正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积累了《弟子规》、《三字经》和部分《论语》的古文言的经典,这为“对子”这种语言结构的学习打好了良好的基垫。
我班的孩子,通过一年的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都有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能够小组合作小老师带领学习。
毕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理解“虚伪、诚实”等词语较困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对朗读及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策略
针对班上孩子的现状和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主要突出了“诵”、“读”、“认”、“辨”、“讲”、“写”这六个方面。
1、“诵”:
诵读经典最可见的功效是学生语文素养有全面的提高。即使是一年级,而孩子只大声地读了一个多学期,都有令人惊奇的发现。我由此引入,让孩子发现在文言中常用相对的词来突出对比,“对子”更是古诗文的基础。而最后再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积累名言佳句,并自行创作,古为今用,提升语感。
2、“读”:
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少的一个环节。古语云:“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读比老师的讲解更重要。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拼音熟悉了解文章和生字。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生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字将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字词相连组成了不同的句子,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而且它们都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并要读准字音,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而我喜欢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范读,让还没读通的孩子串起句子,读通了的孩子有感悟的空间。
我在本课设计中读出四个层次,逐渐深入: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⑵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⑶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⑷ 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① 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②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渗透品德教育)
丁培忠老师说过:“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多读、熟读乃至背诵,就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和感悟语言,学习表达。
3、“认”、“辨”、“讲”:
认字是本课的重点。整体感知后,在我的认字环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很精妙地串起了五个环节:
⑴ 认读词语,在词语环境中学习生字。
⑵ 把意思好的词帖上小红花吗?了解褒、贬义词。
⑶ 理解词义,给教师的简笔画选贴上合适的词。
⑷ 词语宝宝分裂开来,变成了字宝宝,认、读,再组词。
⑸ 字宝宝真调皮,它们跑到了小故事《熊和鹿》里了,读带有生字的小故事。由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感知词义,再单独检测生字,还给它们搬个家巩固。一步步地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识字,丰富词汇、语言,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识字,即使记住了汉字的读音、字形,也不会灵活运用。本文的词语抽象,“赞”、“骄”、“傲”、“虚”、“诚”等字也难记忆,勉强记住了不及时有效地巩固,效果则不显著。我必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所认读的字,在熟读中理解语言内容。最后结合语言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了解生字意思,识记生字字形。
另外,我认为,对一年级孩子提出褒、贬义词的概念,并不是超纲,而是让学生了解,并用语文的概念去理解,去思考。
我爱画画,抽象的词如用简笔漫画出现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给画选词,既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是语言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一个亮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正如在本课中,字宝宝分分合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习生字的最后,把生字换个语言环境,在浅显的故事中出现,这是巩固生字的绝好途经。
4、“写”:
重视写字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写字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学设计中,我指导学生书写,先指名读准这六个字,然后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接着,让学生来提醒我怎么写好这两个字。学生提醒完后,我范写,学生跟着书空,最后学生练写。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优秀说课稿11-08
小学美术说课稿04-07
小学英语说课稿07-05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小学体育说课稿02-17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说课稿11-05
小学篮球说课稿11-04
小学《赵州桥》说课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