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常见材料》是我们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首课。它是一节集知识归纳性,探研操作性等于一体的科学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本课可分为四个内容: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材料;给材料分类;讨论关于材料想研究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就儿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儿童的思维而,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但儿童的思维简单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一,这就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甚至较难区分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就开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2、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室,初步感知材料
1、谈话:实验室里有些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带来的玩具,说说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汇报交流。
(从实验室的装置切入学习,不拘泥于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玩具的研究是对实验室材料研究的补充,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对材料进行分类
1、小组讨论:这些材料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从质地、重量、大小、沉浮等进行比较。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材料的分类有所认识。
3、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我又重点强调以是否直接来自大自然为分类标准,并提示两种材料间的关系。
4、引导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再次组织学生对教室内的物品进行观察,针对具体物品,按材料的来源差异分辨构成物品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科学学习提倡给学生动手做的大段的研究时间,而不能是通过教师反复讲、学生认真听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他们的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得以发展与提高。教者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自己获得对材料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多元化的,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是认真经历这一“摆弄”的过程,都会获得有益的认识。)
(三)以“球鞋”为例分析构成物品的材料。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如大家穿的鞋子,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性能?
2、小组讨论后汇报。
(通过研讨提示材料之间存在性质的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表现材料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研活动,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谈话:关于材料,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些什么?把你的问题记在问题手册上。
(科学学习,要注意材料的积累,材料哪里来,就在我们平时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把感兴趣的问题记在“问题手册”上,一是提醒他们注意课后查阅资料,解决这些问题;二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一节课的学习最后没有问题那确实是认真听了,认真做了,但有没有认真思考呢?这才是最重要的;三是为学生的评价留下一份宝贵的材料。可谓是“一箭三雕”。)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xx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3、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
结语: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正如我的这节研讨课一样,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的艺术多种多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做更多的探索,使语文能力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法宝。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的意义作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继续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并让学生注意到3个5相加和5个3相加的的数是相同的。
第二道例题在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用加法算,也要用乘法,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想想做做”中的1—8题由看图找几个几再列加法算式最后列乘法算式,到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2、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乘法和改写乘法算式。
四、教学难点:
怎样改写乘法。
五、教学准备:
CAI。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我将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把“认识乘法”创设在一个童话情景中,并将乘法意义的两个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式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分开突破,不增加学生的难度与负担。整节课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练习设计的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开放性题趣味十足,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提出:“小朋友都认识‘小红帽’吗?”让学生回忆起童话故事,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学习的愿望。紧接着,创设情境,“数学课上老师也带小朋友来看看小红帽的家。”《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在导入部分中,我根据儿童心理,喜欢玩,喜欢小动物,卡通人物。时时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是用一个完整的情境贯穿始终。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况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你要把孩子引导到新的地方,你首先得知道孩子现在所处的位置。”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的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知识。而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少,显得比较生疏。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小鸡”,“小兔,“鸡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列出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说出许多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能力。
设计“鸡蛋”这一问题情境,首先是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新课标》中对计算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的又快,有准,而是看准的方法多,即“算法多样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学生根据“鸡蛋图”分别列出了3个5相加(横着看的),5个3相加(竖着看的)的连加算式。甚至也会有学生斜着看来列算式,或6个6个的看等等各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也记忆深刻。
我在教学中,在新授中让学生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外,在练习中,并出现了“5+6+6”这类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通过比较,从而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巩固概念。
紧接着我设计了小红帽过生日的情境,来一个人要两支筷子,来50个人要准备多少支筷子?学生中大多数用乘法,我提问;“为什么不用加法呢?”学生都感受到太长了,麻烦。从而将乘法的意义突破。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中,教师遵循由浅入深教学的原则,由基础题到提高题。首先让学生看一副图,说出是几个几相加,并列出加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过渡到看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最后提高到看一幅图直接列乘法算式。最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让学生在开放性题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3+5+5”这一题,刚开始学生会以为它没办法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它不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但通过自己的探索,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知道先算出2+3=5,这样就变成3个5相加,从而可以改写成3×5,5×3;接下来“3+3+6”这道算式就可以变成2个6相加的加法算式,进而可以改写为2×6,6×2的乘法算式,同时“3+3+6”这道题可以把6拆成两个3使原来的加法算式变为4个3相加,可列出3×4或4×3的乘法算式:最后是一道字母题:A+A+A+A。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而再一次的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总之,把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八、课后感受:
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当然也有学生还出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我觉得对于这节课,应允许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更能在新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有的学生当堂课不明白,说不定回到家却突然知道了,后知后觉。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第()单元的“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谜语竞猜”、“初试本领”、“大显身手”、“人VS计算器”、“比比谁是计算高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用谜底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四道题目,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
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想通过三个步骤来突破。
一是猜数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为下面的数学探险作铺垫。
二是数学探险。在这个步骤中,我先出示8个1乘8个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因为学生带来的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不一样,而且这些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都不够用,也就是这道题目计算器不能解决。这时我提问:“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发矛盾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在学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向书本请教,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四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前5题的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这些算式的规律,填写第6个算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三是挑战极限。爱因斯坦还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计算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所以都比较兴奋,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更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你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难题,制定出解题方案吗?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第()单元的“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谜语竞猜”、“初试本领”、“大显身手”、“人VS计算器”、“比比谁是计算高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用谜底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四道题目,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
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想通过三个步骤来突破。
一是猜数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为下面的数学探险作铺垫。
二是数学探险。在这个步骤中,我先出示8个1乘8个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因为学生带来的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不一样,而且这些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都不够用,也就是这道题目计算器不能解决。这时我提问:“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发矛盾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在学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向书本请教,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四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前5题的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这些算式的规律,填写第6个算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三是挑战极限。爱因斯坦还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计算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所以都比较兴奋,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更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你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难题,制定出解题方案吗?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自然界中的动物,它们每时每刻都要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而动物完成某种行为需要一定的结构基础。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体的支持和运动,因此,本节知识安排在学习“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之后,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动物的行为及其类型,另一就是生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再呈现图分析讨论,归纳总结。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越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
(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认识到只有人类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地球表现出盎然生机。
(2)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初步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观察描述“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是重点又是难点;
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活动是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的行为特点和意义。
2.本节“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后进行,课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一般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并视频播放“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示范实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后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鹅在水中游”的情景,引导学生联想骆宾王在七岁时就写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优美诗句,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动物行为的美。继而转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丽景观,各种动物的体形、体色、行为丰富多样,使人着迷。从而激发学生的对生物奥秘探究的兴趣,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动物的行为
“观察描述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和课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先对动物的行为概念和类型(例如:觅食行为、争斗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等)有个粗略的了解。
第二步:再通过指导学生观看每一段视频介绍后,让学生讨论动物的这种行为的特点和动机,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表现的行为类型的特点和对生存繁衍的意义。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三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其他动物行为类型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第一步:引导学生总结上面列举的动物行为的实例以及视频的解说,从行为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又分为哪几类。
第二步:通过“资料分析1—5”,进一步讨论分析获得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
3.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上述有关动物行为实例类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顺理成章地指导学生从动物行为的动态过程、与环境的关系、行为的结构基础等方面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4.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活动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本节探究活动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在本节课堂上,通过演示“蚂蚁的觅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作出的假设最合理?制定的探究计划最周详可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步:播放视频“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范例,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第三步:让学生课后再对探究方案进一步讨论完善并实施。
第四步:选择适当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和展示学生研究成果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
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
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学生的假设,有利于认识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初步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
(三)、作业练习:(见教材和课件)
作业练习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煅炼思维,使学有所用。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桦川县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刘丹,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简介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⑴ 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⑵ 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⑵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⑶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说课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阐述了平面四杆机构的三大特性: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死点,它是分析其它四杆机构的基础,对于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本小节需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掌握急回特性、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
2、掌握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进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在探索事物本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和本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都能成为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3、重点与难点
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把它定为教学重点。而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相对学生的基础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它定为教学难点。
4、教材处理:
本着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到急回特性的产生原因。
(2)通过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念,使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
易懂。
二、教法设计:
主要采用动画演示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验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学法指导:
1、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思考,协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取旧知——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四、教学过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我通过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提出问题,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摇杆的运动各有何特点?让学生回答。
设计目的: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相关知识,设置的问题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又是后面知识的前奏。
2、探索研究:
急回特性的产生原因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我把探究过程
分为四步
第一步:我通过演示机构-提出问题(摇杆在空回行程和工作行程往复摆动的过程中,哪个行程运动速度较快?)-学生观察并回答。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即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第二步:我继续演示机构-提出共线问题(即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所对应的曲柄和连杆处于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并回答-得出极位夹角的概念。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曲柄摇杆机构的特殊位置和极位夹角的概念,为后面的推导做好辅垫。
第三步:我采用分解演示空回行程和工作行程,根据演示过程-师生共填表,目的是采集相关数据,为后面的推导做好准备。
第四步:根据演示过程及表格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推导出结果:即:V2>V1,从而得到产生急回特性的原因。
以上四步:将难点分解,通过直观演示,表格数据采集,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推导等手段,使整个推导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变难点为趣点,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在前面推导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衡量机构急回特性的相对程度?进而我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念,师生共同推导得出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之一:即极位夹角?>0,又引导学生观察曲柄和摇杆的运动特点总结得出急回特性产生的另两个条件:即输入件做等速整周转动;
输出件往复运动。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极位夹角?越大,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越大,机构急回特性越显著。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念及让学生观察总结,使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掌握。
然后我通过演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及导杆机构的运动情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三种机构是否具有急回特性,从而进一步巩固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最后我通过演示牛头刨床的实际加工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分组讨论,从而得到急回特性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急回特性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采用分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素质。
3、演练反馈部分
扣住本节,我设置了四个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好的区分急回特性和死点产生条件的不同。
(1)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有( )。
a)曲柄摇杆机构 b)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c)摆动导杆机构d)双曲柄机构
(2)有急回特性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
a)K=1 b)K>1 c)K≥1 d)K<1
(3)极位夹角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显著。
(4)如图所示,θ=30°,该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为多少?空回行程
4、 总结提炼:
在演练反馈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总结出本节重点内容:急回特性产生条件,加深学生印象。
5、作业布置:
作业部分我是把它作为课堂的延伸部分来设计的。本节所讲的急回特性是 平面四杆机构基本特性之一,平面四杆机构还有两个基本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对机构传力性能的影响、死点。为此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冲压机构中,为何使冲头在接近下极限位置时开始冲压?我们坐折叠椅的时候,靠在椅背上,为何靠椅不会自动松开或合拢?踩缝纫机脚踏板时,为何有时脚踏板动而皮带轮不动?这一部分,留作学生课下观察、思考。同时这也是下一节课学生们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压力角、传动角和机构的死点。
6 板书设计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一)复习提问: (1)定义
(三)巩固练习
(二)急回特性: (2)产生条件 (四)课堂小结
1、极位夹角 (3)实践应用
(五)作业布置 2 急回特性:
这样设计的目的使版面直观,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
说课稿 篇8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的重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难点:
通过对这12个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2、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意,认清字形,初步学会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3、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三、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象形字卡片、简化字卡片;写有课后练习和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讲述由12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讲故事 :
(老师事先贴好古象形字。)教师指着古文字说:“不久前出土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上面讲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古象形字。】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认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1、读准字音。
2、认识字形了解字义。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观察“图画──甲骨文──简化字”,认识简化字所储存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3、扩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并引出一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让学生认识、总结、进一步认识这些象形字在形声字中的表义作用。
4、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三种新笔画和“十、木、禾”三个字。
(三)游戏识记,加强记忆,掌握规律,学以至用。
1、“找朋友”:
老师将现代字发给小朋友。然后手举甲骨文卡片,让学生用手中的简化字卡片与之相对。将不同卡片进行分类贴在黑板上。初步认识事物的分类。读生字。
2、“我会连”:
出示课后的“鱼、石、刀、网”的图片、象形字和简化字。请学生一一对应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先小组合作,连连说说,并读准字音。
本环节的练习设计一是为了巩固所知记的生字,初步培养归类意识;二是运用刚刚学到的字理识字方法认识新字,巩固字理识字方法。
(四)总结:
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画。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奇妙的汉字,它就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们的汉字多了不起,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它。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玻耳定律的内容及其数表达式,并给出了玻意耳定律的图象表示法和微观解释。
2、教材的地位>>玻意耳定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气体实验定律,第一次分析气体状态参量的定量变化,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查理定律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教材的特点:教材突出了得出玻意耳定律的实验过程、思路和方法。用理想化模型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有关过程作出一定的简化和假设,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忽略了次要矛盾。
4、教材的作用:本节教材的内容及其安排,既能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入手的分析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及其由来。
b、知道P-V图上等温变化的'图线及其物理意义。
c、知道用分子动理论对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释。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b、运用玻意耳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从具体事物入手,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本节课是《大纲》和《考纲》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6、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a、由实验推导出玻意耳定律。b、动用玻意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确立的依据:①玻意耳定律的得出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②运用本节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高考、会考中常常见到。
(2)难点: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和初末状态P、V的确定。确立的依据:学生在力学中已习惯于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体进行状态分析和过程分析。是首次接触气体的状态,在感性认识上会不到位。
二、说教法
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物理研究方法,引导观察、诱导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过滤到抽象。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找出内在的物理规律,并结合练习进行教学,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能使教学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据: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实验、引导观察及推理和讲练结合的方法,可以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应自始自终参与教学过程。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积极思维,充分感知现象,探索本质,使其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态度和优良品德在教师的示范中得到培养,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完善。依据: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采用如上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的深化,这样,既能掌握知识,有能提高能力。
四、说教学
程序从以上教材、教法和学法的分析,在教学中应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目标,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复习提问,检查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导入新课作准备。
2、导入新课: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在复习上节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入。
3、新课教学:这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
根据现代教学论,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本节课中采用突出物理过程的教学,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得出玻意耳定律时,不仅教师演示,而且请两位同学协助完成实验,完毕后,组织分组分别分析和讨论数据特点,这样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及时地引到课堂上,迅速地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将对空气适用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气体而得出普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给出玻意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请同学们按刚才的实验数据作出等温线,让他们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探索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4、巩固练习
为了使学生巩固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织识,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例题分析和巩固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展,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课堂小结:这部分大约需要3分钟,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这样有助于须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和体系。
6、作业布置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了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必要布置一定的作业。
(1)阅读教材
(2)教材P228练二2、3
7、板书设计
板书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好,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也比较长,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学中将黑板分为关于实验、数据、结论三大部分进行板书和板画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重点难点安排
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二、说学法
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法上我引导学生以发现学习为主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讨论法以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
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发现真理。让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录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4、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制约、影响学法。因此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运用朗读法、练习法、比较法、讨论法,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本课使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
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谈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2、练习法: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练习法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与质疑法的习惯。
3、讨论法: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教师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具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其优点是审美效果比较直接,缺点是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本课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并将松散的教学片段连缀成整体展现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
学生活动:举出曾经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
教师补充并导入: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二)、有关作者与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简介苏轼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播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3、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4、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5、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
(四)、研读及赏析。
教师活动:
1、根据文章中包含的要素,简要概况全文的内容?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有何特色?
3、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4、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上面问题并明确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六)、布置作业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摘抄到语文本上。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尊严说课稿01-17
《台阶》说课稿01-23
《繁星》说课稿01-23
散步说课稿01-26
《爬山》说课稿01-26
《金子》说课稿01-20
《琥珀》说课稿01-20
《鲸》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