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漫话邮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寄信等学习过程,了解邮政的有关常识,懂得文明邮政。
2.知道从古到今人类传递信息方式的变迁,初步体会邮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通信是人类情感联系的纽带。
3.通过去邮局参观、对邮递员进行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从古到今,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通过写信、邮寄信件,体会邮政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白它是人们情感的交流的纽带之一。
教学难点:
知道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行为,必须文明邮政。
教师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采访邮递员,咨询有关邮寄信件的常识。
2.拍摄邮政局分拣、投递等业务的录像
学生准备:
1.走访邮局,采访邮递员,了解邮政的功能。
2.搜集、了解古往今来人们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邮政的变迁
1.出示图片,请学生猜这是表达什么意思。
2.请一生朗读意思:
波斯人听着!你们能像鸟一样高飞,像老鼠一样在地下话动,像青蛙一样跳进池塘吗?如果不能,你们就休想和我们打仗,当你们踏上我们国土时,我们就用箭射死你们!
3.小结过渡:
古时候,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是这样通过特定含义的物品来表达意思,那么你知道除了用物品传递,当时没有文字的时候,还能用什么来传递信息啊?
出示图片。(动作、)后来有了文字,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变成书信的形式开始传递信息了。不管是文字产生之前,还是文字产生之后,我们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课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一)古代信息的传递
谁愿意和全班交流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指生说。
1:烽火传递,随机出示图片,关于烽火传递信息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去听一吧!(播放录音)
师:我们的先人用烽火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啊?(军事)是啊,课不能随便用的。还有什么信息传递的方式。
2:信鸽
师,原来信鸽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除了个字,古人还利用过哪些动物来传递信息?古人们就是利用这些聪明的动物,为人类传书送信。
3:驿站(骑马)
师:什么叫驿站?指生介绍。
师介绍:南宋把岳飞召回(道金牌加急),出示仅存的一个驿站。
小结:聪明的古代人想出了依靠马匹等畜力,来传递信息;通过设立驿站又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4:孔明灯
5:鸡毛信等
6:漂流瓶(哥伦布)
指生介绍:(读资料)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用了“漂流瓶传信”的方法,古代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让漂流瓶也能帮我们传信。(300天)
7:风筝就是运用了风的力量来传递信息。它最早用于传递军情或军事侦察。
小结:像这样的通信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板书:……)
古代劳动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或者利用动物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小结过渡: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你们认为这样传递信息的方式好吗?为什么?
出示(四幅图组合)
引导你觉得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什么缺点?(不准确、速度慢、不安全、不方便)不够快捷,而且中途可能因出现某些差错,而不能将信息及时传到。
小结揭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式因为有自己的局限性,慢慢地被淘汰了,我们现在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一样了,揭题:后来语言、文字的产生了,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到了发展。这节课就让我们聊一聊邮政
.
(二)现在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指生说。(电报、发邮件、航空、)那么我们来看看近百年的传递信息的变化。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快捷、先进、方便了,看EMS,你了解吗?
小结: 科技的力量让信息传递的速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信息传递的速度快了,路程远了,范围也更广了。
二、走近邮政
1.出示:中国邮政标志。
(1)请生说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指生说为什么用绿色的。(出示专用颜色)
我国信使们穿的是绿色的衣服;街上奔驰的邮政车也是绿色的;就连信使用的自行车也是绿色的。绿色象征和平、青春和繁荣,因此决定,人民邮政一律采用绿色为专用色。我们不仅看见邮政车是绿色的,还有路边的邮筒、邮递员的衣服和邮包都是绿颜色的。小朋友,绿色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因此我国采用绿色作为邮政的专用标志。
(2)为什么用这个图案呢?(汉字“中”结合邮政网络的形象体现了服务千家万户的宗旨和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服务理念。)
2.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中国邮政的标志,了解了其中的含义,中国邮政在全国,我们和我们的家人都用中国邮政做过什么事情呢?你做过什么事情呢?(记包裹、寄信)
板书:速递、信函、金融、报刊发行、电子商务……
小结:服务真是包罗万象,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要求:通过录像具体了解这些服务,想一想,还有哪些服务刚才我们没有提到。哪一件事让你觉得中国邮政很方便呢?
听了刚才的介绍,你觉得邮政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呢?全球化目前,我国邮政的es业务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关系;国内已有近20xx个大、中、小城市办理es
业务。
小结:邮政给我们送来了大洋彼岸的朋友的.思念与真挚祝福,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沟通的桥梁。相信你也一定收到过这样的信吧!
三、信封的书写:
(一)信的旅行:
(1)朋友寄给我们的信,是怎样寄到我们手里的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由交流。
A、信贴足邮资投入邮筒——
B、信件送到邮局——
C、根据邮编、地址分拣信件——
D、信件运送到各地邮局——
E、投递信件——
F、我收到信,
谁有补充?
(2)了解邮件分拣
(出示图片)第3幅图中的阿姨在干什么?
信到达邮局之后,邮件分拣员要将他们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将信件进行分类,送到同一个地方去的信,就放在一起,捆扎好。(出示图片)别急,现在有了信件自动分拣机。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吗?(这台机器可以自动识别邮政编码,并且将不同区域的信件分开,18000件/小时)
小结:我们杭州邮政局就有这样的邮件分拣机。同学们在写信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书写邮政编码,要是写错了,邮件分拣机可要把你的信送到别处去喽!
(3)播放一封信的旅行
(二)写信。
今天,我们先给自己寄一封信。要寄信,学会正确的书写信封最为重要,
(1)观察学习。看黑板上的大信封,结合书本上信封的正确书写格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该怎样书写信封。你知道收信人的邮编吗?贴有票目前有两种0.8元1.2元学生交流,教师示范
(2)给同学的建议:
我们班的雄鹰假日小队还去了邮局采访了邮递员叔叔。我们请他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邮递员叔叔的建议好吗?
A最好用黑墨水写,邮件分拣机容易识别
B、收信人地址要写全写清楚,方便邮递员投递
C、寄信人的地址也要写出清楚,如果寄不到,要退回来的。
D、邮编要写正确,不知道的可以再网上查一下。
(3)体验练习。拿出自带的信封,练习书写正确格式。
(4)校对修改。同学互相校对格式,如有错误进行修改。
教师总结:正确规范书写信封,既是是为了让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信人手中,也对收信人的尊重,是文明邮寄的表现。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垂线与平行线》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射线和直线的,为以后学习角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能够画出他们,并且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等活动,学生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空间观念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这样安排有利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会向同学们展示用双手捏住线的两头,拉紧,并询问同学们这条线可以看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的线都有哪些?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通过示范呈现图形以及引导学生回顾线段有哪些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线段和射线、直线的联系性。)
(二)探究新知
1.射线、直线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从生活现象出发教学射线和直线,体会特征。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尺度量。本册教材以线段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作了如下安排。
(1)从生活现象引入。
在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里有许多灯光,这些灯光各自从一点出发向天空射去,射得很远很远。结合文字介绍: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图形显示和文字描述相结合,引入了“射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射线的特征——向一端无限地延长。
(2)突出射线和直线的几何图形。
在学生对射线有了形象感知以后,继续引导他们观察数学现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配合这句话,教材画出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涂上红色;其中一个端点保持不动,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射线的表象。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水平三(五年级)《沙瓶投掷》一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沙瓶掷远和沙瓶炸碉堡游戏。通过沙瓶掷远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和协调能力。发展投掷能力在一、二、三年级通过游戏和竞赛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只有浅显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一方面通过自制器材——沙瓶掷远,巩固学生的正确动作要领,另外通过沙瓶炸碉堡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投准技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思考,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获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三年级通过沙包教学初步得到锻炼,有一定的投掷技术基础,但多是模仿,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
1、掌握掷远和投准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2、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素质。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与自信。
五、教学教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中采取了教师引导为主指导为辅。学法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方式参与本课学习。
六、课的设计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内容特点,贯彻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将本课设计四个环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集合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上来。
二、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有两个环节,一是饶摆好的沙瓶正方形进行热身跑;二是师生共同进入沙瓶操热身操。在轻松、愉快、活跃的氛围中,提高兴奋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准备。
三、基本部分
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我在复习投掷沙包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教学,把沙瓶看做手榴弹进行投掷,并8米10米12米远的距离进行投远练习,在他们玩的过程中,我会把技术动作逐步渗透给学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我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到指定的场地进行练习,当他们创编的时候,我就到各个小组巡视,看一看他们创编的玩法参与到学生中来,与他们一起玩。并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可以七个人或八个人一起玩,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然后当我吹哨时以小组为单位集合小组进行展示自己创编的成果,对于展示自己创编玩法的同学,我要给予表扬,然后让同学们来评价,哪一种玩法好、新颖,对于好的玩法,集体进行练习。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给他们充分的活动空间,想象空间,挖掘他们的创造能力。
通过上一环节创编选出好的玩法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他们积极参与,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部分
跟着教师一起互动放松,如两人间放松手臂,纵队拍前一人的肩背等等。从而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个教学过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利用哨子、口号和风趣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充分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不足:
1、在上课前应让学生做一些沙瓶的游戏,避免课堂上学生拿到沙瓶后过于兴奋。
2、投掷沙包的练习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都有接触,所以学生对原地肩上投沙包的动作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投掷手榴弹的讲解过细,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这么细致的讲解,教师可以做一两次示范来代替讲解,在练习中重点就这个一下错误动作,应精讲多练即可。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弟子规》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它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我们师生。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思想,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弟子规——谨是自编教材《弟子规》的第三部分。这部分内容告诉孩子们要注重生活的细节,从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养成做事不急不躁、沉沉稳稳的性格,长大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踏实而稳健。
二、说设计理念:
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说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经文,感悟经文内涵。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采用多种方法诵读经文,演绎经文,领悟经文的内涵,教学要紧扣语言文字,创设情境,引导学
生走进文本,通过解读小故事,使学生的情感提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把学《弟子规》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做人处事,整堂课实现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优化组合,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本节课通过“事实(故事)导入——明意——结合实际谈体会——把所学内容向师生汇报”,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段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指名回答),在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看来同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板书:谨)
设计意图:
1、复习以前学过的部分内容。
2、检查学生有没有学以致用。
3、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第一组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
(一)学习:缓揭帘,勿有声。
1、(出示门帘图片)问:这是什么?你在哪见过门帘?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进门出门时是怎样掀开门帘的?
2、到底怎样掀开门帘才是有修养的行为呢?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课件出示:缓揭帘,勿有声。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缓∕揭帘,勿∕有声
4、自主探究:句中的“缓”和“揭”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5、结合你每天掀门帘的经验,探讨一下:为什么古人要求孩子要“缓揭帘,不要发出声响”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6、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就要记住,把它背下来。(齐背,指背。)
7、根据句中“小心用物,不发声响”的涵义,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上课时,小刚开文具盒拿笔,发出噼哩啪啦的声响。
B、小明在家拉窗帘时,动作总是很轻柔。
C、王叔叔开出租车,他半夜回来从不乱按喇叭,进入楼道拿钥匙开门也是轻手轻脚。
D、小丽在家玩玩具时,弄得乒乓乱响.E、小兰打扫卫生,挪动桌椅时,在地上拉,发出吱吱的叫声。
8、实际演练:同桌间进行搬椅子比赛,把椅子搬出去再放回原位,不发出声响者获胜。
9、小结:我们无论在学校,在家里,在任何场所,言语动作都要放轻放缓,要沉稳,不可急躁、粗鲁,更不能妨碍别人。(板书:沉稳)
(二)学习:宽转弯,勿触棱 。
1、出示“棱”字,让学生认读。用手摸摸桌子上的棱,问:教室、走廊哪里还有“棱”?出示“触棱”,问:什么叫“触棱”?你有过“触棱”的经历吗?结果怎样?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碰到棱角上。出示“勿触棱”。
2 、探究“宽”的意思:我们发现,一般都是在转弯时容易“触棱”,那么怎样转弯才不会撞到棱角上呢?出示:宽转弯,勿触棱。
3、指导朗读,并背诵下来。
4、引申到人:这句话也有引申的意思。不仅是“物”有棱角,人也有棱角。如脾气暴躁,爱与人发生争执的人,就是有棱角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起冲突就是“勿触棱”。说话委婉一点,让他几分,对人要“宽转弯”宽以待人,不要跟人家结怨。不揭人家的痛处和隐私也是“勿触棱”。这是我们应懂的道理。
(三)根据图片引出第一组的全部句子。
1、看第一、二幅图,说说这分别是根据哪句话配的图片?出示第一组全部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
2、齐读,男女对读,加上动作读,尝试背诵。
3、总结:做事情既不要妨碍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要处处小心(板书:小心)、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学习第二组句子: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一)学习:执虚器,如执盈。
1、师生表演小品:吃完晚饭后,小刚说:“妈妈,我来帮你收拾桌子。”他拿起一个空盘子,没走几步就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妈妈说:“你做事怎么毛手毛脚,以后拿空盘子也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盘子一样,才不会打破。”
2、讨论交流:小刚的妈妈说的话有什么道理呢?
3、拿空的器具会大意,不在乎。所以要“执虚器,如执盈。”(出示)
4、根据刚才的表演,同桌探究“执”“虚”“盈”的词意及这句话的意思。
5、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6、实际演练:两人一人拿空杯,一人拿水杯,判断示范者拿的是空杯还是装满水的杯子。
7、取物练习:师讲解并示范用手拿住碗、盘、杯不脱落的方法。根据学生汇报的进行学习
8、小结:不仅是拿空的器具要小心专注,拿一些昂贵的物品更要小心谨慎。如数码相机、手机、mp3等等。(板书:专注)(二)学习:入虚室,如有人。
1、出示原文:入虚室,如有人。指读,齐读。2、小组合作探究:刚才我们了解了“虚器”,那什么是“虚室”?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3、案例分析:小军去邻居家借书,屋里没人,小军就自己动手翻找起来。 讨论交流:小军做得对吗?为什么?4、故事欣赏:《拾金不昧的年轻人》。(板书:慎重)
(三)根据图片引出第二组句子。
1、分别出示第三幅和第四幅图片,观察这分别是为哪个句子配的图画? 出示第二组全部句子: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男女对读,做动作读,小组比赛读,尝试背诵。
3、小结:这组句子告诉我们从小要养成细心,专注的行为习惯,对待自己要谨慎,才能防范过失的发生。四、吟诵经文,背诵经文。1、出示全文: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熟练诵读:拍手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3、背诵练习:带动作背,加上曲调吟唱等。
4、展示背诵成果。五、全文总结:我们把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指名学生说)师指板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做到——沉稳,小心,专注,谨慎。(生齐读)让我们把今天所学落实到行动之中吧!
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0课《古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第二课时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古井》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0课,该单元以“珍贵的亲情、友情”为主题展开。《古井》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全文课文以古井为线索,运用借物喻人写作方法,细致地描写了故乡的一口古老的水井无私的为乡亲们提供泉水,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文章语言精美 ,感情真挚,文辞朴实,内容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不仅说明古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自然地把古井和人们的品格联系起来。文字里透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赞扬了家乡人们的淳朴的民风。
2、教育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启迪,懂得应怎样做人。
能力目标: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习围绕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体会古井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阐述课文中写人是为了表现井,但作者最终的目的,还是用写井来启迪人。因此,我设计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
(1)学习围绕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古井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教学准备:
(1)第一课时主要以生字学习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为主。
(2)准备体会重点词句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刻,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流,而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四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更加注重阅读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字词句段文等语言文字训练。
2、说教法、说学法
结合四年级学生学情、作者的构思和导学目标,我采用以读代讲,运用“读中悟知,悟中明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读入手细品悟,引发思考,懂得做人就要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一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具体的品读、讨论、畅谈感悟与体验和勾画圈点几个学法,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养成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三、说教学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 激趣导入,直奔主题。 (预计用时5分钟)
1、太阳奉献给我们温暖,大树奉献给我们清凉,小草奉献给我们绿色??自然界的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奉献着自己。我们村东头的那口古井又奉献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古井》。
板书课题:10、古井
2、引导学生谈古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自然地导入到教学环节 ,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理清文章的脉络,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
(二)细读思考,感悟无私。(预计用时5分钟)
1、出示自读提示:
2、学生默读思考。
(设计理念:生自读自悟: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自己感悟文章的内涵所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三)、集体交流,体会无私。(预计用时20分钟)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版块:
1、古井是怎样提供泉水哺育乡亲们的?
(1)研读第一段:(课件展示相关语句)
学生谈感受:古井对人们是不需报酬的——就像母亲对待她的子女一样。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那为什么要把它比做母亲呢?谈谈你的母亲)。
(3)研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分析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4)再次体会读第二自然段重点句,升华情感。
(5)教师用语言过渡,课件出示句子,“古井象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运用个别读——男女生读——齐读的方法让学生饱含深情再体会读。
板书:哺育乡亲们
2、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
(1)学生读课文中乡亲帮老两口挑水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简要复述。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让学生反复引读,加深体会。
板书:陶冶乡亲们
(设计理念: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古井的作用、体会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再读重点段,懂得无私。(预计用时5分钟)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多好的古井呀,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学生齐读。
(1)情境说话:乡亲们懂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无私奉献
(2)改为感叹号读。把“他们”改为“我们”再读这段话。课件展示对比的两句话。
(3)课件出示“这是一口怎样的水井?”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内化成自己语言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文章通过“人”写“井”,以“井”来启迪“人”,这“人”不仅包括“我”和乡亲们,还包括文章的读者。进一步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内化升华,寻找无私。(预计用时5分钟)
1、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有许多像古井一样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人,你发现了吗?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板书:借物喻人
(设计理念:在生活中寻找语文、运用语文,升华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六)、作业布置。
1、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特点,赞扬他的一种精神。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表达方法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去写类似的文章,做到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我采用图解式板书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10.古井(借物喻人)
哺育
古井 ————— 乡亲们
陶冶
无私奉献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太阳说课稿11-19
采茶说课稿11-20
《孔乙己》说课稿11-20
诗歌说课稿11-20
教案说课稿11-20
《春晓》说课稿11-17
《故乡》说课稿11-17
军神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