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地理说课稿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理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理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是《亚洲的自然环境》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为学生介绍了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地形和河流以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基础之上,对亚洲自然环境更深入地学习,而更为核心的目标是能够建立其分析一个地区地形和水系特点的一般方法,不论从知识层面还是生活层面,本课内容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本课内容围绕我们所生活的亚洲进行学习,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系统分析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了解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
本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这些特点,教学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并且能快速找出特殊的经线和纬线。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2、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到经度与纬度的特点,提高用经纬网进行定位的能力。
3、开展实验活动,获得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经度与纬度的识别、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难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以及书写规范。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对比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入,首先让学生解释这句谚语的含义,之后点出其中包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地理要素:一个是地形、一个是河流。由此引出本节课对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探讨。
【设计意图】采用大家熟悉的.名言俗语,能够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导入结束后从地理学角度提出本课重要的两项要素,把导入和本课内容紧密挂钩。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亚洲地形特点
在学习亚洲的地形特点的时候,我采用地图法进行教学,在多媒体上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在规定的要求下进行读图分析。
【活动一:知地形】
①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复习“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读图时有意识地关注各地形区的海拔高度。接着,我会设置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以下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及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读取海拔信息,并尝试记忆它们在亚洲所处的位置。
②请大家根据相应提示,我读出一个地形区,学生举手抢答,第一举手的同学,将代表该地形区的“名称条”和“高度条”标在黑板上地形图中。完成活动后用珠穆朗玛的和死海的高差来讲解地势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游戏,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学习和讨论,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活动二:说见闻】
在熟悉了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基础上,我会出示沿着80°E和30°N作的亚洲地形剖面图,安排学生前后四位为一小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动:组号为单号的按照情境1进行,双号的按照情境2进行。
情境1:你们小组自北向南沿80°E经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情境2:你们小组从西到东沿30°N纬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并要求学生思考:一路上你们会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它们海拔多少?请讨论后用流畅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大家在这条线上对地势变化的感受。
学生活动后可以总结出:亚洲地形特点为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分析、小组合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地图法的运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有利的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地形特点已经总结出来,我会利用导入时候的谚语“水往低处流”来引发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特点,以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过渡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
2、亚洲河流特点
【活动三:识河流】
再次出示“亚洲的地形”图,请学生在图中描画出以下四组河流,观察并总结其流向特点。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流
b、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东
c、恒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
d、锡尔河,阿姆河;自东向西
当学生找到并准确说出一条河流的流向特点时,我会在请同学们用彩笔在地图中标注出来,当所有河流都找到后,提出问题:亚洲河流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之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亚洲的河流特点为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3、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知道了地形得特征和河流的特征,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河流的流向有怎样的影响?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之后总结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为:
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
河流特点: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同时还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解决导入环节所设置的疑问。
环节三:巩固拓展
拓展:分析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分析某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1、读图、文等资料了解自然环境中地形、河流等的概况;
2、能总结该大洲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特点;
3、综合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归纳出探究某一地区自然环境的方法思路,能够提升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和学会知识的迁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亚洲的地形特点、河流特点,老师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既能认识到水往低处流在亚洲的体现和原因,也能真正做到人往高处走,不断的攀登,永不停息。
作业: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分别有什么特点?两者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
【设计意图】小结与导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相呼应,前后呼应使课堂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更具有生命力,也达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以升华的目的。作业是利用前面总结的方法,学习另外一个地区,提高知识的迁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板书设计略过
地理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今天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课堂总结、说达标检测六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等四部分容。 “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有多大”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地球的运动”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地球仪”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情境引导法: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被确定为球形这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
三、说学法指导。
1、通过辨图、识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地理技能。
3、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入热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分钟。
2、教学新课:
由于“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此我这样设计:
(1)展示PPT:地球卫星图片。
(2)展示ppt: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
(3)展示对媒体动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
让学生们阅读课本 “认识地球形状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最初对地球认识的三个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然后设置问题:我们现在都认为地球是球体,那么有
没有谁能举出生活中见过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呢?给学生一分钟小组交流。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成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
(4)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
事例一:人观察船向远处航行所观察到的船身的变化情况。
事例二:月食观察月球上地球的影子。
事例三:从不同纬度看北极星与地球的高度角。
来补充学生的讨论结果。这一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5)通过过渡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再来认识一下地球的`大小。从而引入到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为此,我这样设计:
出示图片“地球基本数据”,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3分钟。
(6)通过过渡语:地球这么大,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形成一种仪器叫———地球仪。从而引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仪。“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为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地球仪,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1、找出北极、南极、赤道、地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观察纬线和经线并归纳出它们特点。
3、观察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并归纳出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4、阅读课本,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由于这部分内容难度挺大,加上初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低,所以预先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参照导学案来合作完成,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最后让各小组分别呈现合作结果,师生共同总结、评价。由于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而且难度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5分钟。
五、说课堂总结:
通过让学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地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其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 本特点,理解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 比较。
难点:
分析美国在工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教训。
五、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说学法: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本课: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继续提问:同学们对美国知道多少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二)新课讲授
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把自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然后让同学们学生回答美国国旗的名称、星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小结:
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构成。
学生自读教材内容,通过读统计图分析、讨论、总结的方式思考: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怎么样?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归纳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美国的经济概况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对外贸易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 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 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
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指出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三)小结和作业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并对美国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了解。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美国的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地理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 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20xx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xx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xx 化 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 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长快、原因 国情→国策
3、 国策:计划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地理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说教法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创设情境、启发,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另外本节内容主要运用FLASH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说学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辩论,从量到质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状况。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六个环节,分别是:问题--设疑、讨论--辨析、归纳--总结、演绎--巩固、迁移--深化、升华--结束。
第一环节:我用(视频)《复活节岛》的故事引入,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第二环节:从认读数字6500000000入手,通过以下活动了解世界人口。
一、资料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材料,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讨论。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长给人类带来的种种问题。
四、换位思考。
让学生换位成国家人口政策的宣传员,设计宣传语和宣传画。这样培养了他们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绘画能力。
五、读图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综合地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我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第四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并对答对的同学进行奖励。
第五环节:我安排了两项作业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最后我用激情和语言结束全课,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播放动画《梦》,呼吁希望这个可怕的梦不会成为现实!
地理说课稿 篇6
大家好,我是赵玉倩,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本》,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C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的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点。
四、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观,创设一个生动、诱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观察地图}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地图,通过地图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
以小组分组讨论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展示日本富士山图片,因富士山为活火山,导出日本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问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这样图片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联系实际,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
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我布置了一下练习:
1、课本66—67活动题。
2.搜集日本风俗民情材料,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国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这篇初一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地理说课稿 篇7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
地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②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版书),之后,介绍主席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粉笔板书如下图。"咖啡之国""文明古国""足球王国""狂欢之国"四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说课稿 篇9
河北省廊坊第四中学 刘海艳
一、说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有: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②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③五带的划分及选学课文“四季的形成”。课文安排了大量的活动,还安排了很多反映地球运动和五带划分的图片。教参建议上3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应该说,这一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2.人力资源: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有关地球的知识,所以现在学习地球自转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3.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 手电筒 大量图片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②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③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④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根据生活中熟悉的车、船与窗外风景相对运动的现象,联想地球的运动
②在有关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地球自转以及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②能够认识到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理解,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和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差的现象。
三、说教法
1.直观性教学法: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认真贯彻加强直观性的原则。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法巩固知识。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读图、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演示实验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来联系生活的'体验,感悟科学道理。
四、说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进行试验演示,自己去分析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讨论,达成共识,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积极体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教学程序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学生熟悉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直接引入新课。
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先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再把学生分组,让同学利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带着问题一边演示,一边思考,认真观察,并进行分析、总结。
㈢ 建构体系,拓展创新:学生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自己动手试验得出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师开拓学生思维,设疑让学生大胆论证。
施教流程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获得知识的迫切性。
(一)地球运动的方向
【教师启发】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他们坐车的经历,并且能够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当我们坐在汽车上向外看,你会看到车外的树木会向后退,也就是你看到的树木的运动方向和我们实际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样道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重新再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就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演示】播放动画课件:地球自转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着什么在转?(地轴)地球自转时的姿势是怎样的?(倾斜。至于倾斜的角度这里不用说,到后面学习地球公转时再强调。)地球沿哪个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西向东)
【看图分析】教师播放课件并提出问题,从北极和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学生总结】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依附于图上,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地球运动的周期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引导他们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演示过程。
(自制教具)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用不干胶做成红色五角星,粘在这里,再把一张硬纸壳中间掏空呈圆形,卡在地球仪上。一手拿着手电筒,照在地球仪上,一手轻轻拨动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转动。
设计意图:因为地球自转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是不可视的,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立体的感性认识,更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为单位,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能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层层突破,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
(1)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吗?
(2)假定它是静止的,观察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中国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美国纽约)各是什么现象?
(3)将地球仪转动180°,你来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4)将地球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你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本着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把学生分成小组演示地球自转。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观察、再观察,体会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
2.地方时的产生
【教师设疑】播放课件“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引出“地方时”的概念)
【教师演示】
1.在地球仪上的同一纬线上做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至于地球上的任意两地时间究竟相差多长时间,教师就不必展开说明了)。
2.对于好问好学的学生,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也就是地球自转时,经度每转动1°,时间就相差了4分钟。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几个城市的经度,然后进行计算,看看它们的时间相差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本着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让学生每个都能“吃好吃饱”。
●拓展创新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和现象。
2.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3.假设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太阳从西边升起”能不能实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论证,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五、说预期效果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这一基础知识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地球仪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观念。对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或者能说明哪些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就可以了。关于地方时的问题,课文并没有展开,我是通过计算两地的经度,而计算出地球上的两地所差的时间,但这一知识点,我只对部分学生要求掌握。
本课倡导的自主性学习,重点强调了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的需要,巧妙的将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交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演示,观察,讨论,总结出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地理说课稿 篇10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反思这六个环节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1、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内容《日本》,
是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之后学习的第一个亚洲国家,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国家地理,从教材编排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本节内容十分重要;之后将要学习印度、俄罗斯等中国的邻国,那么这节课如何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有怎样的效果?看起来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将会为后边国家地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2)、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的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②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掌握地震火山发生的原因和了解防震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自制日本轮廓图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②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②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二、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材和三维目标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的构成和主要城市
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
①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②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三、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生活比较好奇,往往出现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表现自己的现象,一般来说,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比较肤浅,对问题的也不能够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不是很成熟。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我们刚刚学习了《亚洲》,为本节课我国邻国《日本》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所以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相互合作较好掌握本节内容。
四、说教法和说学法
针对具体的学情,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小组之间带着问题去认真读图——读出图中都有哪些信息。比如看图例,什么颜色的海拔是多少?看经纬度,这个国家的范围是多少?学会析图——找出规律,分析特点。比如海拔中不同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的规律?这样的规律将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地图中获取需要本节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提炼本节课都需要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总结?等等。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共同合作完成,也可以一块共同完成。比如分析英国和日本同为岛国,这两个国家所跨经纬度范围有何不同,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那么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每组中两个同学研究日本的经纬度?两个同学分析英国的经纬度?然后共同探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出的结果学生记忆非常深刻,不仅增强他们之间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特别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想要突显出自己组是最棒的,没有讨论完就急急忙忙举手回答,回答结果不是很完整或者答案可能有偏差,这时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最终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完整的答案。比较教学法也是地理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熟知的某一地区的知识来分析与此有相关其他地区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比如分析中国是不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就可以借鉴学习日本多地震的原
因的方法来分析。总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宰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习“有法可依”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体现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课是由四名学生自导自演小品“日本国旗——太阳旗的由来”导入新课,新颖的导课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课堂。
2、小活动:“击鼓传话”活动
“击鼓传话”,此时传的“话”为关于学生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查到的关于日本方面的小知识,学生在进入新课之前说了很多日本方面的知识,展示了自己渊博的课外知识。从对本节课的作用来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要研究的对象,对本节课的内容将不会陌生,为新课讲解做好铺垫;从远期的作用来看,根据初中生特有的好强心的特点,他们一般会特别羡慕别人渊博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课外知识的大量阅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讲授新课
⑴日本的位置,展示《世界地图》,通过设疑,所处环境范围由大到小层层深入,进一步确定:
①日本位于世界的哪个大洲?
②日本在亚洲的什么方位?周围有哪些大洋?
③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递进式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同时指出另一地区,让学生分析其所处的位置,教给学生确定一个地方或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⑵日本的领土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学生课前绘好《日本轮廓图》,上课时小组合作讨论,并能熟练填写日本的四大岛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学生合作探究日本主要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为下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⑶日本的自然特点
主要通过日本的《地形图》和《气候图》,小组之间通过读图分析、合作讨论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此为基础,对上个问题日本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进行解释,联系其他国家城市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学习,教给学生分析城市分布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在这一块将两大岛日本和英国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跨经纬度的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经纬度的范围大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⑷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图》和《富士山图》,
学生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并明确旅游胜地富士山是活火山。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是不是个多地震国家?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一般在什么地方可能会发生地震?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联系“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模拟地震中,如何自救?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总结,再次强调本节课重、难点
六、说反思
本节课从教材所处位置来看,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国家地理,地位重要;从内容来看,为后面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地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所以对于本节课应如何教?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本节课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给学生创造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学生学习“有法可依”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也存在的问题,在对两大岛国英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教学时,发现学生对经纬度有严重遗忘现象,学生合作讨论时间过长,由此可见我课前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应该在课前进行调查,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1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3-07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地理说课稿12-27
精选地理说课稿9篇01-06
地理说课稿八篇01-03
精选地理说课稿5篇01-05
地理说课稿三篇12-31
精选地理说课稿六篇01-17
精选地理说课稿8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