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中班音乐领域的内容,《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个活动就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其歌词生动、形象,采用了问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在音乐中的震撼。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学情
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歌曲《夏天的雷雨》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歌词浅显易懂,音区和难度都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多感官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在情感方面中班幼儿的表现欲可能还不足,活动中我更多地让他们尝试并喜欢上在集体面前自信的再现,这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指南》中所要求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这一要求。
三、说活动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纲要》艺术领域总目标,结合《指南》中指引的方向以及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确立本次目标为: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兴趣。
(3)了解雷雨的自然现象,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之中。为此,我作了如下准备:
四、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在课前熟悉雷雨天气的特征。
物质准备:场地布置(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户外的草地一样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教师制作的ppt课件。
五、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我是这样和孩子说的: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听音乐模仿小动物!)。随着音乐的变化当出现闪电打雷的声音时。我将会和孩子一起做惊吓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这时我会和孩子说:宝贝,别怕跟着老师找个安全的地方。)安定好幼儿情绪后。谈话交流。(我会这么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什么时候会听到这些声音呢”“又打雷又闪电,夏天的雷雨快来了”。)这些有效的提问和引导,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进入夏季雷雨的情景中。通过情境游戏和音乐的变化结合,以对话形式有效地进行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铺垫。
(二)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唱歌曲
(1)第一环节是歌词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视听法、语言指导法。我以问答形式让幼儿对歌词有个初步的印象。通过提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光发亮”?引导幼儿答出“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同时以PPT的形式将答案及时地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和PPT的有效结合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学习句式。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视听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帮助他们轻松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活动重点的突出做好准备,同时为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孩子们通过体验、多感官参与,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则更为深刻。
(2)第二环节,教唱歌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示范法,我利用自己声音柔美的特点自弹自唱,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使幼儿更直接的了解整首歌曲的内容。
避免孩子一味地单纯、枯燥地跟唱、学唱。紧接着我采用了游戏法、互动法进行教学,突出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引导作用。(我是这么和孩子说的:“一个人唱真没意思,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来问幼儿答)。第一遍的演唱只是让幼儿初次的尝试,让幼儿对这种演唱形式感兴趣。紧接着我会将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方式交代给孩子们。幼儿自己来决定,和谁对唱,怎样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很高。通过多种游戏演唱方式提升活动质量,同时突破重难点。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组唱提问部分,女生组唱回答部分,然后互换角色继续表演歌曲。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歌曲进行巩固和表演,本节活动的目标就轻松的完成了。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次活动当中,我会让幼儿将今天所学歌曲回家唱给父母听,告知父母,夏天雷雨天要小心,注意安全。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2
孩子的眼中,美丽的蓝天总是充满着生命力。蓝天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是他们想象的源泉,为了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此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即活泼好动,对事物也已经充满了一定的探究和表现欲望,我把活动定位在音乐领域,给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式游戏的形式串联而成。
孩子发展情况分析及目标设计: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
1、积极的参与活动,感知蓝天的美丽;
2、大胆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创编情景动作;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大胆想象,并自由的创编情景动作。通过自己尝试,从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活动的难点:
幼儿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动作的形式加以表现。《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游戏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对蓝天有了一定的认识;
2、物质准备:蓝天布景图,以及幼儿事先制作好的蓝天中的物体。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活动以观察――猜测――联想――讲述――创编――表演贯穿这一主线线索。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
活动的.第一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律动进入活动室,并在律动中通过语言让幼儿一下子便进入到活动的氛围和主题中来,教师带领着幼儿在活动室中随意的坐下,为活动的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
进行到活动的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蓝天中的美丽景色,在活动准备中采用鲜艳的蓝天画面将幼儿从相对疲塌、懒散、松懈的“低唤醒”状态中唤醒,通过幼儿观察,让幼儿对蓝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知蓝天的美丽。在感知的基础上,又引导幼儿把自己制作的蓝天里的东西一起送到蓝天里去,让它变的更美丽。在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同时,让幼儿一起参与到布置蓝天布景的活动中来,增加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这一环节,我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使孩子在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
在第三部分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情景动作。在这环节中教师让幼儿自己设置情景,并鼓励他们用动作表现出来,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儿能顺利迁移已有经验,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创编个性化的动作上来。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更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接着便是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感受和想象音乐中的情节,一方面为下面的共同游戏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从自发性学习进入自觉性乐感的形成。最后将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溶解到音乐里,教师运用儿童化、趣味性的语气;运用丰富的、多彩的表情;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和提醒,更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并和幼儿共同跟着音乐旋律游戏。整个游戏中贯穿的是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延伸活动:
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开着小飞机到外面的蓝天世界中游玩,引导幼儿持续不断的对蓝天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的活动。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再创于各种感官的表演下,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艺术素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定义。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中班音乐活动《水草和小鱼》。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开始说起。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主题探索活动“鱼”中教师预设的一个活动。因为中班有四分之三的幼儿在学习钢琴,他们对音乐所表现出的兴趣是非常热烈的,特别对音乐的节奏、音色、音高等非常敏感,所以,幼儿需要良好的音乐环境用表情、动作、姿态等各种方法表现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二、教材分析
法国作曲家圣·桑的《水族馆》具有明显的AB结构特点,便于幼儿听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表达与表现方式,比较自然地从欣赏中获取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经验。
三、活动流程和指导依据
音乐环境的创设和游戏的性质非常重要,考虑到中班年龄段的幼儿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感知和思维,在整个活动中,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2、完整欣赏音乐,幼儿自由选择不同方式表现乐曲的AB结构。
3、音乐游戏。
四、活动分析
预设和生成始终处于交替的变化中,活动的过程凭借幼儿自身对音乐所产生的兴趣。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幼儿的思维依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想象和表现后,结合乐曲原有的特质,感受到乐曲中AB两段之间的动态变化。
五、延伸活动
幼儿提出疑问:除了小鱼和水草之外,其他的动植物也有自己的音乐吗?答案是肯定的,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情境和感情。
拓展阅读:写一篇说课稿的步骤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1、 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 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问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示范法,解决难点,用富于情感、较夸张的示范榜样来诱导幼儿模仿。
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听唱法,幼儿通过听来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节奏,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观察发现法,是解决个别幼儿差异的好方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体现《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环境,激发师幼互动,利于幼儿想象。表演体验法,幼儿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这些方法我将在说活动过程中详细体现出来。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作了精心设计,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在音乐实践里。
1.设置谈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由于幼儿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幼儿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后和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幼儿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声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节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利用图片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回答: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挥发的话语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当幼儿说出一句,我就以夸张的示范节奏朗读出来,让幼儿加深印象,从而模仿,等幼儿全部说出后,再完整节奏朗读。于是,我再引导幼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一边唱一边请幼儿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 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 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于是,我让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演
奏大雨的声音,并提出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演奏小雨的声音。 (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接着我请幼儿用铃鼓完整演奏歌曲的节奏。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更高兴趣,我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让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对《大雨小雨》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中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02-17
中班音乐说课稿九篇01-04
中班音乐说课稿10篇01-04
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01-08
【精选】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01-06
中班音乐说课稿6篇01-02
中班音乐说课稿7篇12-31
【精选】中班音乐说课稿3篇12-31
中班音乐说课稿四篇01-03
【精选】中班音乐说课稿三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