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

时间:2022-06-29 10:14:0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散步说课稿汇编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步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散步说课稿汇编7篇

散步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初中语文初一上册第五单元23课《散步》。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说一下我的讲课思路。

  一、说教材

  《散步》选自初一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非常丰富。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说学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说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和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朗读品味积累语言。本课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揣摩、积累语言,以增强语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的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这个定为难点。

  五、说教法

  运用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法相结合。首先以情景、导入法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去感受亲情美。本文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必要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几种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

  六、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细节动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关键语句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中温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这一板块是因为学习目标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

  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

  学法指导: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1)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

  提示:

  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

  (2)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赏析,教师适当指导。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

  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五)再读课文,感悟亲情

  1、指名读6、7段。

  2、扮演角色,心灵对话。

  学法指导:

  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话外音的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东西,还能发现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4、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注重这句话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至此学生才准确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拓展延伸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尊老爱幼)的事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亲情之美,既符合本课的主题,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亲情,感受亲情,珍爱亲情。最后,让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之后,赏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让这节课在温馨动人的氛围中结束。

  散步

  莫怀戚

  母亲——爱幼

  我、妻子——尊老

  儿子——懂事

  (七)板书设计

散步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一、课标与文本关系: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

  (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

  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

  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反馈、点评、小结:

  (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

  1、展示:

  (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

  2、划分4人小组、要求:

  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

  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

  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5、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

  (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

  (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

  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

  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

  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①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①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

  (八)、教学小结:

  (继续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教师寄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

  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九)、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好了,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散步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的语言美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a、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b、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如何导入

  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

  (据有关人士分析,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与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效果相差9倍,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四)、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

  ——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五)、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1、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

  (1)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这么优美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我”是个中年男子。

  (2)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是感受、理解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好应不厌多读。)

  (七)、拓展升华,拥抱亲情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么,我们每个同学你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请回忆一下,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主题(2)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八)、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们学习这篇,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音乐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通过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九)、课后作业:

  1、把围绕“亲情”的说话练习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该节课的作业设计,既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

散步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编者意在通过本单元的编写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我也想通过本课的传授,让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心灵甘露,重新审视自己的亲情体验,也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了解“情”的真谛所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这一学习目标是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围绕“人生体验”这个主题确定的。

  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这一目标的确立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的感悟,对情感意境之美的神会。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这一目标是语文人文性的具体体现,是升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美点寻踪。理解课文和美点寻踪是学生认知由浅入深的升华,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一个寄托体,抓住了这个重点,学生就会觉得此课受益匪浅。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这一难点确

  立的依据是学生涉世不深,对人生体验的还不够深刻

  三、说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说学法

  叶圣陶说过:“教法的根本是学法,为此,我将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讨论鉴赏。

  通过教师的读、学生的自读、品读等方式把学生带入文本境界,再通过合作探究、讨论鉴赏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满完成本课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运用钢琴曲的优美旋律去撞击学生心灵,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适时导入,让学生在美的愉悦感受中走进这篇哲而美的散文佳作。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个大的环节中又包含以下几个小的环节

  1、教师配乐范读这个设计沿袭导语而来,同时又是承接下边各个环节。因为学生既在教师范读中畅游了思绪,又解决了一些疑难字词。在这一环节结束,再设置问题,让学生说出应重点掌握的字词,这样,在对佳作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教师设置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是这样的。

  课文中写了那些人?要求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这个问题的设置正是学生深入课文后的不同感受体验。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情况。

  根据文中语句分析出谁是这个家庭真正的决策者?

  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研读文章的一个环节,学生所找答案必然围绕“我”如何解决散步分歧展开。这样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再点处这就是中年人的责任,本文所设难点不攻自破。一个完美的结局点染了尊老爱幼这个不置可否的主题。到此为止,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是浓浓的爱撑起了家庭的一方晴空。从而铺设了学生人生体验的桥梁。教师顺势倒入下一环节。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的平凡而感人的小事。学生会再此环节中畅所欲言,交流亲情体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第三个大的环节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在这个环节中,将激趣----学法点拨------品读------交流相融合,并且向学生出示了何谓美点寻踪,这样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对文章进行赏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个环节

  让学生把这一节课的收获谈出来,老师给了一个提示例句,同学仿说,各抒己见,表达真情实感。

  第五个环节作业写一篇日记,题目《记录点滴真情》

  最后一个环节小结

  在总结过程中点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再把本课主题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珍爱自己的亲人,珍爱自己的生命。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出示板书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批评和指正。

散步说课稿 篇5

  教学目的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预习

  试朗读课文。

  二、导人

  《散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朗读时要用心领会。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散步》。

  2.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

  (1)缘由。(第1~3自然段)

  ①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

  讨论并归纳:为了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

  ②提问:怎么朗读第l~3自然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轻柔一些,用陈述语气。读出“我”对母亲的孝心。

  ③提问: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讨论并归纳: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内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则又听/她的话一样。

  (2)过渡。(第《自然段)

  ①提问: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

  ②提问:怎样描写?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③提问: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讨论并归纳: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④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

  (3)人题(第5段)

  ①提问: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②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前一句用平缓的陈述语气,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高昂,如有新发现。仪)波澜(第6段)

  ①提问: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

  讨论并归纳: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问:怎样解决这一矛盾?表现“我”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③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分几个层次读,为了使层次分明“后来”、“不过”、“一霎时”、“我想”、“我想”、“我决定”、“我说”要重读。读出“我”心理活动的几个层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①提问: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表现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

  ②提问;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

  讨论并归纳: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更下了变了主意的决心。

  ③提问: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

  讨论并归纳:母亲提出“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④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从重音看,“但是”、“摸摸”、“变了”、“还是”、“金色”、“整齐”、“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读。从层次来看,“但是”、“那里”、“我走…·,·”都要停顿。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母亲慈爱、体谅孙子的感情,读出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6)收结(第8段)

  ①提问:怎样以散步收结全文?

  讨论并归纳:一叙述散步的方向;二叙述在散步中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三叙述“我”的感受。

  ②提问: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讨论并归纳: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

  ③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从重音看,“菜花”、“桑树”、“鱼塘”、“走”、“蹲”、“背”、“瘦”、“重”、“胖”、“轻”、“慢慢”、“稳稳”、“仔细”及最后~句都要重读。

  从层次看,“这样”、“到了一处”、“但”都要停顿。用较快的语速读,最后一句要读得缓慢、深沉。

  四、小结

  这篇散文表现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朗读时要细心体会。最后,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辨别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C.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D.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_2.非比喻句:_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现了什么?

散步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散步》。下面我从八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1、课标与文本关系;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和难点;

  5、教法和学法;

  6、教学过程;

  7、板书设计;

  8、评价分析。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方面:

  一、课标与文本关系:

  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三个维度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的设置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教师运用情景导入、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设置了八步,分别是:(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目标展示,把握方向;(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五)再读课文,感悟亲情;(六)凝神细想,独抒性灵;(七)教师寄语,升华亲情;(八)、课后作业,实践检验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中温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二)目标展示 把握方向

  设计这一板块是因为学习目标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

  学法指导: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1)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

  提示: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

  (2)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赏析,教师适当指导。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五)再读课文 感悟亲情

  1、指名读6、7段。

  2、扮演角色,心灵对话。

  学法指导: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话外音的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东西,还能发现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4、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注重这句话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至此学生才准确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进一步补充培根的名言,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该坚持和发扬,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六)凝神细想 独抒性灵

  1、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尊老爱幼)的事例吗?

  2、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亲情之美,既符合本课的主题,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亲情,感受亲情,珍爱亲情。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第二道题,让学生赏听歌曲《让爱住我家》,完成课堂练笔。

  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

  (七)教师寄语 升华亲情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把这副对联送给大家,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师生达到情感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八)、课后作业 实践检验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设计意图:行胜于言,由言到行,行后有感,学生能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接受来自于生活的检验,用笔将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散步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本次说课设计三大板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下面我将依据语文课标,从全程说课的备、讲、练、批、辅、考、评、纠、补、研、悟、能十二个环节解读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思路。

  第一板块-——教学准备

  一、备教材

  1、教材分析:

  《散步》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2、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遁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还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揣摩词句含义,品析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4、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②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关键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象征意义,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二、备学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七年级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更谈不上审美了,亲情观念比较淡薄。那么本课学习正好发挥学生特长,引导学生重新去感悟和理解亲情,学会尊老爱幼。

  三、备教法学法

  教法:这里我设计了主问题: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它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牵引力,引领着学生从多个角度品析语言、欣赏语言,

  同时本文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于是必要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法,通过这几种教法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

  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找出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细节动人的句子进行品析,最后抓关键语句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板块——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在实施教学流程板块,我设计了“情景导入 渲染亲情”、“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再读课文,感悟亲情”、“拓展延伸 升华亲情”、“总结全文 表达祝福”、“课后作业 真行实感”七个步骤落实全课程备、讲、批、辅、考、评、纠、补、研、练、悟、能十二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 渲染亲情——悟 练 能

  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谈感受。

  设计意图:以情景导入法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短片中温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练 能 辅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面对分歧,“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应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尊老。(板书人物和尊老)

  (三)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练 悟 讲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或能打动你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品析语言美点。

  学法指导:(1)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提示: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

  (2)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评点,教师适当指导。

  事例点拨——诗意的背景美

  示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绿” “嫩芽” “咕咕的冬水”---- 作用:美丽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庆幸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的心情的写照。作者从春景联想到生命,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事例点拨——写人的细节美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能去掉吗?

  “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体现我对母亲的悉心照顾。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事例点拨——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然后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朗读并体会妙处。

  共同点及作用:简洁、整齐、匀称,互相映衬,很有情趣。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四)再读课文 感悟亲情——练 悟

  1、扮演角色,心灵对话。指名学生读6、7段。

  2、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面对分歧,“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用话外音的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比如:母亲疼爱孙子,满足他的要求;体谅儿子,理解他的难处。)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3、“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学法指导: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4、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重点研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义: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是承上启下的角色,肩负重担,责任重大,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五)拓展延伸 升华亲情——补 悟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尊老爱幼)的事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亲情之美,既符合本课的主题,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亲情,感受亲情,珍爱亲情。

  (六)总结全文 表达祝福——悟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最后,老师把下面这副对联送给大家,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赏听歌曲《让爱住我家》,在温馨动人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七)课后作业 真行实感——考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二、板书设计 体现主题——讲

  散 步

  莫怀戚

  尊老

  母 亲

  整 个

  我 爱 妻子

  世 界

  儿 子

  爱幼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一个好的板书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好的板书设计既要简洁、形象,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为这堂课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第三板块——教学反思

  练能

  课前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

  2、找出文章中你感受最深,体现浓浓亲情的词语、句子或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评点;

  3、找出文章中你难以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

  练能

  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示例1: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亲情

  示例2: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亲情。

  批 辅

  批阅学生的预习笔记和仿写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方法、仿写知识的辅导强化。

  考

  一、检查预习(导入之后)

  1、利用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然后每个词语读两遍:

  嫩 芽 分 歧 霎 时 拆 散 委 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自由朗读全文,标上段序,勾画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问题:本文中的人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事(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随堂练习

  1、分别用1—3个词语概括文中四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母亲__________ “我”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__

  2、 举出1—2个自己家庭中体现浓浓亲情的例子(每件事10字以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体现主题(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练习

  1、写出家庭中一个亲人的生日,并送上你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亲人____ 生日 _____ 祝福语 __________________

  2、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中“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表现了“小家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家四口散步发生了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母亲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学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150字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1、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通过考的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解决了难点,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这堂课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到位、拓展迁移触类旁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纠补

  1、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错误并进一步补习巩固,比如字音字形等,对所提问题统一认识;

  2、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不能提前预习,不善与他人交流等;

  3、补充对题目的感悟: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题目《散步》改为《三代》行不行?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①父亲角度:《责任》……

  ②散步情节:《分歧》……

  ③背景角度:《走向春天》……

  ④直指主题:《亲情》、《爱》、我爱我家》……

  教师点拨: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研

  1、与同学科老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

  2、学生小组讨论,质疑解难;

  3、师生共同研析题目的妙处,品味课文语言的美点。

  悟

  1、首先,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感悟课文的亲情美,其次通过初读课文,品读课文,再读课文加深了对亲情的感悟,第三通过练和考的环节升华了对亲情的理解;

  2、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序,学习效果的明显提升,师生均体会到了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3、这堂课从布置预习到结束授课,我采取放手自学点拨到位、拓展迁移触类旁通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老师要善于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渔场”。

  能

  1、通过拓展延伸和课后作业,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加深,尊老爱幼的观念得以强化;

  2、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学生掌握了语文学习尤其是赏析语言的方法,有助于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运用; 4、加深了教师对新课标的领悟,分析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得以提高。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散步说课稿】相关文章:

《散步》说课稿06-25

散步说课稿06-25

散步说课稿01-26

《散步》说课稿10-27

《散步》的说课稿01-10

散步说课稿模板05-15

《散步》的说课稿模板05-12

关于散步说课稿03-30

【精】《散步》说课稿01-18

有关《散步》说课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