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说课稿汇编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七册第4课《戏曲人物》。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五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我国的戏曲艺术品种繁多,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遍及全国每一个城市,涉及到每一个民族,剧种有三百多种,剧目数以万计。本课是从拓宽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角度来设置的,这是一个具有浓郁民间文化艺术特色的课题。现在的学生对于流行歌曲兴趣浓厚,但对于戏曲却是非常的陌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并宏扬祖国的戏曲艺术。所以本节课要培养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和热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走进文本,我发现它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美术课,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神态和动作,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关于戏曲的知识是本课的新知识,水墨画学生在第六册《我爱大熊猫》那课虽已接触过,但由于平时学生很少运用水墨画去作画,因此技法的指导还很有必要的。
基于以上的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们农村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安排为一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确定为: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大板块: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美术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多媒体辅助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录像、音乐等传统媒体;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播放京剧的磁带录音,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学习戏曲人物创作的同时,了解戏曲。
2、自主探究学习法 :
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的欣赏,在自主参与、体验、讨论、交流的活动中,让学生既学习了运用水墨形式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又加深了对戏曲内容的理解。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示范教学法、合作交流发、启发法、练习法、评价激励法等等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大板块是说说教学准备: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在这节课前学生要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而我要准备的是课件,水墨画工具。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四大板块:教学程序。我分为6个环节来说明。
第一个环节:游戏激趣,触碰戏剧。
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老师手持一根制作的马鞭,踱着方步走进学生的.视线。这样,在一片浓浓的京剧味中,我们的美术课拉开了帷幕。这个开场,通过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课程主题上,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关于戏剧的最初知识。使学生先感受到浓郁的传统艺术氛围,并开始揣测本课的上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比如,戏剧的伴奏形式,马鞭等道具的含义,戏剧演员表演时身段的特点等。我会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来的吗?(聪明的学生会说是骑马,这样道具的含义就能抛给学生去讨论去学习了。)
你觉得老师走进来这架势如何?有没有兴趣也来骑骑马?(寓教于乐,还能展现学生的能力)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剧的知识呢?(学生根据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学生展现的空间,并相机把我们身边的戏剧形式介绍以下,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欣赏探究,走进戏剧
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第二个环节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了。多媒体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会播放经典的段子给学生欣赏,比如《三岔口》、《闹天宫》,在欣赏前,用激情的语言讲述这两出戏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学生在欣赏时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儿童的世界里怪兽是他们比较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动画片、想一想、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等多种材料绘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怪兽;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怪兽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怪兽》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面具》、《机器人》、《民间面塑》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怪兽》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彩笔绘画来表现画面,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说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说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和表现。
说教学准备: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教师范画、作品。
二、说本课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怪兽》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说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法分析
1、观察范作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六、说教学过程
1、出示几种动物图片:鹿、马、鱼、鳄鱼、蛇、老鹰等,着重观察它们的一个重要部位,最后出示龙的图片。并提问: ①、这是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 、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怪兽世界里去参观一下{怪兽欣赏}:中国古代的怪兽、外国的怪兽、卡通里的怪兽。
5、学生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如何巧用材料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6、学生思考,“你想怎样表现你心目中的怪兽?”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的语言交流为绘画打下基础。
7、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8、评价。
七、说课堂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怪兽,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个怪兽最吸引你?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八、说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作品中表现了很多怪兽,实际上这些怪兽并不存在,它只是我们幻想神话中的“灵物”,虽不足为信,但它却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我们都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今天你们让老师也看到了你们的智慧。你们都是好样的。
美术说课稿 篇3
各位评为老师好:
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五册第2 课《我们爱劳动》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部分进行说科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按课标的要求,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本课通过对不同的劳动的认识,逐步对其解析,了解劳作时的基本动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操作目标: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和创造力活跃,而且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得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课前准备
前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可否成功的实施成功美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准备美术的工具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二、教法学法
都说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上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炒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情景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结合学生的心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学法上,我本着活动性,自主性的原则,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并放手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讨论、观察,思考,比较等学习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会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
三、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提出: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是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并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功的能力”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看,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思,培养个性。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引入。
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秋天辛勤农民伯伯在田里收割、背谷子的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学生回忆并交流。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为学生下一环节学习做铺垫。并引出了课题。(板书我们爱劳动)
2.师生探究,扩散思维
接着展示一段视频是关于教师本人在家抹地板的内容,通过这段视屏让学生也感受到老师也是热爱劳动的,并且能体现劳动特征和动态的特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请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一种劳动的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在干什么活。
教师总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教师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学生体验: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
一个学生来模仿晒鱼干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晒鱼干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鱼干。)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只拿着筐一只拿着鱼。)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展示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并欣赏米勒的《拾穗》不仅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动态,也让学生欣赏、交流整个劳作场景的美感。
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后予以总结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
3.注重动态,感受劳动美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劳动中的动态美,和平衡关系。劳动的环境也能达到画面传神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在屏幕上,滚动着同龄人的作品,请学生尝试练习一张关于大扫除的作品,也可以是其他的劳动场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造型美观。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播放《劳动最光荣》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并体验在课堂中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我会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解决问题,进行更好的创作。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4.激发潜能,表现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完成作品后评价以劳动中动态为最基本的标准,兼顾劳动场景。我在这个教学中采用(1)学生互评(2)小组互评 在这基础上在做教师的点评,肯定表扬一些好的作品,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需要美,美需要人们去创造的道理。
5.总结归纳,课后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课将结束时注重课上的总结,和课后的延伸。如: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的让老师很满意,同学们是个勤劳的孩子。多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让爸爸妈妈也知道我们的同学是不仅聪明,而且爱劳动。通过课程,达到了学生在情操上的教育,这就是美育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设计必须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文字表述不宜过多,设计要简明概括,图文并茂。
我们爱劳动
头
身体
劳动动态 手
脚
劳动场景
总之,本课的设计,我从美术课程课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做到:导课“趣”
授课“活”创作“新,结课“巧”。 我的说课完毕,结束
美术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会飞的玩具》。是一节手工制作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玩具是儿童生活中最熟知的事物,种类、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本课即以会飞的玩具为内容题材,开展综合性的探索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欣赏不同类型、不同材料所制作出的会飞的玩具,使学生自觉、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偏重于了解会飞玩具的特点,并通过不同造型的会飞玩具作品和自然界及科学界中会飞物体的欣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会飞玩具,感受美术、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学情分析
虽然是三年的级的学生,但是每个孩子对玩具的喜欢还是非常强烈的,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会飞的玩具更有意义。这个年级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情绪高涨,感悟知识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学习,感悟到了艺术美和生活美的有机结合。
三、说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通过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说教学目标
1、了解会飞玩具的特点。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造型表现,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让学生感受美术、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会飞玩具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用各种材料进行造型表现。
2、、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进行大胆、夸张的造型表现。
六、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的理念,我将运用谈话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欣赏法。
七、说教学资源:
为了使学生能成功的制作出各种会飞的玩具,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及会飞的'玩具、材料等教学资源。
八、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以下八个环节设计实施本课教学。
(一)组织教学
通过检查学生的学具、用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引入新课
1、出示会滚、会转、会摇和会飞的玩具。通过复习已制做过的玩具,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玩具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会飞的玩具
(三)探索研究
1、启发学生回忆会飞的玩具及物体,并说说:你在哪里见过或玩过哪些会飞的玩具?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出示各种不同的会飞玩具,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分析、讨论、了解会飞玩具会飞的特点和基本的制作方法。
①会飞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为什么会飞?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②它们的制作过程有哪些方法?
本环节引导学生不断观察、讨论、分析,使学生懂得会飞玩具会飞的特点和基本的制作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③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讨论说一说他们收集的材料可以制作成什么样的会飞玩具?
3、尝试造型设计与制作,抓住典型,让各组学生介绍自组的玩具及制作方法。
这一环节我用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学习,团结合作。
4、播放多媒体欣赏各种会飞的玩具和自然、科学中会飞的物体。
通过欣赏,让学生观察了解不同的材料都可以进行想象创造设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5、出示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四)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制作会飞的玩具。
2、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玩具取名。
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五)作品展评
1、分组展示作品,学生参观欣赏,各谈创作思路和感受。
2、通过比赛评选出最会飞的、最有创意的作品。
此环节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收拾整理
做好作品的同学,将剩余的材料收拾干净,保持教室地面清洁。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体现美育潜移默化的教学思想。
(七)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认识。
(八)课后拓展
在操场上组织主题为“小小飞行员”的科技比赛,比比谁的作品最会飞,飞得最高,最有创意。
美术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是一节绘画课,属于美术学习领
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工具表现蜻蜓的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致7—8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充满好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蜻蜓,发现蜻蜓的美;并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参与体验中发现美、表现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五、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抓住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在欣赏和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关心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说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谜语导入
小飞机,纱翅膀;
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底:蜻蜓)
猜猜我是谁 , 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猜出后,再问:大家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小蜻蜓的。让学生进入学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世界,发现蜻蜓的美,共同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板书课题---蜻蜓飞飞》。
(三)新课讲解
1.提问:
(1)蜻蜓由哪几部分组成?通过几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梳理学生的答案,接着出示蜻蜓的结构图,进一步明确学生刚才的答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
(2)蜻蜓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哪?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美。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蜻蜓的方法。
2.老师补充,介绍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蜻蜓的大体形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老师带来的几幅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表现蜻蜓。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5、画蜻蜓,展开创作(配合播放音乐)
(1) 提出练习要求:
a.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b.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2)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看哪一位小朋友将蜻蜓表现的最美,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创作的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只蜻蜓最漂亮?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增加信心。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蜻蜓飞飞的美,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蜻蜓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都很棒,每个同学都画了美丽的蜻蜓,相信我们的蜻蜓朋友也会非常开心。那我们回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及材料也和爸爸妈妈制作一幅漂亮的蜻蜓,再让它飞一飞。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第九课 蜻蜓飞飞
一、范画 二、蜻蜓的特征 三、学生作品展示区:
1.眼睛大
2. 身体细长
三、蜻蜓的画法
七、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设计主要是设计为:对称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心中的未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科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我所授的是第1课时。
这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守约束的想象会像火上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并结合本年级的年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科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2、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
二、教法运用
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活泼想象丰富的特点,创设与教材享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
1、情境激励法,根据本课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出示的片断场景,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有力地解决了本课重点。
2、德育渗透法,各门课程之间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因此,课堂上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从点滴小事做起,改善改变我们的未来,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三、学法分析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我准备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为主的`学法指导:
1、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内容,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想象心中的未来。
2、合作交流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体验美术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
(一)、导入阶段
欣赏科幻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太空进行联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引出课题《我心中的未来》
(二)、引导阶段
1、将自己搜集的材料与同伴一起分享,回忆过去、看看现在、想象未来,展开联想,畅所欲言,大家想让我们以后的生活怎样?
2、欣赏作品,提高审美,介绍多种绘画形式的作品:彩笔绘画,蜡笔绘画,水彩画等。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从构图和绘画内容上进行引导。
(三)发展阶段
大胆创作,点拨引导,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四)展示评议
虽然学生作品为半成品,但也透露出学生们的创新和发现,展示采用自评为主,互评和教师简评为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的第四课。在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属于五大系列中的鉴赏模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艺术鉴赏。即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文化基础和美术鉴赏常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对于深入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交流探究、评价感悟等环节,归纳出西方古典艺术希腊、罗马的艺术特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古典雕塑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体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与相互探讨,加深对文艺复兴三杰对西方艺术所作出的贡献,掌握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艺术巨匠勤奋的创作精神,从文艺复兴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义理念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通过对达芬奇、拉斐尔等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点。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情景法、讨论法、欣赏法、联想法、交流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的搜集。
七、教学过程
下面是本次说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从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采用电影片段的方式,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我将播放电影片段《达芬奇密码》中对《最后的晚餐》分析视频,并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出卖耶稣的门徒是哪一个?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我今天的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去。
环节二:拓宽思维,直观感知
紧接着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我会继续展示《最后的晚餐》提问: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学生各抒己见,简单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特色。而后,针对这节课的重点,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并且再次提出问题:除了达芬奇,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通过这样的安排,本节课的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接着作出总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环节三:循循善诱,具体分析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并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个神秘的微笑又代表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背景和人物色调和谐么?为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么?发挥学生的想象,整体的感知,畅所欲言。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以及色调等方面去分析。鼓励学生交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巡视检查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鉴赏的乐趣。
在交流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当然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会集中的去发现学生的亮点,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并给与鼓励与肯定,对于思路受阻的学生我会进行引导,从建议性的评价出发,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我会展示两组作品,分别是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与中世纪的圣母像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早期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大卫》进行对比。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组,谈谈它们艺术特色的不同之处。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造型、构图、色调等方面分析。以小组演讲赛的形式,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演讲,同学之间自评、互评,教师从赏析角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述,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找到发展方向。
环节五:回忆重点,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文艺复兴三杰各自的成就以及艺术特色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提问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材料和我们现在的一样么?那么是谁被称为“色彩的发明者”?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作出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