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说课稿锦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小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时间”“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九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一、说教材
古诗《小池》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副初夏风景画。在这一组课文中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可爱,乐于读书,求知欲强。对于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家长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诗学习,所以在阅读中体味古诗内容的优美,并结合诗文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声母“l”和“r”的发音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池”“惜”等6个生字,会写“立”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的书写。
2、教学难点:会背这首古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景色。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对比学习法:运用以前学过的字来与现在将要学习的新字相结合,形成对比从而很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字。
2、开火车法。
3、诵读悟情法: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写到:诗不仅供朗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真样才能陶治性情。所以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朗读,要让学生通过吟咏把握全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内合作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准备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走进古诗
因为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我会让孩子背诵自己拿手的古诗,从而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直接揭题,让孩子们齐读课题,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找孩子起来读这首古诗,并对其进行表扬。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打开课本用小手指着古诗进行自由的读,这是我将会提醒孩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拼音来学习,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全部认识这首古诗中生字的孩子还是不多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并能够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1)让孩子看着打屏幕上的带着拼音的生字,点名让他们读这些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读准字音。
(2)读大屏幕上的去掉拼音的字,并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对这些生字进行记忆。
(3)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对新学生字进行记忆,例如“也、池”“昔、惜”“阴、晴”“柔、露”这些字的对比来进行记忆。
(4)同桌间运用手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检测,加固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5)让孩子对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
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本节所要掌握的'生字,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4、通过课件学写生字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写生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通过课件上的笔画顺序,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来使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孩子进行书写且提醒孩子正确书写姿势。
5、把生字回归古诗进行朗读。
(三)理解古诗,朗读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重复。
2、不明白的字词小组内进行自我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师指导孩子把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解决词义和整首诗的意思。
(1)重点的讲解古诗中的重难点字词
(2)带领孩子吧古诗的整体意思通一下
(3)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
4、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从读的过程中体会出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延伸,全面巩固
1、把这首古诗回家被给自己的家长听。
2、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找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并且吧这些古诗读熟练。
九、说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惜 细流
树阴 爱 晴柔
小荷 露
蜻蜓 立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成长》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以成长为题材,写的是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事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成长》从一个意大利小孩卖报纸和买香肠的故事中,告诉人们约翰的父母从小培养他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并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以“我”为第一人称使文章更亲切、自然,更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二、 说学情
1、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
进入中年段,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上一学年运用批注的基础上,学生能针对重点字、词、句等方面记录自己的感悟。在生本理念的课堂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升,课堂上学生乐于交流,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且交流的形式多样。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有局限性。也许只会关注到
小男孩约翰的人物特征,不能很好的将文本与文章主旨联系到一起。因此,教师的引领就很关键。
三、 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作批注,体会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圈画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 通过理解课文,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作批注,体会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而本课时的难点为: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 说教法和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分析与理解课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继续运用生本的理念,结合单元训练重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且具有导向性的前置作业(课件)。在课堂上,将课堂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而教师只需在课堂上起到的倾听、点拨、引领的作用。
在学法上,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圈画重点词句。再结合批注完成前置作业,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悟。课堂上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朗读指导与评价。
五、 说教学过程
总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
以下五个环节展开:课文回顾、小组探究、汇报交流、教师引领以及拓展生成分述:
环节1课文回顾:我设计的导语是“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发生在约翰身上的成长故事,有谁能为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环节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巩固概括能力,二是带领学生回顾文本,唤起学生对课文的记忆。
环节2小组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体现的'是小组4人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组内将围绕
“请结合课文中描写约翰的语句,说一说约翰的父母做出了哪些有利于约翰成长的事?”这道前置性问题与同伴交流时。过程中学生可对自己的感悟进行补充,同时小组成员在倾听他人汇报时也可及时地质疑、补充、反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巡视并参与到小组交流,对每个小组的汇报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这样也为下一环节中教师的点拨与引领奠定基础。
环节3汇报交流
此环节是小组学习的展示过程,同时全班学生在倾听代表小组汇报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
在感悟文本时,学生可能会关注以下几处:
1、 课文第8自然段“接着,一个穿着红大衣、戴着红帽子的男孩儿也下了汽车。男孩儿的肩上挂着一个大挎包。他走到每家每户的信箱前,投送着一份份报纸。投完这个居民点,汽车又往另一个居民点开去……”学生从这里也许会感悟到约翰是个做事尽职尽责的孩子,即使下着大雪,他也会完成自己的任务。
2、 课文第9自然段“是我的妈妈。”他不等我说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妈妈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报……”他笑得那么甜,胖乎乎的脸颊上露出两个酒窝。学生会从约翰朴实的话语和表情中感受到约翰的妈妈对孩子的爱。而从约翰的话中,我们既可以看出妈妈对孩子雪天送报的担心,所以亲自陪同的本能的母爱。另一方面,更是教导孩子做事要有责任感,不能因为雪天就耽误工作。后者更是约翰妈妈在帮助约翰成长。如果学生不能说完善,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以“既然约翰的妈妈担心约翰的雪天送报的安全,为什么不自己帮约翰送或者劝约翰放弃雪天送报?”“母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使学生逐步接近文章的主旨。
3、 课文13、14段约翰的报酬与他花的2元钱形成对比,这也许是约翰的父母教育孩子不乱花钱,学会自己安排使用自己的劳动报酬。在13自然段中出现了“漫不经心”这个成语,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加入朗读练习,使约翰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样的感悟还会出现在3、4、5段中。从“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这句话中学生会体会到虽然约翰是个孩子,但花钱很有节制。
4、 最后学生可能还会捕捉到第2段约翰每次来面包房,总是亲昵地拖长声音,冲着我说:“您好——”这句话,从中推断出约翰的父母教导他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虽然这与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联系不大,但这也是父母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教导。
整个小组汇报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追问,将学生发言的中心紧紧地围绕课文的主旨。
环节4教师引领:
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的点拨与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言也许只会围绕“约翰的父母教导约翰做个有责任心,坚持不懈,学会合理使用金钱的孩子”这些虽然都是约翰身上具有的优点,但还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如果学生在汇报时没提到或是没说透,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将问题引向深入,直入主题。 “这样更有利于他成长”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会更有利于他成长”。以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甚至如果有必要,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二次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写出来,这样既是对本节课难点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会在课堂上形成文本的生成。
另外,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以“请你找找文章在描写约翰时,分别从哪几方面写的?”这个问题为切入点,逐步让学生理清写作方法。必要时,可让学生运用其中一种试着说一说。这部分内容将会以“课后练笔:运用本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片段即可)”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习作练习
环节5拓展生成
这一环节,结合前置作业中“请用三五句话写一写你的父母做出过哪些有利于你成长的事。” 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本课的核心问题,“父母从小培养他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由课本拓展到课外,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六、 说板书设计
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课堂讲授交给学生,同时也鼓励学生围绕文本以及前置作业内容自主设计板书。学生的板书也许会呈现这样的效果(板书)。只要学生的板书能紧紧围绕本课时内容,突出主题即可。同时,板书介绍过后,全班可对板书进行交流。这样做意再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的。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四季》。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一)后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课文共有四句话和四幅图,每句话配有一幅图,本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整首诗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四个偏旁,写好“竖弯钩”和汉字“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小节。
过程与方法:识字写字;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秋季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识字,初步认识汉字的形体美。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观察、朗读、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们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播放课件和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识字指导法:运用拼音识字法、分析比较法、字理识字法、猜谜识字法、拆合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引导朗读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们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们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教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探究法: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节课,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课堂上注重语言训练,通过朗读、背诵和说话,实现语感积淀,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总之,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三)指导朗读,感悟秋景(四)指导写字,趣味作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于是,开始上课时,教师绘声绘色地告诉学生大自然妈妈有四个漂亮的女儿,然后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图,学生边欣赏教师边配乐介绍,从而引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板书。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春、夏、秋、冬”四个字中有三个字都是本课的认读字,所以教师边板书边指导孩子识记,并认识禾字旁。告诉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板书课题“四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先欣赏课文的.动画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贴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新课标中强调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能力以及观察的能力,同时有趣的动画还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初步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后,老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把认读字多读几遍。这样设计目的是为接下来的识字教学奠定基础。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设计的识字教学的环节一共有三部:1.拼读生字,记音。2.认读生字,记形。3.卡片识字,巩固。
1.拼读生字,记音。教师巧妙的把本课的生字按照两拼音节、三拼音节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分成三类,先让小老师带大家拼读,然后请学生观察发现,进行总结归类。这样既巩固了刚刚学过的拼音知识,又让学生记住了字音,达到教学无痕的效果。
2.认读生字,记形。教师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先用“对”字举例,巩固加一加的识字方法,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记住“肚、就、说、叶、圆”五个字。指导学生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雪”字,用“比一比”的识字方法学习“是”字,学完总结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认识“月字旁、大口框和雨字头”三个偏旁。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练习组词,造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3.卡片识字,巩固。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创设情境:瞧,调皮的生字宝宝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藏到了儿歌中,你们能猜出每个数字后面藏得都是谁吗?快把它们找出来排排队。让学生们边动手边动脑,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低年级的学情特点。
(三)指导朗读,感悟秋景
由于本课的四个小节结构相似,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的教学传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看出来的?从而引出第三小节的学习,也就是学习秋天的美景。朗读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秋天的美。教师先指名读第三小节,然后让学生找找这一小结描写了秋天的什么?学生会找到“谷穗”。谷穗是什么样的?学生会找到“弯弯”。教师板书“弯弯”。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教师结合实物图片进行教学,直观明了,并指导用叠词的好处。再通过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谷穗弯弯”。语文学习落实了“读”,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师出示秋天的石榴的图片,让学生也练习使用叠词,说说石榴怎么样,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后教师让学生找找这一小节中还有哪个词说谷穗弯?学生会找到“鞠着躬”。教师让学生一起做做鞠躬的动作,体会谷穗是因为颗粒饱满太沉了,所以压弯了腰,再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平时给老师鞠躬是在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从而体会出小谷穗是在给农民伯伯鞠躬,感谢农民伯伯这一深层含义。动作表演,既有趣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接着教师让学生体会谷穗的心情,并带着开心、自豪的语气读谷穗说的话。最后师生合作朗读这一小节,再背诵。
(四)指导写字,趣味作业
写字指导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孩子刚刚接触写字,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观察笔画,占格,进而写好字。本节课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竖弯钩”的写法,然后再由浅入深观察“七”的写法,教师指导书写。在写字时还要提醒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字加以展示评价,并修改。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两个趣味作业,让学生二选其一,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们追求言简意赅,用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两个转化,也就是学生切实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接着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品德。使之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今天我就说到这里,不当之处恳请领导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字歌》。
教材简析: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适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饿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本课的语文学习活动即为“欣赏、表现”、“学习、应用”、“游戏、识记”、“延伸、探索”。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的观感,初步感知小动物的名称和数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互学习,达到识记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的目的,在交互学习活动中将学生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义即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且,本课教材设计旨在通过学生间、师生间在网络条件下创设情景的设计活动,激发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和潜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学生要掌握本课所要求的11个生字。
2.通过对动物名称和数量的识记,培养学生积极识字的热情和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识记本课要求掌握的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电脑、课件、
二、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制订与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语文教学领域的划分,不但加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而且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高了学习热情和识字能力。
本着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我在《数字歌》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激情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研究法等等。简单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看、学、玩、用。
1.看。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推动学生积极探究、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深刻思维、锻炼意志、集中力量去获取知识,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现代教育媒体以鲜明可感的形象、悦耳动听的声音、绮丽多变的色彩,强化感知刺激,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要摈弃那种无视学生的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作法,要将认知与情意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导入欣赏时。我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制作了精美的动物聚会的场面,再配以动听逼真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了动物王国中,融入到课件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想要去弄明白聚会时到底来了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动手操作去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和同位相互交流交流,再在全班集体交流并找会读的同学教读数量词。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了对生字的识记;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一个原本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轻松活泼的完成了。
2、学。.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包括谈话、讨论、交流、自学等具体形式。这种“学”的方法起到了沟通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说、多说,从中老师能了解到学生的想法、意图,便于老师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的内容。我主要分这几步进行:
1)找会读的学生一句一句的领读,其他学生跟读然后当小老师的学生可以抽查一下其他同学的跟读情况。就以这种形式在学生之间的教学,初步朗读儿歌,认识生字。
2)学生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在小组内合作再完整地朗读儿歌。在这里学生可以巩固对生字的学习,记住已经变红了的字。
3)教师检查全班学生的朗读儿歌和识记生字地情况。教师用鼠标点变红的字,谁认识谁就站起来大声地读,师生互动过后,让生生互动。两个学生坐在一台电脑前,互相指读变红的生字。
3、玩。
我们知道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同时游戏也是孩子们的天生本性。我们教师需要去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我设计了两个游戏。(1)是“我说我对”在这个游戏中,我先找一个学生上台来和我合作完成。我说生字,学生用鼠标点这个生字,如果学生读对了,这个生字下面的小树叶就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一次奖励学生读得好。师生互动后,再生生互动,合作完“我说我对”的游戏。(2)、这个游戏的名称是“神秘口袋”。
多媒体出示同学们的好朋友丁丁,丁丁对大家说:“大家还认识我吗?我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快来摸摸看。”丁丁的话说完后,老师举起神秘口袋,请两组学生上来摸。学生摸到的是铅笔形状的书签,上面写有本课要人是的生字,学生想要得到这个礼物,就要读准这个生字的字音。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4、用。
“培养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能得到这样广泛的重视,与创造性意义的拓展和崇尚有密切联系。创造性可以表现在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之中,人无论做什么,都应以创造性的态度或精神去做,这种态度和精神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特性中,创造能力不但包括创新的精神与意识,还包括将新的观念转成为具体的事物的能力,所以新的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应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要培养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综合性、探索性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这个环节时,学生对来参加聚会的小动物都很喜欢。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么们还喜欢别的小动物,它们为什么不来参加聚会。”我就赶紧说:“是呀,还有好多的小动物想来参加聚会,同学们我们怎样请这些小动物来呢?”学生纷纷讨论,最后选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来编写一首新的“数字歌”,把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都请来。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进行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学法。
学生主要运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法、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指引下一一进行。
四、教学活动过程。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着这个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环节:欣赏导入。
《数字歌》说课设计 说课稿专题,本站有更多关于说课稿,说课稿方面的作文。
我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制作了精美的动物聚会的场面,再配以动听逼真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了动物王国中,融入到课件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想要去弄明白聚会时到底来了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动手操作去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和同位相互交流交流,再在全班集体交流并找会读的同学教读数量词。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了对生字的识记;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一个原本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轻松活泼的完成了。
第二环节:课文学习。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量要求很高。一年级学生要掌握汉字900个。而汉字由于音、形脱节、字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多,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数字歌》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11个,量多字难记。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了阶梯式识字环节。
1、学生自己借助计算机朗读课文,特别是课文中变红的字,多读几遍,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只要用鼠标点击一下,电脑就会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
2、同学间教学跟读课文,继续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3、出现单独变红的字,让学生认读。
4、师生合作指读变红的字。
5、生生互动检查变红的字掌握了没有。
这样几步下来,学生对本节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基本上都掌握了,轻松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第三环节:识字游戏。
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生字。
1、我说我对。
2、神秘口袋。
第四环节:拓展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平台。
如果你喜欢把更多的小动物请到儿歌中来,你可以续编儿歌。如果你想和更多的生字交朋友,你可以读老师为你提供的新儿歌。在新儿歌重你可以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
于是整节课在激情起伏的情景下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作的美好感受和游戏学习的乐趣,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课文第二课《四季》。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根据课文内容需提要,将安排两个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二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对美丽的事物有很强吸引力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项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竖弯钩,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口字旁,禾木旁,雨字头,月字旁”四个偏旁。(由于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二类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在第一课时就已经学习过,所以在这一课时主要简单的复习二类字和范写生字“七”)。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确立依据:首先,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其次,一年级学生对课文接触较少,由背儿歌变为学习长篇幅课文,孩子需要一个心理的转换过程。一下子识字量和识字难度都增大,不易接受。所以将其设置为重点。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读,分角色读,表演等形式,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确立依据:孩子对生活的事物总是感到好奇,对美丽的事物尤其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课文,让孩子及时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了解四季的特点,自由谈话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引导示范法,游戏强化法,德育渗透等教学方法,创设同学们熟悉的大自然生活环境调动学生把平时的细心观察渗透
到学习中去。运用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让孩子多动,多表演,把对大自然美的感受放到实际的观察中。同时,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2,学法,采用读思结合法,观察学习法,分角色朗读感知法。本篇课文贴近生活,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做游戏,爱唱歌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做游戏,唱歌等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歌曲中体会情感,在朗读录音中初次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身边的小事物说起,引导学生大胆说,认真倾听,仔细想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以以下几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将用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放映音乐图片相结合,营造气氛,将孩子带入大自然中的美丽情境,并用一个小小的谜语来奠定本节课的情感基础。并板书课题2、四季
第二环节:复习旧知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复习,可以加深的孩子的印象,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复习旧知识,我将采用小鸭邮递员和青蛙跳伞这两个游戏进行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孩子复习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
第三环节:学习课文
1、教师进行配乐朗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
(1)、发现了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等事物。
(2)、课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3)、每一节讲一个季节。
(4)、课文讲得很有趣。
3、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节。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幅图,学生举手发言:我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2)、教师播放第一节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读,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草芽本不会说话,可为什么文中却写草芽对小鸟说呢?
(3)、教师导学:草芽是怎样对小鸟说话的?(我是春天)
(4)、谁能用“是”说一句话?如:我是小学生。
(5)、拓展学生思维:
1、想一想,草芽还会对小鸟说什么?
2、课文为什么写小草芽而不写其他事物呢?
(6)、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小结:这说明了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征。
(7)、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节。
学生自由读,提出疑问
1、二三四节各写了什么?
2、从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1)、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1、第二三四节各写了夏天、秋天、冬天。
2、夏天青蛙出来了,荷叶长得圆圆的;秋天的稻子成熟了;冬天下雪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
4、将准备好的头饰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跟着老师做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5、分组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第四环节:写字
1、学生认读课后“我会写”的生字,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认识新笔画
竖弯钩,横折弯钩。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新笔画、生字、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环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老师给大家放一段小小的动画片奖励大家。(配合课文的动画)。
第六环节:课后园地
回家做完作业后,和爸爸妈妈配合表演并进行分角色朗读。 六:说板书设计:
2、四季
春:草芽—尖尖 夏:荷叶—圆圆 秋:谷穗—弯弯 冬:雪人—顽皮 七:说教学反思
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理解课文,通过课文感悟,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但课文内容较多,第一次走进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感悟其中的思想,时间可能会有点紧张,所以我把生字组词都放在了第一课时,本节课旨在巩固,理解课文上。朗读时的停顿,感情训练可能会时间问题而练的不到位,作为教师,我深感不足。在今后的课文学习中,我会继续巩固训练。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该单元共选入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珍珠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我”,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活着。雏鸟诞生于“人间”。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大鸟”在笼中对他“再三呼唤”,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过程。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们见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作者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
二、说目标、重难点
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因此,教学本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学习和积累描写动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写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引导。把“读与写”有机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活动。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领会作者的情怀,分析“我”与“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4)教学重点:
①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②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涵义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及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三、说教法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堂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分两次自学。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首先用奥运会上运动员给鸟儿下跪祈祷的故事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然后出示【自学提示1】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后,及时检查生字、词语。然后谈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教师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2、细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起初,作者把珍珠鸟挂在“异常茂盛”的“生着长长垂蔓的法国吊兰”中间,为它营造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的环境,鸟儿才传出“笛儿”般的叫声。接着,小鸟出生了,爱鸟的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作者却“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眼睛”惊动它们。于是,鸟儿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的爱,体现在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颤动的笔尖”,而“我”却“不动声色”,“默默享受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以至于“我”“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3、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尊重、平等、信赖”的主题。
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和人类捕杀动物的镜头,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认识,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谈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平等、尊重、信赖来创造”。此时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然后我又播放了伊拉克战争的镜头,让学生谈认识。有的同学谈到人类应该和谐相处、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不能以强凌弱。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满爱,将会创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学谈到了对人生的感悟:“初中生活快一年了,竟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原来‘信赖’是要付出的。如果我们经常问问自己对别人付出了爱心吗?有没有尊重别人?在别人给你带来麻烦的时候,有没有理解或宽容?有没有尝试着与别人勾通?有没有欣赏过别人?……那么,也许就会得到很多朋友,会创造很多美好的境界……”学生的感受多么可贵,从感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
四、说学法
1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会自学。整堂课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培养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
五、说设计
1.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以“一石击水”之势,在课前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我采用故事情境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给学生自读课文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如:我用下面这个故事导入------“可能喜欢体育的同学都知道,20xx年1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当时赛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运动员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只小鸟飞进了赛场,而球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它,当时小鸟惨叫了一声,跌落到地上。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球击伤小鸟的事情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运动员马上停止了比赛,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去的时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祷了许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赛。现场的观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有人说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展示目标
1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我”与“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3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涵义
2、【自学】1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除生字障碍。
2.请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请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读自己喜爱的片段,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3.【自学】2 合作探究:
首先、分组讨论。(大屏幕上显示研讨问题)
(1)“我”和小雏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讨,之后全班各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总结,深入文章主旨。然后、自由质疑,大胆创新。
4.自由质疑,大胆创新。
对于这篇散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解决;如果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组内自由质疑探讨;发表个人见解。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交流。
4.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辩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拓展,可从突破重难点人手,设计一些题目:
1.《珍珠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理想境界,但在现实世界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展示)
3.交流两句当代作家的名言警句。(多媒体展示)
五.作业。
1.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些环保标语。
2.用喜悦的语气,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六、结束语:“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七、板书
语文说课稿 篇7
说教材:
《海底森林》是冀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小说。它节选自《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使市民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没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感受幻想的海底世界的特点。
追随人物的行踪,把握小说情节。
让学生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情节。
感受“把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非常巧妙”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作品简介,故事梗概教参P178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理清文章结构;
点拨1,按照“我”在海底森林中的经历为线索组织材料。
主要内容:(1)海底森林中有丰富而奇异的动植物;
(2)“我”在海底异常的生理反应;
(3)我们遇到了多种海洋动物。
活动设计二:学习文中对海底森林的景色描绘,理解描写的作用。
1在描绘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时,作者着力表现其“最美丽”和奇异的特点。
问题设计1:找出奇异的关键词。
“垂直无目”“垂直向上”“只求有个支撑点”
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见到的陆地植物的生长状况,这样一个世界,令人感到新鲜而好奇。
2表现最多的是“我”和尼摩艇长等人与海洋动物的接触。
问题设计二:描写了哪些奇异动物?
为数甚多,比比皆是的动物,一米高的巨型还蜘蛛;各种各样的小鱼;漂亮的海獭;非常美丽的信天翁;令人毛骨悚然的角鲨。
作者不仅展示了海底生物的千奇百怪,也描绘了海底的地况。这些想象进一步突出了海底森林的奇异,也照应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海底森林“黑暗”的一面。
活动设计三:
领略凡尔纳科幻小说把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非常巧妙的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赏析:小说所描写的海底森林是人完全陌生的世界,作者丰富的海洋知识,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使他的描绘既给人以神奇之感,又会产生如见其景,如历其事的.感觉。
例:对各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如海蜘蛛庞大的体态,角鲨“暗淡无神”的目光,可以将“整个人咬成肉酱”的“铁牙床”,它通过吻周围的小孔分泌出的一种含磷的物质等。
作者选择文学的形式表现自己所的想象的一切,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描写神奇多姿……他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优势,把一个幻想的世界写的如此逼真,如此感人。难怪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评价凡尔纳“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是个了不起的大师”。
活动设计四:感受凡尔纳超超时空的忧思。
问题设计3:忧思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如:武器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表现在本文中尼摩艇长及其同伴在海底的活动中对海洋动物的戕害。
三、小结:
尽管课文所选部分内容篇幅并不长,仅仅是“我”的海底之行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他会给读者以“管中窥豹”之感,让人领路到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把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非常巧妙”的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凡尔纳在两个世纪之前描绘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然而在今天,世界上一些地区仍有偷猎野生动物的事件在发生,现在人类已经自食其果了。凡尔纳的作品犹如保护野生动物的警钟,在人们的耳边长鸣。
[板书设计]
海底森林
景色描绘:海底生物千奇百怪、新鲜好奇。
科学与文学巧妙结合 艺术魅力不同凡响
超载时空的忧思 警钟常鸣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水》说课稿01-04
语文《猫》说课稿01-05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8
经典语文说课稿12-01
语文优秀说课稿11-05
语文说课稿11-06
语文《手指》说课稿01-09
语文《观潮》说课稿01-11
语文《荷花》说课稿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