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1-06 10:34: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说课稿范文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美术说课稿范文9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体验单色画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1.《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

  2.经过折叠的铅画纸:(1)橘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纸,小毛笔,清水。

  活动过程

  一、互动游戏

  今天我们来玩个“小蛇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师:(出示画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

  (打开画面),小蛇变成大象了。

  提问: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

  小蛇新变出了什么?一变脑袋、二变胖胖的身体、三变粗粗的腿,四变大耳朵。看!大象来到草地上:

  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师:(出示画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开画面),小蛇打开变小船。

  师: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小船的哪个部位?

  师: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三变四变五六变,小蛇小蛇真开心,越变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师:又来了一条小蛇(出示画面三),也要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它还会变大象和小舟吗?这次变个娃娃试一试。

  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于画面),打开小蛇,什么也没有。

  师:想象小蛇的头可以变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绒球?头箍上的花朵?

  师: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变成娃娃的……领带?飘带?红领巾?

  师:(由幼儿想象教师添画)二变脸蛋,三变辫子,四变五官,五变领子,六变红领巾。

  总结:将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变出一张颜色有深有浅自单色画。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自选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组和房子组。

  ●选择同一主题内容的幼儿坐在一张桌子上。

  师:橘子和房子也想变,想一想橘子和房子竖着、横着、倒着可以变什么呢?(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样)可以变的东西真不少,放在心里,画出来不能说,画好了可让对方猜。

  师:打开纸,转动一下想一想,它能变成什么呢?动物?植物?是人?是房子?是变运工具?

  ●确定内容,辨别打开的橘子(房子)是该物体的哪个部分。

  ●在纸的打开部分添画,将两边连接起来,构成新图像。

  ●添加细节,运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画成单色画。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1.将橘子组和房子组的作品分别贴在展示板的左右两边。

  2.由橘子组和房子组轮番邀请对方变一变,看哪组变出的东西多。

  活动解析

  在美术游戏中敢想敢画

  “超级变变变”是一个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为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为形式,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富有审美情趣的大班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将原先提供的橘子、房子的简单图像通过折纸打开的方式“打碎”,添加组合构成新的`图像,这不仅仅是新图像的呈现,而且隐含其中的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一种情景。与以往光凭想象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动“有中生变”,而不是“无中生有”。根据打开的两个图像之间形成联系,借助画面建立合理的联想,构成新的图像,旨在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想象的乐趣。

  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由于我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游戏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从画面上使幼儿了解创造的步骤方法。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为此,开展了以下三次游戏:

  第一次游戏:小蛇变大象

  我拿出折叠纸上的小蛇,模仿魔术师的语气让幼儿观察:“这是一条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没有东西,只有一条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口气,再打开纸:“呼……变大象!”使幼儿了解一切变在折叠纸打开后的再定义中。

  第二次游戏:小蛇变小船

  互垂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小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

  第三次游戏:小蛇变娃娃

  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由于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趣而跃跃欲试。

  二、在游戏中敢想敢画

  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与他们日积

  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橘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橘子变什么?房子变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错!真想不到!”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了画面的生动程度。

  三、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

  活动结尾的一场擂台赛使游戏进入了高潮,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的思绪,随着两队幼儿的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高高的楼房》 课时:1课时

  本课属于“形状造型”学习领域,在学习了圆形组合造型的基础上,学习用方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方形物。本课和前几课的联系非常紧密,都是学习方形与日常生活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讲授时顺带着复习之前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高楼基本全部是用方形可以表现的,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突出方形叠加的效果,像搭积木一样把楼房建造起来。只是单调的方形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在方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基本形的拓展,让学生对建造楼房感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阶段,但同时也是自律性比较差,容易分神的阶段。要在整节课中不断的有惊喜,才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三.教学教法

  1.创设意境

  由于学生所在环境的限制,没有跟多机会能够见到高楼大厦,所以在做时就要加入大量的高楼图片,让学生先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用去郊游的假设场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众多的图片和欢快的音乐中,学生能够领略到如郊游一般的愉快心情。在放松的心境中去学习,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状态。

  2.游戏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教学中加入“搭高楼”游戏的环节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训练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也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组员之间的配合,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启发创新

  画高楼时,在方形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用其他的基本形。教师利用游戏环节的高楼做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如何用不同的形状改变高楼内部的结构。

  绘画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做示范讲解,添加动物或者植物外形的变换,开阔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任意发挥,把高楼变得更奇特。

  4.讲评拓展

  最后把所有完成的作品贴到背景画中,组合成一幅集体作品。请一名学生讲述自己的高楼并互相点评。结束时加入两纲教育中的民族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

美术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结果》,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情况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1)中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可视的,可爱画面,已成为同学们的向往。为此我们借助电脑美术引导学生利用Adobe photoshop cs软件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色彩处理,达到新奇的效果。但由于同学们对绘画软件的不熟悉,所以课前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网上收集,认识有关photoshop软件的基础知识及使用功能。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

  (2)在教学中我们已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逐渐适应了协作学习。本课的协作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前收集资料上,包括将资料用数码相机输入电脑。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 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目标设课。目的是借助电脑美术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可视的可爱画面,体会电脑美术所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的特点,注意对本来并无联系的内容按自己的想象进行新组合变化,形成新奇的画面效果。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脑图像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写生形象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重点,对图像处理软件中“层”的合理使用以及形象大小,变形和色彩的合理运用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教师为学生在网上查资料,讨论留言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网上收集图片,用数码相机将小组的写生作品输入电脑。并在网上查找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及功能。

  五、教学流程设计

  1、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最终幻想》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结:奇异的结果来自你大胆的想象,来自你细心的观察,来自你灵活的表现。

  2、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成就了自己奇异之果,

  课件演示:介绍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

  3、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师发布到Interner网上的网站

  网站的主要内容:教师作品、学生作品、有情帮助、讨论版等。

  4、Photoshop技能技巧学习

  教师演说:以《我的飞翔》为题做一幅图并讲解、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

  5、学生作品创作

  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整合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小组收集的资料课前装入共享,教师循环辅导,小组间互相学习,完成作品,将作品保存为就JPEG格式提交。

  6、教学评价

  教师主机控制,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和互评,课后教师将同学们的作品发布到网上,请同学们在网上留言,讨论等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选自湘版高中美术教材高中 绘画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这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上课课时为1课时. 本课是有感于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中用绘画进行心理创伤恢复的艺术治疗法.绘画治疗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获得缓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我们虽然不在受灾区,但是现在的高中生都承受在着来自生活以及自身的极大压力,或多或少的产生某种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美术课上学到的技能能成为出现心理问题时排解压力的一种艺术手段,那就是真正的让了美术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所以本课尝试从绘画流派中最为自由的抽象绘画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抽象画并能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抽象画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a. 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教导学生用绘画的手法排解内心的压力与迷惘,用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有过基础绘画知识的训练,在高一的美术课程中对点线面,光影和色彩知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很快的进入绘画的情绪感受活动中,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来对抽象画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抽象画的基础上真实的毫无顾忌的画出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准备

  老师:抽象画图片 优秀范例 音乐资料

  学生:油画棒 图画纸

  教法学法

  . 教法

  1.观察发现法

  在作品的`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先自主赏析图片,说出感想.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

  2.情境创设教学法

  在用抽象画进行创作的板块中,设置"假设我是映秀中学的一名幸存学生"这一特殊创作情境,并利用播放地震图片和节奏缓慢的音乐诱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和创作.

  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毕加索的系列

  毕加索终生喜欢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画的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到他八十多岁时,他画的牛只有瘳瘳数笔,乍看上去就象一副牛的骨架.那些牛的外在的皮毛,血肉全没有了,只剩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了

  毕加索的"牛",从具象慢慢的抽离成几根线条构成的极其简洁的牛的象征

  先请学生谈欣赏后对这一系列作品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老师总结

  总结:抽象画比写实性绘画更夸张,变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更具表现力和震撼力

  欣赏分析

  1.演示作品 蒙德里安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帮助理解感受)

  构图→整齐排列的色块→节奏感

  形式→无数的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饿跳跃其中的小块面→快乐,明亮并生机勃勃充满音乐感

  色彩→红黄蓝色的色块→明亮 快乐 幸福

  小节: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绪,意念等精神内容或美感体验.

  2.演示作品蒙克作品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

  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相关的绘画

  蒙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地站在那儿,焦虑使我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构图→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动荡感

  形式→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毛骨悚然

  色彩→蓝色的水 棕色的地 绿色的树 红色的天 海面阴暗处的紫色→郁闷

  小节:抽象艺术的第二大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动手画(多媒体播放悲伤沉重的音乐,展示5.12地震图片)

  老师设定特定心理背景,想象你是5.12大地震中映秀中学幸存学生中的一员,你现在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内心情绪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请学生配以文字描述画中的想法,表达画面心情

  五,拓展训练:

  听音乐,画心情(自主命题,自由创作)

  热烈欢快的

  深沉悲壮的

  梦幻飘渺的

  疯狂激烈的

  六,总结

  抽象画有非常强烈的情绪语言,而且不同水平的创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创作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不同层次的抽象画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时下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各个年龄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小蝌蚪”、“青蛙”作为表现“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儿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脑袋,细尾巴的家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在幼儿听过故事,学过歌曲和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二)说幼儿

  再来谈谈活动内容与活动主体(即幼儿)之间的适应性关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还记得这个学期,我刚接任小四班,第一次给他们上美术课时,竞然有大部分的孩子举着水彩笔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会“无从下笔”呢。我想,主要应该取决于成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的态度。首先是教师,直接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可能是孩子们眼中的“权威”。那么,教师能否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对孩子的发展就至关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这些精神,我在平时的美育活动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简单而有易于幼儿表现的教材,就像今天设计的这节“手指点画”课,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三、重点和难点:

  目标3的实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节课的难点,主要在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就是难点所在,也是目标1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

  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已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准备好故事和歌曲录音磁带),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课件和一张“青蛙妈妈”的大图片;主要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

  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六、活动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活动程序也就一目了然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观察------想象------创作”三个部分。

  (一)以课件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1、幼儿边听歌曲边表演小蝌蚪游动进场入座。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2、老师:“呱呱呱、呱呱呱,谁来了呀?”(课件里出现青蛙妈妈)

  老师:“咦!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有点心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吧!”(课件里播放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宝在到处在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快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出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老师:“哇!真棒!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可开心了,还要感谢我们小朋友的帮忙呢!(这时,课件里的青蛙变成高兴的表情)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通过复习儿歌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体验

  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课件里出现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动的画面)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几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掌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节课的知识点(难点)。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经常有画一下换一次工具的习惯,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从小培养幼儿学会统筹安排的好习惯,老师在这里可以重点指出,要求幼儿按老师的方法来作画。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再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三)幼儿再次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再次作画。这时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就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对幼儿说:“青蛙妈妈看到这么多的宝宝,真高兴啊!一蹦就蹦到了我们小四班来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把自己变出来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去吧!”这时,老师出示青蛙妈妈的大图片,贴到教室的主题墙上,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贴在周围,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妈妈的身边啦。

  4、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七、活动延伸:

  在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布置的“小蝌蚪找妈妈”的主题墙面,复习有关故事、歌曲,学做“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并且可以请幼儿继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围坐在主题墙旁边,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对如何更好保护“小蝌蚪”和“青蛙”展开讨论等等。

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点:

  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难点:

  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想、画、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来美化环境。

  四、说教学设计一: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

  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

  (二)欣赏:美丽的拉花

  1、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美丽的拉花)

  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

  (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

  1、教师:想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四)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

  (1)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过程

  (五)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六)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创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与校园环境结合起来,看那个同学的手法最新颖,作品最漂亮。

  (七)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

  2、师生互评

  教师小结:拉花装饰的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朋友。本课以拉花为主题,让学生到自然中去装饰环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又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美术说课稿 篇7

  《洗澡》是小学美术人美版的一课内容,内容丰富,可发挥的空间较大。学生可大胆的发挥想象,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作画。本次交流课我所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方面

  1、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方法,突出平凡事件的趣

  二、学情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上,学生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而且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三、教法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认识规律,我采用以下的方法:

  (1)情境创设法:上课初,我利用听儿歌《我爱洗澡》做动作的形式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洗澡时的特征,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问答法:在本课教学中,多问学生,让学生谈一谈、说一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3)欣赏观察法:利用电脑演示洗澡的.动作,从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大胆想象,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放手画画。

  四、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激情导入(听儿歌做动作)——展现学习目标——谈谈洗澡趣事——欣赏作品——交谈感受——自由创作并评价——课堂小结(给地球妈妈洗澡)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利用听儿歌《我爱洗澡》做动作的形式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洗澡时的特征,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展现学习目标

  洗澡真舒服呀,孩子们你们喜欢洗澡吗?我们今天就来上洗澡这一课。让学生看本课的任务,让学习更有针对性。

  3、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步作业打基础)

  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4、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洗澡趣事。为动手画打下基础。

  5、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①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②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 (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6、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六、课堂小结

  出示图片《给地球妈妈洗澡》 通过让学生谈感受激励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美术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洒水成画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卫生劳动中熟知的事情,本课洒水成画正是选用洒水作为绘画的表现内容,让学生感悟美术造型表现乐趣,进行情趣盎然的集体美术绘画学习的载体形式。通过洒水成画参与游戏,滴水连线,洒水作画,使学生从儿童天性的需要引发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学内容侧重对线条的认识,通过随意洒水成画的尽情表现,为学生提供新颖的“玩中学”的途径,获得改变美术课程学习方式的崭新体验。本课洒水成画学习形式是于生活体验,洒水成画的效果像水墨画但又没有水墨画工具材料的诸多限制,很适宜本年级小学生,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众多的`学习收益和愉快体验。根据教材分析,我制定了拟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情感价值观:增进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绘画学习的愉快体验,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游戏,在满足儿童天性中引发学习欲望,自主参与学习。

  教学重点:对线条的认识。

  教学难点:形成自由大胆的线条造型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设计本课应从不知到知,从无意到有意,从参与到讨论,从发现到审美的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使本课的美术教学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洒水游戏先让学生参与自由洒水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洒水所留下的痕迹中去发现、找到有趣的形象。(采用游戏导入,并配合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的玩可拟增加美术课的趣味性,增强学习兴趣。为了避免玩耍性质的洒水游戏,首先老师要强调规则,并且提出问题:看看自己都玩出了什么有趣的水印?游戏法,观察法。)学生通过游戏明白水瓶可当画笔,洒水可作画。进而引入新课:洒水成画。

  2、发现学习,初步学习洒水成画的方法教师演示:用彩色颜料水画“云姑娘”,拟学生发现有趣的形象为契机,深入探讨“拟瓶为笔、滴水连线”的技巧。瓶口与地应保持较近的距离,使画出的线条清晰,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均可画出较粗的线条。(观察法,讨论法)

  3、合作表现,指导学生进行集体美术创作活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童话故事引入:同学们,在一样阳光明媚的日子,云姑娘轻盈地在蓝天上飘着,你听,她在欢快地喊:过节啦!今天是蓝天的节日,大家快来呀!借机我设问:小朋友你们说一说还有谁会来庆祝蓝天的节日?学生讨论后回答。在这样环节中,我主要用了故事引入法,提问法,学生通过讨论开启了思维。为开展有主题的集体绘画打下了基础。并应注意师生的互动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获得心灵感悟。合作表现时应与开始的自由洒水游戏有学习层次上的提升,并开展了有主题的集体绘画练习。主题性集体绘画,应将内容设计得广泛一些,避免内容题材过于单1的现象,拟免束缚学生的自主发挥,比如:今天的主题:蓝天的节日,孩子们可拟充分想象,动物,植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都可拟来庆祝蓝天的节日,内容可谓广泛。在这样学习过程中,主要用了(合作法,探究法)

  4、赏析交流评价评价时组织集体观赏,评析对集体作品的感受,交流在学习活动中的感想体会。

美术说课稿 篇9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的知识,把春天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在废旧物造型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废旧物造型极为灵活,又要创新把春天的元素加入进来,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X望。他们对废旧物造型的方法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废旧物品大胆创作,回收利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激发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运用学过的废旧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突破重、难点:

  1、采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创设生活意境。

  2、在教学的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提升。

  3、通过分小组合作,每位学生运用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设计了:

  1、范例欣赏教学法:运用图片欣赏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2、 举一反三教学法:教师针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它的'用途,导出知识点,让学生顺利接受。并使学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3、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4、自主探究法: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评价延展”五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1、创境激趣 寻找春天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利用课件展示各地的春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看春景图片猜校园地点的小游戏调动课堂气氛并启示学生要善于发现美。最后教师提问:“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春天美好的印迹留下来?”通过这个问题回归课堂,巧妙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把学生导入到情景中来。

  2、深入教学 思考春天

  通过欣赏春天,引出课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首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废旧物图片,让学生观察。为后面用废旧物进行设计做好铺垫。接着我将让学生通过课件再自主学习废旧物的基本表现方法,理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然后我将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的任务来拓展学生思维。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分析欣赏示范作品以此给学生灵感。让学生在“猜-学-思-变”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开放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X望。

  3、设计制作 创作春天

  通过思考探究、分析比较的环节层层深入,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制作环节,我将放轻音乐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醒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突破。

  4、交流评价 欣赏春天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①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②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③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一鼓励为主。让学生学会评价美、分析美,教师鼓励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5、课后延展 春暖花开

  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制作其他艺术品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上五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难点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环节新颖,学习目标明确。活动效果好,教学环节采用让学生眼、耳、手、脑全身心参与活动的方式,循序渐进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三维目标。使美术教学水到渠成。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小游戏开场,活跃气氛,在分组操作时放轻音乐,建立安静的学习氛围。整节课动静相宜,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效果显著。

  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6-24

美术说课稿01-24

美术说课稿04-07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美术说课稿范文05-29

《电脑美术》说课稿07-14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中学美术说课稿07-27

《美术鉴赏》说课稿12-16

小学美术说课稿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