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1-08 11:11: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音乐说课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音乐说课稿合集十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说教学思路设计: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的教法中体现:

  (1) 审美体验价值

  (2) 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3) 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因此我的教学目标是: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通过创编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说关键处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听三拍子和四拍子音乐进教室(《苹果丰收》、《我怎样长大》)

  边做律动边进教室,通过聆听感受三拍四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形体的动作增强学生对两种拍子的韵律印象。学生说出两种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么方式区分的?

  2、导课:

  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听的这两首歌曲是本学期刚学过的,你们谁还记得它是哪个国家的作品?

  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两首作品的拍号吗?

  利用孩子们对竞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并加以及时的表扬、鼓励。

  3、节奏游戏,兴趣引路:

  在教唱《故乡的小路》一课时,在一开始先用游戏抓住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将这节课的重点提出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消化它。例如: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让学生通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领会变拍子歌曲的特点。首先,教师规定一套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老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的)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重新收拢,集体进行变拍子的音乐游戏:

  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节拍特点,做出不同的规定动作。

  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变拍子节奏的把握做铺垫。通过以上的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了障碍。这种教学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

  4、测试听力,区别变音记号:

  刚才大家的练习做的非常好,老师现在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听力。请听老师弹奏的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

  弹奏歌曲第二乐句,并将变化音改动一次,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练唱,解决关键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学唱:

  通过老师范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节奏拍手传递游戏的形式,一边拍手一边读歌词。另外,采取让他们分组接唱、分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从易到难逐步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情感的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最后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

  6、歌声中结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

  五、说课件设计:

  第一页:优美的图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乐,听音乐做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第二页: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图示。做游戏时的节奏图谱

  第三页: 变化音符的演奏乐谱。

  第四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歌词,配合读词做游戏

  第五页: 歌曲《故乡的小路》的图谱

  第六页:优美图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范唱音乐以及伴奏音乐,进行接唱、领唱、齐唱的练习。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感受、学唱歌曲。

  2、处理、编词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创新发展歌曲,启发引导学生能自己编词演唱,大胆参与,自信表演,展现创新火花。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3、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1、启发和引导学生能自信地编词和表演。

  教学准备

  CAI、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一串串制作的假鱼、小海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三、说学法

  为了在学生中形成“我要学”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根据教师教法的确定,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活动:课堂一开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节奏,编成律动让学生模仿。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信心,感受学习快乐。

  二、感受、学唱《小螺号》。

   1、情景小故事导入。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相当棒,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奖励。请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吹螺号)同学们听出来的吗?下面老师就要奖励大家一个爱吹小螺号的小朋友的故事,想听吗?这位小朋友名叫涛涛,他生活在大海边,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盼望阿爸快快会!同学们听涛涛又吹响了嘀嘀嘀的《小螺号》。(放动画歌曲《小螺号》。)

  2、反复欣赏范唱。

  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原因很简单我们学会一首歌曲大多都是听会的,并非是先学歌谱,再学歌词。新课程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3、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美好的心情。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_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愉快的劳动》这一单元,包括歌表演《种玉米》、《不再麻烦好妈妈》,和聆听曲目《劳动歌》、《海娃的歌》四个以劳动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欣赏曲目《劳动歌》是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为A大调,2/4拍,三段体,情调活泼。歌曲《种玉米》是一首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歌曲,为2∕4拍,G大调,歌曲一开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产生了果断、带有号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使得音调更为坚定、有力。

  二、说学情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为此,我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为这一节综合性的音乐课确定了一首歌曲和一首欣赏曲目作为教学内容,即:初听歌曲《劳动歌》和演唱歌曲《种玉米》。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二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体验合作创造的快乐。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并在音乐活动中加强对应音乐节奏的感受。

  3、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四大环节构成: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

  1、播放《劳动最光荣》,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初听歌曲《劳动歌》,并提问:这首歌曲讲了什么样的故事?(七个小矮人在矿井劳动的故事)它的情绪如何?(活泼欢快)接着由此故事来提问: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初听与本课相关的歌曲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运用了律动教学法和欣赏法来导入。通过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教学任务完成较好。

  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下一个教学内容,带着问题聆听歌曲《种玉米》。

  问题有如:

  1、这首歌曲都让我们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试着给歌曲起个名字。(出示课题)

  3、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

  4、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根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提示,使学生明白:这首歌种让我们除草、施肥、撒种、浇水,可以给歌曲取名种玉米,这首歌曲是四二拍子,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这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我没有运用图片、录像等其它形式来提示、帮助学生们感受、理解音乐,因为我认为: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表达,理解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

  经过了前两轮环节的铺垫,终于到了本节课的"学唱歌曲"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主要运用:以难点节奏为切入口,教学、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具体过程是:(重点说:教唱的过程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手段)

  1、解决难点;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

  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

  2、重听录音范唱,思考:

  想让玉米有个好收成都要经过哪一些的劳动

  3、请说说种玉米的基本过程,同时,师出示书中歌词

  (1) x x x x|x x x |x x| x —

  校园地里播种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

  我来锄 地 你来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娇嫩需 要 勤 浇 水

  第一句由教师示范x. x节奏

  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

  4、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5、请学生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意见,表扬唱得精彩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

  6、熟悉歌曲,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7、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气势和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还要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8、教师对孩子的演唱予以评价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以解决难点为切入口,循序渐进的打开学生的音乐智慧之门,从而一步步的解决了难点,突出了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运用谈话法,练习法等方法,还注重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因为在二年级音乐教参的第一单元中提到,要注意培养学生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四大环节:表演歌曲,我主要采用创编练习的方法来完成。

  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沙锤,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对孩子们的制作表示赞赏,对特别有创意和制作特别精美的乐器的孩子奖励。

  2、请孩子对以上三句歌词进行创作伴奏。

  3、教师示范教材里的伴奏

  沙锤的`敲击方法:左手一下,右手两下

  4、全班孩子练习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边唱边分别用沙锤伴奏

  6、师评价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的创编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最后,我对本节音乐课做了最后的总结。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二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音乐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夏夜》

  教材分析:

  《夏夜》是一首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F大调,三四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旋律以“1、2、3、5、6”五个音写成,在一、二两个乐句结束的长音和第三乐句的两个长音上,分别出现了类似于“回声”的伴唱旋律,加上跳音的处理,显得轻巧、跳跃,容易学唱。歌曲活泼天真,充满童趣,表现了夏夜里萤火虫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可爱形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唱过合唱歌曲,并且做过一些合唱训练,所以本课的合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此时的学生通过电视、书籍等各种渠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所以在上课时表现得更加自主和独立。在课堂上也应该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自主思考,大胆想象,主动表达,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分析:

  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

  爱自然的人文素养。

  知识目标:学生能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夏夜之美,相互交流一些天文常识。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轻巧、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所描写的音乐形象,并学习二

  声部的合唱做到声部和谐、清楚。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表现出的萤火虫的形象,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声

  音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富与表现力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呼唤的是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的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基础。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整体水平与基本素质,着重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情境的创设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着重于心理体验,境则着重于直观的表达,二者合一,才能形成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教师创设一种融视、听、感知、联想为一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产生“人在画中游”这般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主动去感知音乐,乐于表现歌曲。

  二、以情带声,增强歌声的表现力

  毫无疑问,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她以情感打动人,没有情感的音乐再动听也显得苍白。要唱出感人的歌曲,首先必须感动自己,这也是演唱中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首先教师必须以自己充满感情的描述、范唱来带动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就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主动用歌声来表达情感,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三、适当综合,丰富音乐知识

  音乐同诗歌、美术等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他们之间虽然使用着不同的艺术语言,但其中蕴藏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情操,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鉴赏能力,间接地也提升了对音乐的鉴赏品位,丰富了音乐的知识内容,从而使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

  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

  以配乐诗朗诵《夏夜》导入。

  (设计意图:以柔和的大自然音乐为背景,其间还夹者几声蛙唱、虫鸣,教师

  富有感情地朗诵童诗《夏夜》,营造出夏夜安详、平和的氛围,奠

  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自然地引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之对美丽

  的夏夜景色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对夏夜的喜爱之情,为

  下面的演唱作好情绪铺垫。)

  二、新授歌曲《夏夜》

  1、体验歌曲

  (1)、聆听范唱。看!在夏夜的草丛中,是谁点亮了一盏一盏的小灯笼?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是什么呢?请你认真来听。

  (2)、再次聆听歌曲,请学生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3)、听教师范唱,学生仔细观察乐谱,熟悉旋律,并分别找出歌曲中表现萤火虫闪烁发光和漫天飞舞的地方。

  (设计意图:三次聆听范唱,目的各有不同。从最初感知歌曲内容到发挥想象

  感受大致的音乐形象,到观察乐谱,感知具体的音乐形象,要求

  层层深入,不仅能在听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旋律的特点,

  加深了对歌曲的了解,并且在不断的聆听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歌曲

  旋律的印象,降低了学习歌曲的难度。)

  2、学唱歌曲主旋律声部

  (1)、用“La”模唱歌曲旋律。

  (2)、唱歌词,指导学生不同的音乐形象要用不同的歌声来表现。例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表现萤火虫闪闪烁烁的样子,而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样子则要用比较柔和舒缓的声音来演唱。

  (3)、用富于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主旋律声部。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旋律的基础上用“La”模唱旋律,一是为帮助学生形成

  音高概念,二是作为发声练习,为演唱歌曲做准备。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用指唱方法帮助学生唱好几处跨度较大的音程;利用对比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演唱方法,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有很大的差异;利用形象的描述和比喻,提示学生找出最合适的演唱方法。)

  3、学习两声部演唱

  (1)、学生唱,教师为学生伴唱,仔细听一听,加入伴唱后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2)、学习在歌曲中加入伴唱。

  (3)、用两个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能熟练演唱歌曲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比较加上伴唱后的演唱效果有什么不同。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长音处加上的几个跳音的伴唱,如同萤火虫飞舞过程中几个小小的闪光。同时在双声部练习中,训练学生观察教师的指挥动作,能对教师的指挥动作做出正确的反映。)

  三、拓展:欣赏《摘星星》

  1、学生相互交流对星星以及对太空所了解的知识。

  2、聆听歌曲《摘星星》,听听歌曲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

  3、再次聆听歌曲,跟着音乐旋律轻轻晃动身体,乘着歌声的翅膀,去太空遨游,与星星作伴。

  (设计意图:从夏夜的大地到夏夜的天空,从小小的萤火虫过渡到浩瀚的星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相关的课外知识,也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感。)

  四、总结

  唱《夏夜》出教室。

  (设计意图:最后请同学们化身为小小的萤火虫,飞向美丽的夏夜,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将学生对夏夜的喜爱,升华为对大自然的喜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文关怀。)

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音乐与生活》是今年高中课改音乐鉴赏教材广东版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声”、“生活之音”、“自然之韵”四部分组成。单元中选择的音乐内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单元的第3节。

  本节课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论证的“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贯穿了“情感之声”中展现的“音乐是人内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来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选择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始终伴随人类各种生活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愿望。

  本节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鉴赏作品都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产劳动场景、活动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

  2、 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感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和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记录《打字机》、《盖邮戳》音乐的节奏;能够熟悉模唱《钟》、《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能够从《永恒的水》观赏中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尝试创作一首“纸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得到和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能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的朴素哲理。

  3、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上都是“善于听不愿说”,在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作品鉴赏让学生感知音乐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体会两者相融共通的联系;感受音乐表现艺术的魅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形式并作出一定的评价;尝试自行创作一首“纸乐”。

  二、说教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音乐鉴赏的本质,不能流于欣赏的简单的感性认知。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不但要听辨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音乐表现的方法手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真正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

  为此,我拟定了调查法、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法、联想法、想象法、演示法等授课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中。具体的做法在后面的教学程序中我再细说。

  三、说学法: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时,能够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建立一定的音乐思维空间,爱护并鼓励学生保留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其二、通过对比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和创造活动。其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做到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懂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

  广东版 (音乐与生活)之“生活之音”(说课稿),标签: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四、说教学程序:

  此次说的是第3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聆听与鉴赏《打字机》、《盖邮戳》、《钟》和《永恒的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进行。

  (一)、课题引入:播放20xx年春晚的《过年我当家》(玩的就是节奏)

  作品通过艺术夸张,把我们日常当中的具体生活细节活动节奏化了,小到铅笔写字的摩擦声音,大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音,由此汇成一首热热闹闹的生活交响曲。

  [设计意图]:通过音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去探究的好奇。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演示法)

  (二)、讲授新课:

  1、聆听两首乐曲,为它们设计标题并写出基本的节奏谱:《打字机》、《盖邮戳》

  作品运用现实生活中“打字”和“盖邮戳”的劳动声音,加上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把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场景变的有声有色,充满了快乐的情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体验“标题音乐”的特点,紧扣本节课“音乐与生活相融共通”的主题。(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2、课堂实践:尝试创作4小节“打蚊子”的.节奏谱。(与蚊子的飞行动态相结合,时而快,时而慢,最后打死了蚊子。)

  例如:2/4 X X| X XX |X · X |X—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创作、表演意识,给他们的自信心,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亲自体会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同时活跃课堂的气氛,避免“审美疲劳”的出现。(演示法、联想法、想象法、合作法)

  3、聆听[匈]李斯特的《钟》。要求学生思考:音乐中表现了什么声音?作曲家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认识该作品中,李斯特巧妙地运用了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彩,弹奏技巧多样化的特点,来塑造、模拟“钟”的形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3、聆听谭盾《永恒的水》。要求学生思考:在观赏音乐中得到什么感悟与启发?

  作品在20xx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大获成功,同时也引来乐评人各种观点的争论。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利用其在不同媒介(在空气中、在水中)的传导下产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把水在滴落、流淌、碰撞等状态中发出来的声响和奇妙的节奏感来营造奇特的视觉、听觉的享受。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通过声音和画面全新地展现给人们。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并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评价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见解,达到学会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目的。(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4、课堂实践:启发、引导学生从《永恒的水》中得到感悟,尝试用“纸”来创作一首“纸乐”。(视课堂教学实际时间而定,如若安排不下,就作为课后的作业,延续教学目标。)可以利用不同纸张的材质,通过揉、搓、撕、抖等手法制造出不同的音响区别,再运用音乐表现的要素进行整合。比一比谁的作品更能表现自己的意图,更能让广大同学接受。

  5、课后拓展推荐:听赏保罗·怀特的《蚊子之舞》;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或者课后的反馈,达到迁移知识,延续创新的目的。完成教学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调查法、启发法、合作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生活之音》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实际出发,适度地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

音乐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为我的新秀课进行评审,下面我对<<谁在叫>>这节课进行简单的说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一年级下P60—61,学唱歌曲《谁在叫》。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是《汪汪与咪咪》,在歌曲中出现的形象都是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在这学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关小动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鹃圆舞曲》、《数鸭子》、《我的小鸡》、《猫咪别淘气》等等。《谁在叫》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动物形象,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喜欢和保护动物,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分析]

  上学期,我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互相了解,我面对的一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天真活泼,在课堂上已经能大胆唱歌、跳舞,师生能互相配合,同学们已特别喜欢上音乐课。因此,在该课中,我便结合学生情况,设计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这些学生兴趣浓厚的活动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谁在叫》,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及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教学中结合唱、编、演多项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

  1、在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会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多项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设计理念突出一个“新”字。

  2、音乐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体现一个“动”字。

  3、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结合生活实际,采取说、唱、编、演、画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生活化,体现音乐课堂中的“情”、“乐”、“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先前所学歌曲<<数鸭子>>,目的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情感氛围,同时也为导入新课起到一个过度的作用.

  二:在授新课的环节中,课件出示课题<<谁在叫>>后, 让学生听一听,是哪种小动物在叫?它们是怎样叫的?学生通过听,说,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敢于大声说话。然后播放歌曲录音《谁在叫》前半部分,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个整体的认识,这也体现了低年级以听唱为主这一要求.分句教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地唱准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记住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时,我让学生自编动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紧接着学习歌曲后半部分,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理解歌词, “小猫想捉老鼠”、“小鸡找妈妈”、“还有小鱼”、“……”,了解了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歌曲的教唱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学生找一句,跟钢琴学唱一句,既学会了歌曲,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学生边唱边随音乐做小动物可爱的动作。教唱过程中,师可采用师生地唱、分组对唱、学生领唱,打击乐伴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尽快熟悉歌曲.

  三、激发学生写一写,小组合作编创歌词,使课堂充满活力

  1、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联系动物生活习性,模仿其动作,创编各角色舞蹈动作,再分组表演。

  2、分小组编创舞蹈动作。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对小鸡、小猫、小鸭、小猪、小老鼠、鸡妈妈、小鱼各角色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想象,编创可爱的舞蹈动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组内各自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表演。教师对有困难的个别小组的活动给予及指导。

  (2)开展各小组比赛活动。教师对每个小组成绩都予以表扬,对编创得较好的舞动作师生共同学习、借鉴。

  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教育学生从小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体现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功能.

音乐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早上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音乐《大树桩你有几岁》一课进行说课。

  一、 说目标

  《大树桩你有几岁》要求学生在学习歌曲技能的同时,了解歌词中提供的大树的“年轮”知识 。这首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创作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击拍的方式,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2、在交流、合作、表演、创作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及力度记号“f、p”,懂得其在歌曲中的表达作用。指导学生用优美热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树林旁发现树桩时的喜悦心情。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初步体会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孩子们的演唱兴趣。

  教学重点: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教学中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正确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给歌曲自编伴奏和舞蹈动作。

  三、说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下三个大的环节: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导入创设了一个故事情节。

  我的课题导入采用的是故事法,一只小蜗牛爬到大树桩上发现有一圈一圈的年轮 ,从而让学生明白通过年轮可以知道大树的年纪,然后问题一转,“这么粗的大树桩到底有多少岁呢?”直接导入了新课教学。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教唱和听唱法,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每听一遍就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层层递进。第一遍听一下这个大树桩到底有几岁;听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感受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接着老师讲述三拍子的意思和强弱规律,要求学生用身体的各部位击拍打节奏,比如拍手、拍头、拍肩等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听第三遍歌曲的时候便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三拍子击拍方式来表现歌曲;接着老师出示歌谱表,讲解延长记号、顿音记号和力度符号的相关知识,并示范这些符号的唱法,随后老师教唱歌曲,着重强调这些符号的'唱法,第四遍让学生随多媒体学唱歌曲;老师采用师生对唱、男女对唱、生生接龙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第五遍让学生齐唱,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体验创新 激发热情

  歌曲的第三个环节是表演阶段,也是本课高潮的一个环节。其要求就是要学生为歌曲自编伴奏和自创简单舞蹈动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我先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最后让他们上台表演。这样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更主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总之这节课,我尽努力让学生享受到了音乐的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但很遗憾的是学生对歌曲好像还不是很熟悉,还有极少数同学还不能完整流利的把歌曲唱下来。当然问题还有很多,诚恳希望在座的所有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再次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 篇8

  一、内容简介

  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坦露他的内心世界。本文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二、教学设想

  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本文的重点是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力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要全面了解贝多芬,仅靠课文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不凡的音乐巨人。所以我把学习主题定为“走近贝多芬”,结合课内外的资料,分别从“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三个角度去认识贝多芬,解读贝多芬,学习贝多芬。

  课内准备安排两课时。

  三、学习目标

  1、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 阅读他的灵魂 感悟他的精神

  2、学习本文“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提早一星期要求学生课外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获得对贝多芬的整体印象。推荐书本: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丰子恺的《关于贝多芬》。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交响曲》。

  出示幻灯片: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此时在你耳畔回响的正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倾其心血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这首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唱响天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

  出示学习目标: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 阅读他的灵魂 感悟他的精神

  (二)聆听他的故事

  贝多芬,你知多少?

  让同学们根据查找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如:生平事迹、音乐成就、逸闻趣事、不幸遭遇等,为后面阅读他的灵魂奠定基础。

  (三)阅读他的灵魂

  用“从作者……的描写中,我看到了一个……的音乐巨人?”说一段话。

  提示:分别从肖像的刻画与语言的描写中去挖掘。

  1、肖像刻画中重点抓住脸部表情的刻画与服饰的描写。

  (这些肖像刻画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与此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2、语言描写中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毛”你知道贝多芬的想法吗?

  (提示:从修辞的角度及贝多芬的性格来理解:这是比喻的说法,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提示:一方面指一棵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但他已耳聋,还比不上一棵树;另一方面耳聋后他远离纷争,心灵纯净、安宁,人的心灵还不如树纯净。)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里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你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吗?

  (提示:查找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不幸遭遇来辅助理解: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的音乐!”听出了他心灵的呼唤吗?

  (提示: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层次的理解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深刻内涵: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的“心里的音乐” )

  (四)感悟他的精神

  用“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句式交流学习心得,说说心中的贝多芬,感受他的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启悟。

  (五)拓展延伸

  贝多芬在耳聋后仍坚持创作,并且写出了美丽的曲子;我国也有瞎子阿炳,在失明后拉出了动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些人都是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请举例。

  (提示:轮椅上的传奇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用毅力之光驱散生命黑暗的海伦。凯勒;在轮椅上放飞梦想的张海迪……等等。)

  (六)作业

  以“向生命强者致敬”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音乐说课稿 篇9

  活动目标:

  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

  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

  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

  4、 模具(演示队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

  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3、 复习歌曲《夏天》

  (二) 基本部分

  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

  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

  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

  4、 创编舞蹈《编花蓝》

  (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

  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

  活动结束

  (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

  (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

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摘草莓》是一首活泼、抒情的儿童歌曲,以流畅跳荡的旋律、轻盈灵活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歌词,刻画了小姑娘的可爱形象。第二声部中间的衬词“呦喂”力度由弱到强,节奏由松到紧,又拉宽,这既是对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赞美,也是小姑娘心里活动的表露。这首歌曲我们和小朋友已经学习过,所以本次活动把学习第二声部作为难点也是重点学习的部分。

  2、本次活动的目标为(1)运用气息的控制,较有弹性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2)迁移两个声部念歌词的'经验,并在图谱和老师的帮助下演唱两个声部。(3)知道在两个声部的演唱中,必须边听边唱才能保持美好的声音效果。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演唱表现出轻快、欢跃的情绪来。能较好地表现力度与速度的变化。(2)难点:在图谱老师的帮助下演唱两个声部。

  二、说课前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歌曲摘草莓,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才能更好地进行两声部的合作演唱。

  2、图谱两份,给幼儿更直观的视觉帮助。

  三、说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准备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1、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小铃铛

  (将幼儿的声音打开来,为唱歌活动做好准备。)

  2、复习歌曲

  1、幼儿自由演唱

  2、教师范唱

  3、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对比发现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要好听一点。并进行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3、练习两个声部演唱。

  1、幼儿用声音为歌曲伴奏,老师范唱第二声部的歌词

  小姑娘在上山摘草莓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啦等幼儿说什么就让他们用什么词来伴奏)那请你用啦来为歌曲伴奏,在声音伴奏时声音也要轻柔,还要请你用手摸好自己的肚子,要感受到肚子在一鼓一鼓。

  (掌握歌唱活动中气息的运用。)

  2、幼儿练习运用气息的控制,较有弹性的演唱歌曲旋律。

  3、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伴奏,哟,注意你的气息摸好肚子。这是老师有意识地配上第二声部的歌词。

  (老师运用无意识教学让幼儿学唱二声部歌曲。)

  4、刚才你在演唱的时候听见老师在唱什么,什么时候唱的?

  5、出示第二声部的图谱

  看看图上有什么?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空拍)除了用刚才的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空拍,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图谱上的内容唱一下。提醒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6、教师和幼儿合作演唱幼儿先用声音伴唱,教师唱第二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合作,你们还是用刚才的声音来为歌曲伴奏,我就唱这一个部分的内容,你们可要注意力集中,唱好你们自己的伴奏。

  7、交换,我来为你们伴奏,你们来唱这部分的内容。

  8、现在我们要将第一部分的内容也唱出来了,再配上第二部分的内容,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现在我请周老师和我合作一下。

  9、小结:像有两个部分的内容,有的人唱一部分,另外的人唱另外一部分这种演唱方式就叫做合唱。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幼儿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10、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合唱这首歌吗。

  那你们先唱第一部分,我唱第二部分,注意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还有注意不要被别人的声音吸引过去。

  11、交换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

  12、现在老师不唱了要你们自己来唱了,在演唱的时候你可以看老师的指挥。

  13、交换演唱内容多次练习。

  (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巩固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4、讨论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歌声好听

  知道在唱歌时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通过讨论了解怎样才能使歌声更好听,丰富幼儿的演唱技能)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03-11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