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初中模板汇编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初中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初中 篇1
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男孩女孩》。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五个环节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我对本课时的教材进行的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男孩女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题。本框包括两个目:“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把握青春,把握情感”。第一个目(“让我们荡起双桨”)从男女孩来往的一样通常方面来谈,包罗两层。第一层是从男女孩各自的上风、差别、互助中归纳综合出异性同砚间积极来往的意义,既是增长性别意识,也是美满本性、促进来往本领的进步。第二层是从详细来往情境中探究男女孩之间怎样举行正常、康健的来往,并归纳综合出一些异性来往的根来源根基则。第二个目(“掌握芳华,掌握情绪”)从男女孩来往的特别方面来谈,包罗三层。第一层是谈怎样准确了解异性同砚之间的情绪、来往与情谊;第二层通过情境和案例探究怎样在异性情绪来往中做出卖力任的选择,并学习鉴别这些情绪;第三层是谈在与异性来往中学会怎样掩护本身,以促进康健的男女孩来往。本课筹划摆设的讲授时数为一课时。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异性同学;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出现的对异性爱慕的情感,愿意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
(2)知识目标:知道男女同学之间怎样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把握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能力目标:能够辨别男女孩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其理论依据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已有很强的性别意识,讨论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不能仅仅停留在不一样上,而是要引起学生的性别意识,注意到男女孩交往和一般同学交往是不一样的。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彼此不一样,才显出异性间积极交往对自身成长的价值。
由于身体发育的结果,八年级学生面对自己与异性的这些变化产生了兴奋、好奇,对异性产生了朦胧感的情绪体验,两性都分别意识到了自己想注意对方,但表面上有不敢多做表露和接触,惟恐遭外界的压力,所以,我把本课时的难点定为:“如何把握青春,把握情感”倡导男孩女孩建立正常的友谊。
二、说学情:
从年龄特点来看,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我便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针对我校部分班级出现的“早恋”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这些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活动,探究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我的设计:
三、说教法:
(一)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效果,我再来谈谈我设计的学法指导:
四、说学法:
我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1)合作学习:在教授“男女孩各有优势”知识点时,我设计活动,让男女孩进行比赛,看看谁的优势多,并且还可以了解异性同学的优势。
(2)探究学习:在教授“男女孩怎样正常,健康交往”时,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参与课堂教学的现场讨论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愿望,积极主动地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接受所学的知识。
(3)体验学习:在教授“把握青春,把握情感”时,我让学生现场尝试青苹果,让学生亲身体验过早恋爱的苦果。
最后,我来谈谈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程序,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流程如下:
【一】活跃气氛,导入新课(约3分钟)
(活动:“猜一猜”)
课件演示:老师课前搜集的一组男女孩不同时期的照片,让他们猜一猜哪些是男孩,哪些是女孩,从而引导学生明白——男女有别。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活泼可爱的相片,学生在积极竞猜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互动交流,学习新课:(约37分钟)
(1)合作学习,突出重点。(约10分钟)
课件演示:活动一:“男孩,女孩优势PK大赛”
1.以竞赛的形式,时间限制在两分钟之内,让男女孩列举各自的优势,把描述性别优势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2.见课本P36页,讨论并确定男女孩各应承担什么任务并说明理由。
3.谈谈你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的理解。
4.老师小结引导学生把握本课重点: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见P37页)
设计意图:通过PK大赛,同学们既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也增进男女孩的交往,培养了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的态度,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愉快中被学生接纳了。
(2)分组探究,过渡衔接。(约15分钟)
课件演示:(活动二:分组探究:“男女孩怎样正常交往”
活动内容;通过P37页四个情景辨析,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学习如何进行正常的“健康的男女孩交往”。
1.我们班有这种现象吗?
2.你喜欢和哪幅图中的男(女)同学做朋友?
3.图中交往情景中不恰当的交往之处,并讨论正确的交往方式。
(分小组讨论后请代表总结发言)
4.老师引导概括出男女交往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见P38页)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案例的探究,学生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情况,自然而然就懂得了如何有分寸地与身边的异性同学交往。
(3)亲身体验,挑战难点。(约12分钟)
【三】表白心声,结束新课。(约4分钟)
活动五:说一说:你最欣赏的男孩,你最欣赏的女孩。
老师总结:同学们,与异性同砚来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必要我们慎重看待,理智处置处罚。末了,让我们荡起情谊的双桨,共度芳华长河,一起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竣事新课。
计划意图:通过学生们的心田独白,旨在教育学生与异性间的情谊是必不行少的,也让各人在回首中重温了整堂讲授。
说课稿初中 篇2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格。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 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人格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第十二章的内容。人格是个性心理特 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格与心理现象中认知、情绪情感、 动机、能力等其他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通过对人格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 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丰富知识,优化自己的性格;从小事做起,不断完善自 己的性格。
——教材内容:
1、人格的含义、特征、结构(气质 性格 自我调控系统)
2、比 较重要的几个人格理论(特质理论:奥尔波特 卡特尔 艾森克 大五人格 类型理 论:内—外向人格 斯普兰格六类型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格对人格品质有深刻的认识
2、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格的含义,结构和人格理论并能分析人格的成因
3、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掌握一 些自我修养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相应的人格行为,从而学生形成良 好的人格素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人格的特征、气质的分类、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及人格的形成原因。
难点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关于人格的理论很多,不容 易记忆且容易混淆提出者与相对应的理论。
二、 说教法
1、引入法(林黛玉 张飞 班上的个别同学),让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 体会什么是性格,同时可以激发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授法 这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 的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讨论法 针对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并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1、认真听讲 学生想要学好一节课首先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讲,理解什么是 人格,明白人格的特征,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记忆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
2、思考讨论 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应该利用这宝贵的课堂 时间积极思考人格的形成原因这个问题,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与同学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总结应用 最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一能加强对知识 的记忆,二能帮助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来自我分析并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用同学们熟知的林黛玉为例子,引发学生听讲的兴趣,然后 用一个小游戏让每个学生写几个最能反应自己特点的词,这样直接把学习内容与 学生自己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新内容讲解 经过导入这一环节,相信每个学生都很想知道究竟什么是人 格,自己是什么人格,这时候来系统而详细的讲解本节课的.内容。首先告诉学生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学习时好注意抓重点,理解难点。对于人格的概念、结构、 人格理论这些内容,主要是结合一些例子详细的讲授,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认真听 讲,认真思考,积极配合,这样教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与学生活动的统 一。气质与性格的对比讲解,提醒学生注意区别。
接下来,当讲到人格形成的 影响因素时候,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在这一环节,学生主动思考,并合作解决问 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不同的教法配合不同的学法,最后达到教学目标。
讨论完之后,这节课的时间基本上就结束了,留给学生作业,分组写篇文章分析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及怎样培养良好的人格。然后把这块知识留给下一节课来 讲。
3、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要求 学生平时注意培养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学以致用。
4、板书设计
一、人格的概念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二、人格的特征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独特性、稳定性 统合性、功能性 现代特质理论—大五人格
三、人格的结构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课程设计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解放,冲击着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性文化。人们的性道德、性观念己发生了变化,旧时代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己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在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大多数家长仍然禁止l8岁至2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在校大中学生谈恋爱,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大学生谈恋爱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中小学生过早谈恋爱,这仍然是社会所不赞同的。从目前青少年的早恋情况来看,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最多的是中学生。尽管学校、家长都提倡男女学生应大方的进行集体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学生从对异性的好感转入了一对一的恋爱阶段,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荒废了学业。本课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认识到早恋行为产生的一般原因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从而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最后了解如果有了早恋行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改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早恋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所产生的危害。
2、学会如何预防早恋行为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
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四、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引导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跨进了中学的校园就意味着进入了或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发育发生着巨大变化,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交往逐渐增多,男女同学间的相互吸引和彼此需要增加,因此在这个时期,同学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困惑:如何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而不产生早恋行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早恋行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多媒体显示】
1、什么是早恋?
2、早恋的一般成因;
3、早恋的危害:
4、早恋的预防措施。
【事例】某班同学男A学习成绩突然急剧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走神"现象;经常单独与同班同学女B说话、约会;而且就连上课都经常传写纸条,纸条上都是一些心形的.“现在你还好吗?”“真的好想你”“中午12点老地方不见不散”等等话语;显得对对方有强烈的感情依恋,见不到对方就产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问题:
1、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被班主任找来做思想工作?
2、你是否希望这两个同学继续这样下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两位同学的行为是早恋行为。
(板书)所谓早恋行为就是未成年男女过早地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讲述】青少年之间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交系和友谊是有利于健康成长、心理和社会成熟的,但如果过早地建立一对一的伴随频繁约会、发生性行为或者以结婚为目的的异性交往关系,则是有害无益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的不得早于22周岁,女的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于鼓励。"所以以上两位同学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仍至整个一生的前途问题。
【多媒体显示】产生早恋行为的原因:
1、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思想观念改变的作用;
3,不恰当的社会对待的影响;
4、虚荣心的驱使。
【提问】早恋行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和不利?同学们可以展开想象和假设进行归纳。
【教师总结】
【提问】早恋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应怎么预防这种行为的发生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1、主动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2、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自己的兴趣得到发展,防止空虚无聊;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能有傍大款、追大款的观念,也不能单纯地唯感情论,还要有"房子和面包"才行,懂得爱情不仅仅是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4、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态度要明朗,言谈举止要大方,防止过密的接触。
(讨论)若你是前面事例中这两个同学中之一,你该怎么办?
【多媒体】
1、正确认识早恋行为的危害:
2、恰当选择恋爱年龄:
3、区分早恋与正常交往;
4、主动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5、主动接受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6、培养爱好,把注意力转移。
7、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8、不要以为自己没用,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要拿得起放得下。
说课稿初中 篇4
各位评委早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重力》,原标题是《重力 力的示意图》。我计划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第二课时讲重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力》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首先是教材的作用和地位。《重力》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重力力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测量等,本节课再学习常见的,具体的一种力——重力,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了解重心。
②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计划,能收集实验信息。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知识的应用——重垂线,则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对刚开始学习力学知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感性材料丰富的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力求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提升训练的密度及广度,能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图片等一些器材。
设备:多媒体
五、说教学过程
由于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的力,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苹果下落)普通的现象,伟大的问题,(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台跳水的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落向地面等)。教师接着问: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已有物体受地球吸引的认识,学生会比较容易说出吸引等词。
(这样引入可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重力的愿望)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重力”(5分钟)
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苹果向下落?苹果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没有?改变了?为什么?受力了。所受的力是谁给的?地球。地球对他附近的物体由于吸引的作用而产生的力。总结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因为插图直观、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知道了重力的概念后教师接着让学生充分例举他们熟悉的重力现象,使他们意识到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以下落的苹果为例,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及重力的三要素。并按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的顺序组织教学。
2、重力的“方向”(8分钟)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为了让学生正确了解“竖直向下”,避免与“垂直向下”相混淆,我做如下的演示:把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观察细线的方向。然后再把铁架台底座一侧抬起(模拟在不平地面的情况),在抬起过程中再次观察细线的方向。提出问题:两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与当地地面情况是否有关?是否与当地地面一定垂直?学生经过分析得出:重力方向不一定始终垂直于地面,教师这时可指出:但它垂直于水平面,我们观察到的这个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称为“竖直向下”
对于重力方向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重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感性认识。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循序渐进学生易于了解。
3、重力的“大小”(10分钟)
这部分内容我想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探究性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
本节课中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数量钩码的重力,并把数据记录下表,由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用比值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实验将数据填入书上的表格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增大了近似的倍数,即(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约是9.8N/Kg,是个定值,用g表示,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10N/Kg,接着介绍g的值读法和含义后指出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尝试让学生按数学关系写出物理公式表达形式。在得出公式后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只有m的单位用千克时,计算出的重力G的单位才是N ),培养学生利用重力
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介绍:在同一地点g是恒量,如果位置改变,g就不是一个定值了。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5分钟)
教材对“重心”的概念没有涉及,但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重心的知识来解释。因此,在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后,可适当补充重心的知识。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通过用手托住一把尺子的小实验引入重心的概念: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同时告知学生当尺子平衡时的重心就在手指的上方。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至于如何找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这不做细讲。个别基础好或感兴趣的同学可介绍他们通过课后思考题进行探究了解。
6、课堂小结(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7、课堂检测与评价(4分钟)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以一个话题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世界将是什么景象?”结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3分钟)
8、板书设计
第三节 重 力
一、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
二、重力的三要素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G=mg
作用点:重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构想,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说课稿初中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课以详实准确的数据围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当代人类最关注的人口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仅在本单元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据新课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口语及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语优势打造枫叶品牌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口语阅读课。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为了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数词的表达法。
2、能力目标:
a。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材料的准确度
b。能自如表达本课重点话题人口增长问题。
c。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展开丰富地想象力流畅地表达其他相关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一些有力地事实、数据和图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为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水平。我采用英语趣味i教学法,采取图片导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检验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2、难点:口语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学生都来自公立学校,长期以来,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羞于在人前表达因而口语薄弱。我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师生共同讨论、记者采访专家等新颖方式,以及不断鼓励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学生具有无限的潜力,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本节课中我尤其侧重训练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注重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寻求知识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我讲解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国家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向注重知识发展及知识的传授过程而转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在预习中就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必须具有相应的选择能力和重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这恰恰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对话:
师生问候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围绕数字进行自由对话。每天3—5分钟口语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是在人与人交流时即兴脱口而出的,会话双方都必须对听到的语言快速做出反应,才能使谈话继续。同时由于口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些都要求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良好的训练。
两人一组是为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说,而数字的表达法是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我可以提示学生讨论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亚马逊河的长度、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南极冰川的后度、中国人口的总数、伊拉克战争的时间等等,这些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达到了对数字表达法的巩固。
2、导入与指导:
给学生展示这样两幅图片:
一个平衡的杠杆上,一些人在左,我们的地球在右;第二张图上左边新增的人使杠杆不再平衡。之后问学生:看了这两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发了这个问题?学生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时不论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都要给与鼓励和表扬,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全世界会新增加多少人口?学生会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这时很自然地让学生打开书去阅读50课的文章STANGDINGROOMONLY并找出我给出的这张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课是以大量数据为主反映人口问题的,因此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点内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认为采用图片导入法远比直接让学生翻书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3、拓展与巩固
通过讲解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猜词悟意法、略读扫读法、找中心句和关键词等方法,之后要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问学生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引发那些严重问题呢?在学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后为,我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堂检测,我会当堂进行面批面改。然后对于这篇关于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让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合作与发展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组关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导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食品短缺、空间拥挤等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问学生:你们对哪一方面感触最深?你还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师们的看法?以这种方式充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将其分成6个小组,先组内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鼓励他们去采访在场听课的英语老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1)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可以避免受教师的想法所局限没有自己的见解。(2)采访老师既可以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去实际交流,达到学以致用。有可以让学生从英语教师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语表达方式(事实上,有些表达如果让他们完全国独立进行是有些难度的),有由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平时机会不多,因此会让学生感到很新鲜很有趣味性,在与老师交流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3)我认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锻炼了与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个性思维发散的空间。
5、交流与分享
让学生推选各组代表组成专家团坐在教室前,选一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专家们”,使其把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组成员可以作为后援团补充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口语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让口语较弱的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向他人学习。最后按事实丰富、语言准确、表述清晰程度评出最权威专家和最积极后援团,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6、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当学生慷慨激昂地探讨完这些现状后,我会问他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我布置这项作业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写作需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的题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他们具有写作的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了与写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做的作业。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说课稿09-21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1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初中物理说课稿02-16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3-07
初中历史说课稿01-05
初中体育说课稿04-07
初中音乐说课稿04-27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06-02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