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12 14:40: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集锦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集锦9篇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1

  设计意图:

  很多家长在与我们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时,喜欢用勺,不喜欢用筷子,或不会用筷子,而科学证明,长期使用筷子会对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大脑相应功能区的完善和发展,家长很希望老师能说服孩子多用筷子,因为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这个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活动目的:

  1、了解筷子的产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实践和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副筷子,一个不锈钢小碟子。事先按6个一组分好后放入大托盘中并用餐巾布遮盖起来。

  2、每6名幼儿分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不锈钢水果盘,放入煮熟的五香胡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录音机一台,活泼欢快的儿童乐曲磁带一盒。

  活动重、难点:幼儿正确操作筷子,并用筷子开展各种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面条,米饭,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学习活动。

  ① 请每一组的小组长为幼儿分发筷子与小碟子,幼儿将各自的筷子按老师的要求拿在手上。

  ② 师:先将筷子象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现在。让我们互相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幼儿间相互交流,检查,老师则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还不能正确持筷的幼儿掌握要领。) ③ 师:现在,让我们举起我们手中的筷子来做个筷子操吧!

  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次练习。

  3、实践活动。

  ① 请小组长分发果盘。

  ② 师:小朋友们非常能干,这么快已经学会使用筷子了,现在老师有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吃的时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夹着吃,而不是手或别的东西,那样不卫生。大家先将喜欢吃的豆子夹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就夹多少,不要浪费,如果还想吃,再去盘子里夹,大家都记住了吗?就让我们开始吧!

  ③ 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老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幼儿,一边和孩子们交谈,品尝食品。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2

  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可爱的小兔子、小鸡、小鸭;善良的小马、小羊;凶猛的老虎、狮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在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孩子们在玩抓尾巴的游戏。这时,刘其昕小朋友抓到一条尾巴说:“老师,看我抓到一条大灰狼的尾巴。”听到刘其昕的话,有几个小朋友也参与到其中,纷纷说:“不对,这是小猴子的尾巴。”“这是小兔子的尾巴。”这是孩子对事物的想象,是其创造性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出幼儿对动物的喜爱。见他们对尾巴这么感兴趣,我特意找来了一张他们认识的动物尾巴图片,请他们说说这是谁的尾巴,说什么的都有,其实这是他们都认识的小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体分开后,他们就不认识了。

  以前在认识动物时都是通过整体进行认识,他们看到一张完整的动物图片时,能很快说出是什么动物,但是将动物分割开来变成一小部分时,就不认识了。这说明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只是整体观察,并没有观察到部分,对动物的整体形象和细节考虑不全面。那么,如何让幼儿更细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本次活动。

  (一)、教育目标

  如今,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所以,根据这一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2、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合作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方面

  根据制定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也是置关重要的。确定了活动《猜猜它是谁》,还要结合我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我根据主题活动《动物王国》里的内容,结合本次活动,收集相关的游戏材料,巧妙地将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设计在游戏转盘中,并将这些动物分割成二至四块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拼图,让幼儿通过这些分割图推断出是哪个动物,及在拼图游戏中让幼儿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增强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本次活动重点是: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难点是: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我在设计本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利用拼图游戏,将动物的整体图片拆开,分成若干片,再让幼儿拼完整。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直接导入课题,给孩子一个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

  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下面内容奠定基础。

  2、游戏部分

  ①游戏:《玩转盘》

  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字。该游戏的难度不大,动物的特征明显,易于每一位幼儿的独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能针对动物的头部进行推断动物名字,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将枯燥的认知活动转变成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②游戏:《找动物》

  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③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3、结束部分——《拼图游戏》:

  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玩拼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拼图,能独立将拼图完成。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职业理论的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2.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3.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将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则定为,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四、说教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讲授法、交流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

  讲授法是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讨论法是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审理、讨论。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幻灯片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活动过程

  1.导入:复习旧知科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学习探索新知识

  (1)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总结:因此,幼儿对同一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学生看图,讨论具体哪些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

  (3)常用的方法

  3.案例点评

  (1)这一活动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

  (2)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具?

  (3)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总结: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实际上对于任一案例,不仅可以从活动设计的方法、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体现、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结构的安排特点、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学技能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活动设计应注意的方方面面。

  4.组织要求

  【学生讨论】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你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满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够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5.课后拓展

  以"有趣的石头"独立设计一次活动六、说教学反思以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现人文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职业向导中的人文情怀。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刚升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因此我选择了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这节课。

  二、 说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 在示范的基础上, 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三、 说教学准备:三个装了不同颜料的瓶子、碗、画笔、纸。

  四、说教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活动流程为:

  1、采用教具与故事相结合导入主题。

  2、老师示范表演魔术。

  3、幼儿操作活动。

  4、幼儿作画。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磁铁的穿透力》。

  一、说教材

  首先我先对本次的教材进行分析,先说一下我的设计思路,就像《指南》中所要求的,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本次活动的取材——磁铁,它正是来源与生活且是孩子们身边比较常见的。我们不难发现,中班的孩子经常会在学习性区域中把玩一些关于磁铁的游戏,例如:米中找物、猴子爬树等等。但在孩子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孩子对该类材料熟悉但不了解,知道却不会针对性的运用,而指南在领域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所以教师何不合理设计,将其变成课堂中的教育选材,与孩子一起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因此有了《磁铁的穿透力》这一节科学课,希望孩子能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吸铁的特性。

  2、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并能进行简单记录。

  3、乐于参加科学活动并能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制定的,在这里我将“了解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吸铁的特性”设置为我的知识重点,期望通过整个活动让幼儿掌握磁铁的这个基本特性。

  4、此外,我结合中班第二学期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来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位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并能进行简单记录。”因为中班孩子的思维发展还是比较直观的,他们都比较乐于操作,但是他们不会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表达和记录,即他们会做但不会表达与记录。但在科学活动中,操作的结果都是要用讲述或记录的方式进行展现的,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表述、记录的机会,通过多说、多记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表达能力。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的操作材料:每组若干硬纸板、塑料垫板薄木板若干:每人几枚铁质回形针、一块直径1厘米的小磁铁。

  幼儿第二次操作材料,每人一本厚厚的杂志、一块厚木片;一块鼠标垫、一块直径1厘米的小磁铁。幼儿相对应的记录纸1份。

  2、教师演示材料:以上材料各一份。

  这些材料都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操作,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环节中,从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观察指导法:教师通过观察,能及时、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实验操作进行观察与个别指导,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知识经验。

  (2)提问法:善于运用启发性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鼓励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

  (3)演示法:将正确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给予幼儿最直观的操作经验。

  2.因为我要体现的是尊重幼儿为前提,以幼儿发展为导向,充分体现了本园“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所以在幼儿的学法上,我采用的主要是:

  (1)操作法:

  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操作性强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体验法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

  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五、说活动流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活动环节,本次活动主要分成了: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自主探究集体交流;全课小结,拓展延伸三个环节。

  1、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关键提问:一枚回形针会不会被磁铁吸住?要在回形针和磁铁间加入另外的物体,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把回形针吸住?(这边我用到了提问法,第一个提问的目的首先是要帮助幼儿回顾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接下来的提问是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充分激发幼儿动手验证的欲望,为后期的探索活动奠定基础。)

  2、自主探究,集体交流(这一环节是我的重点环节,为重难点的'突破而服务,因此我又具体将其分成6小步来实施))

  (1)幼儿大胆猜测、自由探索操作

  结合教师提问,教师交代操作要求、提供第一份操作材料,幼儿进行第一次的自由操作、教师巡观察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这边我用到教法是观察指导法,教师通巡回观察,及时、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实验操作进行个别指导,幼儿则运用到了操作法,在第一次的自由操作过程中,让幼儿能够自主的对磁铁的穿透力及正确的实验方式进行探索。)

  (2)交流结果,集体验证

  教师请给个别幼儿讲述实验结果,与操作的经过。教师进行演示。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小磁铁能够隔着塑料片、硬纸板、薄木板吸住回形针。

  (幼儿通过交流法,幼幼互动,获得一些相关的经验,好处在于,孩子个体差异的存在,通过互动来激发所有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梳理“可以”或“不可以”的经验。结合教师的梳理,同时解决上一环节“在回形针和磁铁间加入另外的物体,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把回形针吸住”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采用的演示法,也给与了幼儿操作的直观经验,避免幼儿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手法影响最后的结论。)

  (3)变换操作材料,引发猜测

  关键问题:小磁铁能够隔物体吸住回形针,我将物体换成厚书和厚木板,或别的东西,你猜小磁铁还能吸住回形针吗?(这边用到的同样是提问法,但是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教师变换了操作的材料,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新的悬念,幼儿因为有了前期的操作经验,所以就能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再次动手验证的欲望)

  (4)、演示记录单的使用

  教师对幼儿第二次操作提出记录要求,启发幼儿对记录表进行观察,并演示记录表的用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这边幼儿的学习方法是比较常见的记录法,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记录卡的使用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能够帮助让幼儿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同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的要求,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5)、幼儿的第二次操作与验证

  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记录。教师巡观察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这边我用到教法同样是观察指导法,教师通再巡回观察,及时、对幼儿的操作、记录进行指导,指导时的有效提问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影响磁铁穿透力的因素:例如,这次吸不住了,是什么东西变了?你看看变得怎么样了?等。而幼儿则通过操作法,在操作过程中,探索物体厚度对磁力穿透力的影响。这一环节为突破本次重点目标的关键环节。)

  (6)、交流结果,集体验证

  教师请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集体验证,教师再次亲自演示后得出结论,原来磁铁不能隔着厚厚的书和厚木板吸住回形针但能通过鼠标垫吸住回形针。关键提问:猜猜同一块磁铁为什么不能隔着木板吸住回形针,但却能隔着鼠标垫吸住回形针?(幼儿通过交流法,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了实验的结果,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同样关键的提问给予了幼儿隐形的提示。)

  3、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结合幼儿的两次操作教师小结:同一块磁体的穿透力会因为隔离的物体厚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吸住或吸不住)。(教师对两次的实验结果进行经验上的提升,帮助幼儿总结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物体吸铁的特性,)

  2)经验拓展

  关键提问:刚才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小磁铁不能隔着厚厚的书吸住回形针了,如果想让磁铁透过厚厚的书吸住回形针,你有什么好办法?(巩固幼儿对本课时的经验,同时充分调动了幼儿再次探索的积极性,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六、说特色

  教师采取做中学的方式,提供的科学经验来源于幼儿在生活中对事物的兴趣、疑问和关注而产生的问题,符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满足了幼儿的经验奠基的发展需求,突出的是孩子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反观教师,整个活动教师始终是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于创设学习氛围,调动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以及设疑与总结,始终注意把活动的空间还给孩子。活动突出了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6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职业理论的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2、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3、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将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则定为,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说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四、说教学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讲授法、交流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

  讲授法是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讨论法是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审理、讨论。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幻灯片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课堂效率。

  四、说活动

  过程1、导入:复习旧知科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学习探索新知识(1)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总结:因此,幼儿对同一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学生看图,讨论具体哪些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3)常用的方法3。案例点评(1)这一活动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

  (2)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具?

  (3)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总结: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实际上对于任一案例,不仅可以从活动设计的方法、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体现、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结构的安排特点、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学技能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活动设计应注意的方方面面。

  4、组织要求【学生讨论】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你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满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够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5、课后拓展以"有趣的石头"独立设计一次活动六、说教学反思以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现人文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职业向导中的人文情怀。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7

  1、 方法背景 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试一试: 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说一说: 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 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动完成的《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的目标有: 1、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鼓励幼儿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 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 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三) 活动流程:

  (四) 活动过程: 1、 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 说一说: 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 (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

  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 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五) 活动评价: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8

  一、说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纲要》中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随着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土地沙化的现象越来越频繁。沙漠的无情,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来自沙漠的沙尘暴,已对我国北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让幼儿认识沙漠、了解沙漠的特征,知道沙漠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树立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以及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茫茫的沙漠》这一堂科学课。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性,我自编了一段小故事《地球村》,让幼儿从故事中更形象的了解沙漠的形成及危害。新纲要也指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而沙漠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我们也不可能带幼儿去感受真实的沙漠,我运用了沙池这一现成的场地,将它布置成一个“沙漠的模型”,幼儿可以通过到“沙漠模型”里走走,比比等活动,使他们对沙漠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更好的感受到沙漠的特征及危害,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沙漠的形成及特征,知道沙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和讨论,感受沙漠与平地的不同,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愿望,感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把认知目标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三、说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游戏中,我做了以下的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沙漠已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沙漠中动植物的特征。观看过有关沙漠的录象片段。

  2、环境材料准备:将沙池布置成一个沙漠模型;自编故事《地球村》及地球、沙漠的图片各一张;各种废旧材料若干。

  3、为了让幼儿能直直接更形象的了解沙漠,我将沙池布置成一个沙漠模型。正因如此,所以我的整堂教学课都是室外进行的。

  四、说学法、教法

  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较必有法,简单归纳一下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讲解法:通过倾听故事,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沙漠的认识。2、游戏法:幼儿的学习源于游戏,让幼儿在沙漠模型中“走一走”、“比一比”的游戏中,幼儿能从沙漠模型中亲身感受到沙漠与平地的不同,知道沙漠中只有骆驼才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最后通过“议一议”讨论出如何不让我们的土地变成沙漠。3、动手操作法:在幼儿通过讨论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废旧材料“绿化地球”。

  五、说过程

  我把本次活动分为三大部分:开始部分——游戏部分——结束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根据图片倾听故事《地球村》,提问:

  a、故事中,地球村最后变成了什么?

  b、漂亮美丽的地球村怎么会变成沙漠的'呢?

  c、沙漠生气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地球资源,乱砍乱伐,破坏草原,破坏地球环境,使土地沙漠化形成了沙漠。沙漠的沙尘暴给人们带来了很严重的危害。这时,我会趁热打铁,继续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沙漠吗?你见过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沙漠里有什么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再次充分的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2、观看“沙漠模型”

  “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去看看沙漠!”带领幼儿来到沙池边,为了让幼儿不将沙漠模型误以为沙漠,我会对幼儿加以解释“这个不是真正的沙漠,只是沙漠模型,真正的沙漠就想小朋友们刚才说的一样里面有很多沙呢!”而后我会提问:

  (1) 沙漠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沙呢?他们怎么来的呢?

  (2) 为什么沙漠中没有小动物,我们也不能在沙漠里生活呢?

  (二)游戏“走一走”、“比一比”、“议一议”

  1、首先让幼儿通过到沙漠中“走一走”,体会在沙漠中走路的感觉,并表达出在沙漠中走路的感受。

  2、其次将幼儿分成两队分别在沙漠与平地进行接力比赛,以及两名幼儿在沙漠与平地中骑自行车的比赛,通过这两个比赛让通过游戏再次感受在沙漠中行走的困难,体会沙漠与平地的不同。

  3、最后“议一议”中,我先根据之前的比赛,提出问题

  a、为什么在我们在沙漠中走路没有在平地上走路快而稳呢,有的小朋友在“沙漠“里走路老要摔交呢?

  b、为什么在沙漠里骑自行车,小朋友在怎么用力自行车就是骑不动呢?

  c、那在沙漠中应该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怎么样才能将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到沙漠中走走呢?

  抓住这一思维我立刻将最关键的问题抛给幼儿“如何防止沙漠的扩张,如何将沙漠合理利用,如何将“沙漠变为绿洲”通过集体商讨、小组讨论、个别提问、教师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的知识在这里作一个大汇总。最后我会根据幼儿的回答作一个总结:不能乱砍乱伐,不破坏森林,要多种树木和草地。初步让幼儿感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上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原来沙漠那么可怕,如果我们的地球都变成了沙漠,我们就没办法生活。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现在我们就去试一试,把美丽的地球村变回来吧。”带领幼儿来到沙池边,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如塑料瓶子、皱纹纸、泡沫盒子、废报纸等给沙漠模型进行绿化,给沙漠种树、做草皮。

  六、延伸活动

  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工程,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环境的同时,教师必须做一个很好的典范。我会从平时的学习中从点滴做起,时刻向幼儿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传达保护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9

  1、制作纸飞机

  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纸飞机,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然后每个人去自己制作,并尝试着将它们飞起来。将孩子们带到户外,让每个孩子将自己制作的飞机飞起来,看谁能将飞机飞得远些。

  向孩子提一些问题:如:你注意飞机是怎样飞得吗?帮助一些孩子调整自己制作的飞机,使其能飞起来,并飞得远些。

  设定一个目标,看谁的飞机能到达那个目标。

  2、高处向下抛物体

  收集不同形状、重量、大小的小物品,如羽毛、小石头、橡皮擦、皮球等一些不太重,不会掉下来造成伤害的物品。

  向孩子们提问:这些东西会怎样从空中落地?是直接落地还是飘着落地?是很快地落地还是很慢地落地?

  如果孩子们喜欢一些其它东西试验,也可让他们进行选择,但一定要保证安全。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在尝试每种物品落地时,可以让孩子们先猜想一下可能的结果。

  3、让球在管子里滚动

  收集各种长度的PVC管子,或是用卷纸中间的纸管子,将它们连接起来。尽可能使这些管子在一条线上,使其能让一个球通过。

  让孩子们尽可能设计自己的小球通道,尽可能地将管子做得长一些。

  怎样才能使小球通过设计的管子而不停下来呢?

  4、滑动物体

  如果是在冬季,外面的地面结冰,人走在上面不小心是会滑倒的。孩子们有这样的经历一定会对滑动有经验。

  可以设计几种斜坡,斜坡可以考虑用不同的材料,光滑的和不光滑的,从而使在上面的物体下滑的速度不同。

  和孩子们一起尝试在这些不同的斜坡上滑动某些物体,看它们在不同的斜坡上下滑的`快或慢。

  还可以在同样的斜坡上采用不同的物体,看同样的斜坡上,哪些物体下滑的快或慢。

  每一种实验都要和孩子进行必要的讨论,谈他们的发现,归纳他们看到的结果。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07-09

精选幼儿园科学说课稿三篇01-08

【精选】幼儿园科学说课稿三篇01-12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九篇01-22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7篇02-14

【精选】幼儿园科学说课稿四篇01-30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六篇02-12

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03-12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4篇01-27

精选幼儿园科学说课稿四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