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音乐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为我的新秀课进行评审,下面我对<<谁在叫>>这节课进行简单的说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一年级下P60—61,学唱歌曲《谁在叫》。
[教材分析] :
本单元教材内容是《汪汪与咪咪》,在歌曲中出现的形象都是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在这学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关小动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鹃圆舞曲》、《数鸭子》、《我的小鸡》、《猫咪别淘气》等等。《谁在叫》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动物形象,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喜欢和保护动物,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分析]
上学期,我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互相了解,我面对的一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天真活泼,在课堂上已经能大胆唱歌、跳舞,师生能互相配合,同学们已特别喜欢上音乐课。因此,在该课中,我便结合学生情况,设计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这些学生兴趣浓厚的`活动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谁在叫》,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
及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教学中结合唱、编、演多项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
1、在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会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多项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设计理念突出一个“新”字。
2、音乐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体现一个“动”字。
3、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结合生活实际,采取说、唱、编、演、画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生活化,体现音乐课堂中的“情”、“乐”、“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先前所学歌曲<<数鸭子>>,目的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情感氛围,同时也为导入新课起到一个过度的作用。
二:在授新课的环节中,课件出示课题<<谁在叫>>后, 让学生听一听,是哪种小动物在叫?它们是怎样叫的?学生通过听,说,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敢于大声说话。然后播放歌曲录音《谁在叫》前半部分,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个整体的认识,这也体现了低年级以听唱为主这一要求。分句教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地唱准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记住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时,我让学生自编动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紧接着学习歌曲后半部分,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理解歌词, “小猫想捉老鼠”、“小鸡找妈妈”、“还有小鱼”、“……”,了解了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歌曲的教唱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学生找一句,跟钢琴学唱一句,既学会了歌曲,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学生边唱边随音乐做小动物可爱的动作。教唱过程中,师可采用师生地唱、分组对唱、学生领唱,打击乐伴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尽快熟悉歌曲。
三、激发学生写一写,小组合作编创歌词,使课堂充满活力
1、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联系动物生活习性,模仿其动作,创编各角色舞蹈动作,再分组表演。
2、分小组编创舞蹈动作。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对小鸡、小猫、小鸭、小猪、小老鼠、鸡妈妈、小鱼各角色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想象,编创可爱的舞蹈动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组内各自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表演。教师对有困难的个别小组的活动给予及指导。
(2)开展各小组比赛活动。教师对每个小组成绩都予以表扬,对编创得较好的舞动作师生共同学习、借鉴。
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教育学生从小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体现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功能。
音乐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本单元是一组由叙事歌曲,乐曲组成的单元。本课是一首儿童叙事歌曲。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及戏剧情节的构思和丰富的演唱形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想像。整首歌曲有张有弛,收放适当,适于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说学生学情:
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上课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在讲课的时候注意多提问学生,多安排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听课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明白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事情的道理。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说唱这种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歌唱教学中掌握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弱起节奏型。
3、能力目标:学习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用说唱结合的形式,幽默、形象的表现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说唱结合的形式,表达歌曲幽默、诙谐的戏剧效果。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则是对歌曲的表现,及说唱和音乐伴奏的配合。
五、说教学方法。
音乐课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要灵活多样。本课教学,我主要安排了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2、示范法教学3、合作学习:
4、奥尔夫声势教学法: 5、积极评价:
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柯达伊说“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教师连续失败三十年,则要扼杀三十批儿童的音乐天才”. 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安排了三个大的教学环节,一、游戏导入,二、学习新歌,三、拓展升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安排都是为了,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学习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一、游戏 导入
本环节的安排,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分别出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先让学生模仿大象走路的节奏,X X | X X|,又跑来一只调皮的小老鼠,再让模仿小老鼠的叫声 oxx |xx oxx|xx .
1、男生活泼好动,让男同学模仿大象走路的动作和声音。
2、女生身材娇小,声音尖细,所以让女同学模仿老鼠的声音。
老鼠和大象的图片交替出现,男女生不同的节奏型也交替出现。等熟练掌握后,再把两种节奏合起来,通过男女生合作,更好的掌握这一节奏。这里老师可以领着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随音乐做简短的节奏练习。)
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节奏游戏中,多次感受和练习这种前八后十六的弱起。从而解决了歌曲中的这一难点。
音乐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作品分析]:陕北民歌《蓝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全曲采用了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口语化的歌词,舒缓的节奏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采用主题变奏的发展手法,有层次地集中刻画蓝花花的美丽与坚强。学习本内容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教案示例、媒体资源。课前,观看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难点。按照新课程标准我从情感、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和钢琴曲《蓝花花》,演唱歌曲主旋律,感受北方地区信天游陕北民歌独特风格和韵味,体验钢琴独奏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蓝花花”的故事和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原始的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
3、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和演唱,培养学生用陕北方言演唱和背记《蓝花花》主旋律的能力,并能够理解钢琴独奏《蓝花花》运用 “变奏曲”这一创作手法的相关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陕北方言演唱歌曲主旋律和能听辨钢琴变奏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其群体意识,锻炼其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因此我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尽量充分、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充实课堂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不断求新、求奇,让学生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及风格。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式感悟法为主,师生互动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整体感知来进行学习。
教学程序:
蓝花花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我是曹老师,今天很高兴我们一起来上音乐欣赏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二、欣赏体验,学唱《蓝花花》主旋律
1、导入。(对比欣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视屏,首先,请欣赏视屏1,请你说出听到歌曲的曲名,属于什么地方?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大家都很熟悉.接下来请欣赏视屏2,你能听出这首歌的歌名吗?它又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呢?
生:第二首有可能回答不出。
师:没关系,这个“阿宝”是熟悉的吧,他是什么地域性的歌星啊 (北方还是南方啊)?
生:(回答)北方。
师:“阿宝”是山西人,是一个西北汉子,你看他头上扎着白羊肚子手巾.这种装扮在文学、影视作品里就是陕北农民的典型形象,第二首是陕北民歌《蓝花花》。那么,关于《蓝花花》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师:(介绍)歌曲叙说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蓝花花”,被迫嫁给老地主“猴老子”,她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叛逆,追求幸福的传奇故事。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那么,这个主题用音乐的方式是怎样来表现的呢?下面,让我们听一下《蓝花花》的主旋律,你觉得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你仔细听它每一句的旋律线条是上行,还是下行的?
师:这段旋律分为四句,第一句……(教师分句配手势用LA哼旋律,让学生听旋律线并分析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
师:旋律下行比较多,陕北民歌还有一种哭腔在里边,哭腔一般是下行的,第一句旋律线是上行的,有一个音感觉拖得老长的;这些都是跟它的地域性有关的,陕北地区全都是坡啊,岭啊,所以,唱的歌全是直抒胸臆这种东西。
师:听起来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生:噢,是比较宽广、悠扬地。
师:下面,我们来哼这个主旋律。
师:(演唱指导)声音在哼鸣“h”的高位置,教师弹琴示范一下用“h”哼唱第一句,学生模仿。
第一遍:指导学生用衬词“h”高位置轻声慢速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第二遍:指导学生用衬词“la”面带微笑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上的歌词,注意,括号里的“(儿啊)”是衬词,在民歌中经常出现,请不要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歌词轻轻地念一下。 生:念词。
第三遍:跟着钢琴,学生用普通话唱。
3、解决难点:用陕北方言演唱主旋律。
师:我们再听听原版女声独唱,你觉得你唱的跟它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是用方言唱的。
师:对,这就是用陕北方言演唱的,个别字的发音,咬字吐字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用陕北话来念一念下面的歌词。
练习: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用陕北方言来唱一唱呢?
第四遍:跟着钢琴,用陕北方言演唱(唱两遍,第二遍纠正)。
师:闭上眼睛,能不能跟着钢琴背唱。
第五遍:跟着钢琴背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通过演唱,你觉得陕北民歌曲调是怎样的一种风格呢?
生:(回答)开阔地、高亢地、悠扬地等。
师:(总结)陕北民歌曲调具有高亢明亮、开阔悠扬的风格特点。《蓝花花》就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信天游” 曲调,“信天游” 是最富有特色、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一种曲调,《蓝花花》就是“信天游”的名段,当地人都能哼上几句。“信天游”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歌曲调。“信天游”代表了西北部民歌的特点,比较粗狂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集中展示北方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北方人的热情、豪情。
三、欣赏钢琴独奏《蓝花花》
师:歌曲《蓝花花》赞扬“蓝花花”这位妇女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高大形象。六十余年来一直被全国各地文艺工作者推崇,编撰成各种版本的歌曲、大小歌剧、舞剧、电影等。那么,人们在器乐曲中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现在请听一首钢琴曲,你能听出《蓝花花》主旋律出现几次吗?听出一次写1、听出两次写2……
1、完整初听。
生:(回答)可以说1次、2次、3次……。
师: 到底是几次呢?没关系,让我们一次次来听,边听边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2、分段欣赏。
(1)、听主题。
师: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能听出来的。
师:这一段就是主题,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慢慢地、p—pp、蓝色。
(2)、听变奏1。
(教师弹奏:变奏1)
师:你闭着眼睛听,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好像像又好像不像。
师:这就是“变奏”,是第一次变奏,即变奏1。
师:我们来找主干音。
(教师弹奏:变奏1右手旋律)
师:主干音是的,所不同的是织体变了,是在主干音上发展变化的,旋律从中音区走到了高音区。第二段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稍快地、p—p、深蓝。
(3)、听变奏2。
(教师弹奏:变奏2)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主旋律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2。它主要变奏的是什么呢?
(教师弹奏:分别弹奏变奏2左、右手主旋律,生哼唱)
师:主旋律先出现在左手,又回到右手。它的伴奏织体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弹奏:变奏2八度、和旋)
生:觉得不是单个一条旋律,感觉很丰富,有厚度了。
师:钢琴是八度,和弦是一个一个弹出来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快后渐慢、f-ff—渐弱、粉红。
(4)、听变奏3。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完全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3。
师: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很快地、ff-sf、大红。
(5)、听变奏4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前面像,后面不像。
师:这是变奏4,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渐快渐慢、p-f-sf-p-pp、紫红。
3、完整复听。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主旋律变奏了四次,体裁是钢琴变奏曲。让我们再完整地感受全曲,思考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
师:老师也总结了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看大屏幕(生朗读“变奏曲”概念)
三、拓展。
1、欣赏艺术歌曲《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艺术歌曲版本的《蓝花花》,听听它又是怎样来演绎的呢?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你觉得跟我们唱的那里不同?
生:(回答)有两段歌词。
2、欣赏MTV《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通俗版本的《蓝花花》,让我们跟着一起唱,再一次回顾一下主旋律。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四十分钟,我们不仅感受了陕北民歌的魅力,还欣赏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蓝花花》,其实关于陕北的音乐还很多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查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在抒情愉悦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音乐说课稿 篇4
音乐 方东洲
老师们,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西藏》这是一堂综合实践课。
一、教材分析
西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西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本课设计使同学再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西藏发生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表示西藏音乐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同学在对西藏歌曲的学习重饱览了西藏风光、民俗风情,进行了一次既愉快又有收获的旅途。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西藏满怀着神往和向往,故本课从认识西藏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通过上述内容我特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西藏音乐与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技能目标:能用明朗的情绪演唱《走进西藏》的第二局部。
3、 情感目标:增强同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
四、 教学重点
西藏民族音乐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
本科采用多媒体、钢琴、木鱼、碰铃、响板、铃鼓等音乐用具,来进行一堂情景与娱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1、 认识西藏、了解西藏
从西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入手,从音乐的的各个不同角度感觉、感受西藏。——从风土人情、歌舞两个方面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风俗,它是人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一个窗口,让同学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传承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在教学中,能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自然等,以此来开阔同学的文化视野,发展同学的形象思维和笼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同学的综合文化素质。
2、走进西藏
(1)聆听《走进西藏》
“高原雪域”这一单元涉和的的范围较广,内容也丰富,本课选用张千一同志所作的《走进西藏》为重点,设计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以此贯穿始终。完整地聆听使同学对歌曲留有更完整的印象。
(2)学唱《走进西藏》
让同学用自身的歌声来感受西藏音乐风格,从而喜欢上这首歌,也让同学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的风格中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采,最终让同学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3)从多方面表示歌曲的第二局部
a、 舞蹈,学习踢踏舞第一基本步法
a、 打击乐伴奏
b、 诗歌朗诵或创编歌词
c、 综合
以同学兴趣为本,面向全体同学,重视同学的参与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发生愉悦感、满足感,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不只感受了音乐,学习了技能,还通过考虑、讨论、交流等手段,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环境,地理知识和民俗风情,增进了他们对西藏的认识。
4、 走出西藏
a) 作业:收集西藏民歌。
b) 希望:为西部开发献一份力量。
希望同学能喜欢西藏,喜欢西藏的歌,为西藏建设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最后我用西藏语问候一声“扎西德勒”
音乐说课稿 篇5
一. 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和《长江之歌》,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难点是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饿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2) 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总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通过集体读导言来开始这一部分,下面请语言课代表来解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教师做总结,这里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接下来请全班同学来朗诵散文,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听懂音乐的人,这里也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整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鉴赏音乐的能力.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首先请学生来朗读所要学的知识,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并从学生的饿回答中总结出知识,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这部分应用的是课堂提问法.这部分的饿设计意图是为今后学习鉴赏打好基础.
3) 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第一部分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开始,问题是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这里应用的是谈话法,接下来就是完整聆听.这一部分应用的都是谈话法,下面的提问:独奏乐器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着重讲琵琶协奏曲是什么等等.接下来的提问分别是从音乐中你联想到什么场景和音乐要素各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4) 拓展.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完成拓展与探究第一,二,五题.完整播放音乐后,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补充.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饿进步,从而提高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藏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中,藏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其中在四川巴塘地区形成的弦子舞,就是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藏族民间舞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由于长期受黑暗的奴隶制度的统治是原来的藏族舞情绪低沉,动作紧缩,自从藏族同胞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得藏族舞蹈无论是在形式上或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弦子舞《翻身农奴把歌唱》就是歌颂藏族同胞的幸福生活的。
2、 教学目标:
a、通过藏族弦子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 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
c、 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难点: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是体现一种内涵,尤其是民族舞蹈,更要舞出本民族的文化与特点。所以弦子舞的难点是:怎样把握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与连绵的曲伸,做好了这一点,弦子舞的味道就出来了。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的教学目标,用视觉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听觉来把握乐曲的旋律、节奏,用感觉去体会“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背景及心情,从心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说教法
由于藏族舞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也有一些种类的.差异,以及弦子舞与藏族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密切关系,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的抓住弦子舞的特点,攻克舞蹈难点,我操用了以下的教法:
1、 视觉图想法:藏族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对于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的体会到这一点,我早网上查到了许多他们吃、穿、舞蹈的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
2、 服饰体验法:弦子舞一跳起来,长袖轻拂、舞姿婀娜、风格独特,这也是弦子舞与其它藏族舞蹈的最大区别。所以,我准备了几套弦子舞的服装,配上长长的袖子,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弦子舞蹈的独特魅力。
3、 对比法: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那个更体现弦子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弦子舞的特点。
四、说教学顺序
1、 前提测评
a、首先播放一段《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音乐,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听“这首歌是哪一民族的歌曲,歌中歌颂了什么?”
b、 让学生们谈谈:你对藏族舞蹈了解多少?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c、 教师完整的讲述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并结合图片、服饰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2、 达标教学
在这教学环节中,我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a、采用看——听——动的程序,首先教师把一些基本手位、基本脚位、基本步子,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在口头重复一番,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再后来就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做。
b、 为了把学生真正“带入”西藏,更为了能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我再次出示藏族同胞的舞蹈照片,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并且给每一位学生都套上了长袖,这样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弦子舞的组合。
c、 舞蹈是最最忌讳的是麻木、呆板、无灵气。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弦子舞组合时,这是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藏族同胞翻身农奴成为主人是何等的喜悦?”“歌颂党,歌颂美好的新生活,歌颂雪山与太阳,是何种心情?”“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
五、课堂小结
音乐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又到了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姑娘如期的和我们相约,小草探出脑袋,花儿散发芳香,小鸟枝头歌唱,还有,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这就是我今天 说课的课题《春雨蒙蒙的下》。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思想与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的下》为第十册第六课,教时安排在了正值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词简洁隽美,曲调抒情形象的童声合唱曲。使人由衷赞美春雨,热爱春天,对春天充满希望。
2、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示个人魅力。
3、目标的确定与分析
①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②技能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4、重难点的确定与分析
①重点: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
②难点: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5、教时安排
我将本课设为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感受和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正确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喜爱、赞美春天的情绪。
6、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钢琴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模仿雨声的乐器 同一首歌节目表演
表演春天的头饰、道具
二、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设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讨论法——通过自制乐器、处理歌曲、讨论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才能展示法——通过同一首歌这种特别的形成给学生足够空间,把他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4、多媒体展示法——通过MTV、录像、Flash动画等形成,丰富学生的视野,获得多种体验。
(二)说学法
1、体验法——让学生置身于音乐表演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2、模仿法——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创造意境。
3、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制作乐器等形式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让每个学生互动脑筋,团结协作。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导语:春天来了,她的使 者——春雨也悄悄来了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快活的下,让我们在雨中歌唱舞蹈,尽情的欢笑
活动: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创设情境,教师轻吟诗歌《春雨沙沙》
意图: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引导学生情随意走,达到审美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目的,获得身心的愉悦,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合作探究
1、导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绵绵的春雨让春天更加诗情画意。
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境
教师范唱歌曲
意图: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对音曲的整体感受和审美体验,在美的情境中,学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学唱歌曲。
2、活动:学生用LU 来体会歌曲的韵律
意图: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
3、讨论: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
总结方案如下:
①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
②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
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
④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
意图: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
4、导语:这首歌不但旋律动听,歌词更是简洁隽美。“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句式对称整齐,色彩丰富。
让我们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完整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面向全体,通过朗读歌词的形式来体验音乐的韵味,学生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旋律和歌词共同赋予的美,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学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表现歌曲,参与创作
活动: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装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泽一段“春天的交响曲”。
意图: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拓展延伸 才艺展示
走进春天同一首歌校园联欢会
导演 策划:全体师生
节目单:
1、同一首歌(全体师生)
2、歌舞表演《春雨蒙蒙的下》(学生)
3、配示诗朗诵《春》(师生)
4、合唱《春雨蒙蒙的下》
(学生)
5、诗词串联《春天里的古诗》(学生)
春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春江 白居易《忆江南》
春花 杜甫《绝句》
春风 罗洪先《后园咏》
6、舞蹈《雀之灵》(教师)
7、器乐联奏(学生)
古筝《春江花月夜》
笛子《早春》
手风琴《杜鹃圆舞曲》
8、歌舞《小鸟小鸟》 (学生)
9、春天的寄语(师生)
10、同一首歌 (全体师生)
意图:这是一台联欢会,一台属于学生自己创作的联欢会,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同一首歌为背景,以极具审美体验的春天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在吟诗、诵文、唱歌、舞蹈、演奏、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学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课整个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和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评委和同行的指导、帮助。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 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雪绒花》。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具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将从说教材地位与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人音版七年级第十四册用书中第六单元的内容,知识结构相对独立。
1、《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热播,它逐渐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2、歌曲为四三拍,中速,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格调优美恬静,歌曲没有太大的起伏,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祝福。
其次,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当代中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正确掌握节奏、完整演唱《雪绒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插曲音乐对电影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对电影题材音乐产生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最后,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理由是:初中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把握及情感的体验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把引导学生了解和正确把握歌曲情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节奏地掌握。(理由是:当今社会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发散思维创舞蹈编动作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是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以此加强他们对三拍子音乐的理解,可拓展空间很大,提倡学生践行这一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将此作为难点。 )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试唱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观念增强,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将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逐步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要提醒他们保护自己的嗓子。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初中生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课本上的音乐,因此在课上要着重注意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之以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境、教具展示、视频导入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依据新的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设置情境,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教学、兴趣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讲授式教学法
通过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比较清晰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对歌曲有一个全面且彻底的把握。使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3、讨论式教学法
围绕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以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学法指导:
依据学生实际与教材内容,我将指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学习:
1、自我发现学习法。启发学生通过水果分割类推节奏的规律。
2、现身体验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掌握节奏规律。
3、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同学们合作探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合作
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长。
四、说教学过程
为有效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使之与学法有机结合,较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二)聆听全曲,感受旋律(三)新课探究,参与实践(四)知识拓展,回顾全曲
在开始教学前我将学生的作为设计成圆形,学生是圆周而我是圆的圆心,这样有利于我和同学们之间进行眼神的互动及情感的交流。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播放《音乐之声》中的一段插曲《雪绒花》。以此勾起学生对《音乐之声》电影的回忆。温馨的场景、熟悉的旋律,同学们一定会被上校对孩子们博大而深情的爱而感动。这大大激发他们学习《雪绒花》的强烈兴趣。
2、接着我通过苹果的排列、分割与组合来讲述今天的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的掌握。我是这样教的:首先,把三个苹果排列整齐让同学们跟着老师拍手示意节拍“哒哒哒”引出四三拍的节奏型。然后,把前面两个苹果平均切成四半,让同学们思考怎样拍手示意节拍“哒哒哒哒哒”由此引出八分音符的节奏。最后,把其中两半苹果抽出让同学们再次思考节拍“哒空空哒哒”引出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设计理由):采用情境教学法与实物演示教学法,利用视频导入和水果分割直观的讲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雪绒花》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尽快的把注意力从课外转回到课堂。
(二)聆听全曲,感受旋律
对于第二板块的学习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聆听歌曲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两遍音乐的播放也让学生初步的把握歌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新课探究,参与实践
学唱歌曲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将采用教师示范、自身体验、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策略以达到把握重点攻克难点的教学目标。
环节一:学唱歌曲
本课歌曲的教学共有 “节奏”和“旋律”两部分重要内容组成,对于“三拍子节奏”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通过一组动作“跑走走”的展示,让学生深刻体会三拍子的律动特点及强弱关系,然后设计一组小律动“拍手——拍肩——拍肩”,让学生根据律动读歌词。律动是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的审美体验活动,通过律动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能力。
其次,对于旋律部分的学习,我将采用以下几个步奏,让学生轻声视简谱演唱课件出示的歌曲旋律;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组员互评、自评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初步掌握歌曲旋律。最后我在用钢琴伴奏把同学们唱的不准的音纠正过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与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自学能力。
这是学生已经熟悉了歌词和节奏,对旋律也有了整体的把握,我设计了“学生跟唱—师生轮唱—分组轮唱”这几个活动环节,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整演唱《雪绒花》。
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先让学生学习律动感受三拍子节奏的魅力,然后再通过自主视唱、合作交流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歌曲旋律。钢琴的完整演奏表现歌曲的美感,丰富了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听、读、唱、动等情感体验活动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
环节二:情感表达
对于情感的把握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启发学生感受主人公演唱歌曲表达的感情色彩。首先,我会播放一段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我会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主人公上校在第二次演唱雪绒花的时候表达了什么不同的情感?”非常明显,上校在第二次演唱雪绒花的时候面临着离开家乡离开祖国的悲痛时刻。同学们很容易的感受歌曲表达的悲伤。
接下来我会利用朗读法来再次激起同学们的情绪,“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上校在唱歌之前对台下人们说的一段话有感情朗读一遍!”
奥地利的同胞们,也需要很久,我再也不会见到你们,现在我想为你们唱一首歌一首爱之歌,但愿我们都不要让这份爱熄灭!(放音乐)随着旋律的流淌我会这样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份感情永远也不会消逝,就像是时时刻刻开放在人们心中的雪绒花他永远开在热爱祖国人们的心中。
此时此刻同学们的情绪已经被我调动起来了,我用钢琴前奏把他们带入意境让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四)知识拓展,回顾全曲
在教学的尾声我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思考插曲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关注电影音乐,关注生活,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拓展。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五)说课后作业
课上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不能让同学们对电影题材音乐的喜爱戛然而止,为此我布置了课后作业1、背唱《雪绒花》2、欣赏《音乐之声》中的其他插曲。
(六)说板书设计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注意内容的系统再现。不仅能使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同学们课下复习的重要手段。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音乐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人教版第七册第九课的第三部分内容,为表演课,要求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根据玉溪花灯创编而成的歌曲,D小调,节拍2/4拍,单曲乐段结构,歌曲的旋律采用重复、变化的手法写成,整个歌曲活泼、轻快、亲切,充满趣味性。
2、教学目标: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学会歌曲《螃蟹歌》。
②体会歌曲情绪,初步了解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强化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螃蟹歌》;
(2)体会歌曲情绪,把握花灯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由于《螃蟹歌》节奏比较紧密,乐谱的跳度较大,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把握,所以《螃蟹歌》的节奏和乐谱旋律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演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唱与表演,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加深对《螃蟹歌》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取“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等办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贴画,在课内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素质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足够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空间,也提供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体现歌曲的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用课件展示配上《螃蟹歌》乐曲的一组图片(多民族的云南、聂耳的故乡玉溪、玉溪花灯等),并配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简介:我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蕴涵着丰富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我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就出生在云南玉溪,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上百首歌曲,著名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改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面我们将要学的这首歌是根据聂耳故乡的“玉溪花灯”改编的。
㈡、初步感知:舞蹈是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一个很好介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自身气质。所以,我有意设计“师生跳花灯”这个环节,提问“有谁会跳云南花灯?”让几个同学到台前和老师一起跳花灯,配上《螃蟹歌》乐曲伴舞,激发学生学唱这首歌的兴趣,激活表演这首歌曲的欲望,把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情景中,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和表演作好准备,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螃蟹歌》。
㈢、学唱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歌曲的风格和情绪有很好的把握。
1、视唱这首歌的主旋律。
2、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歌词内容一致的螃蟹的动画片),使学生生动有趣地理解、掌握并记住歌词内容。然后尝试用云南方言朗读歌词,增加朗诵歌词的趣味性,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3、教师范唱(手风琴伴奏),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4、采取跟唱、同桌练习唱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完整连唱歌曲(要求节奏、歌词要演唱准确)。
㈣、创编与表演:这首歌曲的歌词形象逼真,但歌词不等同于具体的动物形象,要通过音乐的情绪或某些音乐形象,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1、即兴表演:重播配有《螃蟹歌》的动画片,让学生边跟唱、边模仿螃蟹的动作进行演唱。
2、小组合作进行歌舞创编:音乐实践是感受美、体现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做”和“编”。所以,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我想通过表现《螃蟹歌》的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歌曲风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小组协作能力。再让学生看一段云南花灯,然后以6人为一小组,集体合作创编,可模仿螃蟹走路时的'样子进行集体歌舞表演;也可以采用云南花灯中的一些动作,把它们编排到《螃蟹歌》中进行集体或个人的表演;还可以着重歌词的创作,尝试换歌词,来达到多变多练的“编”。但无论如何做,都要表现出歌曲活泼、轻快、亲切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创编实践过程中,适当作出指导和点拨。
3、成果展示:采取组内讲合作、组间摆“擂台”、教师手风琴为表演配音的方式,交流展示各个小组的歌舞创编。并通过师生点评方式,把这节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㈤、总结深化:教师在优美的《螃蟹歌》旋律中,有感情地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螃蟹歌》这首歌曲,对云南玉溪的花灯小曲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继承和发扬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振兴我们云南的民族文化。通过上述总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家乡的情感。
㈥、课后作业: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材料”,实现“课外知识课内展示深化,课内知识课外巩固、补充”的理念。
㈦下课礼仪:学生在《螃蟹歌》音乐声中走出教室,从而达到再次强化课内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该寓形象美、图示美与文字美为一体,重点突出,脉落清晰、简洁整齐。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螃蟹歌》
螃蟹图(略)
一)节奏练习
二)创编表演
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内容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A、知识目标:欣赏一些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了解纸质手工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美术中常用的一些艺术语言等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并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自信心,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团结协作。
D、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操,懂得尊重先民的艺术成果与劳动成果,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逐步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A、教学重点:建筑艺术形式美。
B、教学难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二、说学法:
我校是一个农村完中学校,学生一般的时间都会花在他所谓的主科身上,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所以本节“造型·表现”课主要采用感受美——了解制作方法——实践制作——分享成功喜悦等环节,发展学生的评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情景下学习,自发地产生探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启发式与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为有效地实现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所以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原因,是因为我想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学会参与学习的能力,实现“先学后教”的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经典建筑图片,配合适当的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第(一)个环节——欣赏与评述:
请同学简单评述所收集到的建筑图片,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上课之前先去了解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知识。有时一些知识不一定要全部集中在课堂上讲,而且我们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讲得很全面,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知识很有必要,此中可以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提高。
通过老师的开门见山(歌德——凝固的音乐)可以揭开课题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方向。
通过两个提问,“你们在建筑上看到了哪些节奏?”、“你们是如何欣赏建筑艺术的'?”,层层引导进入课题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形成一定的师生互动,以期提高课堂的气氛。
第(二)个环节——制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利用纸质盒子或饮料罐通过重新设计制作出建筑物的方法。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主要通过提问与讨论绵形式出现,不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样的纸质手工制作,学生已有一些原有知识,现在提问只不过是让学生回忆或再现其制作的方法而已。
第(三、四)个环节——艺术语言、教师示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从中老师进行提示与总结。
·为了体现作品的艺术性,我们在制作地时候应考虑哪些艺术语言?可以举例说明吗?
·谁能从老师制作的这座房子,谈谈它采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有谁听到了音乐?
·有谁看出我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是在引导学生将前面的知识得以回顾。通过一定的示范,可以使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达得理明了一些。
第(五)个环节——学生尝试:
请同学将收集到的盒子,罐子进行一定的制作,让它变成一座建筑物。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得以消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第(六)个环节——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谈谈创作理念、成功之处或不足。
第(七)个环节——课堂延伸:
教师将作业粘贴在板上,加上树、花、草……,让它变成一个小区或学校。
同学们回家也可以把本组的作业进行一定规划、制作出一个小区或一个学校的效果作品。
第(八)个环节——课外延伸:
将各组的作品进行一次评比,并进行展览。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03-11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