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3-10 17:10:26 王娟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等概念,根据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地位作用: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它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等概念,能根据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

  了解并初步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用好图解法

  难点:如何用图解法寻找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体现“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观察分析、联想转化、动手实验、练习巩固。

  (1)观察分析:通过引例让学生观察化旧知为新知,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2)联想转化: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动手实验:通过作图、实验、从而得出一般解题步骤。

  (4)练习巩固: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课题:由一个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转化为在此平面区域内一二元一次数的最值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2、导学达标之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通过引例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学以致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老师逐步引导,动手实验,化抽象为直观。从而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对比引例给出相关概念: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并能根据引例提炼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图解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导学达标之二:针对问题、举例讲解、形成技能

  例一:课本61页例3

  (创设意境:,练习是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同时使学生进初步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巩固目标:

  练习一:学生做课堂练习P64例4

  (叫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展示,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考虑取值范围。造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研究探索,得到整点最优解的一种求法。)

  练习二:为了赚大钱,老张最近承包了一家具厂,可老张却闷闷不乐,原来家具厂有方木料90m3,五合板600m2,老张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厨出售,他通过调查了解到: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m3、五合板2m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m3、五合板1m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老张却不知如何安排?(电脑显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归纳与小结:

  小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本课小结)

  (创设意境:让学生参与小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6、布置作业:

  P64.2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七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会考的必考内容,是在学完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椭圆的特性,以完成对圆锥曲线的全面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确立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因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由于学生推理归纳能力较低,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涉及到根式的两次平方,并且运算也较繁,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坐标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本节的关键。

  二、说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2.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本节教材的处理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组织和安排如下:

  (1)复习提问

  (2)引入新课

  (3)新课讲解

  (4)反馈练习

  (5)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请学生参与课堂。加强方程推导的指导,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教学法”。

  2.利用电脑所画图形的动态演示总结规律。同时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a(-2,0),b(2,0),三角形abp周长为10,动点p轨迹方程。

  例1属基础,主要反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

  例2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结

  为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2.椭圆标准方程中a,b,c诸关系。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布置作业

  (1)77页——78页1,2,3,79页11

  (2)预习下节内容

  巩固本节所学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高中数学说课稿 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单调性》,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主要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

  (2)它是在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这一课题的前后章节来写)

  (3)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具体的课题改变就行了,如果不是热点难点问题就删掉)

  2、教材重、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重难点突破: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来实现重难点突破。(这个必须要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反馈式评价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只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前三部分用时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可适当删减)

  四、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导入新知

  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行绘制出一次函数f(x)=x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总结归纳。通过课上小组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教师总结:一次函数f(x)=x的图像在定义域是直线上升的,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是一个曲线,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适当添加手势,这样看起来更自然)

  2、创设问题,探索新知

  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用二次函数f(x)=x^2表达式来描述函数在(-∞,0)的图像?教师总结,并板书,揭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注意强调可以利用作差法来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模仿刚才的表述法来描述二次函数f(x)=x^2在(0,+∞)的图像,并找个别同学起来作答,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

  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为接下来例题学习打好基础。

  3、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例1主要是对函数单调区间的巩固运用,通过观察函数定义在(—5,5)的图像来找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这一例题主要以学生个别回答为主,学生回答之后通过互评来纠正答案,检查学生对函数单调区间的掌握。强调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半开半闭的形式

  例题讲解之后可让学生自行完成课后练习4,以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2是将函数单调性运用到其他领域,通过函数单调性来证明物理学的波意尔定理。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跟难点问题,这一例题要采用教师板演的方式,来对例题进行证明,以规范总结证明步骤。一设二差三化简四比较,注意要把f(x1)-f(x2)化简成和差积商的形式,再比较与0的大小。

  学生在熟悉证明步骤之后,做课后练习3,并以小组为单位找部分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并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证明步骤。

  4、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证明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5、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我将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一组习题1.3A组1、2、3,二组习题1.3A组2、3、B组1、2

  6、板书设计

  我力求简洁明了地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部分最重要用时六到七分钟,其中定义讲解跟例题讲解一定要说明学生的活动)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主动性,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让内部动机和外界刺激协调作用,促进其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高中数学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资料。

  高中数学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习的引入: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集合A={2,3,4,6,9}a=2因此我们知道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举例)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

  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x2+3x+2}与{y|y=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6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继学习圆以后运用“曲线与方程”思想解决二次曲线问题的又一实例,从知识上说,本节课是对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又一次实际运用,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它为进一步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标准方程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去根式的策略。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思想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和运用的经验,对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生已经具备探究有关点的轨迹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还不长、学习程度也较浅,并且还受到这一年龄段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困难、如:由于学生对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掌握还不够,因此从研究圆到椭圆,学生思维上会存在障碍。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会根据条件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再次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动手画椭圆、分组讨论探究椭圆定义、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等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形成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

  三、教法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设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一方面我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诱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我提供的素材进行直观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归纳抽象→总结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主体地位。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自制教具相结合的设计,实现多媒体快捷、形象、大容量的优势与自制教具直观、的优势的结合,既突出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关键是掌握建立坐标系与根式化简的方法。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教材整体来看是两大块内容:一是椭圆的定义;二是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是圆锥曲线这一章所要研究的三种圆锥曲线中首先遇到的,所以教材把对椭圆的研究放在了重点,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中巩固和应用、先讲椭圆也与第七章的圆的方程衔接自然、学好椭圆对于学生学好圆锥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椭圆的定义的理解,要抓住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即椭圆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对比圆的定义来理解。

  另外要注意到定义中对“常数”的限定即常数要大于、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一条线段;当常数小于时无轨迹”。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但讲解椭圆的定义时注意不要忽略这两种特殊情况,以保证对椭圆定义的准确性。

  (2)根据椭圆的定义求标准方程,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曲线的方程依赖于坐标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首先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让学生观察椭圆的图形或根据椭圆的定义进行推理,发现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以这两条对称轴作为坐标系的'两轴,不但可以使方程的推导过程变得,而且也可以使最终得出的方程形式整齐和简洁。

  ②设椭圆的焦距为,椭圆上任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为,令,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和最后得到的方程形式整齐、简洁,要让学生认真领会。

  ③在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遇到了无理方程的化简,这既是我们今后在求轨迹方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又是学生的难点、要注意说明这类方程的化简方法:

  方程中只有一个根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侧,把其他项移至另一侧;

  方程中有两个根式时,需将它们分别放在方程的两侧,并使其中一侧只有一项。

  ④教科书上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实际上只给出了“椭圆上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而没有证明,”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这实际上是方程的同解变形问题,难度较大,对同学们不作要求。

  (3)两种标准方程的椭圆异同点

  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轴上,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分别为:它们的相同点是:形状相同、大小相同,都有,、不同点是:两种椭圆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它们的焦点坐标也不同、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标准方程中项的分母较大;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标准方程中项的分母较大、另外,形如中,只要,同号,就是椭圆方程,它可以化为。

  (4)教科书上通过例3介绍了另一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中间变量法、例3有三个作用:是教给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第二是向学生说明,如果求得的点的轨迹的方程形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相同,那么这个轨迹是椭圆;第三是使学生知道,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高中数学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现在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经过实验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景,找出未掌握的资料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答,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资料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明白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y=logax,见课件。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理解。因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经过比较充分体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描点法画图。教师肯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能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研究一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答,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x)值的对应表,因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所以可取x=···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因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能够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实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x的图象画出y=log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能够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方便,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景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比较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帮忙,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并且利用表格,能够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为了揭示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经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巩固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景。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78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一样,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 8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①

  3.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②

  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9,8,7,6,5,4,√d=-1

  2)0.70,0.71,0.72,0.73,0.74,√d=0.01

  3)0,0,0,0,0,0,√d=0

  4)1,2,3,2,3,4,×

  5)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a1=d即:a2=a1+d

  a3–a2=d即:a3=a2+d=a1+2d

  a4–a3=d即:a4=a3+d=a1+3d

  猜想:a40=a1+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a1=d

  a3–a2=d

  a4–a3=d

  an–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an–a1=(n-1)d即an=a1+(n-1)d(1),当n=1时,(1)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

  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即an=2n-1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例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

  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

  设置此题的目的:

  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习

  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3、若数例{an}是等差数列,若bn=kan,(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14习题3.2第2,6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说课稿 9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来此予以指导。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向量>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下,教学内容为第96页至98页第五章第一节。本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运算率),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了解了物理学中的有关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量的深入学习。为学习向量的知识体系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结构的调整

  课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一课时,首先从小船航行的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深化其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的顺序做如下的调整:将本节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适当集中,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例题,习题部分主要由学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独立完成。

  (3)重点,难点,关键

  由于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为高一后半学期学生设计的,尽管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对向量的认识还比较单一,仅仅考虑其大小,忽略其方向,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向量概念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多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相等的有向线段让学生进行辨认,加深对向量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向量,能读写已知图中的向量。会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线,相等。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方法的选择

  Ⅰ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

  (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

  从教材内容看平面向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物理学中的有向线段,矢量的概念类似。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通常学生对于概念课学起来很枯燥,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对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Ⅱ教学手段

  本节课中,除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我还使用了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计算机演示的作图过程则有助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更易于对概念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Ⅰ知识引入阶段———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由生活中具体的向量的实例引入:大海中船只的航线,中国象棋中”马”,”象”的走法等。这些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得出有向线段的概念,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明确知道了有向线段的起点,方向和长度,它的终点就唯一确定。再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向量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

  (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在得到概念后进行归纳,深化,之后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①向量的要素是什么?

  ②向量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③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同时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和学习的主题。

  Ⅱ知识探索阶段———探索平面向量的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

  (1)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也即共线向量,并且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平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即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

  (2)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②单位向量都相等;

  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

  ⑤模为0是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的充要条件;

  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练习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Ⅲ知识应用阶段————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的初步应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课本上一道典型的例题:在一个复杂图形中观察,辨认平行,相等的有向线段。选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相等的向量。(同时思考:向量与相等么?向量与相等么?)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分析解决问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概念。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实质:两个向量只有当它们的模相等,同时方向又相同时,才能称它们相等。进而进行正确的辨认,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2)归纳解题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归纳以下两个问题: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与零向量相等;②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动的,既向量是自由的。

  Ⅳ学习,小结阶段———归纳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知识,方法小结在知识层面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对它们进行类比,加深对每个概念的理解。

  在方法层面上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探索过程中用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如:

  类比,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进行强调。

  (2)布置课后作业

  阅读教材96至97页内容,整理课堂笔记,习题5.1第1,2,3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资料,它不仅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并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资料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进取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一样,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必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构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所以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构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能够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资料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明白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立刻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构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构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之后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教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那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那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那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经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理解,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略)

【高中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向量》说课稿01-06

高中数学经典说课稿优秀11-20

高中数学说课稿06-25

高中数学说课稿07-09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07-22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11-26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05-19

高中数学说课稿15篇11-05

高中数学说课稿 15篇11-14

高中数学说课稿(15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