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1-11 00:26: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音乐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音乐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五月的夜晚》,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希望我能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 、 说教材

  首先是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江苏少儿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五月的夜晚》。它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调纯朴简洁、旋律起伏委婉,颇具特点,歌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2、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五月的夜晚》,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创造活动当中。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用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节奏(切分节奏、小附点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 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音乐课堂——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 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愉神秘、欢乐的气氛,我让学生在欣赏图片并伴随音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殿堂。

  (二) 学唱歌曲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借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五月的夜晚》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是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介绍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信息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

  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出歌曲中(切分节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

  4、学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5、跟钢琴演唱2-3遍,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跟琴演唱。要求:(1)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注意保护嗓音。

  6、难点的解决:(1)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小切分节奏型的把握。

  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用手击拍以及画强弱箭头图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和小切分节奏音型。

  (三) 歌曲处理

  歌曲处理的方面我首先请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试着将已经学过的'切分节奏、连音线标注在合适的地方,尝一尝说说感觉如何。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然后,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创编活动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 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拓展和积累课外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采用了归纳式的结尾,请学生说说《五月的夜晚》的歌曲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歌曲的理解?最后师生在《五月的夜晚》的愉快声中的结束本课。

音乐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进行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中的一堂欣赏课,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学生接受戏曲的实际能力,我设制了?生、旦、净、丑荟萃?这堂欣赏课说给大家听听,希望能收到大家的宝贵意见。

  京剧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最可宝贵的遗产。如此无价的精神财富应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京剧那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有优美的文学因素浸润观众的心灵,又有动听的音乐萦绕于耳际,还有传神令人惊叹的演技跃然眼前。根据京剧特别的音乐文化我的教学设想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互助学习的方法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唱、念、做、打四种艺术表现手法等;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的演唱特征;通过、欣赏模仿让学生感受到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

  京剧脍炙人口的表演都是由剧中不同门类的行当角色把唱、念、做、打溶为一炉聚集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的。因此引导学生走进京剧大世界我是从行当如入手。首先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京剧资料,师生一起加以归纳分辩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然后播放?走进京剧大世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讨论。了解不同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学习成果。同学们通过看、听、讲知道生、旦、净、丑四个不同行当的含义,以及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学生介绍:由于年龄、性格、身份、表演风格的不同“生”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旦”有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

  接着播放?红灯记?选段,让学生欣赏四大工夫中的唱、念、做工的艺术表演。然后跟铁梅和李奶奶唱一唱、做一做、念一念。学生介绍武旦时做了几个舞剑动作,还有同学唱出了穆桂英唱段中:?我不出战谁出战? 学生唱出的音调虽说没有站稳,但我很激动、很惊讶,因为我仿佛看到了新型的京剧艺术在转变的过程中正向孩子们走去。于是马上播放?穆桂英挂帅?让学生跟随学唱几遍,同学们的.声音稚嫩脆甜,仿佛刚发芽的京戏。

  提到“净”学生更起劲,我借用媒体穿插与音乐有关的画面、动画和影视。在教学中发挥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生动。看完片段小组讨论学生很快知道净又称花脸。由于演唱、表演的不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正净以唱为主,副净演唱表演并重。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花脸各式各样各不相同?回答的同学这样解释:因为人物性格不同化妆就不同。为了让学生知道脸谱在京剧中的特殊作用,我就让学生欣赏?包太图打坐在开封府? 然后后提问:片段中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色彩的脸谱?同学们都知道是铁脸无私的包青天,用黑色脸谱表示他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性格。

  我拿出各不相同的脸谱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等学生知道红脸、黄脸、白脸等等都代表怎样的人物性格时。欣赏?唱脸谱?要求学生把曲中唱到的脸谱从众多的脸谱中找出来。通过欣赏与互动,同学们知道脸谱的种类很多,非常丰富各尽妙用。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勾画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来突出剧目中各种人物形象。接着跟随音乐学唱?唱脸谱?并戴上你喜欢的脸谱进行自由表演。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唱得像行云流水动人心弦,表演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在眼前。

  说到“丑”有同学表演了两个不同小花脸的动作:一个幽默伶俐小猴子一样,一个狡诈贪婪不停地滚动着眼珠带来满堂大笑。我马上让全班学生一起表演小丑大家都乐在其中。

  继续欣赏?一条小巷?让学生观看戏中的儿童生、旦、净、丑的表演,然后让学生表演一个印象最深的动作。再随乐自由进行行当表演。在媒体的作用下学生们通过看、听、讨论、模仿把京剧中的行当分得一清二楚,各行当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模仿各行当不同角色的表演非常逼真,一个个眼如流星,身如游龙还稚声嫩气的跟唱起京戏,从同学们如此高涨的兴致中我发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表现京剧的欲望。

  京剧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播撒民族文化精粹的种子,并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定能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音乐说课稿 篇3

  课题:歌曲《苇叶船》

  资源简介:

  苇叶船出自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教材分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八月中秋、除夕之夜,漂泊异乡的游子们特别盼望欢聚和团圆,思念之情犹为强烈。音乐最能抒发情感。湘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就以“团圆”为主题。《苇叶船》表现了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手牵手共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让学生从体验“根相连”的情感。歌曲旋律简单,歌词通俗朴实,为了让歌词更流畅,可引导学生改动歌词“梦里我们把手牵”。

  一、教学目标: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大陆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深切感情。

  二、教学过程 :

  1.上课前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从一首欢快的音乐入手,让学生的情绪自然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唱《折纸船》

  (意图:结合三年级已学过的一首盼台归的歌曲相结合,引入到今天的新歌学习,因为两首歌曲有个共同点就是盼台归)

  3、出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利用地图则使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

  4、朗诵歌词——为歌曲演唱做好情感铺垫。

  5.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置,为演唱好歌曲做准备。

  6.分角色演唱。(贴切体验两岸人民相思情)

  三、拓展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淡化传统教学模式,感受音乐旋律线条美,情境美,开阔学生思维)

  四、学生在《大中国》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情感延伸,升华了本课德育主题主题。

  设计理念:

  新课程体系强调,音乐教育应具有发展性,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摒弃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开放性,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苇叶船》这首歌曲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手牵手共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歌曲旋律简单朴实,意境深远,歌词“河流归大海,苇叶根相连”很好地表达了“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根相连”的深刻内涵。

音乐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以“春天”为主题的单元,作曲家雷雨声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民乐三重奏曲《春天来了》是本单元的欣赏教学内容。这首乐曲是根据福建民歌《采茶扑蝶》、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等音乐素材改编而成,既发挥了原曲欢快喜悦的情趣,又以各种演奏技巧以及巧妙的配器等,生动地表现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

  乐曲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引子+A+B+A+尾声。引子部分由高胡在两架古筝强有力的琶音伴奏下,响起了昂扬的旋律。乐曲主题第一次由高胡奏出,下衬古筝轻快的伴奏音符。这个旋律是原来民歌《采茶灯》的末尾部分。在主题得到充分陈述之后,以渐慢的过渡段引出抒情的慢板。音调舒展,与前面热烈欢快的情绪形成对比。之后突发性的转折,再现快板,并在末尾加以展开。最后以再现快板段落结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易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对抽象的知识难于掌握。可以用音乐的节奏,氛围加以铺垫,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

  我校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较多,对音乐的认知和感知起步较晚。经过三年多的音乐课学习,他们具备一定听赏能力,节奏感尚可,对民族乐器中的古筝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高胡和扬琴还是首次接触,因此听辨音色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另外,第三部分中扬琴与古筝的音色非常相似,估计学生听辨起来会出现偏差。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我设定了以下3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有三个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

  第一是能够辨认高胡、古筝、扬琴的音色,对乐器的表现力有所认识。

  第二是能够从体验中初步感知复三部曲曲式结构,并能在聆听中展开想象,用肢体语言和身体简单的律动来表达聆听音乐时的感受。

  第三是知道乐曲主题旋律取材于《采茶灯》。

  2.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采用四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解决难点。 使用的四种方法分别为:A。古诗导入激趣法; B。分段配不同声势体验法; C。形象感知与音画结合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D。关联与提升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感受到快乐和美好随处可见。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孩子们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乐于参与表现音乐的活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乐曲的主题取材于福建民歌《采茶灯》,分辨三种民族乐器的音色,知道演奏方法;通过乐曲速度、情绪等的变化对比初步感知复三段体结构。

  难点:能够辨认高胡、古筝、扬琴的音色,对乐器的表现力有所认识;并能够从体验中自主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古诗导入激趣法 分段配不同声势体验法

  形象感知与音画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 关联与提升法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欣赏引子部分

  出示古诗《春晓》,朗读之后听两小段音乐:《春天来了》引子部分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头部分,请学生为古诗选择配乐,并说说为什么。

  介绍乐器以及演奏方法,出示乐器图片及演奏图片,并模仿演奏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高胡是拉弦,古筝是拨弦,扬琴是击弦。

  分别听三种乐器的音色,对比音色的特点,教师简单总结。再次听引子部分,根据音色特点听辨所用乐器,教师板书。

  音乐情绪 慢,高昂 所用乐器 高胡、古筝

  设计意图:通过为熟悉的古诗选择配乐,引起学生兴趣,了解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为后面欣赏中分辨所出现的乐器打基础。

  2.分段欣赏乐曲 (重点)

  过程:分为三个小部分,即分别欣赏《春天来了》三个乐段的主题但不出示课题,同时要用自制乐器和老师一起打节奏或者做动作,每段复听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音色听辨出现的乐器。每段听完后由学生总结速度、情绪以及所用乐器,老师写板书。

  重点:听第一乐段时要感受和发现速度的变化。学习《采茶灯》的旋律,简单介绍福建民歌《采茶灯》,了解欣赏曲主题的来源。

  引导学生从音色上分辨所用的乐器以及乐段的情绪。 音乐情绪 慢,高昂快—稍慢—快,欢快 慢,舒展 快,欢快热烈 所用乐器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扬琴。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采茶灯》的旋律使学生知道欣赏曲主题旋律是取材于《采茶灯》。通过用自制乐器和道具与老师一起为乐曲配上伴奏或律动体会乐曲情绪和乐曲的段落变化,在体验中理解情绪,感知曲式,使学生熟悉乐曲的脉络,为完整欣赏乐曲做准备。引导学生从音色特点听辨每个乐段所用的乐器,解决难点。

  3.揭示课题,完整欣赏乐曲 (重点)

  先把学生分为几个组,一组朗诵古诗,一组拿自制乐器,一组拿纱巾。教师放完整的音乐并指挥学生随音乐配上不同表演。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活动顺序,教师板书并揭示曲式与课题,在学生对乐曲内容、曲式结构和情绪有了了解的`基础上配以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再次听赏。

  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 引子 A B A+尾声 活动形式 读古诗 打节奏 舞纱巾 打节奏 音乐情绪 慢,高昂快—稍慢—快,欢快 慢,舒展 快,欢快热烈 所用乐器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 高胡、古筝、扬琴引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种“引子+A+B+A+尾声”就叫做复三部曲的曲式。三段体曲式的复杂化: 就是原来的A、B、A三段中有一段或两段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的。这首乐曲中的A段就有一个小小的变化,形成了小的三段体。

  乐曲用了高胡、古筝和扬琴三种乐器一起演奏不同的声部,所以是三重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体验,总结出“引子+A+B+A+尾声”的结构,以及几部分的音乐情绪。渗透曲式概念。完整欣赏全曲,加深体验。

  4.课堂小结和思想渗透

  首先通过几个问题带领学生回顾曲式结构、器乐知识、以及乐曲主题来源,并告诉学生,乐曲的B乐段其实取材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自己找来听。然后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对人情绪的调节作用。

  设计意图:巩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包括乐器知识,主题来源并做一点小拓展,音乐表现,曲式结构。然后,就音乐内容使学生们懂得音乐可以疏导情绪,并从简单易懂的“冬天过后就是春天”这个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以及不良情绪,把音乐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来激励自己克服困难,疏导不良情绪,快乐的生活学习。

  七、课后小结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用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的古诗作为切入点,然后把乐曲按照不同的情绪分为小段落,再带领学生用切合乐曲内容的简单律动来熟悉乐曲,降低欣赏难度,突破难点,用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方法来达到让学生会听、乐听、听懂的效果,并从中学到知识。最后,在听懂音乐的基础上提升一步到对学生的情商有一个引导和正面培养作用。

  对于三段体曲式的复杂化,如何通俗易懂的给七年级的学生讲清楚,设想起来应该是稍有困难的。在实际教学中,会找个相似生活中的例子,做个类比说明。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音乐欣赏课的一点小小的思考,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小老鼠上灯台》歌曲生动有趣,幽默有童趣非常适合幼儿表演游戏。而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物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但是,小班幼儿情绪体验比较少,在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上有时还有些拘谨,此外,他们的节奏感、动作协调能力又比较差,为了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使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的参与进来,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大胆地表现,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这样就会更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因此,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 理解歌词内容。;活动难点定位于: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 的紧张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以及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我为本次活动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1、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只。

  2、课件《小老鼠上灯台》、灯台教具 小老鼠图片一只 钢琴音乐伴奏。

  场景准备:幼儿围坐半圆形。

  五、学法、说教法

  学法:游戏法、实践体验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那么,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直观法:通过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内容直接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能使教学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教学重点自然解决。

  采用演示法和游戏法是因为能引导幼儿有目地的、仔细的观察小老鼠偷油吃的一系列动作,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通过自创的'小手臂的肢体动作,与小老鼠偷油吃联系起来,使活动呈现了趣味性。让幼儿融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也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方法。

  在以上的教法中,我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活动过程:

  如何运用这些准备,完成目标,我为本次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六个环节: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情景式的语言似乎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使孩子们马上就会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小班.

  2. 练声,这个环节主要为幼儿唱歌做好准备,为幼儿打开嗓音,能更自然的学习唱歌曲。

  3、观察《小老鼠上灯台》课件。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了歌曲的内容。第二次快速观看课件 老师念歌词

  4、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教具操作,表演第一遍,老师念歌词,后两边,老师唱歌曲,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5、借助指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灯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习歌曲。

  6、玩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老师带领幼儿扮演的小老鼠去偷油,并随着歌曲里的故事情节调整音量,让幼儿随着歌曲音量大小表演。并且体验"猫来了"的紧张情绪。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采用游戏的形式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既巩固了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满足了幼儿积极的表现欲望,使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七.结束部分:

  为了扩展孩子活动的空间,并迎合孩子再次游戏的兴趣,我把游戏的场地转移到了室外,使孩子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活动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这节音乐课,歌词简短而且幽默风趣。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场地。在活动开始部分,我本来设置了一个练声环节,但由于个人有些紧张,对这个环节疏忽了,直接开展下一个环节了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学习总结。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在第四个环节"教具操作",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小老鼠上灯台的场景,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歌词。

  第五个环节手指游戏,主要让幼儿完成目标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在这个环节中,我找了两为小朋友在座位上来做灯台演示了两遍,后来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应该让幼儿上台表演,展示给全体幼儿观看,给幼儿一些个别表演展示的机会。

  第六个环节是让幼儿做游戏,上灯台,吃油,在这个环节中,没有把难点突破,"猫来了"时的紧张情绪没有表现出来,后来我进行了反思,也听了各位听课老师的指点意见,感觉准备还不够充分,如果在准备一只猫,这样情绪就可能表现的更紧张些,另外,难点没有突破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事先没有和弹琴老师达成不够默契,在老师说"猫来了"琴声出来得更及时响亮些,我想结果达成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在这节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

音乐说课稿 篇6

  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这是在前面所学四篇有关生命话题的课文基础上的综合解读与感受。在这里,通过聆听音乐,陶冶情操,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与美好。这次活动也是指导学生将音乐语言转化为写作语言的良好机遇。

  【学情分析】

  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他们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浓厚兴趣,但是意志力仍然薄弱。恰好可以利用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感受和品味音乐,增强审美情趣,把它转化为生活动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搜集、提炼、整合、创新和写作等综合能力水平。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对“音乐”内涵的抒写,提高写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合作、主动探究、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陶冶情操,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教法、学法】

  本课内容在安排上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有较大的伸缩性。因此,我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几个话题:穿行于文学的天空、飞翔在艺术的天堂、深入心灵的港湾。为了培养积极合作、主动探究能力,课前我安排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背景等信息资料。老师则准备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采取音乐烘托法、散文描绘法、自主讨论法等多种学习方式,捕捉写作契机,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用贝多芬的乐曲——《命运交响曲》为活动拉开序幕,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听完后,说说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听一说就可以激起学生情感波澜,他们会纷纷抒发感受。从而达到快速融入情境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点击课题“乘着音乐的翅膀”,教师顺势导入第一环节。

  第一环节:乘着音乐的翅膀,穿行于文学的天空。

  我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动画,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去理解、感受这首豪放诗词的意蕴,并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

  1、说说苏轼的《水调歌头》创作的背景。

  2、你最喜欢的是那句词?为什么?

  3、诵读《水调歌头》,感受意境。

  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评论中,品味音乐与文学所传递出的不同情调,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与音乐艺术的比较。

  第二环节: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在艺术的天堂。

  第二环节中,学生分组集中展示课下搜集、整理的音乐作品。共同欣赏、交流、畅谈认识与感受(如:学生可以介绍作品创作背景、风格、配乐乐器或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以及音乐背后的故事等)。

  这一环节,有聆听、有阅读、有口头表达,也有积极的思维体验。这恰恰体现了本课一教学目标——审美与表达。 同时,这种展示与交流方式,成功地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平台,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集中展示、交流之后,要求各组评出:“我们喜欢的音乐”、“最佳推荐小组”、“最佳评说能手”。

  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素养。

  第三环节:乘着音乐的翅膀,深入心灵的港湾。

  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形式,以“音乐是什么”为题写一个小片断,从而融音乐与文学于一炉,提升写作能力。

  二、布置作业:

  以“迎接中考,挑战中考”为主题设计歌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进行理想定位,提升合作、创新能力。

  结束:在舒缓的钢琴曲中结束我们的音乐之旅。

  板书设计

  乘着音乐的翅膀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通

  音乐=======语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美的熏陶贯穿始终。美的音乐,美的画面,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张张沉醉的面孔,一句句诗意的表达告诉我,“润物无声”的效果已悄悄达到,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活动主题选取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多媒体介入,既有音乐又有画面,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课上始终兴致高昂;以音乐形式导入,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思维和体验中;自由推介环节,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这一节课之后如果还有学生对这一内容持久关注那便是这节课所获得的一个巨大的成功。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活动一:乘着音乐的翅膀,穿行于文学的天空。

  在这一环节中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评论中品味音乐与文学所传递出的不同情调,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音乐艺术的比较。

  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回答“你最喜欢的是哪句词?为什么?”的时候只是说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能够说出自己的体会。

  出现问题的原因:教师引导不到位。

  解决的办法:如果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时我应该追加几个问题,如:“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回答?也可以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来说明喜欢这句词的原因?”这样学生回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活动二: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在艺术的天堂。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组集中展示课下搜集的音乐作品,其中有聆听,有阅读,有口头表达,也有积极的思维体验。

  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所搜集的音乐作品理解不深刻。

  2、教师点评不深刻。

  出现问题的原因:

  1、限于我们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欠缺,家庭艺术氛围的缺乏,搜集材料的困难,学生搜集的资料有限,至使拓展的空间还不够开阔。教师引导不到位。

  2、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应涉猎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

  解决的办法:

  1、当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可以追加几个问题,如:“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通过这首歌你学到了什么?你决定以后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活动三:乘着音乐的翅膀,深入心灵的港湾。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融音乐与文学为一炉,提升写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能够写出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可是却不知道怎样点评别人的习作。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平时这方面的训练做得少。

  2、教师引导的不到位。

  解决的办法:教师应告诉学生点评也就是说说他哪写得好?哪写的不好?为什么?或者是你认为他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也可以说说听了他的习作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平时也应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音乐说课稿 篇7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唱歌综合课《我给月儿唱个歌》,本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月亮星星我来啦》,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有关月亮、星星的歌曲,从而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空间的求知欲。本单元用第三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我给月儿唱个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能用X X X I X — X I的节奏型朗读儿歌,通过唱歌曲《小小的船》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材分析

  歌曲《小小的船》中的歌词原是一首小诗,是叶圣陶专门为儿童写的,整首歌曲优美抒情,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朋友喜爱。

  教学目标:

  为这节课我拟定的目标有三点:首先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想象力。知识目标: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读儿歌。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儿歌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教学难点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美,体现美、表现美。

  教学思想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在幼儿时对星星。月亮就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也唱过有关的童谣,听过有关的故事,那么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我准备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采用生动的情景启发。引导,自主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编的游戏相结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说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音乐活动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主动模仿。自己创编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展开学习。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学习,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第三步在歌声中感受美。表现美。 首先第一步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开始老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迷人的夜晚吗?那么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进这迷人的夜晚。”这时我会播放课件,关上灯,让孩子欣赏夜晚的画面,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制造一个夜晚的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夜晚美在哪些地方?从中引出要学习的儿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夜晚展开的,那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与课本主题相似的情景,让美的'画面,美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心。孩子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激发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引起他们对夜晚的无限遐想。

  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先让孩子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接着老师用X X X I X — X I节奏加上身势动作朗读儿歌,让孩子体会并且进行模仿,模仿后我会请能力较强的三个孩子分别充当小老师这一任务分教授三组的学生,在分组学习的同时老师视各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点,然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开展儿歌接龙游。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三拍子的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学习。自己教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加上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的纠正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变得轻松,掌握得更好。

  第三步是在歌声中感受美、表观美。首先老师激趣引入“月亮仙子”看孩子们那么能干那么棒,它说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这时出示课件,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欣赏;接着再次欣赏歌曲,并且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让孩子想象我们就坐在月亮船里了,帮助孩子们继续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再经过多次的感受和欣赏,学生已经熟悉歌曲了,并且演唱歌曲,最后学生表演唱歌曲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对歌曲充满想象,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去想像月亮的美,学生们边听边想像,进入美妙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单设计,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音乐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人教版第七册第九课的第三部分内容,为表演课,要求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根据玉溪花灯创编而成的歌曲,D小调,节拍2/4拍,单曲乐段结构,歌曲的旋律采用重复、变化的手法写成,整个歌曲活泼、轻快、亲切,充满趣味性。

  2、教学目标: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学会歌曲《螃蟹歌》。

  ②体会歌曲情绪,初步了解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强化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螃蟹歌》;

  (2)体会歌曲情绪,把握花灯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由于《螃蟹歌》节奏比较紧密,乐谱的跳度较大,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把握,所以《螃蟹歌》的节奏和乐谱旋律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演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唱与表演,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加深对《螃蟹歌》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取“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等办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贴画,在课内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素质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足够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空间,也提供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体现歌曲的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用课件展示配上《螃蟹歌》乐曲的一组图片(多民族的云南、聂耳的故乡玉溪、玉溪花灯等),并配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简介:我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蕴涵着丰富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我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就出生在云南玉溪,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上百首歌曲,著名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改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面我们将要学的这首歌是根据聂耳故乡的“玉溪花灯”改编的。

  ㈡、初步感知:舞蹈是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一个很好介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自身气质。所以,我有意设计“师生跳花灯”这个环节,提问“有谁会跳云南花灯?”让几个同学到台前和老师一起跳花灯,配上《螃蟹歌》乐曲伴舞,激发学生学唱这首歌的兴趣,激活表演这首歌曲的欲望,把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情景中,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和表演作好准备,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螃蟹歌》。

  ㈢、学唱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歌曲的风格和情绪有很好的把握。

  1、视唱这首歌的主旋律。

  2、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歌词内容一致的螃蟹的动画片),使学生生动有趣地理解、掌握并记住歌词内容。然后尝试用云南方言朗读歌词,增加朗诵歌词的.趣味性,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3、教师范唱(手风琴伴奏),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4、采取跟唱、同桌练习唱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完整连唱歌曲(要求节奏、歌词要演唱准确)。

  ㈣、创编与表演:这首歌曲的歌词形象逼真,但歌词不等同于具体的动物形象,要通过音乐的情绪或某些音乐形象,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1、即兴表演:重播配有《螃蟹歌》的动画片,让学生边跟唱、边模仿螃蟹的动作进行演唱。

  2、小组合作进行歌舞创编:音乐实践是感受美、体现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做”和“编”。所以,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我想通过表现《螃蟹歌》的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歌曲风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小组协作能力。再让学生看一段云南花灯,然后以6人为一小组,集体合作创编,可模仿螃蟹走路时的样子进行集体歌舞表演;也可以采用云南花灯中的一些动作,把它们编排到《螃蟹歌》中进行集体或个人的表演;还可以着重歌词的创作,尝试换歌词,来达到多变多练的“编”。但无论如何做,都要表现出歌曲活泼、轻快、亲切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创编实践过程中,适当作出指导和点拨。

  3、成果展示:采取组内讲合作、组间摆“擂台”、教师手风琴为表演配音的方式,交流展示各个小组的歌舞创编。并通过师生点评方式,把这节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㈤、总结深化:教师在优美的《螃蟹歌》旋律中,有感情地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螃蟹歌》这首歌曲,对云南玉溪的花灯小曲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继承和发扬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振兴我们云南的民族文化。通过上述总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家乡的情感。

  ㈥、课后作业: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材料”,实现“课外知识课内展示深化,课内知识课外巩固、补充”的理念。

  ㈦下课礼仪:学生在《螃蟹歌》音乐声中走出教室,从而达到再次强化课内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该寓形象美、图示美与文字美为一体,重点突出,脉落清晰、简洁整齐。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螃蟹歌》

  螃蟹图(略)

  一)节奏练习

  二)创编表演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03-11

音乐说课稿11-22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音乐《打电话》说课稿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