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2-01-14 11:37: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集锦八篇

地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特点、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第九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西半球的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中东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特点及其原因。

  3.能说出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4.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2.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对美国繁荣做出的共享,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培养种族平等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美国农业带(区)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美国发达的.工业现状,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难点】

  1.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构成和人口特点及其原因。

  2.运用地图和资料,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五、说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因此我本节课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运用多媒体课件 感知西半球国家。

  让学生欣赏西半球的自然风光,初步了解西半球的经济和人们生活。课件停留在美国的画面上,引入新课: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进入地球的另一半天地--------西半球。今天一起走进世界超级大国--------美国。

  一、认识美国的位置

  多媒体出示问题:

  1、 查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找出它的组成范围。(教师点评后补充资料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美国临近哪些海洋和国家,描述下他的位置。

  3、 按照大洲划分,美国属于哪个大洲?(补充拉丁美洲的划分方法)

  4、按照半球来看,又属于什么半球?

  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派代表上讲台指图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并适时点拨。在点评结束后,教师利用板书在黑板上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从哪些方面认识区域的位置。树干标有"位置",每个树杈标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分角色体验,诉说移民国家的特色。

  1、多媒体展示"美国城市街头人们忙碌的身影",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种多,随后根据人种构成饼状图知道白种人居多。他们不是匆匆过客,大多是美国永久居民。边解说教师边播放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种向美国移动动画。深刻直观地体会到美国是移民国家。即:国内大多数人口为移民。而移民则是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到该国国籍的人。补充说明以免混淆概念。

  2、接下来让学生按照课前准备开展"说一说,你从哪里来?比一比,谁的贡献大"的活动。

  课前: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印第安人、华人、白种人、黑人。每组有两位学生发言代表坐前面,课前组织本组收集资料等。后面的学生是智囊团协助代表收集资料。学生准备资料如唐人街的故事,华人创办的企业,李小龙截拳道功夫的传播,美国的土著人印第安人。华盛顿总统,飞人乔丹等图片、文字资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课上: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装饰品把自己装扮成不同人的装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件边展示边解说。(角色的扮演体验了不同的人种为美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基于上面比比贡献大的活动,此时学生融入了角色,感觉自己真的做出了很大贡献,自信,情绪高涨。教师趁势展示另外一组资料。如印第安人被赶到山区"保留地"内居住。黑人被无理要求让座位给白人。华人和狗不准进入。讲个笑话"在美国的黑人".设问:反映美国什么社会现象?你有何感想?(唤起学生对美国人权的正确认识。)

  基于以上情感,最后设计了一个虚拟的活动,主题为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知识陷阱抢答,抢答成功可以虚拟筹集资金。

地理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日本是学完亚洲后的第一个国家,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学习国家地理有着引路的做用非常重要。

  2.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评价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

  3.教学难点: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抓住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法,谈话法,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的知道,师生通过问答式的推演,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并比较分析,最后总结出区域特征。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日本地形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地形及海岸线特点等,让学生掌握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并初步学会从两用的资料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步学会根据日本有关地理信息,归纳总结其地理特征的能力。

  通过分析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地理事物,形成地理知识;初步学会根据内容收集地理信息,并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及特征。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对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表达自己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对地理问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给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识记日本的位置、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教材处理:我把这堂课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是对自然环境的评价。第一部分的处理打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添加了日本气候的介绍,这样考虑是基于日本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也是对国家地理学习方法的铺垫。另外把区域评价拿出来作为一重要部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学生熟知的《哆啦A梦》主题曲引入正课,用学生喜欢的欢快的音乐导入,让学生的眼前一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导入,也会让学生感觉很亲切。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你了解哪些关于日本的事呢?根据学生说述,展示一些日本的风光图片,图片的落脚点是富士山。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被誉为: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国家-----日本。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国家地理,对如何学习国家地理还有一些困惑,为此,在我设计了一个国家地理学习框架:国家地理,主要是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人文特点等,自然环境中,又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等要素,

  富士山是日本的代表性地理事物。它山顶终年积雪,风景秀丽,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是一座活火山。

  富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答出六大板块学说。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富士山的形成原因,用flash展示“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板块碰撞,地壳破碎”的动画,并提问板块俯冲的结果如何?大陆板块上拱,隆起出露海面,形成什么?(岛弧链)日本就是位于这一链上的群岛国家。日本处于这一交接带上,容易出现哪些地质灾害?(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投影展示日本多地震多火山的数据。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多火山地震?(例如中国等)逐一分析地震原因。

  然后承转,自然环境还有许多要素,接下来逐一分析其特征和成因。

  首先是领土组成,读图认知四个大岛与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为了识记,设计了两个排序:(排序活动)从大到小强调特征;从南到北强调位置。其次是位置,鉴于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了大量图示,与同学们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

  在介绍气候的时候,首先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由大规律引出小特征,对比同纬度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体现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加深对岛国深受海洋影响的认识。

  接下来幻灯片出示日本地形图,按照分层设色表找出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再出示日本剖面图,强调日本地形起伏大、多山地、少平原的特征。

  (提问)为什么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对地形的影响,进一步逆向分析气候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引出河流的基本特点,揭示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

  (概括)总结日本自然环境特征,举一反三尝试学习另一岛国──英国。比较分析并完成表格。鉴于这是一个难点,同学老师一起完成。通过这一活动完成已知事物向未知事物的知识迁移。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跨经纬度 海岸线 港湾 气候类型 地形 河流

  日本 岛国 温带 范围大 曲折 多 海洋性季风气候 多山、丘陵、平原小 短小、急湍

  英国 岛国 温带 范围小 比较曲折 多 温带海洋气候 平原面积大 短小、平缓

  (分析)研究国家或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分析这个区域的组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这个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评价。鉴于评价自然环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此设计一个辩论活动:正方辩题为日本自然环境的优势多,反方辩题为日本自然环境的劣势多。最后由老师总结并概括要点。

  那么人们如何趋利避害防止灾难呢?加强预警预报,建筑物要防震坚固等。假如地震来临,你知道怎么做吗?(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到房角、桌子下面、户外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物体、降低身体高度等。

  我们研究国家或者区域只研究它的自然环境完整吗?显然不完整,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人文经济地理的内容)这部分我们到下节课学习。请同学们广泛搜集相关资料。

  梳理本节课知识结构,巩固所学内容。小结练习后完成本节的主体内容。

  最后课下思考下面的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日本首相,怎么利用本国的自然环境发展经济?为下一节课的讲述作一铺垫。

  三、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的评价

  优 势 劣 势

  气 候 利 于 植 物 生 长 多 台 风

  地 形 森 林 资 源 丰 富 ; 多 优 良 港 湾 耕 地 面 积 少

  河 流 水 能 资 源 丰 富 ,利 于 发 电 不 利 于 航 运

  多 火 山 地 震 硫 磺 、温 泉 、地 热 等 资 源 丰 富 房 倒 屋 塌 ,通 信 交 通 中 断 , 生 命 财 产 受 到 威 胁

  四、教法与学法指导:

  1.教法:采用投影仪、录像等技术将重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形成了参与性、开放性教育的模式。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地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和所处的地位。

  《俄罗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部》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讲述了九个问题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影响俄罗斯气候的主要因素出发。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本章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掌握和记忆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城市。

  2、能力目标:

  (1)得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说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日本有何区别。

  3、情感目标: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三)教学难点的分析和突破。

  1、重点。

  (1)北亚的位置:

  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通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为说明俄罗斯在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打下基础。

  (3)俄罗斯的气候:

  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东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西部西伯利亚地区常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的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苔原气候,东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有小部分温带季风气候使学生认识气候分布的明显地区差异。

  (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可以使学生理解资源与工业的关系及建立的基础与地区分布和日本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的工业主要上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上且以重工业为主。

  2、难点: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从农业,工业的分布,历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网的疏密来分析得出俄罗斯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而东部地区经济较西部地区落后,人口稀少。

  二、说教法。

  本科题教学为一个课时本节棵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与回顾已有的地理知识相联系。

  三、说学法。

  (一)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分区地理知识我们前面已讲过,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这节课的内容较多应当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二)学习本章知识应当注意的问题。

  1、本章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学习时千万不能割裂开来,要学会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

  2、北亚位置和范围的知识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有序的说明范围方法。例如由东向西(由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南向北)。

  3、俄罗斯气候特点,通过读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法分析为什么这样。

  (三)课堂练习设计:

  1、选择题难度适中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2、读图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利用,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及知识的前后联系,有点难度所以重点讲解。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是“教师引导(设置问题)——归纳总结——知识反馈运用。

  (五)说板书设计:

  主观上: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客观上:对所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识。

地理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翟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次课程实施先进经验交流会上和大家交流说课的相关内容。现在,我根据个人说课的体会,以《俄罗斯》第一课时为例,简要汇报如下。《俄罗斯》这节课,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般来说,这一环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这样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领略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把握基础

  这个环节,能使学生把握基础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的活动方式,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和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检查点拨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适时进行语言激励性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正如课程标准中所述:“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三)合作交流突出重点

  这个环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分析、交流、讨论的活动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问题。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深入探究精讲点拨

  这个环节,是在学生合作交流后,依然存在疑虑,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诱导后再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原因、规律和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和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

  (五)总结再现畅谈收获

  这个环节,是在学习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强调重点。

  (六)检测反馈拓展提升

  为及时检测,当堂达标,我设计了两种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为各小组必答题,用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题为抢答题,主要用来检测学生读图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另外,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能力,我还设计了拓展延伸题。此题为抢答题,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还能为学习俄罗斯的经济埋下伏笔。

  板书设计

  用知识树来设计板书,既能够体现教学重点,又能够展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层次清晰,直观形象,富有美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寓意着谁能摘取知识树上的智慧果,谁便是一颗智慧星,同时寓意着学生在知识的滋润下就像知识树一样茁壮成长!

  结束语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运用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不吝赐教。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地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中国地形》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形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识记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和按走向分为五种类型的山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说教法

  本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的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充分运用新建构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神,开展讨论、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的课程教育理念。

  三、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创设讨论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和获得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进行学习。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综合和小组的意见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说远教资源的分析和采用

  中央电化教育管资源中人教课标版中初二地理第三章《中国地形》中的媒体展示中的中国地形及中国地形剖面图的flah动画及中国地形山脉等十几幅图片形象生动,典型例题中的例子有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理解。其中flah制作的动画<古诗欣赏>更是生动有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利用以上资源进行组合、链接、补充制成PPT课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形、声及动画效果,图文并茂,声形并茂展示给学生。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以下四个环节穿插在本节课的三部分(1、中国的地势特征 2、山脉纵横交错 3、中国的名山)内容中。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 建构体系,拓展创新

  四 课堂活动,观点讨论

  我首先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我国是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国家, 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

  1、中国的地势特征

  我给学生展示FLAH动画〈古诗欣赏〉,通过欣赏古诗《虞美人》,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会向东流?引出对中国地势特征的学习。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中国地形概况图、中国三梯阶梯示意图、中国地势剖面图,让学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势会对我国的河流、气候与交通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出示远教资源中的拓展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山脉纵横交错

  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展示幻灯片:中国主要山脉图,分析各种走向的山脉,将其归纳为三横、三竖、三撇、两捺、一弧形。之后,我及时展示远教资源中的拓展训练: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一、“你能写出这些主要山脉的名称吗?试试看,你能行的!”二、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学习中国地形,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读图2-2和2-9,请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3、中国名山

  我给学生展示中华五岳、天山、昆仑山、雪峰山等十多幅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展示课前收集的名山大川图片、诗歌、散文等。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板书主要体现目标教学模式,做到本课的知识脉络简明扼要,精炼概括。直观醒目,图文并茂。

地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 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20xx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xx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xx 化 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 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长快、原因 国情→国策

  3、 国策:计划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地理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的部分内容,下面我将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本节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意某一个国度,而是对于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于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善于交流合作。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我组织学生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其次中东地区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地区,所涉及到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学生所渴望知道的,但由于本课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借助同学收集的课下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三、目标分析

  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借助收集的资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呼吁世界和平,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教学重难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战争频发的原因

  下面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如何进行重难点教学:

  四、教法分析

  根据实验中学健康学习导航的方法,以及结合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模式展开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强化自我意识,培养情感品质。

  五、过程分析

  下面我将介绍本节教学的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由于中东战争一直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以中东战争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所见所闻自由发言,来激发学生对中东的学习兴趣,在分析探讨引发中东战争原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引出并进入中东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明确主题 探究新知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最后,课件展示中东的地形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等。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小组合作 汇报总结

  接下来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合作探讨中东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选派代表汇报讲解所探究的问题,老师点拨。这一环节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 形成能力

  接下来进入达标反馈板块,采用典型题和易错题两种题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并进行讲解,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易于学生查漏补缺。

  (五)诱导点拨 归纳总结

  练习结束后,请同学归纳本课知识点,帮学生理清本节思路,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为下节课学习做下铺垫。

  六、评价分析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以“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唤醒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地理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 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 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 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对本节课所学的的地图及文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再把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交流或当众表达。培养学生观察、读图析图能力、归纳能力;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竞争的能力。高中地理辅导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 "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 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1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3-07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地理说课稿12-27

优秀初中地理说课稿04-21

精选地理说课稿8篇01-08

地理说课稿范文五篇01-29

实用的地理说课稿八篇02-11

初中地理说课稿(15篇)03-10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九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