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15 00:17: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数学说课稿汇编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数学说课稿汇编9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化简》。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设疑诱导等教法展开教学。

  学法分析: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可以化简,观察、发现的学习方式找到比的基本性质,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自主完成

  ①比较分数的大小:4/6 ○ 12/18 ○ 60/90 ②比较商的大小:0.5÷0.7 ○ 5÷7 ○ 50÷70 ③求比值:12:32 2.1:7 10:5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以上问题?(①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成最简分数②运用商不变性质③运用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两种按不同比例(A:30g奶粉、180g水

  B:45g奶粉、270g水)调配的牛奶

  ①请学生品尝牛奶,比较味道差异。(一样)

  ②味道是否一样,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呢?(求奶粉和水的比的比值)

  ③学生尝试求两种牛奶的调配比值。

  30:180 = 30÷180 = 1/6 45:270 = 45/770 = 1/6 比的比值都是1/6,也就是说,三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1:6,所以两杯牛奶是一个味。(式子后板书:1:6)

  30:180 = 30÷180 = 1/6 = 1:6 45:270 = 45/770 = 1/6 = 1:6 看来30:180 = 1:6 ,45:270 = 1:6,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相等的比

  30:180 = 1:6 ,12:32 = 3:8 观察、比较相等的比,你发现了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你还能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学生尝试)

  2、化简比

  ①心里回忆刚才30:180是如何变成1:6,12:32是如何变成3:8的。

  ②试用自己的方法化简下列比:(学生分组完成)

  24:42 (分数基本性质)

  0.7:0.8(比的基本性质)

  2/5 :1/4 (分数、除法、比之间关系)

  ③学生谈化简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④观察化简结果,发现什么?

  a.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

  得到: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b.结果有两种形式:比的形式和分数表现形式。

  注:分数形式要加以说明不能是带分数。

  ⑤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果,教师作出评价)

  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以相同,但结果不同,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即使写成分数形式也读作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和小数。

  三、训练巩固及延伸

  1.化简下面各比。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并说说化简过程。

  12:36 0.24:0.6 3/4:1/2 1:2/3 2.判断正误,有错就改

  ①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②比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现,读作几分之几.()

  ③8: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

  ④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就是比的化简。()

  3.扩展练习

  ①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直径比3:2 周长比3:2 面积比9:4 )

  ②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20%:1=1:5)

  四、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教师补充说明。

  五、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第六章第3课时。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授课内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比数列是数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它及其通项公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前n项和的推导以及应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处理:

  结合教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将《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安排了2节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目前高一学生的状况,发现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老师的讲解过多,导致学生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趣味教学,我利用一个初中自然学科中的“细胞分裂”的问题以及课本第109页的一个典故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之后,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由此,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练习做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3、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

  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的办法是:归纳类比。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我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定义,类比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方程的思想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积极动脑,明辨是非的学习作风,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及互助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

  等比、等差的相似美及结构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在教师的‘反馈——控制’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在进行着微观的‘反馈——控制’。”由于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建构活动才有成效,故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分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全班同学分成十二组,每组4—5人,按异质分组,每组都有上、中、下三种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这堂课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等比数列是一种较好的学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醒学生重视等比与等差数列的对比。

  四、说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

  1、复习提问:(2分钟)

  (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怎样?

  目的: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

  2、导入新课:(12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问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每隔一分钟后一分为二,第8分钟后有几个细胞?问2、课本第109页的典故由同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教师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其填充过程,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

  目的: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顺序引出定义,这很自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强烈欲望。

  3、创设问题(28分钟)

  第一层次:(6分钟)

  判断下列数列哪些是等比数列,如果不是,请说明为什么?

  ① 1, 2, 4, 8, …,263

  ② 20xx , 20xx×1.1, 20xx×1.12,…, 20xx×1.19

  ③ -1, -2, -4, -8,

  ④ …

  ⑤ -1, -1, -1, -1,…

  ⑥ 1, 0, 1, 0,…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第二层次:(6分钟)

  例1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5,公比是-2,问这个数列的第几项的值为-80?

  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数学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逆性思维能力,解决学生定性思维顽疾。

  第三层次:(16分钟)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为9,第5项为81,求它的首项和公比?

  目的:让学生深刻理解等比数列定义其通项公式,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公比的取值情况。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首项和第4项?

  目的:总领以上三层次全部知识,并使集体智慧个人化,书本知识灵活化: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结:(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练习后进行再认识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1)等比数列定义是什么?怎样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怎样?其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等比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an≠0、q≠0)

  5、布置作业:(1分钟)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布置作业如下:

  课本P60:l、(2) (4)

  6、板书设计

  §2.4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演练1、2、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课堂小结

  实例剖析 例1 作业布置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法分析。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各种尺码(表示鞋底长,单位是cm)分别是21,22,23,24,25。

  2、某剧场前10排的座位数分别是:38,40,42,44,46,48,50,52,54,56。

  3、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二) 新课探究。

  1、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1)“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2)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3)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d 即: = +d;– =d 即: = +d = +2d;– =d 即: = +d = +3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n—1)d

  此时指出: 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d;– =d;– =d……– =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 = (n—1) d即 = +(n—1) d

  当n=1时,上面等式两边均为 ,即等式也是成立的,这表明当n∈ 时上面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n—1)×2 , 即 =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 、d、n、 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10, =31,求首项 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四)反馈练习。

  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若数列{ } 是等差数列,若 = k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n—1) d会知三求一

  (六) 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P114 习题3。2第2,6 题。

  2、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 }的首项 = —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四、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从教材地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五个方面阐述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论是全等还是相似,教材只是将它们作为训练学生合情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的基本方向及研究方法,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拓展研究策略,同时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立足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②促进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4.学情分析

  从七上开始到现在,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探究活动,尤其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合情推理的经验与能力,这是学生顺利完成本节学习内容的一个有利条件。

  对相似形的性质的结论,学生是有生活经验与直观感受的。比如说两幅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如果其相似比为2:1,我们在较大的地图上量出北京到南京的图上距离为4cm,问在较小的地图上北京到南京的图上距离是几厘米?学生肯定知道是2cm,这个问题中学生又没有学过相似形的性质,他怎么会知道呢?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再比如说,如果你找一个没学过相似形性质的学生来问他:“如果用放大镜将一个小五角星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5倍,则这个小五角星的周长被放大到原来的几倍?面积被放大到原来的几倍?”这些问题学生基本上能给出较准确的回答。其实这就是学生对相似形性质的一种生活化的直观感受。

  大家知道,源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把学生当作是对相似形的性质一无所知的,而是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

  5.教学准备

  教师: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生:必要的学习用具

  二、说教学策略

  从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三方面阐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引导什么,与学生如何合作?这就是我这节课处理教学设计时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我打算从两条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一是从知识研究的大背景出发,结合知识的生长点拓展延伸、合理整合、组织教学;二是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本能体验感受相似形的一系列性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力图将这两条线索有机融合,行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采取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用探索、发现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技能。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提出问题,感受价值,探究解决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拓展研究方法等。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逐步训练学生由“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类比研究,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回顾我们以往对全等三角形的研究过程,大家会发现,我们对一个几何对象的研究,往往从定义、判定和性质三方面进行。类似的我们对相似三角形的研究也是如此。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相似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呢?

  生:已经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别条件。

  师:那么我们今天该研究什么了?

  生: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

  从几何对象研究的大背景出发,给学生一个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而让学生自然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提出问题,感受价值,探究解决

  师:就你目前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的1-2条性质吗?并说明你的依据。

  生: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根据是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师:对于相似三角形而言,边和角的性质我们已经得到,除边角外你认为还有哪些量之间的性质值得我们研究呢?

  设计意图:

  我们常常会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此处设问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希望学生能提出周长、面积、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甚至于我更希望学生能提出所有对应线段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估计学生能提出这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如果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如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等),就说明他的生活经验的直觉已经在起作用了。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些问题,说明他的生活直觉经验还没有得到激发,我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放大镜问题、大小两幅地图问题等逐步启发,激发学生的一些源自生活化的思考,从而回到预设的教学轨道。

  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完成对它们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挑出一部分内容先行研究。比如我们来研究周长之比,面积之比,对应高之比的问题。

  师: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研究问题的实际价值。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素材:

  给形状相同且对应边之比为1:2的两块标牌的表面涂漆。如果小标牌用漆半听,那么大标牌用漆多少听?

  师:(1)猜想用多少听油漆?(2)这个实际问题与我们刚才的什么问题有着直接关联?

  生:可能猜半听、1听、2听、4听等。同时学生能感受到这是与相似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习心理学来说,如果能知道自己将要研究的知识的应用价值,则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与研究热情。

  师:同学们的猜测到底谁的对呢?请允许老师在这儿先卖个关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对下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到一定的时候自然会有结论。

  情境一:

  如图,ΔABC∽ΔDEF,且相似比为2:1,DE、EF、FD三边的长度分别为4,5,6。(1)请你求出ΔABC的周长(学生只能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ΔABC的三边长,然后求其周长)

  (2)如果ΔDEF的周长为20,则ΔABC的周长是多少?说出你的理由。(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生已经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结论)

  (3)如果ΔABC∽ΔDEF,相似比为k:1,且ΔDEF三边长分别用d、e、f表示,求ΔABC与ΔDEF的周长之比。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情境二:

  师: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问题研究完了,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内容了?

  生:面积比问题。

  师:那么对于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问题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请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一起商量,给出一个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设计意图: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从未见过的新情境、新课题。当我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确定研究方向与策略远比研究问题本身更有价值。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策略选择错误的话,你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而这种确定研究问题基本思路的能力也是我们向学生渗透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的研究,我认为让学生探索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走向与策略远比解题的结论与过程更有价值。

  (师)在学生交流的基本研究方向与策略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活动,作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高,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部分三角形相似的研究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结论。进而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问题。体现教材整合。

  (三)拓展研究,形成策略,回归生活

  拓展研究一:由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类比研究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留待下节课研究,具体过程略)

  拓展研究二:由相似三角形研究拓展到相似多边形研究

  师: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我们已经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那么这些结论对一般地相似多边形还成立吗?下面请大家结合相似五边形进行研究。

  情境三:如图,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 ,相似比为k,求其周长比与面积之比。

  说明:对于周长之比,可由学生自行研究得结论。对于面积之比问题,与前面一样,先由学生讨论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向与策略——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然后通过师生活动合作研究得结论。

  拓展结论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结合相似五边形研究过程)

  拓展结论2:相似多边形中对应三角形相似,相似比等于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进而拓展到:相似多边形中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等。

  回归生活一:

  师: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得到了有关相似形的一系列结论,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前面的标牌涂漆问题。你能确定是几听吗?如果把题中的三角形条件改成更一般的“相似形”你还能解决吗?

  回归生活二:(以师生聊天的方式进行)

  其实我们生活中对相似形性质的直觉解释是正确的,线段、周长都属于一维空间,它的比当然等于相似比,而面积就属于二维空间了,它的比当然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了,比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1:2,面积之比一定为1:4。甚至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想像:相似几何体的体积之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是什么?

  生:相似比的立方。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认为:“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更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好的教学效果”;于新华老师在一些教研活动中曾经说过:“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直觉来展开教学设计,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最终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上来,形成新的数学直觉。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而我的设计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向学生渗透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四)操作应用,形成技能

  课内检测:

  1.已知两上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面表格:

  相似比 2

  对应高之比 0.5

  周长之比 3 k

  面积之比 100

  2.在一张比例尺为1:20xx的地图上,一块多边形地区的周长为72cm,面积为200cm2,求这个地区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设计意图:落实双基,形成技能

  (五)习题拓展,发展能力

  已知,如图,ΔABC中,BC=10cm,高AH=8cm。点P、Q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PQ∥BC,分别过点P、Q作BC边的垂线PM、QN,垂足分别为M、N。我们把这样得到的矩形PMNQ称为△ABC的内接矩形。显然这样的内接矩形有无数个。

  (1)小明在研究这些内接矩形时发现:当点P向点A运动过程中,线段PM长度逐渐变大,而线段PQ的长度逐渐变小;当点P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M逐渐变小,而线段PQ的长度逐渐变大,根据此消彼长的想法,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矩形PQNM的面积s是不变的。你认为他的猜想正确吗?为什么?

  (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矩形PMNQ的面积有最大值吗?有最小值吗?

  答: 最大值, 最小值(填“有”或“没有”)。请你粗略地画出矩形面积S随线段PM长度x变化的大致图象。

  (3)小明对关于矩形PMNQ的面积的最值问题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当点P为AB中点时,矩形PMNQ的面积最大;

  ②当PM=PQ时,矩形PMNQ的面积最大。

  你认为哪一个猜想较为合理?为什么?

  (4)设图中线段PM的长度为x,请你建立矩形PQNM的面积S关于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将课本基本习题改造成发展学生能力的开放型问题研究,体现了课程整合的价值。

  (六)作业 (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应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将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表扬,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数学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并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去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探究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口袋、小球、扑克牌、骰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篮球比赛前,有这样一位新裁判员想以抽签方式决定两支球队的进攻方向,他准备了三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写有1、0、0,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情况下,让其中一方队长从三根纸签中任意地抽取一根,抽到数字是1的纸签则拥有选择权,抽到数字是0的纸签则选择权给对方。

  [师生行为]结合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队长会去抽吗?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用严谨的数学知识可以解答。

  [设计意图] 从篮球比赛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活动1:猜牌游戏

  1、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问可能是黑桃A吗?

  2、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猜是什么A?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活动2: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每位学生掷10次并记录每次向上一面骰子的点数。

  问:(1)通过实验推断老师任意的投掷一次骰子而向上一面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

  (3)出现的点数会是7。

  (4)出现的点数会是4。

  在(2)(3)(4)三种结果中哪些是必然(一定)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游戏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引出三个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四、活动3:我说你判断

  在一个袋中有4个黄球,2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它是随机事件吗?

  [师生行为] 实验论证:

  (1)袋中每个白球都变了形的前提下摸白球是必然事件。

  (2)在形状、大小、质地等相同的情况下,让学生看到并摸出白球,也是必然事件。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中发现原题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题目,得出一个结论:随机事件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活动4:我能说

  让学生在生活中举出随机事件的.实例。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判断举例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在举例与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六、活动5:

  (1)袋子中装有4个黄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

  (2)袋子中装有4个黄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

  [师生行为] 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动手操作并把摸出的白、黄球分成两类。让学生通过它们数量差异归纳结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所感知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出结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七、活动6:练习

  1、说一说: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在地球上抛向空中的球会下落。

  (2)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度。

  (3)经过城市中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2、想一想:已知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之比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可能性大的是落在海洋里还是落在陆地上?

  3、议一议:在[活动1]中为了使抽签公平,你能帮助裁判改进方法吗?

  [师生行为]学生口答,教师要注意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判断,巩固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八、 活动7:砸蛋游戏

  在三个蛋中隐藏一幅田园风光图,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蛋1:小结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蛋2:一幅田园风光图

  蛋3:一幅漫画

  作业:P138练习

  [师生行为]让学生自由选择每个蛋,在砸蛋游戏中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1、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2、结合田园风光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陶冶情操。

  3、在漫画中隐藏了一个数学问题,把课堂引申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板书设计:

  25.1随机事件

  定义:在一定条件,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性质: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探究:机会均等

  关于教案设计的说明

  教学思想:

  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打破纯数学知识教学给学生带来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师创设的篮球比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猜牌游戏、投掷骰子活动、摸球游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师安排的砸蛋游戏中进行知识的梳理,通过田园风光图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同时在一幅漫画中引发思考把课堂引申到课外。

  教学流程:

  1、通过一幅篮球比赛的图片引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凭生活经验进行解答,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可以更准确地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猜牌游戏中得出判断事件发生结果的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3、让全班学生动手操作投掷骰子,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引出三个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4、在教师安排的摸球游戏中让学生不断完善题目,从而逐步完善随机事件的定义。

  5、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例举出生活中随机事件的实例,让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6、再次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师生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得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7、在练习中让学生巩固新知,提升技能。

  8、在砸蛋游戏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在一幅美丽的乡村油菜花图片中陶冶情操(环境很美,我们要用心呵护它,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心旷神怡;数学不难,我们要努力学好它,因为它可以为我们生活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把学生从课堂引申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好饿的小蛇》这本绘本故事内容简单,画面形象有趣,宫西达也先生用了苹果、香蕉、饭团、菠萝、葡萄五种日本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平行式地展现故事内容,符合小班年龄段孩子最近发展去的需要和内容不断反复并进行模仿的心理特征。另外故事中拟声词“啊呜”、“咕嘟”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而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小班孩子进行模仿与表演。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教师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蛇“饿、贪吃”的特点,引导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体验小蛇的贪吃,模仿小蛇的稚笨与好玩,并支持幼儿用简短的词语、短句去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强调发生在小蛇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带给孩子们的童真与童趣。最后绘本在贪吃的小蛇吞掉整颗苹果树中结束,意想不到不到的结果使孩子的兴奋点达到了最高点,同时也让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终体验到趣味阅读的快乐。

  二、说目标

  新《纲要》语言领域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合绘本《好饿的小蛇》,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快乐。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游戏化、趣味化、儿童化,因此我做了以下的准备:

  PPT课件:通过图片及放大的细节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FLASH课件:让幼儿完整地观看好饿的小蛇,并通过FLASH中幽默好玩的动作来感受小蛇的贪吃和滑稽。

  四、说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幽默和滑稽。这一点我准备在给幼儿讲述故事时配上夸张的语气和动作,而且小蛇本身吃过一样东西肚子就会变形的形象也会惹得孩子捧腹大笑。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PPT课件和FLASH课件中的个体展示让幼儿来感受。

  难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无题的颜色和形状,并乐意表现自己的观察和猜测。小班孩子的语言发展还相对较弱,他们能说出物体的名称但描述无题特征却相对较难,他们所积累的词汇还比较少,而且小班孩子喜欢动手不喜欢开口。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将问题一个个细化,比如说问苹果是怎样的?我又将问题细化为:他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吃起来的味道是怎样的?有利于孩子进行回答。而且在提问设计过程中也有意地将集体回答和个别回答相结合,开始部分的集体回答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孩子能开口说起来,并且说得响亮。

  五、说活动流程

  (一)引题部分。

  活动开始时直接出示书本,让幼儿认识小蛇,并设计了三个问题为下文作铺垫:这是条怎样的小蛇?他在哪里?他想要去干什么?

  (二)看PPT,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重点,作者在绘本中平铺了五个内容:苹果、香蕉、饭团、菠萝、葡萄,都是先看到水果,吃下去,然后肚子变成了XX模样。考虑到中国孩子的特点,我在设计过程中将饭团省略,四个内容中,苹果和香蕉通过先看水果,再吃变肚子的模式进行,而葡萄和菠萝则先看肚子再猜水果,使活动内容有个递进性。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牢记两根线:一根是对水果的描述,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说说该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学说形容词,猜测水果名称。另一根是通过“啊呜-咕嘟”的象声词和小蛇吃水果动作的模仿,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

  在吃完四样水果之后,小蛇做了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吞苹果树。这个部分是该绘本的点睛之处,使整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这部分讲述使要使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

  (三)看FLASH课件完整欣赏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和滑稽。

  完整阅读可以让幼儿的零散经验得以梳理和提升,而且在观看过程中,幼儿可以一起跟着小蛇学说形容词、象声词等。

  (四)结束环节:学学小蛇游出教室喝水,想想喝了水之后会变成什么?

数学说课稿 篇7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曲线和圆的方程》第五节《曲线和方程》,这是一节教学研讨课,是在大力提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开发学生智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前提下开设的,目的是努力寻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信息技术和数学课本知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做题目,而且是研究题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材分析

  《平面动点的轨迹》这部分内容从理论上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同时也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轨迹问题具有深厚的生活背景,求平面动点的轨迹方程涉及集合、方程、三角平面几何等基础知识,其中渗透着运动与变化、数形结合的等思想,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之一。

  二、对数学目标的阐述

  “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学生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是本教学设计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为此本课的知识目标设定为三条:

  (1)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明确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2)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关知识和观点

  (3)初步掌握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加深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三、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本节课的设计着眼点是让学生集体参与、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多向思维、积极活动、勇于探索。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从本课的设计不难看出对学生能力目标是:通过自我思考、同桌交流、师生互议、实际探究等课堂活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强化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学生个性品质和情感教育的培养

  设计者试图利用动画演示轨迹的形成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动点轨迹的动态美,使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教学的信心。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则是本节课要达成的个性品质和情感目标。

  五、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法手段的选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改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基于此,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和计算机软件——《几何画板》实验辅助教学。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是“坐标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的性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求曲线的方程;通过研究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在传统的教学中,动点并不动。《几何画板》的特点是“动”。可以在动态中观察数学现象,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几何画板》支持下,“动点”真的动起来了。在动态中观察,观察变动中不变的规律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数学规律。

  例 1、已知点P是圆上的一个动点,点A是X轴上的定点,坐标是(12、0)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第一步:让学生借助画板动手探究轨迹

  第二步:要求学生求出轨迹方程、验证轨迹

  解法一:设M(x,y)则,由点p是圆上的点得,,化简得:

  2、问题提出,引入新课

  例2、已知B是定圆A内一定点,C是圆上的动点,L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为P,M为L与直径CD的交点,当点C在圆上运动时,探索直线L上哪个点的运行时椭圆?

  设计意图:借助数学实验,把原本属于教师行为的设疑激趣还原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疑问,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发现、主动学习。

  第一步:分解动作,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问题1:当点C在圆上运动时,直线 围成一个椭圆,上哪个点在这个椭圆上?(为什么)注意观察点P与点M

  问题2:CD是圆A的直径,直线L与CD交于M,求M的轨迹方程。

  问题3、改变点B的位置,当点B在圆外时,你的结论该做怎样的修改呢?

  学生活动:第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学生得到的轨迹(教师有意识的整合在一起)

  第二步:课堂完成学生归纳出来的问题1,问题2和3课后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四个统一:既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书本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统一、书本知识与资源拓展的统一、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统一。本节课学生精神饱满、兴趣浓厚、合作积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还不时产生一些争执,给我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折射出我不足的方面,促进了我的进步与提高,师生间的教与学就像一面镜子,互相折射,共同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动点轨迹的求法,而且通过作图掌握了《几何画板》这个软件,通过方程的推导,更加熟悉了动点轨迹的求法,而且通过作图掌握了几何的基本思想“以数论形,数形结合”,提高了运用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路的探索和轨迹方程的推导,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享受了数学的美。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不等式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等知识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且要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推理,类比,分析.得到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情感与态度: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重点的依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我确定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看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二是学生的认识水平。这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为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的依据:不等式与方程一样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不等式的解法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如何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上一节课学生已初步会进行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但是在运用不等式性质3时容易出现错误。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3—5分钟)

  在这节课开始之初先出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学生在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解出这两个方程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这样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类比其解法埋下伏笔。在这之后,要求学生说出不等式的3条基本性质,增强课程连续性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知识的学习。

  2.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分组讨论这些不等式的共同特点。学生归纳总结出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给这些不等式取名字。

  通过观察,猜想,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求学生类比推理,归纳总结,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类比推理 深化新知

  在学生识别了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后,出示例1(1):2(1+x)<3此不等式为一般不等式,要求学生先自主探索,尝试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这个不等式.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让学生不等式的'熟练掌握一般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同时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真谛,同时为后面解复杂一元一次不等式做铺垫.出示例1(2). 此不等式相对于(1)的不等式而言是具有分母的的不等式,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用化归的思想将不等式化为一般不等式来解这个不等式.出示这两个不等式代表的是两种不等式的解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清楚,如何用划归的思想将不等式化为一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然后再求解.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后,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数轴上将其解集表示出来,利用数形结合,始解集更加形象直观.此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类比推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勤动笔,勤动脑的习惯.积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新知 形成能力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设置了四道解不等式的练习题:

  (1)5x+15>4x-1 (2) 2(x+5)>3(x-5)

  (3) (4)

  这四道题分三个类型,让学生熟练掌握刚学的知识.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1(1):2(1+x)<3 (2)

  练习:

  (1)5x+15>4x-1 (2) 2(x+5)>3(x-5) (3) (4)

  5、布置作业。在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及时巩固这一节的内容,同时为下一课时做准备,教师要有区别的布置作业,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126页1(1)(2)(3)(5)

  (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重视过程,主动建构,突出应用的原则,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建构其新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说课稿 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目标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是在学生已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四大节进行: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结合阿凡提的趣事设疑导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接着,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运用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前面在数格子时已经有同学提到用割补的方法来求面积,所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新知需要及时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课本例1。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你会球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只有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相对应的高,才能准确求出它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可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比较几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整个习题设计,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以上教学环节,我力求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利用“转化”的思维方法,“直观”的教学手段,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

《数学乐园》说课稿07-09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数学乐园说课稿11-12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数学说课稿03-25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