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课程分析:
太空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利用和征服宇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
本课扣住小学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比较喜爱的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选用一张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照片。杨利伟已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英雄,这次航行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太空俱乐部”第三位成员。借用此图意在激励儿童的航天梦想,成为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设计者和探索者,造福人类。
活动一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已有绘画知识与技能,进行太空旅行与探索为主题的绘画制作。同时还展示了三幅学生作品,它们分别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第一幅以太空运动会为主题,描绘了孩子们在土星光环上进行溜冰大赛时欢乐、激烈的场景;第二幅图表现了孩子们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翻跟头、尽情的玩耍,感受失重带来的乐趣;最后一幅以探索为主题,第球上的儿童驾着宇宙飞行器旅行并来到神秘的太空博物馆参观学习,听取外星讲解员的介绍,并进行不同语言的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
以少年儿童比较喜爱宇宙科幻为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想像,运用已有绘画知识与技能,进行太空旅行与探索为主题的绘画创作。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画卷。
五、说教学与学具准备:
1、教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照片,有关宇宙、卫星、航天发射中心、外星人、太空城市等的图片资料,和优秀学生作品。
2、学生:铅笔、橡皮、图画本、油画棒、水彩笔等。
六、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需要启发联想,激发想象能力。飞天畅想能扣住小学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比较喜爱的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七、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直观教学法,观看太空的图片资料。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精神。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标新立异。在学生的习作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有的构图新颖,有的造型独特,有的想象丰富。
学法:
1、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2、启发联想,激发学生想象。
3、欣赏范作,探究法。
4、学生自平、他评,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通过自评、他评,不仅进行了思想沟通,达成共识,而且对自己的画有了新的认识,找出缺点和优点,不断改善,提高绘画水平、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术说课稿 篇2
说教材分析:
编织是人类最原始的手工艺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生活中常见的编织作品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蓆,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应用的题材与范围相当广泛。 “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寬長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籐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細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缔结组织而成幅的织品,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学会基本的'穿编技巧。
过程方法:学生能够认识传统编织之美,并能激发对编织的兴趣。
情感态度:喜欢编织,并愿意用编织的手段创造和美化生活。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穿编,学生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
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范作、卡纸、剪刀、尺子、铅笔、橡皮。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有关穿编的图片导入。
2、板题。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呢?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
学生回忆身边的穿编物品。
提问:谁来说一说?
4、出示教师的范作,学生欣赏。
二、探究制作方法:
导言: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用穿编的方法制成的,那么到底怎么编呢?
1、自学课本思考怎样编织。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学生观察。
3、欣赏穿编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课件出示学生范作)
4、教师动手示范。
三、动手实践
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作品。并注意保持生。
穿编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不同色调的彩条。
学生欣赏作品。
1、对于有创意的作品随机评价。
通过动手尝试,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2、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与辅导。
四、编织展销会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一起,轮流欣赏,评选出最佳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
美术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石头鱼》是一节自编课,同时也是去年设计的沙河文化系列的延续。我准备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分析;三、目标预设;四、材料准备;五、教学流程;六、教法学法;七,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我校位于沙河边,沙河现在很美丽,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在沙河边玩耍,对沙河有很深的感情,孩子们是沙河的一员,那么孩子们能不能在让我们的沙河更美丽更热闹呢?为我们沙河的娃娃创造自己的理想中美丽的和谐的沙河呢?在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设计石头鱼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发扬团结和睦友好的精神,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沙河的关注和热爱,以体现新课程标准,我顺应去年自编的沙河文化系列编了了这节课作为沙河文化系列之二。
二、教材分析:在本节内容中通过用随处可见的卵石制作石头鱼,激发孩子们作为沙河的一员,随时为沙河的美丽动脑筋,并能用丰富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团结合作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充分利用卵石制作石头鱼中加强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通过学习使孩子们了解沙河关注沙河。基于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三、目标预设:1.通过探索用卵石自由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石头鱼,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生活情感,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实际创造潜能。
四、材料准备:1、教具学具准备:卵石.水粉
五、教学流程图:主要通过5个环节进行:(一)、激趣导课。通过提问激发孩子们对沙河产生关注(二)、质疑探究。观察分析卵石,小结出要关注身边事物学会巧妙利用材料创作或再创造,培养小组共同探究能力。(三)、学生分组在实践中体验自己做主并通过设计石头鱼,一起努力把沙河变得更加热闹的乐趣,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小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创作潜力和学习激情。(四)、欣赏评析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扩展思维激发继续探索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六、学法、教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围绕小组合作展开学习,通过了对原材料的分析,工艺设计的构思,改变传统的师生的教学方式,了解本校 学生情况,联系实际生活,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把“感知”“欣赏”“创造或再创造”为前提,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把合作和探索想结合,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精神。无论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七.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运用激趣导课---质疑探究---尝试创造---体验成功----小结拓展,积极创设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情景,使学生对卵石工艺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紧接着展示制作技法与过程,然后引发其展开联想的翅膀,激情澎拜地动手制作石头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多维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发展了其个性,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供创造性教学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的韵律,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并自觉的探究制作技能技巧,对卵石工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 感性认识,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眼,脑,手,使其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而且背景色彩营造的意境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视觉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审美和创新意识,又增强了学生对工艺设计学习的兴趣。总体来说,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很积极很投入,对于在石头上创作掌握的比较好,只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的原因,学生的经验不足,底稿画的不错,在填色时有学生没有把握好水分,导致鱼的形象模糊了些,但再多做几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体验,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4
本课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花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通过美术活动,能够初步表现出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在传统教学中,这是通过分析比较名家作品来讲授花的前后遮挡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理论性较强,学生是被动接受,而白板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比较、动手练习等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接下来,说说我利用白板设计的教学过程:
在白板的使用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其图、文、音、像集于一身的特性,创设良好的信息教学情境引出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
在下课活动的时候播放《蜜蜂做工》的儿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们迫切的等待上课。
新课伊始,在白板上插入花卉视频欣赏是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们欣赏各种各样的花卉摄影,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欣赏完花卉摄影后,在白板上显示学生说到的花,这里白板的显示功能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和表现花的外形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花朵的造型特点,我在分析花朵形状时,采用了白板的手写功能把它们归纳成一些简单基本的形状,从而解决不同种花的外形特点和表现方法。
接着通过运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比较两种叶脉不同的叶子,学生上台在白板上的亲自演示极大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花叶结构的认识。
卡通漫画版的花卉及时地引入,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兴趣,这里采用了白板的链接功能和橡皮擦,卡通造型的作品与摄影作品的对比让孩子们加深对花叶形状的概括和夸张变形的理解,而让学生上来使用橡皮擦找出更多的花更是极大的体现了白板教学的生生互动。
此时让学生画一个简单的卡通花卉练练手,使用白板的手写功能进行示范,而插入的计时功能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表现茂密的花的前后遮挡关系,我是通过采用白板的`复制和移动的游戏方式来解决的。这里采用复制和拖拽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提议将一课花变成多棵,将整个画面填满。也可以拖拽出许多的花,然后让学生来解决怎样才能更茂密的问题,采用有前有后的排列方法。
这样,白板简单实用的功能把原来枯燥复杂的理论演绎得简洁明了,直观准确的演示使学生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教学难点并进行了实际运用。而让学生来帮助老师在白板上演示,体现了白板教学的师生互动功能。此环节的白板课件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充满兴趣。
在教学小结的时候使用显示功能出示板书。
此时,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幅自己的画。但该如何表达呢?一些名家的绘画作品及时地引入,立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 欣赏和分析时我采用手写功能,使学生更加真切体会到描绘茂密花的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创作的积极性,进一步解决教学难点。
讲授完毕后,在学生进行合作创作过程中,利用白板继续播放大量的学生习作,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同时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评价环节中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花园,先让学生互评自评。把自己的小蜜蜂飞到花上去采蜜。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
课外拓展则让学生欣赏纸艺花,在白板上设置链接网站,充分利用白板即时方便灵活地引人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扩大学生视野,感受生活之美。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出处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个单元造型表现的领域中第四课。
2.分析学情
这节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根据废旧材料,巧妙运用材料的美感施展学生的创作技能,为美化你的居室环境做贡献,这一课题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为学习第三单元(设计应用)生活中丢弃材料做工艺品而设的伏笔。
3.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培养学生把材料做为形式美感的因素来认识,学会巧妙利用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等特征创作一幅小型装饰画。
知识目标: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带来的装饰美感。
能立目标: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美育目标:有意识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武夷山景区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发现及利用材料的美感及巧妙地选材,合理地运用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中国画、油画、画等绘画都是以其绘画的工具、材料来命名的,而装饰画则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得名,装饰变形是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是装饰绘画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作品欣赏让学生知道能用的材料多种多样,让学生分析它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实践。
5.说怎样处理教材
一切装饰画都具有装饰性,但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不一定叫装饰画,装饰变形是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是装饰绘画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
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形成装饰性美感的表现。一幅装饰作品的好坏,不完全取决材料的价值,而是取决于对材料的艺术处理和合理利用。每种材料有其形状、肌理、色彩视觉特征。这正是我们需要发现加以选择利用的。
材料的形象特点和美感效果是绘画所无法达到的,我们学习的关健是如何把材料的特点与美感和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的统 一。同时,对材料的加工也是构成材料美感的重要方面,有些材料可以单一直接利用进行的点、线、面编排;有些需要再加工或多种材料组合变化。在加工处理上尽 可能保留和发挥材料自身的形象特点与美感。尽可能以较少的加工获得较丰富和生动的艺术效果。
这节课学生选材上,利用自已方便收集到的特色材料。如:武夷山是个茶文化之地,茶叶渣晒干就可利用;景区游客留下的 矿泉水瓶盖子、胶卷盒、旧包装纸;我们校园周围常见的笋壳,季节性的落叶花瓣和校门外小店有烧烤串的小竹签、蛋壳,教室里大家手中用完的各种笔蕊,扫把 头。废作业纸等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在一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师生互相探讨欣赏——点拔 ——学生发挥想像、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作品来教学。方法如下:
直观欣赏分析法:课前采用,可以先在班上悬挂不同材料品种的装饰画,不同色彩的倾向、不同类型的装饰画图片,不同材质可制作的.拼贴装饰画或壁饰,和学生一起欣赏和试着分析其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独特的美感。培养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启发思路法:学生展示自已收集的材料,启发他们大胆构思,这些材料如何在装饰画或壁饰中形成点、线、面的利用,充份发挥学生想象。结合课本范图讲解,点出将材料直接利用排列组合。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也提高创作装饰画或壁饰的兴趣。
自我发现法:利用自已方便收集到的特色材料(例如:茶叶渣等),独自创新制作可拼贴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表现问题及时给于点拔。
小组分工合作法:自由组合的小组,以讨论多种材料组合变化制作装饰画或壁饰。根据自已创作需要相互交换或共用材料,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互助的友谊,学习气氛更浓厚,设计构思更完整,创作速度更快。
2.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欣赏、讨论进一步体味变废为宝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一堂课我主要采用师生互相探讨欣赏——点拔 ——学生发挥想像、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作品来教学。
三.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况,体验不同材料的独特美感
学生在课前收集到具有武夷山景区特色或自身周围环境能发现的废材料,是学生主动参与上课的关健。启发提问(如问:这些材料在形状,表面,质地等方面有什么特殊性;生答: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表面有凹凸不平感,颜色深浅不同。等等问题)
2. 鼓励学生对材料进行再创造
(1)趣味式导入新课
利用大小形状不一的树叶变废为宝,因材施艺制作金鱼来导入新课。体现出材料的发现,选择与利用。
(2)装饰画的介绍和欣赏范图
根据学生自已的想法和理解分析教师准备的实物挂饰、课本范图。评述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产生美感所在。是学生主体性表现和直观教学法运用的主要所在。
学生大胆归纳,总结,师板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
装饰画的主要特点:自由生动、不受时空限制化繁杂为条理,画立体为平面的造型,强调主观情感表现的色彩。
师解述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创作抽象画面效果。只要达到装饰画的效果就是一幅美的作品。要求学生要放开思路、不拘泥于写实,具象。同时例举几件范画,说明其如何利用村料的美感以点、以线、以面构成画面。如蛋壳画是以点成面,芦苇杆以线成面等等
3. 发展阶段
(1)结合演示,从构图、形象、与色彩的运用三个方面介绍装饰画的创作元素。例如:
选用蛋壳大小不一的点;毛线长短、柔软性、色彩不同的线;各式各样的笔蕊、芦苇杆和小竹签有圆硬性质感;纸巾的毛绒感;废作业纸撕碎等视觉特征;巧妙运用拼贴技法,搭配好对比强或谐调的色彩。
(2)结合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 的拼贴方法,介绍拼贴装饰画制作方法 。
用最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料,点线面编排组合,注意前后层次,粘贴要干净平整。基本表现技法有:剪、切,撕,搓,并列、排序,重叠等等。
4.调整画面
(1)注意加强装饰效果不足的部位,调整主要细节,可利用一些特殊性的笔(记号笔,萤光笔等等)并写好班级,姓名,作品名称
(2)教师对装饰作品内容是否达到艺术的特佂进行总述
依装饰变形的方法分 :依物变形(具象的)、依情变形、主观意象变形、
抽象变形(抽象的);
依变形的形式分:冷变形、热变形;
从构成分: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打散构成;
从色彩的特点分:有浪漫主义形、色彩构成、工艺色彩黑白与色彩结合。
5 课堂小评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评或互评他人作品,感受成功喜悦
学生用表演方式表达作品内容,点评出选用材料的美感所在及巧妙合理运用方面。
(2)教师进行美育小结,《变废为宝 因材施艺》这课使大家的技巧培养了,武夷山又增添了小环保者,用你们大胆设想美化武夷山人的文化生活,居室装饰,增添更有趣的装饰品。
四 说练习安排
课堂作业安排
在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以自主探研法和小组分工合作法为学习目标,这一节课安排学生尽可能运用单一材料直接进行以点或以线组成面的编排,创作内容可以是具象或抽象变形的
课后拓展
(1).将完成的作品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不同特色的边框装饰
(2).有爱好兴趣的学生收集更多种材料再创作出精美作品
(3).电脑高手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将作品合成到居室设计中
美术说课稿 篇6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儿童的世界里怪兽是他们比较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动画片、想一想、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等多种材料绘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怪兽;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怪兽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怪兽》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面具》、《机器人》、《民间面塑》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怪兽》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彩笔绘画来表现画面,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说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说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和表现。
说教学准备: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教师范画、作品。
二、说本课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怪兽》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说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法分析
1、观察范作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六、说教学过程
1、出示几种动物图片:鹿、马、鱼、鳄鱼、蛇、老鹰等,着重观察它们的一个重要部位,最后出示龙的图片。并提问: ①、这是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 、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怪兽世界里去参观一下{怪兽欣赏}:中国古代的怪兽、外国的怪兽、卡通里的怪兽。
5、学生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如何巧用材料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6、学生思考,“你想怎样表现你心目中的怪兽?”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的语言交流为绘画打下基础。
7、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8、评价。
七、说课堂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怪兽,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个怪兽最吸引你?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八、说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作品中表现了很多怪兽,实际上这些怪兽并不存在,它只是我们幻想神话中的“灵物”,虽不足为信,但它却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我们都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今天你们让老师也看到了你们的智慧。你们都是好样的。
美术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千变万化的帽子》是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这两个学习领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设置的课程。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帽子为题材,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纸制帽子插图,学生通过欣赏和制作帽子,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各种平面纸和材料,通过剪、折、贴、订等方法制作成立体的帽子。
(2)设计各种造型美观的帽子。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三、说学情
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做过一些剪纸的练习。因此为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学生的特征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尝试制作一切新奇的.东西。但部分基础弱的学生缺乏耐心和信心,针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找出具体原因,激发其灵感,鼓励其产生竞争意识。
四、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帽子的图片、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借此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
2、情景教学法: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利用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景中体验学习。
3、自主探究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说自悟,自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2、欣赏交流充实感知
3、利用资源指导制作
4、实践操作内化知识
5、巡回察看点拔指导
6、展评总结积累经验
美术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秋来了》是为一年级美术课准备的课外内容。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的课,课件中的范作以夺目的秋色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秋天,表现秋天,变日常生活的体验为手中的作品,它为以后学习《四季歌》和《花儿朵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⑵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秋天”,敢于用美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⑶培养学生注意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去感知“秋”表现“秋”是重点,在感知“秋”的基础上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秋”的同时,培养学生独到的审美视角,个性的绘画表达方式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审美核心,创设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学发贯穿始终。
⑴展示情镜,引导学生感知美。
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⑶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美。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四、教学程序
课前教师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找一找秋天,“秋天来了,你知道它在哪儿吗?仔细观察树、花、草、同学、老师都有什么样的变化?”“树叶落了,菊花开了,小草换上黄衣服了,我们穿毛衣了,大雁往南飞了。”
通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在寻找中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同时,我充分挖掘校本资源,找出学校中特有的人文景和自然景观,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乡的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教育。虽然秋天的景色每个人都见过,但真正去留心观察,记在心中的有太少了,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学生是很鲜活的,它丰富了学生的经验,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忆习惯,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生活的热情。
接着在美术教室中教师布置了有关秋天的各种景物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沉浸在美术的气氛中,将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创设情境、感知“秋天”
一上课教师语言导入“小朋友们,还有更多秋天的景色的图片,我们看看去。”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幅有关秋天的图片(秋天的果园、秋天的森林、秋天的草原……),
伴以优美的轻音乐,接着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秋天的图片,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气韵美,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大大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秋天,表现秋天的欲望。
欣赏完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给出具体的便于回答的并列式的问题:“刚刚看到那么多美丽的风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你最美的语言说给大家听,或者用你的歌声和舞蹈表现给大家看”。学生在回答的[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将感受的秋天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留在了心里;赏美景、说美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审美习惯。
2、讨论交流,启发思维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提出“这么美的秋色中,我们可以干什么呢?”此时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坐在那把椅子上欣赏周围的美景,在湖边钓鱼,打银杏,捡落叶,跳舞等等,课堂气氛出现一个高潮。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这时紧接着问“怎样去表现呢?”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大家交流:用水彩笔画,用水墨画表现,剪贴等等。
教师其实已为学生在桌上准备了彩色卡纸和皱纹纸等材料,同时学生也带来的许多废旧画报,摸一摸这些材质,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利用他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判断、联想,进行回答。
3、了解技法、个性创作
学生对这些材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后,我安排了以下环节。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表现秋天的作品,首先让学生欣赏汤姆森的油画作品《秋天》感受大师风采,同时教材大量出现了同龄人的作品,增强了学生的创作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欣赏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撕纸贴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法,大家都会感到新鲜有趣,激发了学生将创作意愿变为实际行为,刚才欣赏到的图片也让学生了解到了怎样将生活中的物象变成作品,这些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说其他课程是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那么美术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让学生获取创造性表现才能。学生通过找一找秋天的.景色,说一说秋天的故事,评一评秋天的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了解到了秋天此时要学生创作出一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作品来,水到渠成。于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主动探究,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提供相关图片,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学生也会在素材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我巡回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机遇帮助鼓励。
4、游戏评价、课后拓展
在学生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作业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的“果树”上,其实是一个形象的作业栏,再次创设一个绚烂的“秋天”的情境,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画,再让学生自由欣赏,由学生在欣赏评议的过程中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善于挖掘真、善、美的良好个性,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我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幅作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接着给每位学生一枚即时贴制成的“小果实”,告诉小朋友:“在你最喜欢的的画下帖上小果实,老师在喜欢的画下帖上大果实。”由果实的个数最后评出大家喜爱的画,送给小作者秋娃娃的头饰。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6-24
美术说课稿01-24
美术说课稿04-07
美术说课稿范文05-29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电脑美术》说课稿07-14
中学美术说课稿07-27
美术说课稿模板04-16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美术鉴赏》说课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