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幼儿说课稿

幼儿说课稿

时间:2022-01-17 11:51: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幼儿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幼儿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啼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硕: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爱好给鸟喂食,还喜欢亲热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表面,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雷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知咱们,"要与社区亲密配合,综合应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发明良好的前提。"因此,我以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联,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必定的教导价值。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春秋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从情绪立场,能力,认知等方面断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破抒发的成分,又有彼此融和的一面。详细的目标为:

  活动目的:

  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生爱惜鸟类和大天然的感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入的印象。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1.常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资预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依据运动的内容跟幼儿的年纪特色,我采取的教法重要有:

  1.视察法:观察法就是提供大批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触来发现,探索事物的景象,失掉详细的经验,并在此基本上逐渐构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础方式。本次活动,为幼儿供给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本人与图片的互动中,来取得不同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并能根据生涯环境的不如进行分类的教训。通过资料的自我纠错功效使幼儿的才能得到进步。

  3,启示引导法:幼儿在察看,操作的过程中碰到问题,老师应用适当语言,辅助幼儿来发明问题,引诱幼儿解决问题。并机动运用群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组织情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探讨谈话法:新《纲领》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着手动脑,探索问题;用恰当的方法表白,交换摸索的进程和成果".因而,我在活动中领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加下,懂得鸟类的独特特点。

  2,休会法:心理学指出,"但凡人们踊跃加入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后果就会显明提高".因此为了加深幼儿对不同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的了解,我提供了鸟类生活的背景图及不同的鸟类,让幼儿在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措施组织活动程序,具体流程为:

  激发兴趣——参观比拟——操作体验——反馈延长。

  激发兴致: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胜利的一半",在活动的一开端我便向幼儿提出"百鸟园"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更进一步的请求:要细心观察你意识哪些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在第二个环节我集中幼儿,勉励幼儿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发现,激励幼儿自己探索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同时让幼儿讨论企鹅是不是鸟类,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目标(1)在这里做作完成。

  操作体验:

  下面进行的是小组式的游戏教养。领导语:你们晓得这些鸟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自在答复)老师为你们筹备了很多鸟的图片和它们生活处所的背景图,请小友人试一试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操作,并学习按背地的准确答案自己纠错。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把各种鸟类送到它们各自生活的地方,断定,感想鸟类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时,操作材料当面的谜底相关会提示他们从新思考,修改经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标(2)在这里完成。

  集体交流:幼儿作品的展现交流,再次晋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动经验,而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把"百鸟园"里的鸟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坚固幼儿的新经验。新《纲要》在社会范畴的目标中提到,"培育幼儿自动介入各项活动,有自信念;愿意与人来往,学习互助,协作和分享。"在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可以问错误,可以寻找方才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让幼儿有多种道路来解决问题。

  反馈延伸:

  这次的活动后,确定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实现活动目标,先生能够把各种操作材料持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承丰盛相干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幼儿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在这部分主要说清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地位,二是教材的内容,三是教材的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是指明所说课哪个学段哪个领域的内容。

  (二)教材的内容主要阐述所要说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材的作用主要阐述通过本课活动,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例1】语言《月亮》

  《月亮》一课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内容,月亮是一种自然现象,每晚都会高挂在天空,但它仅仅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散文诗《月亮》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自然界的生物都拟人化了。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例2】科学《泥鳅》

  《泥鳅》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内容,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经常投放的,但常常被教师和孩子忽视,我们对泥鳅不太关注,更难得把它作为一个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选择泥鳅作为教学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对身边常见事物也能细致观察的意识,这既是科学的内容,更是科学的态度。正如《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另外,泥鳅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能让幼儿在观察的同时用手触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亲近感,培养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态观。

  二、学情分析

  分析所教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各个幼儿在各领域活动时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本课活动开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或者谈谈本活动的作用。

  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供参考

  (一)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动作发展快 2、认识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5、常把假想当真实 6、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二)中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3、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5、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6、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7、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8、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9、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10、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三)大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14、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例1】语言《月亮》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因此我设计了月亮找家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理解活动的内涵。

  【例2】科学《泥鳅》

  大班幼儿更加好奇好问,对大自然发生浓厚的兴趣,喜欢问"为什么","是什么"。 他们总是在对周围世界不知疲倦地探索着。正是这种好奇心与探究欲驱动着孩子们的去认识。中班孩子喜欢探究新的事物,也容易对新的事物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来源于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由于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了解事物。

  三、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说课时再根据活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四、教学重难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结合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及培养的能力,难点是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的内容。

  【例1】语言《月亮》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本次的难点定为: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例2】科学《泥鳅》

  《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确立了包含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认识其生活习性。

  情感目标: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

  能力目标:学习用细致观察、感官触摸等方法了解泥鳅的特征。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难点是:能细致观察、感官触摸等方法了解泥鳅的特征。

  五、教学资源与手段

  教学资源与手段是本次活动用到的教具与学具,幼儿班活动中需要做充分的教学准备,根据各个活动具体内容做相应的说明,如:实物类,图卡类,笔类,玩具类,工具类等等。

  【例1】语言《月亮》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利用挂图、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例2】科学《泥鳅》

  物质材料是幼儿探索操作的直接对象。所以我们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1、课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泥鳅的资料,带到班级与同伴分享。

  2、泥鳅每人一条

  3、课件《泥鳅生活习性》。4毛巾若个条 盆、塑料手套。这些准备一是可以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便于幼儿更好的把握知识重点;二是能帮助幼儿认识泥鳅的特性,激发幼儿对大自然中"泥鳅"生活习性感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感受成功的快乐,以此突破活动的难点。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幼儿的教学方法有:

  情景法: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活动,并在其中活动

  观察法: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自己比较与探究,教师引导启发

  操作法:幼儿自己动手练习,自主探索,获得感性认识,实践经验。

  讨论法:幼儿以集体讨论问题,表达观点,扩展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演示法:教师出示教具或示范动作与操作方法,并加以讲解

  游戏法:设计游戏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例1】语言《月亮》

  《月亮》说教学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观察通过多种感官的调动,来理解诗歌内容,并能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仿编诗歌。

  例如:科学《泥鳅》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观察讲解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活动,摈弃了传统的说教形式,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上讲,幼儿班的活动可按四步进行:

  一、引入环境(在活动前尽力为他们选择和创设相适应的现实环境,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特点,把他们吸引到活动中来,主要是生活、习惯、兴趣等直观感受的激发。)

  二、指导活动(是幼儿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以组织儿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主。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而且充分交往,发挥群体作用,并允许在不同水平层次上各自显示,不强求一律。)

  三、迁移内化(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对刚刚完结的活动进行回顾、思考,运用语言进行表述,从而引导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励延伸(全部教学任务完成后的一个简短的结尾,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儿童活动的评价、激励,或者提示儿童在课后应当延伸的活动,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引发儿童自觉活动的动力,将教学的效果融于儿童日常的生活、娱乐和学习行为中去。)

  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只是框架,根据不同活动主题与内容,需要进行更有创意的设计。

  八、自我评价

  对整个活动设计进行总体的评价,活动设计的总体思路,设计意图,预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以及实际活动中可能遇到困难。说自我评价时,围绕《纲要》理念,突出活动设计的亮点,升华自己的思想。

  【例1】语言《月亮》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例2】科学《泥鳅》

  《纲要》指出:"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本次活动达到了《纲要》中的目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观察与交流,多种感官齐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通过思考、讨论,幼儿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幼儿热爱自然,与动物做朋友。

幼儿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教育资料的选取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必须的挑战性;既要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有彩色的腊光纸、有薄薄的毛边纸、有光滑的纸、有粗糙的纸……它们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点:易燃、易撕、易湿、易皱等。正因为纸的品种多样、用处广泛,所以它一向是幼儿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平常与幼儿的交流与观察中收集到有关幼儿许多关于纸的疑问与话题,如:“为什么在腊光纸上不好画画呢?”“为什么皱纹纸放在水里会退色?”“为什么宣纸放在颜料水会变颜色?”“你们瞧,纸会飞起来!”……这是幼儿的兴趣点。因此这一课题有必须的教育价值,既贴合幼儿当前需要――探究纸的秘密,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其创造的意识,且其教育资源丰富,有孩子们爱看的图书、有爸爸妈妈爱看的报纸、有色彩鲜艳的包装纸……孩子们喜欢用纸折飞机、做纸球、折扇子、写字、画画等,对纸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根据《指南》科学领域水平目标中提出:“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本班幼儿探索欲强,喜欢动手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看,我将《纸》定位为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神奇的纸》是系列活动之一,着重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感知、发现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识于简单、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的状况相吻合的。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潜力、发展水平与潜在潜力的差异,制定本次目标:

  1、引导幼儿用心参与探索活动,发现纸的不同特性。

  2、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乐意与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探究精神与分享经验的愿望。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究纸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时装表演的舞台

  2、经验准备:

  (1)教育的整合就应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个教育整体,因此,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并明白各种各样纸的名称、种类。开展了体育活动《扔纸球》《揪尾巴》,美术活动《染纸》《撕纸》等。

  (2)幼儿有记录、操作活动的经验。

  3、物质准备:

  (1)时装表演的VCD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浆糊、钉书机、剪刀、水彩颜料及记录用的笔、纸等。

  三、说教法学法:

  1、课件激趣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以看课件“时装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身上的服装是怎样做的?”透过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纸服装,让幼儿了解纸时装的材料及制作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记录比较法

  《纲要》中指出:“透过探索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东西,透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如绘画、记录表等)构成想法。”因此我采用了记录比较法,它可让幼儿把在探索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透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秘密。活动中,我向幼儿抛出这样的问题“请你们用这些纸边做边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同时,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我引导潜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帮忙潜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在相互的分享中,师幼共同归纳出纸共同的特点与不同的特性,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3、多感官观察发现法:

  《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提出“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且大班幼儿已具备了必须的观察潜力,在观察中幼儿能主动参与,用心性高,能有效的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实践,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纸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间的不同,动手折一折、撕一撕发现各种纸之间的差异等。这样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因自己的成功发现而增强自信心,也激发了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环节的用心性,从而为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打下铺垫。

幼儿说课稿 篇4

  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

  活动背景

  我从两方面来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

  (1)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2)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物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1)三棱镜人手一面。

  (2)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上面没有材料的图片),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3)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发现七色光。

  活动难点:分层次记录实验过程。

  说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实施:

  初玩材料,感知多彩→再玩材料,加深认识→课后延伸,巩固经验。

  一、玩三棱镜,初步感知阳光的多彩。

  1、引发兴趣,发现阳光的色彩。

  师幼人手一面三棱镜

  师:“把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我采用直接导入法,通过我自身的演示引导幼儿去发现阳光的奥秘,在幼儿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小环节。)

  2、记录简单的记录表。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你再用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看到什么颜色就在颜色下的格子里打√”。

  幼儿自由运用三棱镜观察记录。

  (这里我请幼儿记录简单的记录表,唤醒幼儿已有的经验,为下面记录复杂的记录表打下基础。)

  3、反馈记录表。

  请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

  4、小结。

  师:“这是谁的颜色?”

  共同小结:“原来阳光不是无色的,它是多彩的。”

  (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玩三棱镜这一种材料,发现了阳光的多彩。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法,使这一问题在脑中变得更清晰,“那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通过这一提问,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二、加深认识,寻找运用多种材料探索的方法。

  1、介绍材料,引发探究欲望。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上贴上材料图片。

  2、认识记录表。

  (1)出示先前简单的记录表

  师:“这张记录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2)师介绍记录法。

  师:“我们先选一种材料对着阳光看一看,再在这种材料后面的格子里用‘√’表示出你所看到的颜色。

  (3)游戏:“你说我指”。

  (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这一下环节中,我利用前记录表和新记录表比较,让他们通过直观的对比,认识新记录表。另外这一环节我利用游戏解决了分层次记录这一难点,为下面的操作打好基础。)

  3、自主探究活动。

  (1)布置任务:

  A、每个人选其中的两种材料玩一玩。

  B、填写记录表。

  (2)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教师个别巡视。

  (3)反馈活动结果。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请幼儿上台边回答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请四位选择不同材料的幼儿)

  同伴互相检查记录表。

  4、验证展示记录表。

  (在这一环节红,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同时我又明确提出了要求:只能玩两种材料,这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一下子要求幼儿操作四种材料,违背了幼儿的操作水平,选两种材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操作需求,而且在选材料中,当两个人发生碰撞,就需要协商解决,能力目标在这时得到了体现。同时,幼儿的操作水平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的巡视指导兼顾了这些幼儿,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反馈展示环节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主回答展示记录表,通过同伴间的体验交流让他们验证自己的操作。)

幼儿说课稿 篇5

  一、设计意图:小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四肢运动不协调,在活动中常会摔交,因此,教会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小班的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有些经验是零星的。因此,我设计了"橡皮膏朋朋"这一集体活动内容,试图通过活动让幼儿的经验得以整合。这是一个老教材,之所以选择它是觉得其内容点与我设计的活动内容很贴近,通过活动让幼儿零星的经验得到整合。

  二、说目标:

  结合《大纲》,教学内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通过本活动的'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有两个:

  1。看懂图意,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2。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三、说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的有意注意,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贯彻了直观性、发展性、游戏性及巩固性原则。同时运用了谈话法、发现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幼儿通过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参与活动,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四、说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1。情景导入2。理解故事3。看图讨论4。活动延伸

  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故事的主角玩具熊朋朋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以朋朋身上的橡皮膏导入主题。

  第二个环节,边看幻灯边理解故事内容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他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多以直观感受为主,因此我改编了故事"橡皮膏朋朋",并制作成幻灯,让幼儿在观看幻灯的过程中获得直观的感知。"朋朋怎么啦?""你怎么知道的啊?""从哪里看出来的啊?"等等,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细小变化,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小班的幼儿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但这些经验是零星的,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经验得到提升和整合。

  第三个环节,看图讲述,巩固经验

  通过一组照片,捕捉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危险动作,在谈话谈论中巩固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

  第四个环节,活动的延伸

  小班的幼儿是以直觉感知为主的,因此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和朋朋一起玩,让孩子们在玩中巩固所学。

  名称:橡皮膏朋朋(小班语言)

  目标:

  1。看懂图意,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2。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准备:

  小熊一只,橡皮膏,故事课件一套。

  流程:

  情景导入——理解故事——看图讨论——活动延伸

  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是谁呀?

  我们和朋朋打打招呼(朋朋你好!)

  朋朋怎么了?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橡皮膏的?

  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理解故事,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边看幻灯边理解

  1。 朋朋高兴地往翻斗乐跑去,发生了什么事啊?走路应该怎么走啊?告诉朋朋!

  2。 攀登架怎么玩?朋朋哪里摔疼了?你怎么知道的?玩攀登架应该怎么玩?谁愿意告诉它?

  3。 朋朋怎么会把屁股摔疼的?玩滑滑梯应该怎么样?朋朋摔疼了,怎么办呢?

  三、看照片讨论,了解活动中的一些自我保护方法

  这里应该怎么玩?哥哥应该怎么玩的呢?怎么对他说?

  四、活动延伸

  (朋朋口吻)今天我学会了怎样玩才是又安全有开心的,谢谢你们!我还想玩,愿意带我一起玩吗?(幼儿游戏)

幼儿说课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

  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

  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3edu,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

  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

  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

  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

  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幼儿说课稿 篇7

  一、设计意图:

  伴随我园教育科研课题《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索与研究》的实施,我选择开展大班艺术活动《中国功夫》。近年来社会上对外国的节日、文化比较崇尚,同时很多地方也在逐步重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就像我们大班年龄段都会开展 “中国娃”的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火箭;从中华健儿勇夺奥运金牌到我国的名胜特产;从国粹京剧到各民族歌舞┅┅孩子们发现这些关于身边的事越来越多,惊奇越来越多,感受也会越来越多。

  随着前段时间热播的《功夫熊猫》、《成龙历险记》,以及《西游记》、《功夫小子》等动画片,我发现孩子们对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的中国武术产生了很多的兴趣。同时结合我园申报的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中国功夫”的音乐片段让幼儿体验中国功夫的雄壮有力的气概,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工夫,给幼儿以表达表现的.空间。使幼儿能在音乐气氛的感染下,在富有力度的动作表演中,对民族精神有所体味,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并了解学习功夫不仅有趣而且能强身健体和保护自己及他人。

  二、策略体现:

  具体说来,在结合策略的使用上,有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激发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感受中国武术的力量和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掌握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做到路线清楚,音乐和动作配合一致。

  3.情感目标: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培养幼儿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法体现:

  1.教法:

  根据武术教学套路相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改变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图示学习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连杰的表演应使幼儿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我的示范动作和孩子的表演也让会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武术基本动作,会感染幼儿,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武术动作的欲望,激发幼儿“我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2.学法:

  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同时注意培养幼儿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学习能力。活动中幼儿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中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四、活动综述:

  总而言之,作为课题研究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我把生活中只能通过电影电视才能学习到的功夫,设计到教学活动中,将孩子们生活兴趣通过教学活动展现出来,并能从中激发幼儿热爱运动的情感。通过活动的学习,相信幼儿对武术会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孩子们不再用武术打闹,而是课下“切磋武功”,游戏秩序也会好了很多。将教学活动和生活较好的联系在一起。同时让幼儿知道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师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

【幼儿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说课稿11-18

幼儿大班说课稿07-29

小班幼儿说课稿11-29

幼儿教案说课稿01-12

幼儿《变废为宝》说课稿03-14

幼儿小班说课稿10-28

幼儿说课稿(15篇)03-02

幼儿园说课稿06-10

优秀获奖的幼儿说课稿06-27

幼儿教育说课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