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初中

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2-01-23 01:08: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初中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六篇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一)《礼貌的力量》是七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交往的艺术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从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两个方面阐述交往的艺术,从“说”和“做”由潜入深教会生如何交往,掌握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促进良好的人及关系。

  (二)地位作用分析

  交往是学生生活的永恒主题,《人与人之间》这一单元是在本册第一单元《扬帆起航》学生进入新环境、接触新老师和新同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往主题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在本单元,是“面”上的展开,在初二年级的相关单元还将从“点”上深入。初一上学期,学生到一个新的环境里,怎样与人交往,成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交往的基本要素和艺术也是必要的。本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告诉学生交往的礼仪与交往技巧,帮助学生培养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了解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交往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明礼貌对交往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想法,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会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二)、说学法

  从中学生的交往状况看,一方面中学生渴望自己有许多朋友,渴望被人们所接纳和欢迎,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交往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遇到不少障碍。基于这一点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日常基本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小品表演,礼貌用语PK台,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课前准备一些漂亮的微笑图片或照片,上课伊始教师先用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请几位学生模仿图片表演,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关于“礼貌”,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导入,使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思考微笑的现象包含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明白微笑的礼貌力量。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漫画赏析

  让学生欣赏漫画“是否有礼”(漫画有两组,一组是有礼貌的,一组是没礼貌的。)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再让学生结合自己亲自经历说一说受到礼貌或不礼貌待遇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分析不讲礼貌的害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再进一步引导分析:你认为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和行为两方面)

  设计意图:分析漫画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验礼貌的外在表现,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进一步体验不讲礼貌的危害,使学生自主认识到文明礼貌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漫画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内化品质行为。

  (三)礼貌PK台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做提示引导,如:(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说:“请”,)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知道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贵姓、对不起、别客气、请多关照、打扰、请教)将礼貌用语分类,在全班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评选出优胜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享礼貌用语,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文明礼貌语言可以更有效表达我们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为下面即兴表演奠定基础。

  (四)即兴表演

  师生可以在课前将下列情境制成纸条,课上请学生随意抽取纸条进行情景表演,感受礼貌的表现:

  ①请老师给你讲解难题(请教)

  ②到商店买东西(麻烦)

  ③到图书馆借书(劳驾)

  ④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对不起)

  ⑤当你托同学办事时(拜托)

  ⑥当你去外地迷路向人问路时(请问)

  ……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自己的文明礼貌的素养,将理论认识落实到交往实践中。

  (五)礼貌自省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同学们共享,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并评选本班的礼貌之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检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礼貌素养,提升思想觉悟。通过评选活动,使学生以身边的有礼貌之星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讲文明懂礼貌的具体要求 。

  (六)礼貌践行

  由老师对学生提出践行要求。正如蒙田所说,“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文明礼貌,以礼相待。以文明的中学生、礼貌的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设计意图:将品德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将思想认识内化为实际行动,有助于思品课终极目标的实现。

  (七) 板书: 交往有艺术

  语言文明的意义

  语言文明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礼貌的力量

  礼貌的力量 是

  行为文明的表现 巨大的

  行为文明

  微笑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强调重点,突出难点,加强对教材观点的理解,并有意识的将礼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说课稿初中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英语第三册第50课,Lesson 50 Standing Room Only,本课为口语阅读课,整个说课我将分三部分进行讲述,即教材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课以详实准确的数据围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当代人类最关注的人口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仅在本单元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据新课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口语及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语优势打造枫叶品牌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口语阅读课。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为了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数词的表达法。

  2、能力目标:

  a.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材料的准确度

  b.能自如表达本课重点话题人口增长问题。

  c.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展开丰富地想象力流畅地表达其他相关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一些有力地事实、数据和图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为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水平。我采用英语趣味i教学法,采取图片导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检验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2、难点:口语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学生都来自公立学校,长期以来,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羞于在人前表达因而口语薄弱。我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师生共同讨论、记者采访专家等新颖方式,以及不断鼓励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学生具有无限的潜力,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本节课中我尤其侧重训练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注重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寻求知识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我讲解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国家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向注重知识发展及知识的传授过程而转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在预习中就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必须具有相应的选择能力和重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这恰恰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对话:

  师生问候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围绕数字进行自由对话。每天3-5分钟口语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是在人与人交流时即兴脱口而出的,会话双方都必须对听到的语言快速做出反应,才能使谈话继续。同时由于口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些都要求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良好的训练。

  两人一组是为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说,而数字的表达法是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我可以提示学生讨论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亚马逊河的长度、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南极冰川的后度、中国人口的总数、伊拉克战争的时间等等,这些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达到了对数字表达法的巩固。

  2、导入与指导:

  给学生展示这样两幅图片:

  一个平衡的杠杆上,一些人在左,我们的地球在右;第二张图上左边新增的人使杠杆不再平衡。之后问学生:看了这两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发了这个问题?学生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时不论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都要给与鼓励和表扬,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全世界会新增加多少人口?学生会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这时很自然地让学生打开书去阅读50课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给出的这张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课是以大量数据为主反映人口问题的,因此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点内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认为采用图片导入法远比直接让学生翻书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3、拓展与巩固

  通过讲解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猜词悟意法、略读扫读法、找中心句和关键词等方法,之后要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问学生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引发那些严重问题呢?在学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后为,我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堂检测,我会当堂进行面批面改。然后对于这篇关于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让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合作与发展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组关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导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食品短缺、空间拥挤等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问学生:你们对哪一方面感触最深?你还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师们的看法?以这种方式充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将其分成6个小组,先组内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鼓励他们去采访在场听课的英语老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1)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可以避免受教师的想法所局限没有自己的见解。

  (2)采访老师既可以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去实际交流,达到学以致用。有可以让学生从英语教师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语表达方式(事实上,有些表达如果让他们完全国独立进行是有些难度的),有由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平时机会不多,因此会让学生感到很新鲜很有趣味性,在与老师交流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3)我认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锻炼了与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个性思维发散的空间。

  5、交流与分享

  让学生推选各组代表组成专家团坐在教室前,选一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专家们”,使其把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组成员可以作为后援团补充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口语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让口语较弱的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向他人学习。最后按事实丰富、语言准确、表述清晰程度评出最权威专家和最积极后援团,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6、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当学生慷慨激昂地探讨完这些现状后,我会问他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我布置这项作业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写作需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的题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他们具有写作的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了与写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做的作业。

  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

  100%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90%的学生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课下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课题的选定

  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随着生活条件的优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的成长,于是,懦弱,自卑,意志薄弱等问题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我真切的感受到,目前,中学生意志薄弱的问题十分严重,正因为如此,使得有很多学生字学习、生活的道路上表现为:胆小,懦弱,经不起困难的考验,习惯失败,毫无斗志等,结合学生的饿这些心理问题,一方面,我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我深入学生,认真体验和思考,并确定出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为:面对困难也从容。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困难和挫折,认识困难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困难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分析困难的能力,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导语 播放FLASH《命运》。从声音、图象等方面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昂情绪,同时,在学生重温贝多芬的事迹后,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在营造了这种气氛后,明确课题:面对困难也从容

  (二)创设情境

  1、学生讲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

  2、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中勇于战胜困难的典型。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公平的,它时刻用困难考验任何人,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强者,而强者不仅是那些名人、伟人,我们的身边同样也有这样的人,如果我们肯努力,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3、自由倾诉,谈论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经历,并总结出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我意图在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力,并帮助学生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

  (三)游戏体验——吹硬币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体验面对困难的心境,激发他们勇于挑战困难、动脑筋战胜困难的热情。

  (四)辩论思考:

  甲方:有点困难的生活好。

  乙方:一帆风顺的生活好。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难,认识其双重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坚强心理。

  (五)畅谈收获:

  鼓励学生自由倾诉这节课的收获,加深学生的心理体验。

  (六)总结深化:

  教师通过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其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

  (七)作业:制作小卡片

  通过制作卡片,让学生真正的把这种认识实践到学习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作一个言行一致,健康乐观的人。

  面对困难也从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困难和挫折,认识困难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困难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分析困难的能力,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法选择:情境创设法、认知法、谈话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贰分硬币10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多媒体播放FLASH《命运》,之后提问乐曲名及作曲家的情况。

  师:贝多芬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上,更加体现在他那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勇者姿态上,勇者无畏,今天,我们就从贝多芬的经历说起,共同探讨今天的活动主题:面对困难也从容。

  二、创设情境,树立榜样

  1、学生讲述名人战胜困难的事例。

  2、教师扮记者,采访同学身边的强者(*******)

  3、轻松聊天吧:学生畅谈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经历,并总结出一些战胜困难的经验和方法。

  三、明确认知,实践中求法

  1、学生讲述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方法。

  2、师生认识困难的客观存在性和战胜困难的'方法:战胜困难=坚强+勇气+智慧

  3、游戏——吹硬币(在实践中加深对困难的认识)

  四、辩论质疑,正确看待

  1、开展辩论:正方:有点困难的生活好

  反方:一帆风顺的生活好

  2、学生讨论,给予评价

  3、教师总结,出示真情提示

  困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消磨意志,导致一蹶不振。困难是对心灵的考验。

  五、课堂感悟,再谈收获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本节收获和感悟。

  2、学生自荐发言,与大家交流。

  六、教师结语,激励心灵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一颗坚强和勇敢的心,丁玲说:“人,只要有信念,什么艰苦都能忍耐,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面对困难吧,在这如花的季节里,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带着火一样的热情,生活的健康快乐!

  面对困难也从容反思

  心理健康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没有听过,没有看过,更加没有体验过。但一切新的事物都是应该尝试的,我决定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我这节课的上法。主题很快确定了,教学流程,自我感觉还算流畅吧,但是,我还是没有大功告成的感觉,说心理话,我有点担心,九年级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表达了,如果,这节课上他们不说,那么我的引导,疏导,激励,包括我的饿热情是不是都要一并付之东流了呢?这是我的真实心理,我是带着这一份忐忑不安上课的。

  然而,事实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课上得很顺利,学生们谈的很好,说名人,说自己,有时候,他们很激动,有时候,他们又很睿智,还有的时候,我甚至感到了他们的深沉和深刻。课后,我询问他们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好?许多学生只是笑笑,并不能说出什么,只说“感觉好”。现在,让我静下心来,想想这“感觉好”三个字似乎还真包含着教育教学的许多真谛。

  让学生有好的感觉,学生才会有好的表现和好的收获。这是我这一节课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这种美妙的感受呢?我感到以下努力十分重要。

  首先,要努力亲和学生。没有人会在一张陌生的或是阴冷的脸面前,满怀激情的表现自己,因为人的情绪都是互相感染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微笑更加像阳光,它会让学生感到温暖,会让心灵觉得舒服,试想,一个暖洋洋的晒着太阳的人,讲起故事来总会更加有声色吧。

  当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的时候,换来的自然是学生的热情,不用别的什么,这小小的微笑就是开启一扇扇小小的心扉,而当我们大家都愉悦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贴近了,还有什么能阻止交流呢?

  其次,要善于营造气氛。这节课我们的活动主题是“面对困难也从容”,怎样让学生的心振奋起来呢?几经思考,我选定用FLASH《命运》作为我们这节课的序曲,恢弘的画面,铿锵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振奋,再加上贝多芬那段感人的走出困境的故事,我知道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而此时亮出主题,开展活动,则恰似水到渠成,讲述与倾诉在这一刻必定是鲜活的。

  再次,要积极创设情境。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太熟悉了,熟悉到彼此都为对方作了严格的定位,我想,这是不利于唤起学生热情,激发他们兴趣的。为了改变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我积极改变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新的情境,时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光荣的榜样,时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勇于挑战的强者,或者又让他们认定自己是个善于思考的哲人,在这多次的新奇的角色体验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轻松而愉快,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勇于展示自己的意识。

  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其实,生活给予我们的实在很多,成也好,败也罢,但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清点这一切的时候,从中得到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启示,都是闪光的收获。

说课稿初中 篇4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前抛实心球》

  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教学流程进行分析本节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投掷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是小学教材中重要内容之一。而抛实心球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方法,发展学生力量、关节、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技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关键期,他们爱玩、爱动,对新事物接受速度快,模范能力强,注意力不太稳定,对于说得多、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动作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但对于直观性强、易于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来掌握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力量协调、角度正确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激励性教学法、探究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基本技能。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学生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

  1、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

  2、热身操

  我利用音乐的旋律和学生活动身体各个环节,将艺术渗透体育当中,使体育课显得更加生动。

  (二)、探究能力阶段

  1、专门性的辅助练习:摆臂、原地高抬腿练习

  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好良好的基础。

  2、原地高抬腿跑

  在练习原地高抬腿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过度到高抬腿跑的练习。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和讲解,激发学生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授:前抛实心球

  (1)、抛接练习:利用篮球和实心球进行单人抛很双人抛的抛接练习,体验大小不一、轻重一同的物体带来的肢体感觉。

  (2)、教师示范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讲解重难点,关注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模仿练习。

  (4)、教师出示前抛实心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由小组长负责统一口令。

  (5)、教师在场地上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错误。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

  (6)、小组长或优生辅导本组掌握的较差的学生。

  (7)、小组讨论交流后,每组选优生展示,相互比较,其他学生进行评议。重难点在这里得到突破。

  (8)、教师对每组的练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9)、拓展:教师出示前抛实心球和后抛实心球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性练习。

  (10)、师生总结动作要领。

  四、应用阶段

  方法:在场地上画三条远近不同的分数线,学生分组进行前抛和后抛得练习。

  目的: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体能水平、掌握情况,来选择性的进行向前和向后抛实心球的练习,以此来巩固技术动作的掌握,体验不同的练习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

  五、恢复身心阶段

  1、放松部分,在缓慢的音乐中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2、提醒学生在课后要及时洗手。想让学生理解体育与安全健康之间的关系,将体育活动带入生活当中。

  3、师生总结本课的收获。

  4、收拾器材,下课。

  六、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一块,篮球和实心球若干个,一台录音机和磁带。

  以上是我说课内容,谢谢。

说课稿初中 篇5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 “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 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 “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3、理解“虚像”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初中 篇6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被破坏》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部分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教育,贯穿着“正确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一思想。整个第二课既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又是第三课落实环保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不会有意识地关爱和善待自然,不会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世界特别是我国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人类对环境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又正值春天,是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好时机,对于环境的状况学生尤为关注;学生在地理、生物、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环境问题有所学习,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学生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

  当前环境被迫破坏的状况,特别能震撼学生们的心灵,激发学生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会很困难。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现象,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环境破环的后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指导阅读法。

  指导学生的课上阅读活动,重视课上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并点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辅导工作。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挂图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上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主动地“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课前对当地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信息,课前准备好调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教师准备:符合教材的案例资料和图片。

  七、教学过程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壤资源与空气资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破坏,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1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3-07

初中物理说课稿02-16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初中物理说课稿09-21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06-15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06-27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06-02

初中数学说课稿07-07

初中体育说课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