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说课稿 篇1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通过对索溪峪风景区奇丽风光的描写赞颂了风景区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喜悦的心情。课文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先用一个野字概括出索溪峪风景区的特点,然后分别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从文章的内容看,文中写“山野”、“水野”的部分为文章的重点所在,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识生字词,理解感受索溪峪的天然野性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索溪峪风景区信息的能力。
三、组织开展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阅读的能力。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美。
五、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欣赏到索溪峪风景区的特点,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可爱。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教学时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阅读提示展开阅读。《索溪峪的“野”》由于所写的索溪峪的风光离我们北方的学生现实生活较远,仅凭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描述以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前师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课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课堂,为学习文章进行补充,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上课伊始我便用一段索溪峪风景区的录像片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下文做好铺垫。
在学习文章“山野”与“水野”这两部分重点内容时,我在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向他们展示了我收集到的山与水的图片资料,学生在感受精美画面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外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尽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提升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蒲公英》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起着示范作用,我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看到蒲公英种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无谓的牺牲。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寓言的含义。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语文说课稿 篇3
“秋风缠绵的那天,我想起一双无助的眼。在那风景相伴的地方,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的脸。”我们耳边响起的这首歌,就是大家熟悉的《天亮了》,这首歌感人之处不仅仅在于歌词,更在于背后那感人至深的故事。当轰轰烈烈的母爱被人们传诵时,但还有一种淸若小溪般的母爱,因其平淡而被我们忽视着。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真正体会妈妈的爱,甚至批评。通过对母爱的体会、理解妈妈的爱,唤起自己以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这是我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妈妈的爱》。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妈妈》的第一课,课文选取了妈妈为我扇扇子、妈妈打伞接“我”、妈妈送我去医院、妈妈批评“我”讲诚实、妈妈教导“我”爱祖国这样四个生活片段,细致而形象地再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和细腻。前三节让学生在身体上感受无微不至的母爱,后两节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理解母爱。本课以熟练朗读课文为宗旨,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律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母爱,关爱、回报母亲,体现母子、赤子情深。但是,对于“批评是最好的爱”还没有真正理解,特别是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根本就缺乏或者没有母爱。通过学习,让孩子不再忽略无微不至的照料之爱,不再羞愧循循善诱的教导之爱,不再反感絮絮叨叨的批评之爱。让学生在明变是非的前提下判断《儿子们》一课做法的对错,体会童话故事《塘鹅妈妈》中的母爱。
二、联系实际,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不正是学案导学的精华吗!
1.充分阅读本课,随文理解14个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
3、通过学习课文,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结合生活事例激发自己对妈妈的爱,并仿照课文写一两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母爱,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进而把对妈妈的爱演化成具体的行动。
三、学案导学,说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绝不只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过程,一种感悟,一种体会。”对于我们二年级孩子来讲,课文虽美,但让他们真正地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在教学本课时,着力体现如下几点:
(一)阅读课文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较短,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在读文中识记生字,感悟母爱,为此我设计了多种方式让学生读文。
1、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知识上我的范读帮助了孩子纠正字音,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自由读文:我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她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大声地去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读文:是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的同时,并进行朗读指导。
4、齐读课文:是巩固生字和朗读的一个检查。
通过四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有效而又灵活的培养孩子朗读课文的兴趣,更好的在范读中被母爱所触动,自由读中被母爱所感动,指名读中被母爱所打动,齐读中被母爱所心动。
(二)理解课文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母亲对孩子的爱。
1、引领
课文中的第一小节,我引导孩子抓住“很热很热”、“半夜”、“正给我摇着扇子”、“浸湿”理解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为我扇扇子?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帮助孩子理解妈妈为了能让我睡好,一夜不睡的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浸湿了自己的衣裳,可见妈妈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就如那清凉的风。
2、帮扶
学生有了第一小节的基础,已经初步知道通过词语和语句来理解课文,我便试着放手给孩子,让学生通过读文找重点词语、谈感受来理解妈妈的爱。孩子们通过看图、和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体会,感悟到只要我们需要,妈妈的爱就会化成遮雨的伞。
3、放手
第三小节我完全放手给孩子,让他们读课文谈感受。我让他们小组探讨、交流、汇报中,理解妈妈对我们的爱从不会停止,会为我们付出他们所有的爱,直到永远。
4、感悟
出示关于课文场景课件,激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把内心想对妈妈说的话全部说出,达到情感的高潮。
(三)
拓展课文
1、现身说法,谈感受。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着,孩子从妈妈的行动中学会了孝顺长辈,那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孩子意识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回报母爱。
2、仿写课文,练写作。这篇儿歌较短,很合适让孩子进行仿写,把母亲对孩子的爱,浓缩成诗歌,锻炼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及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四、再现课堂,说流程
一)想你——想念亲情——忆母爱
上课时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光碟,用歌曲导入,再让学生说说心里感到了哪种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设计意图:铺垫课堂情感基调,为后面理解课文,感悟母爱开启序幕。)
二)读你——品味文本——享母爱
在这一环节里,先出示第一课时的生字和生词,让三个小老师教读三排词语,也顺便检查一下三位小老师的学习情况。然后,再让同学们伴随着《摇篮曲》静静地用心自己读这首诗歌,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由读词语到读课文的方式和在跟配合与文本基调差不多的音乐进行朗读、品悟文本,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语言之间的桥梁,而朗读是品悟文本,理解文本最有效的方法。)
三)理解你——赏析文本——解母爱
这一环节学习我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品读学习第一节;教师帮扶学习课文回味母爱,第二部分品读学习第二、三节,学生在学案导学下自学并回味母爱;第三部分品读学习第四、五节,师生共同学习,理解母爱,理解平日里忽略、遗忘、甚至反感的母爱。
(一)、品读学习第一节
先让学生自由品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主要讲什么内容?学生在自己品读的基础上很容易知道文本将的是“妈妈在暑天为孩子扇扇子”。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接着反问: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字词说一说吗?”这是学生会很容易找到“很热”和“很凉”两个词语对比说:“因为妈妈在很热很热的夜晚给“我”扇扇子:因为妈妈给“我”扇扇子,给我带来了清凉。“等等句子还体会妈妈的爱的确是清凉的风。
接着让学生观看课件,指导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课件再现课文情景让学生体会:妈妈也会困,因为她上了一天班,比我累多啦!体会妈妈也热。因为她只给“我”扇自己不扇,汗水却湿了透了她衣裳。学生体会到这种程度教师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体会读这一节。
(二)、学习二三节
在第一小节帮扶学习的基础上,现在可以放手实施学案导学了。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分组学习。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老师出示学案导学:
(1)读
(2)想:这小节讲什么内容?
(3)思考: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什么?
(4)有感情地练读
(5)观看课文场景课件(播放课件:妈妈在雨中送伞,妈妈把孩子去医院。)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运用好学案导学,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教师只要适当地点拨甚至参与到学生的自学当中去。导学时间一到,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和汇报自学情况了。)
通过学生的学习,学生汇报:第二节讲妈妈在雨天为孩子送伞,第三节讲妈妈抱孩子去医院,妈妈在很凉很凉的雨天为“我”送伞,雨水却打在自己身上,所以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抱“我”去医院,还着急地哭了所以说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最后,学生在欣赏课文场景课件后再次阅读这两节,回味平日里我们看得见的、倍感舒适的母爱。
(二)、学习四五节
这两节的学习比较困难,也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我在学案导学上所挖掘的重点,因为,这两节要学生明白和接受妈妈们批评式的爱。为什么批评我还说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为什么我说我最爱妈妈,而妈妈说我应该爱祖国妈妈呢?
我先指名分别读第四第五节,并汇报主要内容,让没有抽到的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倾听并理解妈妈的批评到底对我们好不好,我们到底该不该爱祖国妈妈?接着教师小结前面妈妈给我扇凉、为我送伞、抱我去医院那都是爱,我们能够理解,那为什么妈妈批评、教导也是爱呢?然后给足时间让孩子好好讨论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后汇报:我们犯错时妈妈不批评那不是爱,那是纵容你;我们做的不足时妈妈放任自流那也不爱,那是放任自流。这时,我高兴,马上播放课件《刀爱》(慈祥的老农用刀使劲得把核桃树树干砍得伤痕累累),并告诉学生那是为了核桃树更壮实多结果子。学生通过自然界的一些事实理解并接受妈妈真正的爱。最后让学生在真正理解妈妈的爱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学生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情的流露。
四)真的爱你——拓展文本汇报母爱
这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在上面真正回味、感受、理解妈妈的爱的基础上真情理解、真心感谢地去阅读全文,接着让把自己对妈妈感谢的话说出来,比方说,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不惹她们生气,为他们洗脚等等。并结合《语文天地》里内容仿写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所写适当修改并全班展示。
教师参考:(学生自己写出自己的心声,答案不一。)
有一回,同事送给妈妈一块巧克力,
妈妈自己舍不得吃,
小心的地包好,
带回家给我。
啊,妈妈的爱是香甜的巧克力。
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怎么仿写就怎么写,写出妈妈对自己的爱
五、概括学案,说效果
通过本学案的成功教学,学生不仅重温平时他们容易忽略的爱,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妈妈其他方式的爱,而且还能够在语言、心理、行动上去接受、理解、感恩妈妈的爱。总之,这节课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成功地上好这节课,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建立起子女与妈妈之间和谐的亲情。
六、总结
“母爱,你如春天里温暖的阳光,让我淋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借着大树的绿荫庇护,如小草一样茁壮成长。”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但如何做到大爱无痕,润物无声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我努力在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基础上更好的体现思想性,让我们收获教学成功的同时,也享受心灵的幸福。
语文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课文共11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1---3)写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字条。第二段(4---10)写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谢,表现了讲究诚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第三段(11)写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获得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本,以读生情,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获得启迪。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促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起阅读期待。
同学们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吗?指名说说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诚信多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比较熟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
(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4、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5、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概括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检查了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
三、再读课文,照顾差异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课文大体写了什么,我们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下面,我们要来进一步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你想练习哪一段?
2、重点指导读好第二段对话部分。同桌分角色练习。
3、指名一对同桌读。要求: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
4、请争取到了第一次读书机会的同学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你刚才的话,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说说怎样才能读好人物对话:
(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
(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
5、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
老师提出读书要求:第一,声音响一些;第二,读得慢一些。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们能读好!
设计意图:在选取练读内容方面,抓住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练习;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照顾到了“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学生质疑,设下悬念
1、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好了,不过学贵有疑,如果能够读出问题来,才表明真能读书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完整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
(1)课文为什么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2)我碰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自己停得不好也有错,我环顾四周无人,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
(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不要我赔钱,还反过来对我表达谢意呢?
2、同学们真会读书!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的问题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五、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生字,完成课后的生字描红练习。
诚、障、址、辆——左窄右宽
毕、责、寄——上下结构,注意书写匀称
教学生字“碎” 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1、幻灯片出示中心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2、再读课题,为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句子后打上“?”,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一天深夜发生了什么事?事情发生以后,作者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齐读这句话。
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②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②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学生在品读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假设中理解文本,形成价值取向。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学生说字条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过渡: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听了这一段对话,想: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5)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6)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7)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设计意图: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到理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8)“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9)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人品。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思考:车主在电话里说的话有好几句,这里印在我的脑海里的话指哪句?学生探究,发表见解。
2、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3、齐读这句话。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现在我们明白: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感叹号,再齐读课题。
五、总结课文
1.再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六、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说说我们身边诚实的人和事,夸夸他。
2、收集诚实的名人名言,进行交流。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请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语文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体形、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本课,一是要通过读文了解一些鲸的知识,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运用到的“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三是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读中品味。
【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一篇课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
1、运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把了解鲸的知识分成几个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研究。
2、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
【说远程资源的利用】
由于鲸是一种海洋动物,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变成鱼的样子的,因为我和孩子们都是山里人,真正亲眼目睹过鲸的人几乎没有。因此,理解鲸的进化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而远程资源《鲸鱼探奇》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可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们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研究: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来共同研究,看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具体介绍鲸的这些特点的。这样做,是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内容自选,问题自提,方法自选,结论自悟自得,真正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品析文本,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学生学完后,就让他们进行汇报,在学习鲸的形体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到讲台上用自己的不同姿势来说明鲸的形体与鱼的形体的区别。在学习鲸“呼吸”“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画出它们喷出的水柱和睡觉的样子,这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大胆创作。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鲸的知识和作者的说明方法已很明白了。在此基础上,我还设计了“猜猜,想想,说说”这一环节,谜语内容是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学生很容易猜到谜底:鲸。学生还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了思考的过程,这样,就是促使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4、拓展延伸,注重实践:
记得叶圣陶有一句话:“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个课后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以__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办小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课后反思】
总之,像《鲸》这样说明性的文章,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上好这种类型的课文,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实践中去习作,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既能体现出语文的特点,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赵州桥》说课稿07-14
语文优秀说课稿11-05
语文《水》说课稿01-04
语文《猫》说课稿01-05
语文说课稿11-06
经典语文说课稿12-01
语文说课稿03-25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8
语文《手指》说课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