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时间:2022-01-26 03:52: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折线统计图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4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张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据我了解,()咱班有不少同学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对吧?都有谁?我采访一下这些同学,来到威海后,你觉得威海这座海滨小城怎么样?

  学生自主交流

  2、师:听得出来,同学们很喜欢威海,其实,世界也给予威海很高的评价,20xx年,威海荣获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在我国获得这个奖项的城市并不多,生活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感觉怎么样?想知道威海为什么会获得这个奖项吗?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威海。请看屏幕:(课件出示表格)

  二、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交流整理

  (一)观察表格,提出问题

  1、师: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张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1:我能知道垃圾处理能力每一年是多少吨

  生2:我还能看出排水管道每一年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再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师:听出来了,大家的意思是既能看出各项指标在每一年当中的数量是多少,而且还能看出各项指标每一年的数量不一样,有变化,是吗?那各项环保指示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咱们就以"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项指标为例一起来研究研究,从98年到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么样?

  2、课件显示:(关于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统计表)师:请看屏幕,对照数据,谁来说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是怎么变化的?

  生交流。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全面。不仅看出了每一年的数量是多少,而且通过比较数据,发现这几年当中数量有时是增加的,有时是减少的。那你们能不能将这种有增有减的变化情况用一种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回忆一下,我们在整理数据时,除了可以整理成统计表,还可以整理成什么?有想法了吗?马上把你的想法画在一号练习纸上。看谁最利索,画完的同学马上坐好!

  3、生边思考边将想法画在作业纸上,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探索新知

  1、交流方法。

  师:来,同学们坐好!刚才大家在完成任务的时侯,老师发现了两种很形象地表示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显示:)

  法1:条形统计图。师:这是谁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请作者交流:用一个个竖条表示每一年的数量。(不少同学点头表示想法一样)

  师:从条形统计图上你可以看出什么?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是怎么变化的?

  师:这位同学用咱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从竖条的高矮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不错。

  法2: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没有这种方法,老师直接展示。问学生看得懂吗?能看得出变化情况吗?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是谁的设计?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我用点来表示每一年的数量,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这条线向下,就表示减少了。这条线向上,就表示增加了。)

  师:这位同学用线段向下,向上表示增减变化,你们觉得合理吗?

  2、优化选择。那这两种形象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既简单,又能说明问题)

  3、点题。师:同学们,其实这种新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4、分析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引导板书:(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

  5、质疑提问。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对于折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折线统计图怎么画?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6、学习画法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怎么画呢?现在让你自己根据数据独立画一副统计图,想一想,你能画出来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表达想法

  (2)这几位同学说得对不对呢?我们看看电脑的演示。

  (课件演示画图的过程及重点,师同时板书画图的三步:描点、标数、连线)

  为了清楚每个点表示的数量,可以把数标在点的上方,最后用线段将点和点依次连起来。

  7、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师:咱们不能光说不练,来请同学们拿出二号作业纸,将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的速度快!

  学生动笔画图。

  (2)交流(大屏幕展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说得非常明白,清晰!大家觉得他作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

  (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上,点为什么要描在这个地方,纵向刻度部分的折线是怎么回事——数据大于20xx,省略0-20xx之间的数)

  (3)分析折线统计图。

  师: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师:前面有的同学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其实生活和生产中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很大,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对事情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比方说这个折线统计图,你们能不能根据前面的变化趋势来预测一下,20xx年新水取水量比02年会多一些还是会少一些?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希望新水取水量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对不对?

  (4)现在知道为什么威海会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了吗?(无论哪项环保指标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所以经过严格的评审后,最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师:看来大家学得真是不错,从认识到制作,到分析,学习得非常好。现在出个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21页。

  (1)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无论学生怎么回答,只要说出理由就肯定,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啊。但是大家通过学习在做一件事,做决定之前知道从多方面,综合来考虑问题,这一点非常有意义。)

  (2)自主练习第2题。()完成课本122页第三题

  师:看了这小彬1500米跑步成绩变化情况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

  看的出,小彬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同学,虽然一开始跑步成绩不理想,但是她没有灰心,坚持锻炼,终于跑步成绩越来越好了,是吧?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先描点,再标数,最后连线)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那是不是以后就不再用条形统计图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整理数据。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多少 增减变化情况

  描点 标数 连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五、说学法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成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特征运用知识五块内容,

  1、在激趣导入部分:通过今年奥运会的知识进行激发学生兴趣,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来直接引入折线统计图。

  2、在探究新知部分:复习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和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下一届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量。

  3、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乐乐的体温统计表: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除了能读懂图外,还初步理解倾斜角度是决定了数量的增减幅度。从而总结特点:先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从不同点来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数量增加,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从而引出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清晰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5、最后,在运用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内容:

  一是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并简单分析数量的变化(股票图、心电图)。

  二是用江南车城两个销售员的的统计图来选择进修的名额,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三是比较两个内容,从而来选择哪一个内容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主要是为进一步进一步突出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体现了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我认为学生动手了,但小组合作,讨论得还不够。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篇3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六年级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并能正确读懂折线统计图。

  2、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根据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能正确读懂折线统计图。对于统计图,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最主要是看统计图,如何准确分析统计图应该是新课程对统计图的定位,因为生活中处处是统计图:股票、每年政府总结的报告汇总——历年来各方面的经济增长。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如何看统计图——基本的最多、最少,及折线统计图特有的变化等。而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渗透分析、推理的知识。

  一、教学的设计:

  为达到这些目标,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本课分成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全班总结——知识拓展五块内容,

  在创设情境部分:通过展示越洋工艺品厂工艺品销量情况的条形统计图来与折线统计图来复习并比较,得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出现了“不计算,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个月销量增长最快”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折线统计图”

  在探究新知部分: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同点的比较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一般知识

  而不同点的比较最主要是让学生能准确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演示真正来感受到线的变化而反映的数据的变化。

  最后,再通过两图的比较,使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折线统计图是描点连线,而条形统计图是画直条。从而使学生掌握制图的方法。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两块内容,第一块内容:让学生用课前收集了制作折线统计图,而第二块对知识又进行了提升,除了能读懂图外,还要求学生能进行分析和一些合理的推测。

  在总结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小结,怎样看一幅折线统计图,从折结统计图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最后,在拓展环节,通过不同商品销售量统计图的展示,促进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能意识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优缺点。

  二、素材的选取

  学习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本课中的四个素材:身高统计图、气温统计图、体温变化图及商商店品销售情况统计,这些素材要多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三、数学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等。

  本课出示了条形和折线两个统计图,通过比较,学生认识了横轴、纵横等一些基础知识,我提出一个问题:直接看出增长最快,让学生注意点转移到折线图的特点上,学生通过活动、交流,经历了“从计算到直观判断”的过程,学生原来要想知道“哪年到哪年增长最快”,需要计算才知道,而现在只需要看哪段折线最“陡”,就可以知道“哪年到哪年增长最快”,学生通过探索(观察与对比)获得了一个在直观层面上的判断,于是他们就认识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说学法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仔细观察。

  (投影课本中的主题图及统计表)

  师:预测一下,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生: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生: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统计)

  二、冲突激疑,自主构建

  1、引发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汇报。

  师:观察得都挺仔细的,那你会解决这道问题吗?(出示问题:在靠近的两个时刻里,气温升得最快的是( )时到( )时,降得最快是( )时到( )时。)

  生思考片刻后汇报。

  生:我认为气温升得最快的是9时到11时,降得最快是17时到19时。

  师: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呀?

  生1:因为7时到9时上升了4℃,16-12=4℃,9时到11时上升了6℃,22-16=6℃,11时到13时上升了2℃,24-22=2℃,所以9时到11时气温上升得最快。

  生2:15-9=6℃,所以17时到19时气温下降得最快。

  师: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得以答案的呢?

  生:是用减法计算出来的。

  师:假如不计算,我们能直接看出问题的结果吗?

  生:不能!

  师:确实如同学们所说,不能直接看出,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

  板书: 计算

  不能直接看出

  2、激疑

  师:同学们,学习数学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要有新的`思考。比如还是这个问题,想象一下,如果不通过计算的方法,有办法直接看出问题的答案吗?

  等待片刻后,生汇报:做成统计图,画正字的方法,做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等。

  师板书:统计图

  师:看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究竟用什么方法好呢,我们来向书本请教。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学第94页。

  学生自学。

  3、构建

  师:合上课本,咱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本中给我们绘制了一张--?

  生: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师:好,我们请电脑来帮忙,看看这张统计图是怎么形成的?

  电脑按图的名称、日期、横轴、纵轴、网格线、点线等部分动态显示折线统计图形成的过程,师辅助语言适时解释。

  师:仔细观察,刚才这两个问题(投影)不计算你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吗?(再度出示问题: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呢?)

  生思考。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我发现9时到11的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

  生2:我认为9时到11时的线段最长。

  师:其他同学的感受呢?

  生:这条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也最长,也可以说最陡。

  (板书:陡)。

  师:线段上升得越陡表示上升最--?

  生:快。

  师:同样,下降得越陡表示降得最?

  生:快。

  师点击,陡的线段闪烁。

  板书:陡--快

  师:哦,反过来说,那平缓说明上升得比较?

  生:慢。

  师:下降得平缓也说明降得比较?

  生:慢。板书:平--慢

  4、促思

  师:同学们,思考再深入一点,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谁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生:折线统计图它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行,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它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板书:变化情况

  5、沟通

  师: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生交流。

  (投影生活中见到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师:现在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话想说?

  生:……

  三、多层应用,体会特征

  第一层次:操作应用(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一起来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好吗?(出示作业纸)

  生独立完成之后,师相机请3名同学到台上展示。

  师在展示的过程中,请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点准,线直,写上日期和数据。(师相机板书)

  师:这儿有一张完整的统计图,一起来看(点击成完整的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第二层次:选择深化

  师:同学们,想继续研究下去吗?这里有三个折线统计图。(出示南极等三地同一天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师:这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描述的哪些地方呢?请认真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图(1)应该是南极。

  师:你能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统计图里早上6时是零下22℃,中午是零下17℃,晚上是零下29℃。肯定很冷。南京和吐鲁番不是这样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零下的?

  生:图上写的-22、-17、-29都是负数,所以是零下。

  师:那图(2)呢?

  生:图(2)是吐鲁番。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因为吐鲁番的奇观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说明早上和晚上很冷,中午很热,所以是吐鲁番。

  生:说明早晚温差很大。

  师:温差很大是什么意思?

  生:一天中气温从早上的13℃升到中午的36℃,又从中午的36℃降到晚上的8℃,变化太大。

  师:其实这是折线统计图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师:既然图(1)、图(2)分别说的是南极、吐鲁番。那图(3)就是南京了。你能联系南京气候的实际情况说一说吗?

  生:南京的气候热的时候多,从图中可以看出:早上26℃、中午31℃、晚上25℃,气温都很高。

  小结: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层次:辨析升华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2 题中的统计表。

  师: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作业纸上完成统计图。(作业纸上的统计图对课本中的折线统计图作了修改)

  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图。

  师:(投影图1)这是同学们绘制的作品,请仔细、认真地观察这张图,你们有没有话想说?

  生:有点不好看。

  生:整个折线的位置居上,不美观。

  生:不便于进行数据分析。

  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吗?那怎么办呢?大家想想办法。

  生:我们可以把下面的多余的部分去掉。

  生:把多余的地方删掉。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去掉"、"删掉"显然是不合理的,怎样表达既科学又合理呢?

  生:可以用"隐藏", 把0至100的网格线隐藏起来。

  生:还可以用"折叠".

  师:"隐藏" 、"折叠",多好的词!我们请电脑来帮忙,好吗?(多媒体动态演示图1变成图2的过程。)

  生齐:耶!

  师:图中哪里表示隐藏或折叠呢?

  生:图中歪歪扭扭的部分。

  生:图中弯弯曲曲的部分。

  师:是这样吗?(多媒体闪烁表示省略部分的折线)

  师:再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图,面对图2,你还有没有话想说?

  生:现在还不是很完美。

  生:现在虽然多余的部分去掉了,但图中表示数据的折线没有变,还是不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状况。

  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吗?那还要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每一格的间距拉大,也可以看清楚它的变化情况

  师:是这样吗?(多媒体再次演示图2变成图3的过程)

  师:现在你能从统计图里清楚地知道什么?

  生交流。

  第四层次;沟通延展

  师:看得出,大家研究的气氛更浓了,老师很想和同学们对今天的内容作进一步的研究。

  请看:小明学了折线统计图后觉得它的优点特别明显,就到商场做了个调查,并绘制了一张折线统计图。你觉得这张折线统计图合理吗?

  生自由地观察。

  师: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折线统计图是表示一种数量数据的变化,而这张统计图里有四种数量。

  生:我觉得把电视机与洗衣机连起来没有道理,同样,把冰箱与空调连起来也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不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师:那可以怎么办呢?

  生:用条形统计图。

  师:是这样的吗?

  多媒体演示由线扩展到面,再形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师:同学们,做了这道题,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

  --

  生:何时用折线统计图,何时用条形统计图?

  师:对,这个问题,咱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相关文章: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6-26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1-06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01-06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4-07

《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7-06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说课稿06-28

认识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7-03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01-11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15篇)03-10

精选折线统计图说课稿4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