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化学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第一节。这是一节课前说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及教学程序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介绍溶液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学习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当中发生的,所以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溶液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A.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2) 了解乳浊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现象;
3)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 过程和方法
1) 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 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B. 教学重点
1、 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C. 教学难点
1、 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的解释
2、 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 教法分析
溶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物质,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通过对这些物质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更加直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 教学程序
首先从学生们最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出新课溶液的形成,通过蔗糖溶于水的实验介绍溶液的概念,讲解溶液的特征和组成。通过实验介绍溶质与溶剂之间的辩证关系。再由实验引出乳浊液、乳化现象,最后介绍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板书设计
9.1 溶液的形成
一、 溶液的定义
特征:均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二、 乳浊液的定义
乳化现象
溶液的应用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恳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化学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氯气》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而且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氯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第一章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在教材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是以实验验证的方法完成的,这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提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目标分析:
卤素是一族元素,通过对氯气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联系和思考,更好的掌握整一族的元素。
知识目标: 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三.过程分析
1. 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颜色及其状态,再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在瓶后衬一张白纸,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2. 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推理验证法。引导学生由氯的原子结构分析,推测它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概括出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设问激疑:根据氯的原子结构,请学生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应该如何?如何验证?培养学生由原子结构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
2.实验验证:
(1)与金属的反应:做好两个演示实验①铜在氯气中燃烧。 ②铁在氯气中燃烧。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注意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应用第一章所学知识)。在做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教师
一面演示一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灼热铜,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活泼金属铜能与氯气反应?把产物溶于水又有什么现象?进一步加水又有什么现象呢?铁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氯气能与金属反应,那它能不能与非金属反应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与非金属的反应
做好书上的氢气与氯气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⑴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⑵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见光爆炸。特别是第二个实验,当学生听尖锐的爆鸣声时,会全班鼓掌表示祝贺!这种成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来水能不能直接用来养金鱼?为什么?通过这一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生活问题引出氯气与水的反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氯气有一定的认识,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归纳氯气的化学性质.很多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极其非金属能在氯气中燃烧,并且会写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4.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 氯气的性质为什么这么活泼?其电子结构排布?
(2)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会反应又生成什么呢?
化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设计和处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氧气和水两种自然界常见的物质之后,我们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安排。通过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为后面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金属的冶炼做了很好的铺垫。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 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的化学性质。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二、学情分析:
1、学情调查 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教材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易于接受。
2、教法和学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在体验和感受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流程
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碳的化学性质”为中心,结合我校的四步教学法将整堂课设计成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探求新知→拓展应用→反思提升
环节一: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通过学生表演自编小品引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始学习。
环节二:探求新知
碳的稳定性:首先利用图片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引入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我们把学生带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明确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当然通过这几幅古代字画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碳的可燃性:紧接着追问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是否会改变呢?顺利过渡到第二个化学性质碳的可燃性。并结合生活中吃烧烤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例和学生一起探究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并结合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探究为什么碳和氧气反应有时生成二氧化碳、有时却生成一氧化碳。得出相同的反应物由于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而服务的深刻道理。
碳的还原性:碳的还原性是本课的难点,不但还原性难理解而且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不好做。这个实验本身是演示实验,它不属于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八个实验中任何一个,所以我们没有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我们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用时短现象明显,有利于实验结束后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实验从而引出还原性这一概念。还原性这一新的概念学生刚开始接触理解不透彻,只抓住要点点到为止,我们不再进行扩展。因为以后还会学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所以仅以炼铁为例简单说明即可。
环节三:拓展应用
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所以根据本课题知识点我们设计了几个有梯度的习题对碳的化学性质加以巩固和理解,并适当延伸为下一课题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四:反思提升
在这一阶段利用本课最后几分钟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研讨,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化学,结合本课内容倡导低碳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四、板书设计
板书采用框架式呈现给大家,这样设计既清晰又简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同时,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处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化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 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 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化学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设计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环相连)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我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 “动脑想”、 “动手做”、 “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2.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
3.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
4.学法指导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情景一】新课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引入新课,先展示一段新闻:塑料奶瓶含有双酚A奶瓶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出双酚A的结构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进一步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由此引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借助对比醇的定义判断是醇还是酚,让学生学会区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软膏以及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苯酚软膏说明书。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初识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一,根据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地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物质的物理性质直接传递给学生,显然,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肤上如何处理?)
学生实验:
(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
(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
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回顾情景二,提出问题1: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放置时间过长色泽变红”, 色泽变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分析色泽变红可能是苯酚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了,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空气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设问:苯酚是与水反应而色泽变红吗?根据刚才的探究实验一,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苯酚变红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既然不是与水反应造成,那就是与氧气反应造成的,说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提出问题2: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说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二】苯酚的酸性
(1)验证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试剂: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约为1mol/L)。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约在5-6,且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后变澄清,说明苯酚显酸性。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并不显红色,学生产生了疑问,苯酚既然是酸,为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引导学生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师演示实验:向苯酚浊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现浑浊,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接着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H2CO3。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这样自然地过渡到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此时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确定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与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通过相同浓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结构简式对比分析,对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质,得出结论苯环对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实验三】苯酚的取代反应
联系前面已学的知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将浓溴水加入苯酚中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应,那么,是几元取代呢?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类比类推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三元取代。接着,我请学生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现象,并与该反应对比,哪个取代反应更容易?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苯酚更易取代,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这个事实,我从苯和苯酚的结构上对比说明,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中苯环上-OH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有了差异,加深对官能团对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影响的理解。
【探究实验四】探究苯酚的显色反应
请学生演示FeCl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此反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这也是区别于醇的另一种性质。
性质小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但其对人类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轮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情景五】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带着刚才的思考、讨论的结果再次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通过酚类废水处理的流程来运用本节课的知识。
布置作业:
1.教材P55课后习题1、2 、 3 、 4
2.家庭小实验:遇到FeCl3会变色,请查阅资料,制取蓝黑墨水。
四、说板书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 第二课时 苯酚
(一)、物理性质
1、无色、特殊气味的针状晶体;2、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易被氧化:
2、弱酸性:
3、取代反应:
4、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检验苯酚)
(三)、结构决定性质
(四)、用途
化学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三、教学难点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
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
熄灭后
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1)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3)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4)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2)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3)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
点燃]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第9页]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教学拓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
水蒸气<水蒸气
1.在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探究之前,给学生提供三条信息: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实验仪器放好,然后让学生收集“呼出的气体”。步骤如下: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教师演示,让学生根据示范收集“呼出的气体”)另外,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1)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插入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书了什么?[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3、结合实验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的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总结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每天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看来实验确实是我们探索问题的好帮手,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实验,运用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随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反思:教学拓展
化学说课稿 篇7
教材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同时;又为必修5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实质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但是在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烷烃和乙烯的知识,知道了烷烃和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在组成和结构上差异,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但是苯的结构的特殊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苯的结构和性质,难点定为苯分子的结构特征,对此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在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2、 掌握苯的分子组成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3、 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并能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阅读书本、搭建分子模型、观看影像图片等方式学习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观察、归纳、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引领学生对苯结构和性质的探究,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2、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过程:
首先,展示生活中两起有关苯污染的事故的新闻,同时对苯的用途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此一来由苯的两面性——用途和毒性,引起学生的关注。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苯。
然后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待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后,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验收: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一——苯的'物理性质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苯样品以及课本内容,能容易的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二——苯的结构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借助苯的发现过程的化学史视屏以及学生自己拼出的实物模型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讲解更加直观形象。那么如何证明苯分子中是否存在单双键交替这样的结构呢?学生通过回忆前面所讲的烯烃的性质能想到可向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对其验证,实验现象一出,自然否认了凯库勒式的科学性。苯分子实际结构中的碳碳键有何独特之处呢?学生根据课本图3-11苯分子的模型及我所提供的苯中的碳碳键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的键长关系能得出以下结论:
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C-C与C=C之间的独特的键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三——苯的化学性质
学生通过比较烷烃、烯烃、苯中碳原子之间的成建特点,能够得出苯应具有部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所具有的性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然后借助模型及FLASH动画展示
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机理,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苯还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呢?引导学生从分子组成分析得出苯属于烃,则具有烃的一般性质:能燃烧。并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引导学生从含碳量角度分析苯燃烧产生浓烈的黑烟的原因。
最后,我将对课堂进行小结并布置形成性练习。
反思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化学说课稿 篇8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课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学好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属于c级要求。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思维抽象,它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与氧化还原反应打交道。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巩固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学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能力方法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为能够辨证、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会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在一年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从知识储备上来讲,他们的化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从能力方面来看,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化学相对简单,高一一上来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的教学。因此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复习引导式、问题讨论式
五、学习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
六、教材分析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节教材主要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两部分内容。分三课时学习:
课时1:化学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3:课堂小结、训练及作业评析。
教材首先复习初中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氧、失氧)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我打算让学生自己举例复习,用时约5分钟。通过对两个反应(H2+cuo==cu+H2o,fe2o3+3co==2fe+3co2)的讨论,说明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不够全面,也不完善,从而转入到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首先以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例,从得失氧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之间的关系,并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进而将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到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有化合价升降的范围。教材在复习初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并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了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打算引导学生从钠和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分析电子得失,从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电子对偏移的情况,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同时利用穿插多媒体演示并抓住课本中的漫画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扮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如慷慨解囊、互不相让来形容电子得失和电子偏移),从而更好的突破难点。从第一部分的最后,还通过讨论,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材只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剂和还原剂下定义,并简单介绍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这里,我将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记忆口诀:“失高氧得低还”。引导学生讨论已学过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加以补充。并补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内容。
再花相当的时间进行“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如箭头的表示,得失电子的数目等)。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本节最后简介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也辩证的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等。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复习]:从复习初中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入手,进入新课。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H2+cuo=cu+H2o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讨论]:完成课本讨论(投影片打出)
[产生疑问]:从讨论结果中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究竟属于那种类型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到底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引出课题
]:今天的主要任务: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仍从反应H2+cuo=cu+H2o中化合价升降分析(前后四人一组,分析讨论,由同学展示讨论结果)。
[追问]:若没有氧的得失呢?
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提问]: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讨论、回答)
[分析]: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讨论]: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二课时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并举例说明。
[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方面的体现,并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讨论并小结]:记忆口诀
[举例]:初中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补充]: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阅读]:课本最后两节内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危害。
八、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H2+cuo==cu+H2o
得氧:H2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学说课稿 篇9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
⒈知识线:
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
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
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
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知识线和学生认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展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㈡学情分析:
⒈已知: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以知识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知识完整化
⒉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知识
⒊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需要用探究的方法重点突破的内容
⒋实验探知:采取学生做实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别
㈢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②、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③、通过探究理解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④、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认识明确其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无机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和概括有关硫酸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信息加工能力;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
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㈣教法与学法:
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⒉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的方法
①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书本,找出重点,归纳整理。
②观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全面科学地观察事物,获取有效信息。
③联想:将硫酸知识与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
④推理: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氧化还原,电离理论等观点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由表及里,揭示反应本质。
⑤对比:通过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区别;辨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⑥分类:浓硫酸属于强氧化性酸,掌握分类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浓消酸打好基础。
㈤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课件投影】:请观看硫酸的几幅图片。
xxxx北京某某大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件
20xx年深圳某女士被浓硫酸毁容。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事件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电视上某台出现的错误广告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展开课题教学。
【简要实录】:学生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引出课题,并同时带著疑问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二)复习旧课,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初中我们学过习硫酸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思考酸的通性以及稀酸为什麽具有这些性质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稀硫酸的性质的复习回顾,使学生增强求知欲,学生很想知道浓酸的化学性质,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学生活动】:教室先很安静,学生认真思考,不一会儿学生自己迅速与前后左右周围同学开始讨论,马上就有学生要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有的着急补充,学生自己整理出了稀硫酸的五个方面的性质,即酸的通性。这一活动也使我感觉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二、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设计自主学习导向性信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2、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上有何现象?
问题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价态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的特别的风光。H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对于硫酸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此时求知欲刚被激发起来,所以当我要求看书时,学生很认真的看书,教室一点声音也没有,从表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很想自己在书中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眼,动脑,开始思索,探求,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启发大胆放手实验。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一浓硫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烧杯、培养皿、浓硫酸、稀硫酸、热水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燥的空烧杯,罩在热水上,充满水蒸气
2、把充满水蒸气的烧杯分别倒扣在装有浓硫酸、稀硫酸的培养皿上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二浓硫酸与胆矾
【实验器材】:培养皿、玻璃棒、药匙、胆矾、浓硫酸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中加入一些胆矾。
2、加入少许浓硫酸,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实验,感悟:化学从实验中来,化学离不开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动手整理实验结论。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课件投影】:
问题:
1、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2、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激疑。回忆对比旧知识,明确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简要实录1】: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归纳出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这样,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好多同学要求说说自己的观点。
张国宝同学:因为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陈辉同学: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认为应有脱水性。
【简要实录2】:学生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支持张国宝的观点,小部分支持陈辉的观点,学生开始强烈的需要知道哪个结论正确。教师相机引导,谁对谁错,科学才有说服力,继续实验,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急于动手操作。【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三“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亲身实验,以体验为基础,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完成结论,享受求知后的乐趣。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黑面包”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实验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
2、有大量气体冒出;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学生活动】:
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2、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学生疑问】: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如同一个“黑面包”,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什么?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实验内容】: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四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品红溶液、铜丝、单孔塞
【实验步骤】:
1、按教科书上的图组装仪器
2、加热大试管底部
3、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激活旧知识。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
【教师提问】:
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三分钟,然后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展开充分讨论。由于同学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组内成员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都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思维活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学生归纳整理出以下内容。
1、加热能反应。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加热溶液又呈红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
3、高敏同学上黑板写出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讨论出:稀硫酸的弱氧化性表现在它电离的H+,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上。
【学生活动】: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设计意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增强协作精神。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要及时做出反馈,调控好讨论的方向。
【教师引导】:回忆“黑面包”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后呼应,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学会辩证的认识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现象和化合价升降理论推理、思考并回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同时有水生成。
【学生活动】:浓硫酸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
c+2H2so4(浓)co2↑+2so2↑+2H2o
【教师小结】:总结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重点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投影展示】:给出探究引新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学习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中间指导。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课下研究性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思考提升,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化学说课稿06-14
化学《钠》说课稿12-07
《化学键》化学说课稿03-14
《化学平衡》化学说课稿11-22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03-13
化学《水组成》说课稿03-12
化学键说课稿03-12
化学式说课稿07-06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06-26
化学元素说课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