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2-01-27 22:59: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史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它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 为什么会出现诸侯间的争霸斗争呢?投影资料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归纳教师强调:诸侯本是周王分封的,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但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落,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但周王依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政治影响不容忽视;而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 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展开斗争。由此可见:诸侯争霸的性质应是奴隶主阶级的掠夺战争。

  投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画像。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

  有人说"春秋时代诸侯国连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应予否定",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教师条理:不同意上述观点;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加速新旧制度更替。

  过渡:春秋争霸中的五位霸主是先后相继的,战国时期的情况怎样呢?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我们共同学习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这段历史,了解了争霸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了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奴隶制走向衰落、封建制的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板书设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争霸的背景: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⑴齐桓公称霸:

  ①原因: 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有渔盐之利;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的策略

  ②方式:公元前7世纪中期会盟诸侯

  ⑵晋楚争霸:

  ①原因: 其有丰富的阅历和政治经验;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富国强兵的系列改革措施;战争中策略的成功运用。

  ②方式:公元前7世纪后期凭借军事胜利确立霸主地位③楚庄王成就霸业:公元前6世纪初

  ⑶吴越争霸:

  ⑷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重用人才;

  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⒈背景:战国初年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此格局。

  ⒉过程:①魏齐争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秦国独霸:长平之战⒊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北方的民族汇聚》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2课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而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内迁的少数民族;了解北魏孝文帝的内容及影响;评价孝文帝改革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评价孝文帝孝文帝改革,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理解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认识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也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孝文帝改革

  二、说学情

  学生已学习了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对民族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而且初一的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并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没有形成,而且由于受到固有的思维的影响,未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因此,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节课评价秦始皇的方法,在教师提供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读、讲、议、练”的综合教学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给以鼓励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四、说学法

  史料研习法:教师提供史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地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通过阅读图书或者上网的方式了解孝文帝的生平

  依据:让学生对孝文帝和孝文帝改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迁带来什么影响?

  (2)北人南迁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方法缓解这种危机?

  依据: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电脑展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课本P113—P114的内容,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2)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3)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哪里?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的时候,与中原汉族人民不仅会出现冲突的情况,还会出现民族汇聚,而且民族汇聚逐渐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为下一子目内容的学习提供背景。

  依据:本内容是课文的小字部分,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和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改革的背景

  教师以讲授法的形式简单介绍北魏统一北方的情况,为孝文帝改革提供背景。同时电脑展示孝文帝的图片及简介,并让学生讲一两个孝文帝的故事。

  依据:让学生在故事中领略孝文帝的精神品质,为后来评价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以讲故事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改革的措施

  展示《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孝文帝改革的.艰难性,感受孝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资治通鉴》的选段和图片《汉服佣》、《胡服俑》,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讨论并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依据:培养学生史料研读的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3)影响

  引导学生辩论:孝文帝改革有没有起到作用?他的改革究竟是利还是是弊?

  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孝文帝改革虽然使鲜卑族消失,但他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依据:以辩论赛的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突破难点。

  (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深化主题。

历史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空前繁盛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在隋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使学生对“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和盛世全貌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在隋唐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元盛世》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开元之治”,盛世经济的繁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盛唐民族、对外交往和科技文化。

  2、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的新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课前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 进行信息加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片、史料展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本课重点及处理: “盛世经济的繁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盛唐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利用课本导读框中杜甫诗《忆惜》,让学生朗读后,依据诗句内容分析开元盛世的社会情景,利用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归纳盛唐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并利用图片资料直观感受。

  4.本课难点及突破:对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的理解: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学生对直观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点,我分别展示出:曲辕犁和直辕犁对比简图、筒车与翻车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这两种农具的先进性,从而突破难点。

  二、说学生:

  我所讲的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我所讲的内容偏重经济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三、说教法

  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导读法、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采用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多种学习方法。一方面要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五、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围绕开元年间政治、经济两个中心,设计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课《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你对上一节内容中哪一个历史人物最感兴趣,为什么?这样可通过复习上一节内容,引发学生兴趣,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与老师产生共鸣,一起进入学习本课内容的氛围中。

  (导入)用杜甫诗《忆昔》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对开元时期的特点有所了解,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社会繁盛到何等景象?导入新课

  一、开元之治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设问: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讨论时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归纳问题,注意条例清楚,语言精练。并穿插: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考核县令、捕蝗图,说明唐玄宗励精图治。

  2、玄宗与太宗统治时期有哪些相同地方?列表对比,前后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其中补充扩展,增加生动性。通过比较,概括玄宗改革政策影响: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盛世经济的繁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盛唐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1、利用课本导读框中杜甫诗《忆惜》,让学生朗读后,依据诗句内容分析开元盛世的社会情景,让学生处理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处理史料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信息加工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课本谈谈唐朝经济盛世景象的表现?学生讨论时教师依然指导学生怎样归纳问题,注意条例清楚,语言精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 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学生对直观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点,我分别展示出:曲辕犁与直辕犁对比简图、筒车与翻车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这两种农具的先进性,从而突破难点。

  4、在手工业方面,通过展示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再提供一些唐三彩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一下唐代陶瓷业的成就;这样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商业的繁荣: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繁盛来体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想象体会长安城的繁盛,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通过以上政治、经济情况归纳,自然而然地推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即 “开元盛世”。

  三、指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价唐玄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唐玄宗的前期有了认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内容,通过对唐玄宗前后期的对比对唐玄宗进行评价。学生讨论后先请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其他同学补充,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小结:

  应掌握一、二、三、四,即:

  一个历史人物——唐玄宗

  二个历史概念——“开元之治”、“开元盛世”

  三个方面成就——农业“三新”:新工具、新品种、新技术

  手工业“二行”:丝织、陶瓷

  商业“一市”:长安

  四个世界之最——①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②陶器新品唐三彩

  ③最大最繁华都城长安

  ④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这样就将本课的知识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记忆。

  习题练习:(媒体展示)习题的设计在重视两基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梯度,既照顾了一般学生,有兼顾到好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板字设计:

  开元之治 改革措施

  影响——开元之治

  开 修建水利工程

  元 农业 方面 农耕技术提高、蔬菜品种增加

  盛 农业工具的改进与创新::辕犁、筒车

  世 盛世经济的繁荣 手工业方面 丝织业

  陶瓷业

  商 业:

  评价唐玄宗

  板书设计为知识树框架,这样使学生有参差,有结构的掌握本课知识框架,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

历史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七年级历史导言课,下面我从6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概述:

  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导言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今后历史课学习指明方向和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导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了解历史的包罗万象,增强探究历史的欲望。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鉴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足,学生能和教师提供的历史素材产生共鸣是比较困难的;)

  四、说教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元素或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问题引领,逐渐深入

  2点拨法——促进联想,拓展思路

  3讲授法——总结提升,减少盲目

  五、说学法: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倾听和争辩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分为三个板块:1、什么是历史?2、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3、怎样学历史?

  导入:

  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并将姓名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个“隋”字念什么?”,“它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吗?”“你的姓氏和中国历史有关系吗?”“如果有姓秦和姓唐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

  这样设计的目的,第一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轻松的气氛。第二是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就有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对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我设计了4个活动:

  ①第一个活动:小组大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事件,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的历史事件多。

  使用“舜耕路、舜耕山庄”的图片,因为:第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第二了解舜这位历史名人的历史。

  后面的4组图片,秦朝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学生不可不知道。

  ②第二个活动:我来讲故事,让学生讲一讲所知道的名人的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使用的图片,有文人,使者,有民族英雄,有伟大领袖。选取这些历史名人的原因:

  一是我翻看了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二是这些名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品质,是学生崇拜,学习的榜样。

  ③第三个活动:考古大发现,让学生做一做考古学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用的是这4张图片,这4张图片能够反映我国青铜业、丝织业和陶瓷业的最高水平。学生可能不全认识,通过猜测、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其中,三国时期的青瓷方格盒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和我们今天的快餐盒很相似。

  ④第四个活动:一起去游览,通过做导游,编写导游词,来了解古代辉煌的建筑、艺术成就。使用的这些遗址遗迹,第一学生通过电视、书本等方式很熟悉,或者亲身游览过。第二这些遗址能代表古代建筑、雕塑的高水平,

  通过这4个活动,能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上的人、事、物。从而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连续的记录。或者说是连续的记录了人类的活动。它有两个特点,时间上讲的是过去的一切,内容上丰富,包罗万象。

  (二)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用了一组视频,两组图片。

  一组视频:是准备了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个历史故事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可分为两类:一是知道了成语故事的由来,二是从中学到了一定的道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价值:增长知识、启迪思想

  两组图片中其中一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设计了一个小组内的活动:考考你,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因为四大发明是学生熟知的古代科技,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发明,所以通过齐声朗读培根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骄傲自豪情感,培养爱国精神。

  另外一组图片是反映近代侵华战争的图片,通过活动:讲述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让学生讲一讲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使用这几幅图片的目的是给学生视觉的震撼。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数字,能够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责任,保卫祖国,振兴中华。

  (三)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课

  这个部分,主要是给学生提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关于学习历史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一点点的渗透,所以没有介绍。

  (四)课后延伸

  试着书写自己自出生以来的历史并加以点评、说明。在黑板报上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一下大家的历史。

  提示:按时间顺序,记录下你人生中发生的大事或者对你影响大的事情,并加以说明。

历史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板书

  一、说教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2课。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本课的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三、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四、说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现在就对这一课进行说课

  1、新课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先给同学们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根据故事和自己了解的史实,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燕太子丹为什么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2)刺杀失败后秦王嬴政什么时候灭了燕国,什么时候统一天下?

  总结学生的回答,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3)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历史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节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 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教法

  历史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教授,所以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 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

  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 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 自主获取信息 。 知识积累较少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 的故事导入。该故事紧扣本课内容,可以实现有效导入,同时因为故事本身趣味性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附故事: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坏事。人,有好人坏人,任用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朝中大臣之间有爱有憎。往往对他爱的人,只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在笏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

  然后通过设计过渡语: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1、通过设计问题:①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②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让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教师板书概括)

  2、让学生发问,师解疑释难。

  (二)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 然后 (一) 唐太宗 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 唐朝有个武则天, 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 引出“盛世”到开元。

  ▲说板书设计:一、隋亡唐兴

  1.隋炀帝的暴政 2.李渊建唐代隋(618年) 3.李世民登基(626年)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

  (二)“贞观之治”的原因:

  以隋为鉴,以民为本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4.精兵简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历史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节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4、教学难点: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

  【依据】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说教法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三、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所以,

  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课件演示,增加历史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

  课件演示:《武则天》的影视剧照

  师:“影视剧里的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所熟悉的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并指导。

  4、引导学生概括武则天的政绩: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5、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由此进入第二目的学习。

  二、贞观之治

  1、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

  (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 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通过历史故事,学生明白“成有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见贤思齐: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述:唐太宗以其气度赢得贤才谏臣的支持,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生活中,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4、治世局面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5、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开明的政策外,还有哪些原因?

  (设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学生学习唐朝历史作铺垫。)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师:正是唐太宗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才使得唐朝开始富强,你

  是如何来看待唐太宗的统治呢?

  三、试评价唐太宗的统治。

  提出问题1:“通过学习,唐太宗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教师小结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武则天统治时期,仍然继续唐太宗的政策,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五、课后探究

  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主要人物放在了唐太宗身上,对武则天的学习与探究相对不多,无法满足学生对武则天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课后布置一道探究题给学生。

  1、出示图片:无字碑。武则天留了一块无字碑给后人,她认为她的千秋功过应由后人评说,你怎么看?

  七、板书设计

  一、女皇武则天

  1、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原因:(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二、贞观之治

  1、原因:(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3)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4)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

  2、内容: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3、影响: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历史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中学历史说课稿(三)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体现中国古代两种社会现象:战争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所以争霸战争的性质有着根本区别,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则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

  2、 本课具体内容及大纲的要求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明显的显现为前后衔接的两大块。第一块是春秋战国纷争,内容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期争霸的背景、目的、概况及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第二大块是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出现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能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战争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客观辨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4、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割据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标:①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

  ②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

  (3)情感目标: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③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④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1)本节课易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2)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3)采用纲要信号法,以结构式的板书,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4)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法,根据提纲研读教材,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偿

  引导学生回顾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和瓦解过程,并对学习本课知识进行知识测评及补偿,同时又为学习本课做好铺垫,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二)思维引导

  1、分析标题,确定主题

  从分析标题中,可得出本课的两个主题:战争和民族融合

  2、总结线索,明确任务

  (1)春秋战国纷争:背景→目的→概况→评价

  (2)民族融合:周边少数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认定目标:

  学习具体内容之前,集中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认;具体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纲;教学小结时回扣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四)过程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诸侯争霸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1、齐国管仲改革与齐国经济发展、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强化经济决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

  2、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不同阶级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

  (以下"教师"简称"师")

  (一、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

  (3)"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一种旧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种新制度(封建制)的诞生。请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多媒体展示春秋列国形式图)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

  (1)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

  (2)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

  (3)管仲改革与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

  (4)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5)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学生简述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的情况。并回答(3)(4)(5)问。

  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材料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做出正确评价。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

  (2)列宁的话适合于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师:经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到战国时,诸侯国因为数不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晋、秦几个大国。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教师可演示三家分晋图,知道学生读图,了解七雄是从春秋列国演变而来的,并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和国都。)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割据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让学生简要了解战国兼并战争这段历史脉络。)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设问: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其结果如何?你了解"将相和"的故事吗?说说"纸上谈兵"的典故。让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师: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作用)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大业,将非秦莫属。

  (五)释疑解难与能力培养

  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2、综合训练题(略)

  四、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线索清楚,简洁明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背景

  目的

  春秋争霸 概况

  评价 背景

  促进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战国兼并 经过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