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27 23:41: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化学说课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化学说课稿集合八篇

化学说课稿 篇1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应用,它侧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应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课题的学习还能为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年龄、心理特征,我确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顺序,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以及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判断教学重、难点,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要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日常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索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实验探索为主线能让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还能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边总结。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穿插,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优化课堂,课堂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三、学法分析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

  结法。化学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做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加强,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总结归纳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导语:在现代的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中,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你知道为什么吗?

  以科学事例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预示着本课题的重点。

  (2)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结合课件展示,回顾学过的铁、镁与氧气的反应,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它们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设置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追问】:如果把金和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排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这样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可以及时的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②、金属与酸的反应

  【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稀盐酸,再依次加入铜、铁、锌、镁,观察实验的现象,特别强调的是加入的顺序(铜、铁、锌、镁)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就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是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设置讨论】:大家想想如果要在实验室制备氢气,你认为选用哪种金属最好?

  这样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置讨论】:由实验(1)可知Al的活动性比Cu强,结合实验(2)、(3)能否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呢?

  设计意图:给出一定的线索为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学习化学性质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突出了重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以及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的真实结论,进而给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

  ④、置换反应

  【课件展示】: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以课件展示回顾相关化学方程式,突出规律性、直观性,便于学生观察、总结置换反应的定义,自己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3)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提问】: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何疑问?

  这样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说出心中的困惑,拓展了思维。

  (4)作业

  必做题:P14 4、5

  选做题:P14 7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这点恰好符合《教育学》中提到的“因材施教”的原理。

化学说课稿 篇2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一。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⑵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⑴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⑵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⑶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⑵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⑶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⑷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水槽、塑料瓶、红磷、水、火柴,蜡烛、木条、注射器、石灰水。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

  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空由什么物质组成?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化学说课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下面进入整节课过程说明。

  通过图片和ppt的复习,巩固基础,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并且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用完整规范的语言来说明,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之前一系列性质实验的演示,学生都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知道如何得到一瓶氧气。

  这种条件下,以生活中实例介绍两种生成氧气的方法,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介绍,为一起选择做铺垫。

  在进行反应物介绍时候,就可以带出仪器选择方法了。对比两种反应物状态:一种固体,一种液体和反应条件:一种加热,一种不加热,得到两套发生装置。注意让学生观察他们搭建的仪器和ppt上的有什么不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并在此解释一下棉花的作用。

  在复习氧气密度和溶解性之后,根据氧气性质特点,密度比空气大,利用物理上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好理解氧气应该沉在空气下方,空气从上方跑走,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因为此前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比较的实验中已经介绍并亲身尝试过,所以难度也不大。

  在介绍完向上排空气法,可以马上追问学生,利用此种收集方法,你们怎么能观察到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并结合之前学习的氧气助燃性,由此引出验满的操作。

  以上内容完成后,本节课重点部分已经可以算介绍完了,之后就是对制取气体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详细解读,学生进行语言表述训练。

化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今天我们来认识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分组 ①观察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②把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观察其物理性质、表面的氧化膜。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金属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那么对金属钠进行加热又将如何?

  钠的燃烧。

  描述实验现象

  生成物是氧化钠吗?

  不是,生成物呈浅黄色,而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2Na + O2 Δ Na2O2

  淡黄色固体

  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潜水艇供氧剂。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 4Na2CO3 + O2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要求学生写出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氧化剂、还原剂)

  初中我们学习过铝在氧气中的燃烧,若铝在空气中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呢?

  2、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铝的熔点为665℃,氧化铝的熔点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的保存及其物理性质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加热 2Na + O2 Δ Na2O2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钠、铝、铁、铜与氧气的反应

化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就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教学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展示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CO2是化合物中氧化物的典型代表,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此前学生已学了氧气及碳单质的知识,CO2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质的认识由单质深入到化合物,对今后继续学习其他化合物知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CO2作为学习素材,通过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使学生既能学习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初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又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CO2性质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和片面,因此学生之间需要合作,互动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

  学法指导:主要体现了三个字“疑”、“探”、“用”。

  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或疑惑。

  探:通过学生自探,同桌合探,小组互探及师生共探等多边互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知识,师生、生生间协作互动、平等对话。

  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视频、ppt课件)及传统教学媒体(实验、黑板等)与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1.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设计创意:

  (1)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情景、问题、探究的顺序学习,以学生活动为逻辑主线,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简单改进教材中的实验,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明显。

  根据上述教学理念,我设计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景激趣,明确目标。即导入新课(2分钟)

  首先用图片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有哪些用途?通过情景导入和设置问题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后,再及时提出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思维积极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此环节用时虽短,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第二个环节:互动探究,合作释疑。即新课教学(28分钟)

  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的.认识是本节课的核心,采用三种方式进行。

  1.自学课本,初步感知。让学生课前先自学课本第117-120页,并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CO2,课堂上再让学生观察正放在桌子上的一瓶CO2,然后自己归纳总结出CO2的物理性质,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2.实验探究,深化认识。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与水反应的学习,是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来验证其猜想。

  探究一:首先演示实验和补充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它是否能支持燃烧。然后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后教师再演示,因为这一实验若按教材操作,成功率不高,甚至出现相反的现象,因此我用一个玻璃杯,然后把二氧化碳从背蜡烛的一面缓缓倒入,实验这样改进后,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成功率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水一样倾倒,并再次证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二:CO2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设计用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来突破。我把教材中实验设计为师生合作分组实验,首先由教师演示稀醋酸、盐酸、硫酸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实验,认识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规律的后,让学生往前面CO2溶解性实验后的矿泉水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变色,是什么使它变色?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猜想,这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做出以下三种合理假设:假设一:水使石蕊变色;假设二:CO2使石蕊变色;假设三:CO2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色。然后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间汇报交流、评价改进实验方案后依据方案分组进行探究,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后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最后教师取出探究假设三这组实验瓶中的纸花,用酒精灯烘干,向学生展示前后实验中用到的五朵小花,对比观察它们颜色的变化,师生共同收集证据,证明是假设三成立,得出是C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的结论,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讨论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上述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基本理念。

  探究三:将雪碧碳酸饮料振荡后打开瓶盖,观察到冒出很多气泡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CO2?CO2如何检验?从而明确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得出CO2检验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碳酸饮料来探究物质的性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介绍完二氧化碳的用途后,我又展开对二氧化碳的另一面的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再利用课件模拟灯火实验,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安全教育。在教学中我用两段视频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以及国际上对温室效应的处理措施,和个人应该如何做,让学生的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联系性质,了解用途。CO2的性质学习完毕后,引导学生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学习方法,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自己说说二氧化碳的用途,说不完整的,再由多媒体展示,以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化学走进生活。

  第三个环节:当堂练习,评价反馈。(8分钟)

  我设计了基础题,巩固题,提升题三个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当堂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然后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评价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第四个环节:总结反刍,发展能力(5分钟)

  课堂练习反馈后,我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再进行补充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又便于学生课后记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课后实践,拓展思维(2分钟)

  让学生课后通过图书、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查找资料,撰写一篇关于CO2气体的功与过的小论文,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小卡片,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通过开放性、实践性的课外活动,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促进学生将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关键突出,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便于课后进行复习和记忆。

  二氧化碳(CO2)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2、不能供给呼吸

  3、CO2 + H2O = H2CO3(不稳定) 制碳酸饮料

  4、CO2 + Ca(OH)2 = CaCO3↓ + H2O 检验CO2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课堂生成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思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最后,我用陶行知所说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说课,教师应当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他们,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所以,我力求使和化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想象探究的蓝天,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晴空。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化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此次授课内容为教材第二单元课题二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结合课堂教学与我课后的思考,在此跟大家交流汇报。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

  (2)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铁丝、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化学中对比的方法,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5.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的助燃性。(2)准确完整地描述实验现象。

  下面我具体来谈一下我对目标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绪言中提到: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本节中的氧气,就是学生第一次详细认识其性质、变化规律、用途及制法的具体物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关注反应中的现象与变化前后的物质,同时又会升华实验得出结论,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敲开了一扇门。

  (2)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习氧气,学生依据生活经验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教材中安排了几种燃烧现象比较明显,包含金属和非金属类型的物质——碳、硫、铁。旨在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分析,认识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因此,教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看,如何说,如何记就成为本节课需掌握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铁丝、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三学生初学化学,学习的驱动力还是主要在“兴趣”上,学生们渴望能最近距离地看化学实验,喜欢追寻化学在生活中的身影,喜欢尽情交流与发言,本节课堂上,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对本节课实验现象的观察,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录,而是要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引导学生在看到现象后立刻引发“为什么?是什么?”的思考。

  (2)学习化学实验中对比的方法,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从第一单元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开始,对比探究的实验方法已经出现,本节课中,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受热燃烧的对比更充分证明了氧气的助燃性,对今后其他物质的研究也打下了基础。从具体的物质燃烧结论来归纳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本节授课内容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我运用了“四互动”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学生“答疑”;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提示”,学生“动手”。教师引导启发,讲授新知,实验演示;学生交流表述,实验探究,思考总结。再辅以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在静也思考,动也思考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①情景导入②解答困惑③总结提炼。具体来说明一下。

  环节一:情景导入。本节课的.几位主角---氧气,木炭,硫、铁,小木条。教材中设计这几种物质,考虑到它们可以代表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别,但这是初三的学生所不了解的。我就冥思苦想如何能找到生活中很熟悉的情景能将几种物质串联起来,于是我想到了烧烤,用于做燃料的木炭,串羊肉的铁钎子,偶然发生的意外硫磺皂,再配以大家喜欢看的“爸爸去哪儿的”背景素材,在课的开始就设下了几个疑团,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自己把这几个疑问提出来,我及时把它们记录在副板书的位置上。这样做既在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本节课的情景主线“解决女孩在烧烤中遇到的困惑”这条主线牵了出来。

  环节二:解决困惑,氧气的化学性质显现。如果说碳、硫、铁三种物质是串联在一起的小灯泡的话,那氧气就是连接其中的导线。

  首先,解答第一个困惑:木炭不好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说出可以快速点燃木炭的方法,他们的答案有:用扇子扇、多鼓入氧气,还有诸如加固态酒精、汽油等答案。在肯定学生的想法之后,我顺势总结:给木炭更多的氧气,就能使其快速燃烧。再温馨提示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之后,小组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老师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组内合作交流,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实验结束后,请一组同学汇报现象。表观现象描述完毕,我指出木炭燃烧是其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那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如何检验?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每一组学生经过商量琢磨,开始用手中现有的试剂进行实验,最后请一位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变浑浊的石灰水。在此环节中,每位同学都感觉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落实了目标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铁丝与硫燃烧的实验略显复杂,故均为教师演示实验。

  在解答困惑二:铁能燃烧么?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在空气中试图去引燃螺旋状的铁丝,学生看的很清楚,铁丝并未燃烧,那我立刻导出疑问:铁丝在空气中看来不能燃烧,那可以试试将铁丝放入。。。学生立刻迁移想到:氧气中。紧接着完成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火星四射的剧烈现象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请学生描述现象,走近学生,让他们观察变短的铁丝末端悬挂的黑色小球,将生成物四氧化三铁引出并做简单介绍:四氧化三铁受高温融化,易掉落于瓶底。为学生讨论下一个问题打开思路。集气瓶底部水或细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实在铁丝燃烧的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止这一个,之所以我设置该问题的原因是:一,水或细沙与生成物四氧化三铁有关,强调产物;二,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进行化学实验要严谨,需要考虑周全,保护好仪器,节约药品,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解答困惑三:跌入火中的硫磺皂。硫燃烧的实验装置我略作改进,用加热的玻璃棒引燃硫粉,并用小气球将装置密闭。老师演示后请学生对比说出现象,虽然这个实验中学生并未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但我感觉这种设计渗透了环保意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真谛。实验中我请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和老师共同完成实验,体现师生互助与公平平等。

  在解答三个困惑的过程中,一直在展示实验,传达给学生“实验是进行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物质性质研究的重要方法”,落实了目标中的(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通过边看边记,学生应该对现象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三组实验进行完毕,引导学生思考:氧气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什么?立刻有学生回答:带火星的小木条。因为时间关系,教师演示该操作,将氧气的检验方法呈现出来。

  环节三:总结提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亲近感又多了一些,更直观地认识到了氧气的助燃性,但有一个提升的问题还没有落实:结合刚才看到的对比实验,回答为什么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会有所不同?启发学生思考该问题,最终得出“氧气含量”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个原因,就此体会了氧气相对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来说,化学性质较活泼。落实了目标(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从抽象的氧气的助燃性到具体的实验现象,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有了初步的会迁移,会归纳的化学思维。

  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1、情景的选择比较贴近生活,情景中问题的提出也比较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2.本节课实验占主体地位,课前大量的实验准备,能让学生做的尽量交给他们,教师演示尽量清晰明了。

  本节课的不足:

  1、情景中的硫磺皂略显突兀。

  2.硫燃烧实验装置中,空气中硫的燃烧现象极不明显,需要后期进一步改进。

  3.课堂上一些问题的设置不太明朗,引导性不够。比如请同学们想办法来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某些学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经过钻研教材及目标,精心备课,请教其他老师听寻意见和建议,再到以最佳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课下反思得失,我感觉自己收获颇丰,今后对教学的思考会更加深刻。“讲台亮于舞台”,作为教师,把最精华,最精彩的课堂交给学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化学说课稿 篇7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如何识别酸和碱。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因此,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及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在内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课前背景资料的准备:

  学生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去准备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

  2.搜集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知识。

  教师准备

  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媒体材料,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先展示一瓶白醋,接着再展示一块肥皂,让学生说出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答:白醋有酸味,肥皂有滑腻感。然后让学生说出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还有那些,如何识别它们?学生各述己见,有的说尝味道,有的说用手触摸一下。还有的说碳酸能使石蕊变红,现在也应该加入石蕊。教师用媒体展示牵牛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思考牵牛花变色的原因。接着提出问题:“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但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为酸或碱,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的呢?

  从实物到资料,从生活到化学,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同时给学生一种震撼,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渴求,以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识别酸和碱?

  让学生将准备好的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得出识别酸和碱的方法。再通过小组间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不同。这样通过观察实验直观了解,再到查阅资料丰富见闻,学生便总结出的识别酸和碱的方法:即用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再接着设问: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识别酸和碱的成功探究为酸和碱的本质区别的探究增大了内驱力,学生们兴致勃勃。教师可提供盐酸、醋酸、熟石灰、氢氧化钠、食盐的化学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说说看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学生进行交流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参与进去,形成了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共识:酸溶液中都有H+,碱溶液里都有OH- ,由于它们的存在,使酸和碱分别具有各自的通性。

  然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牵牛花可变换不同的颜色,能否用它来制作酸碱指示剂,请说出制作方法,有没有其他植物也可用来制作酸碱指示剂?在展示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是否实用、经济等角度上自我评价和反思,形式上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的品质,为将来参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突破。

  (四)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我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而且教师随时让学生把自己感受至深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其珍藏一生的积淀。

  然后教师设计一个挑战自我的题目:酸雨是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现象,主要是大气被污染,工业废气等有害物质SO2、NO2 ,进入大气形成。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为SO2排放大国,也是酸雨的受害国。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大片的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破坏水生态环境使水中没有任何生物活动,还能加速建筑物、文物的腐蚀和风化过程等。枣庄作为“煤城”,煤炭被广泛应用,调查一下各用煤单位有没有采取一些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思考如何知道枣庄是否也遭受酸雨的危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经验,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展现了科学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验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化学说课稿 篇8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位于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主要涉及用焓变与熵变作为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给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判定式,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由于焓变和熵变对高中生来说属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因此教科书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适度把握,并在编排顺序上做了相应考虑,将本节课题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吸纳到原有认知框架中,教科书设计的实例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然而教科书在本节中没有设计编写相应的实验,学生难以利用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促进相应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从本学科纵向维度上看,学生学习本课题时,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焓变等有关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对化学反应从能量、速率、限度等维度研究的思想。本课题联系以上知识,提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维度——方向(自发与非自发)问题,并利用焓变判据和熵变判据综合对化学反应的自发做出判断。由于熵及“熵增原理”内容较抽象、陌生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体现“熵增原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认知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熵变和熵增做出一般性地常规探讨,并且创造了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空间。

  在科学方法的学习上,作为高二理科生,对常见的科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体验。为了延伸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以及科学方法的学习,本课题的科学探究中引入“证明法”与“证伪法”,在交替使用二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中的“证明”与“证伪”方法及其对结果作出相应合理正确的解释。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低碳生活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本课题通过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相关认知与情感,强化了从基本化学原理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H<0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唯一标志。

  2、知道△s>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唯一标志。

  3、知道化学反应的是否自发同时取决于△H和△s两个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化学实验”与“角色扮演”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观察、描述、分析、推理和判断现象与结论。

  2、了解科学探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证伪”和“证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形成从科学原理的角度认识身边事物和变化的世界观。

  2、基于“熵增原理”的类比,体验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本课题教学实施中的主体部分,结合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化学选修4教科书为蓝本,本着“源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用教科书教”的原则,选择主要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即化学反应是否自发)认识的缺乏,教学设计中引入一些物理变化的过程来帮助学生联想和构建关于自发过程的`典型特征,结合焓变与熵变从实验探究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是否自发的影响因素。在探究焓变和熵变因素的影响过程中引入“证明”与“证伪”的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科学探究的手段。最后,结合“熵增原理”与“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结合当下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实现在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演示法:视频建立感性认知

  2、讨论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设

  3、探究法:实验证明或证伪

  4、讨论法:得出探究结论

  利用推理和归纳的分析方法,结合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了解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熵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演示法:活动建立感性认知

  2、讲授法:介绍熵变概念

  3、讨论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设

  4、探究法:实验证明或证伪

  5、讨论法:得出探究结论

  利用归纳和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利用常见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学习熵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熵变与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

  1、活动体验法:角色扮演

  2、讨论法: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或的必要性

  从体验活动中感受熵增原理的简单应用,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

  【教学流程】

  1情境体验、引入课题

  由生活常识引入自发与非自发过程(视频播放:破镜重圆、覆水难收)

  2认识概念、明确任务

  自发过程的定义,学习任务: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自发过程的特征

  3体验活动、引发思考(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影响)

  水从高处自发流向低处的过程中什么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4探究一: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4、1引出探究、建立假设

  探究一:能量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假设一:化学变化的自发过程应表现为放出能量,即:△H<0

  4、2方法引导、证明证伪

  问题:如何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方法引导一:证明:科学研究中,要证明一个假设成立,就是证明凡符合假设的所有情况都能得出结论。(一般为穷举法)

  证明:例举大量支持假设的实例(4—5个)

  结论:假设一可以成立吗?(设计之初是希望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进而通过产生冲突引出“证伪法”,但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力很强,通过独立思辩做出了否定回答,认为举出反例即可推翻假设,即直接可将“证伪法”引出。)

  方法引导二:更能体现科学本质特征的方法:“证伪”

  证伪:要证明一个假设不成立,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证伪探究:利用所给试剂Ba(oH)2(s)、NH4cl(s)设计一个实验证伪假设一。

  4、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汇报结果

  探究结论

  “证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并不是必须表现为放出能量,即△H<0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唯一标志。

  “证明”实验说明:虽然很多实例支持了假设,但不能为假设的成立提供的确凿证据。同时,证明的过程其实是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即△H<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

  5体验活动、引发思考(熵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影响)

  火柴棒的散落

  6概念支架、例举经验

  介绍熵及熵增原理,举出常见的“熵增原理”的实例

  7探究二:熵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7、1引出探究、建立假设

  探究二:混乱程度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假设二:化学变化的自发过程应表现为混乱度增加,即:△s>0

  7、2头脑风暴、自主探究

  任选证明实验或证伪实验

  试剂:cacl2(aq)、H2so4(aq)、Na2co3(aq)

  书写化学反应式并说出证明或证伪的理由。

  7、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探究结论

  “证明”实验说明:△s>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

  “证伪”实验说明:△s>0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唯一标志

  8演示实验、整合结论

  热冰实验

  整合结论:

  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同时受△s和△H的影响。

  △s>0与△H<0都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

  二者因素影响趋势相同时:

  △s>0、△H<0,反应自发;

  △s<0、△h>0,反应非自反;

  二者因素影响趋势不同时:

  反应是否自发取决于△s和△H哪种影响更大

  9体验活动、拓展思考

  熵与环境保护

  体验活动:混乱的制造者与整理者

  拓展思考: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所耗费……

  1、从“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的选择。

  2、从“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收集比起来,何者难度更大,思考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

  【板书设计】

  化学世界中的自发过程

  一、焓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二、熵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结论:

  △s>0、△H<0,反应自发;

  △s<0、△h>0,反应非自反;

  【教学反思】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基本认识,能够了解熵变及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课堂体验活动,学生深刻感受到熵增原理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通过“证明”和“证伪”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认识科学本质特征。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如何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课标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与组织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与教学环境做出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