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1-29 18:40: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音乐说课稿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音乐说课稿汇编五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中小学音乐课说课稿:《在暑假里》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暑假里》,是二年级最后一单元的第一部分。通过开展学唱歌曲,创编歌词等音乐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暑假生活的打算,同时也听听别人的安排,以达到对学生的暑假生活给予正确引导的目的。

  二、说目标

  1、能流利的演唱歌曲《在暑假里》。

  2、能根据自己的设想,积极地创编歌词,且大胆地表现出来。

  3、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学习音乐的兴趣,增进群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演唱歌曲《在暑假里》。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及歌曲中六度、八度大跳,音准的把握。

  五、教学准备

  彩色乐谱、钢琴、打击乐等教学工具。

  六、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这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首先播放一段蛐蛐、青蛙叫的录音,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随后运用谈话法引出“在暑假里”这一课题。

  2、按节奏读歌词

  老师现有节奏的念问题(问题就是歌词)引导学生按节奏回答,然后用“音乐小天使”的想法引出歌词,让大家一起有节奏的把她的想法读一读,老师问,学生答,掌握歌曲节奏。再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拓宽学生的思路,说说各种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引出后半部分歌词,解决了学习节奏的难题。

  3、学唱歌曲

  这一环节还用听唱法学唱歌曲,1、首先,老师问:“小天使还把它的暑假计划编成了一首歌呢!你们想听吗?”边听边想这首歌那几句是一样的,那几句是相似的,通过比较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歌词的异同来学习,能够使学生较快唱准歌曲。2、随着音乐家用“la”模唱,后听一遍,轻声演唱全曲,再分析旋律,边分析边教唱,然后跟琴完整地演唱,完了跟伴奏演唱。最后全班组成一个临

  时小乐队,手拿打击乐器,边唱边击,活跃了课堂气氛。

  4、创编歌词

  歌词创编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环节。创编的内容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表现能力。在创编活动中,先让他们随着音乐相互讨论、思考,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让所有的同学一起唱一唱,评一评。这样有助于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增强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今天的说课是一种新的尝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帮助。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的一节唱歌课《春天举行音乐会》。《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象声词编织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歌曲为2/4拍,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每段各有四个乐句。

  第一段:第一、二乐句分别运用了和弦分解式及模进的手法,曲调欢快活泼,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时的欢乐情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旋律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春水鼓掌发出阵阵欢笑的形象。

  第二段:从第五乐句开始,第五乐句和第六乐句每句为3小节,曲调的模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及六度大跳的进行使得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把“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紧接着第七乐句节奏又渐渐舒展,最后的乐句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旋律,只是在处作了节奏的变化。歌曲在“春笋是个指挥家”的欢乐歌声中结束。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感受春天的美及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聆听、朗诵、试唱情景模拟等教法与学法,在情境中参与音乐,能够提高参与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式,并能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是能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请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而后我会总结学生答案,春天的风、雨以及花草树木。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学生完整的范唱一遍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分为几段?描绘了什么情景?通过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分析出歌曲可以分为两段。最后我会向学生总结并介绍歌曲,乐曲分为两段,通过这两段的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美丽。并且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节奏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涉猎了,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对于他们来说把握还不够准确,在这里我会选择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最后我还会在教唱环节,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思想主旨是什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理解这首歌曲表达了思想主旨。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编配器乐伴奏的方式来对本课进行巩固,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参与的情境,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满怀兴趣呢?我收集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奔腾的骏马,白色的蒙古包,圣神的敖包…….”及优美的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紧紧抓住学生把他们带进草原,引入蒙古盛大的节日那达慕大会,观看骑马,摔跤,射箭等活动。单从这两首歌曲看,一首优美深远。一首热烈欢快,这一起一伏的两种声势承接种种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也很自然的投入到这场盛会中,学生观看了图片也明白了那达慕就是蒙古族人民举行的 射箭,赛马,摔跤,文艺表演等娱乐,商贸活动,再深入歌词学生可能对“马头琴”“好来宝”不太理解,我出示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难题了。

  如果只听听音乐,说说感受,唱唱歌,那只是对音乐作品作表面的,浅显的学习。停留于浅表的层面上没有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想象力,学生迸发不出潜在的创造思维火把,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随画面初听音乐,感知旋律,从音乐作品自身的角度设计了“筷自舞”“骑马”等活动,“筷子舞”“骑马”本身就是蒙古族的传统节目,加上我 让学生随着《那达慕之歌》的 音乐节奏进行的 活动。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歌曲的节奏并从中体验了那达慕热烈欢腾的场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再循序渐进的进入旋律的小节分析比较,我们发现第一.二.三小节是完全相同的,音乐中叫完全重复。第一乐句55 23和第二乐句11 56连续出现了三次,通过比较试唱发现他们并不对称,但有平衡感,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了直观的.主体的领悟,在学唱歌曲时学生将音乐作品表现的非常成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浅表层面透入到质里内栏,激活了学生对思维,张扬了个性,培养了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指出,声势教学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简单有趣的方式“筷子舞”骑马“这两种活动应用了拍手,拍腿,跺脚等声势进行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为歌曲的结束句设计力度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我把声势教学法也参与到力度的设计活动中:(1)从弱到强,(2)从强到弱,采用声势动作引导学生听它的情绪,感知它的速度,体验它的两种不同的力度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是不同的。从弱到强表现出来的 是越来越近,气氛越来越热烈……我一组学生学越来越强的 马蹄声,另一组学生表现渐强的旋律试唱;从强到弱表现出马儿越跑越远,人群散去,我让一组学生表演马儿跑远,另一组表现渐弱的旋律。这种简单的身体动作和音乐融为一体,学生内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感,参与音乐快乐。

  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形式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表现学习的效果会显著提高。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

  一、教材分析

  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笛卡斯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为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两个动机,描写了魔法师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诙谐、跳跃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题不断的展开、升华,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

  结束部分由铜管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又恢复到平静。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接受了近六年的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听辨部分乐器的音色,能听辨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具有欣赏交响音乐的基础,是本堂课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而确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欣赏交响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是: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的主题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四、障碍分析及突破策略

  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学生欣赏音乐的障碍:

  (一)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非常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因此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分别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教学流程中详细说明。

  (二)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都不同,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我在影片中关键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上好音乐欣赏课,对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为了落实和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本堂课我以孩子们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幻想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将高雅的交响音乐与神奇的童话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近交响音乐,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心理氛围。

  (二)介绍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

  主要让学生知道:《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童话交响诗,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音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最具独创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

  然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他们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龟子姐姐讲的故事,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乐曲表现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进一步聆听音乐的欲望。

  (三)了解结构、认识乐器

  听完了故事,接下来就该介绍乐曲的结构:全曲分成序奏部、谐谑曲、和结尾三个部分。

  1.序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演奏,分别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及声音,要求学生听辨它们的音色。

  2.谐谑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图片及声音。接着出示拎水的主题(演奏)。这个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取水的情景。由于音乐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学生不好把握。这里,我引导学生唱熟音乐的主题,然后通过聆听,在音乐中找出主题,使学生有重点地聆听音乐。

  3.结尾:铜管乐演奏,出示铜管乐家族成员。听辨它们的音色。

  (四)运用媒体、视听结合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分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又是是听觉的艺术,再复杂多变的花样,到头来,聆听才是欣赏音乐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里,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做到视听结合,既欣赏了音乐,又了解了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知识。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要求同学们听到每一次出现主题时,能否模仿一下扫帚拎水的动作?或者用其他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便将音乐语言和同学们的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更加便于理解音乐。

  (五)合作学习、讨论探究

  在突破本课的难点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1)。拎水的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2)。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从而得出答案: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拎水的主题力度一次比一次强,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乐情绪越来越紧张,象征着情况越来越危急!

  (六)课堂小结

  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欣赏了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个思考题,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品格陶冶。

  六、教学特色

  (一)充分利用视频、字幕和图片,结合故事情节将严肃、高雅、难以接近的交响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二)充分利用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结合。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与积极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我将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交响音乐变成易于接近的童话故事,唤起学生对交响音乐的热情向往,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强烈追求。

  我相信:这将是一堂能让孩子们得到充分享受的课,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气,感受音乐的激情;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音乐上册《蜗牛与黄鹂鸟》。

  一、我的目标制定依据是:

  1、课标解读细化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本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叙事性民歌,歌曲采用2/4节拍.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故事:"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隐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的精神。

  2、教学内容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歌曲。由陈弘文作词、林建昌作曲。采用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3、班级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和自律性差的特点,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2、能为歌曲创编动作,乐于和小伙伴合作表演歌曲。

  二、教学重点:

  能轻松愉快的唱好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学难点:准确的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换气记号和连音线。

  三、教学方法

  教法:我采用猜谜法、谈话法、听唱法等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学法:采用听唱法,练习法、实践法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学生:音乐用书。

  五、基于目标的教学评价

  1、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反复练习来掌握换气记号,切分节奏和连音线,学会唱这首歌。

  2、学生通过创编表演,上台展示来熟悉这首歌。

  六、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我用了猜谜法来引出今天的第一个小动物蜗牛,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蜗牛来引出下一位小动物黄鹂鸟,并进行了今天的发声练习。这样就顺理成章的揭示了今天的课题(板书:蜗牛与黄鹂鸟)

  第一步,初听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它的情绪,对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让学生说出蜗牛和黄鹂鸟之间都发生了什么。这样会让学生更加用心地聆听这首歌曲。

  第二步,由“酸酸的紫色的大葡萄”导出今天的重点内容切分节奏“XXX”(板书)和歌曲里最常见的一个节奏型。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练习并让学生掌握这组节奏型,为后边学唱这首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三步,范唱。自弹自唱,让学生再一次的熟悉音乐。

  第四步,跟旋律唱,老师弹一句旋律,学生自己填词,来完成这首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步,分角色演唱。

  老师唱第一乐句,学生唱第二乐句。以此类推!小组之间合作演唱。以达到今天的`教学目标,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学生对这首歌已经很熟悉了!跟音乐唱。(播放音乐)

  最后有一个创编的环节,我首先给学生做一个即兴表演的示范,让学生自由发挥,最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这一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性最高的,它调动了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我会让表现较好的同学上台来展示,来检验今天的成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通过课堂小结来让今天的主题升华!告诫学生,我们要向蜗牛学习,学习它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像黄鹂鸟一样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讥笑别人。

  音乐老师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大家多多指教!

【小学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07-04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04-11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7篇01-10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13篇10-20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1-26

小学音乐说课稿精选15篇11-16

小学音乐说课稿(精选15篇)11-15

小学生音乐说课稿12-27